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讓皇帝」李成器

說起唐朝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為爭奪皇位而相互殘殺的「玄武門之變」,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其後發生的李成器與李隆基兄弟二人相互謙讓皇位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李成器生於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是唐睿宗李旦的長子,唐玄宗李隆基的長兄。據史書記載,少年時代的李成器才氣過人,成年後「能詩歌,通曉音律,尤善擊羯鼓、吹笛」,對西域龜茲樂章更有獨到的見解,曾做過楊貴妃的音樂老師,唐代詩人張枯有讚賞李成器笛聲的詩句:「梨花深院無人見,閑把寧王(李成器曾被封為寧王)玉笛吹」。

唐高宗李治最初封李成器為「永平郡王」,嗣聖元年(公元684年)唐睿宗李旦即位為帝,年僅6歲的李成器被封為皇太子。時隔不久,武則天廢掉唐朝,建立了武周,自稱皇帝,唐睿宗李旦被降為皇嗣,李成器亦相應的失去了皇太子之位,降為皇孫。

影視劇中的李成器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武則天被迫宣布退位後,唐中宗李顯重新登上了皇位。然而專橫跋扈的韋皇后卻企圖仿效武則天,臨朝稱制。唐中宗景龍三年(公元709年),韋皇后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了唐中宗。危急時刻,李隆基率「萬騎」羽林軍殺進皇宮,殺死了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唐睿宗李旦又復登帝位。

唐睿宗第二次登上皇位後在確立皇位繼承人問題上犯了難,按照宗法制嫡長制的原則,應該立長子李成器為皇太子,況且第一次登極時已經明確宣布李成器為太子,但討平韋氏之亂卻多虧了三子李隆基,故「意久不定」。

李成器看出了父親的心事後,對父親唐睿宗說:「儲副(即皇太子)者,天下之公器也,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時,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請。」但唐睿宗依然猶豫不決。為了促使父親下定決心,李成器在父親身邊「累日涕泣」,「言甚切至」。唐睿宗終為李成器誠心讓位之心所感動,同意了李成器的請求。

得知父親要立自己為皇太子,李隆基「又以成器嫡長,再抗表,因讓」。兄弟兩人就這樣再三謙讓,由於李成器堅辭因讓,唐睿宗這才下詔說:「左衛大將軍、宋王成器,是朕的長子,本當立為儲君,但以三子李隆基有社稷大功,人神共睹,由此,我以其誠心讓位,言在必行。天下大公,誠不可奪。從天人之願,立隆基為儲君,成器為雍州牧、揚州大都督、太子太師,另外加實封三千戶,賜五色綢五千段,細馬二十匹,奴婢十戶,大住宅一區,良田三十頃。」同年11月,又加封李成器為尚書左僕射,不久又任司徒。次年,李成器上表辭讓司徒之職,拜太子賓客,兼揚州大都督如故。

從此,李成器與李隆基以手足情深,留下了千古佳話。

還在李隆基當太子時,就曾令人製作了一床大被和一個長枕,與李成器及各位兄弟同床共眠,「睿宗知而大悅」。李隆基當了皇帝後,專門令人在興慶宮西面蓋了一座樓房,題曰:「花萼相輝之樓」,取《詩經·小雅》中「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的典故,表示兄弟之間的和睦友好就像「花」和「萼」那樣,相依而生,不能分離(今陝西西安興慶公園裡的「花萼樓」即是在唐代舊址上加蓋的)。

花萼相輝之樓圖

唐玄宗即位之初,太平公主又陰謀藉助羽林軍謀害唐玄宗,李成器與唐玄宗緊密配合,殺掉了太平公主極其重要黨羽數十人,鞏固了唐玄宗的統治。

據《舊唐書》記載,李隆基當了皇帝後,有人故意挑撥他們兄弟的關係,為了避嫌,李成器尤其恭謙小心,從不幹議時政,也不與人交結,深得李隆基信任。李隆基同樣不為閑言所動,十分相信李成器,曾給李成器和岐王李范等人寫信說:「過去魏文帝有詩云:『西山一何高,高處殊無極。上有兩仙童,不飲亦不食。賜我一丸藥,光耀有五色。服藥四五日,身輕生羽翼。』朕每想到服藥而求羽翼,哪裡趕得上骨肉兄弟間的羽翼呢?陳思王有超人之才,能輔佐國家大事,但不讓他朝見謁拜,終使憂死。曹魏的國運未襄,卻遭司馬氏奪權,哪裡是神丸之效;舜是大聖人,不記弟弟象的惡行而親九族,九族和睦,百姓守紀安寧。這是帝王的行為準則,到今天已數千年,天下的人都走上了善道,朕一想到這些,就廢寢忘食,感嘆不已。前一段時間因稍有餘暇,妙選仙經,發現這一神方,古老雲『服之必驗』。今分此葯,願我們兄弟同保長壽,永無極限。」

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李成器晉封為「宋王」,拜左衛大將軍。開元四年,因避唐玄宗生母昭成竇皇后之諱,李成器改名為「李憲」,晉封為「寧王」。開元二十一年,晉陞為太尉。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冬,李憲卧病在床,李隆基令不斷地派中使送醫藥和珍膳。李憲的病情好轉後,李隆基非常高興,特賜僧崇一緋袍魚袋獎賞。每年李憲生日這一天,李隆基都會親自去慶賀,在一起宴樂。四方各國所進獻的貢品中,只要自己吃了覺得味美的,馬上就賜給李憲。[

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十一月,李憲病逝,享年63歲。

聽到李憲病逝的消息後,李隆基「號叫失聲,左右皆掩涕」。李憲病逝的第二天,唐玄宗即下詔追謚李成器為「讓皇帝」,命令有司以皇帝之禮安葬李成器。李憲的長子汝陽郡王李琎上表懇辭,陳述父親之意,謙退不敢當帝號,李隆基不許。冊封這一天,內府出御衣一套,令右監門大將軍高力士送李隆基的親筆手書放在靈座之前,書中不以帝稱,而稱「隆基白」。 李憲出殯這一天,天上下著大雨,李隆基親派慶王李潭下泥中步行送靈柩工達十數里,並將李憲的墓命名為惠陵(其墓在今陝西省蒲城境內)。

位於陝西省蒲城縣境內的惠陵

李成器謙讓帝位,博得了後人的高度讚賞。北宋宰相、文學家、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說:「廢長而立少,雖聖賢猶難之,憲與玄宗兄弟相安,終身無間言焉,蓋古今一人而已乎!」清朝詩人何亮基在《游惠陵》一詩中寫道:「宮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間做讓皇。」

(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乾隆也算是開疆拓土了,為什麼這麼多人罵?
題圖n三銅,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9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3
劉項原來不讀書?歷代開國之君文化水平高出你的想像!|文史宴
晉紀三十九 安皇帝壬義熙十一年(乙卯、415)

TAG: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