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上海人「彭擦擦」的往事
上海人跳「彭擦擦」的歷史,是伴隨著開埠而開始的。
儘管社交舞,就像賽馬一樣,絕對是一種西方習俗,但它並沒有阻止中國人熱烈地擁抱它,把它視為時尚。據當時的報道,20年代早期,當第一批舞廳開張時,上海人馬上成群地涌去觀看。而像《玲瓏》這樣的流行雜誌,除了每期刊登電影和影星外,還一連三期介紹了社交舞。
位於西藏路巴黎飯店內的「黑貓舞廳」,是老上海第一家獨立經營的舞廳。此後,月宮、老大華、安樂宮、聖愛娜等舞廳相繼開張。30年代,上海經濟畸形繁榮,奢靡之風盛行,舞業迅速發展,西藏路亦被稱為「舞場路」。
到30年代,百樂門、大都會、仙樂斯、新仙林,成了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舞廳,被稱為上海灘的「四大歌舞廳」。其中,讓老上海念念不忘的就是百樂門。1932年,中國商人顧聯承投資70萬兩白銀,建造了這座號稱「東方第一樂府」的舞廳。最大舞池500多平方米,大舞池周圍有可以隨意分割的小舞池,供舞客習舞和幽會。舞池的地板用汽車鋼板支托,富有彈性。
說到這個彈性地板,上海閑話里過去還有一個流行詞,「彈性女郎」——這個詞怎麼來的?舞女,英文叫作「dancing girl」,上海的「洋涇浜英語」謔之為「彈性女郎」。「彈性女郎」往往主宰了舞廳的命運,為此,百樂門訂立了嚴格的陪舞制度,規定只有經過考核,並發給伴舞證的「彈性女郎」,才能進入百樂門伴舞,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彈性女郎」和跳舞者的利益和安全。
再問問老上海,「八角廳」在哪裡?他們一定會回答你,「大都會舞廳」。
舞廳由廣東商人江耀章,於1934年在戈登路(今江寧路、近南京西路)建成,並立即成為了靜安夜生活的「地標」之一。當年「頂級舞廳」可不是隨便叫的,拿大都會來說,首先是自成一體的建築風格,配置豪華的軟硬體裝飾;其次,是要有最好的樂隊,當時大都會的樂隊不是來自西洋,就是來自南洋(菲律賓居多)。
最重要,還要有紅舞女,紅舞女就是「招牌菜」,引來垂涎欲滴的食客,應接不暇時,舞女一晚上忙著「轉檯子」不迭。據說,一位優秀「彈性女郎」的收入,可達舞廳中級職員的10倍以上。「彈性女郎」隊伍的發展,刺激和促進了上海舞廳業的發展。
當咖啡館主要還是「上等華人」、外國人和作家藝術家光顧的場所時,舞廳卻已經進入各個階層,成了流行的固定想像。傳說當年作家穆時英就是在這樣一個叫「月宮」的舞廳里,苦苦追求一個舞女,終於把他娶為妻子——也難怪他的小說,很多背景總是舞廳了。
從30年代開始的十幾年,對上海「舞業」來說,絕對是「大發展」的十幾年,到46年,光入冊的舞女就有3300人。那時的舞廳沒有門票這個概念,客人以付茶錢為主,大舞廳每杯茶價約為1.4元,中舞廳為0.8-1元,小舞廳為0.5-0.6元。(按銀元價格計算)
然而,到了1947年,南京國民政府以「妨害風化,提倡節儉」為理由,頒布了禁止舞廳營業的法令,即「禁舞令」。主導這個法令的行政院副院長王雲五,為什麼那麼恨舞女?八卦一下:他女婿跟舞女「軋姘頭」,兒子又跟一個舞女好上了,儂講,他心裡是什麼滋味,所以,發誓要終結「舞女」這一行。
群情激奮的「舞業」人員在48年1月上街遊行請願,甚至怒砸了當時的上海社會局(即後來的比樂中學,現在的淮海路中環廣場)。遊行人群遭到軍警毆打,400餘人被捕,釀成了震驚全國的「舞潮案」。後來當局迫於社會壓力,才取消「立即禁舞」的通令,並釋放所有關押人員。
「不能跳舞,即不是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在1949年之後算是告一段落了。
人民政府對舊上海的妓女、舞女等實行改造,讓她們自食其力、謀求新生。在新社會、新思想的衝擊下,曾經盛極一時的舞廳終於衰落了,第一家全面歇業的就是「大東舞廳」。
但是,像「四大」這樣好的硬體設施又不能閑置,怎麼辦?那就改行,像大都會舞廳在1954年就轉型成了「靜園書場」,演出蘇州評彈。
「彭擦擦」伐好跳了,個么,跳啥呢?「蘇聯老大哥」帶來的「集體舞」。也就在「收作」舞廳的同時,集體舞作為一種群眾性的舞蹈活動,成為了一種潮流。從52年到56年間,當時各個工廠、企業、學校、部隊、里弄,每逢節日、甚至平時、周末都有許許多多人在跳集體舞,出現過一股集體舞熱。52年的國慶聯歡晚會,還曾有過十多萬群眾一起跳集體舞的盛況。
到了「文化革大命」的時候,不要說「彭擦擦」了,集體舞都被一種舞蹈取代了:「忠字舞」,配樂多數都是和表忠心相關的,《大海航行靠舵手》、《敬愛的毛主席》等歌曲...等到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翻翻歷史才發現,乃來單調、思想禁錮的時候,某些人在深牆大院里,照樣「彭擦擦」,估計這就叫「差距」,呵呵。
改革開放春風一到,人們開始告別單調的文化生活。上世紀80年代初,交誼舞一陣風似的在國內大學校園興起,又逐步延伸到機關和社區,跳舞一時成為時尚。1984年7月14日,共青團上海市委為大齡未婚青年提供交際機會,在上海展覽中心首次公開恢復交誼舞會,轟動一時。
到了八十年代後期,舞廳大量的湧現,大世界的「仙樂施」,江寧路的「大都會」,在上海灘重新名聲大噪。據保守統計,截止1987年,上海擁有300多家舞廳、音樂茶座,數量居全國第一,平均上座率達70%。
這時候的舞池,基本不能用翩翩起舞來形容,更像是幾十對舞搭子,在開「人肉碰碰車」,不是碰到了肩膀,就是又撞到手肘;耳邊傳來的或許也都是,「一噠噠、二噠噠、三噠噠」的拍子。舞伴通常是自己帶的,男舞客考究一些的,會穿襯衫,再考究就是西裝了。
不過,這股熱潮給當時緊張的人際關係,和平淡的生活,注入了一點潤滑油和活力。然而,沒過多久,這股蓬頭就淡出了。
隨後流行起來的就是DISCO舞廳,迪廳一度還成為80年代的年輕人,認識流行音樂的一個窗口。高凌風去世的時候,東廣101.7的一檔節目就曾這樣感嘆:「沒有高凌風,80年代的舞廳會有多寂寞」——這話倒是說的一點沒錯。一直到2000年以後,迪廳又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
如今的舞廳不是門檻太高(往往在高檔賓館裡),就是設施太差,想想曾經追求精緻生活的上海人,淪落到樂此不疲地在馬路上跳「廣場舞」,真是讓人感嘆,上海人過去的審美呢?「克己復禮」又到哪裡去了?
推薦閱讀:
※北京人和上海人都曾經被全國鄙視,但為什麼現在上海人的口碑越來越好,而北京人的名聲越來越更壞?
※如何看待上海酒吧夜店對所有人白人進場和喝酒免費?卻對中國人收取高價
※(1 條消息)中國女性(中產以上,包括上海,香港,北京等)到底有多喜歡外國人?(白人,日本人,黑人等)?
※上海的大學排名應該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