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也談「詩法自然」

上次說過,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看到一首詩詞,意思也許能大致理解至少能猜出來,而格律及平仄也沒有問題,但是怎麼讀都彆扭,很不通順,就像一鍋夾生飯,在如今的網路詩壇,煮「夾生」飯的詩者不在少數。七律·趙州橋(下平二蕭韻)自古趙州煙雨瀟,李春典範念奴嬌。

千年穩續鶯啼序,萬里通歌石拱橋。多麗滿江紅日映,無憂一葉落花漂。

人生如夢將軍令,漫漫征途慰遠遼。這是我在一個群里看到的一首吟趙州橋的七律,作者還標上下平二蕭韻,看上去格律倒也正規,但是除了幾個詞牌名比較熟悉,我都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說什麼,想表達什麼?堪稱神作,我現在讀來還直流虛汗。

反過來讓我們看看古人是怎麼寫詩的?馬上作明/戚繼光南北驅馳報主情,江邊花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這是抗倭名將戚繼光的代表作,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是口語,在此詩中,非常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自然流暢,恰到好處。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太白的小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像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自然樸素,感情濃郁,被稱為「千古思鄉第一詩」。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小詩如同口語樸素流暢,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李白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讚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同時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每每看到老杜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我的天吶,好神奇啊,信手拈來,自然流暢,讓我真的體會到陸遊所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李白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文無定法,詩無成法,發乎內心,應乎自然,是為作詩之道。(部分資料源於網路)

作者簡介:幽蘭飄香,醉月詩苑主編,農民,詩詞愛好者。

推薦閱讀:

身處當下的中國,你的切身感受是什麼?
自然,科學,技術的思考
錦雪顏,玲瓏心——遇水即變透明的山荷葉
女人像大自然。女人是神秘的。

TAG: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