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轉 如何練習太極粘勁

在這轉 如何練習太極粘勁

2009-02-19 21:46:49|分類: 網友太極文章選錄 |標籤:無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太極拳的粘勁

粘」是太極拳推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兩個互相作用,用內勁與對沾連的動作。

粘勁是練太極拳的基本功內勁,是太極拳的中庸之勁。與對方接觸後不先不後、不頂不丟,實質上是以吾勁敷蓋在對方勁力上,好像對方一人在練推手。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浮我隨,故沉我松。

太極拳是一種短打拳種。要求能寸勁擊發,「挨」著何處何處擊。因此,「粘」是技擊的前提。粘得牢,才算懂勁。只有粘貼住對方,才能充分發揮太極拳的短打技能。

太極拳名家陳微明指出:「太極拳手若粘不上人,就談不上用。」他認為「粘」是太極拳技擊的要素,練拳要終身求它。粘勁須得在推手中追求。《拳經總歌》的開頭兩句,指出了求粘勁的方法與途徑。「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絲我皆依。」「諸靠」指的是推手八法,是兩人手臂互靠,用推手八法粘貼纏繞以練習懂勁和放勁的技巧,通過嚴格、正確、反覆的練習,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高級推手技術水平。

推手時上肢畫圈纏絲,下肢隨上肢前進、後退移換重心,在「不頂不丟」的原則下,運用三根九防線的粘貼適應動作。不論是單推手還是雙推手,是定步推手還是活步推手,初練時,特別要注意粘點皮膚靈感。通過粘接受信息傳遞,採取行動的應激反射。久練,功夫加深,這個應激反射過程,也隨之加強。求粘勁,大腦的思維是關鍵。接受信息傳遞,辯證思維傳遞接收如閃電,應激反射如雷霆,對來自內外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大腦要做出果斷的正確反饋,意導人體各器官,各組織協調工作,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推手時的聽勁、懂勁來自粘勁。沒有粘就沒有膚感,因此,雙手要起到接收情報作用。推手時,先在手,後在身,做到處處能粘、處處能隨,不丟不頂。隨人之動而伸縮、進退。練時要遵循「捨己從人」的原則,處處能察覺和順應客觀的變化規律。動作圓轉自如,從人仍能主宰於我,不失我之中正不偏,就能制人,並且不被人制。

練習太極拳的粘勁要明確目的方法,會總結循序漸進的練習。

1.定人

(1)初級階段。要選擇太極拳技術比自己高的陪練,最好請老師做陪練。因為初練拳者,心情緊張,手臂部知覺不靈,猶如木棍,腰胯不松,進退虛實不分。因此,讓老師引領,邊推邊指正動作姿勢及粘、掤的表現。這種推手俗稱「喂勁」。如慈母之餵食,日久感覺漸趨靈敏,由於手臂而肩胸,而背,乃至周身皮膚,均能粘住敵身。彷彿嬰孩之母接受餵食而能自動的精確進食一般,意求粘連勁。切記不必急於求其他勁力,要單一目標而求之。

(2)總結階段。熟練後,應與此等技術者推練,這樣推練是一種比較法,邊推邊總結自己的接觸感受,也是手者離母獨立生活的階段。實踐出真知,與同等技術者推練,當然不如與老師推練那樣,粘、連、沾、隨、不丟不頂。推時會產生凸凹、頂、丟、偏之病,這樣兩人才能吸取教訓,不斷求精。

(3)驗證階段。要選擇初練推手者練習求粘。因為初練者與己初練時一樣。讓彼把自己原來的毛病表現出來,更能促進練粘功的進程。只要能適應彼的各種動作,說明自己的粘功有了根基。然後與不同層次的人推練,逐漸求適應感覺,久練,達到隨心所欲用粘功。

2.定形式

  各種形式是前人推手求粘勁的途徑,他們創立的推手形式都經歷了實踐考驗。各種形式是按人們的認識從易到難的規律制定的。陳式太極拳有五種推手形式,即挽花、定步、活步、大(扌履)、花腳步。練習者按照這種形式順序求練,粘勁功夫定能求達。

3.定位置

要根據推手的形式,選擇練習搭手的位置。推手的粘吸位置順序為:上肢腕、肘、臂、肩;下肢腳、膝、胯、臀。然後從遠到近,以身試手練習。最終練出渾身能掤,能粘。這樣才能趁機放勁,力求達到「挨著何處何處擊」的高級功夫。

4.定速度

初練者動作不靈活,意導緩慢,推練時要隨著形式、位置變換速度。速度順序要先練慢速再練快速,然後再練快慢交錯,逐步求達快慢都能粘吸對方。

5.定力度

推手用輕力,再逐漸加力度。不論輕力還是重力,都應均勻用力。每周要用重力推練三次,每次約五分鐘,然後用輕力推練。目的是使對方更好地掌握感知的粘勁。再用重、輕、空三種力度變換練。求敏感要在不知中形成習慣,增加難度,才能加速粘,掤功夫的提高。

6.定距離

距離固定初學者有規可循。上肢的粘、連與下肢有關,與腰胯旋轉有關。初練時,距離不定,便容易凶頂、丟之病,最好是先定步,再動前弓步,掤練一段時間,再活步推練,能直來直去上下步,也能走圓弧推練。堅持推練,膚感定增。

最後要綜合訓練,先按照五種推手形式求粘,再練散手用粘,要不斷地總結經驗,防守能做到堵、截、理、繞四肢法,放勁能畫圓出方,乾淨利索。

陳氏太極拳抖勁的練法

抖勁的基礎是纏絲勁和腰襠勁。抖勁是一種突如其來的爆發力,其特點是快速、螺旋、氣足、力猛、勁長、動短、意遠。久練推手,對纏絲勁、腰襠勁的體會也愈來愈深, 「粘連黏隨不丟頂,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技巧也愈練愈熟,逐漸發展出來一種突然的發勁動作——抖勁。

一個完善的發勁動作——抖勁,包括四個因素:一是落點的位置;二是發勁的速度;三是落點發勁的旋轉度;四是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的靈敏度。一、二兩項為一般武術技擊方法所共有,而三、四兩項則為太極拳推手所特有。

抖勁既須在推手中實踐,也須抽出拳套中幾個單式來反覆練習。在推手中可先互「喂」,即一人被動地聽憑對方試驗抖勁,並告知其不足之處。這樣互「喂」可使進步較快。

抽出單式來反覆練習,可以充分發揮全身各部位的爆發力而無所顧忌。「掌拳肘和腕,肩腰胯膝腳,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這是從前太極拳家總結的發勁經驗。

太極拳的抖勁練習,要求在內外兼練、增加身體的抗擊力之後才練習抖勁,先練能化也能受擊,然後再練習抖發。練拳和推手時的「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主要是練任脈、督脈。「塌腰落胯,氣向下沉,勁往前發」,主要是練帶脈、沖脈,內勁充沛,氣勢騰挪,皆由此練出,功愈深而技愈精。內外兼練,才能既增強身體的抗擊力,又加強了打擊的爆發力。

練習發勁,先注意動作的柔順、協調和正確,然後研究爆發力的集中、快速和強大。這是練勁先練順、練巧先練勁的鍛煉程序。單練時,為了增強抖勁的旋轉性、刻人性,發勁時須風聲呼呼,氣勢雄壯,才能練出功夫。否則, 「拳無功,一場空」。

前輩太極拳家散打發勁時,目光如電,變臉變色,冷笑險嬉,哼哈作聲,氣勢逼人。虎威比猛,鷹揚比捷。其技術特點為:以柔克剛,應用黏隨,出奇制勝,應用抖截。亦有以剛克剛者,則運勁似百鍊之鋼,無堅不摧。其手法:碰啄劈拿,分筋錯骨,點穴閉戶,按脈截脈。其運勁有:黏隨抖截,犯者立仆。其跌法有:手當足用,足當手用,一動即進,插襠管腳,擰腰變臉,橫直披砍,應手而跌。其拿法有:粘連黏隨,乘勢借力,變化輕柔

推薦閱讀:

男女舞者沒有舞伴如何練習標準舞?
山式練習要領:
棍術 | 基本棍法練習第二組
自從練習這組動作,男朋友越來越喜歡我了呢!
沒有舞伴如何練習標準舞

TAG:練習 | 太極 | 在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