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鮃病原鰻利斯頓氏菌的藥物敏感性

張曉君 ,秦國民 ,陳翠珍 2,房海2,閻斌倫 f 1.淮海工學院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 連雲港 222005;2.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動物科學系 ,河北 昌黎 066600) 摘 要:對從大菱鮃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L.)細菌性敗血感染症的病 (死 )魚中分離到並經鑒定的病原鰻利斯頓 氏菌 fListonellaanguillarum)進行了對常用抗菌類藥物及弧菌抑製劑 0/129的敏感性測定。結果表明,供試的 2O株鰻利斯頓氏菌均對 所測定的 37種抗菌類藥物中的頭孢噻肟等 18種藥物高度敏感、對青黴素 G 等 6種藥物耐葯、對頭孢唑啉等 lO種藥物耐藥性 菌株間有差異;2株 (S010610—3和 S010610.4)對弧菌抑製劑 o/129具抗性,余 18株均表現敏感。 關鍵詞:大菱鮃;鰻利斯頓氏菌;藥物敏感性 中圖分類號: $91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6932(2008)05—0035.0004 隨著大菱鮃在我國北方養殖的蓬勃發展,工廠化養殖規模、養殖密度的不斷加大,以及在養殖過程中 缺乏規範的對傳染病的有效控制,且魚類所處的特定水生境更易於病原的播散等,使得某些病原細菌易於 廣為擴散,大菱鮃養殖的細菌性病害問題目趨嚴重。大菱鮃細菌性病害表現了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 成為了制約其養殖發展的重大障礙,各地養殖場幾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細菌性疾病的發生與流行,成為 當前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課題而受到養殖界的特別關注。 2001年,作者對山東某海水魚養殖場大菱鮃 (2~3月齡 )所發生的呈敗血症感染的病例進行了檢 驗 。受檢病魚表現為攝食減少、反應遲鈍。對兩批次送檢的共 20尾發病瀕死及剛剛死亡大菱鮃的檢驗發 現 ,病魚均表現有不同程度的口部、鰭及腹面出血,有的存在鰭條裂開並呈不同程度的腐爛狀;剖檢見肝 腫脹並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或貧血,脾及腎稍腫脹 ,有 的魚肌 肉有不同程度 的出血點或小斑,均呈 敗血症病變;有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呈半透明狀 (個別的血樣 )的腹水。 取上述剖檢病變 20尾大菱鮃中的 15尾 (第一批次 5尾、第二批次 10尾 ),以其病變肝組織及 腹水做抹 (塗 )片後革蘭氏染色鏡檢細菌,發現均有不同量但較多且在形態特徵上與肝組織直接鏡檢形 態特徵上相一致的同種細菌;同時以 l5尾大菱鮃的肝、脾、腎、腹水為材料作細菌分離,結果均分離到 了同種細菌且在形態特徵上與用肝組織直接鏡檢的相一致 。經對分離菌的鑒定表 明為利斯頓氏菌屬 istonella MacDonell and Colwell 1986)的鰻利斯頓氏菌 .anguillarum(Bergeman 1909)MacDonell and Colwell 1986】,該菌即為原歸於弧菌屬 的鰻弧菌 (V.anguillarum Bergeman 1909)…。鑒於該菌為魚類一種 常見且重要的病原菌,對分離到的 20株鰻利斯頓氏菌進行了常用抗菌類藥物的敏感性測定,以為在生產 中有效預防與治療 由該菌所致疾病提供一定的參考 。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菌株 取上述 l5尾大菱鮃的病變組織 (肝、脾、腎 )和腹水為材料,用普通營養瓊脂及含 7% 兔血營養 瓊脂平板作細菌分離,置 28℃ 培養 24 h和 48 h檢查。結果均分離到了同一種細菌,經鑒定均為鰻利 斯頓 氏菌 。供試 的 20株細菌是從所檢 2起病例經分離鑒定得到的菌株,從每起病例各取 10株,按分 離地、日期及菌株數編號,分別為 S010610—1~10及 S010623—1~10,均為普通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於 4℃冰箱保存供試驗用 。 1.2 葯敏紙片 葯敏紙片主要為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公司產品,批號有:021125、021202、030107等,低溫冷凍保 存,均在有效期內使用。試驗中使用的葯敏紙片共 37種,見表 l,同時表中列出弧菌抑製劑O/129。 1.3 葯敏試驗 按常規的瓊脂擴散法敏感試驗 (改良 Kirby.Bauer法 )進行【2】,具體為將供試的 20株鰻利斯頓氏 菌純培養物分別移接於營養肉湯管中,置 28℃ 培養 18 h後,以滅菌棉拭子蘸取菌懸液分別均勻塗布接 種於直徑 9 cm 普通營養瓊脂平板。待自然稍干後,再用滅菌眼科鑷取葯敏紙片分別平貼於接種了細菌的 平板培養基表面,每個平板貼 6張紙片,置 28℃ 培養 24 h觀察並判定結果。以抑菌圈直徑 f含直徑 為 6 mm 的葯敏紙片在內 )在 20 mm 及其以上判定為高度敏感 (HS)、在 15~19 mm 判定為敏感 (S)、在 10~14 mm 判定為低度敏感 (LS)、無抑菌圈 (記作 0)形成或 <10 mm 的判定為耐葯 (R)【 。 2 結 果 供試 的 20株鰻利斯頓氏菌,對供測定的 37種抗菌類藥物及對弧菌抑製劑 0/129的藥物敏感性試 驗結果見表 1。 3 討 論 已知鰻利斯頓氏菌作為水產養殖動物的病原菌早已被確認,現已知其能引起世界範圍內的硬頭鱒、大 麻哈魚、大菱鮃、香魚、鰻魚、太平洋鮭、鯽魚、竹莢魚、真鯛、鱸魚、鰈魚、鱈魚、鮐魚、各種熱帶淡 水魚 以及蝦、蟹、牡蠣、文蛤、鮑等 5O多種淡水、海水魚類及其他水產養殖動物發生相應的 「弧菌病」。 王為璋 (1994)報道 1992年 2月間在山東芝罘灣網箱越冬鱸魚發生的大批死亡是由鰻利斯頓氏菌所致【jJ: 莫照蘭等 (2002)報道於 1999年從患潰爛症養殖牙鮃分離到鰻利斯頓氏菌 。在對鰻利斯頓氏菌的藥物 敏感性研究方面,肖慧等 (1999)測定了分離於鱸魚的鰻利斯頓氏菌對 47種抗菌類藥物的敏感性,結果 對其中 25種藥物敏感,呈高度敏感的主要包括痢特靈、西諾沙星、新黴素、磺胺、多黏菌素 B、羧苄青 黴素、呋喃妥因、多黏菌素 E、紅霉素、氯黴素、頭孢呋辛、新黴素 B、卡那黴素、美洛西林等,對氨苄 青黴素等 22種藥物有耐性【5】;Aoki等 (1974)曾報道攜帶 R因子的鰻利斯頓氏菌,對氯黴素、鏈黴素、 磺胺和四環素有耐藥性。本次經以 37種常用抗菌類藥物,對從大菱鮃自然病例分離的 20株病原鰻利斯 頓氏菌的藥物敏感性測定,結果供試菌株對其中 27種供試抗菌藥物表現了基本一致的敏感或耐葯;對另 外 10種抗菌藥物表現出了菌株間差異,或為高度敏感、或為敏感、或為低度敏感、或為耐葯。這一結果 顯示了該菌分離株在對某些抗菌類藥物的敏感性方面的不一致性,尤其是 S010610—3和 S010610.4株, 表現出對鏈黴素、四環素、復方新諾明、甲氧苄啶4種藥物的抗性及對多西黴素低敏,這與其他供試菌株 f均高敏 )是截然不同的。同時該菌株對 O/129呈現抗性,藥物敏感性和對 o/129的抗性此兩者之間 是否有關聯、這些抗性是否為此類菌株的天然特性、或是否由同樣的藥物耐性質粒基因所決定的等,均有 待於專項的研究予 以澄清。另一方面,考慮到細菌對抗菌類藥物耐性變異的特徵,也加之本次所檢菌株在 區域分布、菌株數量等方面的局限性,認為明確地認定該菌的耐葯規律尚需對不同區域、不同發病魚類等 作大量分離株的檢驗,同時在有效指導用藥時最好是對相應病例分離株做葯敏測定以保證用藥的最佳效 果 。 鰻利斯頓 氏菌一般對弧菌抑製劑 0 /129即 2,4.二氧基.6,7.二異丙基喋啶 (2,4-diamino一6, 7-diisopropyl pteridine,O/129)是敏感的,但在本次所檢出的 2個菌株 (S010610—3和 S010610.4)卻 是抗性的,此 2株來源於同一尾被檢魚,且又經感染試驗對分離回收的細菌複試表明仍為抗性的。這初 步表明此 2株菌的這一特性是能穩定遺傳的,同時提示鰻利斯頓氏菌也存在 O/129抗性菌株,儘管對 O/129 的敏感性常被作為弧菌與其他細菌相鑒別的一項重要指標,但此結果已表明至少對鰻利斯頓氏菌來講並不 是惟一的。另外 ,本次對鰻利斯頓 氏菌此類菌株的檢出,也可提示在對其他弧菌分離株的鑒定時,亦應對 此項指標予 以注意。 細菌對藥物的敏感性與藥物的濃度及作用時間有關,一般是藥物濃度愈高及作用時間愈長,其抑菌作 用愈強 。但在預防與治療魚類細菌性病害的養殖生產實踐中,還應考慮魚體對所用藥物的耐受能力,正確 的用藥應是既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長繁殖,又不至於超過魚體對該葯的耐受力;同時,還應考慮到過量 用藥和盲 目用藥導致病原菌可能產生的耐藥性問題,這些均需在實際用藥時予以注意。 參考文獻 : 【1] 張曉君,陳翠珍,房海,等.大菱鮃病原鰻利斯頓 氏菌 的鑒定 【JJ.海洋與湖沼,2006,37(5):417—423. 【2] 葉應嫵,王毓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二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553—562. [3] 王為璋.芝罘灣網箱越冬鱸大批死亡探因 [J].齊魯漁業,1994,11(6):9-11. [4] 莫照蘭,茅雲翔,陳師勇,等.一株牙鮃皮膚潰爛症病原菌的鑒定 [J】.微生物學報,2002,42(3):263—269 【5】 肖慧,李軍,王祥紅,等.鱸魚苗爛鰓 、爛尾病病原菌的研究 [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9,29(1):87—93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總和別人不一樣?
敏感肌膚「是否需要護理」!
過於自卑,敏感怎麼辦?
《0-6歲敏感期》
懦弱自卑膽小沒毅力太過敏感心裡承受能力太弱,我都討厭這樣的自己,該怎麼辦?

TAG:藥物 | 感性 | 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