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養生,這些常識一定要懂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臨安春雨初霽陸遊
雨水:
雖然天氣還是冷,但是雨水已經到。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養生要點:
中醫認為肝主生髮,故春季肝氣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養生不當容易損傷脾臟,從而導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節氣之後,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濕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
雨水養生之食材篇:
雨水是春天的開始,雨水重點在養脾護肝,排除濕氣,因為甘味的東西都是養脾的,此類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如山藥、芋頭、茯苓、甘蔗等,推薦健脾湯粥有:淮山粥、板栗粥、花生粥、薏仁粥、黃花菜湯等。
雨水養生之運動篇:
《黃帝內經》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意思就是說,生活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提倡人與自然相對應。春天來了,白天漸漸延長,黑夜慢慢縮短,陽氣漸長,陽主動陰主靜,陽氣生長了人就要順應大自然的氣機,減少睡眠的時間,增加活動的時間。
雨水仍然是早春節氣,早晚仍然較為寒冷,霧氣大,不宜於做過於激烈的運動,避免因為體內能量(中氣)消耗太過而失去對肝氣的控制,導致肝氣過剩而出現發熱、上火等癥狀。可做些散步、打太極拳等較輕鬆的運動,讓肝氣慢慢地上升。但因為雨水很多,最好不要晨練。
雨水養生之心情篇
春季陽氣生髮速度開始快於陰氣的速度,肝火也處在了上升的勢頭,需要適當地釋放。肝喜疏泄厭抑鬱,生氣發怒易讓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導致各種肝病。因此,春天不應該鬱悶、生氣。這段時節,除了保持愉快心情,也可多稱讚別人,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保持好心情,也是護肝的一個竅門。
雨水養生之祛濕篇。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貴如油的春雨通常會慢慢增多,但若雨水過多也會導致濕氣過盛,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濕困脾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
《黃帝內經》中說「濕氣通於脾」,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最簡單的健脾祛濕的辦法便是食療,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祛濕養脾的食材。一綠豆,綠豆有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綠豆湯可以幫助人體排毒、消腫;燕麥,燕麥可以有效潤腸通便,配合著纖維的作用促進腸胃蠕動,發揮出很好的排毒功效。 二薏仁。薏仁可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和水分的新陳代謝,發揮出利尿消腫的效果,還可以改善水腫型的肥胖。
雨水養生之穴位篇。
中醫學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一,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並侵犯人體導致疾病。春季陽氣上升,雨水增多,最易濕寒入體,春節養生祛濕的幾個穴位。
1.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
2.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
3.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寬度。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
5.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
6.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
雨水養生,排除濕氣,最簡單的辦法使用頸養,頸養運用中醫針灸原理,結合現代微電腦技術。通過按摩針灸的原理排除濕氣,調理身體。是春季養生的利器。
推薦閱讀:
※中醫講座:四季福壽長 運在節氣上
※養生:吃南瓜別扔「籽」 可治前列腺痛
※初春養生這五種食物最養胃,一定要記得吃哦!
※腦子不好,問題出在腎「不足」
※越早注重養生 健康伴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