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邦為什麼不殺他最痛恨的人?

「大流氓」劉邦登基後,殺了不少功臣,為了剪除異姓王,到了趕盡殺絕的程度,比如燕王臧荼,劉邦剛稱帝沒多久就以謀反罪把他幹掉了;接下來是「國士無雙」的齊王(趙王)韓信、韓王信、燕王盧綰被逼逃往匈奴、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短短七年,他把除位於偏遠之地、勢力又很弱小的長沙王吳芮之外的所有異姓王,都殺了個乾淨。

值得說明的是,以上這些開國功臣,劉邦都不恨他們,甚至在殺他們時,心中還滿含著對他們的感激,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他的今天,他殺他們,僅僅是為了「鳥盡弓藏」。

而那個他最痛恨的人,他不但沒動他一根毫毛,還封他為侯。這是為什麼?是因為他不是王,被殺的資格都沒有嗎?

這個人名叫雍齒。

雍齒,秦末漢初泗水郡沛縣人,劉邦的正宗老鄉。

據《史記》記載,這人出身豪強,家世顯赫,為沛縣世族,所以骨子裡瞧不起小屌絲劉邦。

劉邦卻很瞧得起他,所以當他起兵反秦後,委雍齒以重任,當秦軍在豐邑圍攻劉邦,劉邦打敗秦軍後命雍齒駐守豐邑,實際上是讓他當豐邑的老大。

不料第二年,魏國人周巿(音拂)一引誘,雍齒就背叛了劉邦,投靠了周市,還把豐邑也獻給了他。

沒想到這個老鄉如此下作,氣得吐血的劉邦再次攻打豐邑,卻始終也沒拿下。失去了豐邑,就等於失去了根據地,為了找一個「落腳之地」,劉邦只好到山東滕州投奔了項羽的叔叔項梁。項梁也很痛恨這種小人,便借給劉邦一些兵,這才打敗了雍齒。

後來,雖然雍齒再一次投靠了劉邦,但劉邦依然消除不了對他的恨,因為由於他的背叛而投靠他人的恥辱,劉邦永遠也忘不了!

後來劉邦奪了天下,大封功臣,但是只封了二十多個大功臣,然後就封不下去了,因為爭功的人太多,無法決定高下,劉邦只好決定暫時擱置。

再後來,劉邦在洛陽南宮,從橋上看到遠處的沙地上經常有一些將領聚集,像是在開會,又像是在爭吵。劉邦很奇怪,就問身邊的張良:「那些人在幹啥?」張良說,他們在商議謀反,難道陛下不知道?劉邦大吃一驚——天下剛剛安定,他們的好日子剛剛開始,他娘的為毛要謀反?張良說這些人沒得到封賞,又擔心陛下會因他們的過失而殺他們,所以他們想謀反。

劉邦問張良怎麼辦,張良卻問他最痛恨誰,而這個人必須是大家都知道的、也必須是大家都知道陛下您最痛恨的,劉邦說我當然最痛恨雍齒啦,這雜種非常卑鄙,與我有宿怨,不斷地陷害我,不但幫項羽差點把我害死,還給項羽出主意殺我老爸,又多次使我受辱,我做夢都想殺了他解恨,但因他功勞多,又不好殺。張良說那麼現在陛下就給雍齒進行封賞,讓大家看看,您最痛恨的人都得到了封賞,肯定也有他們的份,那麼他們就不會謀反了。

於是,劉邦設宴招待群臣,在宴會上封雍齒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戶,位次居五十七,併當場催促丞相和御史加緊進行評定功勞的工作,以便儘快對其他功臣進行封賞。

這頓酒,群臣喝得很高興——雍齒那混蛋都被封侯了,咱們更不在話下,要相信陛下相信組織!

自然,再也沒人想謀反了,劉邦再也沒看到過沙地上有人「開會」。

此次危機的化解,除了劉邦,最大的贏家當然是雍齒——按照劉邦的個性,不殺他就算不錯了,還給了他這麼大的好處。

也就是說,他這個什邡侯,等於是白撿的。

封他最痛恨的人為侯,實在不是劉邦所願,所以發聖旨的時候他是咬著牙發的,於是有了個典故——漢高祖咬牙封雍齒。

而雍齒自己,也覺得這簡直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他原本做好了隨時掉腦袋的思想準備,所以接到聖旨的時候,他忍不住仰天大笑,立即走馬上任去了——慢了怕皇上大人後悔。

什邡,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什邡市,當時雖然只是區區一個小縣,但因為雍齒的到來而被稱為「國中之國」,縣城也被稱為雍城。

推薦閱讀:

無賴出身的劉邦為什麼可以打敗貴族項羽
劉邦曾當項羽面做檢討:關中稱王是無厘頭想法
劉邦沒有殺掉張良,因他和韓信等人這方面不同
為什麼劉邦打敗項羽後第一件事並不是稱帝
讀史札記大功臣韓信。接下來是彭越被冤殺,最後被逼反的是黥布。劉邦殺功臣是典型的過河拆橋。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之後最為後人稱道的「杯酒釋兵權」也是過河拆橋——不讓有威望的禁軍將領長期掌控禁軍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