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讀古代文學】段學儉:《詩經》中「南山」意象的文化意蘊

     一、問題的提出

   《詩經·召南·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殷其雷,在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或遑處。……

   《毛詩序》說:「《殷其雷》,勸以義也。召南之大夫遠行從政,不遑寧處,其室家能閔其勤勞,勸以義也。」拿《序》和詩對照,發現有一些問題。用「召南大夫」解釋「振振君子」,用「遠行從政」解釋「莫敢或遑」等語,還算比較好理解;詩中明明說「歸哉歸哉」,《序》中卻說「勸以義也」(按:勸訓為「鼓勵」),這不是恰好說反了嗎?當然也容易找到《詩序》作者的苦心。通觀《召南》各首詩序,都是強調讚美文王之化、召伯之教的,所以這首很普通的懷遠望歸之詩就不得不刷上一層「勸以義」的亮色。但我怎麼也搞不懂的是,《毛詩序》作者從哪裡知道,這首詩是「其室家能閔其勤勞」的呢?

   會有人說,詩中有「君子」,那是妻子對丈夫的稱呼。可以這麼想,但理由不充分。因為很容易就能找到反例,比如《王風·君子於役》云: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於役,苟無饑渴?

   這首詩與《殷其雷》最是相像。詩中的景物、人物的口吻,都像居家念遠的婦人。可是《毛詩序》怎麼說呢?曰:「《君子於役》,刺平王也。君子行役無期度,大夫思其危難以風焉。」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偏偏是「大夫」!那麼,君子當然不能僅僅解釋為妻子對丈夫的稱呼。所以,《毛詩序》的作者斷言《殷其雷》的主題是家室念遠,是思婦詩,他就一定得有別的根據。

   那就是詩中的「南山」。

     二、《國風》中的「南山」均與男女情事有關

   《國風》中提到「南山」,除了《殷其雷》外,還有三首。一是《召南·草蟲》的二、三章,詩云: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一是《齊風·南山》首章,詩云: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盪,齊子由歸。即曰歸止,曷又懷止?

   一是《曹風·候人》最末一章,詩云:

   薈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孌兮,季女斯飢。

   《毛傳》在《草蟲》中注云:「南山,周南山也。」在《南山》中注云:「南山,齊南山也。」在《候人》中注云:「南山,曹南山也。」等於什麼也沒說,只給人這樣一個印象,即各國都有自己的南山(當然,這一點也很重要)。可是這些「南山」有個共同的特點:凡用「南山」起興,詩就一定與男女情事有關。《草蟲》序云:「大夫妻能以禮自防也」。《南山》序云:「刺襄公也。鳥獸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惡,作詩而去之。」言皆有據。

   《候人》彷彿是唯一的例外,《序》云:「《候人》,刺近小人也。共公遠君子而好近小人焉。」可是這樣的意思從詩中無論如何也看不出來。聞一多在《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中,對《候人》作了更有說服力的解釋,他說:「一個少女派人去迎接她私戀的人,沒有迎著。詩中的大意如此而已。」(註:《聞一多全集》(第一冊), 三聯書店1982年版,第81頁。)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這裡不再詳述, 總之可以定案。

     三、「南山」的來歷

   「南山」怎麼會和男女情事結下因緣呢?這還得從《曹風·候人》說起。

   聞一多說:「《候人》末章四句(按上文所引)全是用典,用一個古代神話的典故來詠那曹女。」(註:《聞一多全集》(第一冊),三聯書店1982年版,第88頁。)這個典故,即高唐神女的傳說,亦即塗山氏與大禹的傳說。聞一多也曾用大量的材料證明,高唐神女與塗山氏不僅相似,簡直雷同。再補充一個證據。傳說中,高唐神女的故事發生在巫山,塗山氏與大禹的故事發生在會稽山,然而在很早時候,塗山、巫山、會稽山就混為一談了。(關於塗山和巫山的關係,聞一多有考,詳見《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如:

   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左傳》)

   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國語·魯語》下)

   禹始也,憂民救水,到大越,於茅山大會計,決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謂之會稽。(《越絕書·外傳記地》)

   神話在其流傳過程中發生的「混淆」與「訛誤」,絕非莫名其妙或純粹出於偶然,而是有著特定的理由,儘管有時不易發覺。在這裡,一個神話有了幾個版本,但顯然,「塗山」是以氏得名,「會稽山」是以事得名,「巫山」則是以職得名了。而「會稽山」又叫作「南山」:

   禹召諸神,會稽南山,執玉萬國,天下安寧。(《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這裡「會稽」是動詞,而「南山」才是塗山或茅山的代稱。如說證據不足,再看下面材料:

   啟使歲時春秋祭禹于越,立宗廟於南山。(《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禹巡守至會稽而崩,因葬焉。(《史記·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張晏)

   會稽山下有禹廟。(《水經注·浙江水》)

   禹行水,見塗山之女。禹未之娶而巡行南土。塗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山之陽。

   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文選》卷三)

   可見由「南山」作線索,起源於大禹治水中與塗山氏的那段傳奇故事,以此為模式,複製出了一連串類似的故事。這些故事的基本模式是,一位少女(少婦)派人(或親自)迎候(或盼望、等候)她的丈夫(或情人),地點是在「南山」。「南山」之所以會與男女情事有關,即由此而來。塗山氏、巫山神女「詭異」的神話,在「文明時代」自然要隨時世的推移而漸漸淡化,而刷在「南山」上的男女之情,則被無意識地保存了下來。

     四、另一種「南山」

   《詩經》中「南山」的用例,也有與男女情事根本不相干的。這種用例都見於《小雅》。如《南山有台》,詩云:

   南山有台,北山有菜。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之君子,萬壽無期。∥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如《斯干》首章: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兮,式相好矣,無相猶矣。

   如《信南山》首章:

   信彼南山,維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孫田之。我疆我理,南東其畝。

   《小雅》中的詩,一般比《國風》中的好懂,互相抬杠的人也少。看了這幾首詩,想必大家都會同意,凡用南山起興,都是在講吉利話,而且多半是祝長壽。「南山」的這種用法是從哪裡來的?也與大禹塗山神話有關嗎?——猜對了。

   「南山」與長壽多福有關,是因為它與流傳甚廣的不死草神話有關。

     五、不死葯·不死草·不死樹

   春秋以前,先民們大約只有不死或長生的神話,戰國以後,才漸漸有了痴心要作神仙。升仙的法很多,而長生的法好象只有一個:吃。所吃的東西,多半是草、樹葉之類,是名為「葯」。

   較早的傳說見《山海經》。如:

   有巫山者,西有黃鳥、帝葯、八齋。(郭璞註:天帝神仙藥《大荒西經》)

   有雲雨之山,有木曰欒。禹攻雲雨,有赤石焉、生欒、黃本、赤枝、青葉,群帝焉取葯。(郭璞註:言樹花實皆為神仙藥《大荒南經》)

   巫山、雲雨之山實是一處,均與大禹治水神話有關。正如前面說過,在紛紜的神話傳說中,巫山、塗山、會稽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這一點似乎尚未引起學者的足夠重視。除了上面的材料,這裡再補充幾條:

   禹誅防風氏。……防風神見禹,怒射之。……神懼,以刃自貫其心而死。禹哀之,瘞以不死草,皆生,是名穿胸國。(《藝文類聚》卷九六—引《括地圖》)

   (會稽)山上有草,莖赤葉青(按:請與上引《山海經》言欒木「赤枝青葉」比較),人死,覆之便活。(《太平御覽》卷四—引《郡國志》)

   大禹與不死草的關係,單憑上面的材料,恐怕還不能恢復它的本來面目。按《淮南子·墜形》篇的說法,「禹乃以息土填洪水為名山,掘崑崙虛以下地,」而崑崙虛,有不死樹以及玉橫(高誘註:受不死葯器也)、丹水(飲之不死)、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等等與不死有關的神物。從中足以使我們推斷,不死葯(草、樹)的神話,一定與大禹治水有關。

   我們還記得,「南山」即會稽山,即塗山,即巫山,所以,不死草(以及它的各種變形)也因此而與南山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南山」也因此而與長壽、健康、平安息息相通了。如:

   履不容足,南山多葉,家有芝蘭,乃無疾病。(按:芝蘭是不死草的變形)

   南山之楊,其林將將,嘉樂君子,為國寵光。(按:這四句是《詩經·南山有台》第二章的改寫,只是「北山有楊」換成了「南山之楊」,頗耐尋味。)

   靈哲生母嘗病,靈哲躬自祈禱,夢見荒衣老公曰:「可取南山竹筍食之,疾即立愈。」靈哲驚覺,如言而疾瘳。(按:竹筍這裡也是不死草的變形《齊書·李安民傳》)

     六、兩個例外

   《詩經》中用到「南山」的有十首詩,上面分析了八首,還有兩首。一是《節南山》的前兩章,詩云:

   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俱而瞻。……∥節彼南山,維石其猗。赫赫師尹,不平謂何。……

   一是《蓼莪》最末兩章,詩云: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這是兩個例外,看不出「南山」與大禹神話有什麼聯繫。這裡「南山」的意象,既與男女無關,也與富貴壽考關係不大。幸好這樣的例外不多,而且,關於這兩首詩中的「南山」,至今沒有令人心服的解釋。

     七、附白

   廣泛出現於詩歌中的意象,其背後總有著悠遠而深厚的文化意蘊。假如這種意象是在某一個相對的歷史平面中反覆出現,它應該有相對一致的內在含義,而且,這個含義不因作者和作品的特殊性而出現混亂。

  

推薦閱讀:

《古代文學史》練習六
就這一本了,最經典的《中國古代文學常識》 | 書社
常識篇:中國古代文學(2)
中國古代文學裡程碑

TAG:文學 | 文化 | 古代文學 | 古代 | 名家 | 詩經 | 解讀 | 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