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解謎】18.何謂「四維一縶」的宇宙觀?
我在自己的著作中,將中國古典哲學稱作「四維一縶」的辨證哲學,將這一系統的理論觀點稱之為「四維一縶」的科學宇宙觀。
為什麼要以「四維一縶」而為稱?其意義何在?為了有助於讀者的理解,此處,應當對其所稱的理由、意義作一點解釋:
首先,「四維一縶」辨證哲學的稱謂,不是我的發明創造,也不是標新立異,而是依據這種哲學的實際,作出的一個簡明、形象、生動、而又標明其主要特點的定義,以與其它形形色色的哲學相區別,避免人們用現代西方哲學對中國古典哲學作想當然的比附性解釋,混淆它們之間的界限,從而扭曲中國古典哲學理論。說實話,使用這樣的稱謂,更重要的也是為了時時提醒我自己,注意將中國古典哲學同西方哲學、特別是黑格爾哲學觀點,儘可能清楚地區別開來。特別是在目前,進行這樣的科學定義和區分,有著很重要的現實理由:
其一,在我們中國的學術界,不僅不承認中國上古有哲學思想理論的產生和存在,而且,還不同程度地存有一些現代迷信思想,認為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還沒有西方那樣「先進」的哲學理論。一談到世界古代哲學,就言必稱希臘。甚至,還有死啃硬嚼「進化論」者。在他們的眼裡、腦海里,世界上無論什麼事物,都是只存在著「進化」,而根本不存在「退化」。假如要他們通過生物基因工程去世解決某一植物繁育中品質退化的問題,他們很可能會感驚奇,說不定還會懷疑自己的耳朵出現了毛病。——這,作為一種社會知識現象,就是主觀唯心論的盛行落下了毛病。而不論是什麼毛病,只要日久以成痼疾,就很難輕易治癒。
其二,談到《易》經,有很多人只知道有《周易》,認定它「是古代卜筮書」,根本不談它是由原先的哲學經典《連山》、《歸藏》古《易》經版本改造而來。那些說《易》經之中蘊涵有「某些」「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者,就算是當今學術界思想最為「解放」的了。如此,還能將《易》經看作哲學經典之著?還能承認它有一個完整的、博大精深的唯物辨證哲學思想體系?誰要是這樣說,大家肯定要認為他的腦子有毛病!
其三,在近代世界思想史上,有一位很有名的外國人,說黑格爾哲學和中國哲學差不多。所以,現在一些研究《周易》的學者,也就用黑格爾哲學來解釋《周易》。在這種情況下,《易》經非但沒有從姬昌的強姦、利用下解放出來,反而又被黑格爾的理論所歪曲……
正因為有以上各種現實的原因,對以《易》經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哲學,有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科學界定,是很必要的。
「四維一縶」的科學宇宙觀,是依中國古典哲學思想理論體系的突出特點而下的一個定義:維,即繫物大繩,它具有綱領之義。如《管子·牧民》言:「國有四維」。故維與綱相聯成詞曰「維綱」,指用以治理國家的重要法紀;維,又正好是幾何學及空間理論上的一個基本概念:直線為一維,平面是二維,三維成立體,四維構成立體動態;縶,是絆馬索,借指繫縛。如《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中國的古典哲學理論,是將宇宙中的天體運行規律稱作「天道」,把地球物理、以及地球上自然萬物的變化規律謂之以「地道」,對於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諸種規律叫做「人道」,認為「天道」、「地道」、「人道」這三大方面是一個互為影響和制約的整體,它們的變化是以時間過程而顯現出來的。所以,中國古典哲學在論述客觀自然規律的時候,都是將「天道」、「地道」、「人道」、「時變」這四個方面的主要因素綜合在一起,來做辨證思考和論述的。這也正是中國古典哲學理論之所以具有唯物、辨證、求實,既恢宏博大而又細微精深的根本性原因和顯著特點。我認為,只有這樣的哲學思想理論體系,才配稱做「宇宙觀」、「世界觀」、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唯物辨證法。因而,就將中國古典哲學稱做「四維一縶」的哲學,「四維一縶」的科學宇宙觀。這就是理由。
那麼,將這種「天、地、人、時」四方面因素綜合在一起以論事物變化規律的中國古典哲學,稱作是「四維一縶」的哲學,符合不符合事實呢?我們現在就來簡要地看一下此種哲學的實際情況:
先說《易》經。
《易》經除去文字部分,就其卦畫而論,《連山》、《歸藏》、《周易》都是以代表事物陰陽屬性的兩種符號,按「天道、地道、人道」的代表爻(效)數「三」而立卦,以此組成象徵「天、地、風、雷、水、火、山、澤」的八經卦。然後經八八相重,成為六十四別卦,以象徵各方面事物而講述事理,蘊涵哲學道理。重卦之後,代表「天、地、人」這「三」個方面內容不變,但這「三」個方面,則各具事物性質的「陰」、「陽」之效(爻),從而就使卦畫趨於科學而完整。在象徵事物演變過程中,又以上卦(亦稱外卦)代表事物變化的外因,以下卦(亦稱內卦)代表事物發生變化的內因,而以最下爻向最上爻六個階段作為時間過程。如此,「天道」、「地道」、「人道」、「時間」四大要素齊備,「內因」、「外因」、事物性質的「陰」、「陽」這些變化條件齊全。這樣,在研究和闡述事物變化及其規律體現之中,就可以做到:首先將事物的性質進行分析和確定,是陰還是陽?然後再確定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同性相斥,還是異性相引?在此基礎上,才依照事物不同的性質和它的客觀規律,進行事物演變過程中全面的、辨證求實的研究與分析,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應該說,這種研究事物的方法,就充滿了客觀、唯物、辨證、求實精神;更不用說這種哲學又是將「天、地、人、時」,以及內因、外因、正義與非正義等諸種因素綜合起來進行研究了。這又充分體現了博大精深的哲學本質。如此,我們將這種哲學稱之為「四維一縶」的哲學,是符合實際的。
除去《易》經圖、文相配的哲學著作形式,中國古代以純文字寫成的哲學著作,研究探討問題中,亦同樣是「天、地、人、時」四大要素綜合在一起進行考慮。例如《黃帝經·十六經·前道》說:「治國固有前道:上知天時,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善陰陽之為用。」這短短一句話中,就包含了「天、時、地、人」四方面的客觀條件。
由此,我認為,將中國古典哲學稱作「四維一縶」的哲學,是符合客觀歷史事實的,也是具有歷史和現實的重要意義的。
推薦閱讀:
※如何求R^n維的超立方體下R^i(i=1...n)維超平面的個數
※准媽媽最關心的大排畸,史上較全的四維彩超知識和經驗貼!
※懷的男寶還是女寶?教你從四維彩超單看性別
※儒家的三綱四維五倫五常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