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福音】恩典更新(下)

文 選自:教會雜誌

作者:提摩太·凱樂翻譯:楊基

校對:煦

接上文……

四、以福音為中心——從內心到整個人生

舉止行為與福音相合

新約有一個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加拉太書2章保羅和彼得發生衝突。在使徒行傳10-11章,我們看到使徒彼得是猶太人,他從小受的教育認為外邦人是「不潔」的,他甚至不和他們一起吃飯。古代文化里,同桌吃飯有深刻意義,它代表接納和認同。法利賽人認為:與那些不潔凈的人、場所和事物隔離,可以讓上帝更接納自己。正因為如此,他們看到耶穌與「罪人」同席吃喝覺得無法容忍。

彼得得知福音以後(這福音就是惟獨耶穌可以使我們潔凈,被上帝接納),他開始和外邦人同席吃飯。但是在加拉太書2章,彼得以前的種族優越感又冒了出來。他又拒絕和外邦人一起吃飯,儘管這些外邦人裡面有基督徒弟兄姐妹。

當保羅在加拉太書2:11-16指出彼得的錯時,他沒有簡單地說「種族主義是違背上帝的旨意的」。當然這是對的,但保羅對彼得說他「所行的與福音的真理不合」(14節)。「所行與……相合」這個短語來自希臘文orthopodousin,這個詞字面上的意思是筆直地行走。保羅的意思就是,彼得和他的夥伴所行的,不是與福音真理筆直地在一條線上。保羅認為,福音真理不僅是一套「你靠著得救」的教義,也是每時每刻在生活的各方面規範基督徒行為和生活的指南。

這裡我們看到保羅怎樣應用福音對付種族主義問題。他讓我們看到我們內心深處對福音的不相信,不能認識靠恩典得救的福音的含義。保羅沒有簡單地說「不要當種族主義者」,雖然他的目標是讓人們不要那樣。他直面彼得的方式就是提醒彼得:猶太人和外邦人得救之法完全一樣,都是惟獨通過恩典(參加2:14-16)。保羅好像在說:「把福音用到你心裡去!」彼得當然認識福音,但那時他行得卻與福音不合,在內心深處未被福音完全控制。

行得正合福音,這意味著人有可能偏離福音,或左或右。這個畫面告訴我們,在每件事上都有一條完全符合福音的正路,這條路是唯一的,是由福音所指引,由福音確定的。在生活的每個層面,保羅在加拉太書2章中的榜樣督促我們不僅問自己「在這事上如何行是符合道德的?」更激勵我們問自己「如何行是符合福音的?」一個更新的教會就是我們在此努力讓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符合福音。

福音無所不及

在《耶穌基督的福音(哥林多前書15:1-19)》(The Gospel of Jesus Christ (1 Corinthians 15:1–19))中,卡森(Donald A. Carson)從哥林多前書15章得出兩個宏大的結論。第一個是福音在正常情況下通過公開宣告來傳播。新約里講到福音,很多都談到通過話語傳播福音。然而保羅作為傳播福音的僕人,他的責任不僅是向非信徒竭盡全力地傳福音。保羅也「發現持續地致力於通過福音改變哥林多人生活的各個領域是非常必要的。」[14]於是,卡森從哥林多前書15章得出第二個結論。

而這書信再三說明,福音怎樣真正地發揮了廣大的作用,改變人的態度、道德、人際關係和文化交流。……唯獨信心能叫人稱義,但真正的信心不是單獨的,我們可能還要加上:福音強調一個信息,就是神過往和現在成就了什麼,它也必須轉化為可相信和服從的認知性真理,但這福音從來都不完全只是認知性的。[15]

哥林多書信的其它部分也一再闡述這個道理。哥林多前書中,保羅譴責哥林多教會的分裂和結黨(1:10-17)。他指出他們的態度是驕傲和自誇,背叛上帝主權恩典的福音(1:26-31)。保羅在5-6章談到性犯罪和管教時,他給哥林多人一些規範行為的具體指示;而保羅的要求是建立在福音已經使哥林多人稱義(6:11)且他們是用基督的死所贖買回來的(6:19-20)這一基礎上。在第7章處理單身、離婚、再婚的問題,「其文脈是福音的優先地位、末世時代來臨所帶來的一個更新過的觀點以及對末日的期盼。[16]

哥林多後書8-9章,保羅依據福音富於說服力地呼籲人們慷慨捐助。他把徹底而謙卑的慷慨解囊與「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林後9:13)聯繫起來。而物質主義則是沒有認真對待基督犧牲的福音。

福音也必須改變基督徒在商界中的商業行為和輕重緩急順序;要改變那些沉溺在寡斷無情的自戀中之年輕人的優先順序;要改變追求快樂但從未成功的單身者,他們寂寞苦悶,而且常常享受罪中之樂;要改變活在睏倦與絕望中的邊緣者;還有更多的。這些一定要達成,不是嘗試從福音中摘取一些社會原則,更不是藉著那些不著邊際、不得要領的大聲疾呼,那是徒勞無功的,而是要在我們的教會中,傳講、教導和活出我們可稱頌之救贖主的榮耀福音。[17]

什麼叫以福音為中心或以福音為首?意思是向全世界宣告、傳講福音。同時也意味著福音在教會內外形成基督徒個人和群體行為的基礎和泉源。福音事工不僅是向外邦人宣告福音,讓他們相信福音;也是以福音教導牧養信徒,讓福音改造他們全部生活,讓他們「活出福音」。

因此,福音是基督更新和轉變一切事情的途徑,無論是人心、關係、教會或社會。福音是所有教義的關鍵,也是我們如何看待我們在世的生活的關鍵。所以說,我們所有問題都來自於缺乏對福音的了解。而正面來看,福音改變我們的內心、思維方式、以及我們對待周遭一切的態度和方式。

五、福音的貫徹實施——教會中的恩典更新

恩典更新的途徑

更新和復興的最終源頭是聖靈,但聖靈一般使用三個「工具」來實現復興。

1重獲福音

很多人認為不同的教會或左或右地處於兩個極端之間。一個極端是「自由」和相對主義的;另一個極端是「保守」和道德主義的。但是,相對主義和道德主義其實並不是兩個相反的東西。我的意思不只是說,相對主義和道德主義都一樣壞一樣錯——我的意思是,它們從根本上說是同一個東西。它們都只不過提供不同的「自我救贖」的策略,這些策略都是建立在人為的努力基礎之上的。

有的教會對悖逆上帝和罪睜隻眼閉隻眼,教義不嚴謹;有的教會在紀律和教義上十分嚴格。這兩種教會都缺乏可以改變人生的屬靈能力、權威和喜樂。使教會事工能改變人生的唯一方式(不通過權威主義就帶來喜樂、能力和震撼)是傳講基督的福音,只有福音才能同時解構人的任意妄為和律法主義。所以,復興的關鍵是重獲福音。勞雷斯對此有高超的看法。他說雖然基督徒從教義和理性上知道稱義是成聖的基礎,但很多基督徒卻「依賴成聖作為稱義的基礎……他們救恩確據的來源是自己的誠懇、自己最初信主的經歷、自己最近的虔誠表現或相對不太頻繁的故意悖逆上帝。」[18]換句話說,他們在神學上相信「耶穌接納我,所以我好好生活」,但他們內心的運作原則仍舊是「我好好生活,所以耶穌接納我」。背後的危險是:甚至基督徒平時的生活都顯得好像福音不是真的。我們在內心深處並不是真信福音。

教會中重獲福音有三個途徑。首先是通過講道來重獲福音。因為講道是教會會眾聽到信息的人數最多的僅有場合。是不是某部分聖經比其它部分更適合講福音呢?不是,絕對不是。任何時候你可以講經文的意思是基督和基督的救贖,而非簡單地論述聖經上的生活原則,都是有助於更新的講道。但是,用這種方式講道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就連致力於此的講道者常常也是講解耶穌多,應用少。[19]

教會也要通過培訓領袖來重獲福音。關鍵是要跟他們一起經歷一段強化的福音更新的過程。這包括內容和生活接觸。我說的「內容」是一起學習一些培訓材料,比如鍾馬田《屬靈的蕭條:病因和醫治》(Spiritual Depression:Its Causes and Cures)一書中《真實的基礎》(The True Foundation)這一章;或我的書《浪子的上帝》(The Prodigal God)以及相關學習指南。更進一步的閱讀材料包括勞雷斯和約拿單·愛德華茲的作品,列在本文結尾處。我說「生活接觸」的意思是設法安排個人會面約談和輔導,幫助領袖們為偶像和自義互相悔改。一旦福音「一粒石子落水」,會產生漣漪效應,你會有很多牧養工作。相關的資源包括救贖主教會用於小組的加拉太書研讀材料以及普世豐收宣道會(World Harvest Mission)不同的培訓、周末講座和材料,特別是《兒子的名分》(Sonship)課程。

第三個重獲福音的方法是讓領袖開始帶領團隊。在團隊小組裡,他們將給出見證:福音如何改變了他們自己的生命;他們將借著閱讀、研經,以及使用那些曾對他們自己最有幫助的讀物帶領其他人。

2興旺的禱告

聖靈也使用合一的、非同尋常的、以國度為中心的禱告橫跨城市和教區網路,點燃復興之火。米勒(Jack Miller)在《內向型教會向外展型轉化》(Outgrowing the Ingrown Church)一書中,把「維護保養型」禱告會和「前線作戰型」禱告會清楚地加以區分。[20]維護保養型禱告會簡短、機械,總體上關注教會內部的物質需要。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前線作戰型禱告會的特徵:

  • 祈求恩典來認罪、謙卑自己;

  • 充滿同情和熱忱,為了教會的興旺並向失喪者傳播福音;

  • 渴望認識上帝,渴望見他的面,渴望看見他的榮耀;

  • 這些話可不是老生常談。聽一場禱告會可以清楚地看出有沒有這些特徵。在使徒行傳4章、出埃及記33章和尼希米記1章都記載了復興的禱告,在這些禱告里可以清楚看到前線作戰型禱告的三要素。例如,使徒行傳4章你可以看到使徒被宗教領袖威脅之後,他們沒有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祈求保護,而是求主讓他們繼續勇敢佈道!復興開始的時候,常常只是一個很小的團體,甚至是一個人,禱告求上帝的榮耀在那裡彰顯。復興總是伴隨著某種不同尋常的禱告,遠遠超越普通禮拜儀式和禱告模式。

    3創造力

    沒有一次復興是過去的重演。聖靈總是用最適應當時、當地文化的新方式傳遞福音。第一次大覺醒(The First Great Awakening)出現了巡迴福音佈道。而點燃19世紀中復興運動的是由平信徒帶領的禱告會。開創適合文化處境的新方式來宣告福音就是「處境化」(contextualization)——適應新的文化處境但不妥協福音的內容。正如魯益師(C. S. Lewis)在《納尼亞傳奇》中說的:你不能用同樣的方式重回納尼亞,所以最好把眼睛睜大點。

    福音使我們既謙卑又確信。這不僅適用於個人更新,也適用於平衡和處境化的團體更新、領袖栽培和履行使命。太想得到文化的贊同揭示了我們缺乏福音所帶來的確信;太急於表現我們自己的基督徒文化也顯露出我們缺乏福音所帶來的謙卑。以為從前的基督徒沒有從各自不同的處境中接受多少恩典,這是一種驕傲,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傳統,認為它一錢不值。我們也不能驕傲地貶低當前的新文化潮流,認為它們缺乏恩典;或固執地認為以前的所有文化都比當代文化在屬靈上更加純潔。福音讓我們謙卑,使我們既不仇恨傳統也不為傳統所制。如此,我們就能適應環境並且有所創新。

    個人更新的記號

    當一群自以為已經認識福音的人開始發現他們實際上還不「認識」福音時,當他們真正擁抱福音並活出信仰時,復興就到來了。一旦這種情形廣泛發生,就會釋放出難以想像的巨大能量,那時教會不再以成聖為稱義的基礎。基督徒團體的生活向著神所呼召成為神國在世界的象徵轉化時,教會之外的人被吸引並加入進來,因為他們看到(相比於任何沒有基督的人類社團)基督徒團體的美好。

    1「掛名」的教會會友歸信基督。

    「掛名」基督徒認識到他們從來就不認識福音是什麼,他們體驗自己得到新生,開始通過恩典與基督產生活生生的關係。作為教會裡的一個長期成員,當他們講述自己才真正歸信基督時,當他們用華美的辭彙描述基督時,當他們以嶄新的方式悔改時,他們的歸信會使會眾興奮。這些較早接受福音更新的人會震動其他會友更新自己。

    2「沉睡」而未更新的基督徒重新相信和珍惜恩典

    「沉睡」或停滯不前的基督徒被喚醒,思考他們為什麼會在焦慮、嫉妒、憤怒和無聊中度日。他們在心裡感到上帝真的存在,也更加深刻、更加直接地感到上帝愛他們。伴隨著對罪新的、更深刻的認識及更深刻的悔改(不僅為行為上的罪,也為內心的態度),他們更確信上帝的臨在和愛。於是,他們變得既比從前謙卑、柔和,又比從前勇敢、堅定。一個人越感受到自己的罪債是多麼巨大,越能深刻體會基督償還罪債是多麼奇妙。

    3非基督徒受到吸引

    教會得到更新以後,更好的敬拜、服事社區、放棄論斷和與世隔絕的小群體態度,顯然會吸引教會外面的非基督徒。教會常常會呈現爆炸式的增長。「掛名」基督徒的真正歸信基督和「沉睡」基督徒的更新,會給敬拜帶來更多激情、自由和上帝的臨在感。更新的基督徒產生出更有生命力的群體,彼此分享、關懷、敬拜,成為天國君王美麗的身體,教會外的眾人就會覺得這個群體令人羨慕。

    不僅如此,那些體驗到上帝的美好、能力和愛的基督徒會把他們與基督和教會的關係擺在生活的首位。他們將變成絢麗奪目的見證;他們更願意也更自信地向他人分享自己的信仰;而他們的分享也少論斷卻多贏得人心;他們對自己的教會將更加有信心,從而更願意邀請別人來自己的教會看看。這樣的轉變是健康而持久的,有時候甚至是戲劇性的,它會導致教會顯著增長,甚至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

    很多教會增長確實很快,但在美國,快速的教會增長几乎總是通過轉會實現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少有真正的更新。而在恩典復興當中,新歸信的信徒卻是主體。從1857到1859年,美國的信仰復興帶領超過50萬非信徒進入教會。在此期間,紐約市幾乎所有教會的會員都增加50%。同時,在北愛爾蘭有十萬新基督徒信主加入教會,幾乎占整個國家人口的三分之一。同時,估計威爾士和蘇格蘭全部人口的10%歸信基督。

    社區更新的標誌和方式

    勞雷斯描述了在大覺醒和復興前後教會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總體來看,不同的宗派教會傳統傾向強調一兩種事工,但不太重視其它事工。例如:長老會歷史上強於教導和教義,五旬節和英國聖公會(以他們各自的方式!)長於敬拜,浸信會強調傳福音,重洗派強調共享和關心窮人等等。但是,在福音更新時期,這些不同的長處在教會裡被結合起來,而不是通常那樣單項的。福音更新過程中,教會集體生活中會出現一些特點,勞雷斯對這些「次級元素」 (secondary elements)進行了描述。[21]

    1充滿活力的敬拜

    福音「回歸」時——上帝的聖潔和愛變得真實、偉大、深入人心時——敬拜自然而然地有上帝的臨在。不論是哪種敬拜形式和傳統,得到更新的教會在敬拜時不再像以前那樣呈現單維度特徵(不僅是理性和學術性的,不僅是情緒高漲的,不僅是禮儀性的),而是有整體全人的參與:理智、意志力和情感。上帝超越性的臨在被多數人清楚地體會著,這種感受滲透在整個敬拜中;不僅信徒得建造,非信徒也被吸引和幫助。

    2深刻的神學

    福音「回歸」時——當人們清楚地認識道德主義式的宗教與福音的恩典是多麼涇渭分明時——講道和教導自然而然以福音、基督為中心,而不是道德主義的說教。講道在神學上更加純正,因著對福音的興趣的更新,對聖經神學更加有興趣;同時佈道和教導又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講道不僅使真理更加清晰,而且更加真實,更加能夠改變生命。在復興之中,傾向自由主義的教會可能變得更加註重聖經本身;而傾向基要主義的教會可能變得不那麼強調宗派之別,更加註重福音本身。

    3社會影響。

    福音「回歸」時——信徒再沒有必要保持他們正直而有能力的形象——這自然而然地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無須偽裝,也不用逃跑。同樣,福音使人謙卑,使信徒同情和忍耐他人。這些都能加深和密切教會內的人際關係。這些新關係成為福音改變人生的主要渠道。生命不可能通過課堂或會議改變,只能通過緊密的群體改變。在這些關係中,福音的涵義和作用通過討論和打磨塑造(modeling)得以了解和發展;又通過正式和非正式的互相監督、友誼、門徒訓練和集體敬拜和聖禮的形態結構得以植入人心。在更新時期,教會與文化截然相反的特性對非信徒變得特別有吸引力。

    4福音傳播

    福音「回歸」時——它既使基督徒謙卑溫柔又使他們堅定勇敢——每個信徒自然而然成為傳福音的人。更新時期總是教會顯著增長的時期,會員增加不是通過轉會和「教會採購」(church shopping)而是通過信仰轉變。更新時期的福音傳播主要不是通過某些課程或事件,而是通過與重新充滿活力的基督徒和新基督徒的關係。發生這一切是因為福音的兩個特點:

  • 福音帶來謙卑柔和。福音和宗教式的道德主義不同,它不會使人蔑視異議者。

  • 福音帶來勇敢堅定。因為基督真實的愛和喜樂,福音使人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福音使人無所畏懼又不失溫柔。

  • 5社會公義和憐憫

    福音「回歸」時——基督徒認識到不是自己救了自己,而是從心靈的貧瘠狀態被拯救出來——他們自然改變了自己對那些經濟和物質貧瘠的人的態度。這種謙遜的關懷正是雅各書1-2章和很多經文的主題。基督徒被福音更新以後,願意向他們的鄰居、窮人、周圍的社區和城市奉獻自己,服事他們。如果他們不關心窮人和弱勢群體,那就說明他們還沒有真正理解自己得救完全是上帝的恩典。

    6文化更新

    福音「回歸」時——當福音不再僅是一套我們必須遵從才能得救的信條——基督徒認識到福音不僅是基督信仰簡單的ABC(基礎),而是從A到Z(整體)。它不僅是進入天國的道路,也是重塑我們全部生活的基礎。福音實際上是一種世界觀——它與其它的世界觀截然不同,它綜合描述人生的目的,並且應用於生活的每個領域。因此,基督徒一旦被福音塑造,就發現福音影響他們的職業追求和公眾生活。由福音塑造的信徒深刻、生動、健康地影響任何社會的藝術、商業、政府、媒體和學術。

    同樣值得我們注意:當福音更新發生在作為整體的基督的身體中時,這些集體特徵就不僅出現在某些得到更新的當地教會,也出現在當地社區甚至更廣泛的文化(local neighborhood and even the broader culture)之中。復興激起涌動的人潮參與社會關懷和社會公義事業。雖然有一些持續的學術爭論,但過去20年已經有廣泛的共識,承認美國的重要社會公義運動都深深地植根於福音復興。

    當然,大覺醒不僅促成美國19世紀的廢奴運動。同樣,威爾士1904-05年的復興引發了影響深遠的社會革新。煤礦坑洞裡面的生命被改變;工人和管理者在工作時間一起參加禱告聚會。負責救濟的濟貧法守護者(Poor Law Guardians)評論說,很多工人把他們年老的父母從濟貧院接回家供養,長期拖欠的債務得到清償,被偷的東西被歸還,犯罪率直線下降。

    因為真正的宗教不僅是私人問題,只提高內在的平安和滿足。真正的聖潔可以改變基督徒的私人生活,同樣改變他們的公共生活。福音重新塑造人的行為和關係。社會中大量真正的基督徒積極活躍地存在可以改變社區的所有方面:經濟、政治、社會、學術以及其它種種。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這些「次級元素」是相互依存的,它們是從被福音更新的內心當中自然流露出來的。首先,很多人被福音更新,因為他們被呈現這些品質的教會吸引。第二,每個元素的活力不僅依靠個人內心被福音更新,也依靠其它元素。它們相互促進。例如,當基督徒舍己地為窮人奉獻時,他們的鄰居對福音就更加開放。更深、更好的社會關係可說是福音傳播的結果,同樣也是福音傳播的途徑,因為這樣的社會生態使福音更加可信。我們心靈的歸屬感常常不是來自於聽道而是來自於朋友之間的交談。

    雖然這些元素是互相影響和加強的,但是每個元素的研究者和推動者都傾向於推崇自己擅長的那個元素並貶低其它元素。佈道家可能擔心強調社會公義會導致社會福音(將社會改良等同於傳福音)。他們也擔心照顧窮人會榨乾傳福音的能量、關注和其它資源。而主張社會公義的人常常否認文化更新的重要性,因為他們主張基督徒應該深入到大街小巷,到窮人中間去;他們認為基督徒不應該花精力影響藝術、媒體、商業界的精英人士。專註於社區建設的領袖們則不看好教會快速增長和傳福音的計劃、訓練,因為他們不喜歡這些東西——他們希望一切改變都自然而然、「有機」地發生。這些張力必須要透過那些理解福音如何激發所有這些元素的領袖們來克服。

    六、總結

    六、總結

    從表面看,復興可長可短;可潤物細無聲,也可充滿戲劇性;可影響深遠,也可改造局部。儘管程度不同,福音更新的動力會帶來充滿生氣的敬拜、更加深刻的神學、社區改良、福音廣傳、社會公義和憐憫。

    如果沒有這些動態表現,一個教會或許在人數上有所增加,但教會沒有生命力,也不會產生持久的影響。教會看上去奄奄一息:

  • 大部分增加的會員是轉會的,不是歸信基督的新信徒。

  • 因為沒有深刻的認罪悔改,很少有人見證出顯著的生命改變。

  • 教會增長對當地的社會生態沒有影響,因為教會會友不將基督信仰帶入工作、財富的使用以及公共生活中去。

  • 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深刻的福音更新,我們的外在生活方式對於我們的信仰就是封閉的,信仰就不能具體地改變生活方式。我們的內心和教會如果得到這樣的更新,我們的生命就更深地紮根於福音,上帝的聖靈會成為改造和美化我們生命和教會的強大動力。

    注釋及引文

    1、本文選自提摩太·凱樂和「救贖主從城市到城市」(Redeemer City to City)所編著之城市植堂運動材料《福音DNA》中的第四部分。——編者注

    2、最近的優秀研究,請參考Thomas S. Kidd的The Great Awakening: The Roots of Evangelical Christianity in Colonial America(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的前兩章。愛德華茲復興理論和實踐,請參考Douglas A. Sweeney的Jonathan Edward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Word: A Model of Faith and Thought(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2009)。在馬可·諾爾(Mark A. Noll)的Turning Points: Decisive Moments i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0)一書中,諾爾追溯不列顛屬靈復興的起源,見「The New Piety: The Conversion of the Wesleys (1738)」。

    3、這裡關於復興的觀點與兩個廣傳的觀點不同。1)靈恩派認為教會復興主要在於聖靈特別的(extraordinary)運作的加增(神跡、醫治、啟示)。相比之下,這裡的觀點認為復興是聖靈通常的(ordinary)運作的恢復(使人認罪、確信恩典)。2)基要派的觀點認為復興只是傳福音活動特別活躍的時期。這種觀點可以追溯到查爾斯·芬尼(Charles G. Finney)的作品。

    4、Richard F. Lovelace, Dynamics of Spiritual Life: An Evangelical Theology of Renewal,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1979, p.101.

    5、Richard F. Lovelace, Dynamics of Spiritual Life, p.211-212.

    6、Martin Luther,A Commentary on St. Paul』s Epistle to the Galatians,(Philadelphia: Smith, English & Co., Miller & Burlock, 1860), p.206。較新的翻譯見Martin Luther, 「Lectures on Galatians 1535, Chapters 1–4」 in Luther』s Works, volume 26, Jaroslav Pelikan編譯,(Saint Louis:Concordia Publishing House, 1963),91頁。

    7、參考Timothy Keller, The Prodigal God,(New York: Dutton, 2008)(中譯:提摩太·凱樂,《浪子的上帝》,何新東譯,《教會》2010年第5期,2-9頁——編者注)

    8、這段對話基於理查德·盧卡斯(Richard Lucas of St. Helen』s Bishopsgate Anglican Church, London, UK)的講道。在《浪子的上帝》中也被引用。

    9、C. S. Lewis, The Screwtape Letters(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 1961),ix.(中文版:魯益師,《地獄來鴻》——編者注)。

    10、愛德華茲沒有鄙視普通倫理道德。他認為普通倫理是上帝用來在世界上限制邪惡的主要方式,因為它使大多數人講真話、不偷盜、守信用等等。然而,愛德華茲不希望基督徒滿足於此而不去培養真正的美德。

    11、愛德華茲在《種種觀察》(Miscellanies)和他的倫理學著作《論真美德的性質》(The Nature of True Virtue)、《博愛及其果實》(Charity and Its Fruits)、《上帝創造世界的目的》(Concerning the End for Which God Created the World)以及《論宗教感情》(The Religious Affections,或譯《信仰的深情》)中討論了普通倫理和真美德的問題。

    12、Martin Luther, A Treatise on Good Works, Part IX. (Middlesex, UK: The Echo Library, 2007),p.23.

    13、「任何人,只要任何時候不相信上帝……而是以其它東西或以他們自己來尋求上帝的喜歡,就沒有守這個誡命,且真正在崇拜偶像,即使他們守住了其它所有誡命。」馬丁·路德,《論善功》,第五部分,23頁。

    14、 Donald A. Carson, 「The Gospel of Jesus Christ (1 Corinthians 15:1-19)」 , The Spurgeon Fellowship Journal Feature (Spring 2008), 10. 參考網址http://www.thespurgeonfellowship.org/Downloads/feature_Sp08.pdf,(accessed June 25,2009)。(中文譯稿見http://www.akow.org/topic_detail.php?id=2——譯者注)

    15、同上,10頁。

    16、同上,10頁。

    17、同上,11頁。

    18、Lovelace, Dynamics of Spiritual Life, p.101.

    19、這本身是一個巨大的題目。要繼續研究,我建議初學者閱讀Bryan Chapell的Christ-Centered Preaching: Redeeming the Expository Sermon(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1994, 2005)。

    20、見C. John Miller, Outgrowing the Ingrown Church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86, 1999)第98頁以及之後的內容。

    21、Lovelace, Dynamics of Spiritual Life, p.145–200.

    推薦閱讀:

    安卓8.1有哪些更新?
    記錄:西方城市發展與城市更新實踐
    更新兩個觀念,你就能成為進取型人格
    仿葉子花長款毛衣,冬天配大衣絕對漂亮(166樓更新了編織說明,上一張穿上身的圖)

    TAG:更新 | 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