西遊碰上什麼事,讓菩薩氣到唯一一次罵大街

小朋友都是很愛顯擺的,哪怕是剛學會一首唐詩,或者剛剛學會一首兒歌恨不得根全世界顯擺。孫悟空就想小孩子一樣,被遺忘了五百年,出山後的孫悟空恨不得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結果呢,上級讓他給唐僧挑擔子,你說猴子得多鬱悶。

話說悟空做為唐僧第一個收的徒弟,任滔天的本事,也得以戰鬥力為零的唐僧為中心,誰讓人家會念緊箍咒呢。兩人來到了一個地方,叫鷹愁澗。為啥叫鷹愁澗呢?因為這裡的水很清,清到了完全能當鏡子用的地步。天上的鳥看到了水裡的倒影,還以為是自己的同類,一個猛子軋過去就溺水身亡。

這玩意兒有意思啊,鳥之所以能扎進鷹愁澗裡面去,倒不是因為都是些傻鳥。當過空軍的朋友肯定能明白,飛行員在陸地上空飛行跟在海面上空飛行完全不一樣,如果沒有接受過海上飛行訓練,轉幾圈之後很容易拿大海當天空。這也就是為什麼二戰期間日本的神風特工隊老能扎進海里,就是沒接受過海上飛行訓練的原因。

水至清則無魚,但是鷹愁澗里有龍,就是那條西海龍王的三兒子——玉龍三太子。

咱們一般都喜歡親切的稱他為"小白龍"。小白龍最近饞了,想吃肉,巧了,正好遇見唐僧打馬過來了。於是小白龍「嘩」從澗中一躍而起,直奔唐僧就撲過來了。孫悟空眼疾手快,提起唐僧就飛。

這個場景要是出現在偶像劇裡面,根據慣例,三人應在空中有個慢鏡頭對視,特有藝術氣息。可是大夥實際上速度都挺快,沒這個時間。小白龍瞅見那批不算瘦的白馬,一口吃下解了饞,就回鷹愁澗休息了。

唐僧這回心裡苦喲,沒有馬怎麼辦?兩條腿兒走著上西天?

孫悟空一腔怒火去找小白龍算賬,這一場大戰,孫悟空戰鬥力爆棚。玉龍見不是孫悟空的對手,乾脆躲進鷹愁澗不出來。這回孫悟空沒轍了,孫悟空水戰不是強項,總不能一邊掐著避水訣一邊打架吧,所以一時間拿這條龍沒辦法。

這回唐僧對悟空的能力產生了質疑,悟空,你不是說自己有降龍伏虎的能力嗎?

孫悟空那個急呀,拿金箍棒攪和鷹愁澗,逼得玉龍再度出來跟他單挑。這戰鬥不可能有懸念,玉龍三太子還是打不過孫悟空,打兩下就躲,所以悟空依然不能擒獲玉龍三太子。一時間雙方僵持不能收場。

作為雙方當事人,都面臨兩種選擇。從玉龍三太子的角度講,要麼負責任,要麼不負責任。顯然玉龍三太子不想負責任,上岸吃的動物多了,吃個馬又算得了什麼。反正往水底一鑽,你們拿我沒轍。而從唐僧的角度講,可以選擇追究或者不追究。如果不追究,走路取經就好了。很顯然唐僧還是想追究追究,於是這事就麻煩了。馬讓龍吃了,吐是吐不出來了,他再買一匹抵賬,也不現實。所以說唐僧的這個追究訴求不明朗,導致進退兩難,就糾結在那裡了。

此時的孫悟空很是憋屈,前不久剛被菩薩和唐僧聯合下套帶上緊箍兒,正一肚子火沒處發。現在能力還遭到唐僧的質疑,真是相當窩火啊。想當年龍族的老大四海龍王,在自個兒面前大氣都不敢出。如今卻被這個不知名的小輩賴皮龍難住了,真沒轍了。

孫悟空暴怒,把當地的土地、山神叫出來出氣。結果土地、山神告訴孫悟空,這龍是有後台的,觀音菩薩把他放到這裡等取經人的。按理說這事到這裡可以完結了,讓土地、山神去通知玉龍三太子取經人到了,這事不就完結了。

但是孫悟空不幹,非得讓觀音菩薩親自跑一趟,他必須親口問問觀音:先弄個的金箍兒害人,又弄個龍再次阻路,三番兩次刁難俺老孫,到底還讓不讓取經了?

孫悟空如此叫板,果然引出金頭揭諦去來觀世音菩薩。孫悟空看到觀音菩薩之後,氣沖沖的對菩薩大喊大叫,諷刺她虧了還是七佛(七佛指的是佛教中的過去七佛)的師傅、慈悲的教主,居然也玩把戲再三害人。

菩薩一聽,當場就氣懵了,莊嚴法相的觀世音菩薩當場罵街,罵孫悟空是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原文)」這孫猴子太不懂事了,明明是為了救他,他還理解成是害他。

為什麼說菩薩非得給孫悟空帶上金箍兒呢?道理就在於小孩得管,小樹得砍。像孫悟空這樣還不能控制自己能力的主兒,不加以約束,那就得惹禍。再惹禍,那就不是勞教五百年的事兒了。菩薩把話說的很清楚,孫悟空想進入體制,那就老老實實帶著金箍兒去取經,想當妖精隨意。此時的孫悟空呢,就好比一塊名貴的玻璃,金箍兒就好比一扇窗戶。雖然說窗戶限制了玻璃的自由,但是如果沒有窗戶,再名貴的玻璃也得摔成玻璃渣子,道理就在這兒。

孫悟空一時間有些頓悟,但是心裡還是有道坎兒。去西天再苦再累都沒事,關鍵是像這回進退兩難的局面,實在是受不了。所以當玉龍太子拜服,變身白龍馬。孫悟空任性賭氣當街撒潑,說自己不去西天了。

菩薩當然知道恩威並濟之理,好言哄勸,承諾以後有困難他可以找組織,然後又傳給孫悟空三根救命毫毛。

孫悟空一看有台階下,便高興的牽了白龍馬,與唐僧上路了。

事實上鷹愁澗事件給孫悟空結結實實上了一課,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別說一個玉龍三太子了,就算整個西海水族也未必是孫悟空的對手。但是,那管什麼用呢?你打的過他,但是解決不了問題。

遇上四海龍王這樣身份高的,人家彬彬有禮走法制路線,瞅准機會就告狀,孫悟空隨時有被陰的危險。遇上玉龍三太子這樣連他親爹都管不了的愣頭青,就吃孫悟空的馬還不賠,還是拿他沒轍。

所以從此之後,孫悟空逐漸學會用腦子,這就是重要的成長。而且在收白龍馬這個事件上,孫悟空得到了觀音菩薩的親口許諾。孫悟空之前取經有兩怕,一是怕回大獄,二是怕緊箍咒。這回行了,有了菩薩的親口許諾,悟空豁然發現取經之路就是鍍金之旅,這是混體制的捷徑啊。所以孫悟空盡釋前嫌,挑起擔子繼續西行。

本文屬中華書會作者孔令堃作品(微信公眾號:笑談中)


推薦閱讀:

毛澤東的五個美女舞伴:其一為西遊記菩薩扮演者
《西遊 人間》(19)讓你死,你就得死!不讓你死,你就不能死!
孫悟空唯一求過的妖王是誰?唐僧師徒害得他妻離子喪,他卻救了唐僧、八戒和沙僧
我的意中人會舉著九齒釘耙來救我(五)
《西遊記》之「中」(23)

TAG:西遊 | 菩薩 | 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