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皮膚免疫與粘膜免疫

皮膚免疫:皮膚最外層的角化層最終會作為死皮膚的碎片而丟失,角質形成細胞的這種持續更新阻止了外界微生物的入侵。皮膚表面的共生微生物與病原體競爭生存空間和營養物質,而且還分泌對自身耐受的抗菌物質。這些分泌物,脂酶能夠將皮膚中的脂肪分解為遊離脂肪酸,從而降低皮膚的PH值來抑制病原體的複製,皮膚的酸度也可以靠真皮中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來維持。最原始的的表皮角質形成細胞層(即基底層)被基底膜(即乳頭層)和下面的真皮層分開。角化層的下面是角質細胞的分化層,在角化形成細胞下面,基底膜上面的組織間隙中,存在相對少量的αβ和γδ表皮T細胞及朗格漢斯細胞(一種未成熟的皮膚DC),但是皮膚中很少見到B細胞。朗格漢斯細胞通過其細長突起穿過膠質細胞層來捕獲滲透到角質層的抗原。除了合成角質素,角質形成細胞還會組成型的分泌低水平的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來促進朗格漢斯細胞和T細胞的生存及活化。角質形成細胞還會組成型的表達幾種TLR。當這些TLR被激活時,角質形成細胞會快速的釋放炎症因子和趨化因子。對這些細胞因子應答的固有免疫細胞會產生IFN來促進LC的成熟。LC表達CD1、MHCⅠ、MHCⅡ,因此它們是將多肽和糖脂類抗原分別提呈給αβ和γδ表皮T細胞的理想提呈細胞。基底膜有角質形成細胞產生的膠原蛋白和其他分子與真皮中成纖維細胞產生的纖維結合蛋白(彈性蛋白纖維)連接構成的。因為表皮中沒有血管,維持角質形成細胞的營養物質必須從真皮中的血管中溢出並擴散,透過基底膜,並且表皮中的粒細胞(包括T細胞核DC細胞)也是從真皮中的血管遷移來的。在遷移過程中的細胞通過分泌酶來溶解基底膜的小片區域,從而使白細胞能夠通過並進入表皮。白細胞從真皮毛細血管後微靜脈的內皮細胞溢出,進入真皮。巨噬細胞散落在真皮各處,而真皮T細胞和肥大細胞則聚集在真皮的小動脈和小靜脈周圍。當病原體侵襲皮膚時,真皮毛細血管後微靜脈的內皮細胞會分泌趨化因子並表達血管地址素,從而促進更多的白細胞溢出,進入真皮。

黏膜免疫:黏膜是在機體腔道如腸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中的上皮細胞組成的薄層。黏膜的命名取決於它們產生的黏液,一種非常粘稠的覆蓋在上皮細胞頂膜(內腔面)的溶水性多糖黏液。這些黏液包含各種分泌性抗體(特別是SIgA和SIgM)及一些有助於保護黏膜免受病原體入侵的抗菌分子。成年人的黏膜總面積超過400m2。黏膜效應場所是指黏膜T細胞、B細胞在既定的誘導區域活化後所產生的效應淋巴細胞分配至的黏膜特定區域。這些活化的淋巴細胞經淋巴和血液遷移到各種效應場所並在這些部位完成它們向效應Th細胞、CTL和漿細胞的分化。最重要的黏膜效應場所是外分泌腺,如唾液腺和淚腺,在不同黏膜效應場所所誘導的免疫應答強度並不一致,在靠近誘發場所或存在淋巴引流的組織最強。黏膜本身是一種脆弱的結構,容易被炎症活化的細胞所產生的活動及其產物損傷。因此,黏膜免疫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SIgA(一種包被於全身黏膜的抗體,能夠保護外界的攻擊而不引起炎症反應)。一些潛在的侵襲者包括體腔內的共生菌,正常情況不會對機體造成損傷,但必須阻止其穿透上皮組織。SIgA的持續產生可以直接抵抗這些共生菌以保護黏膜、維持內環境穩態。分泌性抗體是阻止病原和毒素穿透黏膜的主要武器,這些抗體是黏液和其他分泌體的關鍵成分,儘管有一些分泌體中存在SIgM,但絕大部分分泌性抗體是SIgA(大部分SIgA來自於機體活化的B細胞,這些活化的B細胞局限在黏膜和外分泌腺附近,這些B細胞的80%產生能夠轉換為SIgA的多聚SIgA),機體產生的SIgA遠遠超過任何其他同型抗體,每天平均2—3g的SIgA在成人腸道被合成。分泌型IgA一起特性和功能成為理想的黏膜衛士:SIgA天然的位於黏膜表面,使其成為一些試圖與上皮細胞取得聯繫的病原或毒性極佳的中和劑;不依賴抗原特異性,SIgA分子中的糖類成分能夠與許多病原體表達的黏附分子相結合,以捕獲腸腔表面的入侵物;至少在腸腔,一半左右的SIgA有顯著地相互作用,意味著廣泛的威脅能被少量的抗體抵制;SIgA不能有效地激活補體,因此激活級聯放大的或啟動損傷性炎症反應的機會大大降低;SIgA對宿主或微生物的蛋白酶有廣泛的耐受性,包括哺乳動物腸腔的蛋白酶。


推薦閱讀:

再以些子法為新界文天祥後人冶癒皮膚病
皮膚管理第一步——如何診斷皮膚類型
開發區各大醫院皮膚科門診量增多      錢江晚報
皮膚病與性傳播疾病概 論
原來明星的臉腫成這樣,竟然是因為這貨?

TAG:皮膚 | 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