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練習太極拳膝痛的起因與防治

太極拳是一項科學的健身運動,動作柔緩優美,連綿不斷;如行雲流水,舒展大方。很符合人體生理結構和運動規律。男女老少選練皆宜,深受眾人青睞。但是,在日常練習太極人員中也不乏出現一種令人疑惑的情況一一膝痛。有人還因患此症而棄練,讓人實為惋惜。何以至此呢?究其因,主要有以下幾因由造成。

1練拳前沒做好準備活動。

太極拳動作雖然柔和緩慢,但在行拳中也需要一定地運動量來完成每個動作。尤其是腰、胯、膝關節的承受力更大。所以,在練習前做些熱身準備活動是很必要的。很多人對這方面比較忽視,睜眼即「聞雞起舞」,豈不知:軀體已靜卧一夜了;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還處於惰性狀態;四肢關節的肌腱、韌帶比較僵硬,在此情況下行拳極易造成關節軟組織損傷。因此,練拳前必須做好準備活動。比如:正壓腿、側壓腿、後壓腿、正側踢腿、里合外擺腿。下腰、晃腰、涮跨、揉膝、抱膝、壓肩、活踝搖腕。單練貓行太極步等。膝關節練習可參照「導引養生功」之「仙鶴揉膝」一節練習,對滑利關節、拉伸韌帶,提高柔韌性;增強膝關節力量效果頗佳。

2運動量安排欠妥。

合理的運動量是科學健身和增長功力的主要因素。初學拳者如運動量過大,超越了自身體力負荷;日積月累就會出現付作用。尤其是膝關節軟組織會發生急、慢性損傷,給自身帶來痛苦。因此,運動量一定要合理安排,強度.密度都不宜過大過高,在成效上不能總想著「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安排每天的練習次數和時間,初學者每次練拳時間掌握在30分鐘至90分鐘為宜。

在形態拳架方面,姿式可高可低。基礎好、腿部力量強者架式可放低一些,但股四頭肌平面不能低過膝頂。過膝叫『盪襠』;是練拳一大忌。初學和年高體弱者可將架式放高一些,也可單式單段練習,盡量減輕膝關節承重量。以練習結束後沒有明顯疲累感為佳。

3沒有運用好行拳要領。

練習太極拳引起膝痛的原因很多,除沒做好準備活動;運動量安排欠妥外;還有幾點主要因素可致膝傷。一是步型走形。如:做弓步時步幅過大過低;後腳掌外撇角度不適,給膝關節造成一股擰拉力,加重了肌腱韌帶的負擔。正確的做法是:弓步時前小腿垂直踩地,下壓之勁落於腳掌心的『湧泉穴』處,拳訣稱之為「立木頂千斤"。初練拳者可能難予定位;但最大限也不能膝過腳尖,身體要中正松穩;肌體要曲中求直。二是膝關節運用不當。在行拳過程中;膝關節承擔著進退、轉換、起落、擺扣、碾展、蹬跺等換式(換勁)任務;發揮著完成每個形態拳架定式的重要作用,一旦要領掌握錯亂就會造成損傷。如:扭膝、跪膝、歪膝等錯誤形姿。扭膝;就是膝蓋的中心方向沒有和腳尖在一條直線上,在後蹬腿傳輸至前弓腿的勁力線上;膝部出現了一種絞扭勁,勁力不能順達落於腳下。歪膝是指膝蓋外閃和內扣,前小腿不能中正垂直。當換式或轉變行拳方向時;著重用膝部力量來完成動作連接,給膝關節造成了一股橫向擰轉力,極易損傷。跪膝就是指行拳中屈膝換式時膝關節向前下移動現象,胯襠部僵化,上身重量大多壓在了膝關節上。如『白鶴亮翅』一式;重心在右腿,若膝蓋向下跪蹲;則重心偏離,使軀幹重心不能正常垂落腳下;膝關節受力倍增。如照要領收坐放鬆右胯;將膝關節的下跪勁疏通後拉;由大腿和胯腰來分擔軀幹的部分重量,這樣膝關節的負重就減輕了許多,膝痛之患就不易發生了。三是在行拳換式時沒有遵照行拳路線調整好前向姿式。身法步法運用不靈活;對起落、擺扣、碾轉步法要領不會協調運用,使拳式轉換之間勁路難以順接,形態定式變形。所以:在每式的轉身換式或虛實變化中都要用雙腳起落、擺扣、碾轉步法將身體調正與行拳路線方向一致。如42式太極拳,起式後雙膝曲蹲(下主要講下肢動作),身體稍右轉;左腳靠攏右腳「抱球」,接著身體再稍左轉,左腳向左前方邁出一步,腳跟落地;腳尖內扣,接著重心移之左腿上,隨之右腳靠攏左腳、「抱球」,再身體稍右轉、右腳向右前方邁出一步,形成右弓步,此轉換如感覺勁路不順時;左蹬腳可以腳掌為軸;腳跟向外碾展調正。從此舉例中就清晰的看到擺、扣、碾小動作的重要性。運用好這些小步法對調順姿式;預防膝損傷是何等的重要。

擺步、扣步、碾步的具體要領是:1,擺步:一腿支撐,另一腿抬起;小腿外旋;腳跟先著地;腳尖外擺而後全腳著地。2.扣步:一腿支撐;另一腿抬起;小腿內旋;腳跟先落地;腳尖內扣而後全腳著地。3、碾步:以腳掌為軸心;腳跟擦地外展(實腿時根據需要也可以腳跟為軸左右碾轉)。

4膝痛的防治。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此意是:一個高明的人首先要有辦法做好疾病預防和大眾的安定工作;不能待病魔纏身了;動亂暴發了,你再去醫治;想到管理。這就像口渴急了才想起打井,暴亂髮生了;才開始造槍炮,一切都晚了。我們要記住古訓,健身是為了預防疾病;保護好膝關節是為了更好的,長久的進行健身活動。所以必需重視預防高於治療這一真理。練拳中把預防損傷時刻記心上。具體預防措施:除上述「做好準備活動。安排好運動量。掌握好要領」外,在每次練拳結束後;不要馬上停下來,放鬆慢走和彈腿抖膝10分鐘左右。回家後要及時對膝部進行拿揉,拍打等手法的自我按摩,使其肌筋松順;關節滑利,儘快消除疲勞;恢復肌力。

在寒冷季節練拳要加強膝關節保暖,可選購適合自己的藥物性或自熱性護膝戴用。既能加強關節力量;又能預防損傷,一舉兩得,收效頗佳。但回家後立即摘下,以防影響血運通暢。

對於已患有膝痛症者,輕傷可用熱醋療方熏洗。組方:食醋3一4斤(散醋也可),花椒20克(約3小勺),乾薑20克(大片約15片)、桑枝10段(每段約5公分長;以稍節為好)。將上藥材放到醋中;用塘瓷盆或不鏽鋼容器煎熬,沸後再文火煎20分鐘。用一塊潔凈布巾浸藥液敷於患處,並趁熱拍打,盡量使葯汁滲入皮下病灶。如此反覆操治至葯溫降涼即停,此時趁患處肌筋熱軟,立即在患處順肌腱韌帶走向進行理、按、拿、揉、滾、搓等手法的自我按摩,以達到溫經活血;疏筋散結之療效。

如經過上方收效甚微,可改用中草藥外洗治療。組方:川牛膝20克、海風藤20克、威靈仙20克、元胡15克、紅花15克、歸尾15克、伸筋草20克、透骨草20克、花椒15克。操作方法與上同。這兩組治療方價格便宜,簡便易行,患者不妨一試(關節出現重紅腫;或積液時禁用)。

從中醫辨證角度講:膝痛有其外因也有內因。《張氏醫通》云:「膝為筋之府;膝痛無有不因肝腎虛者」。也就是說無外因致傷膝痛;肝腎虧虛重了也會患膝痛之症。因為:肝主筋,腎主骨,二者虛弱必致病。因此,配合內服中成藥;如杞菊地黃丸、左歸丸等效果會更佳。

通過上幾方效果仍不明顯;要停練或減小運動量;儘快去醫院詳查診治,切莫延誤病情。

總之,練太極拳之目的是為了強健體魄,延年益壽、提高生活幸福值。但要講究方法,不能在沒經明白人指導及學懂拳理情況下;只憑一股熱情強練;妄練、拙練,這就恰似「鈍刀伐木;事倍功半」。練太極拳首先要明拳理;合要求、懂練法、多請教、防傷病。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只要按照練拳要領及上述注意事項;持之一恆的練習;必定會收到可喜的健身延年之效果。

文/侯蘭香

推薦閱讀:

公開選拔旅遊局副局長專業知識練習題及答案
?練手肘倒立,手臂沒力?你需要這麼一套練習循序漸進...
練習「松胯」的三個步驟
[轉載]六手太極功練習方法

TAG:練習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