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為何用彈弓?--北京志
熟悉清代、民國武俠小說的讀者會發現,書中的大俠很多都使用「彈弓」,發射泥丸。為什麼大家會喜歡這種怪異的武器呢?其實,這與清代武器管制有關。
清入關後,以少馭眾,特別重視安全,在很多城市採取分區居住的辦法,比如老北京漢人非功不得住內城,成都等省會也有「滿城」。此外,盡收天下之兵,比如弓箭,嚴禁私人製造,由皇家集中匠人設立「宮作」,壟斷其原料及生產,以後規模擴大,搬出宮廷,安置在東四弓箭大院。
清代制弓藝人必須是滿人,原材料由皇家統一調撥,別看一張弓,製作工藝非常複雜。
弓的彈力源於弓臂,是用竹、水牛角、牛筋貼在一起做成的,學名叫「筋角木反曲弓」,單有竹子,彈力不夠,最多射40-50米,而貼上牛角能射70-80米。水牛角必須是極長的,牛筋則是牛脊背的大筋,先晾到9成干,再用濕毛巾裹住,放到石碾子下壓一個上午,牛筋散開後,再把油刮下去,2斤牛筋只能出1兩,普通的弓要鋪3層,合4兩筋。一般人以為弓弦是有彈性的,其實不對,弓弦彈性大,對箭的穩定性有影響,所以儘可能要使用彈性小的材料,傳統弓弦多用絲線。
傳統制弓最大問題是失敗率高,即使是最好的師傅,也只有50%的成功把握。為保證原材料能重複使用,過去制弓都用魚鰾膠,它的優勢是遇熱後自動融化,即使歷經百年,也可以輕易將牛角從竹胎上剝離下來。
由於壟斷生產,到清末期,全國只有北京藝人能掌握此項技藝。然而,弓為兵器之王,練武必從練弓開始,它可以長力氣、增準頭、提高柔韌度。標準弓是違禁品,所以武俠們只好練彈弓,彈弓力量略差,只能射泥丸,殺傷力大大下降。
因過度管製造成的技藝流失,在清代並非一例,比如馬球,唐代傳入中國,歷代是騎兵訓練的必修課目,明代北京城還有很多馬球場,但清政府為防止民間反抗力量,嚴禁私人養馬,康熙十年後,政策才漸漸寬鬆,但馬球運動受此重挫,基本絕跡。
表面上看,將弓箭製造與生產集中起來,有利於匠人間技藝交流,在短時期內,會提高整體製作水平,但從長期看,封閉體系導致信息無法流動,體制僵化凝固,只能因襲前人,這就扼殺了傳統工藝的創造力,不僅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其自身生存也變得艱難。
清康熙時,戴梓通過研究西方武器,發明了原始的機關槍,卻被長期擱置,最終失傳,而弓箭生產一直延續到清代滅亡前。而生產出來的箭堆放在故宮中,解放後清理出宮時,用大卡車竟運了半個月。造成巨大社會浪費之外,隨著清代的滅亡,弓箭藝人難以謀生,製作技藝幾乎失傳,目前,它作為國家級非遺,真正掌握其製作技藝的,寥寥無幾。
(本文材料主要引自《北京志·體育志》)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王佳
推薦閱讀:
※如果有機會成為一位遊俠,你會選擇哪一種類型?
※十年紅人譜:李安以大俠風範 挑釁文化禁忌
※神龍大俠
※論膝法--- 凌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