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第60集 文字/mp3)凈空法師講於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楞嚴經 (第六十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60
第四十二頁第四行:
【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
上一次講到,阿難尊者引用過去佛常說的因緣生法,這在上一次已經跟諸位概略的討論到,眼根當中的見性是不需要眼的,而眼根裡面的眼識是因緣生法,阿難尊者的誤會就是見性與眼識混為一談,所以才有前面一段請問的言詞。在法相當中只講是因緣生識,並沒有說到妙覺明性也是因緣生的,沒說過這個話。現在楞嚴會上佛所給我們顯示的是妙覺性,也就是講的真如本性,學佛當然是要以見性為宗,這才是究竟真實法。而我們這個時代的眾生,可以說業障、習氣要比起過去時代,顯然是重得太多。不要看到我們現在的生活,由於科學帶來的方便,比古時候人福報大,古人晚上沒有我們這樣明亮的電燈,大家曉得從前點油燈、點蠟燭沒這麼亮,這我們福報比古人大。我們現在出門有車,交通便捷,在生活上種種的物質享受都超過古人。可是這些東西,說實在的話,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幸福,而是給我們帶來業障。為什麼?這個福雖然是比從前人大,煩惱也比從前人多,種種分別、執著、妄想無法遣除,這就是業習煩惱太重了。
今天我們學佛,確實除了念佛圖個帶業往生之外,其他的法門可以說都很難指望。帶業往生是大乘佛法裡面的特別法門,可是諸位要曉得,帶業是一樁事情,往生是一樁事情,這是兩樁事情,不是一樁事情,這兩樁事情我們要以往生為主。你看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對我們的勸勉是以往生為主。往生,諸位想想,最低限度這也得要念個功夫成片,才有確實的把握。功夫成片是怎麼說法?什麼樣的境界?二六時中心裡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個境界是功夫成片的境界。為什麼不叫一心不亂?因為業沒有斷掉,就是煩惱沒有斷掉。假如把煩惱習氣的根本拔除,這才叫做事一心不亂。我們煩惱習氣並沒有除掉,雖沒有除掉,這個功夫一片是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阿彌陀佛,給諸位說,這就有能力往生。我們講堂裡面,給諸位講過多少次,功夫到這個程度,往生的時候可以預知時至,自己清清楚楚,曉得什麼時候走。到功夫成一片都有這個能力了,那何況一心不亂!煩惱斷了這是事一心,智慧開了是理一心,理一心是破無明、開智慧,這是我們講念佛在功夫上有三等。
最大的障礙不是外面,我們在大經裡頭讀過多少,外面沒有魔障,魔障在自己,在什麼地方?在放不下,這是魔障。你幾時放下,你的障礙就沒有,你的菩提道就通達。為什麼放不下?這就是業障、習氣,真正做功夫要從此地做。我們要是追究其根本原因,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所以才起分別、起執著,造種種罪業。如果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了,到那個時候你自然不執著、自然不分別。所以佛法教學自始至終是以悟為主,這個教育宗旨是叫我們開悟。《楞嚴》是開悟最好的一部書,古大德常說「開智慧的《楞嚴經》」,讀了《楞嚴經》還不開智慧,那就沒有法子。那我們讀《楞嚴經》,我們智慧開了沒有?如果不開,那自己得好好去反省檢點,我為什麼不開?把原因找出來,把障礙破除,當然也能跟諸菩薩一樣大開圓解。
阿難在楞嚴會上示現一個凡夫,跟我們的程度差不了多少,示現這樣的人。這段就是說眼識跟見性混為一談,這是一個誤會,所以以為妙覺性也是從因緣生的,這個誤會說實在話誤會得相當深。這些種種疑言,對一乘了義佛法來說全屬於戲論,佛凡是所說的統叫方便法;究竟了義是真實法,真實法裡面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而佛說種種方便法,是叫我們藉這個方便法去悟入究竟了義的真實法,並不是叫我們分別法相,窮究義理,不是的。是領導我們悟入,所以佛教給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什麼時候離相?即相離相,離即同時,這樣才能入。離即要是二,那准離不了;離即是一,就真正的脫離,才能入境界。我們現在最難的就是離即成為一,這個很難,真是跟開號碼鎖一樣,要對得很准。我們現在不是超過了,就是不到,總是對不準,沒有辦法把離即對到同時,這一同時就相應,就是見性了。
我們講到因緣生法,尊者在此地所舉的「見性具四種緣」,是小乘常說的。大乘眼識要起現行,必須要具足九緣,就是要九個條件,眼識才能夠生起。也可以說在此地是略說,說了四條,這樣講也能講得通,就是具足的說要說九緣生法。由此可知,小乘人證得羅漢聖果,他的程度還是相當的有限,比起那些外道是要強得很多,外道是邪因緣、妄因緣。可是我們說到外道,這一定要注意到佛門裡面的外道,佛門裡面外道是他外道,與我還沒有關係,最怕的是什麼?自己是外道還不知道,這個問題就嚴重。怎麼說自己是個外道?外道是心外求法,這就叫外道。我們問問,我們自己所乾的是不是心外求法?我們有沒有覺悟萬法與自己是一還是二?這樁事情有沒有搞清楚?能不能直下承當?這是我們講談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是心外求法,所以小乘跟大乘一比較,小乘是外道,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就是先要建立正確的觀念,我們的路才不會走偏差。
在大乘法裡面,佛給我們講「諸法本空,循業發現」,這兩句話都是《楞嚴經》上的,把一切萬法的性質、一切萬法的來源,八個字就說得清清楚楚。一切法是什麼性質?本來空。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這是宇宙萬法的真相,怎麼不清凈!心清凈,境界清凈。境界怎麼清凈?境界是本來空,這個本來空不是說過去本來空、將來本來空,現在就本來空。《心經》裡面說得好,「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異就是兩樣,不異就是沒有兩樣,色跟空沒兩樣,是一不是二,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天天念,幾個人會了?諸位要是會了,心清凈、境界清凈,會了則哪個地方不是凈土!身心、境界都清凈,比極樂世界還要來得清凈。我們天天念,就是入不了這個境界,為什麼入不了?色跟空是兩樁事情,兩個不能合一。我們現在念是這麼念,實際上在我們境界裡頭,色異空、空異色,色不是空、空不是色,我們是這個境界,這個是我們當前所乾的。所以我們的心不清凈,心不清凈那個境界怎麼會清凈?
《楞嚴》上這兩句話,《心經》裡面的四句十六個字,將宇宙人生依正莊嚴真實相都說出來了,我們常常念,要常常迴光返照。佛法里一再給我們說「依文字起觀照」,我們現在是文字的因緣有了,就是沒有觀照的功夫,所以不開悟,入不了實相的境界。一切現象界的來源,這個經裡頭講得太好了,循業發現,這個話說得實在是有道理,事實確實是如此,業力變現出來的。這兩句如果真正體會到、悟入了,就像《楞嚴》上所說的,「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在一切法當中,你說哪一法不是如來藏?哪一法不是妙真如性?佛說因緣生法,他的精義是在此,精華在這個地方。所以因緣得稱之為佛法所宗,《法華經》講的「宗趣通別」,宗趣裡面第一個就是講因緣。有幾個人能夠知道因緣這種精確的義理?我們往往把它看得太膚淺了。以淺近的因果來解釋,當然也能符合,但是不是佛說法的本意,不是具足的意思,縱然是圓教,像《華嚴》、《法華》也離不開因緣。阿難尊者表現的就跟我們現前的態度是一樣,可以說執著文句、分別文句,而疏忽了義理,不知道佛的意思。
佛講因緣生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們所解的只是前頭一半,因緣所生法,後頭一句就沒有了,就不知道。因緣所生法,那個法就是色,《心經》裡面講的色,「色不異空」就是空,我們不曉得這個道理。天台大師發明的空假中三諦三觀,這就說得更詳細、更透徹了。天台與《楞嚴》的關係很密切,這是我們在講經因緣的時候給諸位報告過。《楞嚴經》這部經沒到中國來之前,這個經的名字我們中國人也曉得,這個經的名氣很大。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天台大師就是智者大師,在天台山築個台叫拜經台,每天到那裡去拜,求感應,希望這個經早一天傳到中國來,拜了一十八年,到他老人家滅度經還沒有來。但是人家拜十八年不簡單,大師滅度之後,這個經畢竟是到中國來了。你看我們中國祖師求法的精神,他怎麼會沒有感應!
經到中國來之後,由於天台大師這十八年的拜求,天台宗的子孫對這部經看得非常重。所以早期的註解全是用天台三止三觀,來解釋本經裡面所說的「奢摩他、三摩、禪那」,這是這部經與天台家的因緣。天台的思想是空宗的思想,《華嚴》是有宗的,但是諸位要曉得,空有不是二是一。你要是把它分作二,那你看昨天我們才講的,《法華經》傳譯感通這一章,講「部類品會」。《法華》跟《華嚴》是同類的,天台跟賢首還能說牴觸嗎?當然不會牴觸的,這兩部經是一不是二。什麼時候我們把《法華》跟《華嚴》,看到是一不是二,你就入境界,就入一真法界。這兩部經看成一不是二,就是《心經》上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部《華嚴》講的是色,一部《法華》講的是空。
在唯識宗裡面,講眼識要具足九個條件,第一個要有「空間」,我們眼見色,如果這個物質跟眼根貼起來,你見不到,沒有空間,一定要有相當的空間。第二要有「明」,要有光明,沒有光明也見不到;第三要有「眼根」,眼根要沒有毛病;第四要有「境界」,眼根所對的境界。第五個要「作意」,作意我們現在講注意,你要是不注意,雖然看到,沒見到,從你眼前過,你沒注意看;或者你心裡想著別的,在你面前的事物,眼睛對著,沒看見,可見得一定要注意,就是一定要作意。第六個起「分別」,有分別;第七有「染凈」,因為它與第七識有關係,有分別的時候,它與第六意識有關係,有連帶關係;第八個條件在「根本」,就是阿賴耶識;第九個是阿賴耶識里的眼識「種子」。這九個條件缺一個,眼識都不生。
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你就相信玄奘大師所說的,講阿賴耶識「來先去後做主公」。一個人來投胎,阿賴耶識先來,想想諸位,眼識到什麼時候才來?眼識要到小孩出了胎,眼睛張開了才來;沒有出胎的時候沒有眼識,它緣不具足。可是阿賴耶識先來了,你看人死了以後,第一個就是眼睛看不見,就是眼識先斷。最後才是阿賴耶識去,阿賴耶識離開,人身體就冷了,沒有溫度;身體還沒有涼透,阿賴耶識就沒有離開。阿賴耶識離開,人是冰冷的、沒有溫度,所以來是它先來,去是它最後去。這裡我們能夠看到眼耳鼻舌身,前五識循業發現的事實。經文討論到這個地方,現在講到是見性,見性是帶著眼根,所以叫做帶妄之真。阿難說的四緣這是就外境上來說,於外合境這是因空、因明;因空、因明、因根,於內就合五緣,用因心兩個字做代表,為什麼?根本依,第八識是心,分別依是第六識,是心,染凈依是第七識,也是心。所以四跟九是開合不同。但是這裡面依然少作意,作意當然也是相應的心所,五遍行裡面的觸、作意、受、想、思。這是我們講四緣跟九緣開合不同來說,勉強也能夠合得起來。總而言之,阿難會有這個念頭,是代表一般初學的人普遍都有這種誤會,這是求佛在此地給我們解答。
今天經文裡面,第一句就是佛答覆阿難,佛叫著阿難對他說,『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這句話很要緊,諸佛說法總是離不開二諦,這個二諦依據,一個是佛自己親證的境界,就是實相境界,這個我們叫真諦,是依佛親證現量境界而說的;另外一個說法是隨順眾生說的,叫做俗諦,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之法,依據不外乎這兩種。佛說因緣生法就是依世諦,所以說「非第一義」,第一義是真諦,佛是隨順世間情識之見而說的。要是依真諦,就是依第一義諦而說,我們也叫隨智而說,就是真正的智慧,般若智慧。這裡面世諦是情見,識心分別,這個識心也就是情識,真諦是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但是佛無論是依真諦或者是依俗諦,佛說法是極其善巧,無論依據哪一邊,一定能雙顯二諦,這是他說法善巧之處。我們要能夠認識佛的善巧,這才能夠隨佛的言語開悟,所謂是言下開悟。
再說真的,真諦有沒有言說?沒有言說。可是真諦在諸佛與大菩薩亦有言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天天說法。我說個老實話,從佛那邊講,他句句話都是真諦;從我們聽的人來講,句句話是俗諦。諸位懂不懂這個意思?佛心如如不動,感應道交,所以佛所說出來的全是真諦,如果我們用清凈心來聽,完全入到佛的意思去了。很可惜的,我們的心不是佛心,剛才講了我們沒有清凈心,我們不是一心,所以我們聽起來是世諦、非第一義。佛這一句話給我們講的,我們也可以看作世尊從《華嚴》以後,這用的方法是隱實開權,為什麼?說真實法沒有人能接受,所以再從權小逐步的與外道辯論,與凡夫、小乘辯論。這裡面的言詞確實有許多是以俗諦為主,但是俗諦為主,諸位還是要曉得,並不是佛的心裡真有分別,真的有個佛法、有個外道,那好,那佛這一墮就墮成凡夫,哪有這種道理?沒有的。諸位總要記住,佛心永遠的清凈,決定沒有一念,與外道辯論也好、與凡小辯論也好,絕不妨礙他自己的清凈心,這叫做佛。
我們從經典、從古德的修學可以體會到,真正的修行人在一切境界裡面,不但是為眾生破迷解惑,對自己更是鍛鍊清凈平等,這叫做自他二利。怎麼樣才鍛鍊自己清凈心?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心是清凈的。有說之說就不清凈,有為而為就不清凈;無為而無所不為,無所不為而無為,心清凈。這是對自己所謂的用功,功夫;同時又幫助別人,這是菩薩行。菩薩行叫做自利利他行,自利就是長養清凈心,利他行就是無作而作、無說而說,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佛講因緣生法,最初是破外道的,因為外道執著一切法是自然而有,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佛用因緣生法這個方法來糾正他的錯誤思想。佛一再教給我們如何受持?佛教我們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阿難的病在哪裡?就是這三種沒離。沒有離怎麼樣?執著名字相,執著佛的言說相,心裡又還攀緣這個,這又變成病了。諸位想想,清凈心裡頭有什麼因緣?佛是隨便拿個「因緣」來治人家的病,病好了這個葯不要了,再要執著這個,又是錯誤。
外道的病在自然生,阿難的病就執著因緣,不知道因緣是佛權巧方便用這個方法破外道的,不是叫你執著的,怎麼可以執著?我們《金剛經》幾句話要是懂得了,佛一面說,我們一面聽是一面離,離即同時,這才能大徹大悟,心怎麼不清凈!經歷一樁事情,心就更清凈一番,清凈裡面就生光明,光明就是智慧,所以這個心生無量智慧,這是我們要曉得的。可是佛在《楞嚴經》上當然還是用的方便法,這個方便法跟過去的方便法不一樣了。過去那些方便法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都是個局部的,不是究竟圓滿;今天楞嚴會上這個方法是究竟圓滿,所以它不相同,這個我們稱為是了義修證。經題就講過,這是《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楞嚴經》上的目標非常明顯的定在這個地方。修證了義那就是成佛之法,不是成菩薩法,更不是成聲聞法。這樣大的目標擺在前面,怎麼可以拿從前那些不是了義目的那種種的說法到此地來相提並論?這就錯了。
這個地方還得要交代清楚,什麼是了義的修證,什麼是不了義的修證?不了義的修證,好比一個人身上還帶著病,天天都在吃藥,這就是不了義的修證。了義的修證是什麼時候?你的病已經好了,好了現在告訴你,葯要丟掉,這是了義修證。病好了,好了還要吃藥,那吃又吃出病來。這個比喻淺顯,希望諸位從這裡面去體會。再看看我們自己,我們現在是病重,還是病輕,還是病快好了?如果病要是快好了,就可以走了義修證的路,了義修證最快速的是禪、是密。現代有不少人醉心在學密、修禪,實際上自己病重得不得了,重得不得了他又還想不要葯,把葯丟掉,那只有死路一條,不是生路,是死路一條。自己一定要曉得,我們煩惱習氣還很重、常常現前,雖然讀的是了義經,今天在講堂里聽的是了義法門,依然用不上。用不上也講,也有好處,所謂薰習成種,對我們自己的病況能夠有所了解,知道有這幾個階段,我現在是在哪個階段,逐步向痊癒的階段去走,這就很好,不至於迷失、不至於發生錯誤。善根深厚的人,在這一生當中可以達到這個境界,不是達不到的。
諸位要問,我幾時才能達到?這是每一個人不一定,問題就在你用功夫勤惰,你要勤快早一天就達到,你要懶惰就很難講。勤惰從什麼地方看?從斷煩惱看,你這些煩惱習氣是不是很快的就把它斷掉。斷煩惱習氣,諸位一定要記住,從根本斷。如果從枝葉上斷,那個苦頭就吃大了,要經歷很長的時間,吃許多的苦頭還斷不幹凈。像阿羅漢就是如此,阿羅漢是最愚笨不過的,叫笨頭笨腦,你看看見思煩惱,三界九地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他就是一品一品的斷。經典上給我們講得很好,證得須陀洹初果之後,還要天上人間七番生死,才能把後面八十一品思惑一品一品的斷掉。大家曉得,人間壽命不長,天上壽命長,尤其是色界諸天壽命是更長。欲界天不說別的,忉利天的一天就是我們人間一百年,他們的壽命平均是一千年,合著我們世間多少年!這樣是七番往來還得了!何況在四禪天,就是五不還天,那是第四禪,壽命是論劫算的,他要經歷這麼長的時間才把那些枝枝葉葉搞乾淨了,但是根還沒有除掉,所以說他笨,真是其笨無比。
大乘法裡面教給我們的,不必在枝葉上用功夫,把那個根給它拔掉,枝葉不要管它,幾天不就枯死掉了嗎?這個方法簡單。根是什麼?給諸位說,根只有兩種,一個就是分別,一個就是執著,這是在根本上修。不分別,你起的作用就是妙觀察;不執著,起的作用就是平等性。所以修行綱要是在轉識成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轉第七識為平等性,這兩個轉是在因地上轉,這兩個一轉,阿賴耶就成大圓鏡,前五識就成成所作,附帶的都轉了。所以說真正的根本就是兩條,何必尋枝摘葉受那個苦頭?我們中國歷代祖師一生當中成佛作祖的人多得是,阿羅漢怎麼能夠相比!所費的時間少,所吃的苦頭也很有限,就能夠成大功,這也是我們中國佛法的特色,諸位一定要相信。現在我們可以說國家遭到這樣大的災難,推究其根本的原因,是我們自己喪失信心,對我們自己不敢相信,對我們古聖先賢更打了許多問號,相信誰?相信外國人。連個佛學,外國人怎麼說,這大概是對的;我們中國古人怎麼說,恐怕都有問題,這真正是悲哀。
我們中國古人確實有成就,外國說得天花亂墜,他有什麼成就?所謂成就就是分別執著沒有了,平等性、妙觀察現前,這是成就。這種是騙不了人的,心清凈就是清凈,污染就是污染,污染的決定是凡夫,清凈的是佛菩薩。這是我們講到了義與不了義,這是一點基本的認識,像阿羅漢的修學、權教菩薩六度萬行的修學,是不了義;本經交光大師講的舍識用根、轉識成智,是了義的。而《楞嚴經》裡面講到修行方法,一個字,「歇」即菩提,歇什麼?歇分別、歇執著。諸位要是「佛教的東西太多,我到什麼時候就學會?」修行的方法太簡單,一個字,一個字的法門,再簡單也不過了。問題怎麼樣?你就是不肯歇,有什麼辦法?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你自己找自己麻煩。一切萬法上,於自於他都不分別、都不執著,都不起妄念、不起妄想,你就成佛,你本來就是個佛。所以佛叫自性天真佛,本來是的!《楞嚴經》後面佛跟我們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為什麼?本來是。這個話我們就說到此地。
再看底下一段,佛叫著阿難,『吾復問汝』,我再問你,『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這是佛就阿難現前的程度,叫他自己做一番勘驗,在境界裡面仔細去觀察,目的也是叫他覺悟。「世間人說我能見」,佛在此地提了兩個問題,什麼叫做見?什麼叫做不見?這裡面的意思,能見是因為什麼你才能見?見了以後又因為什麼而不見?阿難底下的答覆縱然不是很完全,但是舉一反三。
【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
這一問一答,問答都很恰當,世間人因為光明這才能見。『日月燈』這是光明的來源,他才能見到種種色相,所以說能見。因什麼而不見?如果光明失掉,夜晚在房子裡面見不到月亮,房子里不點燈,這就不見,什麼也看不見。這是說明什麼道理?說明世間人講能見是因緣生,能見是因光明而生,不見是因黑暗而生,都是有因有緣。實在說起來,阿難是舉世間人一般的觀念,要是以阿難尊者之前理解的程度,這樣答覆是不及格的,為什麼?前面一再說明見性不必依靠明暗,在七番破處的時候就講得很清楚。見明也是能見,見暗還是能見,可見得能見的見性並不依明暗為緣,這是見性見。這個時候我們也能夠勘驗自己,我們不是常常搞不清楚嗎?「我這個見究竟是見性見,還是眼識見?」眼識跟見性,到底有什麼兩樣?你就是一個在有明的時候,眼識,識一定要有明才能見到。見性怎麼樣?不要明也能見到,沒有明的緣你能夠見的,你要覺悟,見性見。剛才我說見眼識要空間,沒有空間能不能見?能見,這個時候是什麼見?見性見。所以說不難勘驗。
見性是不生不滅,而眼識是生滅的,剛才講九個緣裡頭缺一個都不行,都生不起來;耳識是八種緣生,少一個也聽不見。在這裡面我們能夠勘驗出自己身心之中,哪是性在起作用、哪是識在起作用。我們一般是搞不清楚,性跟識通常是起聯合作用的,可是我們分不出來,把識當作性,阿難此地的誤會就是把識當作性。從這個勘驗,我們能夠對於見性跟眼識或者五俱起意識有了一個概念,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的修行用功,漸漸自己就可以得到門路。我舉一個例子,譬如我們這個講堂,假如講堂在現在把燈都熄掉,諸位瞪著大眼睛看看這個境界相,諸位想想是不是平等相?為什麼平等?沒有分別心,看到每個人都是黑團團坐在那地方,平等一相,不起分別,沒有執著了。眼識、五俱起意識聯合起作用的時候還保持這個相,這就叫功夫,這就是轉識成智的修學方法,這就是斷煩惱從根本上斷法。
一切境界相了了分明,不分別、不執著、不起一念,心是清凈的。清凈心的作用,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讀過,那個作用是廣大無邊、是無量功德。不是說沒有用了,「這個不分別、不執著,那我這個心還有什麼用?」不是沒有用,大用,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德用,於一切法感應道交。這個我們一般講是悟後起修,悟後起修就是在境界上修,悟是第一關,對於問題徹底了解,這麼樣用功夫。功夫在哪裡用?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用什麼功?訓練自己的清凈心,就是在這裡頭練無分別心、無執著心、無緣慮心,這個心才叫做菩提心,這是真正用功夫。在境界裡面,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一天比一天清凈,清凈當然平等,用在一切事物當中是大慈大悲,這個慈悲是平等的慈悲。為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是平等的慈悲,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到這個時候,自己的身體與十方諸佛合而為一,感應道交。在《華嚴》裡面講,這就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入一真法界。
這個事情不是我們做不到,實在最難的是我們不曉得這個道理,這是最難的,不懂得這個方法。道理明白、方法又懂了,換句話,就是自己肯不肯?肯,一步就入進去;不肯,再過阿僧祇個阿僧祇劫也跟現在一樣。諸位別忘了開經偈裡面講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個無上甚深微妙法是什麼?就是這個道理、這種方法,不容易遇到、不容易聽到。諸位再想想,就是我們以學佛的同修來說,你在學佛的過程當中,你聽到過幾次跟你說這個道理、說這個方法?多少學佛人他一生當中有沒有聽過一次?所聽到的是「念阿彌陀佛就好,求生凈土」,怎麼念法不曉得,念佛為什麼生凈土也不曉得,凈土究竟是什麼樣子也不曉得,稀里糊塗的念就是了,念比不念好。如果就這麼簡單的話,何必要麻煩釋迦牟尼佛示現住世八十年、說法四十九年?用不著!佛是天天說這個道理、次次說這個道理,說了四十九年。當然那個時候開悟的人不少,可是經典流傳到後世,後世人看經當然比不了佛親自說,佛親自說,親自聽,契機要深。現在看到這個經本,契機比較淺,何況我們自己業障又深重,所以一遍、二遍、三遍、四遍、十遍、二十遍,還是開不了悟。如果能夠在這個會下,我們在一起天天這麼說,說上個十年、二十年,在我想我們同修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會開悟。為什麼?聽多了,自自然然的入這個境界,自自然然養成這個習慣,這就是所謂多聞薰習之功不可思議。今天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語里那麼多疊詞?
※曲黎敏 皇帝內經與養生(文字.部分)
※人類文字記錄留下來的第1句話,你想知道么?
※文字飄香潤經年(上)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八四集)
TAG:台灣 | 文化 | 圖書館 | 凈空法師 | 文字 | 法師 | 多元文化 | 儒釋道 | 楞嚴經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