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中華郭氏源流考略連載三|尋廬講壇
黃帝苗裔
郭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源遠流長、人口較多的一支族姓,也是當今炎黃苗裔中英賢薈萃、遍布中外的著名姓氏。在有關夏商時期的文獻典籍中,就有郭氏名人的歷史記載,也就是說郭姓族人的發祥、發展、繁衍、播遷的歷史,縱貫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發展軌跡。這在數以千計的中華姓氏中,屈指可數。
在流傳甚廣的《百家姓》中,郭姓雖排列在第一百四十四位,但據《人民日報》一九八七年五月三日及一九九二年十月四日報道,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人員杜若甫、袁義達,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一九八二年全國人口統計中0.5‰隨機抽樣資料,以及一九七八年台灣省出版的《台灣地區人口之姓氏分布》所提供資料的綜合統計數字表明,郭姓在全國排居第十六位,是占漢族人口1%以上的十九個大姓之一,郭姓人口總數一千萬左右,其中尚未包括數以萬計的海外僑胞。
縱觀五千年華夏文明史的發展長河,郭姓素以望族著稱於世,英賢俊傑,代有偉人。正如《湘陰郭氏家譜自敘》所云:「較而論之,郭氏見諸史籍者,名跡莫著於漢魏,文學莫多於晉宋之交,功業莫盛於唐代,而唐太師汾陽王尤顯異。」在郭氏族祠中,有三幅流傳至今的楹聯,極其生動、高度精鍊地概括了從春秋戰國經秦漢魏晉、隋唐五代到宋元之際,郭氏族人的豐功偉績和對華夏文明的歷史貢獻。
其一為:「金台師事」(郭隗)「竹馬歡迎」(郭伋)「金台師事」之郭隗,為戰國時燕國人。燕昭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郭隗應聘而至,以「欲求千里馬,千金買馬骨」的譬喻,深受燕王嘉許,以師禮相待,「築金台」(宮殿)以居之,於是樂毅、郭衍、劇辛等賢才,紛紛投效燕國,燕國遂成戰國七雄之一。
「竹馬歡迎」之郭伋,為東漢時扶風茂陵人。他初任大司空府屬吏,後歷任漁陽都尉、穎川太守、并州牧等職,因在任內施行德政,深受百姓擁戴,到西河美稷時,百姓扶老攜幼,夾道歡迎,數百名少年兒童,騎竹馬沿途迎送。
其二為:「北宮史表」(郭槐)「東國人倫」(郭泰)「北宮史表」指晉代尚書令郭槐。因他德行高尚,世人敬仰,名載史書,譽為史表。
「東國人倫」指東漢郭泰。郭泰字林宗,太原郡介休人。博通經典,志節高尚,朝廷屢次舉薦、徵聘,拒不入仕,居家授徒,弟子近千。因興反對宦官閹黨的首領人物李膺十分交好,曾遊歷東都洛陽,文士名流絡繹拜訪,千里迎送,名動朝野,被譽為「東國人倫」。
其三為:「道學千古」(郭忠孝)「綱目一人」(郭子儀)「道學千古」指宋代郭忠孝。郭忠孝字立之,開封人,曾拜宋代大家理學程頤為師,研習《易經》、《中庸》倡導儒學,後任永興軍路提點刑獄,助唐重守城,抵禦金兵,後兵敗城破,以身殉職。「綱目一人」指唐代郭子儀,郭子儀為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因平定安史之亂,功居第一,官至太尉、中書令,封汾陽王,一身系時局安危達二十年之久,史稱「再造唐室第一功臣」。宋、元之後,郭氏族人南遷江東,遍布海內。明、清之際,拓展海外,助鄭成功收復台灣。由此可見,郭氏族人繁衍、播遷的族史,縱貫了華夏五千年文明,涉及到東南亞及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堪稱華夏文明史的縮影。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猶是焉。」據文獻史籍記載,郭氏之根,在黃土高原的秦、晉、豫三省,郭氏始祖為中華民族所共認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眾所周知,黃帝軒轅氏與炎帝神農氏,是炎黃子孫的根之所在,是維繫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血緣紐帶,也是五千年華夏文明史發祥的標誌。從軒轅黃帝到當今海內外郭氏苗裔,經歷了歷史的興衰更替,人世的滄桑巨變,可謂源遠流長,根深葉茂。據史書所載和考古發現,黃帝為氏族社會時期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首領,是有熊國君少典氏之子。其母名附寶,為有喬氏之女,因於野外見雷電繞北斗樞星,感而有孕,生黃帝於壽丘,長於姬水之畔,居於軒轅之丘,故以姬為姓,軒轅為號。因其系有熊國君之裔孫,亦稱有熊氏,或公孫氏。
《史記。五帝本紀》載稱: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絢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是一位精明能幹的部落首領。「軒轅之時,神農氏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凌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貔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這裡所說的「神農氏」,即是炎帝裔孫榆罔。《國語。晉語》云:「昔少典氏娶有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皇甫謐《帝王世紀》對炎、黃二帝的身世作了進一步闡述:「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喬氏之女,名安登,為少典正妃。」「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少子,姬姓也,母曰附寶。」這段記述說明,炎帝、黃帝同為少典氏之子,同為有喬氏之甥,卻並非一母所生,亦非同姓宗(一為姜姓,一為姬姓),而是出於同一部落聯盟的「雙胞族」,反映了母系社會時期氏族婚姻的社會形態。而黃帝「教熊羆貔貅區虎」與炎帝戰於阪泉,以及藉助風伯、雨師、應龍、旱魃擒殺蚩尤的神話傳說,則反映了上古時期以動植物和自然界為圖騰崇拜的文化形態。
關於炎、黃兩個部族的聚居和活動區域,民族源流史專家何光岳先生在《炎黃源流史》一書中曾作過深入探討。該書載稱:炎、黃兩族,原為黃河上游陝甘一帶的西姜族兩大部落聯盟。炎帝神農氏初居姜水之畔的姜水域一帶。姜水域,今名姜城堡,在寶雞市南七里。《水經注。渭水》云:「岐水東延姜水城南,為姜水。」相傳神農氏之妃有蟲喬氏曾居於此。姜城堡東一里有規模宏大的神農廟,廟之九聖泉,傳說為神農氏「三朝洗禮」之處。神農氏初以游牧為生「羌」原意,據《說文》所言,乃是羊羔脆乳的象形文字。姜應來源於羌,是以羊為圖騰的部族。之後,神農氏沿渭水流域向東遷徙,進至黃河中下游的肥沃平原,燒山焚林刀耕火種,嘗百草,藝五穀,發展了原始農業,故被後世尊稱為「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生於壽丘,居於軒轅,成於姬水,故為姬姓,古代姬、岐同音,姬水當為岐山下之水,即今陝西岐縣南橫水河。
關於「壽丘」的地理方位,歷來有幾種不同說法:酈道元《水經注·渭水》稱:「黃帝生於天水(壽丘),在上邽城東七十里軒轅谷。」皇甫謐《帝王世紀》則雲黃帝生壽丘,「丘在魯東門北」。《路史》、《史記》、《通鑒外紀》均主張壽丘在兗州曲阜,即山東魯國之都邑附近。今人柏明、李穎科所著之《黃帝傳》,則認為壽丘當在今黃陵縣境內。何光岳先生據《清一統志》秦州史料考證說,秦州州北一里有壽山,下有魯谷水。壽山不高,與土丘相似,俗稱壽丘。而魯谷為黃帝之子十二姓中之姞姓魯人居住之地,魯人居住之地叫魯城,其北門有壽丘。秦州東有軒轅谷,軒轅溪出谷之南山。而岐山、姬水均在秦州城東附近。因而推定黃帝所生之壽丘,當為秦州魯城北門之壽丘;而史籍中所說州曲阜之壽丘,乃黃帝族人東遷黃河下游之後,為紀念黃帝誕育之地命名而來。
黃帝族最初與炎帝族同樣游牧於陝甘大草原上,後隨著炎帝族東遷,也逐步遷徙到黃河中游的黃士高原,世受「母親河」黃河的哺育,為黃河文化的象徵,也即史書所稱「有土德之瑞」,故稱為「黃帝」。
炎、黃二族,作為同源共祖、地域毗鄰的兩大氏族部落,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交往十分頻繁,一方面聯姻、聯盟,共御強敵,一方面又為擴大領域、爭奪部落聯盟領導地位而互相爭鬥。
據史書所載,黃帝軒轅氏之姬姓貴族與炎帝神農氏之姜姓貴族,世為族外婚的習俗一直沿續到周代初期。如黃帝裔孫后稷,其母姜嫄,乃炎帝族有邰氏之女;周太王古公亶之妃曰太姜;武王之妻曰邑姜,為姜尚姜太公之女,生成王及唐叔虞,至今山西晉祠聖母殿仍供奉邑姜之神像。
在長期交往的歷史進程中,炎、黃兩族為抵禦其它部族的侵擾,結成了軍事聯盟。如在炎帝榆罔氏時,因蚩尤族聯合九黎族,威脅到炎黃聯盟的領導地位,炎帝榆罔向黃帝族求援,炎、黃盟軍經過多次惡戰,終於在涿鹿之戰中擒殺蚩尤,並將其「解首分葬」。今山西運城地區之解縣,即傳說中蚩尤解首之地,運城鹽池也傳說為蚩尤族流血而成,足可見當時戰況之慘烈。
然而,隨著黃帝族勢力的發展、膨脹,炎、黃兩大部族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矛盾和衝突,最終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部族戰爭。黃帝「修德振兵」,統帥以熊、羆、虎、豹等為圖騰的各個氏族,與炎帝族大戰於涿鹿之野。炎帝族節節敗退,最後在阪泉一戰中被黃帝族徹底擊敗,向東方遷徙。黃帝於是取代炎帝成為中原各部落聯盟的首領。黃帝被推為部落聯盟首領後,注重德治,任用賢能,並先後征服了共工、刑天、三苗等部族,鞏固了統治地位。同時努力發展生產,先後創造發明了房屋、舟車、弓箭、衣服、水井、陶器等日常生活用品和武器,制定了婚喪嫁娶及天文、音律等禮儀規章,成為上古時代中原華夏族中一位傑出的首領,奠定了華夏文明的基石。
軒轅黃帝作為華夏文明發祥的歷史象徵,不僅對當時社會經濟發展有卓越貢獻,同時也是人類繁衍進化、民族交融的「人文初祖」。
據《國語·晉語》、《史記·五帝本紀》和《路史·後紀》等史書記載,黃帝有四妃、二十五子,是一個「多妻、多子」的龐大家族。黃帝元妃(即正妃)西陵氏,名嫘祖,「始教民蠶絲,以供衣服」,被尊為「天后娘娘」。生昌意、玄囂、龍苗三人。
「昌意降居若水」,就封蜀地,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生子三人:長曰乾荒,次曰安,季曰悃。乾荒生高陽氏顓頊,後繼少昊青陽氏為帝,為「五帝」之一。安處於西土,後立國為「安息」,為安氏之祖。漢代通西域,安息遣使入貢,友好往來。悃遷北土,為党項之源,其後有拓跋氏,南北朝時建立北魏政權。
「玄囂降居江水」,也封在蜀地,生子喬極,喬極生高辛氏帝嚳,繼顓頊為帝,史書列為「五帝」之一。
龍苗生吾融,為吾氏。吾融生卡明,封於卡,為卡氏。「卡明棄其守」(失去封爵),「降之南裔,生白犬」,為南蠻族之祖。
黃帝次妃為方雷氏,名女節,與西陵氏同屬炎帝族之女,生子休及清。
黃帝三妃彤魚氏,也系炎帝神農氏宗支姜氏之女,生揮及夷彭(一作夷鼓),揮受封於張,為張氏、弓氏之祖。
黃帝四妃曰嫫母,貌丑而有德,生蒼林、禺陽(亦作禺虢)。蒼林姬姓,生始均,居於北狄。禺陽為黃帝少子,受封於任,為任、謝、章、洛、昌等姓之祖。
以上四妃共生了九子,其餘十六子為黃帝眾妾所生。
黃帝二十五子中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巳、滕、箴、任、荀(苟)、僖、姑、儇、依。其中青陽氏、蒼林氏同為姬姓(紀生)。(注1)
黃帝部族與炎帝部族這種相互聯姻的婚煙狀況,及「同父異姓、同姓異氏」的傳承世系,不僅真實生動地表明母系氏族社會「族外婚」的社會形態,也表明了當時「姓」、「氏」二者之間不同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功能。
「姓」、「氏」是兩個密切相關而又有所區別的文化表徵。「姓氏」是「姓」與「氏」的合稱,二者皆具有族號、宗號、家號之含意,均具有維繫血親、區分族別的社會功能,是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化的體現。
遠古時期,「姓」、「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社會功能及文化表徵。所謂「男子稱氏」、「婦人稱姓」、「姓別婚姻」、「氏明貴賤」,是對姓氏內涵、社會功能及其產生、發展的歷史淵源的高度概括。
《通鑒·外紀》云:「姓者,統其祖考之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自分。」也就是說,姓表示氏族的起源、出處,是原有的、大宗的族號:氏是後起的,是分支的、小宗的族號。先有姓,後有氏;姓大於氏,氏統于姓;姓是氏的源頭,氏是姓的分支。
在母系氏族社會,「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因而世系的計算,只能以母係為准,從母而得姓,即《左傳》所說「因生賜姓」。所以《說文解字》解釋「姓的造字結構是「從女,從生」,是會意字。
由於同姓成員均源於同一母系始祖,有共同的血緣關係,先民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逐步懂得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道理,因而在先秦時期已嚴禁同姓結婚。「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的習俗,即源於此。「姓別婚姻」這一社會功能,體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禮儀,也完全符合現代優生學的科學理論。
氏的起源較姓為晚,是姓所衍生的支族,約起源於父系氏族社會,盛行於周初的分封制度。《左傳·隱公八年》有一段關於「姓」、「氏」關係的精闢論述:「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說,天子分封諸侯,根據出土而賜姓,又分封土地而稱氏。諸侯以字為謚號,後人便作為族號;擔任官職而世代能恪守職責的,便以官名為族號;也有以受封采邑作為族號的。這裡的族號,就是氏。
鄭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也說:「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氏不可呼為姓。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二而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望(即郡望)名貴賤。」
前文所述「黃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實際上就是說,在黃帝姬姓大家族中的二十五個獨生子中,有十四人因有封爵領地,被賜為十四個氏族,其中青陽氏、蒼林氏與黃帝同為姬姓,余者為異姓、庶姓。
受封的諸侯、氏族,均為「子承父職」的世襲制度,並有權在自己的領域內,對自己的子孫後裔、宗支近族或功業卓著的卿士、大夫,分封大小不同的食邑、采地,從而形成新的氏族。
對黃帝二十五子的姓氏、生平及傳承世系,古代史籍記載較為簡略,且有所差異,見諸於先文獻典籍的宗支族系達一百多個。現擇其與郭氏有關的幾個支系作一簡要介紹。
郭氏之「郭」,從字形來看,帶有邑(阝)旁;從字義來講,「都邑之外城,謂之郭」。可見郭氏起源,與「胙土命氏」的古制和居邑之地理方位有一定淵源。
據《括地圖》、《夫論》、《風俗通》、《元和姓篡》及《路史·後紀》、《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典籍記載,郭氏
:
註:1、黃帝四妃、二十五子的姓氏名號,各史書記載略有異同,今據《路史·後紀五》有關黃帝記載引述。(本文作者系李吉教授、馬志超碩士合撰)
推薦閱讀:
※【轉載】中華大玄空(下篇)
※讀《讀歷史 悟美德》傳承中華五千年文明
※細說中華五千年——從開天闢地到1997 史上最大的編年史 193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逐條解讀
※中華道藏 05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