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就要丟飯碗:看美國如何遏止有償新聞
不久前,國內多家媒體報道了美國77家電視台因播出「有償新聞」遭政府調查的消息,這些報道給中國讀者留下的印象是:跟中國一樣,美國有償新聞至少在電視行業泛濫成災。但經過《環球時報》記者多方調查後發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chinesenewsnet.com)這個消息最初是由美聯社在8月16日報出來的。報道稱,一個名為「媒體與民主中心」的非政府組織在今年4月發表了《虛假電視新聞:泛濫成災且未被發現》的調查報告。(chinesenewsnet.com)報告說,10個月內,至少有77家美國電視台以新聞形式播放宣傳廣告,這些「視頻新聞」通常由公關公司製作,目的是為了增強廣告可信度。它包含一個或多個故事,其中「記者」由有償演員扮演,但沒有一家電視台在播出時告訴觀眾,這些並非真實的新聞,而是實際上的宣傳廣告。(chinesenewsnet.com)此事震怒了電視行業的政府主管機構──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該委員會8月15日表示,已向這77家涉嫌違規的美國電視節目播出機構發出通知,要求它們配合調查,在60天內主動提供它們與「視頻新聞」製作者之間簽訂的協議,包括電視台是否曾收取「報酬」等。(chinesenewsnet.com)美聯社還說,一旦聯邦通訊委員會認定這些電視台違規,可能會處以罰款或吊銷其經營執照。美聯社的英文原文使用的是「虛假新聞(Fake News)」這個單詞,但很多中國媒體在報道美聯社的這則新聞時,普遍將其翻譯成「有償新聞」。(chinesenewsnet.com)《虛假電視新聞:泛濫成災且未被發現》報告的作者迪亞娜·法塞塔也表示,這77家電視台並未收取公關公司的費用,這些電視台之所以樂於採用公關公司提供的免費新聞,其動機並不是為了發財致富,而是由於經濟實力有限,人手不足,但每天的播出時段需要很多東西來填滿,使用公關公司提供的稿件其實是無奈之舉。(chinesenewsnet.com)去年揭露出來的問題表明,布希政府的一些部門就採用這種方式向媒體提供它們自己製作的「新聞」。不過,這些「虛假新聞」和中國語境下的「有償新聞」完全是兩個概念。(chinesenewsnet.com)那麼,美國媒體是如何遏止有償新聞的呢?據記者了解,美國主流媒體對於廣告和新聞分得很清楚。為此,它們出台了一系列行規,比如嚴禁記者拉廣告,甚至在新聞機構的辦公大樓內禁止記者跟廣告部工作人員同乘一部電梯。(chinesenewsnet.com)「在採訪過程中,我們連一根鉛筆也不能從被採訪對象手裡面拿。」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鍾布博士曾經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一個新聞製作部擔任編輯,他給記者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大約七八年前,一位德國足球隊教練在比賽結束後向每一位在場的美國記者送了一箱啤酒。(chinesenewsnet.com)這些啤酒是他專門從德國帶來的。德國人很喜歡喝啤酒,如果不收下,等於是當場扇人家一個耳光。一位美國體育記者回到報社就把它們全部倒進了下水道里。(chinesenewsnet.com)曾在CNN亞特蘭大全球總部擔任過副製片人的黃天波對記者說,在剛加盟CNN參加新聞倫理培訓時,他問過一個問題:面對「糖衣炮彈」,記者們是不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把「糖衣吃下去,炮彈吐出來?」比如某公司在某度假勝地邀請記者發布新聞,為獲取新聞,記者可能不免現實一些,但採訪寫作還是該怎麼寫就怎麼寫。(chinesenewsnet.com)講課老師回答說,那也不行。首先,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糖衣吃下去,炮彈吐出來」;再者,就算做到了,該記者和所屬媒體在同行中就會被看扁。通過朋友幫忙,本報記者搞到了一份CNN員工倫理道德手冊。相信這本手冊的不少自律規定一定會讓中國讀者大開眼界:(chinesenewsnet.com)如果記者要採訪一家公司的高層主管,而只有搭乘公司的商務機才能採訪到,該記者可以搭乘商務機採訪,但必須由CNN來支付記者的交通費用;從事財經報道的記者必須每年兩次向所在部門負責人彙報其個人投資活動,講清楚自己跟哪些公司有投資關係……(chinesenewsnet.com)這些嚴格的規定在美國媒體中很普遍。《華盛頓郵報》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資深記者說,假如該報記者有直系家屬在微軟公司上班,這位記者就必須避嫌,不得參與報道任何與微軟有關的新聞。他說:「總之,作為記者,我們不想欠任何被採訪對象一丁點兒人情!」(chinesenewsnet.com)美國媒體解決有償新聞主要靠行業自律。據記者了解,美國新聞界自律的歷史很悠久。1911年,華特·威廉斯首先制定了《報人守則》;1923年,美國報紙主編協會頒布了《報業信條》,比較全面地界定了媒體自律若干基本要素。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美國媒體自律規範方面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規定。(chinesenewsnet.com)美國各大主流媒體對如何防止記者陷入利益衝突都有更加詳盡和富有操作性的「內部規定」。這些規定千差萬別,但大都包括:嚴禁接受被採訪對象的任何好處──無論是金錢的還是任何其他形式的好處;任何記者不得兼職;從事財經報道的記者在做出個人投資決定時要受到限制等等。(chinesenewsnet.com)目前在哈佛大學法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趙軼璐曾經在《紐約時報》工作過,2001年到2004年間是該報從事教育新聞報道的正式記者。她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當時她在採訪中,所有差旅費用都由《紐約時報》承擔。至於請客吃飯,一定要記者自己掏錢,「單位總是願意給你報銷的」。(chinesenewsnet.com)如果對方一定要請你吃飯,那麼每頓飯不能超過25美元。如果被採訪對象要送小禮品,也是25美元的限制。《紐約時報》財經部有110多個記者和編輯,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定跟蹤的行業和企業。《紐約時報》對這些編輯記者設立了十分嚴格的「行規」,他們及其親屬都不得購買自己固定跟蹤的企業的股票,即使買了其他股票,也不得在短期內出售。(chinesenewsnet.com)《紐約時報》負責文化新聞報道的編輯告訴記者,紐約百老匯是美國戲劇演出的中心,每年都有數百劇目在這裡上演,報社有一條規定,記者一律不準接受免費票。如果要看戲,可以向部門負責人提出,報社出錢購買座位最好的票。(chinesenewsnet.com)趙軼璐對記者說,在美國新聞界,一旦記者被人發現搞有償新聞,是要丟飯碗的,而且今後永遠沒法在媒體圈子裡混了,所以大家都不敢做。她說:「反正(採訪有關費用)又不是從個人的腰包出,何必要用別人的呢?」本報記者駐美以來,對美國人對記者那種若即若離、公事公辦的態度感受頗深。(chinesenewsnet.com)有一次,記者參加華盛頓外國記者中心組織的參觀五角大樓的活動。當天上午一大早,記者們就來到外國記者中心集合。參觀一直持續到下午四五點鐘。由於很多人沒有吃早飯,不少記者都說又渴又餓,外國記者中心和國防部的公共事務官員根本就沒有當回事,參觀中間甚至連一瓶礦泉水都未能提供,就更別說什麼免費的午餐了。
後來有記者說,外國記者中心安排這次參觀唯一的花費,就是從租車公司租大巴的錢。相對於中國有關單位接待外國記者的熱情,美國人真是「摳門」得可以。本報記者曾經採訪過杜邦公司,當時也是連一杯水都沒有喝上。後來杜邦不粘鍋事件爆發後,記者寫了多篇針對杜邦公司的批評報道,在國內影響很大。(chinesenewsnet.com)杜邦公司公關部門後來邀請記者赴杜邦總部,記者以為杜邦的這次接待會熱情一些。沒有想到,除了聽杜邦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賀立得正面闡述不粘鍋如何如何無毒之外,杜邦的接待還是一如既往,唯一的不同是記者終於喝到了杜邦的一杯水。*****************************************************************************
北京於小星信息諮詢部提供以下籤約服務:
受託對各類信息開展搜集、加工、整理,提供方案、策略、建議、規劃或措施。參謀、磋商、評議、會診或顧問投資行為的可行性;大型會議文檔及檔案整理;科技成果密級評價;受託為外地客戶在北京籌辦大型新聞發布會,產品推介會和相關推廣工作。受託在北京代辦各項合法事宜。
地址:北京朝陽區麥子店街
*******************************************************************************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王思聰接受BBC西方記者採訪的言論?
※特種兵偵察兵捕俘拳教程圖解(總參)[組圖] - 其它拳類 - 納速武術 -武術新聞 |海納...
※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在我縣調研了什麼?
※給國內親友繼續報道,今天正式公布memo。
※侃侃高人侃新聞——我不減肥是為了能有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