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慧宇雜談】愛到底是什麼?

【慧宇雜談】愛到底是什麼?(2010-04-12) 慧宇居士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明白卻至今沒有人能給出完整明確回答的問題。基督教講愛,佛教講慈悲,老子講慈。三者有什麼區別?要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真的很難,尤其是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有人說我執著於名相,說我是西化思潮,但是不如此怎麼能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這是一個不能用簡單的肯定或否定就能說清楚的問題。 也許有人會說這個問題跟佛學沒有關係,不然,這個問題跟佛學太有關係了。愛這一範疇涉及了人生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沒有和它沒有關係的領域。也可以說這是一個總綱,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愛是生命最主要的情感之一,也是最複雜的情感之一,變化萬千,難以捉摸。 愛是有為法,既然是有為法,就擺脫不了二律背反的原則,總有一個相反的命題形影不離的跟隨著它。所以沒有永恆的愛,沒有絕對的愛。愛是相對的,與它伴隨的就是恨。愛是虛幻的,相伴一生也未見得就能確定我真的愛這個人,或者這個人真的愛我。愛是有條件的,當條件不再的時候愛也就不再了。愛是虛偽的,有多少罪惡就是假借愛的名義實施的。愛可以是形而上,也可以是形而下。無論是形而上還是形而下都是有為法的範疇。愛是以自我為中心向外展開的一種情感,自我是有限的,愛也就是有限的。在世俗生活中討論愛的無限性、無我性意義不大。愛必須有目標,愛不能離相。 愛分情愛與性愛,這一分別把人們搞糊塗了。就像物理學家一直想建立一個統一磁場和引力場的統一場論。也有人想把情愛與性愛統一起來,能做到么?那我們就先要弄明白愛到底是什麼。 基督教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關於愛的觀念。有一句話「愛是自私的」,基督教的「博愛」很動聽,也很靠不住,和文革中的「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有異曲同工之妙。在西方文化大舉入侵的今天,弄清楚愛的含義非常重要。這能讓我們明白,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比這些要高得多。 愛與慈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否則就會造成敘述和認識的混亂.慈悲,「同體大悲」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愛眾生是一種慈悲,也是修行的一種心態。老子說:「天將建之,以慈衛之。」慈是修行的守護神。有一種愛叫真愛,也叫無差別愛。在現實生活中只有一些父母對幼子的愛才和它一樣。如果說還有別的,那就是只有到了無我的境界才會有的愛,所謂真愛無愛。 愛是生命的一種普遍現象,不是人類特有的。單就人類而言,隨著文明的進步,愛也在不斷變換表現形式,逐漸脫離野蠻狀態。世俗的愛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展開的,都在五蘊當中流轉。世人迷茫於其中就是因為不了解愛的本質。何以有愛有恨,因愛生恨,因恨生愛,愛恨交加。何以有異性戀,有同性戀? 下面是我對愛的定義----「愛是佔有、是擴張、是感覺的共鳴、是性別的認同與自我認同。」在這個命題中前三個判斷還比較好解釋,第四個判斷就有點繞了。 首先,愛的行為就是在相互關係中自我的佔有和擴張。佔有和擴張的意思有些相近,在這個問題中它們的差別就是:佔有是以自我為中心,把愛的對象納入自己的範圍之內,擴張則是暫時的放棄自我而融入到超出自我的相互關係之中。這是對愛的一種中性的定義,並由此引申出愛的善與惡的千奇百怪的社會現象. 身為心之舍,身體是心靈的屋子,或者說是家、宅、所。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它對心靈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這種重要性就體現在對自身的愛。而自身的體現就在於受,感同身受。當這種受長時間的保持不變或者不能如自己所願的變化時,就會產生厭煩乃至於對自己身體的厭倦。這是一種內在的壓力,與自身長的漂亮不漂亮沒關係。一個不滿意自己的居所的人,自然會羨慕別人的居所,這也是愛的初衷之一。寄居蟹因為愛而搶奪另一個的外殼,在生命這一層次,靈魂卻不能進入別人的軀殼。只能以情愛以及性愛的方式,感受著別人的感受。一般來說愛著自己軀殼的人,也會小心呵護自己喜愛的別人的軀殼,而厭惡自己軀殼的人,也不會在意別人的軀殼。有一種情況,一個極端厭惡自己的人,可能會選擇自殺,也可能會選擇殺人。選擇自殺就一了百了,而選擇殺人則是在殺死別人的同時也彷彿殺死了自己卻同時在身心上獲得了新生。這種新生的感覺持續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再次陷入厭倦的痛苦之中,會再一次殺人並且殺人成癮。對於這種故意殺人犯必須判處死刑,這是符合他們自己心愿的判決,也是對將來可能被他們殺害的人的最有效的保護。 其次,感覺的共鳴是愛的基礎,沒有感覺就沒有愛,就是通常所說的不來電。自我作為一個有限的存在物,當他與另一個存在物產生共鳴時,這一存在物就被定義為無限。因為對意識至關重要的感覺完全取決於另一個存在物,而此時的自我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於是就產生了一個疑問,共鳴是相同才會發生,兩個音叉震動頻率相同才會有共鳴.而愛的定律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就有點擰巴了。那麼二者之間必定有一個是錯的。如果說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是對的,就無法解釋性取向的多樣性。如果說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是錯的,那麼這個物理學的定律就得改了,因為這個定律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從整體看應該改為同體位相吸,異體位相斥。於是就產生了性別的認同的問題。 第三,性別與性別的認同不是一回事,一個人可以把自己認同為男性,也可以把自己認同為女性,這叫性別的自我認同。正是這種相異的自我認同產生了異性戀和同性戀。那麼自我認同在兩性關係中是怎麼展開的呢?對於以下的說法可能很多人不贊同,甚至會嗤之以鼻,但我還是把它說出來吧。在正常的兩性關係中,男人通常把自己認同為女性,並且與和自己相對應的女性產生感覺的共鳴。同樣女人也是把自己認同為男性,並對和自己相對應的男性產生感覺的共鳴。如果男人把自己認同為男性,那他就只會對男性產生共鳴,這就是同性戀。一般來說同性戀對愛的渴求遠遠大於異性戀,那是因為愛的對象的範圍非常小。一個男性同性戀者只愛男人,但是男人中的絕大多數卻不愛他,甚至鄙夷他,這是一種刻骨銘心的痛苦.比方說一個男人,一個又老又丑的男人被一個女人多看了幾眼,他會心中暗喜,認為自己身上的某些地方吸引了對方.而一個男同性戀者被他中意的男人瞪了一眼,他會非常痛苦。這種痛苦會轉為對自己身體的厭惡和憎恨,這種厭惡和憎恨會強烈到毀損自己身體的地步。 愛需要性別的自我認同的同時,還需要對對方進行性別的認同。當一個人不愛自己的妻子的時候,他就不再把對方認同為女性。那麼愛在滿足性別的相互認同的條件時,慾望的衝動又源於何處?慾望的衝動源於消除差別的強烈的願望。性愛需要兩個條件,除了性別的相互認同之外,就是相互之間要有差別。這種差別一方面是表象上的差別,另一方面是內心感受的差別。有一種說法,愛情的保質期是30個月,過期之後就即無衝動也無激情。這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厭倦了,不再認同了,愛就消失了。一種是相互認同還在,經過磨合期差別縮小了,衝動與激情歸於平淡,並且有可能向著真愛的方面發展,就像一些相守一生的老夫妻,心心相印,拉一下手、相視一笑就是幸福。這種愛常常受到文學作品的推崇,但有一個弊端,如果其中一個人離世,另一個人的心也就死了。 有兩種特例,一種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叫無差別愛,只有情愛,沒有性愛。因為沒有差別,對方就是自己,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和對未來的寄託。做父母的為了子女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生命而不求回報,但不會產生性的欲欲,這是正常的,也是一種普遍的社會認知。若對自己的子女產生了性愛,就是一種情感的畸變,是不理性的下流的禽獸一樣的行為。還有一種就是兄妹、姐弟之間的愛,有三個條件決定了不能成為性愛,一、一奶同胞,從小一起長大。情感和利益的矛盾衝突難以形成相互的認同。二、還是因為一起長大,之間的差別太小不能形成消除差別願望。三、習俗和道德底線的約束。 自古及今,愛情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有真有假、有愛有恨、有善有惡。弄清楚愛的本質,把愛與慈悲區分開來,實在是非常的有必要。愛是有為法,是世俗法,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弄清楚愛的含義和愛的本質,就能更為平靜的面對生活中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讓兩性關係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我將在以後就愛的相關問題做進一步的說明。這算是拋磚引玉。希望各位有識之士共同努力,把這個問題弄清楚。佛教講戒淫邪,了解了愛的機理,應該對於戒除淫邪是有幫助的。
推薦閱讀:

觀《巡視利劍》第一集《利劍高懸》有感
清明過了碎碎念
幽默雜談
冠帶十神雜談
從外星甲烷到外星生命雜談

TAG: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