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論語】為政篇(4)孔子一生治學有三個境界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譯文

孔子說:我從十五歲開始就立志效仿聖賢,學習聖賢之道。到了三十歲就可以在社會上立身了。到了四十歲,對於如何為政不再有疑惑,就是「知者」。到了五十歲,就知道了天地萬物的自然法則。到了六十歲能夠聽聞並順應「道」。到了七十歲,可以做到順從自己的內心所想要的一切了。我這一輩子,從十五志於學到七十歲從心所欲,都不會越過這個準則。

注釋

(1)有,《說文》:「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即不應當有。《春秋左氏傳》說「日月有日蝕、月蝕現象。」本義是持有。後來詞義擴大了,不管什麼東西都是「有」,與「無」相對。又引申指存在。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相當於「又」。

(2)志,《說文》:「志,意也。」即意念。《書·堯典》:「詩言志,歌詠言。」引申為志向。本義是志氣,意願;心之所向,未表露出來的長遠而大的打算。本章指心之所向。

(3)立,《說文》:「立,住也。從大立一之上。」即站住。由「大」站立在「一」的上面會意。本義為站立。由站立引申為建立、樹立。本章指立身。

(4)惑,《說文》:「惑,亂也。」即內心迷亂。引申為疑惑、迷惑。 引申為使人迷惑。佛教稱惑為煩惱。本章指疑惑。

(5)天,《爾雅·釋詁》:「天,君也。」引申為至高無上的君主。《說文》:「天,顛也。至高無上。」即頭頂。最高而無以上加的部位。本義為人的頭頂。人至高無上的部位稱為「天」。

(6)命,《爾雅·釋詁》:「命,告也。」引申為告訴、告誡。《說文》:「命,使也。」即使令。本義為指派、發號。古人認為人的窮通禍福、社會的興衰更替,是上天的安排,「命」由此引申為天命、命運。又引申為生命或性命。

(7)耳,《說文》:「耳,主聽也。」即主管聽覺的器官。本義是指耳朵。

(8)順,《爾雅·釋詁》:「順,敘也。」即順序、次序。「順,緒也。」即端緒。「順,陳也。」引申為陳列、陳述。《說文》:「順,理也。」即梳理,使有序。本義是沿著同一方向。本章指順應、依順。

(9)從,《爾雅·釋詁》:「從,自也。」即經由、自從。「從,重也。」即尊重、尊崇。《說文》:「從 ,隨行也。」本義是隨行、跟隨。引申為順從、依從。本章指順從。

(10)欲,《說文》:「欲,貪也。」即貪求。本義為慾望。引申指想要、希望。本章指想要。

(11)踰,《說文》:「踰,越也。」即越過、跨過。引申為超越、超過。本章指越過。

(12)矩,《說文》中無此字。本義為一成年人一手持築杵用力夯築。建築有一定的法規。故引申指法規、規則。本章指規則。

解讀

因為這一章被後人一致認為是孔老夫子一生經歷的自述,結合後世學者自己一生各階段的成長,所以本章的內容是每個學習者耳熟能詳的。比如,我們把三十歲稱為「而立之年」,四十歲稱為「不惑之年」,五十歲稱為「天命之年」,這一切的概念都是來自本章。有關孔子的生活以及人生的記錄,其他章節有,最為詳細的是《鄉黨篇》。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在《為政篇》,孔子突然談自己的人生報告呢?這個疑問,恰恰就是我們要尋找的答案。從《為政篇》的第一章「為政以德」,到第二第三章分別所講的「詩」的教育和「禮」的教育對「為政」的作用。在本章談到孔子自己,這恰恰是孔子關於自己一生「為政」的心得報告。孔子一生「為政」最大的成就是什麼呢?接下來的第五、六、七、八章有關「孝」的回答,正說明孔子是一個為政者之師的身份。第九章談到顏回,說明顏回在孔子的眼裡是自己的繼承者,並且在第十章的對人的觀察,說明孔老夫子沒有看錯。因此,第十一章有了一個總結「可以為師矣」。

我們先分析本章的內容結構,這一章的主語是「吾」,就是指孔子自己。本章分別從年齡的角度,談了人生的六個階段,分別是「十五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從這一章的內容看,這是孔子在晚年,很可能在接近人生彌留之際,所說的話。對於每一個階段,在敘述時都用「而」來銜接。而,連詞,表示順承關係,相當於「就」、「才」。比如「四十而不惑」,意思是到了四十歲就能做到「不惑」。在本章還有三個字「不逾矩」,後人斷句時,把這三個字安排在「七十而從心所欲」後面,成為「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認為,這與前面的語言結構相違背的,「不逾矩」的意思應該是符合每個階段,也就是人生的整體要求。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十有五,就是十五歲。古人在表示整數與零數之間,習慣加「有」或者「又」。志,指心之所向,也就是心裡的打算,我們現在稱之為「立志」。學,對於十五歲的孔子,這裡的「學」,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學習文字和文章,或者是閱讀古聖先賢的典籍。孔子的十五歲至三十歲之間的這十五年,是他的青年時代。但是史料中關於這段時間孔子事迹的記載,幾乎是空白。後人只能從片段的記述中,對孔子的成長進行猜測。《子張篇》第22章有,「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衛國的大夫公孫朝曾經問子貢,孔仲尼先生的學問是從哪裡學來的?子貢回答說,周文王、周武王的聖人之道並沒失傳,還散存在人間。賢能的人了解和掌握大的方面,不賢能的人了解和掌握小的方面,到處都有文王和武王的聖人之道。我的老師哪裡不能學?為什麼要有一個固定的老師呢?對公孫朝這樣具有挑釁性的問題,子貢的回答非常智巧。事實上,孔子平生曾參拜過許多私淑之師,從文獻中可以找到這些人。比如,郯子、子產、老子萇弘、師襄子等。由此看來,孔子是沒有固定的師從。但是,我們不能把這裡的「志於學」認為是一般意義上的學習或者拜師。從《學而篇》的第一章我們明白,「學」就是後覺效仿先覺而習,那麼對於孔子來說,他的心中也是有宗仰的對象的。這個宗仰的對象最終就是周文王,他是文王的聖賢之道的集大成者,是傳承者。由此看來,本章的「學」就是師從,宗仰的聖賢。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學習歷史英雄人物一樣。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從十五歲開始就立志效仿聖賢,學習聖賢之道。

三十而立。孔子在三十歲這一年或者三十歲左右,到底發生了什麼?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歲,齊景公與齊國的執政大臣晏嬰造訪魯國。根據劉向《說苑》中的記述,齊景公曾向孔子詢問關於周禮及古代歷史的一些問題。孔子對齊景公評論了秦穆公,說秦穆公的國家雖然小,但他的志向高遠,政治清明,辦事果斷,政策得人心,法令都能得到貫徹執行。認為秦穆公即使稱雄於天下並不難。在說到齊景公的先祖齊桓公時,孔子毫不客氣說,齊景公實在談不上是什麼「仁者」。因為齊景公是靠殺死他哥哥篡位而成為國君的。這種行徑不仁又不義。在齊景公拿齊桓公成為一代霸主來解釋時,孔子指出這是因為齊桓公善於選拔有本領的賢臣,比如重用了管仲。對於倡導學有所成並積极參与國家政事的儒學,孔子在三十歲可謂最精彩的一次亮相。我們不難看出,這一次也就奠定了孔子在魯國甚至當時的國際上的聲望。這就是所說的「三十而立」。

從政治上,三十歲前孔子幹了些什麼呢?孔子曾做過季氏門下的家吏執事,身份並不高,地位在家臣(家大夫)之下。孔子由於貧困,為了生活,為他並不喜歡的季氏家族做事,也是出於無奈,所以三十歲前從事業上可以說是「不立」。雖然孔子在季氏家因為工作出色,職位得到了提升,一度在季氏家擔任管理工役的小司空。孔子也因此「年祿千鍾」,從而得以擺脫貧困,衣食無憂。也就是在三十歲前後,孔子從季氏家族辭職,身邊聚集了一群門徒和志同道合的人,其中包括顏回的父親顏路和早期弟子琴張等。大約在此年,孔子離開魯國,開始了他人生第一次的周遊列國。

我們現在說「三十而立」,理解為到了30歲要成家立業,顯然俗人之見。「立」的具體意思,《里仁篇》第14章有: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意思是說,不用擔心自己沒有地位,擔心憑什麼本事站立在這個位置上。不用擔心沒有人知道你,求得能做事就可以讓人知道了。是說一個人,要因「立」而有「位」,這個位是為政具體實施的位置。因此,本章的「立」是指立身,具有了在社會上立身的本領。本句的意思是,到了三十歲就可以在社會上立身了。

四十而不惑。惑,疑惑、迷惑。後人多理解為,孔子到了四十歲對人生沒有什麼疑惑了。不,不會,不再。在這裡「不」表示有結果的肯定,也是指從這個時間往後,不是「沒有」,否則就是「四十無惑」。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到了四十歲就不再疑惑了。後人沿著「學」的思路而來,認為三十歲的「立」是學有所成,那麼四十歲就是對學問沒有疑惑了。但是,本章是在整部《為政篇》的主題下而談的,所以我們理解本章不能偏離這個原則。「不惑」一詞,在《子罕篇》第29章出現過,「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而對於「知」究竟是指什麼,在《雍也篇》第22章有「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意思是說,樊遲問什麼是為政的智慧。孔子說:把符合百姓利益的事情作為使命去奔忙,把心思用到敬奉鬼神就會遠離百姓的利益,這就是為政的智慧。接下來《雍也篇》第23章有,「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意思是,孔子說:知者之樂如水德之樂,仁者之樂如山德之樂。知者要隨時考慮為百姓做事,仁者要時時刻刻自審內省。知者會獲得最大的快樂,仁者之聲名會最長久。這兩章的內容都是與「為政」有關。而對於「知者不惑」的解釋是,一個真正的知者,是把『務民之義』作為做學問的目標,就不會有什麼疑惑了。也是與「為政」有關。在接下來的第30章有「可與立,未可與權」。「立」這裡指的就是為政。權,權變。不惑就是「知權」。「知者不惑」的意思是,(有的人)可在一起立身於社會去為政,不可在一起權變。因此,本章的「不惑」是指與「為政」有關,意思是,到了四十歲,對於如何為政不再有疑惑,就是「知者」。所以在重點談「為政」的《子路篇》,有「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五十而知天命。四十不惑,可以說是把「人道學」系統學完了。五十歲該進入「天道學」系統。所以,我要明白什麼是「天命」。在先秦的典籍中,「天命」有三種含義:一是指天地萬物自然的法則,接近於定命、定數。比如《荀子·天論》:「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二是指天神所主宰的命運。比如《尚書·盤庚上》:「先王有服,恪謹天命。」三是指天所賦予人的稟賦與本性。比如《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在《論語》中多處談到「天」和「命」,直接談到「天命」還有一處,《季氏篇》第16章有,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有註解稱《論語》中多處的「命」指的就是天命。

後人對於天命的解釋,其含義相當複雜。我們要想了解孔子「天命」的含義,從《論語》、《周易·繫辭》或者其弟子的著述中去尋找,更為準確。無論是《論語》還是《中庸》,都沒有對天命給一個直接而通透的解釋。孔子的另一套學問系統《易·繫辭傳》對「天命」有更深一點的說法。「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南懷瑾認為,「旁行」是無所不通,乃至可以說,旁門左道,什麼都了解。但是,「旁行而不流」,雖然有時候迫不得已也會用些手段、旁門左道什麼的,但是不會違背原則,辜負初衷,絕不會過分,而失之於流——不正當。所以「樂天知命,故不憂」。中國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的一個原則有四個字,就是「樂天知命」。樂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則,合於自然;知命就是也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諦,乃至自己生命的價值。這些都清楚了,「故不憂」,沒有什麼煩惱了。這裡的「樂天知命」,是對「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的深度解讀,也就是對《易》,是對天地之準是宇宙間最高標準、最高邏輯的解讀。

那麼,「五十歲」和孔子的一生有什麼聯繫呢?在《述而篇》第16章有,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意思是說,當時如果再多給我幾年時間,五十歲時像現在一樣學習《易象》,就不至於犯下「大過」之錯誤。結合「五十以學易」和「樂天知命」,孔子的「知天命」已經不是單純的處世學問了,已由「知人」上升到「知天」的境界。知人有三個階段:志於學、立、不惑。《易·繫辭傳》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可以說,四十歲之前是形而下的學問,五十歲以後是形而上的智慧。天命是什麼?天命就是影響小到每一個人,大到世間一切事包括自然的、社會的、歷史的等一切事物的法則。因為孔子的學問有兩大系統,一是儒學《論語》,一是易學《易·繫辭傳》。本句的意思是,到了五十歲,就知道了天地萬物的自然法則。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孔子完成了「人道學」和「天道學」的學問體系後,就該進入「性命學」的系統。所以,六十歲和七十歲與「性命學」有關。在《論語》中,與「性」有關的有兩處。一是《公冶長篇》第13章,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一是《陽貨篇》第2章,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門學問的「性命學」系統,即宇宙的本體 。關於人性的本源,與形而上生命的來源的本體論,以及宇宙最初是怎樣開始的?孔子雖然是聖人,但他向我們展示的是一個生命的個體,也是要通過眼耳鼻舌身意來感知這個世界的。但是,孔子的心性和我們是有差別的。就像釋迦牟尼佛,本來已經大徹大悟,但是在凡人眼裡就是一個老頭兒,因為他的境界不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所以,在孔子的「性命學」的表現中,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看得見感受得到的一個普通形象。因為我們不是聖人,所以我能只能湊合著去了解聖人的境界。

對於「耳順」的解釋,有很多種版本。多數認為,對別人說的一切話都可以聽進去,或者是聽到的一切道理都能明白。果真如此嗎?四十歲之前的學問之道不就是白學了嗎?我認為,用耳朵聽別人的話或者道理,顯然是有問題的。順, 順應,依順。《易·說卦傳》:「昔者聖人之作卦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意思是說,昔日聖人作《周易》時,將以順應性命之理。

對古人諸家說法中,我以為王充之認識最為確當。《論衡·知實》從知天命至耳順,學就知明,成聖之驗也。未五十、六十之時,未能知天命、至耳順也,則謂之「且」矣。無論是學道,還是學佛,不同層次不同境界。比如佛教之「開悟得道」是什麼境界?沒有開悟得道的人,只能說一個概念而已。開悟的解釋為「看到爹娘未生我之前本來面目」,不是開悟的人何以能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凡夫就是凡夫,聖人就是聖人,根機陋劣的我們,怎麼能體會到超凡入聖的「耳順」和「從心所欲」的境界呢?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在這裡可以理解為,到了六十歲能夠聽聞並順應「道」。

七十而從心所欲。從,在這裡應該與「耳順」的「順」同一個意思。七十而從心所欲,意思是到了七十歲,所有的對外物的慾望,與「心」是相順應的,這是無欲的境界。心不知執著於外物,這與「老年戒得」一個道理。的確,貪慾是影響我們內心的最大障礙。心中已經接近「道」了,讓所欲順從自己心中追求的「道」,此境界只能言談,我們連會意的資格也沒有的。從,順從。心,內心。欲,想要。這句話的意思是,到了七十歲,可以做到順從自己的內心所想要的一切了。

不踰矩。踰,越過。矩,準則、規則。《荀子·賦》:「園者中規,方者中矩。」意思是,圓的合乎圓的法度,方的合乎曲尺的要求。歷來注家,把這一句劃歸到「七十而從心所欲」去,顯然是錯誤的。孔子談一生的治學經歷,到了最後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我這一輩子,從十五志於學到七十歲從心所欲,都不會越過這個準則。這是孔子告訴我們,在他老人家的學問體系中,無論是誰都不會越過這個次第、規則。


推薦閱讀:

孔子說:你們不是君子,我也不是君子,那誰家的那誰也不是
怎樣儘快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這重境界?
如何評價巴金批孔文章《孔老二罪惡的一生》?
儒家為何如此看重「禮」?
孔子誕辰紀念會上的講演詞

TAG:孔子 | 論語 | 境界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