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今天,我們該如何行「孝」

  最近,台灣歷史名師呂捷談孝道的短片受到網友們的強烈追捧,短短3天之內就有7萬人分享。他說,常有學生抱怨「爸媽都不了解我」,而現實情況是,孩子對陌生人甚至對寵物狗都比對父母好,對父母則經常是要求太多而付出得太少,字字珠璣深入網友心坎。「為什麼他們要了解你,你有了解他嗎?他從小把你養大,買房子給你住,煮飯給你吃,買衣服給你穿,還供錢讓你去補習讀書,你心中有感恩、感激、感謝嗎?」

  「孝」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也是儒家著力強調的行為規範之一。孔子的弟子有若,就因為「孝弟(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一見地,被稱為「有子」。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今天卻有人認為孝道過時了,「孝」意味著父子之間的不平等,今天的家庭得構建民主型的倫理關係。這話似是而非,父子之間的平等,通常指的是人格的平等,而非意味著倫理上長幼無別,倫常喪失則與禽獸無二。北大原校長周其鳳回家省親時,在母親面前深深地三叩首,受到了不少人的口誅筆伐。筆者認為,你不叩首有你不叩首的權利,人家叩首有人家叩首的自由,何況是在生養你的母親面前呢?這種以「民主」「文明」名義粗暴干涉他人行為自由的做法,無論如何也是不敢苟同的。

  有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一個人假如真的能做到「孝」「悌」二字,卻喜歡冒犯尊長,這樣的情況是很少的;不喜歡冒犯尊長,卻喜歡作亂,這樣的人也是不會有的。君子做人注重根本,好比一棵大樹,根扎得深了自然枝繁葉茂。孝悌,或許就是「仁」的根本吧。

  孝悌為什麼會成為「仁」的根本呢?這就涉及到兩個重要的概念,「本」和「道」。所謂「本」,就是孝悌之心,「孝」字好像孩子背負老者的樣子;「悌」的古音通德,德的原始義即循、順,順從兄長。孝弟最初叫孝循,唐宋後稱 「孝順」。 「入則孝,出則梯」是年輕人的行為準則。朱熹《論語集注》認為,「人能孝弟,則其心和順」。所謂「道」,根據何新的觀點:「道,標也,指植物之枝葉。舊釋道理,謬。」這就好比一棵大樹,根本穩固了,樹榦和枝葉也就生長出來了。我認為,「道」還有道路的意思,即表達孝悌之心的紐帶、技巧。一個人,光有孝順友善之心即「本」是不夠的,還需要準確地表達,並且為對方所認可,這才可以達到「本立而道生」的境界。有的人可能心裡對父母很孝順,對兄弟姐妹很友好,但是由於不懂技巧和方法,往往把事情弄砸了,被別人會錯意,好心被當成驢肝肺,呂洞賓總是被狗咬,自己也頗覺冤枉甚至憤怒。

  那麼,怎樣才能學會表達與溝通之「道」,讓孝心最終結成孝果呢?現根據《論語》的論述,結合個人的理解作些闡述。

  孝行之本在於尊重,要「無違」。 孟懿子向孔子問孝時,孔子說了句「無違」(不要違逆),並將這話轉告給為他駕車的弟子樊遲。樊遲不解,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意思是,孝的關鍵在於尊重禮制,父母尊長活著時,要按照禮制侍奉他們;死了,要按照禮制埋葬他們,要按照禮制祭祀他們。記得曾參有一次與父親一同在瓜地里勞作,稍不留神就掘斷了瓜苗的根。父親大怒,舉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參的背部打去;曾參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罰,不久就暈倒在地,不省人事。過了很久,曾參才慢慢蘇醒過來,剛睜開眼睛就強作歡喜地爬起來,整理好衣冠,向父親請安:「孩兒犯錯,惹父親生這麼大的氣,不知您現在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他還回到房間拿出琴高聲彈唱起來,希望歡快的歌聲讓父親安心。孔子聽說此事後,非常惱火:「曾參來了,別讓他進門!」弟子們非常疑惑,孔子便講述了舜平時非常盡心地侍奉父親,但當父親拿大棍棒打他時,就遠遠地躲開,要殺他的時候更是一次也沒能找到他。這樣,父親就沒有犯下為父不慈的罪過,舜也盡了自己的孝道。曾參不知愛惜自己的身體,放任生命去承受父親的暴怒,萬一打死了,這不是陷父親於不義么?哪有比這更不孝的呢?曾參聽說後,恍然大悟,以後寫《孝經》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現在不少孩子有一點想不開就跳樓自殺,這實在是孝道淪喪啊!

  行孝還要考慮到自己的能力,既不吝惜財力也不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子夏「事父母,能竭其力」,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因為真正的孝心體現在內心的恭敬,體現在「父慈子孝」的倫理藍圖。假如偏離了這一禮制的要求,即便給父母再多的錢,父母也不會開心的。孔子說:「現在人說孝順,只是說供養父母。就是對狗和馬,人也能飼養。如果沒有內心的敬重,那又有什麼區別呢?」臉色是內心的晴雨表,因此孔子認為和顏悅色最難,有事情時孩子替父母做,有酒食時讓給父母先吃,難道這樣就算盡孝了嗎?

  孝行之要在於理解,要體貼。孩子年幼時,父母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孩子成人之後,是否也能對父母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呢?常言道,父母待子女,路一樣長;子女待父母,筷子一樣長。「父母唯其疾之憂」,你有把父母的疾病看做最憂心的大事嗎?呂捷認為,網路時代下的學子,對陌生人都比對自己父母好,同學請喝飲料就能與他稱兄道弟,但卻對母親日日煮飯供餐感到無動於衷,在要求更多的同時,卻不捫心自問:「你對她什麼態度?」他說,孟子用「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來談孝順,很多人愛小動物、小狗,有愛心是好事,「但你對你媽,或許沒有對那隻狗好,你會抱著那隻狗,幫它穿衣服,跟它聊天,你媽媽快要得憂鬱症,你知道嗎?你有關心過嗎?這叫捨本逐末啊。」

  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現在的孩子有多少記住父母的年齡和生日?更有多少人為父母的高壽而欣喜,為父母的衰老而憂傷呢?更有甚者,將不孝當個性,將反孝當時髦。不久前,有人在網路上提了「自覺」二字,某戴著「博士」頭銜的人就出來質疑:「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還提自覺,不是太落伍了?」我們大惑不解,他說:「把按照父母和家長的要求做事叫自覺,本身就是錯誤的提法。」難道違逆父母和家長的要求去做事,才是孩子應有的行為?在我看來,自覺就是自我成長,自覺者會堅定地追隨自己的內心法則,真正孝順的人,有一種對於父母的深度理解。

  子貢問孔子:「怎樣的人才能稱『士』呢?」孔子提出了「士」的三重境界:最高境界是「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真正達到了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二層次「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孝心孝行受到了一致公認;第三層次是「言必信,行必果」,說話算話,做人講信用,不過這種人再降一格,就容易墮落成「小人」。俗話說,忠臣多出於孝子之門,可見孝悌是一個人的生命成長的重要橋樑,也是一個人走向成功、實現夙願的夢想階梯。

  孝行之終在於堅守,要「不改」。 曾子寫作《孝經》,開宗明義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他也用一生的努力來踐行自己的行為準則,臨死前叫來弟子,讓他們看看自己的手、看看自己的腳是否都還完好。他說:「我每天都用『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生命,現在我將去另外一個世界,我可以莊嚴地宣布:『我做到了!』」孔子說,孟莊子行孝,其它方面別人是做得到的,但他「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別人是做不到的。並說,看一個人孝順不孝順,父親在世時,要看他志向如何;父親去世後,要觀察他行為如何。假如能做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就稱得上是真正的孝了。

  初初一聽好像孝順的人只能做「不好犯上」,「不好作亂」的乖孫子。其實,孔子的話是針對「人一走,茶就涼」的民族劣根性來說的。一個孩子假如一當家,就將父親的一切棄如敝履,這顯然是違背孝悌的宗旨的。我縣教師陳斌強,用一根兒時用過的布帶綁著患老年痴呆的母親去教書,近十年如一日,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全國道德模範,上2015年央視春晚向全國人民拜年。可見,孝道的關鍵在於叫堅守,「不改」對於當今的現實仍有重要的意義。

  當然,「不改」的前提是「無違」,沒有違背禮制。有子說的「不好犯上」,不等於不能犯上;「不好作亂」,不等於只能逆來順受,正如孔子反對曾參對父親的失控行為逆來順受一樣。齊宣王曾經問孟子:「商湯流放夏桀,武王討伐商紂,有過這回事么?」孟子說:「史書上有明確的記載。」齊宣王反問:「大臣殺害君主,可以嗎?」孟子義正詞嚴地說:「殘害『仁』的人叫做『賊』,殘害『義』的人叫做『殘』,『殘賊之人』叫做『一夫』。我只聽說誅殺『一夫』紂王,沒有聽說大臣殺君主。」即便大家普遍撻伐的「三綱五常」,《封神演義》也有這樣的論述:「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子為父望,子不正,大義滅親。夫為妻綱,夫不正,妻可改嫁;妻為夫助,妻不賢,夫則休之。」總而言之,所謂「三綱」絕不是只強調強勢者的絕對權力,而是要建立「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的基礎上,讓強勢者成為倫理道德的範本,這樣才能實現「君明臣賢,父慈子孝」的理想願景。

  有人問孔子:「你為什麼不從政呢?」孔子回答:「《尚書》上說:『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傳播孝道也是從政啊!何必一定要做官呢?」

  (作者單位:浙江磐安縣教育局)

(責任編輯:李淳)
推薦閱讀:

我今天被叫了100次女王,可我並不覺得開心。
今天是個好日子
今天帶大夥,去國外看看
世界最長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今天貫通
●今天5.8,五月第一個發財日●!打開吉祥發大財,趕快接收好福氣!

TAG:我們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