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儒家學樂觀,跟道家學旁觀,跟佛家學達觀

跟儒家學樂觀,跟道家學旁觀,跟佛家學達觀

物質的需求是有限的,精神生命的豐富性是無限的。在精神領域,有人過得多姿多彩,有人比較貧乏空虛,關鍵在個人的選擇。而儒釋道三家可以給中國人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跟儒家學樂觀

儒家是進取的哲學,所以我們學了點儒學以後,你的一生就會是積極的、樂觀的。

大家看《論語》,到處都是「樂」這個字,講樂學,講教育的快樂、人生的快樂。它讓人怎麼完善自我、關心他人、改進社會、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

它有盡性之說。盡性之說,就是把你自身的,父母給你的種種潛質充分發揮出來。人的一生不要去和別人比,想同某某一樣,不可能的。像錢鍾書先生,我看他的書,充滿智慧,那是不可學的大天才,他過目不忘啊,我的記憶力就不好,這個沒法學,因為他天生就有這個天賦而我沒有。每個人把父母給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就可以了。

儒家要成就這樣一個人:有理想、有追求、有尊嚴、有社會責任與參與意識,有仁、智、勇三達德的獨立人格。向聖賢看齊,但是不是要你做聖賢,聖賢是最高目標,一般人做不到。但是要做有德君子,不做缺德小人,這是—般人通過努力可以做到的。

大家看《論語》裡面,孔子講到君子有一百多處,例如「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懷德」、「君子坦蕩蕩、「君子義以為上」等等,講怎麼做君子,我覺得這是我們的目標吧,我們可以做個君子。

儒家講的忠恕之道是平等的愛,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愛是社會生活的情感紐帶。人情冷漠不好,金錢最容易使人情冷漠,它可以使家庭解體,夫妻反目,父子為仇。我們現在看電視上家庭成員打官司,不就為點錢、為點財產嗎,世情太冷了,社會這樣不行的。

但另一方面我們講愛,又出現另一個偏向,就是片面的、強加的愛。特別是現在父母對子女過於溺愛,獨生子女多,父母以「我為你好"為理由,什麼都要加在孩子身上,孩子的感受是痛苦的。所以愛必須是平等的,互尊的。

這裡我引《渴望》的主題歌,在座的年紀大點的都可能看過這個電視,當時很受歡迎啊,表達了人們一種強烈的渴望,就是要過真情的生活。它說:「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誠生活。」苦難已經過去了,「恩怨忘卻,留下真情從頭說,相伴人間,萬家燈火」,我們還要在一起生活啊,我們把真情找回來。人需要愛,相互的愛。

跟道家學旁觀

道家是內斂型的,是內收的哲學,恬淡通脫的哲學,使人在進取時不忘後退,在獲得時不忘捨棄。我將之概括為,儒家是進取的智慧,道家是放棄的智慧。

有人說了,放棄還需要智慧啊?人放棄都感到痛苦,錯了,你貪得無厭,什麼都想把著,其實對你沒好處,太累了、負擔太重了,事情也做不好。有所不為而後有所為,必須要善於放棄,必要時該放棄要放棄。

在入世時不忘超脫,在向外追求時不忘回歸自我。在做主人時不忘做旁觀者,做主人應該有擔當,同時要像道家一樣,脫開一點,以道觀之,從旁邊再看一看,你可能更清醒。

你在順利和輝煌的時候不忘記逆境和曲折,因為老子講「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它們是互相轉化的。人如果能這樣想,就會保持一個比較健康的心態。

用有為的智慧和無為的智慧來對應人生的艱難多變,進退皆遊刃有餘;有剛健之氣,也有柔韌之性,增強生命的活力和彈性。生命應該像彈簧一樣,碰一下它彈回來。你看玻璃就不行,一碰就碎。

現在有很多人看起來體魄很健康,但心理不健康,沒有承擔力。我們現在很多青年人沒吃過苦,遇到一點問題,就有跳樓的、有離家出走的、有得抑鬱症的。現在學生得抑鬱症的比我們青年時代多得多,在大學裡面這是個很大的社會問題。讓我們感到很痛心。

一個邊遠地區、民族地區的家庭,很窮困,供一個孩子出來上大學,又上了研究生,太不容易了,當然國家也給―此助學金幫助。但有些學生剛剛要成才的時候,得了抑鬱症,有的嚴重到不能夠學習、工作,就回家了,你說怎麼辦?看來人的生命要經受些挫折的磨練。

為什麼我能經受住「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因為我在少年時期經歷了戰亂和困苦。從1939年到1949年,生活在社會大變動和戰亂中,還有就是貧困,吃不飽,要勞動。我們那一代人都經受了一些苦難,再遇到一些困難,就有一個底兒,有一點鍛煉。

所以我覺得現在年輕人真的要有挫折教育,要他們吃點苦。人就是這樣一種動物,光享受不行,成熟不起來。儒道兩家會給你應對順逆的兩種智慧。

跟佛家學達觀

佛教中所謂的因果報應,並不是讓人屈服於前世的安排,而是主張今生的命運要由自己掌握。

明代一位文學家叫袁黃,字了凡。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身體很差,母親建議他放棄仕途,學些醫術,這樣既可以養家,又能為人治病,於是他努力學習當上了醫生。

一天,了凡在路上遇到一個道士,告訴他你有做官的命,應當好好讀書參加科舉考試,同時還告訴他,你何時會中舉,何時會當官,一輩子都不會有子嗣,在53歲那年必死。袁了凡聽後信以為真,便回家苦讀,果然中了舉又當了官。

一次他去廟中探望雲谷禪師,與他一起坐禪。雲谷見他定力很好,便誇獎他心境平和。他說因為自己的命運早已註定,再如何努力也無用,所以心境反而平和。

大師說:「原本以為你是個了不起的人,現在看來你再平凡不過。命怎麼能讓人算住了呢?」於是便向他講述了佛教的因果教義是「命由己造」,如果是不平凡的人,就一定會突破束縛,創造更好的命運。袁黃聽後改掉了自己的壞習慣,做了很多善事,最後不僅生了兩個兒子,還活到了74歲,突破了所謂命運的安排。

說起命運,很多人都會有疑問,佛教宣揚的因果理論不就是告訴我們前世種因、今世得果嗎?一切好像都是「業」和「報」,既然今生都是前世註定,那我們還需要努力嗎?這不正是一種宿命論嗎?

其實佛教是告訴我們要超越自我,要學會在今生造新的善因、結新的善果。這正是改變人命運的好方法。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自己努力付出,就一定會有豐碩的回報。

佛教中常講「自作自受」和「自性自度」,就是說因和果都是自己造成的,出現了惡果也必須由自己去解決,所以必須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來解決問題。這麼看來,佛教宣揚的正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文精神。

很多文化人信了佛教,反倒沒文化起來,相信宿命,其實佛教並不強調篤信神靈,而是強調自強自立。

有個人苦惱極了,走到一個地方喝茶,想清靜一會兒。茶開始很熱不能喝,過一會兒就慢慢涼下來了。看到茶不管怎麼熱,最後必會涼的現象,他從中悟到了佛教萬法無常的道理,悟到了一切執著其實都是自尋煩惱。真所謂求不得也苦,捨不得也苦。

一次我和一位電視台主持人聊天,他告訴我:「現在有很多人,本來是很有文化的人,怎麼信了佛教以後反而變得沒有文化了?」

這是個奇怪的現象,我覺得一個人信了佛教以後應該變得更加有文化、有品位、有智慧,可的確有一部分人,信了佛教反而陷入了某種誤區,變得迷信起來。也許,他們只看到了人生的痛苦,因此把希望寄托在虛無飄渺的神靈身上。

很多宗教的人文關懷都是通過神靈的方式來體現的,而佛教倡導的是自立,強調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智慧和毅力來超越生死、超越自我。

釋迦牟尼提出了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因果的關係不是外在的,是每一個生命體自己的行為言論思想所種下的因所結出的果,這就是「業」和「報」的關係。它並不強調神的力量,而認為完全是生命體自身的。從這個角度,佛教認為人是可以掌握和改變自己命運的。

佛教認為,如果抱著苦不放,人生也必將非常痛苦。中國的禪宗把這方面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認為人要把握當下,這樣人才是充實的,用禪宗的話來說就會「日日是好日」,如果把握不住,那麼日日是煩惱。

如果我們對佛教沒有正確的認識,不是依靠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去求得解脫,而想依靠外在力量,這樣就會變成沒有文化。佛教提倡「求人求神不如求己」,所以根本的問題是開發自己的智慧,磨練自己的毅力。

跟儒家學樂觀,樂觀就是入世的真精神;跟道家學旁觀,旁觀就是超世的真意味;跟佛家學達觀,達觀就是出世的真妙諦。樂觀方可前行,旁觀方能看透,達觀方得安頓。

這就是儒釋道給予我們的三大根本智慧;懂了,就是通透。

道家做人 儒家做事 佛家修心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儒、釋、道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後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做著出世入世的事業。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是在矛盾鬥爭與融合滲透中發展,猶如三枝奇葩,各彰異彩,相互輝映。

歷代也多認為三者之間有著彼此補充的作用,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說法。

道家 追求自然無為、返璞歸真,滌除玄鑒,瀟洒曠達,體現了機敏做人的學問。不是追求陰謀詭計,也不是一味圓滑世故,而是一種智慧和謀略,它既防止別人傷害自己,同時也能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廣交人脈,左右逢源,事事暢通無阻。

儒家 講究持重、勤謹、正氣、擔當以及自省、中庸的為人處世之道,體現了中正做事的學問。這種心態,讓人圓融通達,變得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成為社會精英。 佛家 主張四大皆空,慈悲寬大、包容忍讓,視世間萬難為無物,不怨天尤人,從自然,呈本性,體現了超脫修心的學問。有了這種心境,人就會變得豁達而堅強,遠離仇恨,避免災難,獲得人生的成功。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書,那麼,道家智慧是最機敏的一頁,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頁,佛家智慧是最超脫的一頁。學習了解儒、釋、道三家智慧,幫你全面地解讀其思想精華,把傳統智慧運用於現代生活中,在做人、做事與修養心性方面為你提供幫助和借鑒。時代在變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這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和思考。縱貫儒、釋、道三家智慧,擷取道家、儒家、佛家中最經典的人生智慧,以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涉及現代人最關注的人生問題,諸如財富、事業、管理、家庭、處世、人際、進退、修心以及養生等方面。這是一個競爭的時代,也是一個成大事的時代,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如果你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那麼你只不過徒有滿腹經綸而無所用。如果你一味老實耿直,不懂應變之道,那麼你也只能處處碰壁,逃脫不了平庸的魔掌。 如果你素來爭強好勝,百折不彎,不懂屈伸進退,那麼你也只能吃虧在後,賠了夫人又折兵。如果你總是心直口快,不加掩飾,不知用晦於明、藏巧於拙,那麼你也只能聰明反被聰明誤,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掌握了道家、儒家、佛家做人做事的方法,必能幫助你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在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大大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處處受歡迎,事事皆順利,從而成就卓越人生。學習道家、儒家、佛家三家做人、做事、修心的成功哲學,密切結合實際生活,可以解決現代人最關注的許多人生問題。諸如事業管理、婚姻家庭、為人處世、結交人脈、職場進退、修心養生等諸多方面。用最經典、實用的人生哲學指導自己日常的做人做事,會更順利地成就事業和人生。大量有關道家、儒家、佛家做人做事成功與失敗的生動事例告訴我們:

做人要聰明不外露,做一個糊塗的精明人;

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萬事都要留有餘地;

要經營好自己的人脈,八面玲瓏路路通;要學會低頭,能屈能伸,「忍」字當先;

要靈活為人,水流不腐,人「活」不輸;

要善於調整自己的心態,「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要外圓內方,行欲方而智欲圓……

做事要有看待事情的特殊眼光,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希望;

要抓住機遇,敢於冒險;要把所有的精力集中於一點,專註突破;

要學會選擇,懂得放棄;要敢於決斷,該出手時就出手;

要從全局出發,能謀善斷,運籌帷幄;

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去開發思維,力求創新;

在面對挫折時要力爭奮發,以毅力和堅忍攀最高峰


推薦閱讀:

得意時儒家,失意時道家,絕望時佛家
和尚是種什麼樣的存在?有責任感嗎?如果成為了他們,變得沒有了所謂世間的責任,這和死亡又有什麼區別呢?
佛家為什麼有那麼多戒條?
出於對六道輪迴、因緣果報的恐懼而發願懺悔,有效力嗎?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

TAG:儒家 | 道家 | 樂觀 | 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