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自1945年12月成立第一支坦克部隊,1950年9月成立裝甲兵領導機關以來,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由初創時單一的坦克兵發展為以坦克兵為主體、包括炮兵、機械化步兵、導彈兵、防空兵、防化兵、偵察兵、通信兵、工兵等諸兵種合成的裝甲機械化部隊,具有強大突擊力和戰鬥力的高技術兵種。 裝甲兵以坦克為基本裝備,主要遂行地面突擊任務的兵種,是陸軍的重要突擊力量。

毛澤東主席在南苑機場檢閱坦克部隊歷史背景 1945年11月,東北民主自治軍在瀋陽市原日軍坦克裝配修理廠(918工廠)搜集到1輛日制坦克。於是,12月1日,人民解放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瀋陽東郊馬家灣子成立,從而開創了人民解放軍戰鬥序列中的坦克兵歷史,當時只有30餘人,1輛坦克。 此後,解放軍依靠在戰鬥中繳獲的坦克,相繼組建了華東、華北和中原野戰軍坦克隊。 組建後的各坦克部隊作為解放軍的一支生力軍,初試鋒芒於東滿剿匪,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克濟南,決戰遼瀋、淮海、平津,橫渡長江、進軍寧滬,出征西南、西北,進駐廣州,年輕的坦克兵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並在戰鬥中成長壯大。 至1949年底,人民解放軍坦克部隊已發展為2個戰車師又2個戰車團,共有官兵12697人,坦克375輛,裝甲車272輛,工程車、汽車591輛,為建國後裝甲兵的大規模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成 立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軍委決定組建現代化的裝甲兵部隊。1950年9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摩托裝甲兵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許光達任司令員。從此,裝甲兵作為一個獨立的兵種出現在人民解放軍序列中。 1951年7月16日,摩托裝甲兵司令部改稱裝甲兵司令部。 裝甲兵領導機關成立後,從蘇聯首批購進10個坦克團的裝備,主要為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和SU-122自行火炮,部隊在蘇軍官兵的幫助下,以連隊為單位按專業分組進行訓練。

朱德總司令檢閱坦克部隊援朝參戰 1951年3月1日,中央軍委下令裝甲兵部隊入朝參戰。3月31日,首批入朝的志願軍裝甲兵坦克第1師(轄第1、第2團)和坦克第2師第3團,開始陸續渡過鴨綠江入朝參戰。6月30日,坦克第1團的T-34/85中型坦克和SU-122自行火炮各1輛,向美軍陣地射出了入朝以來第一發炮彈,並發明了坦克炮間接射擊法。 1951年11月5日,坦克第1團以8輛T-34/85及IS-2坦克配合步兵第573團進攻英軍第1師據守的馬良山主峰,經過4小時的激戰,攻佔了馬良山陣地,全殲英軍1個營。而坦克分隊僅輕傷1人,坦克無一損毀。馬良山反擊戰的勝利,被譽為「聯合兵種協同作戰的成功範例」而載入史冊。 1953年7月6日,坦克第2師第4團奉命配屬第23軍進攻石峴洞北山的美軍第7師第17團。戰鬥發起後,坦克第4團的6輛T-34/85對石峴洞北山進行破壞射擊。之後,T-34/85坦克以凌厲的火力壓制和消滅了美軍殘存火力點,步兵則迅速撲向利美軍陣地。僅17分鐘,志願軍全部佔領石峴洞北山,殲滅美軍1個連。7日到18日,坦克第4團支援步兵打敵反撲。 在這場持續12天,朝鮮戰爭中規模最大,也是最後一場的坦克戰中,坦克第4團的坦克共出擊11次,擊毀擊傷美軍M26、M46等坦克18輛,摧毀火炮11門,並殺傷大批美軍步兵,勝利地支援步兵攻佔並鞏固了陣地。戰後,215號坦克因獨立擊毀敵坦克4輛,擊傷1輛的的卓越戰功,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人民英雄坦克」稱號。 抗美援朝鮮戰爭中,志願軍裝甲兵的3個坦克師、4個獨立坦克團和6個步兵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分三批輪換開赴朝鮮,參加大小戰鬥246次,不僅有力地支援了步兵作戰,還擊毀敵人坦克40輛、擊傷34輛、毀傷敵火炮20門、摧毀敵地堡工事864個,打出國威軍威。 抗美援朝也是一次機遇,使中國裝甲兵部隊及裝備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成相當規模。至1955年,中國裝甲兵部隊已發展為3個坦克師、1個機械化師、4個獨立坦克團、48個步兵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共有3030輛蘇制坦克及自行火炮的強大裝甲力量。對越自衛還擊戰 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對越自衛還擊戰。裝甲兵部隊6個坦克團和1個自行火箭炮營參戰,各部隊勇猛穿插,第43軍坦克團僅用2小時55分鐘,便勝利完成了30公里熱帶山嶽地穿插任務,攻佔越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東溪。至3月4日,我裝甲兵部隊突破敵防禦縱深達40公里,攻克高平、同登、涼山、老街、柑糖等越北重鎮,勝利完成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任務。 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裝甲兵部隊共作戰70餘次,繳獲敵坦克1輛、毀傷敵坦克14輛、裝甲車2輛、火炮108門、汽車56輛、火箭筒150多具、摧毀火力點1010個、炮兵陣地9個,嚴懲了越南小霸。對越自衛還擊戰也暴露了部隊步坦協同不佳、通信指揮落後等缺點,為1980年後裝甲兵部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精簡整編 1980年後,中國軍隊進行了體制改革和精簡整編。1982年9月1日,中央軍委決定將裝甲兵領導機關改為總參裝甲兵部。1985年,又將獨立裝甲兵以坦克師和旅的編製配屬新組建的集團軍。 1998年,裝甲兵進行了合成編製,各坦克師(旅)改為裝甲師(旅)。裝甲師轄有3個裝甲團、1個裝甲步兵團、1個自行火炮團、1個防空團,師部還直轄有偵察營、防化營、反坦克(導彈)營,工兵營、汽車營、通信營、修理營等營級單位。換裝新坦克 1959年9月,中國裝甲兵裝備了國產第一代坦克,命名為1959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中型坦克。從此,裝甲兵的武器裝備走上了國產化發展道路。 60年代,又裝備了國產62式輕型坦克、63式水陸坦克和63式裝甲輸送車。 70年代,裝備了69式中型坦克和77式兩棲裝甲輸送車。 80年代,先後裝備了69-2式中型坦克、79式中型坦克、88式主戰坦克、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等。 進入90年代,中國加速了裝甲武力的發展步伐,一大批國產新型坦克裝甲車輛陸續裝備部隊,其中有88C式主戰坦克、98式主戰坦克(並以此味基礎製造出99式主戰坦克)、ZTS63A式水陸坦克、90式履帶式裝甲車和92式輪式裝甲車等。這些具有9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的坦克裝甲車輛,使裝甲兵成為中國陸軍部隊中機動力和突擊力最強、防護力最好的主戰兵種。 目前,中國裝甲兵已形成了主戰坦克、輕型坦克、水陸坦克、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等多個車型和與之配套的火力支援、戰鬥保障及後勤技術保障車輛的武器裝備體系。現 在 近年來,裝甲兵部隊深入貫徹落實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努力加強質量建設,不僅擁有裝甲部隊、機械化部隊,而且創建了兩棲機械化部隊、輕型機械化部隊和裝甲數字化部隊,向著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標穩步邁進,圍繞「打贏」目標,廣泛開展科技練兵活動,積極探索高技術條件下進攻、防禦的多項技術和戰法,他們在雪域高原、戈壁大漠、塞外草原、崇山峻岭、海島湖泊等特殊環境和氣候條件下刻苦磨礪,使部隊的組織指揮、快速反應、遠程機動、野戰生存、信息對抗、協同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逐步提高,部隊整體作戰能力和遂行多種任務的能力進一步加強。 鐵流滾滾震四方。中國新一代陸軍裝甲兵以嶄新的雄姿昭示世界:在未來戰爭中,他們是一支無堅不摧、所向披靡的鐵甲雄師!坦克院校 1950年9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學校(第1坦克學校)在天津大王莊成立,許光達司令員兼任校長。學校負責培訓初、中級指揮員和技術修理幹部,並以蘇軍訓練大綱為藍本,開展了正規教學。抗美援朝期間,該校採用短期速成辦法,共培養了3000餘名初、中級指揮員。 至1953年底,又組建了第2坦克學校和4個戰車編練基地,並在南京軍事學院成立了裝甲兵系、在哈軍工成立了裝甲兵工程系。1959年後,編寫出了中國裝甲兵自己的一套教範、教程和教材。 1975年後,先後組建了裝甲兵指揮學院、裝甲兵技術學院、坦克學院、裝甲兵技術學校。 進入80年代,裝甲兵院校提高了培訓層次,開設了大專班、本科班。90年代,又開設了碩士研究生班,從而形成了門類齊全、專業設置合理、兵種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制和學科專業體系。目前,裝甲兵初、中、高級指揮員95%以上經過相應的院校培養;坦克乘員大都經過訓練基地培訓,80%以上人員取得了專業技術等級。

斯大林- 2重型坦克 中國坦克發展史  被稱為「陸戰之王」的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嶄露頭角,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就成了左右戰局的主導力量。相比於世界軍事強國如美、蘇等在坦克上的研製和使用,新中國的坦克發展只起步就晚了30多年。在到新中國成立時,中國的坦克工業仍然為零,但就是在這樣一窮二白的條件下,中國的軍工科技人員經過「維修引進」、「模仿移植」、「自主建設」和「特色發展」四個階段的不懈努力,由小到大,從弱到強,走出了一條獨樹一幟的中國坦克發展之路。  1945年11月,東北民主自治軍在瀋陽市原日軍坦克裝配修理廠(918工廠)搜集到1輛97式日制坦克,這就是我軍歷史上的第一輛坦克。之後這輛坦克歷經遼瀋、平津等大戰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授予「功臣號」坦克的光榮稱號。1949年開國大典時它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現存北京軍事博物館。這恐怕就是在《坦克世界》遊戲中C系坦克線上97式坦克的來歷吧。維修引進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使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一支正規化、現代化的軍隊,中央軍委決定籌建裝甲兵領導機關。1950年9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摩托裝甲兵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許光達任司令員。從此,裝甲兵作為一個獨立的兵種出現在人民解放軍序列中。裝甲兵領導機關成立後,很快從蘇聯首批購進10個坦克團的裝備,主要以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和SU-122自行火炮為主,之後的五年間共購進蘇制坦克近2000輛,自行火炮1000餘輛。在那一時期蘇式坦克、裝甲戰鬥車輛成為中國裝甲兵部隊的主要裝備。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在1953年夏季金城戰役中,志願軍的215號T-34/85坦克單車突襲,創造了單車毀傷敵5輛坦克的戰績,車長楊阿如榮立一等功,215號坦克被授予「特等功臣車」稱號。模仿移植  到了1955年11月,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它的成功引進,使人民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  中國對T-54和T-54A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但對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像的,而且也不符合「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則。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617廠)。  1958年底,第一輛用蘇聯零件組裝的國產T-54A「中蘇友誼車」開下了流水線。到 1959年,617廠已經可以完全獨立生產T-54A中型坦克。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 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周年大閱兵,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這也是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生產廠家命名為WZ120)。59式坦克的問世,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中國的坦克工業發展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59式坦克主要戰技術性能指標:全重36噸,乘員4人,車全長9米(炮向前),車寬3.27米,車高2.4米(至炮塔頂),車底距地高0.42米,最大公路速度50公里/小時,平均公路速度30-33公里/小時,最大公路行程440公里,最大爬坡度為30度,最大側傾坡度為30度,越壕寬2.7米,越垂直牆高0.8米,涉水深1.4米,潛水深5.5米,主用武器為1門100毫米線膛炮。  59式中型坦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一直是人民裝甲兵的骨幹裝備。據外刊報道,從1963年3月到80年代初,中國總共生產了59式坦克及其改進型1萬多輛,其中約有6000輛裝備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迄今為止,這些坦克的絕大部分仍在解放軍裝甲兵裝備序列里。在虛擬世界中聲威赫赫的「黃金59」便是以59式坦克為原型設計的。自主建設  在59式成功生產並裝備部隊後,為保持這種先進水平並逐步實現由產品仿製到自行研製的轉變,1960年後,軍委裝甲兵和第五機械工業部決定自行研製中國第一代主戰坦克。雖然新型坦克的研製過程充滿了艱辛,而且還要受到中蘇關係惡化和文化大革命的爆發等外部不利因素的影響。但是軍工科研技術人員們還是排除萬難,在借鑒了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繳獲的蘇制T-62坦克的技術,在59式坦克技術的基礎上,經過10多年的艱苦努力,完成了我國第一代自行設計、研製的坦克的設計定型工作,這就是「1969式中型坦克」,簡稱69式坦克。  69式坦克的戰技術性能指標:全重36.5噸,乘員4人,車全長9.125米(炮向前),車寬3.27米(不帶裙板),車高2.4米(至炮塔頂),發動機功率580馬力,主用武器為1門100毫米滑膛坦克炮,輔助武器為1挺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挺7.62毫米航向機槍,最大公路速度50公里/小時,平均公路速度32-35公里/小時,最大公路行程440公里,最大爬坡度為32度,最大側傾坡度為30度,越壕寬2.7米,過垂直牆高0.8米,涉水深1.4米。  作為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代坦克,69式在火力、防護、機動性能上比59式坦克都有較大提高,各項技術指標與前蘇聯的T-55式相當,明顯優於日本的61式。但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擾,造成研製時間過長,使本來比較先進的性能隨著時間跨度的增大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顯得遜色了。因此,69式中型坦克定型後沒有大量生產。但69式的研製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坦克設計人才,這對中國坦克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59式坦克特色發展  60年代後,世界軍事強國紛紛推出了戰後第二代坦克,它集中型和重型坦克的優越性能於一身,稱為主戰坦克。相比之下,中國的59式和69式中型坦克在綜合性能上還處於戰後第一代水平,與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差距逐步拉大。 為了趕超世界先進坦克的技術水平,有關部門在1970年3月提出「122坦克」研製計劃。但雖經廣大科研人員和技術工人連續奮戰,但一直未能成功,只好退到機械傳動、機械操縱和機械懸掛(簡稱「三機」,該坦克的產品代號為WZ-122B),即使用機械代替液壓。但是這樣試裝出的「122坦克」也未實現預期要求,整車性能和部件結構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於是只好在1974年取消該研製項目,改作部件研製。現在再想看到122的身影,就只能去虛擬世界中尋找了,例如《坦克世界》據說就將在近期放出這輛令人惋惜的戰車。  122坦克的下馬雖然令人惋惜,但是該型坦克的研製為中國後續坦克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在「三液」樣車、「三機」樣車後,有關單位在部件研製的基礎上又研製了中型坦克試驗車,為以後中國第三代坦克的研製和老式坦克的改進做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基礎工作。

62式輕型坦克79式坦克 七十年代中後期,改革開放方興未艾,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在69-2式中型坦克基礎上引進了不少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發展研製了一款中型坦克,既79式坦克。  79式坦克是中國在69-2中型坦克基礎上發展的坦克。79式坦克車長9.22米,寬3.27米,高2.40米,戰鬥全重37噸,乘員4人。最大公路速度50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430千米。主要武器為1門105毫米線膛炮,配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破甲彈。該坦克裝有自動滅火抑爆系統、望遠式擾動簡易火控系統、二代微光夜視儀。因採用電液複合雙向穩定器故性能大有提高。  79式坦克的研製成功,使中國的坦克技術前進了一大步,為後續更先進的主戰坦克的研製打下了良好基礎。79式坦克還有一種發展型,稱為79-II式1984年試製成1台樣車,供研究之用。

79式坦克88式主戰坦克  1978年,617廠按照兵器工業部的要求,提出了研製中國第二代坦克的意見。然而國內坦克研究技術儲備較少,二代坦克起步要求又高,工廠提出在69式中型坦克的基礎上,分期分批地將國內外先進技術用到主戰坦克上,儘快研製出一種「性能較先進、部件較成熟、結構簡單、繼承性好、造價低廉、利於生產」的坦克,即用「小步快跑」的戰術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目標明確後,工廠加快坦克研製速度,確定研製方案和戰技術指標。1979年研製出121A第一輛樣車,即二代坦克的第一輛樣車。  在研製出121A一台樣車後,617廠提出以此車為基礎,加快研製二代主戰坦克的意見。1980年被列入國家研製計劃,1981年確定了總體設計方案,被正式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重點武器裝備計劃,命名為「80式主戰坦克」。在研製過程中,先後共試製出12台樣車,累計試驗行駛里程10萬公里。1986年1月,兵器工業部下達了對80式主戰坦克整車定型、整車載荷測定等6項科研計劃。同年3月生產出定型樣車,9月完成單車9000公里行駛考核試驗,僅用五個半月時間就試製成功,創歷史最好水平。1987年裝甲兵定型委員會通過定型審查,1988年2月,由國務院、中央軍委常規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複命名為ZTZ-88式坦克,從而完成國產第二代坦克的設計研製工作。  80/88式主戰坦克雖然仍繼承了59式、69式的整體布局方式和鑄造炮塔的基本結構,但是採用了許多新技術、新部件,如首次使用複合裝甲提高防護力、採用功率為730馬力的發動機、首次應用6個小直徑負重輪等,其主要戰技術性能已接近或趕上世界70年代末的先進水平。該型坦克的研製成功,標誌著中國坦克事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88式坦克96式主戰坦克 1995年底,我國軍方決定在85IIAP的基礎上研製二代半坦克,1996年下半年完成研製並設計定型,這就是後來在軍中默默服務了十多年的96式主戰坦克。  96式坦克又稱88C型坦克,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准三代」主戰坦克,目前已經量產並列裝我軍主力裝甲部隊,其樣車「801」號在京郊坦克博物館內被永久收藏並展出。1999年國慶閱兵中公開亮相。該型坦克車長11米,寬3.4米,高2米,戰鬥全重48噸,乘員3人。最大公路時速60公里,最大行程400公里。以一門125毫米火炮伴以1挺7.62毫米的同軸機槍和1挺12.7毫米的高射機槍共同組成了96式的武器系統。  總體來看,96式主戰坦克已經擺脫了傳統蘇制59式設計的影子,從火力、火控系統、夜戰能力和防護性能等各項指標分析,都毫不遜色於同期其他國家的現役先進坦克。

96式坦克99式主戰坦克 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裝甲方陣第一方隊出現了一種之前誰也沒見過的坦克,這就是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新一代主戰坦克----99式主戰坦克。  99式主戰坦克主要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〇一研究所研製,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生產,具備優異的防護外型,大量採用複合裝甲,融合新時代信息化作戰技術,是中國陸軍裝甲師和機步師的主要突擊力量。  99式主戰坦克作為中國新一代主戰坦克,車體設計參考俄制T-72主戰坦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改良,除改良裝甲提升車體防護性能外,動力採用了國產WR703/150HB系列柴油機,這種發動機是在德國MTU公司MB870系列V型液冷柴油發動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最大輸出功率1200馬力。  99式主戰坦克的炮塔拋棄了原來的俄式鵝卵型鑄造炮塔,而採用了西方式的焊接炮塔以增強防護性,其中炮塔的基礎裝甲為約束陶瓷複合裝甲,在後續的改進中在炮塔的正面和炮塔尾倉兩側的護欄上布置新型雙方反應裝甲,進一步強化了防護能力。炮塔後部還有一部激光壓制系統,可干擾敵方激光測距儀工作。在車臣戰爭中,俄制T80坦克中彈後非常易引燃車內彈藥殉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俄制坦克不重視二次防護能力,其自動滅火系統能力欠佳,99在這點上充分吸收了85外貿坦克的開發經驗,其自動滅火設備能在對火源的反應時間在0.1秒以內。  在火力上,99式主戰坦克採用了俄國授權的125mm滑膛炮,可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三種不同類型的炮彈, 列裝了激光制導炮射導彈系統。 中國宣稱該炮的製作工藝高於俄制原有系統,性能更優異。同時採用了自動裝彈機,使成員減少到3名。99的火控系統由激光測距儀、彈道計算機、炮手穩定式瞄準鏡、火炮雙向穩定以及控制儀錶和各種感測器組成。裝備了二代熱像儀。與西方的M1A2,豹2A6屬於同一水平。  由於總體上99式坦克公開的信息有限,不好多做評價,我國坦克發展至此,已經相當程度地跳出了俄系坦克的影響,整體技術水平也日益精進。  中國坦克從引進發展到自研,走過了一條從艱辛到成熟的發展之路。經過6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中國坦克工業的科技人員積累了豐富的研製和改裝經驗,逐步擺脫了單純仿製的發展模式,擁有了自行設計研製先進主戰坦克的能力。對中國軍事工業而言,這是最可寶貴的財富。從99式主戰坦克後,中國的坦克工業走上了一條快速發展的坦途,坦克的技術水平開始變得和世界先進水平同步。

99式坦克 步兵師屬坦克團  步兵第1師  1953年4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第206團,1968年10月轉隸坦克11師建制。1969年9月改稱坦克第41團,1976年2月改為陸軍第54軍坦克團。  1985年陸軍第1軍坦克團改為步兵第1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師裝甲團。  步兵第2師  1953年4月以步兵第2師24團(前身為陝北紅軍獨立師、八路軍120師工兵營、120師警備6團)為基礎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第207團,1968年10月轉隸坦克11師建制。 1969年9月改稱坦克第42團。  步兵第4師  1979年1月組建步兵第4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4師裝甲團。  步兵第6師  2003年步兵第16團改建為步兵第6師裝甲團。  步兵第7師  1953年3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第208團,1968年10月轉隸坦克11師建制,1969年9月改稱坦克第43團。  步兵第8師  1989年組建步兵第8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8師裝甲團。  步兵第11師  1985年11月,新疆軍區獨立坦克團改為步兵第11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1師裝甲團。  步兵第28師  1951年9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233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7師建制,1969年改為坦克26團。  步兵第29師  1958年5月步兵第45師坦克自行火炮第45團轉隸步兵第29師建制。1968年10月,轉隸坦克第11師建制。  步兵第31師  1954年7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第236團,1967年8月1日,改歸坦克第9師建制。  步兵第31師  1998年由瀋陽軍區坦克第5師18團與步兵第91團合編為步兵第31師裝甲團。  步兵第32師  1951年9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237團,1969年4月調歸坦克4師建制。  步兵第33師  1951年9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第238團,1968年年底轉隸坦克第8師建制。  步兵第34師  1954年8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第239團,1967年4月調歸坦克第9師建制。  步兵第36師  1985年陸軍第12軍坦克團改為步兵36師坦克團。1998年,與原步兵第34師100團團部合編為步兵第36師裝甲團。2003年番號撤銷。  步兵第37師  1998年由瀋陽軍區機械化步兵116師348團與步兵第110團合編為師裝甲團。

SU-76自行火炮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步兵第40師  1998年由瀋陽軍區坦克第5師19團與步兵第120團合編為師裝甲團。  步兵第45師  1954年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45團,1958年5月轉隸步兵第29師。  步兵第46師  1951年9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252團,1969年4月調歸坦克第4師建制。  1985年陸軍第16軍坦克團改為步兵第46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46師裝甲團。  步兵第47師  1951年9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253團,1969年4月調歸坦克第4師建制。  步兵第58師  1952年9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263團,1956年11月9日改編為濟南軍區坦克乘員教導團。  1985年陸軍第20軍坦克團改為步兵第58師坦克團。1998年番號撤銷。  步兵第59師  1952年9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264團,1958年改為裝甲兵學院坦克教練團。  步兵第60師  1952年9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265團,1967年調歸南京軍區裝甲兵建制,69年改番號為南京軍區獨立坦克第1團。  步兵第61師  1985年陸軍第21軍坦克團改為步兵61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61師裝甲團。  步兵第69師  1985年陸軍第68軍坦克團改為步兵第69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69師裝甲團,2003年撤消,由陸軍第23集團軍裝甲旅縮編為步兵第69師裝甲團。  步兵第70師(1)  1960年6月11日組建師坦克自行火炮團,1961年3月改稱坦克自行火炮第275團。1969年10月改番號為北京衛戊區警衛第3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警衛第3師裝甲團。  步兵第70師(2)  1985年陸軍第24軍坦克團改為步兵第70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70師裝甲團。2003年番號撤銷。  步兵第74師  1961年步兵第198師坦克自行火炮403團調歸步兵第74師建制。1968年9月改為北京軍區獨立坦克第4團。  步兵第76師  1952年10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281團,1968年年底轉隸坦克第8師建制。  步兵第77師  1952年10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282團。1969年8月改為濟南軍區裝甲兵獨立坦克2團,12月改為坦克13師50團。1976年改為陸軍第47軍坦克團。  步兵第78師  1952年9月組建師戰車團。1953年8月27日改稱坦克自行火炮第283團。1954年11月3日直屬陸軍第26軍建制。1955年2月25日,奉中央軍委命令調歸181師建制。1962年5月奉南京軍區命令,調歸陸軍第179師建制,1967年9月30日改隸坦克第9師建制,1976年2月調歸陸軍第12軍建制,改番號為12軍坦克團。  步兵第79師  1953年2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284團,1967年8至9月,調歸坦克第10師建制。  1970年8月坦克第1師第3團調歸陸軍第79師建制,番號為陸軍第79師坦克團。1998年7至9月建制撤銷,其1營整編為步兵第235旅坦克營。團部(部分)和團修理連,車場管理站,坦克第2、3營,裝甲步兵連的人員和裝備轉隸南京軍區.與第31集團軍步兵第86師258團合併整編為步兵第86師裝甲團。

T-34中型坦克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步兵第80師  1953年2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285團,1967年8至9月,調歸南京軍區裝甲兵建制,後改為軍區獨立坦克2團。  1971年北京軍區獨立坦克5團改為步兵第80師坦克團,1998年7至9月建制撤銷,其1營整編為步兵第80旅坦克營。團部(部分)和團修理連,車場管理站,坦克第2營,裝甲步兵連的人員和裝備轉隸南京軍區,與第31集團軍步兵第91師271團合併整編為步兵第91師裝甲團。  步兵第81師  1953年2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286團,1967年8至9月,調歸坦克第10師建制。  1971年9月坦克第6師第23團改為步兵第81師坦克團,1985年與原陸軍第28軍步兵第84師師部、步兵第251團1營、第84師雙37高炮營和陸軍第24軍守備第7師坦克營整編組成陸軍第27集團軍坦克旅。1998年改稱陸軍第27集團軍裝甲旅。2003年番號撤銷。  1985年8月,陸軍第66軍坦克團改隸步兵第81師為師屬坦克團。1996年9月,步兵第81師轉隸武警部隊建制後,該團改由集團軍直轄,稱原81師坦克團。1998年7至9月被撤銷建制,所屬第1、2營人員依次調歸步兵第70師、步兵第196旅.裝備移交坦克第6師。  步兵第86師  1998年步兵第79師坦克團團部(部分)和團修理連,車場管理站,坦克第2、3營,裝甲步兵連的人員和裝備轉隸南京軍區,與步兵第86師258團合併整編為步兵第86師裝甲團。  步兵第91師  1998年步兵第80師坦克團團部(部分)和團修理連,車場管理站,坦克第2營,裝甲步兵連的人員和裝備轉隸南京軍區,與步兵第91師271團合併整編為步兵第91師裝甲團。  步兵第107師  1953年1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12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7師建制,1969年改為坦克28團。1985年改為步兵188師坦克團。  步兵第112師  1953年9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17團,1969年9月改稱步兵第112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12師裝甲團。  步兵第113師  1953年9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18團,1969年9月改稱步兵第113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13師裝甲團。  步兵第114師  1953年9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19團,1969年9月改稱步兵第114師坦克團;1996年建制撤銷。  步兵第115師  1953年3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20團,1968年9月改為瀋陽軍區獨立坦克團,1969年8月改番號為瀋陽軍區獨立坦克第2團,1976年2月改為陸軍第23軍坦克團,1985年擴編為陸軍第23集團軍坦克旅。  1984年3月1日組建步兵第115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15師裝甲團。  步兵第116師  1953年7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21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3師建制,1969年8月改番號為坦克11團。  1984年陸軍第39軍坦克團(即原步兵第116師坦克自行火炮321團、坦克第3師第11團)改為步兵第116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16師裝甲團。  步兵第117師  1953年7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22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3師建制,1969年8月改番號為坦克12團。  1984年4月坦克5師18團改為步兵第117師坦克團。1996年建制撤銷。  步兵第118師  1953年10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23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5師建制,1969年8月改番號為坦克17團。  1985年9月坦克5師17團改為步兵第118師坦克團。1998年建制撤銷。  步兵第119師  1953年10月年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24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5師建制,1969年8月改番號為坦克18團,1984年4月改為步兵第117師坦克團。

坦克兵  步兵第120師  1953年10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25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5師建制,1969年8月改番號為坦克19團,1976年改為陸軍第40軍坦克團,1985年9月重歸坦克5師建製為坦克19團。  步兵第121師:  1998年由坦克6師機械化步兵團團部、裝備技術處、機械化步兵1營、坦克營與步兵第362團合編組建師裝甲團。  步兵第123師  1998年由機械化步兵第112師336團裝甲步兵營、坦克營與步兵第368團合編組建師裝甲團。  步兵第124師  1952年10月組建師戰車團,1953年9月改為坦克自行火炮329團,1976年改為陸軍第42軍坦克團。  1998年由坦克7師27團與步兵第371團合編組建師裝甲團。  步兵第125師  1952年10月組建師戰車團,1953年9月改為坦克自行火炮330團,1962年12月調入步兵第200師。1967年7月調歸坦克8師建制。  步兵第126師  1952年10月組建步兵第126師戰車團,1953年9月改為坦克自行火炮331團,1963年3月調入步兵第203師,1967年10調歸坦克2師建制,1969年1月改稱坦克第7團,1998年8月改稱裝甲第7團。  步兵第127師  1953年2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332團,1961年10月與步兵第128師坦克自行火炮333團對調。  1985年10月陸軍第43軍坦克團改為步兵第127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27師裝甲團。  步兵第128師  1953年3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333團,1961年10月與步兵第127師坦克自行火炮332團對調。  步兵第132師  1998年由海南軍區獨立坦克團(即原步兵第128師坦克自行火炮333團)與步兵第396團合編組建師裝甲團。2003年番號撤銷。  步兵第138師  1985年陸軍第46軍坦克團改稱步兵138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38師裝甲團。2003年番號撤銷。  步兵第139師  1985年組建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39師裝甲團。2003年番號撤銷。  步兵第149師  1998年由瀋陽軍區坦克第3師機械化步兵團與步兵第447團合編組建師裝甲團。  步兵第162師  1985年10月陸軍第54軍坦克團改稱步兵第162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62師裝甲團。  步兵第163師  1998年由坦克7師28團與步兵第489團合編組建師裝甲團。  步兵第179師  1961年2月1日,步兵第181師坦克自行火炮第283團改隸步兵第179師建制,1967年9月30日改隸坦克第9師建制,1969年改為坦克35團。1976年改為28軍坦克團,1985年改為步兵第205師坦克團。  步兵第181師  1955年2月步兵第78師坦克自行火炮第283團改隸步兵第181師建制,1961年2月1日改隸步兵第179師建制。  步兵第182師  1951年9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387團。1954年5月調歸步兵第191師改為坦克自行火炮396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5師建制,1969年8月改番號為瀋陽軍區獨立坦克第3團,歸坦克第5師領導,12月又調歸軍區裝甲兵領導。1976年2月改為陸軍第64軍坦克團。  步兵第186師  1951年9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391團。以後發展不詳。  步兵第187師  1953年11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92團,1968年9月,改隸坦克第6師建制,1969年9月,改稱坦克第22團;1985年8月團部及1營調陸軍第65集團軍。  步兵第188師  1953年11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93團,1968年9月,改隸坦克第6師建制,1969年9月,改稱坦克第23團。1971年9月,調歸陸軍第27軍建制,改為步兵第81師坦克團。1985年與原陸軍第28軍步兵第84師師部、步兵第25l團1營、第84師雙37高炮營和陸軍第24軍守備第7師坦克營整編組成陸軍第27集團軍坦克旅。1998年改稱陸軍第27集團軍裝甲旅。2003年番號撤銷。  步兵第189師  1953年11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94團,1966年隨師改隸北京衛戍區建制。1969年9月,改稱北京衛戍區警衛第4師坦克團;1985年隨師調歸陸軍第63集團軍建制,改稱步兵第189師坦克團。

受閱坦克部隊列隊於長安街  步兵第190師  1953年9月底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15團,10月改稱坦克自行火炮395團。1955年2月,步兵第190師改編為第1機械化師,歸軍委裝甲兵建制,坦克自行火炮395團改稱第1機械化師坦克31團。1961年8月第1機械化師歸隸陸軍第64軍建制,改為步兵第190師坦克自行火炮395團,1969年8月改稱190師坦克團。  步兵第191師  1954年5月步兵第182師坦克自行火炮387團調歸191師改為坦克自行火炮396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5師建制,1969年8月改番號為瀋陽軍區獨立坦克第3團,歸坦克第5師領導,12月又調歸軍區裝甲兵領導。1976年2月改為陸軍第64軍坦克團。  步兵第192師  1954年5月組建坦克自行火炮第397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4師建制。1969年9月,改稱坦克16團。1976年劃歸68軍,改為68軍坦克團。1985年改為步兵第69師坦克團,1998改稱69師裝甲團,2003年撤消。  步兵第193師  1953年11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398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7師建制。  1985年以坦克第6師22團團部及1營、守備第1、第4師坦克營組建步兵第193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93師裝甲團。  步兵第196師  1951年9月裝甲兵獨立坦克第4團改隸196師為坦克自行火炮401團。1968年9月轉隸坦克第6師。1969年9月,改稱坦克第24團。1998年,改稱裝甲第24團。  步兵第197師  1951年9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402團。1962年10月底改歸陸軍第24軍直屬。1968年,改隸裝甲兵坦克第1師建制,番號為裝甲兵坦克第1師第3團。  步兵第198師  1951年8月組建師戰車團,後改稱坦克自行火炮403團。1961年調歸步兵第74師建制。1968年9月改為北京軍區獨立坦克第4團,1976年5月調昆明軍區,改為昆明軍區獨立坦克團。1982年9月,分編為陸軍第11、14軍坦克團。1985年,兩團合併組建陸軍第14集團軍坦克旅;1998年改稱陸軍第14集團軍裝甲旅。  步兵第199師  1954年8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199團。1969年改為濟南軍區獨立坦克3團,1970年改為坦克13師51團,1976年改為陸軍第43軍坦克團,1985年10月改為步兵第127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27師裝甲團。  1985年陸軍第67軍坦克團改稱步兵第199師坦克團。1998年改稱步兵第199師裝甲團。2003年番號撤銷。  步兵第200師  1962年12月步兵第125師坦克自行火炮330團調入步兵第200師。1967年7月調歸坦克8師建制。  步兵第202師  1954年8月組建師屬坦克自行火炮202團。1967年6月改為濟南軍區獨立坦克第4團,1976年2月改為46軍坦克團,85年改為138師坦克團。  步兵第203師  1963年3月步兵第126師坦克自行火炮331團調入步兵第203師,1967年10調歸坦克2師建制,1969年1月改稱坦克第7團,1998年8月改稱裝甲第7團。  步兵第205師  1985年由28軍坦克團改為師坦克團。1998年撤銷建制。

彭德懷、賀龍、聶榮臻元帥檢閱坦克部隊我軍歷史上的坦克師  建國後,從50年到58年,我軍先後從蘇聯進口了3100多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裝甲兵部隊迅速擴編,先後組建/換裝了3個坦克師,1個機械化師,8個獨立坦克團和47個步兵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 1967年6月軍委決定把步兵師屬坦克部隊上調集中組建坦克師。到1969年,我軍裝甲兵部隊編為13個坦克師、19個獨立坦克團、7個步兵師屬坦克團。充實裝備後的坦克師,坦克的數量達到發達國家軍隊中等規模的師、團水平。  在我軍裝甲兵的歷史上還曾組建過一個坦克第26師。是我軍軍史上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坦克師,它從1950年8月組建到1952年4月撤消,存在時間僅1年半。

五九式坦克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坦克第1師 1945年12月1日,在瀋陽市郊馬家灣子成立的東北民主人民自治軍坦克大隊,全隊30餘人,隸屬於炮兵學校,1輛日制97式15噸坦克;1946年2月大隊轉移至通化,擴大到80餘人,坦克5輛。5月轉移至寧安,又發展到坦克12輛,裝甲車2輛,汽車23輛。 1946年7月,移駐東安改稱戰車大隊。到1947年3月,全大隊擴大到438人,轄3個坦克隊,坦克32輛,牽引車13輛,裝甲車及汽車33輛。大隊長孫三,政委毛鵬雲。 1947年10月,坦克大隊在黑龍江東安縣(今密山)擴編為東北民主聯軍戰車團,全團560餘人,各式坦克20多輛,牽引車、裝甲車40多輛;轄3個戰車連。 1948年4月新建3個戰車連,5月組建2個汽車連,2個戰車營營部和汽車營營部。 1948年戰車團對俘獲的國民黨東北裝甲團(駐瀋陽)、戰車3團1營及汽車排1040人,坦克21輛,裝甲車103輛,汽車20輛進行改編,又從步兵調來幹部、戰士1100人,於1948年11月3日,在瀋陽市成立了裝甲團和教導團。後來又從大連汽車學校調來幹部、學員180名,補充到教導團和裝甲團。 裝甲團1200餘人,轄3個裝甲營(7個連),裝甲車106輛,團長鬍鑒,政委張興;教導團1000餘人,團長呂正哲,政委黃彬森。 1948年12月10日,以松江軍區前方指揮所為基礎,在瀋陽市成立第4野戰軍特種兵裝甲部隊指揮所,下轄戰車團、裝甲團和教導團,戰車團,編有2個戰車營,1個汽車營及警衛連;裝甲團,編有3個裝甲營和1個保養連;教導團編有2個學員營及保養連、警衛連,官兵4000多人,坦克87輛,裝甲車106輛,汽車150輛。 1949年1月15日,改稱第四野戰軍特種兵戰車指揮所。2月在天津擴建為第4野戰軍戰車師,全師坦克60餘輛,裝甲車143輛,汽車、工程車370餘輛,4000餘人。 1949年3月14日,戰車師接受國民黨駐北平的戰車第3團(欠1營、3營7連)、裝甲汽車第6營(37輛裝甲車,289人)及高炮3團1個高炮連(37高炮6門,牽引車6輛,92人)的裝備和人員,共計1483人,坦克60輛、裝甲車37輛,汽車、工程車189輛。至此,全師共有坦克120輛,裝甲車180輛,汽車、工程車559輛,全師5500多人。 戰車團轄2個戰車營(6個連),1個汽車營(3個連),直屬警衛、運輸、通信、高炮4個連,2200人,104輛坦克,37高炮6門,12挺高射機槍,200輛汽車,工程車。 裝甲團轄3個裝甲營(8個連),直屬警衛連,1400人,20輛坦克,110輛汽車。 1949年4月1日,裝甲團第8、9連230人,裝甲車30輛調歸華北軍區,與華北軍區坦克隊在北平南苑合編並擴建為華北戰車團。 1949年5月,中央軍委命令:戰車師番號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戰車第1師。以戰車指揮所與大連汽車學校機關合併為戰車1師師部,直屬軍委總參謀部領導。所轄戰車團、裝甲團、教導團依次改稱戰車第4、5、6團,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1950年改稱戰車第1、2、3團。以7縱隊副司令曾克林任師長,政委楊永松,副師長趙傑、李國華(兼教導團團長)、參謀長孫三。 1949年7月28日,裝甲團(當時稱戰車第5團)一個多營550人和裝甲車45輛,調歸第一野戰軍指揮,參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戰鬥。 1950年3月18日,裝甲團(當時稱戰車第2團,赴西北地區的一個多營除外)調歸廣州警備司令部指揮。10月18日歸建,與從西北地區歸建的裝甲營(該營一部分留駐新疆)一起,作為組建第1坦克編練基地的基礎。 1950年8月31日,根據中央軍委電令,戰車第1師師直單位及所屬戰車第1團與戰車第7團(7團前身1946年8月11日,晉冀魯豫部隊在蘭封戰鬥中繳獲了坦克,9月,在山東省鄄城縣正式成立晉冀魯豫坦克隊,全隊40餘人,坦克3輛,隸屬於晉冀魯豫軍區隨營學校,該團兩一部1947年11月,晉察冀軍區收集在石家莊戰役中繳獲的坦克。1948年2月12日,在石家莊市成立了晉察冀軍區坦克區隊,全區隊25人,坦克13輛,隸屬於晉察冀軍區摩托訓練大隊。1948年7月,兩支部隊在石家莊市合編為華北軍區坦克隊,全隊100餘人,編為3個區隊(9個分隊),坦克16輛,隸屬於華北軍區兵站部摩托訓練大隊。1949年4月1日以華北軍區坦克隊與戰車師裝甲團8、9連及大同、綏遠起義裝甲車輛在北平南苑組成華北戰車團,團長尹洪,政委賈林野,共計1073人,坦克45輛,裝甲車32輛,汽車39輛,隸屬華北軍區特種兵司令部,12月,從步兵207師調來5個連隊,組成第3營。1950年4月改為戰車7團)、河北省軍區警備第1團等單位整編為坦克第1旅,下轄2個戰車團、1個摩托步兵團、1個炮兵團。 原戰車1團改為旅屬戰車第1團;華北軍區戰車第7團調入該旅,編為戰車第2團;河北省軍區警備1團團部大部及4個連、步兵第66師196團2營調入該旅,編為摩托化步兵團;炮兵團暫缺。原師屬裝甲團(原戰車2團)、教導團(原戰車3團)調出。師直屬隊指揮保障、通信、警衛、偵察、高炮、工兵運輸7個連,戰車1團(中型),戰車2團(輕型),摩步團(河北省軍區警備1團改為)兩個營8個連,戰車團取消營,轄4個坦克連,1個指揮連,1個車場連。 1950年9月,經中央軍委批准,以戰車第1師第3團為基礎,在天津大王莊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學校。11月,移駐北京長辛店。1951年3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戰車學校,1953年3月又改稱第1坦克學校。1966年6月,奉命遷駐山西大同裝甲兵學院院址內,1969年2月,學校停辦,機構撤銷。 1950年11月3日,按照新頒發的坦克師編製表,坦克第1旅經過整編,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第1師,師長黃鵠顯,政委劉登瀛,副師長趙傑,參謀長賈林野。師下轄坦克第1團,坦克第2團,摩托化步兵團,隸屬於軍委裝甲兵。 1951年3月10日,坦克1師工兵營入朝。4月11日--5月2日,坦克1團、高炮營、運輸營3連、通信連入朝。5月5日,師機關入朝,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裝甲兵指揮所,負責統一指揮入朝參戰的志願軍坦克部隊。5月7日--6月1日,摩步團1營、坦克2團入朝,1952年7月15日--11月24日回國。1953年1月22日,第二次入朝,師機關和戰車第2師機關部分幹部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坦克兵第2指揮所,1953年10月回國,駐地天津市。 全師抗美援朝中共擊毀坦克6輛,擊傷12輛,高炮營擊落敵機24架,擊傷90架。 1951年4月28日,改稱戰車第1師。1952年11月1日隸屬於華北軍區裝甲兵。1953年2月隸屬於軍委裝甲兵。同年3月又改稱坦克第1師。 1951年11月,坦克第1師炮兵團入朝,配屬50軍擔負西海岸鐵山半島防禦,1952年10月4日回國,抗美援朝擊毀坦克9輛,擊傷坦克12輛,擊落飛機24架,擊傷90架。 1951年9月14日、16日,坦克第1師1團和師直行軍途中,車輛配置不當,偽裝防空不嚴密,造成50餘輛汽車被敵機炸毀。 1958年7月,隸屬於北京軍區裝甲兵。1959年4月移駐北京市昌平縣南口鎮。1962年1月移駐河北省薊縣。1983年4月,調歸陸軍第66軍領導。 1969年8月,坦克自行火炮第402團整編為坦克第3團。 1970年7月,坦克第3團調歸陸軍第27軍79師建制,同時,將坦克第1師機械化步兵團改編為坦克第3團。 1979年2月--3月,坦克第1師130自行火箭炮營配屬42軍124師向高平穿插。 1985年7月,隸屬於天津警備區。 1993年4月,坦克第1師調歸第24集團軍建制。 1998年10月,改稱裝甲第1師。 2003年,裝甲第1師調歸第65集團軍建制。 坦克第1師曾先後參加過十二次國慶閱兵。 坦克第1團前身是1945年12月1日組建的東北坦克大隊。1950年11月3日在天津市由坦克第1旅坦克第1團整編為坦克第1師坦克第1團。1951年4月28日改稱戰車第1團。1951年3月至1952年10月和1953年1月至1953年10月兩次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回國後駐北京市丰台鎮。1953年3月改稱坦克第1師坦克第1團。1959年4月移駐北京市昌平縣南口鎮。1962年1月移駐河北省薊縣。 坦克第2團前身華北軍區戰車團,1950年8月31日戰車第7團整編為坦克第1旅坦克第2團。1950年11月3日在天津市由坦克第1旅坦克第2團整編為坦克第1師坦克第2團。1951年4月28日改稱戰車第2團。1951年5月至1952年7月和1953年1月至1953年10月兩次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回國後駐北京市丰台鎮。1953年3月改稱坦克第1師坦克第2團。1959年4月移駐北京市昌平縣南口鎮。1962年1月移駐河北省薊縣。 坦克第3團(1):經中央軍委1950年7月3日批准,河北省軍區警備第1團(900人),於1950年9月1日,在北京市西郊衙門口改編為坦克第1旅摩托化步兵團。1950年11月3日改稱坦克第1師摩托化步兵團。第1營於1951年3月至1952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第2營於1952年12月至1953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回國後駐天津市。1956年5月,移駐北京市昌平縣南口鎮。1958年5月13日改稱坦克第1師機械化團。1962年3月移駐河北省玉田縣。 坦克第3團(2):原坦克自行火炮第402團,1962年10月底改為陸軍第24軍坦克團。1968年改隸坦克第1師,69年改為坦克第3團。70年8月調歸陸軍第79師建制,改為79師坦克團。 坦克第3團(3): 經中央軍委1970年6月6日批准,坦克第1師機械化團於1970年9月,在河北省玉田縣改編為坦克第1師坦克第3團。

許光達司令員親自進行駕駛訓練坦克第2師 1947年3月3日,由華東軍政大學炮兵大隊3中隊學員30餘人,東江縱隊幹部40餘人及解放入伍的原國民黨軍隊坦克乘員10多人,在山東省沂水縣王家莊成立了華東坦克隊。 華東坦克隊編為3個區隊,其中2個坦克區隊,1個修理區隊,1個保障組,坦克6輛,汽車3輛,全隊93人,隸屬於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特科學校。隊長王崇國,指導員趙之一。 1948年3月,坦克隊暫時隸屬於膠東軍區炮兵團。 1948年9月16日坦克隊(4輛坦克)配屬渤海縱隊首戰歷城。22日又配屬華野9縱主攻濟南,共摧毀碉堡8個,火力點20餘個。 1948年10月21日,坦克隊與華東軍區特種兵縱隊摩託大隊在山東省濟南市合編為華東坦克大隊。下轄2個中隊、1個偵察排,裝備坦克21輛,隸屬於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 在淮海戰役中該部的「朱德號坦克」被華東野戰軍授予「功勛坦克」稱號(該坦克現陳列在軍事博物館),該車炮長沈許被授予"坦克英雄"稱號,1950年並光榮地出席了全國首屆戰鬥英雄代表大會。 1949年3月15日,三野以特種兵縱隊坦克大隊為基礎,並收編解放入伍的原國民黨軍隊坦克乘員200餘人在江蘇省徐州市擴建為戰車團,隸屬特縱建制。轄2個戰車營(6個連)及直屬分隊,共1460人,裝備美式M-3A3型15噸坦克30輛,日式2.5噸坦克5輛,日式18噸坦克10輛,裝甲車19輛,汽車82輛。其中戰車第1、2、3連各裝備美式M3A3坦克10輛,戰車第4連裝備日式2.5噸坦克5輛,裝甲車10輛,戰車第5連日式18噸坦克10輛。 3月21日從先遣縱隊抽調4個連的幹部、戰士360人,編入華東戰車團,並組建戰車第1、2營營部及戰車第6連,4月23日該團進駐南京。 5月上海解放,該團進駐上海進駐上海後,6月11日以特縱警衛營抽調1個連為基礎組建戰車3營,7月1日在上海市改稱為戰車第1團。 當月又從20、27軍、華東軍區後備兵團和第三野戰軍幹部學校等單位調入幹部、戰士1260人,在上海市組建水陸戰車營、裝甲車第1、2營及教導大隊和搜索連。62師副師長沙風為團長,政委王世仁。 1949年11月17日,由24軍教導2團及山東軍區抽調幹部、戰士2073人和戰車1團在上海市水電路擴編為戰車師。師長肖峰,政委廖成美,副師長沙風,參謀長嚴振衡,轄戰車團(3個營),水陸戰車團(3個營1949年10月25日以水陸戰車營從步兵24、33軍抽調1000餘人擴編為),裝甲團(編為2個營,以裝甲營擴編),教導大隊,修理、汽車兩個營,搜索、警衛兩個連,共計3135人,坦克179輛,裝甲車95輛,汽車162輛。 1950年1月3日,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戰車第2師,轄4、5、6團(依次由戰車、水陸、裝甲團改稱)。 6月6日,戰車6團由裝甲車換裝為90輛水陸坦克改稱水陸戰車團。 1950年8月30日,以戰車第2師師部及4團為基礎,調入步兵306團、268團、南京警備司令部警衛營兩個連、南京教導第1團第4營、特種兵縱隊警衛營營部及兩個連、24軍步兵第71師步兵213團1連整編為坦克第2旅。 9月中旬,由上海分批移防徐州、連雲港,旅部和坦克第4團駐地徐州,旅部駐地徐州少華街,坦克第5、6團駐地連雲港墟溝鎮、海州鎮。 1950年11月3日改稱坦克第2師,轄坦克第3、4團和摩托化步兵團(步兵268團)、摩托化炮兵團(步兵306團)及偵察營、工兵營、高炮營、汽車營、衛生營、通信連、警衛連、修理廠、野戰醫院。坦克3團由原4團1營擴建,坦克4團由原4團3營擴建。 1950年11月11日-12日,蘇軍2個坦克團(烏克蘭警衛團和莫斯科警衛團)抵達徐州中兵營房,將裝備移交坦克2師,換裝後坦克2師3、4團各配有T-34坦克30輛,NC-2重型坦克6輛,122自行火炮4輛,T-34坦克牽引車2輛,炮兵團1營榴彈炮12門,2營76.2野炮12門。 1951年5月30日,坦克3團與坦克2師高炮營、工兵營由徐州出發入朝參戰,為裝甲兵首批赴朝參戰部隊。6月下旬進入朝鮮,先後配合43、39軍作戰18次,殲敵1180人,擊毀坦克2輛,擊傷1輛,坦克第3團於1952年7月20日至25日分兩批撤離朝鮮,於8月1日抵達徐州。 1952年6月27日,坦克第4團從徐州出發,30日抵達安東。7月7日,坦克4團入朝到達鐵原,與坦克第3團交接防務,1年間先後配屬38、23軍,作戰26次,擊毀坦克19輛,擊傷6輛,擊毀火炮18門,擊毀地堡485座,該團亡26人,傷146人。 其中坦克第4團4連215號車,戰績顯著,配屬步兵作戰8次,擊毀敵坦克5輛,擊傷1輛,摧毀地堡26個,炮9門,汽車1輛。7月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人民英雄坦克"稱號(該坦克陳列于軍事博物館),該車(班)記集體特等功,車長(排長)楊阿如記一等功,授予"二級人民英雄"。 高炮營、工兵營1951年7月1日抵達朝鮮新幕地區,先後配屬坦克3、4團作戰,高炮營作戰1477次,擊落31架,擊傷70架。 1953年2月15日,坦克2師摩托化炮兵團出發、20日入朝,1營配屬志願軍第50軍,擔負清川江以西海岸抗登陸、反空降任務,歸坦克3師炮兵團指揮;團指和2營配屬炮兵2師為機動兵力。5月8日全團調到中線配屬23、24軍作戰,7月配屬68軍參加金城戰役。 全師抗美援朝中犧牲140多人,共擊毀坦克21輛,擊傷7輛,擊毀火炮24門,擊毀地堡508座,擊落31架,擊傷70架。 1951年7月8日,戰車2師摩托化步兵團分編為戰車獨立7、8團,以該團團直大部、1營、重炮連、工兵連、修理連和指揮連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車獨立第7團。副團長張林,政委朱子漁。 以團直一部、2營、戰防炮連、並補充新兵182名,編為戰車獨立8團,團長李明,政委劉川。 1952年2月,參加《南征北戰》拍攝,扮演國民黨機械化部隊。 1953年7月,坦克3團1、2、3連和各勤務分隊共463人,T-34坦克30輛參加國慶4周年閱兵。 1954年4月20日,坦克2師4團、師高炮營、工兵營編成3個梯隊,於5月19日抵達徐州。 1954年8月組織坦克3、4團及師偵察營等單位的2個重型坦克連,2個自行火炮連,1個摩托化連,1個汽車連參加國慶五周年閱兵。 1954年12月9日,坦克2師摩托化炮兵團由朝鮮回國,15日到達徐州中兵營房。 經總參謀部1955年3月30日批准,由12、20、67軍抽調13個建制步兵連,於1955年6月1日在徐州東營房組建坦克2師摩托化步兵團,駐地徐州中兵營房,轄2個摩托化步兵營和指揮、120迫擊炮、75無坐力炮、衛生、軍士教導連及運輸排,修理所1184人。 1955年7月1日,根據總參命令,該師隸屬濟南軍區裝甲兵領導。 1956年4月10日,裝甲兵司令員許光達大將視察該師。 1958年2月25日--3月15日整編:坦克3、4團分別增編3個T-34坦克營營部和高炮、通信連,撤消NC-2重型坦克連、CAY-122自行火炮連建制。 摩托化炮兵團由原野炮營改編為122榴彈炮營,增編運輸連,改稱坦克2師122榴彈炮兵團,1962年8月改稱坦克2師炮兵團。 摩托化步兵團增編1個T-34坦克營,撤消75無坐力炮連,改稱機械化團。 師屬高炮營撤消高射機槍連,增編37高炮第4連。工兵營增編舟橋工兵連,運輸營撤消第4連,通信連擴編為營,炮兵指揮排、警衛調整排擴編為炮兵指揮連和警衛調整連,師坦克乘員教導營調歸機械化團,改編為T-34坦克營。補充T-34坦克39輛,火炮57門,解放牌汽車100輛。 1959年4月5日,接受空降兵師坦克連全部人員和裝備(幹部7人,戰士26人,T-34坦克4輛,工程車2輛,吊車1輛)分別補充機械化團和師修理營。 1960年8月,以高炮營及團屬高炮連(6個連、裝備37高炮42門、環視雷達1部、跟蹤燈7部)組成濟南軍區第一高炮群開赴江蘇宿遷執行對空作戰任務,由空6軍29師指揮,9月14日移防泗陽地區。 1961年4月15日,坦克3團編入濟南軍區合成戰備值班部隊,配屬76師執行機動作戰任務。 1961年8月坦克3團和76師281團擔任總參謀部戰備值班部隊。 1963年7月12日,坦克3團換裝首批國產59式坦克8輛,11月14日換裝第二批20輛,1964年1月1日換裝第三批28輛,1969年10月換裝第四批24輛,換裝後該團共裝備59式坦克80輛。 1963年8月26日,坦克2師組織4團、機械化團、炮兵團及師偵察營、運輸營2036人到達天津陳官屯抗洪救災。 1964年2月至9月,4團換裝59式坦克56輛,10月換裝24輛。總換裝80輛。 1965年7月14日,該師工兵營1連5班班長王傑同志壯烈犧牲,10月周恩來,朱德,董必武等領導人為王傑題詞。11月27日國防部命名5班為王傑班,毛主席高度讚揚了王傑"兩不怕"精神。 1967年9月18日,68軍203師坦克自行火炮331團轉隸該師建制。9月和12月該師抽調部分官兵參加組建坦克8師和坦克13師。 1968年6月30日,該師團以上幹部在北京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1969年8月10日,坦克2師坦克3、4團和坦克自行火炮331團改稱坦克5、6、7團。 1970年7月,坦克2師5、6團各組建坦克3、6、9連。 1970年7月1日,坦克7團原屬重型坦克營和自行火炮營分別改編為坦克1、2營,同時組建3營。 1970年8月,坦克2師擔負軍委戰略預備隊任務。 1971年2月至6月,坦克7團換裝59式坦克80輛。 1976年2月,坦克2師機械化團坦克營營部和1、2連調歸軍委裝甲兵軍政幹校,3連調歸軍委裝甲兵技術學校。 1976年3月21日,坦克2師機械化團改編為裝甲步兵團,轄3個裝甲步兵營、1個機槍營(3個連)和122迫擊炮連,85加農炮連、雙37高炮連、運輸連、特務連、修理連及衛生隊、輪訓隊。 1977年1月26日,坦克2師整編,師直增編通信營接力連和運輸營第3連,司機訓練2隊,各坦克團指揮連改稱特務連,組建通信連,撤消工兵連。炮兵團85加農炮營改為130火箭炮營,並新組建該營指揮連。 1978年10月1日,坦克2師調歸南京軍區裝甲兵建制。 1979年2月該師抽調軍官110人,士兵1579人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 1983年1月1日,該師調歸陸軍第12軍領導。 1985年8月1日,隸屬於第12集團軍建制。 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改稱裝甲第二師,撤消裝甲步兵團團部,分隊進行轉隸,接收部分單位,全師增加了5個建制營,9個建制連。  坦克5團:前身是華東坦克大隊,49年3月在徐州擴編為華東戰車團,11月擴編為戰車師,50年1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戰車第二師,戰車團改稱戰車第4團。50年8月改編為坦克2師,下轄坦克3團(由原4團1營擴編),坦克4團(原4團3營擴編)。69年8月,坦克3團改為5團,坦克4團改為6團。  坦克6團:見上。  坦克7團:原坦克自行火炮331團,1967年10月調歸坦克2師,1969年8月改稱坦克第7團。

英雄坦克215號坦克第3師 1950年10月8日,以西北軍區獨立第1師機關、直屬隊、第1團、第3團,西北軍區炮兵教導團部分分隊為基礎,坦克第1、第2師,坦克學校以及華東軍區抽調人員在吉林省四平市組建坦克第3師。師長孫三,政治委員李治州,轄坦克第5團、坦克第6團、摩托化步兵團、摩托化炮兵團以及直屬高射炮兵營、工兵營、偵察營、運輸營、警衛營、通信營、防化連、醫院、坦克修理廠和修炮廠。 全師6774人,裝備日制戰車20輛、日制90式75毫米野炮6門、高射機關炮48門、運輸汽車35輛、特種車28輛、通信指揮車1輛以及其它武器。      1951年1月9日,東北軍區命令,坦克第3師劃歸軍區裝甲兵建制。2月22日,蘇軍兩個坦克團的裝備全部移交坦克第5、第6團,計T-34中型坦克60輛、NCZ-2(約斯大林2式)重型坦克12輛、CAY-122自行火炮8輛,T-34坦克牽引車4輛、裝甲輸送車10輛、修理車13輛、汽車100輛。 3月21日,根據總參電令,坦克第3師改稱戰車第3師,坦克第5、第6團改稱戰車第5、第6團。   1952年6月17日,戰車第3師指揮機關率第5、第6團,摩托化炮兵團野炮營入朝,列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序列。   1953年3月24日,根據總參電令,志願軍戰車第3師改稱志願軍坦克第3師,戰車第5、第6團改稱坦克第5、第6團。          1954年4~5月,志願軍坦克第3師(不包括摩托化炮兵團)從朝鮮撤軍回國,歸還東北軍區裝甲兵建制。11月19日,按照軍委裝甲兵頒發的《國防軍陸軍坦克師編製表(草案)》進行整編。師直增編修理營、防化連和炮兵指揮排;醫院改稱衛生營;增建軍樂隊和軍郵站。接收NCZ-2重型坦克、T-34中型坦克61輛,輕型坦克10輛,分別編配坦克第5、第6團和師直屬偵察營。全師員額5902人。 1955年2月11日,東北軍區改為瀋陽軍區,坦克第3師隸屬瀋陽軍區裝甲兵建制。3月16日,在四平市郊楊樹林組建師屬坦克乘員教導營。 6月6日,撤銷師軍樂隊。 1958年2月,坦克第3師按軍委裝甲兵頒發的《獨立坦克師平時編製表》進行整編,坦克第5、第6團分別撤銷重型坦克連和自行火炮連(共兩個自行火炮連、兩個重型坦克連調往機械化第1師),將從機械化第1師調來的三個中型坦克連分別編入各坦克團和機械化步兵團;摩托化步兵團改稱機械化步兵團;摩托化炮兵團改稱122(毫米)榴彈炮兵團;師直通信連擴編為通信營、警衛排擴編為警衛調整連、炮兵指揮排擴編為炮兵指揮連、撤銷坦克乘員教導營。全師裝備中型坦克138輛、火炮62門、高射炮24門,人員5803人。   1960年6月,師組建坦克乘員教導隊。 1962年10月,坦克第3師按照國防部頒發的《坦克師編製表》整編,精簡機構,充實連隊。師、團機關撤銷、合併28個科、股;師直撤銷坦克乘員教導隊和炮兵指揮連;衛生營改稱衛生科。整編後,全師員額增至7690人。   1965年8月中旬至11月4日,坦克第3師接收國產59式中型坦克138輛(其中牽引車10輛),向陸軍第190師和坦克獨立第1團移交T-34中型坦克96輛。   1966年底,全師主要武器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坦克第5、第6團全部裝備59式中型坦克。   1967年1月,坦克第3師以師直屬高射炮兵營為基礎,抽調坦克第5、第6團和機械化步兵團的團屬高射炮兵連,組建高射炮兵團。   1969年4月,陸軍第39軍第116師所屬坦克自行火炮第321團、第117師所屬坦克自行火炮第322團轉隸坦克第3師建制。8月18日,坦克第5、第6團,坦克自行火炮第321、第322團依次改稱坦克第9、第10、第11、第12團。10月19日,坦克第3師擔任瀋陽軍區戰備值班師。   1970年2月,師增編坦克乘員訓練隊(營級)。5月,高射炮兵團番號建制撤銷,原師屬高射炮兵營歸建。    1971年,坦克第3師解除瀋陽軍區戰備值班任務。1971年9月至1973年10月,坦克第9、第10、第11團擴編,所屬營、連、排實行「三三制」,各團裝備59式中型坦克80輛。 1975年8月,坦克第12團所屬坦克自行火炮營改編為坦克營,全團裝備59式中型坦克54輛。   1976年3月,坦克第3師按中央軍委頒發的《陸軍甲種坦克師編製表》進行整編。坦克第11團轉隸陸軍第39軍建制。坦克第12團擴編為中型坦克團,所屬營、連、排實行「三三制」。機械化步兵團改稱裝甲步兵團。全師員額增至10033人。                1980年10月,根據瀋陽軍區命令,坦克第3師為黑龍江省軍區守備第8師組建坦克團領導班子和機關、三個坦克營營部、五個建制坦克連、修理連、坦克乘員訓練隊,共調出幹部90人、戰士119人。         1981年8月17日,根據瀋陽軍區裝甲兵命令,坦克第3師為坦克第5師組建炮兵團及裝甲步兵團部分連隊,全師共調出幹部146人、戰士870人。 1983年1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坦克第3師劃歸陸軍第39軍建制。   1984年2月,坦克第3師以直屬雙37毫米高射炮兵營為基礎,再次組建高射炮兵團;裝甲步兵團改稱機械化團。同月,為陸軍第115師坦克團組建一個坦克營營部、九個坦克連;為陸軍第116師第348團、炮兵團分別組建技術處和修理連。 1986年10月,機械化團改稱機械化步兵團;師直屬教導隊撤銷;師直屬偵察連擴編為偵察營。各坦克團所屬坦克連由原編八輛坦克增編為十輛,自行火炮連、雙37毫米高射炮兵連由四門制增編為六門制,57毫米高射炮兵連增編為八門制。 1988年9月,坦克第3師按照總參謀部《關於陸軍部隊各級教導隊編設問題》的通知,增設師直屬教導隊(營級),負責裝甲步兵、炮兵、通信、後勤等單位預提班長的培訓。 1998年10月16日,坦克第3師改稱裝甲第3師,所轄三個坦克團同時改稱裝甲第9、第10、第12團;機械化步兵團番號建制撤銷。   坦克9團:原坦克3師5團。  坦克10團:原坦克3師6團。  坦克11團:原坦克自行火炮321團,1969年調歸坦克3師為坦克11團,1975年改為39軍坦克團。  坦克12團:原坦克自行火炮322團,1969年調歸坦克3師為坦克12團。

東北野戰軍坦克部隊坦克第4師 1968年9月21日, 中央軍委批准成立坦克第4師。 1969年3月,來自瀋陽軍區裝甲兵機關和軍區7個師級單位,16、39、64軍組成的師機關和直屬隊到達龍山,4月1日在吉林海龍縣五里堡新村正式成立坦克第4師。師長汪明德,政委李欣,副師長楊聲遠、李明友,參謀長王清秀。轄坦克自行火炮237、252、253、397團。 1953年3月--1955年9月,坦克自行火炮237、252、253團組建(後為13、14、15團)。每個團轄1個坦克營(3個連)、1個自行火炮營(3個連)及指揮連、修理連。全團494人,中型坦克24輛(每連7輛,營指揮車1輛、團指揮車2輛),76自行火炮16輛(每連5輛、營指揮車1輛)。64軍192師坦克自行火炮397團(後16團)1954年調歸東北軍區接裝和訓練。 師直屬隊下轄高炮營、通信連、運輸連、修理連、警衛偵察連、工化連、儲備庫,裝備有T-34坦克、CY-76自行火炮、雙37高炮(1972年CY-76自行火炮退役,全部換裝T-34坦克)。 1969年8月,以師高炮連為基礎,從坦克3師抽調150人組建高炮營,轄4個連。 1969年8月19日,坦克自行火炮237、252、253、397團依次改稱坦克第13、14、15、16團。 1969年11月,以師通信連、運輸連為基礎組建通信營和運輸營。 1970年1月,在師修理連的基礎上,坦克獨立第3修理營(欠1連)組建師修理營。由長春市調防龍山,1971年移防遼寧清源縣柴家店北溝。 1976年2月,坦克第14團調歸陸軍第16軍,改稱16軍坦克團;同時軍區裝甲兵獨立1團調歸坦克第4師,改稱坦克第14團。 1976年2月,坦克第16團轉隸陸軍第68軍,改稱68軍坦克團。(該團前身是64軍192師坦克自行火炮397團,1969年4月歸建坦克4師,從大連移防吉林通化市)。 1976年2月,坦克15團7連調瀋陽軍區裝甲兵訓練基地。重新組建坦克7連。 1980年4月27日,從包頭接回坦克59式45輛,換裝下來的T-34坦克移交吉林獨立師坦克團、守備4、8師坦克團。 1982年12月,坦克15團換裝59-1式坦克78輛。 1983年1月1日,坦克4師移交16軍指揮,同時分別在撫順市李家鄉和金縣三十里堡組建裝甲步兵團、炮兵團。 1998年8月--11月10日,體制編製調整,師改稱裝甲第4師,坦克13、14、15團改稱裝甲第13、14、15團,撤消裝甲步兵團,各裝甲團增編1個坦克營、1個裝甲步兵營、1個炮兵營。 2011年11月,坦克4師(裝甲4師)按照軍委命令進行重新整編,以裝甲15團為主和裝甲13團重新組建裝甲第4旅;以裝甲14團為主和炮兵團重新組建第67機步旅。至此,裝甲第4師(坦克4師)光榮地走完了它42年的歷史。  坦克13團:原坦克自行火炮237團,1969年4月調歸坦克4師,1969年9月改稱坦克第13團。  坦克14團(1):原坦克自行火炮252團,1969年4月調歸坦克4師,1969年9月改稱坦克第14團。76年調歸16軍改為軍屬坦克團。  坦克14團(2):前身是1950年11月成立的坦克獨立1團,76年調歸坦克4師改為坦克14團。  坦克15團:原坦克自行火炮253團,1969年4月調歸坦克4師,1969年9月改稱坦克第15團。  坦克16團:原坦克自行火炮397團,1969年4月調歸坦克4師,1969年9月改稱坦克第16團。

解放戰爭時期的坦克兵坦克第5師 經中央軍委1968年9月21日批准,陸軍第40軍師屬坦克自行火炮第323團、324團、325團和步兵第191師坦克自行火炮第396團,於1969年4月1日,在遼寧省阜新市組成坦克第5師。師長陳時生,政委晏世祿,副師長孟同聚,參謀長孟昭身,隸屬於瀋陽軍區裝甲兵。師直由40、64軍抽調人員組成。 1969年8月19日,坦克自行火炮第323團、324團、325團依次改稱坦克第17、18、19團。坦克自行火炮第396團改番號為軍區獨立坦克第3團,歸坦克第5師領導,12月該團又調歸軍區裝甲兵領導。 1970年1月,坦克乘員第2教導團調歸坦克第5師建制,改稱坦克第20團。 1970年9月,坦克第18團增編1個坦克營。 1976年3月,該師按乙種師整編,坦克第19團調歸陸軍第40軍建制,改稱陸軍第40軍坦克團。 1981年9月,組建師裝甲步兵團和炮兵團。 1983年1月1日,調歸陸軍第40軍領導。 1984年1月,坦克第18團調歸陸軍第39軍117師建制,改稱步兵第117師坦克團。 1984年4月,坦克第5師從所屬單位抽調人員,重新組建坦克第18團。 1985年7月1日,隸屬於第40集團軍。 1985年9月,守備第12師坦克團調歸坦克第5師坦克第5師建制,與新建的坦克第18團合編,仍稱坦克第18團。全師編製8115人。 1985年10月1日,坦克第17團調歸第40集團軍步兵第118師建制,稱步兵第118師坦克團。該團1998年被撤消番號,所屬1、2營劃歸步兵第118、119旅改為旅屬坦克營。3營編入40集團軍裝甲旅。 1985年10月1日,陸軍第40軍坦克團重新調歸坦克第5師建制,復稱坦克第19團。 1998年坦克第5師撤消番號。 1998年坦克第5師番號撤消後,坦克第18團於8月南下雲南與第14集團軍步兵第31師91團合編為31師裝甲團;坦克第19團與第14集團軍步兵第40師120團合編為40師裝甲團。  坦克17團:原坦克自行火炮323團,1969年調歸坦克5師,改為坦克17團。  坦克18團:原坦克自行火炮324團,1969年調歸坦克5師,改為坦克18團。  坦克19團:原坦克自行火炮325團,1969年調歸坦克5師,改為坦克19團。1976年改為40軍坦克團。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坦克部隊坦克第6師 根據北京軍區裝甲兵(68)司務字362號通知,坦克6師於1968年9月10日在北京成立,隸屬於北京軍區裝甲兵司令部。 所轄團隊:師直屬分隊分別由坦克第1師和坦克獨立第3團代建,原北京裝甲兵直屬獨立第6團,原63軍187師坦克自行火炮392團,原63軍188師坦克自行火炮393團,原66軍196師坦克自行火炮401團,調歸該師建制。 1969年4月,坦克獨立第6團三個營六個連,坦克自行火炮392、393、401團二個營六個連,擴建為三個營九個連。 根據北京裝甲兵(69)司務字第633號通知,1969年9月2日,坦克獨立第6團改稱坦克第21團,坦克自行火炮392團改稱坦克22團,坦克自行火炮393團改稱坦克23團,坦克自行火炮401團改稱坦克24團。全師下轄4個坦克團。 1969年10月,坦克第6師奉命將師屬通信連,運輸連,修理連分別擴編為通信營,運輸營,修理營。 1970年9月,坦克6師師直增編坦克偵察連。 1971年9月,坦克23團調歸27軍81師建制。 1976年5月,坦克6師奉命撤消師直高炮營14.5高機連,通信營增編一個接力連,運輸營增編一個運輸連,撤消工化連,增編防化連,後勤醫院,各坦克團撤消指揮連,工兵連,增編特務連,通信連,步兵連改為裝甲步兵連。 1979年2月,師、團機關組建技術部(處)。 1980年3月,坦克6師22團裝備五九式坦克,11月,全師按軍委裝甲兵頒布的<坦克師(乙種編製)精簡整編執行方案>進行了調整,師、團機關增加了一些科、股,減少了普通兵,增加了技術兵。  坦克21團:原坦克獨立6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6師,1969年改為坦克21團。  坦克22團:原坦克自行火炮392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6師,1969年改為坦克22團。  坦克23團:原坦克自行火炮393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6師,1969年改為坦克23團。1971年9月調歸第27軍81師建制。  坦克24團:原坦克自行火炮401團,1968年9月調歸坦克6師,1969年改為坦克24團。

記者採訪坦克6師坦克第7師 經中央軍委1968年8月22日批准,於1968年9月10日,以坦克獨立第2團、坦克自行火炮第233團、坦克自行火炮第312團、坦克自行火炮第398團,在北京市組成坦克第7師。師長梁秉治,政委李建明,副師長宋家平、姚靜,參謀長寧清廉。隸屬於北京軍區裝甲兵。 同年9月28日,移駐山西省大同市。1983年3月調歸陸軍第69軍領導。1985年7月隸屬於第28集團軍。  1969年9月12日,坦克獨立第2團、坦克自行火炮第233團、坦克自行火炮第312團、坦克自行火炮第398團依次改稱坦克第25、26、27、28團。  1976年4月,坦克26團調歸陸軍第69軍建制,改稱陸軍第69軍坦克團。  經中央軍委1982年9月16日批准,坦克第7師從所屬單位抽調人員,於1983年3月15日,在山西省大同縣組建了裝甲步兵團。  經中央軍委1982年9月16日批准,坦克第7師從所屬單位抽調人員,於1983年3月16日,在山西省陽高縣組建了炮兵團。  1985年9月,坦克第28團調歸第63集團軍步兵第188師建制,改稱步兵第188師步兵團。同時,陸軍第69軍坦克團(即原坦克第26團)調歸坦克第7師建制,改稱坦克第28團。  1998年第28集團軍撤消,該師縮編為裝甲旅並改歸第63集團軍建制。  2003年第63集團軍撤消,改歸第27集團軍建制。  坦克25團:1950年12月在徐州茅村火車站組建坦克獨立2團,68年調歸坦克7師,69年改為坦克25團。

繳獲的敵坦克坦克第8師 經中央軍委1967年7月15日批准,1967年9月26日組建坦克8師,以撤消的953廠為基礎(撤消的第三坦克學校,組成師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機關,調26軍76師坦克自行火炮238團、坦克自行火炮281團和67軍200師坦克自行火炮330團歸坦克8師建制。 從坦克2師、坦克獨立7團、坦克乘員第四教導團、坦克獨立第二修理營抽調582人組成師直屬分隊。組建工作1967年11月結束,師部及281團駐地山東萊陽縣城,238團駐地山東牟平縣馬家莊,330團駐地山東即墨縣窩洛子。師長黃席欽,政委張贊,副師長沈一飛,參謀長姜元學。 1969年8月19日,坦克8師坦克自行火炮281、238、330團依次改稱坦克29、30、31團。 1969年12月6—18日,坦克8師以長途拉練方式由萊陽移防濰坊市。 1970年10月,坦克8師在山東濰坊大圩河組建輕型坦克偵察連。 1971年8月,坦克8師30團由嶗山惜福鎮宅子頭營房移防城陽營房。 1975年2月,坦克31團從617廠接收59式坦克52輛,5月再次從617廠接收28輛。 1975年6月1日-8日,坦克30團機關由城陽營房移防嶗山惜福鎮宅子頭營房。 1976年3月14日,坦克31團擔任濟南軍區戰備值班部隊。 1977年1月,坦克8師整編,師直撤消高炮營高機連,增編通信營接力連和運輸營第3連,工化連分編為工兵連和防化連,警衛偵察連改編為警衛調整連。各坦克團指揮連改稱特務連,步兵連改稱裝甲步兵連,組建通信連,撤消工兵連。 1979年2月9日,坦克8師修理營營部和坦克修理連、制配連276人不帶裝備,由濰坊出發,20日抵達烏魯木齊調歸新疆軍區建制。 1979年2月25日,坦克8師抽調73式坦克牽引車2輛、技術人員1名、修理人員18名赴廣州軍區前進指揮所執行任務。 1979年2月26日重建坦克8師修理營,從濟南軍區獨立坦克第一、二修理營抽調71人,從坦克8師抽調162人組建修理營,轄修理連和制配連。 1982年12月1日,坦克8師劃歸46軍領導指揮,1983年1月21日以山東省軍區獨立團為基礎,並接收步兵137師13個連隊,在山東膠南縣王台公社爾溝村組建坦克8師裝甲步兵團,轄裝甲步兵1、2、3營和特務、通信、工兵、高炮、汽車、修理、迫擊炮、反坦克導彈等8個直屬連。 1983年4月16日,坦克8師炮兵團以汽車92團為基礎,接收步兵136師8個連,在山東平原縣南勝利村組建,轄2個122自行榴彈炮營、1個130自行火箭炮營和指揮、汽車、修理等3個直屬連。 1984年3月,坦克8師裝甲步兵團移防魚台縣石集農場,8月又移防山東昌樂縣五圖鎮營房。 1984年11月,坦克29團換裝79式坦克,從坦克6師24團接收首批國產79式坦克32輛,1985年10月從617廠接收第二批60輛,1986年11月從617廠接收第三批25輛。 1985年3月,坦克30團從坦克29團接收79式坦克12輛,10月從617廠接收79式坦克38輛,1986年4月從617廠接收2輛,7月從617廠接收36輛,8月從201廠接收1輛,11月從617廠接收13輛,1986年10月移交給31團79式坦克8輛。 1985年11月,隸屬於第67集團軍。 1986年4月,坦克31團換裝79式坦克,從617廠首批1輛,10月從坦克30團接收8輛,11月從617廠接收54輛,12月從617廠接收31輛。 1998年,第67集團軍撤消,轉隸第26集團軍建制。  坦克29團:原坦克自行火炮281團,1967年9月調歸坦克8師,1969年改為坦克29團。  坦克30團:原坦克自行火炮238團,1967年9月調歸坦克8師,1969年改為坦克30團。  坦克31團:原坦克自行火炮330團,1967年9月調歸坦克8師,1969年改為坦克31團。

坦克部隊履帶行軍坦克第9師 經中央軍委1967年7月15日批准,第31師坦克自行火炮第236團、第34師坦克自行火炮第239團、第179師坦克自行火炮第283團,於1967年8月1日,在安徽省嘉山縣三界組成坦克第9師。師直屬隊下轄偵察營、通信營、工兵營、運輸營、高炮營、修理營、教導隊,隸屬南京軍區裝甲兵。師長蔚錦茂,政委包可悅,副師長李喜,參謀長俞錫榮。 坦克自行火炮第236團由江蘇省宿遷縣井頭鎮移防安徽省三界地區。 坦克自行火炮第239團由江蘇省宿遷縣曉店移防安徽省三界地區。 坦克自行火炮第283團在原駐地安徽省滁縣南營房。 1969年8月28日,坦克自行火炮第236團、坦克自行火炮第239團、坦克自行火炮第283團依次改稱坦克第9師坦克第33、34、35團。 1969年11月,調歸北京軍區裝甲兵建制,移駐山西省長治市。 1976年1月,坦克第9師撤消番號。以坦克第9師師部為基礎,組建了北京軍區坦克乘員訓練基地。所屬坦克第33、34、35團依次改稱陸軍第66、21、28軍坦克團。   坦克33團:原坦克自行火炮236團,1967年8月調歸坦克9師,1969年改為坦克33團,1976年改為66軍坦克團。  坦克34團:原坦克自行火炮239團,1967年8月調歸坦克9師,1969年改為坦克34團。1976年改為21軍坦克團。 坦克35團:原坦克自行火炮第283團,1967年8月調歸坦克9師,1969年改為坦克35團。1976年改為28軍坦克團。1985年9月,組建陸軍第28集團軍,調歸步兵第205師建制,改稱步兵第205師坦克團。

坦克兵駕駛訓練坦克第10師 1967年7月15日,總參謀部頒發《關於陸軍師屬坦克團集中編組問題的通知》。為提高我軍戰役戰略機動能力,經中央軍委批准,南京軍區在長江南北各組建1個坦克師,江南坦克師的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第10師,錄屬南京軍區裝甲兵建制。 1967年8月中旬,在江蘇省句容縣新塘鎮組建坦克第10師,師長馬筠貞,政委范振春,副師長許楓,參謀長劉有和,下轄坦克獨立第4團、坦克自行火炮第284、286團,隸屬南京軍區裝甲兵。 師部及直屬隊由軍區裝甲兵負責組建,暫駐句容縣新塘原軍委裝甲兵坦克乘員第3教導團營房內;兩個水陸坦克團由坦克獨立第4團和坦克自行火炮第284團改編,1個輕型坦克團由坦克自行火炮第286團改編。 1967年12月8日,在江蘇句容新塘東營房召開坦克第10師成立大會並舉行了閱兵式。 1968年2月18日,中央軍委複電南京軍區:"同意坦克第9、10師調整部署"。據此,坦克第10師師部暫駐江蘇省江寧縣湯山炮兵學校營房,所屬坦克團駐地不變。 1969年8月28日,該師所屬坦克獨立第4團、坦克自行火炮第284、286團依次改稱坦克第37、38、39團。 坦克第39團1969年9月26日,全團80輛坦克,60輛汽車通過南京長江大橋和南京市區,受到群眾的歡迎。 1969年12月,師部移駐江蘇句容縣小衣庄營房。 1976年1月7日,該師坦克第37、38團分別調歸陸軍第1、60軍建制。 1976年2月19日,南京軍區坦克獨立第2團、坦克獨立第3團調歸該師建制,番號依次改稱坦克第37、38團。 1976年2月23日,師部由江蘇句容縣小衣庄調駐安徽嘉山縣三界(原軍區後勤第15分部、汽車第31團營房)。坦克第38團由句容縣新塘東營房調駐安徽嘉山縣三界(坦克第9師營房)。 1978年1月22日,該師警衛調整連、坦克38團高炮連、坦克39團3連被軍區評為"硬骨頭六連式連隊"。 1982年12月6日,該師在安徽宿縣紫蘆湖組建裝甲步兵團。12月15日,在安徽嘉山縣三界組建炮兵團。 1983年1月1日,調歸陸軍第60軍領導。 1985年10月1日,隸屬於第1集團軍,所屬坦克第38團撤消番號,原陸軍第60軍坦克團恢復坦克第38團番號並調回該師建制。 1985年10月30日,師部移駐江蘇省句容縣。 1998年10月,改為裝甲第10師。也是長江以南唯一的裝甲師,裝甲步兵團撤消番號,所屬坦克團改稱裝甲團。 該師裝甲第37團是我軍第一支"模擬藍軍部隊"。 裝甲第38團是我軍第一個全軍首批改裝為新式國產水陸坦克的坦克團。 1985年12月,該團抽調駕駛技師徐如國和"63式水陸裝甲輸送車"1輛參加中國南極喬治島長城站物資運輸和車輛戰術技術耐寒試驗任務,1986年5月完成任務歸建。  坦克37團(1):前身是1949年在上海虯江碼頭組建的水陸戰車團,1967年調歸坦克10師,1969年改為坦克37團。1976年改為1軍坦克團。  坦克37團(2):1953年2月在浙江平湖組建坦克自行火炮285團,1967年調歸南京軍區裝甲兵,1969年改為南京軍區獨立坦克2團。1976年調歸坦克10師為37團。  坦克38團:原坦克自行火炮284團,1967年調歸坦克10師,1969年改為坦克38團。1976年改為60軍坦克團。1985年60軍撤消又重新回到坦克10師建製為坦克38團。  坦克39團:原坦克自行火炮286團,1967年調歸坦克10師,1969年改為坦克39團。

車長進行通信訓練坦克第11師 1968年9月15日,以武漢軍區機關、信陽步兵學校、軍區獨立坦克修理營等8個單位抽調幹部戰士,在河南省信陽市成立坦克11師機關。 10月1日,206、207、212、45團歸坦克11師建制,15軍29師副師長盧化義任師長,政委唐德慶。 1969年1月,坦克11師在河南信陽組建高炮營和工化連。 8月19日,陸軍第1、2、7、29師的坦克自行火炮206、207、212、45團,依次改稱坦克41、42、43、44團。 1970年3月,坦克11師編入統帥部戰略預備隊。 1970年7月,坦克11師在信陽組建輕型坦克偵察連。 1974年4月,坦克11師機關和直屬分隊由信陽移防河南確山胡廟鄉。 1976年1月,坦克11師整編為甲種坦克師。 1978年11月,43團2連被武漢軍區授予「硬骨頭六連式連隊」。1979年3月5日,武漢軍區授予坦克11師43團2連和裝甲步兵團特務連「硬骨頭六連式連隊」。 1982年12月,坦克11師整編為乙種坦克師。 1983年3月1日,坦克11師劃歸43軍領導指揮,其建制歸武漢軍區,作戰任務由武漢軍區直接賦予。 武漢軍區撤銷後,坦克11師隸屬於濟南軍區。1998年7月,坦克11師編入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第54集團軍。8月長江發生特大洪水,同年10月間,坦克11師改稱裝甲11師。  坦克41團:原坦克自行火炮206團,68年調歸坦克11師,69年改為坦克41團,76年改為54軍坦克團。  坦克42團:原坦克自行火炮207團,68年調歸坦克11師,69年改為坦克42團,  坦克43團:原坦克自行火炮212團,68年調歸坦克11師,69年改為坦克43團,  坦克44團(1):原坦克自行火炮45團,68年調歸坦克11師,69年改為坦克44團,85年9月編入54集團軍坦克旅。  坦克44團(2):85年11月,以步兵第59師炮兵團為基礎在河南商丘重新組建坦克44團。

坦克通過舟橋坦克第12師 經中央軍委1969年8月15日批准,以蘭州軍區坦克獨立第12團,坦克自行火炮第264團(裝甲兵學院教練團)、第2坦克學校教練團為基礎,並從軍委裝甲兵機關、院校和北京軍區炮兵抽調人員,於1969年10月12日,在北京市組成坦克第12師。轄3個坦克團,4個直屬營、3個直屬連、1個教導隊。師長都曼令,政委高增全,副師長闞志廣,參謀長李敬學。10月14日,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坦克第12師在京的85名團以上幹部。 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從10月24日起,坦克第12師分別從北京(師機關及坦克第47團)、山西大同(坦克第46團)、寧夏中衛(坦克第45團)、陝西西安(師直分隊)、河北邯鄲(師高炮營)等地實施鐵路輸送,至11月10日,全師人員、裝備全部到達酒泉、嘉峪關、張掖地區,完成戰備移防任務。坦克第12師按簡編坦克師組建後,隸屬蘭州軍區,由陸軍19軍代管。 1975年5月,改由蘭州軍區直接領導。 1978年8月,坦克第12師按軍委裝甲兵頒發的乙種坦克師編製執行。 1978年12月,坦克第46團整編為陸軍第19軍坦克團。原陸軍第19軍坦克團整編為坦克第46團。 1983年6月,組建炮兵團(從陸軍第19、21、47軍、炮兵第15師、坦克第12師抽調人員組建),裝甲步兵團(工程建築第205團改編)。 1985年9月,坦克第12師歸第21集團軍建制,步兵第140師第419團與原裝甲步兵團合編為新的裝甲步兵團。 1998年10月,改稱裝甲第12師,轄3個裝甲團、1個炮兵團、6個直屬營,裝甲步兵團撤消番號。  坦克45團:原蘭州軍區獨立坦克團,69年調歸坦克12師為坦克45團。  坦克46團(1):原坦克自行火炮264團,58年改為裝甲兵學院坦克教練團,69年調歸坦克12師為坦克46團,76年改為19軍坦克團。  坦克46團(2):78年11月由蘭州軍區重新組建坦克46團,歸坦克12師建制。  坦克47團:原第二坦克學校教練團,69年調歸坦克12師為坦克47團。

登車訓練坦克第13師 經中央軍委1969年10月27日批准,1969年12月3日,在山東省泰安以福州軍區獨立坦克團和濟南軍區獨立坦克2、3團組建坦克13師,師長李友連、政委呂廉,副師長朱永昌,參謀長魏玉華。上述3個團依次改稱坦克49、50、51團,另外組建了高炮、通信、修理、運輸等4個營、工化連、警偵連和教導隊。 1970年3月,坦克第13師由濟南軍區調歸武漢軍區建制,師機關和直屬隊駐地平頂山市,49團駐地郟縣,50團駐地寶豐縣,51團駐地寶豐縣西北小營。 1970年3月,坦克13師編入統帥部戰略預備隊。 1970年8月,坦克13師在駐馬店組建輕型坦克偵察連。 1973年3月1日,步兵17軍51師炮兵團(不含160迫擊炮營)調歸坦克13師建制,改為坦克13師炮兵團,炮兵團下轄3個炮兵營。 1976年1月7日,撤消坦克13師番號,坦克49團調歸20軍為20軍坦克團,2月26日,以坦克13師師部在旅大地區的金縣改為瀋陽軍區坦克乘員訓練基地。3月,坦克50團移防陝西澄城改為47軍坦克團,坦克51團改為43軍坦克團,炮兵團調歸炮兵第2師,改番號為炮兵第44團,駐防河南葉縣。該師是我軍最後一個組建的坦克師。  坦克49團:原坦克獨立5團,60年3月調歸福州軍區,改為福州軍區獨立坦克團1969年12月改為坦克13師49團,1976年改為20軍坦克團。  坦克50團:原坦克自行火炮282團,67年11月改為獨立坦克第282團,歸濟南軍區裝甲兵建制。69年8月改為濟南軍區裝甲兵獨立坦克2團,12月改為坦克13師50團。1976年改為47軍坦克團。  坦克51團:原坦克自行火炮199團,67年11月改為獨立坦克第199團,歸濟南軍區裝甲兵建制。69年8月改為濟南軍區裝甲兵獨立坦克3團,12月改為坦克13師51團。1976年改為43軍坦克團。

車前集合坦克第26師 坦克第26師,是我軍軍史上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坦克師,它從1950年8月組建到1952年4月撤消,存在時間僅1年半。  經中央軍委1950年8月30日批准,由戰車第2師之5、6團為基礎,於同年11月在河南開封地區成立特種坦克師。1951年1月改稱坦克第26師,1951年5月改稱戰車第26師,下轄第51、52、53水陸戰車團,員額5000餘人。  師部最初駐蘭封(現蘭考)縣羅王寨,後移駐開封。師長賴富,副師長簡國湘,參謀長吳先黨,政治部主任汪志華,幹部管理部副部長郝耀庭,後勤處長何炳輝、政委韓培芝、副處長井明齋,技術處長唐德慶、政委劉德一。師部人員主要來自第32軍、第30軍之90師、坦克第2師、軍委裝甲兵機關及本師各團、第24軍1個建制連。  戰車第51團團長丁德山,政委龐世澤。該團駐蘭封(現蘭考)縣三義寨,前身是1949年在上海虯江碼頭組建的第3野戰軍特種兵縱隊水陸戰車團,後改稱坦克第2師第5團,1950年10月移駐連雲港的墟溝後,曾命名為華東軍區裝甲兵特種坦克旅第1團。  戰車第52團團長姜成,政委史世屏。該團駐蘭封(現蘭考)縣羅王寨,前身是1949年在上海吳淞組建的裝甲團,1950年10月移駐連雲港的新浦後,曾命名為華東軍區裝甲兵特種坦克旅第2團。  戰車第53團團長趙明奎,政委朱輔庸。該團駐開封,前身是1950年11月在徐州市銅山縣組建的華東軍區裝甲兵特種坦克旅第3團,1951年4月分批入朝參戰,於1951年5月改稱戰車獨立第6團,脫離戰車第26師建制。  在戰車第53團改編為戰車獨立第6團後,1951年8月,以華東軍區戰車獨立第5營為基礎,重新組建戰車第53團,團長范國璋,政委鄭林昌。該團駐江蘇海州。  1951年5月,戰車第26師率第51、52團移駐洛陽西工營房。  1952年4月上旬,軍委裝甲兵副司令員聶鶴亭到洛陽師部,召開幹部大會,宣布軍委3月29日批複及戰車第26師的調整和安排。  將師司令部、政治部、技術處的一部,分別併入華東軍區裝甲兵司令部、政治部、技術部。  將戰車第51團、師教導大隊合編為水陸 戰車教導團。隸屬華東軍區裝甲兵建制,駐防海州、新浦、墟溝一帶。戰車第52團、53團的裝備及乘員全部調歸水陸戰車教導團。  戰車第53團與軍委裝甲兵司令部汽車司機訓練大隊、華東軍區裝甲兵司令部汽車訓練隊及戰車第26師後勤處,合編為第4戰車編練基地。隸屬華東軍區裝甲兵建制。  戰車第52團一部、戰車第51團修理連,調歸第2戰車學校。  戰車第26師及下轄戰車第51、52、53團番號撤消。

我裝甲兵曾大量裝備的T-34坦克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歷任主要領導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是以坦克和其他裝甲戰鬥車輛為基本裝備的兵種,包括坦克和裝甲步兵等部隊。 新中國成立時,全軍有坦克410輛,裝甲車360輛,有戰車師2個,戰車團1個,部隊近萬人。新中國成立後,即著手裝甲兵建設,1950年5月籌建裝甲兵領導機關。 以西北軍區第2兵團機關為基礎,於1950年9月1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摩托裝甲兵司令部,統一領導全軍裝甲部隊的建設。從此,人民裝甲兵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個兵種。許光達任司令員,聶鶴亭任副司令員,向仲華任副政治委員,張文舟任參謀長。 1951年7月16日,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部,編有司令部、技術部、幹部管理處;26日,組建後勤部;11月,組建政治部。1951年7月16日,摩托裝甲兵司令部改稱裝甲兵司令部。 1982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將解放軍裝甲兵領導機關縮編為總參謀部裝甲兵部,作為總參謀部管理裝甲兵軍事工作的業務部門。司 令 員: 許光達(湖南長沙人,1950.06-1969.06) 陳 宏(安徽金寨人,1969.06-1971.11) 黃新廷(湖北沔陽(今洪湖市)人,1975.05-1982.09)政 治 委 員: 許光達(兼,湖南長沙人,1950.06-1957.02) 向仲華(湖南漵浦人,1957.02-1965.05) 黃志勇(江西崇義人,1965.08-1970.12) 姚國民(江西吉水人,1971.05-1975.09) 莫文驊(廣西南寧人,1975.07-1982.09) 鍾漢華(江西萬安人,1977.12-1978.12)副司令員: 聶鶴亭(安徽阜南人,1950.09-1958.05) 賀晉年(陝西安定(今子長)人,1957.09-1982.09) 程世才(湖北大悟人,1959.11-1982.09) 張文舟(山西沁陽人,1961.04-1975.08;1977.12-1982.09) 鍾人仿(江西興國人,1963.12-1975.10) 李家益(安徽金寨人,1969.12-1974.01) 沙 風(浙江新昌人,1969.12-1975.01;1977.12-1982.09) 宋慶生(湖北天門人,1969.12-1977.07) 林 彬(安徽金寨人,1969.12-1982.09) 趙 傑(河南商城人,1970.12-1982.09) 黃祖華(湖北大悟人,1970.12-1975.08) 鄧家泰(湖北荊門人,1977.12-1982.09) 麻志皓(河北遵化人,1980.11-1982.09)副政治委員:向仲華(湖南漵浦人,1950.11-1957.02) 姚國民(江西吉水人,1970.05-1971.05;1975.09-1982.09) 楊崑山(陝西宜君人,1970.12-1979.03) 於 丁(江蘇鎮江人,1970.12-1982.09) 邱相田(福建上杭人,1979.02-1982.09) 牛明智(山西芮城人,1979.02-1981.09) 王 屏(江西興國人,1979.11-1982.09)參謀長: 張文舟(山西沁陽人,1950.06-1954.07) 鍾人仿(江西興國人,1955.09-1963.12) 鄧家泰(湖北荊門人,1963.12-1969.12) 沙 風(浙江新昌人,1969.12-1970.12) 葉 藻(浙江寧波人,1970.12-1975.09) 嚴振衡(江蘇揚州人,1975.09-1980.11) 於蘭庭( 1980.11-1982.09)政治部主任: 向仲華(兼,湖南漵浦人,1950.11-1951.09) 程世清(河南新縣人,1957.08-1963.09) 邱相田(福建上杭人,1964.06-1969.12;1973.11-1982.09) 楊崑山(陝西宜君人,1969.12-1973.11)

96式坦克
推薦閱讀:

《偽裝者》看的流口水?今天就來談談秋季軍裝風!【經典新穿法】
孫儷發17歲青澀軍裝照 鄧超:我好歹算軍嫂

TAG:中國 | 中國人 | 軍裝 | 解放軍 | 人民 | 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