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常識彙編(教制部分)

佛教常識彙編(教制部分)佛教常識彙編(教制部分) 一 四眾制度 出家制度並不是佛教特有的,印度古代各教派都有出家的規定。其出家者統稱為沙門,義為止息一切惡行。 佛教徒有四眾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眾,在家男女二眾。出家男眾名為比丘,出家女眾名為比丘尼。比丘是梵語(印度古語),義即乞食以自生活;又有怖魔、破惡,凈命等義。尼是梵語中女聲。在家男眾稱為優婆塞;在家女眾稱為優婆夷。優婆塞也是梵語,義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即親近奉事三寶的意思。優婆夷則義為清信女或近事女。常稱在家佛教徒為居士,這是梵語迦羅越的義譯,原指居積財貨,多財富樂之士,轉而為居家修道之士的稱呼。 世俗也稱比丘為和尚。和尚是印度的俗語,義為親教師,與俗稱老師相類同。世俗又常稱為法師,意謂講說經法的師傅。蒙藏地區稱僧人為喇嘛,相當於漢族地區所稱師傅的意思。 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中國從漢唐到現在,由於地理和時代的不同,出家的程序,各有所不同。 按照佛教戒律規定(印度古制),佛教信徒要求出家,可以到寺院中向一位比丘請求作為自己的依止師。這位比丘要向全寺僧侶說明情由,取得一致同意後,方可收留此人,為之剃除鬚髮,並為之授沙彌戒。沙彌是梵語,義為勤策男,言其當勤受比丘的策勵;又有息惡行慈之義。沙彌最小的年齡是七歲,依止師對弟子負有教育和贍養的責任。俟其年滿二十歲時,經過僧侶的同意,召集十位大德長老,共同為之授比丘戒,此人便成為比丘。受比丘戒滿五年後,方可以離開依止師,自己單獨修道,遊行各地,居住各寺院中。沙彌戒是個別人單獨受,不得集體同受。比丘戒最多許三人同時受。 至於女子出家同樣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受沙彌尼戒。至年滿十八歲時,受式叉摩那戒,成為式叉摩那尼,義為學法女。經兩年後,至年滿二十歲,先從比丘尼、後從比丘受比丘尼戒,成為比丘尼。 另外修大乘法的比丘可以根據自願,從師受菩薩戒,但並不是必須受的。 至於在家佛教徒的基本條件是受持三歸,即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義其以自己的身心歸投於佛法僧三寶,依佛法僧的教導行持。受持三歸,要經過一定的儀式,即請一位法師依照三歸儀軌為自己說明三歸的意義。自己表示從此以後,盡自己的一生歸依三寶。如是便成為優婆塞、優婆夷。與受三歸同時,或若干時以後,可以進而從師受五戒,其儀式也是請一位法師依照授五戒儀軌為已教導,自己表示一一遵守,便成為五戒優婆塞、優婆夷。隨著自己修學的進步,到一定程度,可以進而從師受菩薩戒,也是要請一位法師依照授菩薩戒儀軌為己教導,自己一一遵守,便成為菩薩戒優婆塞、優婆夷。 受持三歸主要是歸依佛法僧,請師只是為了證明。如果認為請某法師為自己說明歸戒,便是歸依某法師了,那就有失歸依三寶的真實意義。 出家佛教徒和在家佛教徒在外表上,除比丘要剃除鬚髮外,在衣服上也有所分別。比丘應蓄的衣服,根據印度古制規定,只有三衣,總名為袈裟。其中一件是五衣,是由五條布縫綴而成的襯衣(相當於貼身穿的內衣);一件是七衣,是由七條布縫綴成的上衣(一般平時穿用的);一件是祖衣,是由九條以至二十五條布縫綴成的大衣(一般禮儀或出外時穿的)。而且每一條布是由長短參齊的布塊所合成,這種式樣叫做田相,如同田地畦隴的形狀,表示僧眾可為眾生的福田。 但在中國寒冷地帶,只穿三衣是不夠的,於是在袈裟以下穿著圓領方袍的俗服(漢服)。其後時代變遷,俗人的衣服改變了式樣,而僧人的圓領方袍依舊保持了原形。在家佛教徒平時穿的懺衣(俗稱海青)也是漢服的一種,在禮儀隆重的場合也可以搭穿五條布縫綴成的縵衣(不用長短合成),表其無有福田相。沙彌和沙彌尼也只許穿縵衣而不許穿袈裟。 佛法傳入中國漢族地區以後,唐宋時代出家者先要到寺院中作行者,服各項勞役,垂髮而不剃髮。等政府規定度僧的時日來到,經過甄別或經過考試,得到許可給與度牒,並指定僧籍隸屬於某寺院,然後方取得僧人的資格,可以剃度為僧。此後再等機會前往政府許可傳戒的寺院中受比丘戒,授戒師也由政府指定。凡私自剃髮的僧尼,沒有寺籍等,是要受到懲罰的。 到了後代,這種程序逐漸廢弛了。至明末開始規定三壇同受的制度。出家的人先到寺院中請求一位比丘為剃度師,為己剃髮而不受任何戒。剃度師的僧籍屬於何寺院,自己的僧籍也同屬於這個寺院,為寺院的下一代(俗稱子孫廟)。遇到某一叢林寺院公開傳戒時(俗稱十方廟,子孫廟是不許可傳戒的),前往該寺,在若干時日中先後受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同時領取政府的度牒。 現在蒙藏地區出家的程序,一般還是比較接近原始的辦法,也沒有度牒和僧籍的問題。 漢晉之時,出家人不多,到了南北朝時僧侶大增。政府不得不建立管理制度。北朝僧侶眾多,所以在中央和地方普遍設有僧官。唐代諸寺觀隸屬鴻臚寺管理。宋代沿襲唐代制度,以左右街僧錄司掌管寺院僧尼帳籍及僧官補授之事。元代設宣政院,秩從一品。明代也設僧錄司,府州縣各設僧綱、僧正、僧會等,約束諸寺僧行,懲戒不守清規者。清代亦沿襲明代制度。 僧正、僧統或僧錄的主要責任是掌管僧籍。僧籍就是登記僧人名字及出家得度、所隸寺院的簿籍。最初籍錄沙門始於東晉。僧籍原是政府管理民眾出家的一種措施,無籍僧尼便是未經政府登記而私自出家的,那是違犯法令的。到了唐代,僧籍三年一造。自宋以後,直到清代乾隆年間,僧籍概由僧錄掌管。 政府既然掌管僧尼的簿籍,就必然要發給已登記的僧尼一張憑證,以資查考,這便是度牒。上面詳載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齡、所屬寺院、師名以及官署關係。僧尼持此度牒,不但有了明確的身份,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時還可以免除地稅遙役。 在北魏時,僧人赴各地旅行,須要各地政府的證明文件。唐代規定須要考試經義,方得度為僧。這就逐漸演變成政府的一種度牒制度。唐代對於度牒是很重視的,等同於官吏的任命狀。德宗建中三年(782),敕令天下僧尼身死及還俗的,其度牒應即日陳送本縣。由縣按月申送至州,匯總申報中央,一同注毀。唯僧尼受牒須納錢,此遺為流弊。其後綱紀隳弛,往往以度人謀財利。 宋代度僧是有限制的,為按比例度僧,有一百僧人的地方每年可以度一人出家。然私度的甚多。宋代度牒,不僅有法定的價格,而且它的價格還隨使用範圍的擴大而與日俱增。元豐至紹熙,百年間度牒價格增至六倍以上,而它的用途也異常寬泛。僧既有限數而要求出家為僧者多,於是空白度牒便成為一種有價值的證券在社會上流通。 度牒領得之後,可以免丁錢避遙役,保護貲產,這是唐到北宋的一般現象。因此豪強兼并冒法,買賣度牒,從中取利,甚至有偽造度牒的。明代僧尼依然給牒,至清世祖順治八年(1651)始免納銀給牒。但為了限制僧尼的數量,依然嚴行發給度牒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廢止,自此以後只以各寺院自行所給戒牒為憑了。 喜歡


  • 2011-10-17 11:20:18 凈修齋主 (凈明居士 持金剛手 啟蒙學人)

    二 傳戒規制 傳戒是設立法壇,為出家的僧尼或在家的教徒傳授戒法,亦稱開戒或放戒。就求戒的人說是受戒或進戒。佛教大、小乘的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和菩薩戒五種。比丘、比丘尼戒,必須具足條件——即一定僧數(中國十人、邊地五人)、一定程式才能授受,故稱為受具足戒,略稱受具。 佛教初入中國時,並無傳戒儀式。當時度人出家,只為剃髮披縵服,即無條相的袈裟。只用三皈、五戒、十戒迭相傳授而已。到了曹魏嘉平二年(250)時,曇摩迦羅來到洛陽,見眾僧未秉戒法,乃譯出《僧祇戒心》(戒本)以備用。並請梵僧立羯磨法受戒,這是中國依律傳戒之始。 東晉時,出家僧尼漸多,始提倡嚴肅戒律。制定的僧尼軌範,有布薩(說戒)、悔過等法。五世紀初,《十誦律》(404譯)、《四分律》(410譯)、《僧祇律》(416譯)、《五分律》(423譯)諸律部次第譯出,中國戒律典籍遂大體完備。最初盛行者為薩婆多部(即說一切有部)之《十誦律》,其次《僧祇律》、《五分律》次第流行,隋、唐時代,《四分律》始廣行於世。 南朝梁、陳二代,受菩薩戒風氣盛行。梁武帝、陳文帝等均稱菩薩戒弟子。菩薩戒之弘傳始於羅什。至於具體受戒的作法則以曇無讖(385—433)在姑臧(今甘肅武威)為道進等十餘人受菩薩戒為啟始。 南朝以來,南方所立戒壇很多。至唐干封二年(667)道宣於長安凈業寺建立戒壇,始有定式。其制凡三層,下層縱廣二丈九尺八寸,中層縱廣二丈三尺,上層畟方七尺。其高度下層三尺,中層四尺五寸,上層二寸,總高七尺七寸;四圍上下有獅子神王等雕飾。 戒場本無建築屋舍之必要,只要隨處有結界標示即成。但為妨風雨起見,古來大抵是堂內受戒與露地結界受戒並行的。道宣以後,戒壇的建立遍於全國。到了唐代大中十年(856),又命僧尼受戒給牒,這是中國僧尼受戒給牒之始。 宋太平年間又別立大乘戒壇。使先於諸方受聲聞具足戒(比丘戒)的,後至此增受菩薩戒,此為後世三壇次第傳戒的開端。 明代受戒軌則一度遭廢弛。至萬曆間,如馨律師重興南山,開壇傳戒,三昧寂光繼之,重立規制,開律宗道場於南京寶華山。弟子見月讀體參照古規,撰輯《傳戒正范》、《毗尼止持會集》,遂為近代傳戒的典則。見月弟子書玉弘律於杭州昭慶寺,撰《二部僧授戒儀式》及《羯磨儀式》,傳戒的體制乃漸備。又清初廣東弘贊,著有《比丘受戒錄》和《比丘尼受戒錄》;智旭大師也著有《重治毗尼事義集要》等書,俱行於世,為各地傳戒時所依用。 古代傳戒唯屬律宗寺院之事,近世禪寺教寺亦相率開壇傳戒。有些不定期傳戒的寺院,常於數月前分寄報單,貼各寺山門,使遠近周知。 近世以來,一般傳戒之法都是連受三壇。凡新戒入寺求戒須交一定戒金,以充戒堂燈燭香花、戒牒等費用。登記後男女新戒分別編入戒堂。以三人為一組(叫做一壇),次第編號,登壇受比丘戒時(此依古制,比丘戒三人同授),即依此序而行;初壇沙彌戒和三壇菩薩戒,皆另集體授受。每傳一壇戒法,事先都要經過隆重演習,稱為演儀,然後正式傳戒。據《傳戒正范》所載:初壇授沙彌戒前請戒懺悔儀,有凈堂集眾法、通啟二師法、請戒開導法、驗衣缽法、露罪懺悔法、呈罪稱量法等。二壇授比丘戒前請戒懺悔儀,有明習儀法、請戒開導法、通白二師法、教衣缽法、審戒懺悔法等。三壇授菩薩戒前請戒懺悔法,通白二師法、請戒開導法、開示苦行法等。 初壇傳戒儀式,至時鳴鐘集眾,待新戒齊集法堂,請師開示。傳戒和尚即為開導受十戒意義,並行三歸羯磨。次為說沙彌十戒戒相(沙彌尼同),一一問以盡形壽能持否?眾答依教奉行,初壇告畢。 二壇傳戒儀式,即為比丘、比丘尼授具足戒。受戒之時,集新戒於法堂,迎請戒師入戒壇。十師入壇拈香禮佛畢。傳戒和尚依律命羯磨師作羯磨,差教授師下壇與諸沙彌詢問遮難。次第詢問十三重難,及十六輕遮。這是在受戒前實施審查受具者是否犯有眾罪以決定允許加入僧團的遺制。這時問的遮難,在戒律程式上為預審,壇上正式受戒時,據此需一一重問。問畢,傳戒和尚即開導授戒,為諸沙彌授比丘戒。受具足戒已,傳戒和尚又舉四重禁,即淫、殺、盜、妄四重戒,說明任犯一禁即失去比丘資格。比丘(依四分律)本有二百五十條戒相,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條戒相,俱以四重戒為根本,故戒壇上只宣四重戒,其餘枝葉戒相,命受具者下壇後學習。 三壇傳戒儀式,一般多就佛殿舉行。正中敷一高座,供本師釋迦牟尼佛位,左上供尊證師十方諸佛,羯磨師文殊菩薩,教授師彌勒菩薩及十方菩薩位。右上高座候所請菩薩戒法師。受戒之日,請師入壇儀式與二壇略同。以前一般在受菩薩戒之前,和尚為已受比丘、比丘尼戒者開示苦行之後,即令每人燃香於頂,或九炷(菩薩沙彌)、或十二炷(菩薩比丘),謂之燒香疤。 大眾齊集,菩薩戒師即開導三聚凈戒,即菩薩戒法: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繼之教以懺悔三世罪業及發大願。最後依《梵網經》宣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若授在家菩薩,六重二十八輕)戒相,授受問答方式與受比丘戒略同。儀式完畢,戒師作禮下座,新戒歸堂,三壇完畢。 戒期完畢,由傳戒寺院發給戒牒及同戒錄。從前僧尼出家時領取度牒(出家僧籍證明書),受戒時領取戒牒(受戒證明書),都由政府頒發。受戒時須呈驗度牒,才能受戒。清初廢止度牒,各地亦傳戒頻繁,而戒牒改由傳戒寺院發給。 佛教徒中的比丘、比丘尼是獨身修道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佛制受比丘戒之前要有許多質問,凡是不合條件的人,是不允許受比丘戒的。如:父母未曾允許,身有負債,身有痼疾或精神病,現任官吏及曾為比丘而違犯四根本戒等等,凡有十三難、十六遮。至於受比丘戒以後,願意還俗,只要對任何一人聲明,自己願意舍戒,便可以放棄比丘身分。如若不舍戒,卻私自違反戒條——破戒,是不允許的。其他比丘可以檢舉,經過僧侶集會評判,要受到一定的懲罰。受五戒的在家居士也可以根據自願,隨時對任何一人聲明,放棄優婆塞、優婆夷身分。唯有菩薩戒是只有受戒,或者破戒,而沒有舍戒之說。

    回應 刪除 舉報廣告

  • 2011-10-18 09:34:35 凈修齋主 (凈明居士 持金剛手 啟蒙學人)

    三 寺院制度 佛教傳入中國漢地,相傳是由漢明帝派遣使臣前往西域,請來攝摩騰等到洛陽而開始的。攝摩騰初到時,被招待在鴻臚寺(當時掌管賓客朝會禮儀的政府接待機構)。其後政府為攝摩騰創立了館舍,也就叫作白馬寺。後世佛教的廟宇因此也稱寺。一寺之中可以有若干院,其後建築規模較小的寺便叫作院。比丘尼住的寺院多稱作庵。 印度的寺院,原有兩種:一種叫作僧伽藍摩,略稱為伽藍,意謂大眾共住的園林。一般都是國王或大富長者施捨,以供各處僧侶居住的。一種叫作阿蘭若,義為空間處,就是在村外空隙的地方,或獨自一人,或二、三人共造小房以為修道之所。或不造房屋,只止息在大樹之下,也可叫作阿蘭若處,簡稱為蘭若。佛陀時代的比丘除了三衣缽具之外不許有別的財產。僧伽藍是從任何地方來的比丘都可居住的場所。比丘自建的阿蘭若,假如本人遠遊之後,就等於棄捨,任何比丘都可以遷入居住。僧伽藍摩又名貧陀婆那,義即叢林。《大智度論》說: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僧聚處得名叢林。叢林如大冶洪爐,是陶冶僧格,修學辦道的修鍊所,因此古時又有選佛場之稱。 僧侶居住在伽藍之中,是依受戒先後為長幼秩序的。從受戒時起到七月十五日(農曆)為一臘。遇事集會的坐位按戒臘多少排列先後。戒臘最長的稱為上座。伽藍中一切事務要由全體僧眾集會來共同決定,凡事必須取得一致意見,方可辦理。其日常事務也由全體僧眾推定知事僧負責辦理。 中國漢地的叢林通常指禪宗寺院而言,故亦稱禪林,但後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禪林制度而稱叢林的。在唐代,禪宗日盛,宗匠常聚徒多人於一處,修禪辦道。時百丈山懷海大師以禪眾聚處,尊卑不分,於說法住持,未合規制,於是折衷大小乘經律,創立禪居,此即禪宗叢林之始。叢林的意義,是取喻草木之不亂生亂長,表示有規矩法度。 叢林規模開始不大,至宋代則建置益臻完備,凡名德住持的叢林,都有千人以上。至徽宗崇寧二年(1103),宗賾禪師集《禪苑清規》時,叢林制度已燦然大備。宋室南渡以後,禪宗名僧輩出,所居叢林,皆極一時之盛。因定江南禪寺為五山十剎(餘杭徑山、杭州靈隱、凈慈、寧波天童、育王等寺為禪院五山。杭州中天竺、湖州道場、溫州江心、金華雙林、寧波雪竇、台州國清、福州雪峰、建康靈谷、蘇州萬壽、虎丘等寺為禪院十剎。)於是叢林制度遂遍行於江南,迄後世不衰。 叢林制度,最初設置只有方丈、法堂、僧堂和寮舍。不立佛殿,唯建法堂(後世乃立佛殿)。所集禪眾無論多少,盡入僧堂。行普請法(集體勞作),無論上下,均令參加生產勞作以自給。至於叢林的職事,則有首座、殿主、藏主、典座、維那、監院、侍者等名目。後世叢林組織日漸龐大,各寺家風不同,為住持者多因時制宜、自立職事,名目層出不窮。 叢林以其住持傳承的方式不同,可分為子孫與十方兩類。十方住持院系公請諸方名宿住持,略稱為十方院。子孫叢林則是一種師資相承的世襲制。另外由朝廷給牒任命住持者,略稱為給碟院。(後世廢止度牒後即無給碟院了) 另外,十方叢林中依住持繼承製度的不同,還有選賢叢林與傳法叢林之分。依法系相傳的,稱為傳法叢林;選賢叢林即訂立十方常住規約,並規定選舉法、住持任期及進院退院等手續制度。(如寧波天童寺自清末改立為十方選賢制度) 近代的寺院大都屬於一定的宗派,世代相承。然而對於本宗派的教義和修行則已多不講習,漸成有宗派之名,無宗派之實。其住持的繼承,多是師徒關係,經過傳法手續而確定。由前任住持以法卷寫明歷代傳承,授與弟子,成為法徒。一代住持可以有幾個或更多的法徒,繼承住持時在法徒中選任。另外十方寺院可以開堂傳戒,子孫寺院是不許開堂傳戒的。 凡寺院在其法派相承中有相接近的,稱為本家。寺院中如有重大事務或爭執,可以邀請本家的住持共同討論或調解。一般子孫寺院經本寺子孫的同意,可以改為十方;十方寺院則不許改為子孫寺院。 一般子孫寺院只由本寺僧侶居住,不接待外來僧眾。僧眾在外雲遊參學時可以到十方叢林居住,叫作掛單。單是指僧人的行李,掛單便是將行李安放起來,暫不他往的意思。僧人住進寺院,首先住在雲水堂,義為行雲流水,過而不留。在雲水堂住相當時期以後,經本人要求和住持同意,可以進禪堂或念佛堂,成為寺中的基本僧眾。住雲水堂可以隨時他往;住禪堂或念佛堂後,如要離寺他往,只能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或七月十五日提出申請告別。禪堂或念佛堂的僧眾名額有一定的限額。 藏蒙寺院的組織,轉世的活佛叫智果,又叫呼圖克圖。戒行高深,經典嫻熟的住持,又叫赤巴,即是寺中最高領導人,三、五年一任;較小的寺院叫堪布。其下有掌經喇嘛,叫翁則,負誦經課程及解釋疑義之責;鐵棒喇嘛,叫作格果,負督察勤惰,有懲罰喇嘛及維持佛法之責;管家喇嘛,叫作根巴,掌管寺內財產及收支事宜。

    回應 刪除 舉報廣告

  • 2011-10-18 10:02:52 凈修齋主 (凈明居士 持金剛手 啟蒙學人)

    四 叢林清規 清規是中國禪宗寺院(叢林)組織的規程和寺眾(清眾)日常行事的章則。唐代禪宗盛行,百丈懷海禪師於元和九年(814)立禪居之制:設長連床,供坐禪偃息;合院大眾朝參夕聚,長老上堂,徒眾側立,賓主問答,激揚宗要;又行普請法,上下均力;事務分置十寮,置首領主管等等。世人即稱為《百丈清規》。 《百丈清規》流行到後代,歷有增訂。宋崇寧二年(1103)有真定宗賾搜集諸方行法,重編為《禪苑清規》十卷,百丈之作乃被稱為古規。到元代又成《禪林備用清規》十卷。元順帝元統三年(1335),更由朝廷命重輯定本,此即名《敕修百丈清規》,頒行全國,共同遵守。從明迄今,數百年間,都通行此本。 宋宗賾《禪苑清規》文云:叢林之設要之本為眾僧,是以開示眾僧故有長老,表儀眾僧故有首座,荷負眾僧故有監院,調和眾僧故有維那,供養眾僧故有典座,為眾僧作務故有直歲,為眾僧出納故有庫頭,為眾僧主典翰墨故有書狀,為眾僧守護聖教故有藏主,為眾僧迎待故有知客,為眾僧召請故有侍者,為眾僧看守衣缽故有寮主,為眾僧供侍湯藥故有堂主,為眾僧洗濯故有浴主,為眾僧禦寒故有炭頭,為眾僧乞丐故有街坊化主,為眾僧執勞故有園頭、磨頭、莊主,為眾僧滌除故有凈頭,為眾僧給侍故有凈人。 以上制度,自宋以來通行甚久。元代《敕修百丈清規》更有增益,且分成東西兩序。東序序職(資格)有都監、監院等二十一員,列職(實職)有化主、庫頭等二十六員;西序序職有首座、西堂等十二員,列職有殿主、寮元等二十一員。細分職別可達八十種,可謂繁雜。 按東西兩序,一般西序的重要職員,為首座、西堂、後堂、堂主、書記、知藏、藏主、知客、寮元(雲水堂首領)等。東序為監院、副寺(知庫)、維那、悅眾、侍者、莊主等。此外,列職專一事務者,還有飯頭、菜頭、火頭、水頭、碗頭(行堂)、鐘頭、鼓頭、門頭、園頭、浴頭(知浴)、圊頭(凈頭)、塔頭(塔主)、樹頭(巡視山林、栽補樹木)、柴頭、茶頭、爐頭、燈頭、夜巡、香燈、照客、聽用等。以上各種職事,可分為知事人員(一級)、主事人員(二級)和頭事人員(三級)。規模較小的叢林,即以主事兼知事。 叢林職事人員之多寡,各依其規模建制大小而定。方丈即住持為全寺諸堂之頭,故又稱堂頭和尚。子孫寺院的住持,除本人願意讓位外,一般都是終身任職。十方叢林寺院的住持,一般是六年一任,但可以連任,也有實行終身制的。住持退位以後稱為退居和尚。 寺院組織,除住持外,另有四大班首,八大執事等。四大班首是指導禪堂或念佛堂修行的;八大執事是專管全寺各項事務的。四大班首有東堂、西堂、前堂、後堂。禪堂中總負其責的稱首座,東為主位,本寺住持相當於東堂首座,簡稱東堂;由住持聘請年高德劭的尊宿擔任為全堂修行的模範,掌禪堂中號令,其輔助住持教導修行的,侍以賓禮,稱西堂首座,簡稱西堂。八大執事是監院(綜理全寺事務,掌管全寺經濟,庫房負責人)、知客(客堂負責人,掌管全寺僧俗接待事宜)、僧值(又叫糾察,管理僧眾威儀)、維那(禪堂負責人,掌管法事儀式)、典座(廚房、齋堂負責人,管理大眾飯食齋粥)、寮元(雲水堂負責人,管理一般雲遊來去的僧侶)、衣缽(方丈室負責人,輔助住持照應人事)、書記(職掌書翰文疏)。八大執事一般都是每年一任。 方丈之下有庫房、客堂、維那寮、衣缽寮四個機構(通稱四堂口),是為叢林的基本組織,重要寺務由住持會同首座等班首與四堂口首領共議進行。此外有首座寮以處上座名宿,有侍者寮以處初學新參,有行者寮以處雜務行者,有眾寮(雲水堂)以臨時接待過往禪衲。又有單寮等以處退職人員,有延壽堂以處老病僧人,有莊田以供禪眾從事生產。各堂又各立規約以資遵守。 通行本《百丈清規》九章中的規定極詳,但關於僧眾的一般行事,現代叢林仍另訂有《共住規約》,為全寺所共同遵守;又丈室、庫房、客堂、禪堂等各處,也另有規約,明定辦事的細則。 現在叢林中實行清規的主要情況例舉如下: 1、安單:叢林的成員通稱清眾。凡曾受具足戒的遊方比丘,衣缽戒牒俱全的,都可掛單(亦稱掛搭),暫住於雲水堂。如掛搭已久,知其行履可以共住的,即送入禪堂,名為安單,從此成為清眾,隨同結夏。一般叢林都從四月一日起,禁止遊方,照規鎖寮入夏。至八月一日,始開寮重新接眾。 2.安居:系遵印度原制,全年之中,自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三個月中,定居在一寺之中,專心修道,不得隨意他往,叫作安居,又叫結夏。結夏原為四月(前安居)或五月(後安居)的十五日(如因事延緩,不及定居,最遲也應在五月十五日定居下來),解夏則在七月或八月的十五日。但從元代以來,各提前一日講習禮儀,以便期內得專心修道。在安居日滿,即七月十五,僧眾集合一堂,任憑他人對自己檢舉一切所犯輕重不如法事,從而懺悔,這叫作自恣。經過自恣之後,受戒的年齡算增長了一歲或是一臘,所以也叫作坐臘。 另外,在每年十月十五日到次年正月十五日的九旬期間,叢林中也結制安居,稱為結冬。這是仿照結夏制度而來專修禪法的。清代以來,叢林曾有隻結冬而不結夏,後仍以結冬坐禪、結夏講經學律等為慣例。近代如寧波天童寺等,都實行這樣冬參夏講的制度。 3、請職:即一寺的人事安排,為叢林冬期的重要行事,一般於每年八月十六日舉行。事先半月,由客堂開具新進堂禪眾和舊住的名單,送住持查閱。至八月十四日,住持召集客堂、禪堂、庫房諸頭共議。十六日大眾齊集大殿月台,知客點名,依次進殿,宣布職事名單並講清規,新請職事即到法堂謁住持,又到禪堂行十方禮,再依職送位。 4、普請:即普遍邀約大眾勞作的制度,亦稱出坡。此制在唐代即已行於各地。不過此種制度後世只限於輕微勞動,如六月曬藏、平時園中摘菜、搬柴以及節前寺舍打掃等。 5、歲計:是叢林歲末的會計報告。歲計原行於歲末,由住持審查各種簿冊,但現在叢林的會計報告,多每月舉行一次,由住持召集禪堂班首、維那、知客、僧值、庫房都監等,於方丈室行之,稱為算賬。 6、肅眾:即僧眾違犯清規的處分。古規清眾中生事違規者由維那檢舉,抽下掛搭衣物,擯令出院,以安清眾。或有所犯,即以拄杖杖之,集眾燒衣缽道具,遣逐從偏門出,以示恥辱。後世遵此,對於三業不善不可共住的禪僧也以香板相責,並遷單擯出。在《清規》中除刑名重罪例屬官廳處置外,若僧中自相干犯,都以清規律之,隨事懲戒,重則集眾捶擯,輕則罰錢、罰香、罰油,而榜示之。又擯出犯規者,還要將擯條貼于山門,鳴大鼓三通。 7、榜示:叢林行事通知的方法,通常有知單、貼榜、牌示等。如住持茶湯宴請首座或遠來尊宿等,開列名單,由侍者報知,謂之知單。方丈、庫司招待大眾茶湯的請柬則用榜,首座請柬用狀。又叢林行政性的通知,用掛牌方式傳達,名為牌示。掛牌地點隨各種行事而不同。如結夏、誦戒、請職、普佛等牌示,皆掛齋堂前;上堂、祈請、禱雨,掛大殿前;起七、解七,掛禪堂前。 叢林之立,必有清規,所以警懈怠,防放逸也。是以百丈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中說:精進以持戒為第一。清規一如戒律,戒律是佛陀為了規範僧倫,令正法久住而制定,所謂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六和僧團因為有佛制戒,始得和合共住,安心辦道;因為有古德制定清規,而能清凈無諍,唯有僧團健全,而後才能駐錫弘化利生,為世人所尊。因此出家學道,宜遵佛制;能夠遵守清規,方能度生死流,續佛慧命。

    回應 刪除 舉報廣告


  • 2011-10-19 08:32:35 凈修齋主 (凈明居士 持金剛手 啟蒙學人)

    五 殿像設置 殿堂是中國佛寺中重要屋宇的總稱。殿是安奉佛菩薩像以供養禮拜祈禱的處所,堂是供僧眾說法行道等用的地方。殿堂的名稱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薩像者,有大雄寶殿(一般稱為大殿)、藥師殿、三聖殿、天王殿、觀音殿、地藏殿、伽蘭殿等。安置法寶者,有藏經樓(閣)等。安置祖師像者,有開山堂、祖師堂、羅漢堂等。另外專門安置舍利的還有舍利殿。供僧眾修道等用的,有法堂、禪堂、戒堂、懺堂、念佛堂等。其他供日常生活的,有齋堂(食堂)、客堂、茶堂(方丈接待室)、延壽堂(養老堂)、雲水堂等。 在中國,一般主要殿堂,如佛殿、法堂、大殿、天王殿、方丈室等建於寺院的南北中心線上,其餘齋堂、禪堂、祖師堂、觀音殿、地藏殿、伽蘭殿等,則建於正殿前後的兩側。 自宋代以來,較大佛殿常供三尊,所謂三佛同殿。一般以釋迦佛為中尊,以彌陀、彌勒位於左右,又以迦葉、阿難二尊者為釋迦脅侍。又有釋迦、藥師、彌陀為三尊者,則以藥師坐於左位(東方)。 明代以後,伽藍規制已有定式,故像設亦大抵一致。釋迦之左為迦葉擎拳含笑之像,其右為阿難合掌隨侍之像,二像或對立或略斜向。左後的主像是文殊,乘獅。右後的主像是普賢,乘象。較小佛殿,一般僅奉釋迦與二尊者,而置藥師、彌陀於別殿。 佛殿兩側,後世多塑十八羅漢之像(左右各九尊)。佛壇背後的像設,常見的是觀音手持楊枝水瓶,立於普陀洛伽山海之間,其四圍則塑《華嚴經》善財五十三參中的人物。 寺院大殿以外,各殿堂的像設大概如是: 一、天王殿:正面本尊,多安彌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左右分塑四大天王。彌勒背後設現天將軍身的韋馱天像。 四天王為護法善神之屬,其名常見於大小乘經論。四天王的形像,古今略有不同。依經論說:四大天王各領二鬼神,持國天王領干闥婆與富單那,增長天王領鳩盤茶與薛荔多,廣目天王領龍與毗舍闍,多聞天王領夜叉與羅剎,故四天王像的腳下各踏二鬼神以示威武。元明以後造像東方持國天王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執寶劍;北方毗沙門(多聞天)王持雨傘;西方廣目天王持蛇類,遂成今日一般常見的四大天王的形相。 韋馱天為南天王部下八將之一,在四天三十二將中以勇武著稱。常於東、西、南三洲巡遊,守護佛法,故稱三洲感應,凡建寺必奉之為守護神,世稱韋馱菩薩。其像形式有二:一合十指掌,橫寶杵於兩腕,兩足平立;一以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足略向前立。面向佛殿,注視出入行人。 二、金剛殿:明代佛寺在山門之內有金剛殿,塑二密跡金剛力士像(即塑于山門內,不另設殿)。此二力士執金剛杵分立左右,守護佛剎。經謂勇郡王法意太子言其志,誓諸人成得佛時,當作金剛力士,常親近佛,善聞一切諸佛秘要密跡之事。法意太子,即今金剛力士名密跡者是。 三、法堂:亦稱講堂,乃演說佛法集會之處,在佛寺中為僅次於佛殿的主要建築,一般位於佛殿之後。法堂之內應有佛像、法座及鐘鼓等。法座亦稱獅子座,於堂中設立高台,中置坐椅。前置講台,供小佛坐像,下設香案,供置香花。兩側列置聽席等。左鍾右鼓,上堂說法時鳴之。 四、禪堂:為禪宗叢林的主要堂宇,禪僧晝夜於此行道。設長連床(今稱廣單),施椸架以掛道具。堂中設一圓龕,正中安奉聖僧像。聖僧之像不定,或以文殊師利及大迦葉為聖僧。古時僧堂本兼食堂(今禪林(放參)晚飯即就堂而食,猶其遺風),後世於禪堂外另設齋堂,食堂在東,禪堂在西,遂為叢林定式。 五、毗盧閣:明代佛寺常建的殿堂,其上下層像設略有不同。上供法、報、化三佛及設萬佛之像。左右供以大藏,諸經法匭。下奉毗盧遮那如來,中坐千葉摩尼寶蓮花座,旁列應真羅漢,威德諸天。由於閣上設有萬佛之像及置大藏,亦被稱為萬佛樓及藏經閣。 六、伽藍殿、祖師堂:常分建於佛殿或法堂兩側。伽藍殿供守護伽藍土地之神像,古時又稱土地堂,位於佛殿之東。據《七佛經》云:護伽藍神有美音、梵音、天鼓等十八神。今一般多供最初施造祇園精舍的給孤獨長者、祇陀太子及其父波斯匿王三像。(我國陳隋以來流傳著關羽歸佛等故事,所以在伽藍神里,後來有了他的塑像。)祖師堂位於佛殿之西,多奉達摩或當寺開山祖師。 七、浴室、香積廚:浴室安置十六羅漢中之跋陀婆羅之像,本《楞嚴經》水因圓通之說。香積廚,多奉大乘緊那羅王菩薩之像,祈其監護。 寺院殿堂布置除佛像之外,還有比較固定的各種莊嚴和供具。主要為寶蓋、幢、幡、歡門等。寶蓋,又稱天蓋。本尊佛像有寶蓋,經稱華蓋。佛行即行,佛住即住。今有以木材、金屬或絲織之類,製成華蓋之形,垂於佛像之上。幢,又稱寶幢,為佛、菩薩的莊嚴標幟。幢身周圍,或綉佛像,或加彩畫。幡,又稱勝幡,也是象徵佛的莊嚴。凡結壇場,必以幡嚴飾,布列四周。幡有多種顏色和製法,以平絹制者曰平幡,以金屬玉石聯結制者曰玉幡。凡造幡之法,不得安佛、菩薩像,但得書寫經文。今多書佛號或經偈,懸於佛前。歡門,是懸於佛前的大縵帳,其上以彩絲綉成飛天、蓮花、瑞獸、珍禽之屬。兩側垂幡,稱為幡門。門前懸供佛琉璃燈一盞。 殿堂供具多少,視堂構的大小及法事所需而定。佛前所設香爐、花瓶、燭台,所謂三具足,今禪林佛殿、法堂佛前多用之。又佛像前設有香幾供台(大桌),其形或長或方不一,供台以奉五供(即塗香、花鬘、燒香、飲食、燈明)之用。供台之前,置香幾,上放小香盤,上置一香爐、香盒,盛檀香、末香。盤前掛一紅幛,綉蓮花瑞禽之屬。凡住持尊宿入殿誦經及上堂說法,多由侍者端香盤先導,至佛前置於香幾,尊宿即就其前禮佛拈香。   另外近世寺院佛像落成每有開光的儀式,開光的說法本來源自道教及民俗。佛教中但有佛像加持的儀式,流傳到後代,就統統叫開光了。   據《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載:「復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如點眼相似,即誦開眼光真言二道。」《禪林象器》上說:「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諸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水明。」 一般佛像落成後,擇日致禮而供奉,曰開眼供養,又稱開光明。其實就是新佛像、佛畫完成後置於佛殿、佛室時,舉行安像慶贊的活動儀式。常用的儀式為:主法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個擦佛像的動作,說一首偈語,讚頌佛菩薩的功德,此謂開眼。其次再用鏡子向佛像正面對照(按密軌若是畫像,要用鏡子照之),說幾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緣;然後主法者拿起硃砂筆,再說一首偈語,然後將硃砂筆向佛眼的方向作一個「點」的動作,大喊一聲「開」,開光儀式算完成了。 其實開光儀式中,主法者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塵的動作,表示要拂去我們眾生心地上的垢塵;再用鏡子一照,表示垢除凈顯,明心見性,真正見到諸法的本來面目;用硃砂筆點向佛眼,由於眼睛代表著智慧,所以點開佛眼,意思就是要開發我們眾生的內在智慧。現代佛教徒往往忘記開光的內涵,而偏重追求儀式的隆重;或者認為開光僅是一種儀式,沒有什麼實在的價值。所以開光儀式要告訴大眾,塑造佛像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在舉行開光儀式時,不要忘記這種內涵,不僅要開佛像眼,更要開我們眾生的心眼,具足恭敬心、清凈心和信心,真正啟發自性光明,開發內在般若智慧。只有這樣,才能契合佛教的真意。

    回應 刪除 舉報廣告

  • 2011-10-19 08:33:02 凈修齋主 (凈明居士 持金剛手 啟蒙學人)

    六 課誦讚唄 原始僧眾的日常行事,除了出外乞食,每日各自進行的修行一般有兩項:一是學習教理;二是修習禪定。學習教理是聽佛說法,或互相討論;修習禪定是趺坐或經行。到了後來寺院中有了佛像,經典記錄成文字,於是有禮拜供養和讀誦經典的行儀,及以修習五悔法門(禮敬、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等為每日的常課。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最初也只是弟子各自隨師修行,沒有統一的日常行事。到東晉時,道安住襄陽,有弟子數百,曾制僧尼軌範三則:一即講經儀;二即課誦齋粥儀;三即道場懺法儀。這三條對佛教的影響極為深廣。隋代智者大師居天台山,創立止觀法門,規定寺眾:或依室坐禪,或別場懺侮,或知僧事。其後各宗成立。都有行儀的規定。 近代漢地寺院通行的日常課誦,是明末逐漸統一起來成為定規的,規定每日有五堂功課、兩遍殿。早殿:全寺僧眾於每日清晨(約在寅丑之間)齊集大殿,念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各一遍。念誦的起止都配有歌贊。其中《楞嚴咒》為一堂功課;大悲咒、十小咒等為一堂功課。晚殿有三堂功課,就是誦《阿彌陀經》和念佛名;誦八十八佛大懺侮文;放蒙山施食。誦《阿彌陀經》和念佛名是為往生西方凈土祈願。八十八佛出《觀藥王葯上二菩薩經》和《決定毗尼經》,都可以為眾生作懺侮主。因此向八十八佛悔過滅罪。蒙山施食(小蒙山)是於每日齋食中,取出少許飯粒,到晚間按照《蒙山施食儀》(相當於瑜伽焰口的略本)念誦,施給餓鬼的。但必須依照儀軌,有一定的觀想、手印,方得成就。 除了早晚二殿外,僧眾於每日早齋和午齋時,要依《二時臨齋儀》,以所食供養諸佛菩薩,為施主迴向,為眾生髮願,然後方可進食。 古德定日課於朝暮二時,自有其依據。朝指五更,為日之始、晝三時之初,破夜而起,盥洗畢,即上殿課誦,則期思惟以還凈。暮為日晡,隸屬晝三時之末,功課禮誦,乃冀覺昏而除昧。所以二時功課之設,是佛教寺院通行的重要規制。二時課文,全屬大乘藏攝。如《楞嚴》、《大悲》等咒,《阿彌陀經》、《懺悔文》、《蒙山施食》以及稱念佛號等。禮誦課文的人要身體端肅,口出清音,意隨文觀。 大乘佛教任何禮誦等法事,後面總是隨著迴向儀文,意思是把所修功德回施各方、轉向理體等,類屬發願。一般叢林,早課用《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有的叢林不唱《十大願王》,而唱《怡山文》或《華嚴文》等,普為眾生髮願。晚課用《大慈菩薩發願偈》或宋遵式大師所作《小凈土文》。接著是《警策大眾偈》和《普賢警眾偈》。前者是《出曜經》中佛陀因見三條大魚流入淺水的情景而說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偈。後者為「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是警策行道人應當奮勇精進,不可稍有鬆懈。 每逢朔望,還有早祝韋馱、晚祝伽藍等舉。此外一年四節(結夏、解制、冬至、春節)有進行祝聖報國土恩;每逢佛、菩薩、祖師等誕、忌和成道日祝儀等,詳如《禪門日課》所載,茲不贅述。 課誦是佛教寺院定時念持經咒、禮拜三寶的法事。原古印度諷誦佛經奉行的儀制,首先是頌揚馬鳴所集的贊佛詩文,其次正誦佛經,然後陳述迴向發願。全過程叫做三啟。這種念誦法,也是我國漢地古今法事念誦的基本儀制。舉行任何一堂法事,總是安排先贊,次文,末了迴向發願。 古代印度著名的那爛陀寺,也有課誦的規定,但與我國不盡相同。那爛陀寺人眾殷繁,難為詳集。寺有八院,房有三百,但可隨時當處自為禮誦。而此寺則差一能唱導師,每至哺西(下午三到五時),巡行禮讚。並持香花,院院悉過,殿殿皆禮。每禮拜時,高聲讚歎,三頌五頌,響皆遍徹。 佛寺讚唄一科,今通稱為唱念。是用以歌詠經典,讚歎三寶的聲調。因其取法古印度的歌贊而變化之,故也稱梵唄。 中國讚唄的起源,相傳始於曹魏時代,陳思王曹植游魚山(一作漁山,在今山東東阿縣境),聞空中有一種梵響,清揚哀婉,深有體會,乃摹其音節,寫為梵唄,撰文制音,傳為後式。 讚唄主要用於三方面。一、講經儀式;二、六時行道(朝暮課誦);三、道場懺法。這三科法事,至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在佛教講經、受戒、誦經等一切儀式進行中舉唱梵唄,這種梵音具有止息喧亂便利法事進行的作用。 講經時的讚唄,一般行於講前講後。六時行道的讚唄,為古來各宗所共遵行。近世禪林的朝暮課誦,猶可見其遺風。至於道場懺法,旨在化導俗眾,其儀式尤重歌詠讚歎,一般齋會常為流行。 讚唄流傳以後,其音調亦因地域而有參差,主要有南北之別。南北梵音,各有特長。唐代以前流行的讚唄,有《如來唄》(亦稱《云何梵》)和《處世唄》,及《菩薩本行經》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等。《如來唄》有二偈,出《勝鬘經》。其一為「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其二為「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但近世講經,已改唱《鐘聲偈》、《迴向偈》等了。 現今一般最流行者是六句贊及八句贊等。六句贊是南北通行的讚詞。代表為爐香贊。其餘佛菩薩、韋馱、伽藍等讚詞,多用六句形式,故此贊韻調流行最廣。香贊還有數種,即戒定真香、寶鼎香贊等。此等香贊多於法事開始時唱之,以啟請諸佛故。八句贊系由八句讚詞構成,多於誦經之後法事中間唱之,亦稱為大讚。如《三寶贊》、《彌陀贊》等,都以八句構成。 近世禪林流行的讚唄,有四大祝延、八大讚等,都是佛寺僧眾於佛誕、安居等常唱的名贊。唱念方法的記譜法,只用點板,以鐺鉿等敲唱。其音量之大小、音階之高低及旋律過門等,一般均依口授。 學習讚唄有能知佛德深遠,舌根清凈,胸藏開通,處眾不惶,乃至長命無病,開發智慧等功德。所以名山大剎,定習唱贊為日課。唱念的內容,除課誦、祝延等還包括《水陸道場儀軌》及《瑜伽焰口》等佛事。

    回應 刪除 舉報廣告

  • 2011-10-19 14:08:52 凈修齋主 (凈明居士 持金剛手 啟蒙學人)

    七 法事儀規 弘法利生是寺院的使命,雖然接引眾生的法門很多,然而八萬四千法門,皆是不離佛語,重要的是,要能應機教化,應病與葯,如此才能示教利喜,接引眾生悟入佛的知見。 1.誦戒:根據佛制,僧眾應當於每月望晦(農曆十五日、三十日)兩日齊集一處,共誦《戒本》,自我檢查有無違犯戒律之事。漢地稱為誦戒。如有違犯,便應按照情節輕重,依法懺悔。僧團中,僧眾若有犯戒者,則於大眾前發露懺悔,稱為布薩。意為斷惡長善。另外凡與大眾有關的決策,須經大眾三次決議通過,稱為三番羯磨。   2.說法:叢林中,大和尚晉山就職,或逢節日慶典,乃至平日對大眾說法,都稱為陞座說法。陞座就是正式對外的宣布、通告。例如新春陞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另有大座講經,則以講經為主,講演前先唱香贊等。 3.打七:在禪宗和凈土宗的主要修行儀式中,還有七日之中,除必要的飲食睡眠外,專心參究,或專心持名的,叫作打七;分為禪七與佛七。打七有剋期取證的目的。如果時間不許可,也可做一日或三日。在禪宗寺院中,每年冬季都要舉行一七乃至十七的活動。叢林坐禪通例從九月十五日起加香,即延長坐禪時間。又從十月十五日至次年正月七日舉行禪七,每七天為一期。此為禪眾剋期取悟,或打七七,或打十七不定。每一禪七的起解,稱為起七和解七,各有規定儀式。 4.懺法:懺法是悔除所犯罪過以便積極修行的一種儀式。消除以往無量劫中所造的罪業,發願今後精進修行,永不退轉——懺法是大乘修行不可缺少的行儀。中國佛教中的懺法,起源於晉代,至隋、唐大為流行。懺法多採用大乘經典中懺悔和禮讚的內容而成,以種種形式流行,從中有許多禮讚文和懺悔文。 歷來通行的懺法有兩類:一類是集諸經所說,懺侮罪過的儀則;一類是依五悔法門,修習止觀的行法。 集諸經所說,懺悔罪過的儀則,著名的有梁代的《慈悲道場懺法》,又稱《粱皇懺》。歷代還有《萬佛名懺》等。現在所通行的還有《三千佛名懺》和《慈悲三昧水懺》等。 修習止觀的懺法,創始於天台宗智者大師,其《法華三味行法》根據《觀普賢行法經》;《方等三味行法》根據《方等陀羅尼經》;《請觀音三味行法》根據《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金光明三昧行法》根據《金光明經》。其懺法組織的程序,一般是:(一)嚴凈道場,(二)凈身,(三)三業(身、口、意)供養,(四)奉請三寶,(五)讚歎三寶,(六)禮拜,(七)懺海,(八)行道旋繞,(九)誦經,(十)坐禪正觀實相。 隋、唐之間,佛教宗派漸起,各派依所宗經典撰成種種懺悔行法。如天台宗外。華嚴宗有《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又有《華嚴經海印道場九會諸佛儀》,略稱《華嚴懺法》。密宗有不空譯《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又有唐智升更集成《集諸經禮懺儀》二卷,是各種懺法儀式最初的綜合刊本。 後代台宗也編輯了許多懺法,如宋遵式的《往生凈土懺願儀》、《熾盛光道場念誦儀》;宋知禮的《大悲懺法》;明智旭的《地藏懺》等。天台宗制定懺儀的主要目的,是藉禮敬、讚歎、懺悔以安心,然後正觀實相,以達到證悟。但是後世大都只注重禮念,而未至心觀,如此舍本逐未,喪失了止觀的要旨。 宋代是懺法全盛的時代。天台巨匠四明知禮、慈雲遵式俱廣作懺摩,攝化道俗。因為這些天台法師,繼承智顗遺法,將禮懺作為修習止觀的重要行法。知禮住延慶寺數十年,講學之外,專務懺儀。著有《金光明最勝懺儀》、《修懺要旨》等。遵式與知禮同門,居杭州慈雲寺,亦廣修懺法,稱為慈雲懺主。撰有《金光明懺法補助儀》等。 無論懺悔的儀則或修習止觀的行法,本都是佛教徒自己修行的方法,而不應成為替他人作佛事以謀求財利的手段。僧侶自己日常修持懺法以滅罪生慧,施主供獻飯食以增益福德,完全是兩件不同的事。根據佛的教導,在家信徒也要修積功德為他人(生者或亡者)祈福。然其後竟流變成為施主給以財物,指定僧人修懺、誦經的習慣。懺法成為寺院謀利的佛事,形同貿易,實全無功德之可言了。 近世通行的懺法中,《梁皇懺》十卷,相傳創始於梁武帝,後世滅罪消災濟度亡靈者,常延僧虔修此懺,是中國流傳最久的一部懺法。《慈悲水懺》三卷,唐知玄(悟達國師)述。初知玄在長安遇一異僧,患惡疾,人皆厭之;知玄侍候無倦色。後異僧感其風義,臨別告以向後有難,可往彭州條隴山相尋。中和三年(883),一人面瘡隆起於左股,知玄求醫無效,忽憶往日異僧之語,遂至隴山相尋,果于山中見之。異僧命以懺悔業障,並以岩泉濯之,瘡愈。知玄因述成《慈悲水懺》三卷,流行於世。《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略稱《大悲懺》,宋知禮始集儀軌,清初南京寶華山見月讀體刪文重纂。這個懺法儀式簡略莊嚴,為今日全國流行最廣的一種懺法。《藥師三昧行法》一卷,略稱《藥師懺》,是根據《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而作的一種懺法。清初經天溪大覺寺受登刊定,遂盛行於江南。凡消災延壽之法事,多禮此懺。《往生凈土懺願儀》一卷,略稱《凈土懺》,宋遵式撰,是采大本《無量壽經》及稱讚凈土諸大乘經而立的一種懺法。凈土法門流行以後,此懺法通行很廣。《慈悲地藏懺法》三卷,略稱《地藏懺》。後智旭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和《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菩薩本願經》,撰《贊禮地藏菩薩懺願儀》加以修正補充。其儀式與《藥師懺》、《凈土懺》略同,是較晚出的懺法之一。 5.浴佛:一年之中的四月初八(農曆)——佛誕日(佛歡喜日),要舉行浴佛法會,作為佛陀誕生的紀念。東南亞國家的佛教徒,以四月十五日為佛誕日(同時也是佛成道日、佛涅槃日)。中國藏蒙地區也如此。漢地習慣以四月初八為佛誕日,二月初八為佛出家日,臘月初八為佛成道日,二月十五為佛涅槃日。佛誕日舉行浴佛法會,其他三日也要在寺院中舉行簡單的紀念儀式。特別是臘八日,煮臘八粥以供眾,已成為民間的普通習俗。 浴佛的起源,據《過去現在因果經》記載,因悉達多太子在蘭毗尼園無憂樹下降生時。難陀和伏波難陀龍王吐清凈水,灌太子身。後世佛教徒為了紀念佛陀的誕生而舉行儀式,即在佛堂中或露天下凈地設灌佛盤,在盤中的蓮台上安置著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釋迦太子金像,然後灌以香水,以表慶祝和供養,叫做浴佛。這一天是佛教四眾信徒的歡喜節日。 浴佛的儀式開始於印度,佛教以外,婆羅門教也有浴像的風俗。在西元五世紀以前,浴佛儀式已在我國各民族之間相當流行了。我國浴佛的日期在元代《敕修百丈清規》制定四月八日為釋迦如來誕辰,其後大都一致。 關於浴像的方法,據《浴像功德經》所說:若欲浴像,應以牛頭旃檀、紫檀、多摩羅香、…龍腦、沉香、麝香、丁香,以如是種種妙香,隨所得者以為湯水,置凈其中。先作方壇,敷妙床座,於上置佛。以諸香水次第浴之。用諸香水周遍訖已;復以凈水於上淋洗。其浴像者,各取少許洗像之水置自頭上,燒種種香以為供養。初於像上下水之時,應誦以偈:我今灌沐諸如來,凈智功德莊嚴聚;五濁眾生令離垢,願證如來凈法身。 6.盂蘭盆會:一年中的七月十五日(農曆)還要舉行盂蘭盆會。這是根據《佛說盂蘭盆經》而舉行超薦歷代祖先的佛事。經中說:目連(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母親死後生為餓鬼,目連盡自己的神通不能救濟其母,佛告以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自恣僧。以此功德,七世父母及現生父母在厄難中者,得以解脫。 在漢地,最初舉行此儀的是梁武帝,其後在民間普遍舉行。到了後代盂蘭盆供佛及僧的意義減少而代之以薦亡的行事。明袾宏《正訛集》中曾加以辯正云: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食為盂蘭盆大齋之會,此訛也。蘭盆緣起目連,謂七月十五日,眾僧解夏自恣,九旬參學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緣起阿難,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國斛,亦非蘭盆。蓋一則上奉賢聖,一則下濟餓鬼,惡可得混?(即與放焰口不得想混)清儀潤曾述《百丈清規證義記》,欲兩全其道,謂日獻蘭盆,恭敬三寶;夜施斛食,普渡鬼神。但是各寺院遵行者不多,一般大眾中仍多以薦亡度鬼為事。 除此以外,漢地寺院又流傳一些諸佛、菩薩誕日的紀念儀式。如正月初一是彌勒菩薩誕日,二月二十一日是普賢菩薩誕日,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薩誕日,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薩誕日,九月三十日是藥師佛誕日,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彌陀佛誕日,特別是二月十九日觀音誕日,六月十九日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觀音出家日,在民間的紀念儀式頗為隆重。或有傳,永明延壽禪師的生日是十一月十七日,而以永明為彌陀化身,就以此日為彌陀誕日;而正月初一日是布袋和尚誕日,而以布袋和尚為彌勒化身,就以此日為彌勒誕日。

    回應 刪除 舉報廣告

  • 2011-10-19 14:09:27 凈修齋主 (凈明居士 持金剛手 啟蒙學人)

    7.焰口 焰口俗稱放(大)蒙山,系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而舉行的一種佛事儀式。經中說:佛在迦毗羅城尼具律那僧伽藍,為諸比丘並諸菩薩說法。爾時阿難獨居閑靜處習定。至夜三更,有一餓鬼,名曰焰口。於阿難前說:卻後三日汝命將盡,生餓鬼中。阿難心大惶怖,疾至佛所,陳說此事,並啟示教。時佛為說無量威德自在光明殊勝妙力陀羅尼,謂誦之即能免餓鬼苦,福壽增長。修此法時,於一切時,取一凈器,盛以凈水,置少飯及諸餅食等,右手按器,誦陀羅尼七遍,然後稱多寶、妙色身、廣博身、離怖畏四如來名號,取於食器,瀉凈地上,以作布施。若施婆羅門仙,即誦此陀羅尼二七遍,投於凈流水中。若誦三七遍,奉獻三寶,則成上味奉獻供養。 此法的傳來,最初是唐武后時實叉難陀譯《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一卷和《甘露陀羅尼咒》一卷。面然就是焰口的異譯。其後不空三藏譯出《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與實叉難陀所譯同本。不空又譯出《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難陀緣由》、《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儀軌經》中的行法次第是:一、破地獄真言,二、召餓鬼真言,三、召罪真言,四、摧罪真言,五、定業真言,六、懺悔真言,七、施甘露真言,八、開咽喉真言,九、七如來名,十、發菩提心真言,十一、三昧耶戒真言,十二、施食真言,十三、乳海真言,十四、普供養真言,十五、奉送真言。自此以後施餓鬼食便成為儀式。 宋代以來,焰口施食、水陸法會、盂蘭盆會,此三者在民間大眾中常混同而無所區分。明代,由於諸家傳承不一,遂又形成雜亂。今所知者明代行法有《瑜伽焰口施食科儀》。其後天機禪師刪其繁蕪,成為《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稱為《天機焰口》。天台靈操為之注,名曰《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應門》二卷。蓮池袾宏又據《天機壇儀》略加參訂,名曰《修設瑜伽集要施食壇儀》,並為之注,名《施食補註》。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寶華山釋德基又由袾宏本略加刪輯,名為《瑜伽焰口施食集要》,世稱《華山焰口》。乾隆六年(1741)寶華山釋福聚又因之作《瑜伽施食儀觀》。清代佛寺流行的《焰口》,多為《天機》和《華山》兩種。 8.水陸法會 在寺院中所舉行的佛事,要以水陸法會為最盛大。水陸法會,又稱水陸道場等,全名是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水陸法會相傳最初由粱武帝所創始。《釋門正統》說:所謂水陸者,因梁武帝夢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無量,何不作水陸(大齋)普濟群靈?水陸之名,始見於宋遵式的《施食正名》,謂:諸仙致食於流水,鬼致食於凈地。 宋熙寧中(1068-1077),東川楊鍔祖述梁武的舊儀,撰成《水陸儀》三卷,遂盛行於世。宋元豐七、八年間(1084—1085),佛印(了元)住金山時,水陸法會大為壯觀,遂以金山水陸馳名。紹聖三年(1096),宗賾刪補詳定諸家所集,完成《水陸儀文》四卷,普勸四眾,依法崇修。南宋末年,志磐又續成《新儀》六卷。於是舊儀文稱為北水陸;志磐所撰稱為南水陸。明袾宏又因舊本前後錯雜,乃重加訂正,成為《水陸修齋儀軌》六卷。現在通行的是清道光間儀潤彙集袾宏訂正的《水陸儀軌》。 關於水陸道場的儀式大致相同。水陸供養的物件分上中下,上則供養法界諸佛、諸位菩薩、緣覺、聲聞、明王。次則供養梵王帝釋二十八天、一切尊神。下則供養古往人倫、幽魂滯魄、無主無依諸鬼神眾、法界旁生。……未發菩提心者,因此水陸勝會,發菩提心。未脫苦輪者,因此得不退轉。未成佛道者,因此水陸勝會,得成佛道。 水陸法事內容,主要為結界灑凈、請上堂、供上堂、請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聖等。上堂三寶十位聖賢,奉請於午前;下堂聖凡十位神靈,召請於初夜。其上堂十位是:十方常住一切諸佛、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十方常住諸菩薩僧等。下堂十位是:十方法界四空四禪六欲諸天天曹聖眾、五嶽四瀆福德諸神等。 至於現行水陸法會壇場的布置、念誦經典及其人數的規定和進行的程式等,依《雞園水陸通論》等所說,法會壇場分為內壇和外壇。法事以內壇為主,布置力求莊嚴。正中懸掛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三像,下置供桌,羅列供物。其前安置長方台四隻成四方形,台上分置銅盤、斗鼓、鐃鈸、手鈴及儀軌等,為主法、正表、副表、齋主四人所用。四圍繞以布幕,將內壇分成三間。兩側分掛上堂、下堂各十位水陸畫像。畫像之下列插牌竿,詳記每位聖凡名稱。牌上皆畫寶蓋,下畫蓮花,中用黃紙;下堂則用紅紙以為區別。 外壇有六個壇場:大壇二十四人,專門禮拜《梁皇寶懺》。諸經壇七人,諷誦諸經。《法華》壇七人,專誦《妙法蓮花經》。凈土壇七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華嚴》壇二人,靜閱《大方廣佛華嚴經》。瑜伽壇,亦稱施食壇,為夜間施放焰口之用,人數由各壇臨時調用。此外監壇一人,共計四十八人。 內外壇法事一般為七日(內壇亦有五日者,則自第三日起)。第一日三更,外壇灑凈,四更內壇結界,五更遣使建旛(旛上書「修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功德寶旛」,高懸於大雄寶殿左前方的剎竿上)。其進行程式中除經懺外還有說戒、放生等活動,茲不詳錄。 9.齋天 齋天是後起的一種儀式。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依《金光明經》制定《金光明懺法》時,其中莊嚴道場是依《金光明經》而設大辯才天、大功德天和四天王位。而懺文中依經奉請大梵尊天、帝釋天、護世四王、金剛密跡、散脂大將、大辯才天、大功德天、鬼子母等十一天眾。到了宋代設諸天,有十二天、十六天、二十天、二十四天、三十三天不等。到了元代,便由金光明懺法略出供天一節,作為寺院中每年歲朝佛事。明末弘贊律師就簡略的《金光明懺法》別撰《齋天科儀》,至今諸寺通行。 另有一種普佛的儀式:指延生普佛與薦亡普佛。延生普佛用於消災、作壽、喜慶;薦亡普佛用於往生、超薦、冥壽。普佛者,即對三世一切諸佛普遍恭敬,普遍禮請,普遍結緣的意思。 10.放生 中國漢地放生的習慣並不始於佛教。逢節日放生,古已有之。至於佛教自然提倡放生。漢地大規模放生始於天台智者大師。時有天台山麓臨海之民,舍扈梁六十三所為放生池。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詔天下立放生池八十一所。宋真宗天禧元年(1016),敕重修天下放生池。天禧三年(1018)遵式曾奏以杭州西湖為放生他。

    回應 刪除 舉報廣告


  • 2011-10-20 09:48:26 凈修齋主 (凈明居士 持金剛手 啟蒙學人)

    八 法器道具 法器是龍天耳目,大眾共遵的訊號,叢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為準,此為叢林號令所寄,鳴扣各有常度。凡禪堂坐參、佛殿誦念、食堂齋粥、升堂集眾、普請巡寮、入浴送亡等一切行事,都依鐘鼓等號令進行。如集眾上殿則僧堂鳴鐘,長老升堂則法堂擊鼓,報眾同赴。普請則開梆、催板。凡止靜、開靜、念誦、齋粥等行事,從朝到暮,鐘鼓交參,均形成叢林一定的禮法。鍾板是叢林的號令,大眾的生活作息、起香坐禪、說法開示、出坡作務等,均依鍾板號令行事,鍾板齊全的道場,方稱叢林。 晨鐘暮鼓以及各種報鍾、板聲等。寺院中用於莊嚴佛壇及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或佛子所攜行的念珠、錫杖等修道資具,都是法器法物。茲將寺院道場常用的法器法物列舉如下:   一、鍾:寺院為報時、集眾所敲打的法器。   二、鼓:依其用途可分為齋鼓(食時所用)、浴鼓(浴時所用)及誦經、梵唄等所用之鼓。今之寺院,常見於大殿前的左右兩方建鐘鼓樓,分別安置鍾、鼓,稱為左鍾右鼓。又寺院每於晨昏擊鐘敲鼓,以警行者當勤精進,慎勿放逸,稱為晨鐘暮鼓。   三、鈴:在佛前誦經時所鳴打的法器。具有驚覺、歡喜、說法等三義。   四、板:報知時刻或集會時敲打的器具。依其形狀稱為雲板、魚板等。   五、梆:為禪林用來通知大眾入浴、齋食的鳴器。在古代禪林中,常懸掛於浴室,現今一般寺院則懸掛於齋堂外,以用來通知大眾用齋。   六、木魚:誦經時所敲打,大眾誦經時,音聲隨其節拍而整齊劃一。此外,誦經敲打木魚,取意於魚的特殊習性,即不論在水中悠遊或靜止不動,眼睛都睜著不休息,佛門取其精進的特性,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可懈怠。   七、引磬:於誦經禮佛起止時擊之,以引起大眾注意之法器。   八、大磬:大磬為直徑三十至六十餘公分之磬,由維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禮佛,皆鳴三下。   九、鐺子:法會唱贊時,與鉿子配合板眼敲打,用以莊嚴節奏,為板樂供養之一。   十、鉿子:法會唱贊時,與鐺子配合板眼敲打。鉿子不敲時兩片合攏,敲打時六指托之,放於胸前。   十一、鐃鈸:鐃、鈸原為娛樂用的樂器,後被用於佛門中伎樂供養的法器。   十二、如意:說法及法會之際,講師所持的法物,表示吉祥如意。原為印度古時的爪杖,以其能補手不能到之處,而搔抓如意,故稱如意。   十三、拂塵:原系印度人拂除蚊蟲的工具,在佛門表示清除煩惱、塵垢的意思。   十四、香板:禪林中用以警策修行者的木板(形如寶劍),依使用目的不同而有諸多名稱:用以警策用功辦道者,稱警策香板;用以懲誡違規者,稱清規香板;用以警醒坐禪昏沈者,稱巡香香板;於禪七中使用者,稱監香香板。一般系由方丈、首座、堂主、維那、知客、糾察等職事持用。 十五、念珠:念珠乃念佛時計數之用,是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圓滿、佛心的表徵。 十六、蒲團:蒲團是用蒲草所編造的一種坐具。禪林象器箋說:坐物,以蒲編造。其形團圓,故言蒲團。因為它的形狀扁平而圓,所以也叫做圓座。蒲是一種水草,它的品質柔暖,最適合於敷坐之用。過去的出家僧尼,多半是坐它參禪,鋪它禮拜。舊時鄉村人家,也有許多用做椅墊子。 除了上述所列之外,幢幡、香爐、金剛杵、戒尺、毗盧帽等,都屬法器法物之列。法器具有報時集眾、警策精進、伎樂供養、莊嚴道場等功能,如果敲打不如法,則會擾亂大眾,因此,司法器者應以警惕。 另外供香是佛教中極為重要的供養,並發展出供香的儀軌、方法等。香具有流布芬芳、消除穢氣,驅逐蚊蚋、正念清神、表伸誠敬等作用。 香有末香、線香、瓣香等多種。末香就是香木的粉末。香末可以點燃熏嗅,也可以加入油料,塗抹人身袒露之處,以防蟲咬。所以也叫做塗香。線香是條狀的香枝,也叫做長壽香。瓣香就是香檀木的碎塊,因為把檀木劈成了片片段段的小瓣,所以叫做瓣香。又因為上等檀木乃是香中之極品,所以瓣香也叫做大香。還有一種叫做盤香的香,它是用特長的線香,在干硬以前,彎成重疊的環狀,以便持久點燃的香環。 燒香供佛,是一種誠敬的禮儀、福德的莊嚴。不過我們還要能夠藉物征心,體認自性的功德。觀心論說: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為正法之香;薰諸臭穢,斷無明惡業,悉令消滅。其正法香有五種:一者戒香,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乘,心無退轉。三者慧香,所謂常於身心,內外觀察。四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五者解脫知見香,所謂覺察常明、通達無礙。如是五香,最為上香,世間無比。 道具即衣單僧物,是資生辦道之具,包括三衣一缽等頭陀十八物。其中三衣即九條衣、七條衣、五條衣等三種袈裟,又稱福田衣、百衲衣,也是出家人的形象特徵。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於習俗與氣候的關係,三衣只在法會佛事時穿著,平時則穿短褂、中褂、長褂或大袍。 另外漢地僧尼所穿著的鞋子,大致有三種類型:一種是芒鞋,就是用草類編織而成的,也叫做草鞋。第二種是羅漢鞋,是用布料做的。這種鞋子的鞋面—尖部,是用三片布條排列縫牢,鞋幫縫綴一些方孔,和芒鞋的式樣差不多。現在的出家人,大都穿用這種鞋子。第三種是僧鞋,也是用布料做成的。全身無孔,只是在鞋面前端縫起一條硬梁就可以了。僧鞋的顏色,有黑色的、灰色的、黃色的、褐色的。其中的黃、褐兩色,為人們最習慣。 於僧鞋外,還有長筒的僧襪。所謂僧襪,實際上也就是我國的古裝布襪;於今有人把它叫做羅漢襪。羅漢襪的顏色,在習慣上都是以灰色為主。穿著羅漢襪,不但可以冬季禦寒、夏季防範蟲蛇;並且可以莊嚴威儀。   此外,頭陀十八物尚有:楊柳枝、澡豆、水瓶、坐具、錫杖、香爐、奩、濾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像等,除此別無他物。所謂衣單兩斤半,隨身十八物,出家人生活簡樸,不受物役,不為物累,就像行雲流水一樣雲遊四海,處處為家。   頭陀十八物都是增長善法之具,各有其用途、意義。例如,錫杖:表除煩惱,出三界故;錫者,明也,得智明故;錫者,醒也,醒悟苦空故;錫者,疏也,持者與五欲疏斷故。因此錫杖又名智杖、德杖,彰顯智行功德故。佛制持杖,一來用以防身,再者於白衣舍前振錫可令施主出應,同時還可提攜行李,協助老瘦無力、病苦嬰身者行走,尤其行腳雲遊時,若於路上看到動物的死屍,可利用禪杖就地掩埋。 濾水囊是於飲水時過濾水中微生物之用,為器雖小,其功甚大,為護生命故。坐具是用於禮佛拜僧之用,同時可敷設於地,避免坐卧時污損三衣。

    回應 刪除 舉報廣告

  • 2011-10-20 14:30:34 凈修齋主 (凈明居士 持金剛手 啟蒙學人)

    九 行儀稱謂   佛門中舉凡行、立、坐、卧,一切舉止動作都要威儀具足。僅就日常生活中的行立坐卧四種威儀,以及有關參訪、入殿、禮拜、出堂等應注意的行儀,略述於下:   一、四種威儀   (一)行:   1.走路時,目視前方(約七尺),不可左顧右盼或低頭仰視。   2.穿著長衫行進時,應雙手下垂,自然擺動。   3.行進間,雙手不可置放腰後;若要趕路,可放大步伐,但不可奔跑。   4.行進間,見大德迎面而來,應立定合掌,待大德走過,方可放掌前進。   5.與大德師長同行,應走在左後方,距離一個肩膀的寬度,不可平行,不可離太遠。   6.走出房門,衣服、鞋襪必須穿戴整齊,不可赤腳或穿著拖鞋。   7.有法衣在身,不可大包小包背滿全身,僧袋應當背於右肩。   8.如非諸山方丈,不可挂念珠行走。   9.行進間持經本,應雙手捧持。   (二)立:   1.站立時,抬頭挺胸,姿勢端正,不可倚牆靠壁,不可雙手叉腰。   2.與大德同在時,不可站在大德的上首、高處或與大德並排而站。   (三)坐:   1.坐下時,要平肩、收齶、雙眼平視、手放雙膝。   2.與大德同坐,應坐半座,不可坐滿,不可翹腿,並依大德指示的位置坐下,若招呼你與其平坐,應該禮貌遵行。   (四)卧: 睡眠時,要右脅而卧(吉祥卧),不可四仰八叉。   二、參訪禮儀   1.寺院參訪,應事先通知,並準時到達。到達時,先到客堂報到,然後向主事者行禮,由知客法師引導至佛殿禮佛。   2.參訪日期、時間一經確定,則勿隨意更改,以免造成安排的不便。   3.離開寺院時,應到大殿向佛菩薩告假。   三、佛殿禮儀   1.入殿時,若從右門入,應右腳先進;若從左門入,則左腳先進。   2.入殿後要先拜佛,才能拜人,或是瞻仰佛像。   3.在大殿中不可寒暄講話,不可相互送禮,有事須退出殿外講說。   4.不可隨心所欲進出佛殿,更不可衣冠不整。   四、禮拜行儀   1.禮佛時,宜在佛堂、佛殿、佛塔,以免引人側目。   2.在佛殿禮佛,除非住持方丈和尚,否則應在東西兩單禮拜。   3.禮拜大德師長,應至佛殿,如於路上、客堂、飯廳,或大德參禪、打坐、剃頭、卧病時,不可禮拜。   4.禮拜大德不可於高處拜,或於大德背後拜。   五、出堂禮儀(外出告假)   1.個人出堂必須請假。如系早上出,晚上歸,可向直屬主管請假,如系長假,必須向糾察、客堂及相關職務人等請假,而且必須搭衣。   2.請假在外,不可於俗家或信徒家中夜宿,除非當地沒有寺院道場。 出家僧眾擔負著住持佛法,續佛慧命的重大責任和終身事業,因此一個修道者的風姿,在行立坐卧、言談舉止中皆可表露無遺。威儀不僅能調攝修道者的身心,尤其可以行無言的教化。所以學佛修行必須重視威儀的訓練。 僧人出家受戒後,戒律還要求比丘、比丘尼分別住在各自寺院中,不能同住一個寺院。因此,與僧人交往時不宜問是否已經結婚之類的話,不宜邀請僧人唱歌、跳舞或參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戒律的活動。同比丘尼交往尤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進尼眾的寮房,同比丘尼說話時要有另外的人在場,不要主動與比丘尼握手,到比丘尼寺院參觀、拜佛,應衣冠整齊等等。女士到男眾寺院也要注意,不要隨意到僧人的寮房去。 對於在家的居士,佛教也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裡實行節制的生活,稱為齋日。即不淫慾,不塗香飾,不觀聽歌舞,不坐卧高廣大床。一般持齋的日子有陰曆朔日(初一)、初八、十四、望日(十五)、二十三、二十九日。(六齋日) 稱謂也是一種禮儀,也是身分的代表;在佛門裡,稱謂常代表著職務,也是有維繫佛門綱常倫理的功用。   師父在叢林中是職務的通稱,例如知客師父、糾察師父、當家師父等,甚至現代信徒通稱所有出家眾為師父或法師。   法師者,以法為師,以法師人之謂。在大乘八宗之中,研讀修習律藏有成者,稱律師;研究論藏或造論以闡揚佛法者稱論師;專門習禪者稱禪師。開創一宗一派之人,又稱開祖;傳承其教法之人,稱列祖;開山建寺,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一般稱開山大師。   大師者,在社會上極為通用,凡專家、傑出者即可稱之。大師有菩薩之義,菩薩又稱大士,例如觀音大士等。 不管僧俗,對於師長或德學兼備者,均可尊稱上人,或稱大德、仁者;惟長老僅限於戒德俱尊的出家眾始得稱之。出家受戒十年以下稱下座,十年以上稱中座,二十年以上稱上座。上座者,即可稱為長老。中國於歷代各朝中均有帝王加封德學兼備,可為一國師表的高僧為國師。 在家信徒彼此之間可互稱居士、師兄;出家眾亦可互稱師兄,或稱道兄、學兄、法兄等。對別人稱呼自己的師父為家師,尊稱他人之師為令師,自己則謙稱學僧、學人、末學或弟子等。 此外,與稱謂有關的佛教名相還有:緇素、同參、善知識、檀那、施主、功德主等。稱謂是和諧人際關係的重要一環,在叢林四十八單職事中,其職稱非主即頭,例如管理藏經者稱藏主,管理庫房者稱庫頭,負責煮飯者為飯頭,負責燒水的是水頭,甚至連打掃廁所也稱凈頭,可見佛教對僧眾人格的尊重。佛教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如法合宜的稱呼,其實也是學佛行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課。   另外佛門中尚有其他術語項目等,簡述數條如下:   閉關:因為閉關除需要人護關外,更應注意本身的修持基礎具備與否,以及對經教義理的了解深入等。如果一開始學佛就要閉關,何功何德要人來護關。尤其閉關前半年要有大德開導、教化;如果沒有正念、發心,也不可以閉關,要會用功才可以閉關,所以佛門有云: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閉關不可以當兒戲。   持午:即過午不食。修行中,少食有助精進用功,因此有因緣的話,可以在修行過程的某一個階段體會一下,但不可標榜。尤其在佛門中,所謂方便有多門,各有各的修行法門,彼此應該互相尊重。   參學:又稱參訪,就是到其它叢林道場參訪學習。   普說:法師於丈室或法堂為大眾說法,則稱為普說。   小參:個別請求和尚慈悲開示教誨。   普參:類似今日的座談會。   經行:飯後散步,可以在佛堂繞佛,或在齋堂,甚至庭院或林間小徑皆可,速度由慢漸快,或自行調整均可。   跑香:禪堂行香,目的在於調和身心。   行腳:求法心切,四處參訪問道,因古時交通不便,多以步行到達目的地。   共修:大眾一起修行,如參加打七或定期念佛等。   朝山:三步一拜或朝禮寺院,都可稱為朝山。   止靜:禪七或佛七時全體默然靜坐,不許出聲擾眾,任何人不得隨意出入。其實每個人可以在一天當中有五分鐘止靜的時間,以做滌塵凈慮、自我省思的功夫。

    回應 刪除 舉報廣告

  • 2011-10-21 10:08:18 凈修齋主 (凈明居士 持金剛手 啟蒙學人)

    十 道場聖地 古印度的佛教聖地有尼泊爾藍毗尼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等。 藍毗尼園,面積8平方公里,如今仍有參天大樹、茂密的葦盪和建築物地基的遺迹。摩耶夫人生太子的石刻像等珍貴文物存放在附近的一個寺廟裡。上刻摩耶夫人手扶樹枝,小太子朝六個方向各行七步,手指上天,口說「天上地下,惟我獨尊」的情景。另外摩耶夫人沐浴的聖池也保存完好。 該寺遺址北面不遠處,還有著名的阿育王柱古迹。阿育王是公元前3世紀印度著名君王,對弘揚佛教功勛卓著。此柱是他前來朝拜佛陀誕生地時所立。 印度北方宗教名城瓦臘納西以北10公里處的鹿野苑是當年佛祖釋迦牟尼成佛之後第一次說法收徒的地方。 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位於印度東北部恆河支流帕爾古河岸,比哈爾邦中部格雅城南11公里處。相傳這裡是佛祖釋迦牟尼成佛之地,這座小城也是佛教信徒心目中的聖地。 在中國,阿彌陀佛、彌勒佛和四大菩薩等形象特別深入人心。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等四大佛教名山,分別是各位菩薩的道場。各宗流派弘揚,又成就了許多名山、祖庭、聖地。兩千多年的中國佛教歷史,至今留存下大量的佛教名勝古迹及佛教信眾的朝拜之地。 一、佛教四大名山 1.九華山:素有「仙城佛國」之稱,坐落於安徽省青陽縣西南,號稱九十九峰,是地藏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唐開元年間,新羅國(今韓國)高僧金喬覺航海西渡,入唐修道,最後來到九華山潛心修法。在99歲時去世,肉身經三年仍不腐朽,佛門認定他是地藏菩薩化身,九華山由此被闢為地藏道場。當地僧眾為他在虎形山下興建寺院,賜名化城寺,又在神光嶺上建肉身寶殿,成為佛教信徒朝拜地藏菩薩必到之地。九華山山上寺廟錯落有致,鼎盛時多達870座,佛像萬多尊。現在尚存古寺廟82座,佛像6000餘尊,數量居四大佛山之首。現存著名的佛寺有:化城寺、肉身寶殿、百歲宮、祇園寺、天台寺等。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為地藏菩薩吉誕日,都有盛大朝山活動。 2.普陀山:位於浙江省錢塘江口海域,是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海上佛教勝地,有「海天佛國」之稱。唐大中元年(847年)有一印度和尚在潮音洞親睹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授以七色寶石,於是就地結茅而居,遂傳此地為觀音顯聖之地。公元916年,日本高僧慧鍔在回國途中遇到風浪,被阻於普陀山,遂將從五台山請來的觀音聖像放到了普陀山下,從此,普陀山就逐漸成了供奉觀音的道場。《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載:於此南方,有山名補陀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作為佛教勝地,普陀山最盛時有82座寺庵,128處茅篷,僧尼達4000餘人。最著名的有普濟寺、法雨寺和慧濟寺這三大寺。近年又興建了「南海觀音」,為這海上第一名山增添了不少魅力。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聖誕日、六月十九觀音成道日及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為普陀山三大香期。 3.峨眉山:橫卧於四川省的峨眉山,以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佛教文化馳名中外。峨眉主峰高3099米,擁有壯麗悅目的「日出、雲海、佛光、聖燈」四大奇景,峨眉山一千多年來一直是佛教的普賢道場。相傳佛教於公元一世紀即已傳入峨眉山。唐宋以後,佛教興旺,山上的寺廟增多,規模也愈加擴大。公元九世紀中葉,宋太祖趙匡胤,派遣僧繼業來峨眉山鑄造重達62噸的巨型普賢菩薩銅像,供奉於今萬年寺內,成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峨眉山現有寺廟26座,主要的有報國寺、萬年寺、華藏寺等。而毗鄰峨眉山的樂山大佛,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彌勒石刻大佛,1996年,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 4.五台山: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的東北部五台縣境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其五峰聳立,頂部平坦如台,故稱五台。五台山歷史悠久,傳為文殊菩薩化顯之地,被視為文殊菩薩的道場。自東漢時期起,這裡開始建造寺廟,最盛時期曾有寺廟360座,現存寺院50多處,著名的有菩薩頂、黛螺頂、佛光寺、南禪寺、顯通寺等,顯通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最早建立的寺廟之一。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6年),講經授法的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來此立寺。五台山的地位極為崇高,歷朝皇帝、皇后或遣使札禮五台山者,從未間斷。五台山同時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道場,受到西藏、內蒙等地民族的尊崇。每年農曆六月十四為文殊菩薩誕辰,整個六月均會舉行盛大法事活動。 二、漢傳各宗祖庭 1.禪宗祖庭:位於河南登封縣嵩山的少林寺,初由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孝文帝建。菩提達摩來此,建立禪宗,歷代多次修葺。現存鼓樓仍為元大德六年(1302)的原建築。禪宗在漢地的傳承以達摩為初祖,少林寺西北2里許有初祖庵,建於宋代,石柱上有宋宣和七年(1125)題字。 另外湖北黃梅縣西山上的四祖寺,為禪宗四祖道信道場。黃梅東北2里的馮茂山上的真覺寺,又稱東山寺,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曾居於此。禪宗至五祖興旺,門徒常超過千人,世譽之為東山法門。 廣東韶關南60里處的南華寺,原名寶林寺,禪宗六祖慧能開法於此。寺內有六祖肉身塔,六祖真身猶存,供於六祖殿內。 慧能以下「五家七宗」各支系的祖庭,主要如下: 曹洞宗祖庭位於江西宜豐縣東北50里的洞山,山有普利院,唐大中年間,良價禪師住此。宜豐縣東北30里的曹山上的荷玉寺,為良價弟子本寂居地。 臨濟宗祖庭位於河北正定城裡二里的臨濟寺,義玄禪師住此建立臨濟宗,今唯存臨濟禪師塔,亦名「青塔」。 另外江西寧州西南80里的黃龍山上的永安寺,亦名黃龍院。臨濟宗八世宋代慧南禪師居此建立黃龍派。江西萍鄉縣北70里的楊岐山上的普通禪院,是宋代與慧南同門的臨濟宗八世方會禪師的住地,其弘揚道法,建立了楊岐派。浙江杭縣徑山的能仁興聖萬壽寺,簡稱徑山寺,宋紹興七年(1137),楊岐五世宗杲禪師居此立話頭禪,以後便成為臨濟宗的主要寺院。 2.台宗祖庭:位於浙江天台山麓的國清寺,是天台宗的根本道場。天台國清寺與南京棲霞寺、山東靈岩寺、湖北玉泉寺一度合稱為「天下四大叢林」。山中寺院很多,其中真覺寺為智者塔院,祖殿中有智者大師真身六角寶塔。 另外浙江寧波市的延慶寺,明永樂時列為天下諸宗名山的第二山。北宋時中興天台教觀的知禮曾居於此,稱之為四明尊者。 3.律宗祖庭:唐武德七年(624),道宣入終南山豐德寺,長居於此,潛心律學。從而創建律宗。因道宣住終南山,故又稱「南山律宗」。 4.相宗祖庭:大慈恩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和平門外雁塔路南端,寺內有著名的大雁塔,是唐代規模最大的寺院,為當時的四大譯經場之一,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宗的祖庭。寺廟始建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現存的主要建築有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藏經樓、法堂、大雁塔和玄奘三藏院等。鐘樓內懸掛明代鐵鐘一口,嘉慶廿七年(公元1548年)鑄造,重3萬斤。寺院最著名的大雁塔,是一座五層方塔,建於公元652年,乃玄奘為珍藏從印度帶回的大量梵本佛典而修建。 陝西長安縣杜曲東少陵原半坡上的興教寺內有玄奘及其弟子窺基、圓測三塔。興教寺於唐時為著名佛教,被列為「樊川八大寺院」(即興教寺、華嚴寺、雲棲寺、禪定寺、洪福寺、觀音寺、牛頭寺、興國寺)之首。 5.嚴宗祖庭:位於陝西長安縣少陵原半坡的華嚴寺,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三祖法藏,葬於華嚴寺南、華嚴寺始建於唐貞元十九年(803),現僅存磚塔兩座,東為初祖杜順禪師塔,西為四祖清涼國師塔。四祖法名澄觀,後世稱「清涼大師」。   又陝西戶縣東南圭峰西的草堂寺,相傳為姚秦鳩摩羅什譯經之處。華嚴宗五祖宗密居此,世稱「圭峰禪師」。寺內有鳩摩羅什塔。宗密葬於東小圭峰,有唐裴休撰並書圭峰禪師碑,今移置於草堂寺鼓樓內。 6.凈宗祖庭:位於江西廬山西北麓的東林寺,為東晉太元十一年(386)刺史桓伊為慧遠建。慧遠于山中立般若台,安彌陀三聖像,聚集道俗誓期生西方極樂世界,號為「蓮社」。宋元以來,凈土宗盛行,尊奉慧遠為凈土宗初祖。   靈岩山寺位於江蘇省吳縣木瀆鎮靈岩山,是江南著名的佛教聖地,也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凈土宗道場之一。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於民國二十六年冬定居於此,遠近緇素一時蔚集。印光大師將寺院改為十方凈土道場,名崇報寺,後又易名靈岩山寺。二十九年,印光大師示寂於此,荼毗後得五色舍利,奉置寺中。 附註: 要受華山戒,必須要忍耐。 註:過去,寶華山是全國傳戒道場,出家僧眾有三分之二皆受寶華山戒,每年傳戒兩次。打油詩中不難看出戒子在叢林中求受戒法的發心。    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寧好供養,焦山包子蓋三江。 註:金山寺即指江天寺,與高旻寺、天寧寺為臨濟三大叢林。在金山寺禪坐要有一雙好腿子;高旻寺坐香時間最長;天寧寺供養最豐富;晚香禪坐的點心,以焦山的大包子最有名。雖短短一句話,卻把各道場宗風道破,可為學僧們參學的參考。    衣單二斤半,洗臉兩把半,吃飯四句偈,過堂五觀想。 註:學道者所擁有的衣物,加起來只不過二斤半重;洗臉所使用的水,剛好可以弄濕兩次臉,可謂極盡簡樸;吃飯前要合掌念四句偈,並且要食存五觀,這是受食的態度及修持。    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 註: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故在叢林無是非的前提下,都要承受三扁擔、扁擔三的洗鍊。    未供先嘗三鐵棒,私造飲食九銅鎚。 註:食物還沒有供佛之前就先偷嘗,會挨三記鐵棒;私自煮東西吃,要打九銅鎚。說明叢林生活的嚴格。    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註:一粒米是積集許多因緣所成,其功德大如須彌山,除了要惜福外,更要精進於道業,否則信施難消,來生恐將作牛作馬來償還。   大眾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顧,罪歸汝身。 註:禪堂中修行的規矩、法則,都靠維那領導,所謂大眾慧命所系,維那要能好好維護,倘若執行不力,那就是維那的過錯了。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珍惜光陰,時不待人。 註:這句話大都是書寫在禪門的鐘板上,時時警惕參禪者要珍惜光陰,精進辦道。

    回應 刪除 舉報廣告
  • 推薦閱讀:

    致知乎上一些傻逼杠精
    [轉貼]為了你的身體,你必須看的醫學常識! 【貓眼看人】
    星座常識:星座座屬日期和身體特質
    生活風水系列(更避邪常識)

    TAG:常識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