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針、不吃藥的綠色療法——艾灸治療腹瀉

【腹瀉診斷要點】 寒濕(風寒)型 泄瀉清稀,甚至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或並有惡寒發熱,鼻塞頭痛,肢體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 濕熱(暑熱)型 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在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時,艾條灸溫熱的刺激可以散寒、溫中、補虛,再配合一些具有補腎、益氣功效的穴位,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艾灸治療方法】無論何種類型腹瀉,均先「腹瀉特效穴」(取穴:足外踝最高點直下,赤白肉際之處,採用溫和灸法,每穴每次各灸10至15分鐘,每日灸2至3次,治癒為止。 主穴取天樞,神闕。其中:

1、風寒型配氣海穴、合谷、上巨虛;

2、濕熱型配陰陵泉、內庭;

3、食滯腸胃型配中脘、足三里;

4、肝氣乘脾型配合肝俞、行間;

5、脾胃虛弱型配脾俞、足三里、太溪穴;

6、腎陽虛衰俞、關元穴、命門、太溪穴。  

可用艾灸盒進行操作,以穴位局部溫熱紅暈,又不致燒傷皮膚為度。每穴灸10—15分鐘,每天1—2次,7日為一個療程。

  注意事項:

1、自行施灸時,應盡量使用艾灸工具輔助,如艾灸盒,艾灸棒等,特別防止艾條燃後的灰燼掉落在腹部,引起燙傷。2、注意腹部及腰部保暖,勿食生、冷、硬食物。

3、嚴重失水患者或由惡性病變引的腹瀉,採用綜合療法。

推薦閱讀:

蘋果煮熟吃養胃止腹瀉
為什要做糞便乳糖不耐受檢測
小兒患了秋季腹瀉怎麼辦?聽聽宋伯伯怎麼說!
夏季急慢性腹瀉飲食指導指南
關於輪狀病毒性腹瀉的一些常識

TAG:吃藥 | 腹瀉 | 治療 | 艾灸 | 綠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