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探究(第四頁)
凈土探究
大寂法師 著
(第四頁)
十三、壽命無量願
(一)釋迦牟尼佛修成壽命自在的因緣
1、從釋迦牟尼佛的壽命問題引入對彌陀壽命無量的了解
法藏比丘說:『當我成佛的時候,如果壽命有限量,可以用數字譬喻計算出來的話,那麼我就不能成就佛道。"
這個願將分為五個重點來做說明:
一、釋迦牟尼佛修成壽命自在的因緣。
二、釋迦牟尼佛的凈土世界。
三、阿彌陀佛修成無量壽命的因緣。
四、無量壽命轉變的因緣。
五、彌勒凈土形成及轉變與彌陀凈土之不同點。
據印度史實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應化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度化因緣,僅有八十年,相當短促,與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無量壽命的利生因緣,形成極其明顯的長、短壽命對比。若不深入經藏去探究諸佛應化壽命長短的問題,難免不對諸佛形成或長或短的壽命因緣產生諸多疑問!甚至因釋迦牟尼佛現世應化壽命短促,而視佛身如凡夫。學佛者以世間思惟,思惟出世修證的佛法,怎能見到諸佛形成長短壽命,應化自在的因緣呢!?筆者以為要了解諸佛形成長短壽命的因緣,如果首先能夠對我們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何應化娑婆世界壽命短促的因緣,及釋迦佛陀凈土世界度化的因由有個概略的了解,進一步再來探究本願的主題——阿彌陀佛修成無量壽命的因緣,便能夠對諸佛形成法身或化身壽命長短的原由,有個基本通盤的認識。
2、佛有二種身
涅槃經說:『諸佛有二種身:一是生身,一是法身。什麼是生身?即隨眾生因緣方便應化之身。應化之身可以說有生老病死、長壽、短壽因緣……。什麼是法身?法身即是在修行的過程中,永斷一切生老病苦……,永斷因善惡業果所形成的無常轉變的長壽、短壽因緣,不論佛出世度眾生或不出世度眾生,法身清凈寂然,非常非無常。"
3、菩薩修成長壽的因緣
關於諸佛法身智慧的圓滿形成,筆者已於(十二)光明無量願中略為引述,現在就菩薩如何修成長壽因緣來做解說。涅槃經說:『一個大菩薩修行者,已於無量劫中,以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之心護念一切眾生,教導眾生力行五戒十善,成就不殺生法。又發大願進入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一切諸趣,拔濟惡道之中一切苦惱眾生,使無量眾生應超生者,得到超生,應涅槃者,得證涅槃……。一個發大心、行大願的大道心菩薩,早已在廣遠的度生道上成就不殺生法,獲得福慧無邊,長壽自在,生天受樂的書業因緣。"
大智度論卷三十四也說:『諸佛化身壽命,有長有短。如鞞婆屍佛壽命八萬千歲,拘樓餐佛壽命六萬歲,迦那伽牟尼佛壽命三萬歲,迦葉佛壽命二萬歲,釋迦牟尼佛壽命百歲,很少有化身佛的壽命像釋迦那麼短的。
為什麼諸佛壽命有長有短?當知諸佛壽命有二種顯相:一是報身佛壽命,由佛無量福慧修成的莊嚴果報身相,壽命無量無盡;一是佛的應化身壽命,應十方世界有緣眾生之機所感,壽命有長有短,有限有量。
如何說諸佛理應獲得無量壽命的果報身相呢?譬如佛在宿世修行時,曾經於某一世,救過一個聚落(村莊)人民的性命,由行善業及修禪定所感,來世投生梵天,得到壽命無量的果報,其天壽比其他梵天眾還長。"大家想想,單是一樁護生因緣所感,就能獲得天壽無量的果報,何況是佛在過去無量韌中廣修布施、持戒、忍辱、禪定、般若六度萬行,生生世世救護、施濟無量眾生性命、財物,或以慈悲心因護生而喪失自已的性命……,如何現在成佛了,反而得到壽命不過百歲的短命果報呢?
如果修行者在無量劫數中,深修定慧,實踐救生、濟生的菩薩志願,而仍感得短命報,不能獲得天壽無量,或不能應其善業所感生在眾生長壽的共業世界裡,則不符合業力與因果的道理,種書因不得善果,種惡因反而得到善果,若如是則因果的道理何在呢!?
4、釋迦牟尼佛早已修成長壽因緣
雜阿含經卷十又清楚的說明釋迦牟尼佛修成長壽的因緣說:『釋迦佛陀在過去仍是凡夫身時,曾經有一世,發心於七年之中,專心培福,修習慈心三昧。因為修學慈心的因緣,當生死後,經過七劫成壞的期間,上升光音天、梵天 ......,前後三十六次往返各層天界,獲得各層天上長壽福業因緣......,後來下生人間,投作轉輪聖王,以十善法教化人民,壽命八萬四千歲......。"
這只是釋迦牟尼佛於過去生的修行因緣中,千萬億分之一修成長壽因緣的片段過程而已。尚有許多佛在過去生中因福德因緣所感,生在人間(過去世間出現增劫之時),壽命自在的實修德行可資證明。由雜阿含經的這段長壽果報因緣來看,可見佛早已修成長壽因緣,於印度的初生及去世,壽命之短促,必不同於凡夫的無常業行生死之果報,不是以煩惱生死之身來受生。釋迦牟尼佛實和諸佛一樣,經過長遠菩薩道的修持,亦如諸發大心、行大願的大菩薩一樣,以五戒十善利益眾生,成就不殺生法,早已於無量劫的修行中獲得福慧無量,壽命自在的善業因緣,然而為什麼出現在我們娑婆世界時,卻是和凡夫眾生一樣,只有短短八十年的壽命就示入涅槃呢?
5、釋迦牟尼佛為何出現在娑婆世界?
依涅槃經及智論卷三十四說:『我們見佛出世在這個世間娶妻、出家、參訪、苦行、修證、解脫,以為釋迦牟尼佛今生才斷盡煩惱,成就正覺,而佛實已於無量劫的修行中斬斷煩惱,證得阿羅漢果。既證阿羅漢果,早已遠離世間情愛、睡眠、飲食,種種貪慾煩惱穢行。為了隨順過去所發濟度冠生的大悲誓願,及繼續修學諸佛究竟智慧,而於無量世界,隨願受生,行菩薩道,成就佛果。今生所以出現在地球人間,示同凡夫,乃是「隨有煩惱眾生應當教化之處,以方便應化之身,示現無量本業因緣,教化眾生。」當我們這個世界與釋迦佛陀宿有應化因緣的眾生,都獲得應當度化的佛法因緣後,佛陀便結束這個世界的濟化因緣,「轉現他方,隨有他方世界宿願應化因緣,示現教化。」"
6、佛身如月現
『諸佛的出現受生,如月出;諸佛的入於涅槃,如月沒。當佛出現某處世界度化眾生時,彼處眾生,謂佛出世;當佛於某處世界入於涅槃時,彼處眾生,又謂佛已去世;而月性實無出無沒,不增不減,無生無滅也。"
如天人的業力與我們人間業力便不相同。我們必須在地球行至太陽和月亮之間才能看見月蝕現象,而上界天人於須臾之間便已看到月蝕。為什麼呢?因為天界的時間與人間不一樣,『彼天日長,人間短故"。佛壽的長短,在天人看來,與我們所見也不相同。『天人皆謂如來短壽,就好像彼界天人須臾之間頻見月蝕現象一樣。他們看見如來在須臾之間,於有緣度化世界,示現百千萬億涅槃,斷煩惱魔、陰魔、死魔,百千萬億天魔眾生也同樣皆於須臾之間,如見如來入般涅槃,又皆知見如來示現無量百千先業因緣,隨順世間眾生種種應化根性故,示現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7、佛的無量壽命不在生死長短
涅槃經又說,佛隨無量世界有緣眾生應化因緣而『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應聲聞行者及一般凡夫眾生業行,示現短壽;無量業行相應的眾生見佛早入涅槃,皆認為如來壽命短促。又應福慧深厚的諸菩薩眾生之共業因緣,示現中壽,若至一劫,若減一劫。唯有佛與佛觀見諸佛法身壽命無生無減,無量無盡。"
十住毗婆沙論也說:『一切諸佛雖有能力住壽無量,但以度生本願因緣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世度生者……。"
又增一阿含經,目連就佛壽長短的問題對舍利弗說:『若有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欲住壽超過一劫者,亦可得耳。如果佛陀住壽一劫者,我亦住耳,但今日世尊不久當取般涅槃;佛早入涅槃,乃因現世眾生之類,壽命極短共業因緣所感也。我不忍見世尊先取滅度,欲先佛涅槃……。"
舍利弗也說:『我聽佛說:娑婆眾生,壽命極短,極壽不過百歲,以眾生命短故,佛壽亦短;如果佛陀住壽一劫者,我亦當住壽一劫。"
世尊聽後,解釋說:『眾生命短,佛壽亦短,此事不可定論。怎麼說呢?過去久遠劫前,有一尊佛應眾生善業因緣所感,出現於世。當時人壽是八萬歲,沒有中途夭壽者,彼佛成佛時,便應眾生共業之機,於當日化作無量佛,立無量眾生修三乘行,當日度盡與佛有緣可化眾生,亦於當日,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凡夫眾生實不能知如來應化壽命的長短也。"
佛又在涅槃經中自述說:『我已度盡世間與我有緣可信佛法之人,故於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非凡夫所謂短壽長壽,無常生滅之法。"
有些眾生在印度只聽到佛名而不見佛身;或者僅有見佛一面,皈依佛後,不再見佛;有些眾生,根本不聞佛名……,每一尊佛與眾生的機緣深淺不一,非凡夫眾生所知。在印度與釋迦牟尼佛機緣深者,已受佛化;機緣淺者,亦皈依佛,或聞佛名,受佛淺緣化導;其他眾生,自有與其有緣的另一尊佛及無量佛出世度化。乃至今世善根深者,往生他方佛國凈土,繼續接受另一層次的因緣度化。
由此可知,諸佛應化身的長短壽命,與世間眾生所修有漏業行而形成長短壽命的無常業緣果報不同。因諸佛早已斷盡世間無常、長短、對待因緣,超越長短、相對的生死業緣,修集無量無漏福慧凈業而成。乃是隨看宇宙間種種眾生不同業行而本其宿願,顯現與各類眾生業緣相應的長短壽命。
如智論卷九十九說:『諸佛應化之色身,不從無因緣生,亦不從少因緣生,諸善法因緣具足的緣故,生諸佛身。如鏡中像,眾因緣和合故有,眾緣離故無。諸佛應化色身亦如是,有諸因緣故出現,諸因緣散故消滅。……由此可知,諸佛色身(應化身),皆屬本願因緣生(宿世與眾生度化因緣生)。因佛與本願度化眾生兩者因緣成熟,業果報成熟故,生是因緣(佛身出現)。佛身雖然可應眾生善根因緣住壽無量,但是佛應化色身不離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和合因緣法,與此界眾生度生緣盡,必歸離散,轉現他方……,應如是觀諸佛色身來去相。"
佛度有緣、可化眾生無窮無盡,當知佛壽亦應無量眾生業行,顯現自在,無窮無盡,不可思議,不可言長或者言短,不可言常或言無常。(有關如何修得壽命自在的問題,將在第十五願做討論)如華嚴經所說:
『諸佛法身不思議,無色無形無影像;
能為眾生現眾相,隨其心樂悉令見。
或為眾生現短壽,或現住壽無量劫;
隨宜出現於世間,佛壽自在唯佛知。"
8、釋迦牟尼佛教化的菩薩大眾從虛空而來
如法華經從地湧出品說:『當佛說法的告一段落,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湧出,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此諸菩薩大眾,均是釋迦牟尼佛長遠行菩薩道以來之所度化,他們「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乃於問答,人中之寶,一切世間甚為希有。」"
經文中明示,有許多具有深厚福慧、定慧之力的大修行者,能夠以他們超越常人所修養的『心力",穿越宇宙時空,充滿在宇宙深處,人類不可預知的綜合交錯的復度、多度的虛空中……。這在凡夫眾生看來,真是神話。但對一個『證空"解脫的修行者來說,他們自在的『心力",不受任何世界的『性質"禁錮,能夠以其神通力,轉地為水,轉水為火,四大互換,空有不二。像這樣定慧深厚的大菩薩修行者,在宇宙虛空間,太多太多了,只是凡夫眾生的『濁惡業力"與菩薩的『清凈業力"不相應,不知不見其存在罷了。
9、釋迦牟尼佛為何示現涅槃?
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以來,度化了像這樣的菩薩大眾,無量無數,以此利他行以來所修成的壽命果報自然自在無盡。如佛自己解釋說:『我自得證無生法忍以來,隨所應化因緣,往返十方有緣世界教化眾生,甚大久遠,壽命自在。"『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而今非實滅度,而言當取滅度,乃如來以此方便滅度,教化眾生。"為什麼說實不滅度而取涅槃呢?『若佛久住世間,薄福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看五欲,入於憶想妄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世間教化眾生,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所以佛以此方便,說佛早入涅槃。"『……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所以佛雖不實滅,而言滅度。"這是釋迦牟尼佛除了已度盡世間有緣,可信之人外,另一種令眾生起信學佛方便示現涅槃的原因。
10、娑婆世界以前曾有凈土世界出現
華嚴經說:
『一切廣大諸剎土,如影如幻亦如焰;
十方不見所從生,亦復無來無去處。
滅壞生成互循復,於虛空中無暫已;
莫不皆由清凈願,廣大業力之所持。"
涅槃經中記載說:『這個世界不知經過多少次的成、住、壞、空循環生滅的層次,曾經在無量劫以前,因眾生的善業因緣與某尊佛的應化因緣成熟,招感一善性的清凈世界顯現。那個幸福世界,宛如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的廣大無邊,莊嚴清凈(但與極樂凈土性質不同)。有許多菩薩行者亦因共業所感,出現世間,親近佛陀,教化人民。致使彼國,豐樂安穩,人民無數,沒有饑渴災禍之事。彼佛因眾生凈業所感,壽命無量,當佛應化彼土眾生凈緣無量劫後,便入涅槃。佛涅槃後,遺法住世,亦無量億歲……。"
那個幸福世界,應無量大道心眾生善根因緣成熟而顯現,佛亦應彼世界眾生共業所感,壽命無量。當佛與那個世界眾生的應化因緣結束後,那個幸福世界自有其轉變的因緣,但與穢土世界轉變的因緣不同(下文自明)。由此可知,極樂凈土,在阿彌陀佛與彼土眾生度化因緣告一段落,亦有其轉變因緣,但因彌陀凈土形成的因緣與那個幸福世界及穢土世界形成的因緣不同,轉變的因緣當然不一樣。
每一尊佛從無始以來,在修行以前,修行以後,所結善惡眾生深淺業緣無量無數,不可思議,唯佛能知。無量與佛有緣眾生,於無始以來,在廣大的善惡業行輪迴中,善惡相滲,輾轉增上,於十方染凈世界,各從其業,循業發現,隨業受生。有因修善業得生天上;有因做惡業墮落惡道;有因修凈業往生凈土;有因斷煩惱,了脫生死;有因修菩薩大悲願行,成就菩薩其業凈土……,凡此種種,無量無數,盡與諸佛有緣,只是緣有深淺。佛度眾生,皆應有緣眾生次第教化之機而往返十方有緣世界,應機化導。因此我們娑婆世界,只是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應有緣眾生之機,顯現應當度化的某種因緣了結階段而已;亦有無量與釋迦牟尼佛有緣福慧深厚的大道心眾生所成的共業凈土,應其宿緣,接受釋迦牟尼佛另一層次的因緣教化,就如同現在所說的幸福世界中的大菩薩眾一樣。依涅樂經說:釋迦牟尼佛既有其教化的大道心眾生所成的共業凈土,而佛的凈土世界在那裡呢?
(二)釋迦牟尼佛的凈土世界
1、無勝世界在那裡?
涅槃經說:『一切菩薩行者,修學十種自利、利他莊嚴清凈之行,必然在成佛時,成就嚴凈的果報身土,絕對不曾往與他清凈業行不相應的穢土世界成佛。(若使世界不凈,充滿諸佛世尊於中出者,無有是處。)善男子!你們今天不要以為看到諸佛出生在不清凈的世界,便認為許多尊佛均在不凈世界方成佛道。應當做這樣的認識:是眾生心不善、狹劣,而感得這個娑婆世界的依報環境充滿山石、荊棘……不善狹劣。諸佛早已成就無量純善的清凈心,怎麼會和眾生一樣招感欲惡不善的穢業果報身土呢?現在凡是參加法會的大眾,聽到佛正在說法的眾生,都應當做這樣的體悟:雖然眾生因為惡業所蔽,不見我圓滿成佛的果報身土,但我釋迦牟尼現在確實應這個世界惡業眾生共業所感,出現在這個五濁惡性教化眾生。但是你們如果做這種想法:認為日月僅僅出現在這個世界,別的世界看不到日月的現形,就大錯特錯了。這種說法,就好比有未證清凈本心的地前菩薩在說法時,提出釋迦牟尼佛成佛的世界穢惡不凈,別的佛成佛的世界清凈莊嚴一樣。善男子!我現在便告訴你,我成佛的嚴凈果報身相,出現於由另一種善根深厚的眾生所形成的清凈世界在那裡?
從娑婆世界往西,經過如三十二條恆河沙數無量無邊的他方諸佛世界,有一個世界叫做無勝。那個世界為什麼叫做無勝呢?因為彼國的所有眾生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化下,及菩薩大眾德行的薰陶下,一心一意朝向解脫正道前進,均在修行的過程中,獲得平等清凈心,體悟諸法平等不二的真理。因彼界眾生平等心行所感,而使彼國所有「莊嚴之事,皆悉平等,無有差別。」所以叫做無勝世界。其國莊嚴清凈的情形,就像西方安樂世界(極樂世界)及東方滿月世界一樣。我成佛的嚴凈果報身相(報身佛),出現在無勝世界,教化彼國福慧深厚的大道心眾生。我今天之所以出現在娑婆世界,是因為此界眾生與我另一階段應該度化的因緣已經成熟,所以現身在此地球人間說法利生。不是僅有我一佛獨自出現在此娑婆苦海說法度眾,許多尊佛在過去行菩薩道時,盡與此界眾生有緣,只是諸佛與眾生緣有深淺而已。當某一尊佛與彼界眾生到了應當度化、了結宿緣的某種階段時,自然會在眾生共業因緣成熟時,出現在某世界中,示現成佛,廣度有緣眾生。彌勒菩薩就因為發願要在娑婆世界因眾生善業感招轉變成凈土世界時,出現於世廣度有緣眾生。所以當彌勒成佛時,必然會應其大悲願力所感,出現世間,成就佛道,利導眾生(如經文說:慈氏菩薩以誓願故,當來之世,令此世界清凈莊嚴)…。"
又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解釋釋迦牟尼佛在凈土世界的無量壽命說:『釋迦牟尼佛八十歲涅槃,是方便示現,其實釋迦牟尼佛的壽命與東方莊嚴世界的照明莊嚴自在王如來同壽,書長七百阿僧祇劫。"金光明經世說:『釋迦佛陀壽命不能計算,百千億劫無有窮盡…。"大智度論卷九十更清楚的說明釋迦牟尼佛為何會在凈土中壽命無量的道理:『當菩薩獲得無生法忍時,能入如幻菩薩道,一時變化作千萬億身,周遍十方世界,具足行一切菩薩道。於宇宙中宿有度生因緣之世界,處處隨眾生壽命長短、身相而顯現受生之形,或現壽命極長,或現……。菩薩尚能作如是度生因緣變化,何況釋迦今已成佛,而不能隨本願度生因緣,自在顯化乎!?"諸大乘經論所載甚多,不能盡述。
2、阿彌陀佛另有度化的世界?
於安樂集記述鼓音經中曾載,阿彌陀佛也出現在某界眾生因善惡業滲雜所感的善性世界。如經中說:『當阿彌陀佛成佛時,和釋迦牟尼佛一樣出現在一個善惡交雜的清泰世界,於彼國中廣度有緣眾生。那時阿彌陀佛誕生於轉輪聖王的家族中,經過結婚、生子、出家、修行、成佛。阿彌陀佛的母親極其貌美,父親乃是德高望重的轉輪聖王。在彌陀未出家前,與一美貌女子結婚,生有一子,名叫月明。當彌陀出家成就佛道後,也和釋迦佛陀一樣度化了無數宿根深厚的眾生出家修行,成為彌陀的聲聞弟子,其中有一弟子即是彌陀的侍者,名叫無垢稱:智慧第一的弟子,叫做賢光;神足第一的弟子,稱為大化……。在彌陀住世期間,這無數聲聞弟子隨侍佛側,成為當時助佛弘化的大比丘眾……。"安樂集據大乘同性經辨定此鼓音經所載彌陀於此善性世界現身度生者,為應化身佛也;極樂世界現身度眾者,乃報身佛也(或有說同為化身佛相,後面自有說明)。
又大阿彌陀佛經卷上解釋彌陀在十方世界度眾生的情形說:『阿難自言:法藏比丘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成佛為今現在?佛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去現在未來。但以酬償其大悲宿願廣度一切有緣眾生。現在西方,去此百萬世界,其世界名曰極樂,其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又在十方世界,教化無數無量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朝向解脫聖途前進。"
3、諸佛菩薩於十方世界度眾生
從上面所述,我們便可以知道,一切諸佛均因大悲宿願因緣感招,自有教化的染、凈世界。佛壽的長短,亦因佛本願力與染、凈世界眾生的共業應化因緣,而形成壽命無量或者壽命短促的度生因緣。世界的或染或凈,由眾生善惡業行所形成,不是諸佛的身土不清凈。就如維摩詰經所說:『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
大智度論卷三十三也說:『佛於三十三天品經中,開示目連說:「從你所見佛國的東方,更有清凈世界,純以黃金為地,那個世界,有佛出世,教化眾生,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六通無礙。經過這個世界的東方,又有清凈世界,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修辟支佛道。經過這個世界的東方,更有清凈世界,純以七寶為地,彼世界的地上,常有無量光明放出。彼佛所化弟子,純是菩薩眾,皆獲得陀羅尼(總持、通達一切法)、諸三昧(禪定)門、住不退轉地。目連當知,剛才所說東方那些世界出現的佛身,皆是我身。像方才說的經過東方無數的世界,有莊嚴的世界,有不莊嚴的世界(如娑婆世界),皆是我釋迦牟尼佛隨有緣眾生應機教化的世界。」
由上可知,釋迦牟尼佛不僅出現在這個地球世界度眾生,同樣也以千百億化身,出現在十方有緣的清凈世界及不清凈的世界如阿彌陀佛一樣的廣度宿緣眾生。相對的,阿彌陀佛除了極樂世界度生外,亦以千百億化身,在其他的嚴凈世界及不嚴凈的世界(如釋迦所生娑婆世界)廣度有緣眾生。諸佛各有清凈及不清凈世界的度生因緣,不因世界好醜、污穢,而選擇受生之處,乃時時刻刻應有緣之機而隨類示現、引渡之。"
如果能夠明白這層道理,便能夠對諸佛為什麼出現在凈土或穢土示現長短壽命的應化因緣有個概略的了解。
4、唯心凈土的意義
維摩詰所說經說:『佛言:「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舍利弗聽了之後,為諸大眾請示說:「若菩薩心凈,則佛土凈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凈,而今成佛住此娑婆世界不凈若此!?」佛知大眾心之所疑,即反問說:「在你的意思怎樣?難道是日月不凈,令盲者不見嗎?」舍利弗回答說:「不是的,世尊,是盲者自己不見,不是日月之咎。」佛言:「舍利弗!同理可知,眾生因罪障共業所惑,招感與其業行相應的穢土世界,不見如來福慧圓滿所成的嚴凈果報身土。舍利弗!眾生若能成就無量清凈業行,凈業果報成熟時,便能在與佛本願力相契的因緣下,見到如來的嚴凈世界自然顯現。」當時有一位螺髻梵王為大眾解釋說:「舍利弗,這個娑婆世界因為眾生穢業所感呈現不凈,相隨心現,相由心轉,眾生心性若轉,則悟穢土因心穢而感,非是穢土本身成就不凈!如何說呢?就以找累劫所修集的凈行而言,此時我便應我根器不離此娑婆世界,當下見到釋迦牟尼佛成佛的凈土莊嚴清凈,宛如欲界天的自在天宮一樣。」舍利弗反問道:「但是大眾現在明明看到這個世界充滿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之相,如何可說不離現實的娑婆世界,可以見到佛的凈土世界,如自在天宮一樣的莊嚴清凈呢?」螺髻梵王回答說:「因為眾生心性充滿傲慢、自大、貪慾、名利……等與欲界業行相應的穢業果報,共業所感,自然見到這個世界充滿丘陵、坑坎、山石……穢惡之相。眾生若是不依佛陀所說般若空義凈化心地,出世智慧不開,便不能當生轉穢業成凈業,當然不能領悟、見到凈穢世界之相由心所顯的真諦。舍利弗!一個菩薩行者,於修學菩薩道的過程中,因為對於一切眾生,都能以平等之心去度化,以其深遠清凈的心性所修證的覺性空慧感報,便能在佛力攝持下,當即不離這個娑婆世界,見到釋迦牟尼佛成佛的凈土世界,清凈顯現。」
這時佛陀為釋眾疑,便用其足及手指按在地上,頓時穢惡的三千大千世界立即呈現出如無量珍寶一樣嚴凈的凈土世界。就好像有一尊寶莊嚴佛所教化的名為無量功德寶莊嚴的凈土世界一樣。當時法會大眾,蒙受佛力如被,均看見自己坐在一朵寶物嚴飾的蓮華上,而驚嘆不已。此時佛便對舍利弗釋疑說:「佛弟子應當做這樣的觀法:相本無不凈,因心善惡而現穢凈之相,眾生欲見清凈世界需仗佛力及自力善根因緣成熟,始能見到。」舍利弗回稟說:「大眾今因凈業因緣成熟,蒙佛攝受,親見世尊成佛的果報身土,莊嚴清凈,如實現前,已釋眾疑。」
佛最後又對舍利弗說:「娑婆世界人心濁惡,我應此土有緣眾生其業因緣所感,而出現在此穢惡世界教化眾生,若眾生未來慧根成就,凈業所感,便能在與佛力凈行相應的因緣下,剎時頓見我成佛的凈土世界莊嚴清凈。」這個道理,就好像天上的天人當其飯食時,所用的飲食及所盛飯的寶器都是一樣,但因天人的福德各有深淺,而自見「飯色有異」一樣。所以「如果人心清凈到與凈土世界的法緣相應的程度,便能在凈業因行成熟時,看見佛所教化的凈土世界,了悟凈穢世界由心轉的道理。」……當佛顯現嚴凈佛土利益眾生後,便又收攝神足通,剎時不見凈土之相,大眾又置身於充滿罪惡、欲貪的娑婆世間。"
5、法華經所解釋的唯心凈土
法華經里解釋凈穢世界由心顯的道理說:『若善男子、善女子,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睹崛山,共大菩薩、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某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講台樓觀,皆悉眾寶合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想。"
眾生因罪業所障,不見釋迦牟尼佛的清凈世界,如眾生成就清凈善業,當可依與佛力相契的深心迴向力量,見佛『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我凈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佛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
6、唯心凈土如何實現?
心凈則佛土凈,這句話成為一分學佛者『唯心凈土"的依據。唯心凈土如何實現?維摩詰經為我們解釋得很清楚:菩薩以『直心、深心、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勺三十七道品、迴向心、十善……等無量凈業因行凈化身心,利益眾生。當菩薩功德圓滿時,宿受菩薩教化,與菩薩共行直心、深心、菩提心、布施、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無量凈業法行善根深厚的有緣眾生往生菩薩成佛之時由大圓鏡智所影現的清凈身土,續受如來度化。"
而菩薩依何層次修行,到達什麼程度,才能達到『圓滿凈心"的目的呢?經上說:『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凈;隨佛土凈,則說法凈;隨說法凈,則智慧凈;隨智慧凈,則其心凈;隨其心凈,則一切功德凈。"
一個菩薩行者,在無量劫中,必須經過如上無量凈業因行由淺入深的修行層次,才能達到『圓滿凈心"的理想。當菩薩達到圓滿凈心的程度,才能說『心凈則佛土凈"。而當我們仍是一個具縛的凡夫時,身在穢土世界就具備了凡夫的罪障果報,與菩薩成佛時所顯現的清凈身土毫不相應。必須『轉穢業成凈業",『轉妄識成凈智",當我們的福德善根成熟時,才能與我們宿有因緣的諸佛清凈身土相應。一般人沒有細心體會『心凈則佛土凈"的顯現層次,誤導眾生,以吾人現在煩惱未斷的凡夫身分,謬解『心凈則佛土凈"的真諦,認為只要我們現在稍具一分凈心念佛或靜坐,圓滿的『清凈身土"——凈土世界,就在三毒的妄心中當下顯現,不必另外求生凈土世界。當知凡夫的現前三毒心中,沒有『凈土"。佛說『心浮則佛土凈"的用意,就是要我們領悟若是欲修凈土之行,當從『凈化心地"下手起修;若是欲求往生凈土世界,亦須在修學的過程中,從『凈化心地"下手修行。必須在內心『清凈"的程度,達到與佛的接引願力相契的往生標準時,才能依我們深心的迴向力,獲得與諸佛因地依清凈心修行,所圓證的清凈身土相應的凈業果報,於臨命終時,剎那頓見凈土世界,與娑婆世界不隔於毫釐,往生凈土佛國。就如觀無量壽佛經上說:『臨命終時,見佛來迎,如彈指頃,往生極樂世界。"否則於修行的過程中,在尚未到達如經上所說『心凈則佛土凈"的某種超越時空,法眼開啟的程度時,沒有佛力的加被,我們是不能夠親見諸佛的莊嚴果報身土的。
7、凈土眾生見到的是彌陀報身相還是化身相?
成唯識論上說:佛於因中所修無量福慧因緣而形成的無盡相好莊嚴的果報身相,唯有地上菩薩獲護的清凈法眼才能見到。若是沒有相當的智慧福德,未證一分諸法平等的道理,是見不到佛清凈的果報身上的。依天台智顗大師在維摩經略疏第一及觀無量壽經疏中,按凈土中眾生的現實業力、共業所感的觀點,將西方凈土判別為凡聖同居土,亦即是說極樂世界,乃是阿彌陀佛應無量有緣的菩薩、聲聞、天人大眾共業因緣成熟所感而形成的凡聖同居世界。彼國的地上、地前菩薩及聲聞行者、天人大眾因無始以來所修福慧因緣各有深淺,當然所見阿彌陀佛的果報身相,也應福慧因緣的深淺,而見相各異。如西方凈土中的地上菩薩便能見到彌陀一分圓滿的果報身相,天人大眾見到的則是彌陀的化身相。因據安樂集解釋說:『天人大眾在未往生凈土前,於念佛修行時,未能破相,乃依信佛因緣,求生凈土,雖至彼國,還居相土,見佛化身。於念佛中,已破相者,求生凈土,當應彼心,往生凈土,自能在其無漏功德增長時,見到佛的一分圓滿報身相。"由此可知,不是彌陀的報化身相有異,而是眾生的心性凈穢不同而見相各異。阿彌陀佛應彼國世界凈緣所感,壽命無量,阿彌陀佛形成無量壽命的因緣,是有志修學彌陀凈土法門的蓮友,所應認識、探討的一個重要的論題。
8、彌陀凈土以念佛為重
諸佛出現十方染凈世界,示現壽命長短等問題,以及為何有的佛在凈土世界成佛?有的佛在穢土世界成佛?乃至在凈土成佛的是報身佛,抑是化身佛?此乃是不可思議的佛境界,本不是我們凡夫眾生有限的世間智識所能測知的。誠如經論所說:唯有佛與佛乃能盡如。而散見於諸大乘經論中與祖師大德對於凈土種類的分類及諸佛成佛的世界報化身佛的區別,各有見地,不勝枚舉。諸如涅槃經、維摩經、大乘同性經、悲華經、大方等大集經、彌勒菩薩本願經、仁王般若波羅密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首楞嚴三昧經、金光明經、天台智顗大師所注經疏、蕅益大師凈土集、善導大師著書、安樂集以及諸凈土經論……,均對諸佛的成佛世界報化區分、凈土種類、佛壽長短等問題,各有說明。
從古至今,彌陀凈土法門,一直是中國流傳最廣的方便專修法門,因而解釋凈土的著作,浩如煙海,筆者善根淺薄,實不能知諸佛報化身土的源流於萬一。欲求生西方凈土的蓮友,只要今生能老實念佛,往生西方,自能蒙彌陀開導,聞知正確的報化凈土真義。以上所述,僅僅依據眾生現實業力的感報觀點與諸佛行願修集的成果以及諸佛本願度生的因緣三者來做說明。
(三)阿彌陀佛修成無量壽命的因緣
1、阿彌陀佛於何時堅固莊嚴凈土的大悲誓願?
在大正藏第十二冊里,記載彌陀凈土不同譯本的專屬經典有:
一、佛說無量壽經。
二、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三、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五、佛說大阿彌陀經。
六、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七、佛說阿彌陀經。
八、稱讚凈土佛攝受經。
九、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十、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十一、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
據以上經典的記述,阿彌陀佛在過去發心行菩薩道的時候,曾經有一世,生逢佛世,出家求道,就在那一世受生中達成莊嚴佛國的大悲誓願。按大乘經典所載,從發心修行到成佛,這個中間,要經過無量劫數的進修才能圓滿達成成佛的理想。其中八十華嚴及十住毗婆沙論敘述,入見道位,親證心地法門的初地菩薩,在本階段的無量劫數修行過程中,便已經堅固了無數修證佛智、普渡眾生的大悲行願:並在逐步實行自度、利他的無盡行願中,完成了無數濟度眾生的大悲願行。其中開發莊嚴佛土的廣大悲願,而使此地的菩薩行者在初見光明的智慧心地後,進一步拓展自心凈土的修證與完成。
現在就阿彌陀佛在世自在王佛住世時,如何發心修行的問題來略作討論:
2、法藏比丘當時修行的程度
一、無量壽經上說:『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二、無量清凈平等覺經說:『……其聞經道,歡喜開解,便棄國位,行作比丘,名曇摩迦留,發菩提意,為人高才,智慧勇猛,無能踰者,與世絕異。"
三、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說:『有一苾芻,名曰作法,信解第一,明記第一,修行第一,精進第一,智慧第一,大乘第一。"
阿彌陀佛在因地某一世受生中,當時修行的程度,是僧團中信解、明記、修行、精進、智慧、發大乘菩提心最為堅固、殊勝的一位地上菩薩比丘僧。他所修證的出世智慧,與世人絕異,已經超出了世人智識所能預知、推論的範圍。尤其在稱讚世自玉佛的偈頌中,表現出他歷劫以來,修學大乘佛法所獲得的深邃的智慧成果。以此內證的光明智慧,促使他跨出發下接引十方眾生往生佛國凈土,修行解脫的成佛大願。
3、世自在王佛為法藏比丘講解莊嚴凈土之行
依凈土諸經說,世自在王佛應法藏比丘莊嚴凈土佛國的心愿,為其廣泛解說無量凈土、穢土世界眾生修成的善惡業緣,及如何進入無量凈土世界修學凈化甚深心土的莊嚴妙行,令法藏比丘在明白開發清凈心土的修持方法後,一心一意朝向完成凈土佛國的宏大理想去做。
如無量壽經說:『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愿,悉現與之。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凈國土,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凈之行。"
無量清凈平等覺經也說:『法寶藏菩薩便壹其心,則得天眼徹視,悉自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國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則選心所欲願……,當那中住(於無量佛國中止住、修行),取願作佛國亦如是。"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亦說:『即為宣說無數佛剎功德莊嚴廣大圓滿之相,經於一劫方可究竟。(時彼佛壽滿四十劫)……,作法苾芻聞佛所說無數佛剎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住一靜處,獨坐思惟,修習功德莊嚴佛剎,發大誓願,經於五劫。"
大阿彌陀經也說:『法藏即一其心(一心思定),遂得天眼,莫不徹見諸佛剎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粗妙……乃往一靜處,其心寂然,俱無所著,默生思惟,攝取彼佛剎清凈之行,如彼修持。"
4、法藏比丘在染、凈世界修行的情形
當世自在王佛以其超越時空的般若觀照力,運用一劫的時間,讓法藏比丘領悟修成凈土、穢土的因緣業行後,法藏比丘便一心禪思世自在王佛為其解說的殊勝凈土行門。就在一心進入甚深禪修,思惟深妙的凈土真諦時,因其宿慧顯發,豁然天眼明徹,親自洞見無量佛國中眾生的善惡業行所形成的凈穢因緣果報……。於是法藏比丘便獨自去到一個寂靜的地方,萬緣放下,默生思惟,如何完成莊嚴凈土的度生悲願。經過五劫的時間,依其宿世修積甚深福慧的迴向力,通往十方無量染凈佛國,在諸佛前,以其不可思議的定意力用,發願廣行菩薩之道,修持成就微妙凈土的莊嚴願行(即無量清凈平等覺經所說:當那中住——於無量佛國中止住、修行……,修成莊嚴凈土的無量行願)。而當法藏比丘在五劫當中,明了通達無量佛國世界的凈願因行本就是形成一凈土世界的根本藍圖,回歸為自身的成佛行願時,便帶著堅固的成佛願行,虔敬的返回世自在王佛的眼前,將經劫精進苦修,依福慧之力,廣度有緣眾生同生凈土世界所濃繪而成的成佛大願,架構成四十八個大悲誓願,向世自在王佛表明依願修行,成就凈土的心愿。
5、悲願成就,大千震動
依大乘經典記載,當一個地上菩薩行者,嚴土熟生的成佛大願堅固不退轉時,即會感得三千大千世界震動應願。『法藏比丘便是在定中遍往十方與其有緣的染凈世界,堅固了成就凈土佛國的誓願後,感得大千震動,應其本願。並在凈固了成佛悲願後,真實清凈的智慧,愈加地明亮、銳利。於是一心勇猛精進,修習凈化心土莊嚴佛剎的無量功德願行。經歷了無量大阿僧祇劫,於無數凈、穢世界,廣修六度萬行……,一心歡喜、憶念、去諸佛所修的善根諸行。寂靜凈行……,經常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行,利樂眾生……,於諸佛面前,尊重恭敬,承事供養,未曾間斷過……。如此經過無量無數百千萬億劫,親近諸佛,具足菩薩十地功德,終於成就無上的果覺佛位……。"(見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6、彌陀引渡有緣眾生,往生凈土
依八十華嚴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三說:『一切清凈莊嚴功德佛土,盡法界,虛空界,無邊無際,無斷無盡,皆從如來智慧所生,無量妙寶之所莊嚴,同行宿緣,諸清凈眾,於中止住,未來世中,皆當成正覺……,非世所睹,菩薩凈眼,乃能照見。諸佛世尊,隨順宿緣。諸善知識,示現一切功德莊嚴,無有窮盡。"此亦同於大阿彌陀經卷上所說:『無數眾生聞釋迦牟尼佛介紹極樂世界中阿彌陀佛種種說法、度眾的莊嚴情形時……,皆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親近無量壽佛……,未來皆當往生極樂佛國。凡往生西方凈土的眾生,均是無量壽佛宿願因緣(宿世有緣發願度化的有情眾生),俱得往生極樂世界。"
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應其度生悲願,顯現的無數凈土、穢土世界之中,廣泛的現身無量凈、穢世界中,接引無數有善根的眾生,修持清凈梵行,具備未來往生佛國的凈業資糧。而當法藏比丘菩薩十地的無量功德智慧圓滿實現時,由大圓鏡智所影現的莊嚴凈土便當下顯現,宿世所引度具有凈業因行的有緣眾生,在與阿彌陀佛另一階段所應化導學佛因緣成熟時,隨佛本願,往生極樂凈土,繼續追隨彌陀左右,在佛國中依其根器深淺,做更深一層不同程度的佛理追求。
7、彌陀壽命廣遠無邊
阿彌陀佛在凈土世界的壽命長短,依凡聖同居土的觀點而言,是應彌陀無量劫修行以來,宿世引渡的有緣眾生,於久遠劫中,共同交織、融攝的不可思議的業網,應到達某一成熟階段的度化因緣而決定的。按凈土經典記載,阿彌陀佛的壽命是極其遙遠無邊的,誠如無量壽經所說:『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許……,假使十方世界無量眾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聲聞緣覺,都共集會禪思一心,竭其智力,於百千萬劫,悉共推算,計其壽命長遠劫數,不能窮盡,如其限極。"大阿彌陀經亦說:『彼佛壽命,浩浩渺渺,無窮無極,誰能信知,唯佛知耳。"
而事實上,在許多大乘經典中如法華經之類,釋迦牟尼佛預記未來弟子成佛後,廣應有緣眾生共業所感而示壽命無量的佛身相,不計其數。阿彌陀佛乃是應無數有緣的凈業眾生所感,而示現無量壽命的佛身之中,其中一尊最與現世的娑婆世界眾生有緣具有代表性的現在佛。每一尊佛應機所感的壽命長短的因緣本末,不是吾等這輩業障深重、智慧淺薄的凡夫俗子所能用世智辯聰推測出來的,唯有佛與佛的智慧覺海才能相契、證知。阿彌陀佛的壽命雖然極其廣遠無邊,但是據凈土經典所載,仍將隨凈土眾生凈緣教化告一段落後,而有其轉變的時候,但是在什麼因緣之下,致使佛不可思議的無量壽命轉變呢?
(四)無量壽命轉變的因緣
1、凈土與穢土形成的因緣
十住毗婆沙論說:『形成污穢不凈世界的因緣略說有二種:一以眾生因緣,二以行業因緣。眾生因緣者,眾生過惡故;行業因緣者,諸行過惡故。此二事業行因緣成就者,不凈世界乃成,無量行業相應的眾生於中居住。轉此二事,則有眾生功德、行業功德。此二功德若成熟者,名為凈土因緣成就,無量功德行業相應的眾生,於中居住……。"
2、穢土轉變的因緣
別譯雜阿含卷十六說:『佛告諸比丘:在無窮宇宙的十方虛空中,有無量無邊的世界,合乎眾生生存的條件;有無量無邊的星球世界,不合乎眾生居住的條件。譬如說,東方虛空中的無量世界,就有無盡善根深厚的眾生生存在充滿幸福安樂的世界裡:又有無量如地球眾生居住的世界,在其共業因緣告一段落後,均變異、毀壞,進入空劫之中。就如經文所說:東方無量世界,眾生熾盛安樂,無量世界悉皆碎壞,無量世界眾生滿中,無量世界悉皆空虛,無有眾生在中居上,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生死無始。"
是什麼因素,致使世界遷變、毀滅呢?佛曾在增一阿含卷二十六中針對一位梵志請問佛國土、人民衰變、毀壞的宿行、因緣,解釋說:『從宿世以來,世人因為慳貪、嗔嫉的惡行充滿世間,造作無數害人損己的行為,小則朋友失和,大則兩國交戰,致使國土危脆、民不聊生……。因為人心混濁,形成濁氣業網,又不斷製造污染、威脅、毀滅世間的工具及武器……,以致感招天雨不時,五穀不熟,天災地變……。由此因緣,故使人類多墮惡道,善道眾生減少,惡道生命增多,國土在人類種種自相殘殺,互相交戰……有害人類生存的情況下,日趨衰敗、遷變、毀壞……。"
3、凈土有無量轉變因緣
華嚴經世界成就品對於凈土與穢土因緣的轉變有明確的說明:『應當知道宇宙就像浩瀚無邊的大海一樣,廣瀚無涯,在宇宙之海中,充滿了無量無數的生命。無量無數的星球世界,因為眾生善惡業行種種造作不同,自然形成千差萬別的轉變因緣,如經文所說:『有世界海微塵數劫轉變差別"。
涅槃經又說:『若法從緣生者,則知是無常法。"無量凈土世界、穢土世界皆是有因有緣和合而生,既然從因緣聚合而成,當然也在因緣離散之時而滅。如雜阿含經卷二十六說:『有因有緣眾生煩惱,有因有緣眾生清凈……。"然而在無盡的宇宙之海中,雖然無量凈業眾生形成無數差異的清凈世界,均是有因有緣聚合而生,但其依、正之報與穢土世界形成的因緣不一樣,當然轉變的因緣,不同於地球世界因緣離散時毀滅的結果。
如華嚴經說:『所謂法如是緣生緣滅故,世界海,成無量成壞劫轉變:
一、染污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污劫轉變。
二、修廣大福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凈劫轉變。
三、信解菩薩住故,世界海,成染凈劫轉變。
四、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故,世界海,純清凈劫轉變。
五、諸菩薩各各游諸世界故,世界海,無邊莊嚴劫轉變。
六、十方一切世界海,諸菩薩雲集故,世界海,無量大莊嚴劫轉變。
七、諸佛世尊,入涅槃故,世界海,莊嚴滅劫轉變。
八、諸佛出現於世故,一切世界海,廣博嚴凈劫轉變。
九、如來神通變化故,世界海,普清凈劫轉變。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4、染污劫與染凈劫的意義
佛法最重要的課題,就是業力問題。吾人輪迴生死或解脫,轉生凈土或穢土,就是在於業力的染污與清凈。如前所述:『染污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梁污劫轉變,修廣大福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凈劫轉變。"什麼叫做染污劫轉變,又什麼叫做染凈劫轉變呢?如彼經中頌文說:
『一切諸國土,皆隨業力生;
汝等應觀察,轉變相如是。
染污諸眾生,業惑纏可怖;
彼心令剎海,一切成染污。
(此示穢土如娑婆世界,成染污劫轉變。)
若有清凈心,修諸福德行;
彼心令剎海,雜染及清凈。
(此顯凈土如極樂世界,成染污劫轉變。)
信解諸菩薩,於彼劫中生;
隨其心所有,雜染清凈見。
(未證本心菩薩,未斷障故,亦染凈劫轉變。)
無量諸眾生,悉發菩提心;
彼心令剎海,住劫恆清凈。"
(不退菩提心大菩薩所居土,成純清凈劫轉變。)
頌文中明顯的告訴我們,心穢則國土穢,心凈則國土凈。娑婆世界乃是眾生三界業行所成的雜染果報世界,六道業報,染污為甚,當此界眾生其業因緣告一段落時,國土自然成染污劫轉變。極樂世界雖是眾生福德因緣共業所成,然而其中天人、聲聞、菩薩八識業種染凈相雜,當彼界眾生其業因緣隨佛本願度生因緣及個人行願力用演進、變化時,佛國自然成染凈劫轉變。
5、三寶的存在或消滅是世界形成染凈轉變的重點
由上得知,穢土與凈土雖然同是眾生業力所感,但是因為形成因緣不同,所得的結果當然有異。我們看穢土世界的眾生是在生老病死、生老病死的六道共業輪迴中,生生世世循環不已,所居國土的演變,也是不斷的在太空宇宙中成住壞空、成住壞空的生滅中循環運行不已。這乃是此界眾生惡業因緣所使然。穢土世界的眾生,多數不知修學佛法,不知在三寶中創造善增上的福德因緣,雖有諸佛出世說法教化,但因多數眾生根器淺薄,造惡多端,致使佛涅槃後,眾生在不知如何去穢修凈、惡業聚增的情形下,而使佛法速滅,導致穢土的演變,愈加成為惡增上的衰敗因緣。凈土世界的眾生,福慧深厚,深知修凈去穢的佛法真理。在佛涅槃後,眾生仍然依法修行,致使凈土形成善增上的轉變因緣。
如涅槃經中,便舉出十二種令穢土或凈土世界,形成染污劫或染凈劫轉變的因緣:
一、若佛度化的世界,如娑婆世界,因眾生的宿根淺薄,不能在彼佛這一階段的教化因緣中,解悟佛所說甚深法義,當知彼世界於佛涅槃後,眾生不知修善,不思佛法,不思三寶,正法速滅,致使彼世界形成惡增上的轉變因緣。
二、若佛度化的世界,如凈土世界,因眾生的慧根深厚,能夠在彼佛這一階段的教化因緣中,領悟佛所說甚深法義,如說修行,弘法利生,恭敬三寶,那麼佛雖然涅槃了,當知彼世界中的正法必能長久住世,彼世界自然因眾生修善所感,形成某種善增上的轉變因緣。
三、若佛度化的世界,雖然出家弟子慧根深厚,能夠體悟甚深法義,但是在佛住世期間,在家居士善根淺薄,不知供養三寶,敬重佛法。以此因緣,佛涅槃後,正法不能久住世間,導致彼世界形成染污劫的轉變因緣。
四、若佛度化的世界,出家弟子能夠明悟甚深佛法,在家大眾也能供養三寶,敬重佛法,那麼佛雖然涅槃了,當知佛法必能久住世間,利益眾生,彼世界亦因眾生善業感招,形成某種染凈劫的轉變因緣。
五、若佛度化的世界,雖然出家弟子能夠體會深妙的佛法,在家居士亦能布施三寶,敬重佛法。但是出家弟子為了貪求利養而為眾生說法,不將眾生帶往學佛的根本目的——朝向涅槃解脫的道路前進。以此因緣,在佛涅槃後,當知佛法不能久住世間,彼世界成為染污劫轉變的現象。
六、若佛度化的世界,無論上中下根器的眾生,都能供養三寶,敬重佛法,領悟法義,不為貪求名聞利養而弘法,一心一意朝向佛道大涅槃的究竟解脫道路而前進。那麼佛雖然涅槃了,當知正法必能久住世間,彼世界自將成為另一種染凈劫轉變的因緣。
七、若佛度化的世界,雖然多有出家弟子解悟深妙佛法,又有在家居士敬重佛法,供養三寶,但是出家弟子不能依法修行,互相諍訟。是非不斷。佛涅槃後,當知正法速滅,彼世界自將成為惡增上的轉變現象。
八、若佛度化的世界,出家弟子能夠了悟微妙法義,在家大眾亦能敬重佛法,供養三寶;並且出家僧眾互修六和敬法,不說是非,互相尊重。佛雖然涅槃了,當知正法必能久住不滅,彼世界必然在善增上的因緣轉變中。
九、若佛度化的世界,雖然出家僧眾能夠體悟佛法深義,在家弟子亦能敬重佛法,供養三寶,當僧眾說法時,亦能將眾生帶往佛道最終目的的大涅槃境界前進,僧眾們互相恭敬,不起諍訟,但是蓄養一切不凈之物。又在自己尚未證果時,向居士們自贊說:『我已得證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佛涅槃後,當知正法不能久住世間,彼世界形成惡增上的轉變因緣。
十、若佛度化的世界,不但出家弟子能夠領會佛法深義,白衣居士亦能供養三寶,敬重佛法,並且『彼諸出家僧眾,為證大涅槃而演說經法,善修六和敬法,互相尊重,不畜一切不凈之物",在自己未證聖果或已證聖果後,亦不向居士自誇說:『我已證得聲聞初果乃至阿羅漢果。"彼佛雖然涅槃了,當知正法必能久住世間,彼世界成為另一種染凈劫轉變的因緣。
十一、若佛度化的世界,如地球人間,出家僧眾體悟佛法義理,白衣居士亦能供養三寶,敬重佛法,乃至僧眾度眾說法,不畜不凈之物,又不自言,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但是『各執所見,種種異說……,唯我能知佛所說深義,你不能知;唯我能解佛所說戒律,你不能知;唯我能知佛說諸經是方便說或究竟說,你不能知……,種種異說學理,充斥世間,各執一邊,互相攻訐。"彼佛涅槃後,當知正法速滅,眾生無所依怙,地球世間,因此形成染污劫轉變的因緣。
十二、我們這個世界,如果僧眾們能夠依法修行,在家大眾亦能敬法、護僧,乃至僧眾不言我得聖果、阿羅漢果,亦不各執所見,自創一格,互相攻擊。佛雖然涅槃了,當知正法必能久住世間,廣度眾生,娑婆世界以來必將成為人間凈土,而形成另一種善增上的轉變因緣。
由此可知,如能使佛法久住世間,利益眾生,便能轉穢土成凈土。若因眾生惡業因緣,不能使佛法久住世間,身在穢土世界,亦要創造共業中的別業,超脫穢土世界的業力牽制,往生凈土世界,如此必能達到學佛轉業的目的。
6、彌陀凈土轉變的因緣
凈土,乃是佛度生的本願力及十方與佛宿有因緣的眾生清凈善業所成。在善增上的共業因緣下,佛國眾生均從聞法、修行的精進中,深入正定之境,共同朝向解脫生死,成就無上佛道的聖途前進。因此縱然在彌陀涅槃後,佛法仍能久住世間,眾生如法修行,使極樂世界在佛涅槃後,形成另一階段的凈業轉變因緣。
如第十一個願說:『極樂世界的天人,均在正定之中,未來必定達到涅槃解脫的目的。"所謂『涅槃解脫"的意義,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是指了脫生死而言,一是指佛的大涅槃境界而言。涅槃解脫的理想,正是凈土眾生共同修行的方向。正因佛國中的所有眾生,均朝向凈心解脫的方向前進,當凈土眾生與彌陀本願度化的因緣告一階段之後,佛國自然不會形成染污劫轉變。我們可以從下品往生者的修行情形做如下探討:
觀無量壽佛經上說,下品往生者,當他激發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悲菩提心後,一定能夠在未來凈土修行的劫數之中,先證須陀洹果,再證阿羅漢果。乃至生在佛國界邊自然七寶城中的障重眾生,於凈土五百歲後,當他重罪消除,智慧略開之時,亦會前去阿彌陀佛住處,聽經聞法,久而久之,心智必然明朗,入定、證果、解脫,指日可待。
又大阿彌陀經敘述羅漢證滅的情形說:『其一聲聞般泥洹者,猶如大海減去一滴,不覺其少。其般泥洹者數雖眾多,猶如大海減去一溪之水,亦不覺其少。雖般泥洹者至無央數,其現在者與新得聲聞者,其數亦無量無極,猶如大海減一洹河之水,而不覺其少……。阿彌陀佛欲度十方眾生,往生其剎,悉令得泥洹之道。"
綜觀凈土往生者在佛國修行的情形,以及彌陀願力接引眾生往生凈土的目的,兩者合而為一,均是先以『涅槃解脫"為志願。在極樂世界中,已經了脫生死者,不計其數,未來天人及聲聞聖者踏上解脫生死的根本修行目的,亦不計其數。或者悲願深切的天人眾生,因一念悲心成就,乘願度生者,亦不計其數。當天人眾生有了生死解脫的修行基礎,將來乘願度眾生,就能像凈土中的大菩薩一樣,盡未來際,在成佛的菩提道上,永不退轉,隨時普施甘露法雨,觀機逗教,自在而為。
經中在在說明,凈土眾生的修行環境、澄瑩化身、聞法因緣、度生悲願,無一不在佛的本願力攝持下逐步朝向生死解脫、追求佛道、本願度生中前進。無數眾生受彌陀深緣化導,證入涅槃,或者登入菩薩不退轉地;無數眾生隨彌陀發大悲度生願,於十方世界,乘願度眾生;無數眾生,受佛淺緣化導,或者在他方世界聽聞佛名,啟發學佛信願,便在他方世界,隨緣修行,未往生凈土……因此當阿彌陀佛與十方世界有緣眾生的本願接引、度化因緣,到達某種不可思議的攝化層次時,阿彌陀佛此一階段的度生因緣,即將轉變,阿彌陀佛成佛的凈土世界亦將成為某種染凈劫轉變的因緣。
7、彌陀涅槃後的凈土情形
在凈土經典上,如觀世音菩薩授記經、無量清凈平等覺經……中,記載彌陀入滅後的情形說:『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百千億劫,當有終極。善男子,當來廣遠不可計劫,阿彌陀佛當般涅槃。般涅槃後,正法住世,等佛壽命。佛世滅後,所度眾生,悉皆同等。佛涅槃後,或有眾生不見佛者,有諸菩薩,得念佛三昧,常見阿彌陀佛。複次善男子,彼佛滅後,一切寶物、浴池、蓮花、眾寶行樹,常演法音,與佛住世無異。"
所謂涅槃,向來有『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之分。阿彌陀佛早在因地廣遠劫前,斷盡煩惱惑業,先證阿羅漢果,以聖者無漏之身回入眾生生死海中,廣行菩薩利生之道。今已成佛,乃是以佛無漏五蘊之身廣應有緣眾生之機而行了緣之法。當阿彌陀佛將十方世界往生凈土中的有緣眾生,均應本願度生之法攝化到某一階段時,就是彌陀無量壽命轉變的時候。彌陀入滅後,凈土中的眾生,仍然因為大眾凈業因緣感招,依舊生存在此等天然寂靜的環境里,傾聽一切寶物、七寶池水、蓮花、眾寶行樹演說妙法;又得到佛國中的菩薩、聲聞聖眾宣講殊勝的度生法義,因此正法住世期間,與阿彌陀佛在世時宜說的佛法無異。凈土眾生在彌陀遺教住世期間,證果、解脫、乘願度生者,亦不計其數。正法住世的時間,就像阿彌陀佛在世時的無量壽命一樣的廣遠無邊。阿彌陀佛雖然滅度了,但是法在如佛在,依彌陀正法遺世引渡的眾生與彌陀住世時所度化的眾生數量一樣的無量無盡。佛涅槃後,凈土眾生若是想要見佛,是不能夠再以佛的應化身相得見,而要怎樣才能再次見到佛身呢?如觀世音菩薩授記經說:當修念佛三昧,以法身見佛。因此當凈土中利根器的菩薩,勤修念佛三昧,證入實相法性之際,便能見到阿彌陀佛的真實法性了。而在凈土中的眾生尚未深入定慧之中,未親證實相般若時,是見不到阿彌陀佛的無相法身的。
8、觀世音菩薩成佛的世界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說,阿彌陀佛的正法滅後,觀世音菩薩便於彌陀正法剛滅的中夜時分,光明顯相的時刻(明相出時),在彼世界中的七寶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成就無上正覺佛果,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十號具足。那個時候的凈土世界,已經不叫做極樂世界了,稱為『眾寶普集莊嚴世界"。佛國里的眾生,都是彌陀遺法的弟子及十方世界與觀世音菩薩有緣的眾生,形成另一層次應化因緣的世界。又因觀世音菩薩與其應化眾生的福慧因緣與彌陀有異,那個時候的世界,已經沒有天人、聲聞二種眾生(無聲聞、緣覺之名),純粹是諸菩薩聖眾充滿其國。佛國中有無量微妙的自然七寶,莊嚴觀音成佛的凈土世界,比現在的極樂世界莊嚴殊勝得多,十方諸佛稱嘆不盡。普光功德山王佛在其凈土度生的壽命,就像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時應化的壽命一樣的無量無盡。
9、大勢至菩薩成佛的世界
在普光功德山王佛住世期間,大勢至菩薩隨佛身側,親覲供養。一直到彼佛滅度後,大勢至菩薩依然奉持彼佛正法遺教,繼續教化凈土中的菩薩,修學成佛法義。
而當普光功德山王佛正法滅盡後,大勢至菩薩即於彼佛的凈土中成佛,佛號善住功德寶王如來,十號具足。那個時候的佛國世界,亦是眾寶莊嚴,佛身壽命,乃至佛滅後的正法住世時間,均與普光功德山王佛正法住世一樣的無量無際,不知其極……。那個凈土世界,一直在無量諸佛與其有緣眾生不同層次的善增上應化因緣延續下,形成染凈劫轉變的因緣,絕不同於娑婆世界輪迴、毀滅的染污劫轉變因緣。
10、佛為何說西方凈土勝過十方凈土世界?
由上可知,阿彌陀佛成佛的極樂世界,在彌陀正法滅後,即隨觀世音菩薩成佛的應化因緣開始而轉變,轉變成以觀音菩薩成佛後所應教化的信緣眾生為主的另一個佛及與佛有緣眾生共業因緣而成的凈土佛國。
在無量壽經上,曾經提及阿彌陀佛無上願力所修成的極樂世界,乃是『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當然,無衰無變"的。佛此說原因之一,乃是為了引渡娑婆世界中與彌陀有緣眾生往生凈土,方便示教耳。就像讚歎阿彌陀佛壽命無量,不知其極的方便說法一樣。
從什麼地方可以證知?如十方隨願往生經說:『普廣菩薩白佛言:「世尊!十方佛土皆為嚴凈,何故諸經中,偏嘆西方阿彌陀佛國,勸人往生也?」
佛告普廣菩薩:「一切眾生,濁亂者多,正念者少,欲令眾生專志有在,是故讚歎彼國為別異耳。若能依願修行,莫不獲益。」"
十方凈土,雖然均是不可思議的清凈業力所成,但是深淺難知,不可測量。每一尊佛均有其宿緣應化的眾生,阿彌陀佛便是與此界眾生結有深厚的應化因緣,所以佛特別讚歎極樂世界較十方凈土殊勝,為的是讓娑婆世界的眾生,在景仰阿彌陀佛的殊勝凈土中,能夠專心稱念聖號,如此更能在短暫的生命中,死心念佛,達成親近彌陀,得度生死的機緣。
其實十方凈土,均隨每一尊佛與宿緣眾生的業力應化因緣之不同,而有深淺難如的差異。而吾人慾歷行菩薩成佛之道,實現凈土佛國的理想,則必須久遠劫中,親近諸佛,供養諸佛,於諸佛前,恭聞甚深法義,體證無生法性,才能完成學佛、成佛,莊嚴凈土的弘願。因此十方諸佛與眾生皆為有緣,然而諸佛與眾生緣之深淺,應化宿緣之先後,乃至到何種層次,應受那一尊佛所引渡、解脫、授記?以及聖人超越時空的證智覺海所形成的佛與眾生之間不可思議的業網應化關係,又豈是我們凡夫俗子所能知其詳的!?
(五)彌勒凈土形成及轉變與彌陀凈土之不同點
1、彌勒成佛的世界
按彌勒下生經所說,我們這個地球人間,在未來五十六億萬歲後,將因為眾生的善業因緣所感,成為另一種與極樂世界別異的善性世界。那個時候,彌勒菩薩將從兜率天宮而降,應彼凈土世界的本願度生因緣,於龍華樹下成就無上佛道。彌勒國土中,雖然仍有惡行眾生轉生其間,但是人民大多行善,遠比娑婆世界中的惡業情形為輕。我們可以從彌勒國土幾個重點中得知:
一、彼土尚有惡道眾生,雜生其間(如經文說:諸村落相近,雞鳴相接)。
二、彼土眾生尚因貪、嗔、痴之心的生起,而造作現行因緣,受三世善惡報應。(如經文說:人民雖有貪慾嗔恚愚痴,但不大殷勤)。
三、彼土中有男女之相,既有男女之別,必有淫慾之行,男女婚嫁之事(如經文說:女人年五百歲,然後出嫁)。
四、彼土眾生尚有段食之事,既有和娑婆世界眾生相同的飲食習慣,則尚有大小便的舉動。既有大小便的行為,則知色身尚在生、衰、老、病之中(如經文說:彼國眾生,唯有三病:一、便利,二、飲食,三、衰老)。
五、彼土人民以自然粳米為食,若有便利不凈,土地自然裂開;便利之後,土地又自然縫合。彼土人民命終之時,皆自然行至墳冢中,安然死亡。由此點證知,彌勒國土的眾生仍然生存在生、老、病、死的生死輪迴受生之中。
六、彼土有轉輪聖王出世,以十善教化人民,人民在行善因緣下,壽命最長可至八萬四千歲。由有輪王出世化導的情形來看,彌勒凈土的出現,當在人壽增劫之時。
七、彼國依報環境,遠比娑婆世界莊嚴清凈,殊特微妙,福德之人,充滿其中。因為福德眾生充滿其土,致使彼土豐樂安穩,所以稱彌勒國土為凈土世界。
由以上數點得知,彌勒凈土之所以稱為凈土的原因,乃是因為大多數的眾生,知道修福修善,因此而使彌勒國土成為遠較娑婆世界清凈的善性世界。其中彌勒佛所化導的弟子,多是在釋迦牟尼佛時代隨佛修行,但未斷煩惱、未證道果的遺法徒眾。因此彼諸眾生與彌勒佛及釋迦佛盡為有緣。當彌勒佛本願度生因緣,引渡彼界眾生的應化因緣告一段落,及彼界眾生在彌勒佛正法滅後,眾生福業因緣日漸減少之際,彌勒凈土即將成為另一種染凈劫轉變的因緣。
2、彌陀凈土與彌勒凈土因緣轉變的不同點
由上可知,彌陀凈土形成的性質與彌勒凈土形成的性質顯然不同,兩者不同性質之點在於:
一、彌陀凈土在佛本願攝化之下及眾生共業聞法、修行精進下,沒有三塗惡道之報。(如經文說,種種鳥類,出和雅音,宣揚妙法,乃是佛願力所變化,與彌勒凈土有惡道眾生雜生其間不同)。
二、彌陀凈土眾生皆在正定之中,無『不定聚"及『邪定聚",就是生在界邊七寶城的鈍根眾生,尚無一念惡事之意,何況產生現世罪罰的行為。(與彌勒凈土眾生,尚有貪、嗔、痴想念及行為不同)。
三、彌陀凈土眾生純一化身,均為男子之相,七寶池內,蓮華之中,自然化身長大,無欲界淫慾之行。(與彌勒凈土有男女之相,情慾之行,婚嫁之事不同)。
四、彌陀凈土眾生想吃食物,香美精食,自然化生,隨意消散。(與彌勒凈土眾生有如娑婆世界眾生同樣的段食:便利之事不同)。
五、彌陀凈土眾生,若欲長劫留在凈土之中,聞法、修定、解脫,得證菩薩不退轉果位,則能隨其意願,留在極樂凈土中,自在進修,永遠不受胎生眾生生老病死,六道輪迴的生死之報。(與彌勒凈土仍有胎生眾生的生衰老死,尚在六道輪迴的生死受報中不同)。
由此可知,彌陀世界與彌勒世界,雖然同是凈土世界,但是二佛壽命因佛本願度生因緣與眾生共業因緣不同,而形成不同度生壽命及不同性質的凈土世界。彌勒凈土的眾生,仍受貪慾、淫行、婚嫁……生死受生之緣所牽絆,彌勒佛的度生壽命,自然在與此界度生因緣了結後,及被土眾生的福德因緣變化減少下而轉變;如彌勒下生經說:『彌勒佛壽命八萬四千歲。"阿彌陀佛的凈土世界,沒有六道輪迴受生之事,大眾在彌陀本顧攝化之下,均朝修禪、證道、解脫、乘願度眾生,福慧因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演進,使彌陀凈土一直在善增上的因緣轉變中,彌陀度生壽命也與彌勒度生壽命,因眾生福德不同及凈土性質不同,而形成較為殊勝、延續的形態變化。反觀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的度生因緣,則隨佛在此界的本願度生因緣已盡,及此界眾生的罪業因緣加重而一直在惡增上的因緣中演變。彌陀凈土顯然較彌勒凈土為殊勝,而且與娑婆世界的眾生最為有緣。今生幸聞無量壽佛名,又專修凈土法門,代表著今世有往生凈土的濃厚希望。願求一世往生的蓮友,若能記取凈宗大德所示『死心念佛"的寶訓,必能掌握今世殊勝的念佛因緣,一世往生,度脫此生矣!
十四、聲聞無數願
前題
法藏比丘說:『當我成佛的時候,如果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眾生,都修成了緣覺果位,以緣覺聖者的殊勝智慧,縱然運用百千劫的時間來計算、衡量我佛國中聲聞弟子的數目,也不能夠知道有多少。"
關於聲聞弟子修行的意義和內容,在四部阿含經里及俱舍論、婆沙論、成實論、唯識學等專書中均有詳細的介紹與說明,此外楞嚴經中對形成生死束縛的辨認及修行解脫的次第,也有明確解說。本願僅就聲聞四果的意義、中品往生者俱備聲聞行者修行的條件、聲聞聖眾在凈土修行的情形,以及極樂世界的聲聞聖者必定迴向大乘菩薩道等問題,分成四個重點來做說明。
(一)聲聞四果的意義
1、什麼是初果?
( 1)先談學佛有四種人
增一阿含經卷第二十說:『眾生依宿世善根深淺的差異,形成四種不同程度的學佛根器。是那四種呢?
第一種是:在這世間上有一類有善根的眾生,因為受到別人的勸化而來信仰佛教,當他聽到佛陀或善知識所說的教法後,信心堅定,深信不疑,但是卻一直停留在「恆信他語,不住己智」智慧未開的階段,完全將自己對佛法知見的認識,寄托在別人的學佛知見上,沒有分辨法義內容深度的能力。這一類對佛法信心堅定而智慧不開的佛弟子,佛經稱之為信行人(持信人)。
第二種是:有一類有善根的眾生,在他學習了佛陀的言教後,能夠進一步的將所聽聞的佛法,理出一條與自己根器相應的智慧抉擇之路。因為已經對佛法有了觀察與分辨是有為法或無為法?是真實法或虛妄法的程度。因此不會輕易被他人或外道的言教所蠱惑。這一類對佛法具有高度分別、思索能力的有智慧的修行人,佛經稱之為法行人(持法人)。
第三種是:有一類有善根的眾生,因為他的宿根深厚,當他已經從廣義的佛法中正確的抉擇出一條出離生死的道路時,便逐步放下一切,專心一意地追求生死的解脫,對於佛所說解脫生死的法義,不會再有懷疑,並且在他步上禪修的過程中,已經獲得四禪八定的禪定證境。這一類依教修行,親身求證佛法的禪行者,佛經稱之為身證人。
第四種是:有一類有善根的眾生,在他修行的過程中,已經能夠使身口意從戒律的實行中,達到端身正意的目的,進一步走向禪觀的覺照中,不再執著我是持戒人,餘人不持戒(斷戒取——斷除對戒的執取、能持之心)。進而從禪思無我的觀照下真真實實的覺察出色身的毫無實性(斷身見)。由於從內在的覺性中親身體證到身體的幻有不實,因此對於佛所說『五蘊皆空"的真理不會再有疑惑(斷疑)。而當這位修行者從明凈的心眼中見到出離六塵的空性真諦時,便正見佛所說:有今世、有後世,有施受、有報應,有修行、有解脫……,並對體證『緣起性空"的修行者必出生死,必證聖果的經證,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心。這類在禪修中徹底斷除身見、戒取、疑三結,見到無常色身輪迴生死根源的聖者,佛經稱之為見到人。"(另雜阿含卷三十一對此四種修證次第,有不同的說法。)
這四種學佛人,說明了一個佛弟子從初入佛門(信心入門)起,必須經過師承、聞法、思法、解悟法義、依法修行由淺入深的過程,才能親身見到『佛法空性"的真理。
( 2)阿含經及金剛經解釋初果的意義
在阿含經上告訴我們,從領悟『苦、集、滅、道"四諦空性真理的修行者(見到人),最初獲得的修行果位是初果須陀洹。對於須陀洹果的釋意,雜阿含經卷第十五及金剛經上均有明確的解釋。
金剛經說:『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說:『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即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聽彼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此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
( 3)先明白三界的意義
佛經將人類可以藉種種禪定力量進入各種精神修養的狀態,粗分為三種生存層次。第一種是眾生財欲、色慾、名利、食慾、睡欲等五種貪慾熾盛的生存空間,稱之為欲界。第二種是某類較具靈性的眾生,厭棄欲界的貪慾生存環境,進入精神調適的狀態;在禪定的修養過程中,已經逐漸淡薄貪慾,但是身心尚生存在有色物質的束縛範圍內,稱之為色界。第三種是某類眾生,在禪修的極度努力下,心識已經超脫色質和形相的約束範疇,完全進入深妙禪定的精神修養狀態中,稱之為無色界。
也就是雜阿含經上佛所開示的:『比丘們!當知諸界,其數無量,眾生界無數無量,當善界學,善種種界……,有欲界、有光界、凈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有滅界……。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云何眾生,常與界俱:謂眾生行不善心時,與不善界俱;修善心時,與善界俱;修勝心時,與勝界俱;行鄙心時,與鄙界俱……,當作是學,善種種界。"(例此可知有無量他方眾生居住的世界,無量凈土「凈界」、穢土「欲界」世界。)
( 4)佛為何制定超離欲界的嚴格戒律?
多重宇宙間無量無數的眾生,都各各依其業行,安居在與其業行相應的一定界限(世界)範圍內。我們只不過是依我們的飲習業力生活在依欲為界的飲界範圍內。要想跳出欲界的束縛範圍,就必須斷除與欲界相應的塵欲煩惱才有可能。聲聞初果的修行者,就是首先從超離欲界,斷除與欲界相應的五欲六塵境界開始下手修行,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外境開始起修。而超出欲界,只不過是踏上了脫生死目標的第一個修行步驟而已,所以經上說初果的修行者是初入聖者之流。然而我們欲界眾生無量無數的墮性、欲習與煩惱,是最難以降伏的,佛為了要令隨其出家的聲聞弟子於現世中達到不為六塵境界迷惑、左右的目的,達到一世解脫的理想,因此依此界眾生最難以調教的身口、業行、舉止而首先制定了種種避免墮落欲界業網的戒律。(按佛因十種利益結戒,今僅就聲聞弟子超脫生死問題做反省。)
( 5)入道的初步發心是什麼?
當一個修行者能夠先持身口不犯惡業,並依四部阿含經所開示正確出離三界生死的『解脫慧學"做為修行的基礎,如此有了正確的出世佛法正見引導來修行,那麼必能在精勤的持戒、修定中,首先深刻的發出厭離娑婆生死的出世解脫之心。唯有在修行的行進間,從內心深處深切的發出厭離三界生死的出世解脫之心後,修行者才能逐步淡薄五欲,遠離塵囂,把心安定下來,精進的朝『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欲境努力進修。因此今生能不能夠依四阿含所開示的解脫慧學,在持戒、修定的歷程中,鞏固出世深刻的厭離心來修行,是關係著初機出家禪修者今世能否到達超離世俗欲境初步的入道基礎。也是奠定修行者未來早日達到修行解脫理想最重要的具有關鍵性的修行一生。
誠如演培法師在俱舍論講記中所說:『諸異生類,假定依於四根本地而起暖等善根的話,那他在現生中必然得見於諦。為什麼?一、因它的根性猛烈,二因他的厭離心深,所以能夠做到這步田地。假使依於未至地及中間地而起媛等善根的話,那他在現生中就不一定得見於地,為什麼?一因根有利鈍,二因厭有深淺,根利而厭深的,於現生中可以見諦(入道),根鈍而厭淺的,於現生中不得見諦……。"
( 6)初果粗解
證了初果的聖者,已經從親證內在的空性中,見到了無始以來塵欲眾生生死輪迴積集的根源(所有『欲界"集法,一切滅已),已經不受欲界惡道業行的引誘,不會再墜入三惡道中輪轉受苦(不墮惡趣法);並且內心初步不受與欲界相應的五欲粗境所迷惑(離諸塵垢);而當一個修行者已經淡薄了塵欲煩惱,心靈在戒、定的洗鍊下,到達某種寧靜狀態時,對於超脫欲塵世法的啟悟,便會愈加的鞏固與堅定(不見彼聖弟子,有『欲塵"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界者,此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雖然初果聖者八識田中猶有欲界的余習業種尚未清除殆盡,但是『已見苦諦根本,所斷欲界諸苦如湖水般地甚多無量,所余之苦,如毛端滴水,甚少易斷(見雜阿含卷三十一)",最多往返欲界天及人間七次,便不再下生欲界受生。(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但是他已經從他修證的出世智慧中,如實分辨出什麼是佛所說的解脫正法,什麼是相似的外道修持法;什麼是對於了脫生死相應的戒行,應該依什麼心態,來守持輔助修行者進入初步莊嚴身心的戒律。可以說,初果聖者已經見到了煮飯用的生米,能夠分辨出什麼是米粒,什麼是生沙,不再蒸沙做飯,認沙為米,如楞嚴經所說。因為已經有了分辨解脫佛法真偽及節制慾念的初步覺照功夫,所以初果的修行者,在任何環境生存下,都會將身心放在出離三界生死的解脫正道中前進。
當一分利根器的初果聖者,在無我的禪觀修持中,將與欲界相應的五欲塵境淡化到極度微薄時,亦即禪定功力到達欲界頂天時(初果聖者根有利鈍,非一概而論,此按雜阿含經文所述),身心便從欲塵煩惱的干擾中解放出來,此時法喜禪樂即從清凈的定心中湧現出來。於是超脫外塵散亂境界,進一步向內覺觀——向內心更微細的習氣煩惱挑戰。亦即雜阿含所釋(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但是這位初果聖者,以他對『苦集滅道"四諦真理無我空性的了解,絕對不會因為自己已經斷除了身見、戒取、疑三結而生起能斷能證之心的(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
2、什麼是二果?
( 1)初果二果未離欲貪
金剛經說:『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雜阿含經說:『若三結盡,貪恚痴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
初果聖者雖然對於修行的戒律——斷戒取,解脫的正法——斷疑,及正見色身的空無自性——斷身見,已經見到了生米(悟道),肯定生米必能煮成熟飯,必斷煩惱,必脫生死。但是在調心的歷程中,仍然沒有將貪嗔痴三毒煩惱徹底調伏(尚須往返人間、欲界天七次)。到達二果果位時,不僅身見、見取、疑三結斷盡,並且已經將與欲界相應的貪嗔痴煩惱的余習心影,盪除得非常非常微薄了(貪嗔痴薄),只要再在欲界天及人間往返受生一次,便可徹底斷除五欲貪念,超離欲界。
因初果、二果的修行者尚須在欲界各受生七次及一次(大體上上說),由此得知,初果二果修行者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未完全離欲清凈,心跡未離欲貪,未離六塵影像,只不過內心已經從不貪執六塵外境,開始踏上修行的道路,而且已經在修持間做到對心性上『貪嗔痴淡薄"的功夫。依二果聖者對四諦空性的體悟,絕對不會往往返天上、人間的受生修行期間,生起能修能證能生之心的。
( 2)直接從阿含掌握修行解脫的重點
『貪嗔痴"是三界無數煩惱的總稱,眾生無論生存在三界任何『界地"內,都有與其界地相應的貪嗔痴煩惱現前,令眾生貪執現地湧現的一切,繼續造業、受果。而這許多與三界相應的無量微細潛伏在我們內心的煩惱細惑,沒有經過禪修的洗鍊,根本無從察覺。事實上,這些重要的根本、枝末煩惱,早在阿含經上便有說明。只不過後世的唯識家,針對末法眾生的煩惱、所知障重,將其次第分割開來,予以系統化、複雜化,為後學者剖析出一條深入內省的修行道路。如果一分利根器的禪修者,直接從阿含所載精簡扼要的修行程序中,反覆玩味,就能掌握並理解根本、無我的解脫法味。
( 3)外道禪定與佛教禪定成果不同
如果在禪修中,只著重在身體脈搏、氣息等的變化和控制中做功夫,而不知配合淡薄心性上『貪嗔痴"做調整,知見一直停留在『貪執身見、嘩眾取寵"的範圍內,縱然進入初禪、二禪……的境地,與佛教初果斷『身見、戒取、疑",及二果『三結盡,貪嗔痴薄"的聖者證境,毫不相應。因其修因基本上與佛弟子修因下手用心處不同,當然在禪定行進間所產生的定慧力用也不同。因此無論修持任何宗派,在不斷『三結",不斷『貪嗔痴",脫離阿含所說的聲聞四果修證的般若『無我"中觀知見的次第與內容做基礎,所產生的任何神通變化現象,均屬外道禪定境界。
3、什麼是三果?
( 1)經上對三果的說明
金剛經說:『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雜阿含經說:『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樂阿那含,不遠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
什麼是五下分結?這是針對欲界整體性的煩惱惑業而言。即身見、戒禁取見(持戒心不平,亦是戒禁取見)、疑、貪、嗔等五種煩惱。初果聖者在這與欲界相應的五種煩惱中,僅斷除了三種——身見、戒禁取見、疑,貪嗔痴尚在。二果聖者不僅斷了身見、戒取、疑三種煩惱,而且貪嗔痴微薄。到了三果的修行境界,已經將身見、戒禁取見、疑、貪、嗔等與欲界相應的五種煩惱業習,統統盡斷,超離欲界天,不會再返回欲界受生。而且以其所體證的五蘊性空真理,不會生起他不來欲界受生之心的。(如經文說,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
( 2)綜合一、二、三果證境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初果聖者只是在禪觀的體會中,斷除了對解脫佛法見解上的疑惑(斷見惑),但是對於心態上的貪嗔煩惱猶需精進調伏(進斷修惑)。故阿含經上只說初果在禪修中斷除了身見、戒取及解脫法義上的疑惑,未說斷貪、嗔等心態上的煩惱。也就是說,初果聖者對於與欲界相應的五蓋:欲貪、嗔恚、惛眠、掉悔、疑等根本煩惱均未調伏,『未離外塵動相"。到了二果聖者,對於心性上與欲界相應的五蓋煩惱,已經斷除得非常微薄了,『已離六塵粗動相",不會再在欲界天及人間一往一來的受生期間,生起來去動相。三果聖者則將與欲界相應的貪嗔等粗動煩惱完全斷除,不還欲界受生,『心跡完全遠離欲塵動靜二相",於人間壽命終了,上升色界天上進修。
( 3)三果聖者以七種因緣入涅槃
因各各修行者多劫累積的定慧或者定多慧少,或者慧多定少,有種種偏向不同。所以當三果聖者超出欲界天,在進入四果的修行歷程中,形成七種證入涅槃的情形:
一、中般:有的三果聖者,在超離欲界往生色界之際,就在中有極短暫的期間,生起強有力的定慧力道,斷盡色界、無色界上界的煩惱惑業,頓證阿羅漢,而於中有位上契入無餘涅槃。
二、生般:有的三果聖者,在生到色界天不久之後,即生起堅毅的定慧力用,斷盡殘餘煩惱惑業,於現身中,得證阿羅漢果;並於此生命終之後,證入無餘涅槃。
三、有行般:有的三果聖者,在上升色界天后,必須經過很長時間的用功勤修,才能於現身中證入有餘涅槃。
四、無行般:有的三果聖者在生到色界天上,因其宿根猛厲,不必刻意加功用行,諸無漏道自然現前,於現身中自在如如的證入有餘涅槃。
五、上流般:有的三果聖者在生到色界天后,不在其所生色界天上之處般涅槃,而因他樂定或樂慧的根器差別,轉生與其根器相應比較上一層的天處進修,就在他再轉生的天處進修中證入涅槃。
六、無色般:有的三果聖者,超出欲界天后,不投生色界天上,而直接超生無色界天,在無色界天處繼續修行而證入涅槃。
七、現般:有的三果聖者,在超出欲界天后,既不上升色界天,也不超生無色界天上,而直接於脫離欲界天的剎那間,未經中有位,當下斷盡三界的所有煩惱惑業,現身證入涅槃。
4、什麼是四果?
( 1)經論上對阿羅漢的解釋
婆沙論說:『阿羅者,謂一切煩惱,漢名能害;用利慧刀,害煩惱賊,令無餘故,名阿羅漢。複次,羅漢名生,阿是無,以無生故,名阿羅漢。彼於諸趣、諸生、生死法中,不復生故。複次,漢名一切惡不善法,言阿羅者,定遠離義,遠離諸惡不善法故。"
金剛經上說:『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雜阿含經說:『若一切漏盡,欲有漏心解脫(超欲界),色有漏心解脫(超色界),無明有漏心解脫(超無色界),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
( 2)戒定慧與四果的關係
雜阿含卷二十九說:『初果及二果聖者,以持戒為滿足,律儀具足,少定少慧;三果聖者戒定具足,智慧轉增;四果聖者,學戒滿足,學定滿足,學慧滿足。唯有在定慧二者平等證覺下,才能完全斬斷上界煩惱——五上分結,超脫三界。"五上分結即: 1、對色界禪樂的愛著,2、對無色界空定的難捨,3、不受二界眾生掉動心念的影響而退失禪定,4、超離二界眾生自恃凌他憍慢之心,5、永斷色界無色界二界地內痴闇無明之心。
( 3)綜合四果修證次第
初果聖者斷『身見、戒取、疑"三結,二果聖者不僅三結斷,而且『貪嗔痴薄",三果聖者則將『身見、戒取、疑及貪嗔等"欲界的五下分結煩惱全數斬斷,心跡徹底超出欲塵動靜二相束縛範圍;而當三果聖者在進修中,將色界、無色界二界界地內的所有痴暗無明之心(即五上分結),悉數拔除時,頓時身心便得到大自在、大解脫,能以大自在的解脫慧力,轉換四大,將色身出水出火……,印證『色空不二"『心色無礙"的道理。
( 4)心解脫、慧解脫與俱解脫
在阿含經中,提及阿羅漢有心解脫、慧解脫及俱解脫三種名詞。事實上,心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及俱解脫阿羅漢三者本是一體的。
什麼是心解脫?即修行者於日常動靜之間,內心依定慧之力斬斷貪、嗔、痴,從煩惱障中解放出來,獲得心自在的境界。
什麼是慧解脫?依中阿含卷二十四說:『……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慧解脫。"
所謂七識住,即人界、欲界天(合為一類識住眾生),色界中之梵天、晃昱天、遍凈天三類識住眾生,以及無色界中的無量空處天、無量識處天、無所有處天三類識住眾生。此七類眾生,皆因住著於『識",所以生生世世在三界中受生,輪迴無期。
什麼是二處知如真?二處者,其一指無想天,其二指非有想非無想處天。
意思是說,慧解脫者,以慧觀之力,證悟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各界眾生識生、識集、識住、識異的情形。所以能一心求出三界,心不染看於識,在獲證解脫智慧後,自知自覺:『我從此生起不再受後有身。"故稱為慧解脫。或說其在尚未超脫三界時,便先自知自覺『我從今生起不受後有身",而稱此為慧解脫者(見雜阿含卷,十四)若依此說,可知心解脫、慧解脫、俱解脫三者,只是『依阿羅漢證果的時機不同而有區分"(見阿含經止觀)。
又什麼是俱解脫?依中阿含卷二十四說,俱解脫者,經過色界四禪定,無色界四空定等八種層次的禪定修持,而超脫此八種禪修境界(八解脫),在現身中自覺自證:我此刻已貪嗔痴永盡(心解脫),已依慧觀之力斬斷三界煩惱障(慧解脫),成就阿羅漢果,獲得六種神通。
經文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慧解脫者經過『色界、無色界"禪定的修持,而超脫四禪八定,證果解脫。但是由阿含經所說了脫生死的方法,可以得知,一個修行者,成就阿羅漢果的先決條件,一定要定慧等持,定多慧少,或慧多定少,都不能慧證解脫。依阿含經說,絕對沒有不修禪定而直接從聞思慧證果或世智辯聰證果的阿羅漢,當知修慧是建立在禪觀之中。
『慧解脫者必得心解脫",一個心地污穢,不從禪觀下手修定的求道者,是不可能獲得清凈明利的出世智慧,自覺自證『我從此生起不受後有身"。相對的,若不依慧觀之力,單憑禪定修持,貪嗔痴不可能斷盡,貪嗔痴不斷,不可能獲證心解脫,成就阿羅漢果。
如雜阿含經說:『聖弟子修習於止(定),終成於觀(慧),修習觀(慧)已,亦成於止(定)。一個欲求解脫的修行者,一定要上觀俱修,定慧等持,才能獲證諸解脫境界。"
又如前述雜阿含經說:『一個阿羅漢,一定要無漏「心解脫」)貪嗔痴斷盡),才能以解脫智慧(慧解脫)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
所以說,慧解脫者必得心解脫,心解脫必由慧解脫而建立,凈土中的阿羅漢,即是具備心解脫、慧解脫的證道者,由心、慧『俱解脫",而自知自證『我從此生起不受後有分段生死之身,進一步以『變化身"而度眾生。
( 5)最穩當的修行道路
當一個修行者果真知阿含經所說:經過出家、學戒、持戒、聽法、持法、思法、守護六根、凈意、知足、正見解脫佛法、正念心念起伏、獨住遠離、斷除欲貪、禪思空義、正觀空行、入禪定、身作證、見到、得四禪不動心、聖慧明達,啟開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六通具足,心解脫、慧解脫、俱解脫的四果修證次第,必然自覺自悟三界煩惱的連根拔除,不會再對今生由無常因緣假合所形成眾生分段壽命的延續幻有中產生:對『自我"生存實在性的執取,對『我與人"對立真實性的固執,對『眾生"存在緣起性的貪執,對『壽命"延續生滅性的留戀,對『自我"能證、能斷煩惱實證性的執著,徹底斷除對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四相的執取之心,而達到了聲聞弟子隨佛出家,修學解脫之道的目的,『戒定慧"三學具足成就,永遠不會再於三界輪迴中遭受生死煩惱之身。
一個阿羅漢聖者,早已斷除了界內眾生的我執傲慢之心,與世無諍,與三界無諍,其內心在無諍、離欲的平靜心湖中,永遠過著祥和、安寧,隨緣度化眾生的平實生涯。
(二)中品往生者具備聲聞行者修行的條件
1、中品上生者以持戒為重
觀無量壽佛經說:『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台,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連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2、應當以什麼心態受持八關齋戒?
現在教界有些地方打佛七或佛一,均會在法會開始時,舉行受持八關齋戒的儀規。依觀經說,如法受學八關齋戒,以此戒行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未來往生彌陀凈土中,立即便能證得聲聞最高的果位——四果阿羅漢。為什麼畢生受持八關齋戒,臨終往生凈土的當下,就能在聽聞讚歎『苦、集、滅、道"四諦真義的微妙法音下,立即了脫生死,獲得六種神通的殊勝果報呢!?這是想依八關齋戒做為中品往生的蓮友所應重視、關心的問題。
請注意看,觀經說,持八戒的修行者,命終之時,彌陀放金色光,來到他的面前,為他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出家修行法。為什麼佛不為他說發菩提心的方法,也不為他說懺悔罪業的下品往生法,而為他說『出家修行法"呢?這就叫做『相應修行法"。所謂『相應",就是說這個持戒修行者的『發心",必須與彌陀所讚歎的出家修行法的『發心相應",才能感得彌陀來為他開示,『苦、空、無常、無我"的解脫真理,於此,便能清楚的覺悟,欲求中品往生,應當發什麼心來受持八關齋戒?
( 1)發『苦、空、無常、無我"的心來受持八戒
出家是『出世法",不是『入世法",同樣的,凈土是『出世法",不是『入世法"。凈宗祖師大德一再訓誡我們,願生極樂世界,首先一定要發『出苦"之心,要深刻地發出『出離生死苦海"的堅固信願心,來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已經在受持,或者欲受持八戒的居士,都應當隨時依觀經所說,反省自己有沒有確實發出彌陀讚歎的『苦、空、無常、無我"的出家修行『心態"來守持八戒?如果雖然受持八戒,但是內心仍然『貪求世樂",不能體會『苦、空、無常、無我"的持戒意義,那是和中品往生不相應的。
( 2)發『出苦"心的培養方法
佛法所說的發『出苦"心,是要透過『持戒"、『觀想"、『修定"的過程,才能發得正確,發得深刻。
觀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不凈觀",能實地到火葬場去觀看更好。為什麼要做『不凈觀"?目的便是希望透過『不凈觀"的方法,激發你的『厭離心"、『出世心"。其他如到醫院、傷殘院、殯儀館、太平間、屠宰場以及參加助念等等,都是培養我們發『無常心"、『出苦心"的很好方法。
往生凈土,著重在事實上的力行,理論上的專研、精通,如不配合實際上『持戒"、『觀想"的發心,是說食不飽,沒有用的,往生凈土與『你、我"無份。
唯有當你透過培養發『出苦心"、『無常心"、『無我心"的種種觀想方法,確實時時激發出『願離娑婆生死之苦,願生極樂菩提之樂"的信願心,才能在念佛(修定)時,產生與彌陀本願力中品接引相應的定境效果。
唯有當你『心愈靜"、『心愈細"時,才能感受到世事無常、事事是苦、事事不可貪著,那時你才能真正深入、堅固的發出『出苦心"、『無常心"、『無我心"來念佛、來持戒,求生凈土。如此則中品往生與你有份。
( 3)以阿羅漢持戒的心做為持戒的發心
由觀經中的中品上生可知,受持八戒的發心,是與出家修行者的發心相應的。就如增一阿含經所說『持心如真人",像阿羅漢一樣的以一顆追求真理解脫的心來守持八關齋戒。
一、不僅盡畢生之力不殺生,而且還要經常像阿羅漢一樣的生起慈悲眾生之心,以減低殺害眾生的心念(按羅漢曾在色界定時修持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二、不僅盡畢生之力不偷盜,而且還要經常像阿羅漢一樣的以布施(法施)之心利益眾生,以克制偷盜之心。
三、不僅盡畢生之力不淫慾,而且還要經常像阿羅漢一樣的洗滌自己的妄念,勤修清凈梵行,以節制淫慾之心。
四、不僅盡畢生之力不妄語,而且還要經常像阿羅漢一樣的誠懇待人,不擾亂眾生,以減輕妄語之心。
五、不僅盡畢生之力不飲酒,而且還要經常像阿羅漢一樣的嚴持禁戒,以調伏散亂之心。
六、不僅盡畢生之力少食知足,過午不食,而且還要經常像阿羅漢一樣的於用餐之時,不著美味,以清凈心受食,來節制貪食美味之心。
七、不僅盡畢生之力不坐高廣大床、不著香華脂粉之飾,而且還要經常像阿羅漢一樣于于日常生活間,捨棄任何誘惑吾人放逸修行的華貴物品,以減輕我們貪圖享受的慾望。
唯有如此克制自己的種種心念與行為,才能產生創造另一種背離娑婆苦海的清凈業行,而進入學習凈土法義另一層次的實踐階段。
此處所說的『持戒如真人",便是力行中品往生的修行法,最好節制、減低我們五欲煩惱的實踐戒行。
3、八關齋戒的『關"與『齋"是什麼意思?
增一阿含經說,八關齋戒的齋,就是洗心、凈心的意思。『關"乃是關閉六根之義。如果蓮友們能以上述這八種方法來關閉我們的六根,便能逐漸達到克制、清凈身心的目的。相對的,若能以清凈心來守持這八條戒法,就能漸次達到六根禁閉的理想。而關閉六根,不為塵染的目的,為的就是要讓我們種下清凈修行的信念,逐步走向與中品上生相應的修行法。
以清凈心守持八關齋戒,所獲得的成果,必然是清凈的善業果報。凈土世界的眾生,在最初道業精進的修行下,所得到的果報,同樣是清凈善業的成果。所以以兩者所獲得的凈業果報來講,是相通相應的。但是在地球人間守持八關齋戒的善業眾生,如果不知將今生修持的戒行,隨時發願迴向西方極樂世界,仍是不能往生凈土的。
4、禪、凈相通的道理
凈宗祖師大德曾經告誡我們說,禪、凈可以相通。禪凈相通的道理,就是在於禪行者與凈行者兩者修持的程度,均到達某種相通的證境,而獲得某類相應的凈業果報。如大勢至菩薩在因地修行時,以念佛心入念佛三昧,證無生法忍,就是禪凈相通相攝最好的明證。
而以中品上生來說,如果守持八關齋戒的蓮友,能夠時時如前述彌陀臨終接引所說,以一個真正修道人的志向發苦、空、無常、無我之心來修學八關齋戒——持心如真人,並以修定(念佛)來攝心持戒。並且隨時將持戒、修定的清凈心念迴向極樂世界,隨時發出厭離娑婆,願生凈土,見佛聞法,了脫生死的堅固信願。當今生受學八關齋戒的心態(按十戒、具足戒皆由五戒、八戒而開演),到達趨於『一心不亂"的出世寂靜心態時,便能逐漸進入出世的修禪證境。這就是禪、凈相通的初步相應『心態",而在臨命終時,感招阿彌陀佛現身接引,應其修學與解脫行者相應的持戒心念,為其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超越生死的解脫真理。
當這位蓮友生到極樂世界,就隨著他宿世學習阿羅漢持戒修行的根器,聽到各種讚歎『苦、集、滅、道"四聖諦的微妙法音。這位蓮友便在他聽到各種法音稱讚『四諦"解脫的修行真理時,立即啟發了他多生多世潛藏在八識田中所修學的深厚定慧之力,頓時思法、悟法,煩惱燒盡,證得阿羅漢果,六通成就……。
往生凈土,了脫生死。這便進一步說明了凈行者與禪行者(阿含行者)修持到某種程度,可以相通相證的道理。
5、中品中生者的修行意義
觀經說:『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世界,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證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連華乃敷,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己,成阿羅漢。"
6、一日一夜出家修行的果報
在佛說出家功德經上曾經記述著一則於臨命終前,一日一夜出家修行所獲得的果報。
佛住世時,有一位名叫鞞羅羨那的王子,生逢佛世。因貴為王子之尊,經常有機會與宮中美女川淫樂自娛。後經佛點化,如不出家修行,七日之後必墮地獄。王子因畏懼死後墮落地獄受苦,於臨終前一天,隨佛出家修行。以此一日一夜由佛指導,舍欲出家,修持清凈梵行的因緣,轉淫為凈,慾障消除,果然於佛預記的出家一日一夜後死去,死後於二十劫中,因一日一夜出家修行所感,依次投生欲界的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生生世世往返六欲天中七次,身為六欲天王的王子,不墮畜生、餓鬼、地獄三塗惡道,而且在天上仍不忘佛陀所教,延續戒、定、慧三學的修習。
這是鞞羅羨那王子,因為一日一夜真正舍欲出家,修學凈化身心的成、定、慧三學,所獲得的廣大生天果報。天福果報命盡,最後生在人間,仍然繼續享受人道的無窮富樂,雖然沒有遇佛出世,但是因其宿世舍欲出家的清凈心,不斷的萌芽、增長,到了今世下生人間的最後身時,修行解脫的因緣已經成熟。當其過了壯年期後,自然感悟生老病死、榮華富貴的無常、虛幻。於是厭世出家,在宿世慧根不斷的啟發下,頓悟甚深因緣法義,成就辟支佛乘的緣覺果位。
這是於臨命終前,一位宿根深厚的王子,生在佛世,真正遵佛教誡,一日一夜不眠不休地修學具有佛法解脫意見的出世離欲梵行,於無量世後,所獲得不可思議的緣覺解脫果位。
7、中品中生者一日一夜的修行方法
蓮友們若能依照觀經所說中品中生一日一夜的修行方法,在環境因緣許可下,偷得浮生半日閑,於具有佛法解脫意見的善知識指導下,發真誠心,一日一夜,不眠不休,遵佛遺教,思惟凈土經典中所說任何一段與無我解脫正見相應的持戒修行法,行、住、坐、卧,與觀經彌陀讚歎中品中生臨終人順應十方諸佛教誡:戒行具足、威儀具足、凈德具足的中品持戒『發心"。
以此一日一夜真正依出世持戒、修行之法,修學解脫聖者的離欲凈行功德所感,必能與那位王子一樣於無量世後,了脫生死,獲得解脫的聖果。
當這位蓮友以此一日一夜持戒、修行的凈業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便能印證觀經所說,於臨命終時,親見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的諸上善人前來接引。阿彌陀佛在空中讚歎他說:你因為隨順三世諸佛所說一日一夜依出家法持戒、修行的道理,『戒香熏修"、『戒德所感",所以我來迎接你。
當這位持戒的修行者生到極樂世界。經過七日,化身包裹的蓮花立即敷開。此時這位持戒者自憶前世因一日一夜持戒修行所感,而依彌陀本願力往生極樂世界。因而生大歡喜心,向佛讚歎:『一日一夜持戒修行的果報,真實不虛。"就在聽聞彌陀開示如何持戒、修行,才能獲得了脫生死的正確法要後,頓時離欲心顯發,法喜充滿,獲證聲聞初果。得證初果後,又在精進修行的半劫中,了生脫死,成就阿羅漢果。
由此可知,同樣是一日一夜依出家法持戒修行,但是若能將一日一夜持戒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今生命終能往生凈土,便能比那位王子證果解脫得快!
8、凡夫眾生一日一夜難發持戒清凈之心
涅槃經卷十四說:『眾生久於過去無量劫中,多集煩惱,未修善法,是故不能於一日中調伏其心……。雖發願一日一夜繫心不散,難可調伏。"
末法時代的眾生,從無始以來積集了太多的業障煩惱,從來不知發『出苦心"來修行、念佛。要想在一日一夜像那位王子一樣的持戒凈修、繫心不亂,實在不容易。而且那位王子是在臨命終前的一日一夜發心出家修行,那種臨終的『心念",比平常一日一夜持戒修行的力量來得更強更大。
相反的,如果有一日一夜讓我們念佛反省的時間,正好是讓所有的煩惱妄想心湧現的時候。所以現在一般的眾生學佛,要認清自己的『根器"。如果不能於一日一夜達到凈心持戒的效果,應當要發更多的『一日一夜"來持戒、念佛,一直達到觀經中品中生所說一日一夜不昏沉、不散亂『戒德成就"為止。
9、佛一或佛七也是中品往生最佳的修行場所之一
以上是依觀經略述中品上生者,及中品中生者如何具備聲聞行者修行的條件,藉聲聞無數願相關問題,提出來說明。
現在台灣各地的凈宗弘法團體,舉辦的精進佛七或佛一,也是很好儲備一日一夜持戒修行的凈業場所。如果讀者能經常藉佛一或佛七中,達到中品往生的修行方法,亦為未來往生西方,種下深厚的凈業資糧,則往生凈土必有希望矣!
(三)聲聞行者在凈土生長、修行、涅槃的情形
1、聲聞生長之處
依凈土諸經所述:凡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一切凈業眾生,均於彼世界內七寶池裡的蓮華包裹中化生、長大,不受人間血肉之軀,亦無人間乳養之事,亦不同於三界天人化身之軀。彼國眾生所以不同於天上、人間胎生、化身果報之身者,乃因其宿世積聚了眾多與阿彌陀佛宿願力相應的福德善根,而形成與另一類眾生其業相同的凈緣果報化身。
前篇談及中品上生及中品中生的往生者,生到彼國,便於凈土中的七寶池內化身、長大。由聽聞水池中發出的寂靜法音、空性法音、無我法音……,而領悟法義,去除煩惱,或證須陀洹果,或證阿羅漢果……,個個都獲得與自己根器相應的果位而法喜充滿。
七寶水池,乃由彌陀無量福慧願力及凈土眾生無量善根福德共業因緣莊嚴而成。所謂水者,即是清凈之義。意指凈土眾生身心清凈,猶如澄水之瑩潔。由心清凈而感外塵依報寶池之水,清晰明澈,清涼甘美,調和冷暖,輕軟潤澤……,令凈土眾生一入寶池之中,便能開神悅體,滌情盪慮,瑩若無形,無不順適。不若我們娑婆世界,人心污濁,共業所致,而感地球人間受大氣控制,氣流變化無常,導致川海詭譎,令人驚恐萬分,稍微失足,就有喪命的危險……。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同為眾生生長之處,卻因人心的凈穢情緒差距太大,而形成天壤之別的生長境域。
2、聲聞修行情形
綜合凈土諸經所說:當凈土眾生享受澄水的波波漂絮,波波蕩漾瑩妙法音,令其順悅調意後,便各各依其所好,前往他處進修。有的聚集在閃爍金黃色光芒地上討論佛法,有的會合在凈若琉璃的地面上背誦彌陀所說法要,有的相約在七寶樹下傾聽悟道者講經,有的集合在黃金地上禪思深法,有的不約而同的共同坐在琉璃地上禪坐,有的在黃金地上往返經行,有的運用神足通飛升在虛空中為大眾廣演妙法,有的躍身於虛空中朗誦法義,有的端坐在虛空中寂靜禪思,有的就在端坐虛空中禪修時頓入深定,又有的凌空經行、憶法……,就在各各精進聽法、思法、誦法、授法、論法、說法、禪坐、經行……的修行中,依各人宿世所集解脫善根的多寡及悲智願行的深淺,而各隨其質,各有所得,獲證聲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不退轉位的菩薩果位……。
3、聲聞涅槃情形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檀過度人道經說:『阿彌陀佛隨凈土眾生宿世種何善根,即依其根器,應機說法。"如有的弟子在聽佛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法義後,立即得證阿羅漢果,三明、大通、八解脫無不具足成就(中品上生者)。有的在聞說『苦、集、滅、道"解脫聖諦後,法喜充滿,先證聲聞初果,經過半劫的精進修持,再證阿羅漢果(中品中生者)。根器較差的眾生,生到極樂世界,見不著阿彌陀佛,首先看到的是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在兩大菩薩的開導下,聞法歡喜,先證須陀洹初果,經過一小劫的修學解脫之道,再證阿羅漢果(中品下生者)……。
無量清凈平等覺經解釋極樂世界阿羅漢涅槃的情形說:『阿彌陀佛國,諸阿羅漢涅槃者無量無數,新得阿羅漢者,亦無數無量,譬如虛空大海之水,無量無限,不為增減耳。"
無量壽經也說:『彼佛初會,聲聞眾數不可稱許,菩薩亦然。如大目犍連,百千萬億無量無數,於阿僧祇那由他劫,乃至滅度,悉共計較,不能究了多少之數……。如目連等,於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計彼初會聲聞、菩薩,所知數者,猶如大海水之一滴,其所不知聲聞數量者,有如大海水的無限無際一般。"
由經所述,可知凈土中的聲聞行者,遍布極樂世界,在凈土中的每一個角落、虛空……,都有聲聞舍粗重煩惱,證入涅槃。而凈土中所有的聲聞弟子,均是阿彌陀佛歷劫行持以來,應機教化,已度、當度趨向涅槃解脫之道的無量有緣眾生。
(四)凈土的聲聞聖者必定迴向大乘菩薩道
1、下品往生者先發成佛道心
( 1)下品上生者如何啟發成佛信願?
依觀無量壽佛經上說,下品上生者,在見到化佛光明接引,往生凈土七寶蓮池中後,經過七七四十九天(此為凈土時間,按佛名經說西方凈土一日一夜為娑婆世界一劫),蓮華敷開。當蓮華綻開之時,看不到阿彌陀佛:首先看見的是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化現在這個人的面前,為他演說殊妙的佛法涵意。下品上生者因其前世已曾發過成佛的信願心,菩提宿願之心立即顯露,當下對殊妙的佛法義理生出信解之心,領悟無上成佛的道理。經過十小劫的精勤學習菩薩自利、利人的成佛行願,便能以其深厚的福慧迴向力,遍至無量無數的諸佛世界,修學十方諸佛的成佛法要,體解百法明門的行持深義,初見大乘菩薩由悲智願行相契相攝而獲證的智慧光明心地(證入初地)。(如無量壽經卷下說,彼世界的胎生眾生,雖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諸善本……,若此眾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前往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當其具足前往十方世界供佛聞法的菩提道心後,即可運用其堅固的迴向力用,遍至無量無數的諸佛世界,修諸功德,悟甚深義……。)
( 2)下品中生者何時發出成佛行願?
下品中生者於臨終之時,在見到飄墜的天華凌空飛至他的面前時,便立即在天花上化現的佛菩薩光明接引相中,往生極樂世界的七寶蓮華池內。經過凈土六劫的時間(地球人間不知經過多少兆億劫數的演變),這位下品往生者才從化生包裹的蓮華中綻開、長大。當蓮華初開時,亦見不到阿彌陀佛,首先看到的同樣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兩位大菩薩非常慈祥的以最清凈的法音,規勸、安慰這位下品往生者,為他剴切地講解大乘佛法中修學成佛法門的深廣內容。這位下品行者,聽聞佛法,深受感動,當下宿慧引發,至誠的隨菩薩發出無上成佛道心。
( 3)下品下生者如何啟開成佛志願?
下品下生者,在命終之時,看到一朵特別的蓮花,釋放出如太陽般黃金色地光芒,顯現在他的面前,一剎那的光景,便往生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經過凈土十二大劫的時間(已不是地球人間的時間所能預知),蓮花方開。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在花剛敷開的時候,便以大慈悲的法音,為他廣說諸法實相的道理,教導他學習實相懺悔的方法。當這位行者在實習及領悟實相懺悔的方法與原理後,便在極重罪業懺除清凈的當下,赤誠的發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成佛信心。
( 4)凈土眾生都是大乘根器
由此可知,下三品往生者在凈土修行間,於尚末了脫生死前,一定先在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的慈悲法音開導下,首先激發修學無上佛道的菩提悲願,種下未來大乘菩薩莊嚴凈土,利益眾生的大悲因行。依此最高學佛成佛的根本理想,而於凈土修行的歷程中,因個人宿慧根器的不同,有的如中品往生者先斷欲習困種,修定、修慧,福慧增長,依次獲證聲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在得證四果阿羅漢後,必定因為修行之初已經種下上求佛道,下化冠生的菩提願行,而應其宿願,回小向大,廣行菩薩利生之道,繼續朝向學佛、成佛的最高目標邁進。有的直接朝向成佛法門前進,六度齊修……。
2、菩薩為何不先證涅槃?
而在大乘經典中曾提及,修行者若先證涅槃,不容易迴向大乘菩薩道,那是針對一類在修行之初不發成佛、度生行願,悲心薄弱的修行者而言。
依大智度論卷三十六說:『一個修行者如果在修行之初沒有方便力用,當其證入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時,便會直取涅槃,不思度生之事。如果在修行之初,有種下深厚的方便力用,雖然其定慧已有能力證入三解脫門,已見涅槃真理,但是因有方便之力,能轉心還起,如飛箭越空而不墜。所謂方便力用,就是在修行之初,經常憶念佛道,經常發慈悲心,利益眾生,憶念度生本願,因有成佛及度生本願的大慈悲誓願力深植八識心田中,所以能以智慧方觀見涅槃不取證。"要了解凈土聲聞行者,如何迴向大乘菩薩道的原理,首先必須從法華經所說的藥草喻品談起。
3、從法華經印證五乘佛法不可分割
五乘佛法猶如一顆大樹成長的過程
法華經卷三藥草喻品第五,針對天、人、聲聞、緣覺、菩薩行者的修行程序,做了一段由淺入深的說明:
如經文說:『佛為眾生說法,就如同雲雨普潤大地,一兩所潤,草木叢林,隨分受益,一切諸樹,上中下等,稱其大小,各得生長……,草木叢林,性分大小,一味之水,所潤是一,而各滋茂。佛所說法,其法一味,謂:究竟解脫,寂滅之法。以此妙音,恆為一切,平等演說。一切眾生,聞佛說法,隨其根性,各得領會,安住所悟境界:
一、人、天眾生聞佛說法,猶如藥草(幼草)初生,雖明修善之理,但因根性太鈍,不知求脫三界生死之苦。此喻如小藥草。
二、聲聞、緣覺行者聞佛說法,猶如藥草成長,根性較利,已悟生死無常之理,獨處山林,依法修持。求出生死,因行禪定,證果解脫。此喻如中藥草。
三、二乘行者若了生死,聞佛說法,為佛誘導,引向佛乘,自覺所證非究竟,回小向大,求成佛道,猶如藥草長成、蔓延,可療眾病,繼續精進修學諸佛無上定慧之學。故喻如上藥草。
四、當二乘聖者迴向大乘菩薩行時,一意向佛,慈悲度眾,猶如藥草繼續蓊薆,形成小樹。以其所修堅固智慧,了達三界如幻,學佛、成佛,決定無疑。故喻如小樹。
五、當發成佛道心的修行者,深住菩薩廣大禪定時,猶如小樹形成大樹,繁茂蔥翠。必能深達諸法空性之理,得大神通力,放無量智慧光明,以無邊不退轉願行的力量,廣度眾生,共證佛道。故喻如大樹。
依法華經這段經文解釋可知,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五種修行路線,是貫穿一致的。經文明顯的指示,從小乘到大乘的修行過程,宛如一顆草樹成長的過程,由幼苗、小草、小樹、大樹一連串的萌芽、滋養、長大,本是通往成佛大樹由遠至近,從淺入深,不可分割的必經路線。當聲聞行者了脫生死,或者正在修行的過程中,只要能遇有緣明師稍加勸化、點醒,便能使其已曾潛修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顯發、擴大、茁壯、利生,成為一顆藹藹蒼翠的大樹,具足菩薩修學佛乘的深廣福慧。
4、羅漢一念悲心轉起便入不退菩薩行列
此點可從前面引述大智度論中所說證明。如論中說:『修行者無方便力故,入三解脫門,直取涅槃,若有方便力,住三解脫門,見涅槃,以慈悲心故,能轉心還起。"
此點又可從法華經授記品中引證得知。如經中記述,佛廣為已證阿羅漢的聲聞弟子授成佛之記。由此足可證明羅漢證空解脫,經佛引導,一念悲心轉起,即入菩薩乘中。
就如楞嚴經卷九所說:『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於舍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使出塵界,成阿羅漢,直入菩薩乘中。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涅槃經卷第二十也說:『業無定性,果無定相,因四果無定相,所以雖證須陀洹果,可回小向大,經過八萬劫的精進修學菩薩六度萬行,必成佛道。斯陀含果亦無定相,因不決定故,只要發大乘心,經過六萬劫的精勤修持,可成佛果。阿那含果亦復不定,因不決定故,經過四萬劫的奮勉上進定成佛道。阿羅漢果,亦復不定,因不決定故,經過二萬劫的自利、利他,定成佛道。辟支佛果,亦復不定,因不決定故,經過十千劫數的努力進修,具備大乘菩薩的度生行願,定成佛果。"
成唯識論中又解釋羅漢迴向菩薩道所以稱為不退菩薩的原因說:『聲聞行者雖先成就阿羅漢果,後來由於某種善因緣的啟示,發心進一步朝向大乘佛果的方向轉進,但因已斷煩惱,超脫生死,即能於成佛的利生路上,不再退墮六道輪迴中,成為不退轉生死的利生行者。就因為他回小乘心向大乘菩提果轉進,便轉稱他為利生道上不退轉生死菩薩的名稱。"亦即原文所說:『二乘無學果位,回心趨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煩惱障故;趣菩提故,即復轉名不退菩薩。"又說:『只要已斷煩惱,已了生死的聲聞行者及獨覺聖者,能夠回心轉進大乘菩薩行中,必能在長遠的菩提道上,以無漏殊勝的定願力用,留身久住,以變化身,廣行菩薩之道,直往成佛的道路前進而無礙。"
由此可知,凈土的聲聞聖者,雖然先證阿羅漢果,但是只要一念悲心轉起,必能迴向佛道,成就佛道,就是根器差者,也一定會在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教導下,啟發大乘利他之心,修成佛果,指日可待。
5、九品蓮華代表三乘行者由淺入深的修行過程
我們再從觀無量壽佛經所記述的九品往生果垃中,來省思九品往生的意義。其實九品往生的層次,乃代表一個學佛者由淺入深的修行過程:
一、下品下生:在凈土十二大劫後,發成佛之心。
二、下品中生:在凈土六劫後,發無上菩提之心。
三、下品上生:在凈土七七日後,發無上成佛道心。又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四、中品下生:在凈土七日後,得聲聞初果。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五、中品中生:在凈土七日後,得聲聞初果,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六、中品上生:在凈土立即得阿羅漢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七、上品下生:在凈土一日一夜蓮華方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三七日後,遊歷十方,供養諸佛,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八、上品中生:在凈土經過七日,得不退轉,立即飛行至十方,歷事諸佛,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現前受記。
九、上品上生:在凈土聞法立即悟無生法忍,即刻偏往十方世界,歷事諸佛,次第授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由以上經文中得知,根器最鈍者,在凈土中修行最遲先歷經十二大劫的懺罪、洗心,及再經十小劫時間的修行,就能從發無上成佛道心的開始,像中品行者一樣,經歷聲聞四果,而證入菩薩初地果位。
由此九品修行果位的歷程,更加證明天人、聲聞、菩薩的修行過程及時間,本就是由淺入深、由下至上的一層階梯。地球人間的念佛者,若能成就中品往生,便證明你是具備大乘根器的修行者。到了極樂世界,最遲經過一小劫便能得證阿羅漢果。只要一念悲心轉起,就能進入上品果位的修持,蒙佛授記,成佛無疑。
6、為何西方凈土菩薩僧多聲聞僧少?
大智度論卷三十四說:『阿彌陀佛國菩薩僧多,聲聞僧少。"那是因為凈土中的聲聞聖眾都經佛及大菩薩點化,轉進大乘菩薩道的行列修行中。如凈土經典所述:『極樂世界聲聞聖眾涅槃者,不計其數,但菩薩聖眾,也不計其數。聲聞聖眾回心菩薩成佛之道者,更不計其數。"
凡是親近阿彌陀佛的聲聞弟子,勢必隨彌陀踏上大乘菩薩遍至十方有緣世界,廣利眾生的成佛必經之路,乃是具有大乘種性的大阿羅漢行者,而成為輔助彌陀接引眾生往生極樂凈土最得力的弘法助手,令十方諸佛所讚歎!
十五、壽命自在願
為什麼凈土眾生會壽命自在?
學佛的根本目標在扭轉超脫自我束縛的生死壽命
法藏比丘說:『當我成佛的時候,凈土中的天人,壽命無有限量,如果天人眾生想要乘其悲心到十方世界度眾生,便能任其個人度生本願,乘願度生,壽命自在。如果不能如天人度生悲願,壽命長短自在的話,我就不能圓滿成就佛果。"
我們這個世界人類的壽命,平均不過七、八十歲,反觀極樂世界的天人眾生,壽命無有限量。眾生一期壽命的或長或短,自有其形成的善惡業緣。而眾生的壽命,若要達到長短自在的地步,便非得要踏上出世修行的道路不可。佛弟子學佛、修行的根本目標,就是希望能解放自我束縛的生死壽命。如果皈依學佛後及出家修行間,不能將自己信佛、學佛的根本目標,放在學習、超脫今世束縛的無常生死壽命中,不能確定、認識自己信佛、學佛的基本方向,那麼應該承認自己於過去生中,確實福慧淺薄,業障深重,不能像佛陀一樣突破現有的因緣環境,堅決的扭轉、開創、掌握自己現在及未來的生死命運!?
一般的居士學佛,想要在今世短暫的生命中,依佛法禪修的方式,達成壽命自在的解脫境界,相當不容易。如果能夠先求生極樂世界,便可毫無障礙的在凈土殊勝的修行環境下,達成壽命自在的修持理想。
為什麼凈土眾生能夠達到壽命自在的境界?
大阿彌陀經卷下說:『生阿彌陀佛剎,欲壽一劫百劫,千劫萬億劫,無央數劫,不可復計劫,皆隨意所欲,無不得之。"
無量清凈平等覺經卷三也說:『生於無量清凈佛國,欲壽一劫十劫,百劫千劫萬億劫,自恣若意,欲住止壽無央數劫,不可復計數劫,恣汝隨意,皆可得之。"
而凈土眾生為什麼能夠達到『壽命隨意長短自在"的境界呢?依修行的角度來說:一是觀照力得到自在,一是悲願力獲得成就。本願就依這兩個重點來做說明:
1、觀照力自在
( 1)什麼是觀照力自在?
什麼是觀照力自在?即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個智慧明利的修行者,對『色、受、想、行、識"五蘊,反觀、親見他的『空無自性"所獲得猶如明鏡照物般『心智自在知如"的成果表現。
『心經"的內容,正是頓根修行者由『文字"般若,踏入『觀照"般若,直契『實相"般若,證悟宇宙真理成果的顯現。(關於般若的重要意義將在後面『般若願"中有專論)。
什麼是『般若"?簡而言之,就是覺悟真理的『智慧"。這種對真理證覺的『智慧",不同於『世智辯聰"的智識,乃是要經過聽聞佛法,對佛埋文字的探討、省思,再出聞法、閱經中擬定契合自己『根機"修行的道路,隨時依經論所示,反觀自照身心的動念、行為,導入與佛『智慧"相應的正軌。一個修行者對身心觀照、覺察力的強弱、深淺力,是與我們日常生活中舉心動念的自我調製能力成正比的。凡夫眾生無論修什麼法門,必有什麼樣的『相應"證境顯現;如果修『彌陀法門",而見到的卻是『彌勒菩薩",那便是『不相應行",修『觀息法門"(數息觀),卻看到『阿彌陀佛"現前,此亦是『不相應行"……,這說明了我們在所修法門的認識上,必然產生不正確的『知見",有走火入魔的危險。
也就是說,修行的過程中,當凡夫學佛者在日常處世間,放舍幾分的貪念、嗔念、痴念、愛念……,便必與幾分不貪、不嗔、不痴、不愛的清凈、法喜的『寧靜心態(境界)相應,所謂『明心見性"、『證空性",不是凡夫眾生的『根器"光在那裡打坐,或用聞慧上嫻熟的機鋒相辯,就能『頓悟"的。經上說,末法的凡夫學佛者,煩惱障重,所知障重,要想於短暫的靜心中,洗滌無始以來的煩惱罪障,殊為不易。有許多人在禪修中,得到幾分空靈禪悅之境,便誤以為得道,妄言證聖,或者直接教導『初機"學佛者,當即體認:『打坐當下現證空性,坐禪當下直取菩提"的頓悟法門,使『初學者"誤以為自己是高根器,不斷煩惱,不經過『戒、定、慧"的薰修,就能現證『空性",『見性成佛"!?或有人言:『只管打坐,就是佛心全體的顯現!?"這是外道修法。佛在中阿含經便說:『佛不以打坐、少食、少睡為得道,佛以無上成自在、無上智慧自在、無上知見自在、無上觀照力自在而證道、解脫。"除非你是祖師出世,有六祖惠能的『頓根",當下承當,否則一個凡夫學佛者,捨棄一分貪念的當下,相對的,必有一分的清凈心念影現,棄捨二分嗔念,必有二分清凈心念影現……,種什麼因,必得什麼相應果。凡夫學佛就好像爬樓梯一樣,有一定進升的梯次,而修行的層次,禪觀的深淺證境,必是與我們日常淡薄、凈化了多少分的喜怒哀樂愛惡欲等雜思妄想成正比。不是在禪坐的時候,才『靜心",於未生禪時,令貪嗔痴、嫉妒、貢高、我慢、名利、權勢等雜念亂想紛飛,這樣縱然坐穿了圃團也是無用,不可能深入動靜一如的禪觀自在之境!念佛也是一樣,不是在『念佛時才靜心",如果在平素生活中,不盡量節制、淡薄自己的種種貪心、雜念,不可能在日常修持中達到『一心不亂"『動靜一如"的三昧自在境界!而觀照力自在的意義,就是在行住坐卧間,都能到達對『色、受、想、行、識"等互蘊身內身外之境不貪、不執,觀照如鏡,動靜平等,身心自在的解脫境界。
( 2)為什麼修行到『觀照力自在"就能使壽命長短自在?
甲、修四神足可得壽命自在
(甲)什麼是四神足?
為什麼說修行到『觀照力自在"的地步,便能轉變壽命,使壽命達到長短自在的境界呢!?而『觀照力自在"的境界,正是四神足中所說的『觀自在三昧勝行成就神足"之意。依增一阿含經說:『若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欲住壽經劫者(想要延長自己的壽命超過用『劫"計算的時間),亦可得耳。"
什麼是四神足?大毗婆沙論卷二百四十一及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卷四解釋說:『一個修行者修持到達凡所思求,諸所欲願,一切如意,轉變自在,妙用難測的境界,謂之「神」。引發「神」的力用,謂之「神足」。足者,於四念處、八正道等勝法精勤修習,無間無斷,至成就位,理事合一,依事達理,依理起事,謂之足。四神足者,即論中所說達到:一、欲三摩地(正定)勝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四、觀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此四種三摩地勝行成就,總名為神足。"由此可知,神足,即是神足通,或心如意通的簡稱(第九願中有詳細說明)。四神足,即是用『欲、勤、心、觀"四種方法,達到凡所欲願,一切如意,轉壽自在,身心解脫的境界。
(乙)修定者一定要具備『欲、勤、心、觀"四法
『欲、勤、心、觀"四法是步入正定不可缺少的入道資糧,缺一不可,否則就會走入外道定中猶自以為喜。而且『欲、勤、心、觀"這四法是相輔相成了不可分割的。何以見得呢?顧名思義,三摩地(正定)的獲得,一要有堅定、正確的正信心、向法欲、思法欲、修法欲(欲神足)、精進力(勤神足)、心堅固力(心神足)、對法堅定、細膩的簡擇力、審察力、通達力、觀照力(觀神足),具足『欲、勤、心、觀"四法才能成就,而且四足鼎立。誠如論中所說,三摩地(正定)必由修學『勝行"而成就,什麼是『勝行"?即今生就能深入正定、轉變壽命者,一定要具備:一、深厚的宿慧,二、已曾修習正定,三、今生修定因緣成熟,沒有任何修定的生理、心理及環境障礙,四、具有樂思善法欲、精勤力、正信心、輕安心、正知見心、正思惟心、捨棄苦樂心等八種斷除粗重煩惱的基本修行資糧。凈土眾生必然具此殊勝的修定『因行",故多能在一期生命中獲得『欲、勤、心、觀"四種正定勝行成就,轉變壽命,不受生死壽命的束縛。故論上說:修定者具備八種『勝行"必能成就三摩地自在神足。
(丙)初學者如何培養對四神足的修持力?
反觀娑婆世界的眾生,在當前這種資訊、科技、娛樂發達的時代里,無論在家學佛或出家學佛,要末法的佛弟子培養對佛陀『出家德行"精進的追求欲、學習心,並不容易。因佛陀『出家德行"的成果,正是長期從這四種『欲、勤、心、觀"的『離欲心、樂法心、精勤心、寂定心、智慧心"修證而來。就如瑜伽師地論卷十四解釋獲得四神足基本入門的修證層次說:『一、要發離欲心(欲增上心);二、要受持、誦讀佛經,依經所示,懺悔業障,精進向道(勤增上心);三、要能分辨、修學聖人修定次第的邪正(心增上力);四、要獨住空閑寂靜之處,觀察、思惟諸法實相的真理(觀增上力)。"
一個真心學佛,欲超脫生死壽命禁錮的佛弟子,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依經所說,培養對『欲、勤、心、觀三摩地(正定)勝行成就神足"的基本修因。初學者首先必須經常在平素處世間培養、反省自己對善法欲(修行的方法)、惡法欲(有違學佛貪嗔痴等惡行)的思辨、節制能力,無論當自己生起什麼樣的惡欲,都要即時想到:我已經在佛前發誓:皈依、信佛、學佛、成佛,應該用『欲、勤、心、觀"四法來督促自己精進向上,以佛心為己心,不可像一般沒有學佛者那樣放蕩自己的『慾念",如不能常常節制、檢討自己不好的『慾念",皈依、學佛乃至出家學佛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
(丁)什麼樣的根器,能堅固對四神足的修學?
我們看:一個看透世間無常生死,善備福德、解脫資糧的利根修行者,必能經常樂思解脫法,注意、反觀、剋制自己的想欲生起,當惡念生起時,立即以平常薰習的修行方法,思惟、觀照其根源處,當下予以凈化、降伏,而且不斷地運用『思法欲、精進欲、正信欲、輕安欲、正知見欲以及捨棄苦樂的向道欲",來對治、凈化剎那生滅起伏的散亂欲心,久而久之,定能在向道欲增上的薰陶累積下,達到『凈念相繼",『惡欲斷除"的境界,與定相應,轉變未來的果報色身。故論上解釋欲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的意義說:『此中欲者,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欲樂欣喜,求趣悕望,是名欲。"『三摩地者,謂欲增上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心等持,止一境性,是名三摩地。"『勝者,謂欲增上所起八支聖道,是名勝。"『勝行者,依過去、現在所起一切惡念,思斷三毒欲,起修禪定欲,彼所有修道欲,若勤若信若輕安若念若正知若思若舍,是名勝行。"『一切欲三摩地,皆從欲起,是欲所集,是欲種數,是欲所生,故名欲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其他三神足之義比類可知。
而當一個修行者,將出離生死的理想當做生命中唯一的希望起(禪定欲堅固),必然無時無刻不精勤進修(勤增上成就神足),故論上說:『此中勤者,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竟不息,是名勤。"進而將精神意志完全集中在與慧觀覺照力相應的修定證境中(心增上力成就神足),故論上說:『此中心者,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心意識,是名心。"『心三摩地者,謂心增上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心三摩地。"當修行者證人『一心不亂"的寂靜之境,此刻觀照諸法無我的智慧力勢必愈加的清晰銳利(觀增上力成就神足),故論上說:『此中觀者,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於法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睿,覺明慧行,毗缽舍那,是名觀。"『觀三摩地者,謂觀增上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三摩地。"
(戊)凈土眾生成就四神足所以能轉壽自在
這種在修定前、修定中用『欲、勤、心、觀"四種力量,也就是用『止、觀"法門來鞭策自己用功入定的方法,便能在修行者定慧之力獲得清凈、明利、深入的情況下,使其達到『戒自在、精進自在、心自在、觀照力自在"的境界。
亦即是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所說四種神足成果的顯現:『
一、自在三昧行盡神足(觀神足成就):所謂諸有三昧自在,意所欲、心所樂,使身體輕便,能隱形極細,是謂第一神足。
二:心三昧行盡神足(心神足成就):所謂心所知法,通滿十方,石壁皆過,無所掛礙。
三、精進三昧行盡神足(勤神足成就):所謂修此三昧,無有懈怠,亦無所畏,有勇猛意。
四、戒三昧行盡神足(欲神足成就):所謂諸有三昧,如眾生心中所念,生時滅時,皆悉知之。有欲心、無欲心,有嗔恚心、無嗔恚心,有愚痴心、無愚痴心,有疾心、無疾心,有亂心、無亂心,有少心、無少心,有大心、無大心,有量心、無量心,有定心、無定心,有解脫心、無解脫心,一切皆悉了知。"
當修行者達到此中所說『戒(持戒修行欲)、精進力、心、觀照力"四種自在的境地時,就能隨意之所欲,心之所樂『變一為多,變多為一,或顯或隱,智見所變;牆壁石等,堅厚障物,身過無礙,如履虛空;能於地中,或出或沒,自在無礙,如身處水;能于堅障,或在虛空,引水令流,如依回地;結跏趺坐,凌空往還,都無滯礙,猶如飛鳥;此日月輪,有大神用,具大威德,伸手捫摸,如自應器,不以為難;乃至梵世,轉變自在,妙用難測,獲證他心通、天眼通……等六種神通。"凈土眾生因達到此處所說『戒自在、精進自在、心自在、觀照力自在"的證境,故能隨意之所欲,心之所樂,轉變四大,輕舉身體,延長壽命,不受一期壽命的約束,從此勇猛進修,不會懈怠。
乙、當心力轉換體內電磁場即能延長壽命
現在再由科學的角度來說明修行人(包括外道行者)如何從修持中達到轉變壽命的效果。當一個修行者的意識觀照力(心波、念力),能夠逐漸達到『調節、轉換身體內的電流磁場,使體內元素的電子活動受到意志力的指揮,即體內的電磁場被心力引起變化,心能轉物時(見禪定天眼通之實驗),便能逐漸轉變、創造另一階段的色身壽命。而當禪定功力逐步轉深,脈博、呼吸、心跳轉弱、轉慢、細若遊絲、綿綿密密……,經過欲界散地,進入色界禪定修持,到達三禪天以上時,體內地水火風四大電子元素受到心力放射出來的波束強力影響、轉換,『心識"不再受粗重物質色身的牽制,甚至完全進入精神修養狀態(無色界天)。這種由心波轉變欲界人道眾生體內地水火風固體元素禁錮的生老病死現象,將固體的物質色身,轉換成與心識升華境界相應的超越人類物質色身另一種仍是有色物質的『光明、清凈的化身相",此種帶有『身光的清凈化身相"若沒有高度禪定修養功夫者(天眼通),是不能以凡夫現有的尋思境界臆測到的,亦即是天界眾生的依報色身,乃至凈土世界的天人化身相。
『天",就是清凈的意思,以三界天的天壽果報來說,當凡夫眾生在禪修中將『五欲"淡薄到某一種程度,便能逐漸運用其清凈、統一的意識覺照力,調節、轉換身體內的電流磁場,轉變現在所造作的色身業行,超脫人類軀體的束縛,依次上升欲界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所獲得天壽最長可達一萬六千歲。乃至隨看修行者身心凈化的涵養,進一步應念化生色界初禪天的梵眾天……,二禪天、三禮天、四禪天,甚至進入無色界空處天的修持中。色界天最長的天壽可達一萬大千大劫,無色界的天壽最長則達八萬大劫。這種以劫數計算的天壽,若是換算人間的時間來計算,恐怕已超越『光年"計算的時間,對人類來講,乃是不可思議的天文數字。單是依三界天的禪定力量修持,就能達到轉變壽命的效果,何況是一個已經獲得身心自在的解脫行者,其壽命轉換自在的程度,當更不可思議。
再觀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他們的壽命無有極限,絕不是一分有學地的禪修者所獲得天界最長的有限壽命八萬大劫所能相比,已經不是人類用科學實驗色身受心力轉換的現象所能測知。可以說,極樂世界的眾生,乃是生存於另一種有色世界福慧深厚的上根器的修行人。依『心經"的修持立場來看,凈土的修行者,他們由『止觀"法門——心經下手修行,從觀照色、受、想、行、識五蘊無常苦空的當下直觀涅槃空寂入道起修;凈土眾生就是在念念中降伏五欲之心,念念中消融貪嗔痴三毒,從色身當下照見五蘊皆空,經過聲聞四果階位,終至定慧等持,解脫之光現前,度脫一切苦厄,達到心經所說的觀照力自在、念力自在、色空不異的解脫境界。在解脫境域中,超越有限、分段的凡身壽命,進入由悲願力掌握壽命長短自在的無限利生境界。
2、悲願力成就
( 1)分段生死與變異生死
成唯識論說:『有情眾生的生死受生,可分為兩類:一種是分段生死,一種是不可思議的變異生死。我們人類一世、一世投胎轉世的壽命存在,就是分段生死。這類一世一世生死受生的現象,是我們自己過去及現在所造有漏的善惡業因所感,而形成一段、一段受宿業牽制,有一定的生死期限,不可隨意轉變今世壽命長短的現報身,所以叫做分段生死。不思議變異生死,則是已經斷除見思二惑阿羅漢以上的聖者另一種超越三界內凡夫肉體上的一世一世的分段生死,屬於精神上的細微生死現象。"
『凡夫的分段生死受生,是意成身(由意識力所造善惡業而形成的色身);三乘聖者的變易生死,也是意成身(意生身),乃是解脫聖者心識上微細的生滅遷變轉易現象,因有前後轉易的生滅現象,故亦名生死"。
天台宗解釋變易生死的意義說:『變易者,無色形之勝劣,壽期之短長,但迷
想漸滅,證悟漸增,此迷悟之遷移,謂之變易。"
又法相宗解釋說:『聖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可思議殊妙之好身,故曰變易。"
三論宗乃說:『諸聖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變能易,故名變易。"
成唯識論又解釋變易生死的另一層意義說:『不思議變易生死,乃是由諸無漏及有為分別的善業為因,再由所知障助力為緣,而感招另一種殊勝細妙的異熟果報身。這種由大悲大願的力量,所改轉先前粗劣分段的身命,成為細妙殊勝的變化身命,是沒有一定期限的。又因為這種變化身,乃是由無漏定願的力量所修得,其身命的變化,妙用難測,因此名為不可思議,或名意成身,乃是隨意願力所成就 ......,阿羅漢、獨覺及已得自在的菩薩,此三乘聖者,能化生三種不同程度的意成身,亦名變化身。因為由無漏定力,轉變本來的分段生死,隨意變化、轉易,所以叫做變異身。"(此外如大乘義章、勝鬘經、地持經等經論中對此二種生死亦有詳細說明。)
( 2)凈土眾生有兩類生死
由此可知,凈土中已證阿羅漢果及已得自在的大菩薩,都能依其定慧之力改轉在生死中粗劣的分段身命,化生三種不同程度細妙殊勝的變化身命,不同於凡夫眾生一期一期的生死現象,而在凈土尚末了脫生死及尚未獲得身心自在的菩薩行者,其顯現的『化身相",仍是在『分段生死的範圍內",如何說呢?我們看成唯識論文有一段話說:『如何分辨修行者一期生命結束後未來所留之身是變異之身?或是分段之身?那就要看他是用什麼樣的修行力用資助的。如果所留身一直是由世間的有漏定願攝持資助的,這位修行者的色身就是屬於分段生死所攝,也就是未斷煩惱,仍是在有學地修學的聲聞及緣覺二乘行者與「異生」(三界有情,墮無量異界中,往返異趣六道,受無量異生果報。)所知所現的境界。倘若修行者在一期生命修持中顯發無漏定慧,及大悲願行,誓修菩薩行,於分段生死垂盡之時,用殊勝的無漏大悲定願力,資助未來長時在眾生生死海中修菩薩行,念念不退,以至成佛,那麼他分段生死結束後所現之身,就是屬於「變易身」所攝,這種超越凡夫心思所知的修行果報境界,微妙難思議,絕不是生存在有漏時空的凡夫俗子及二乘有學地的行者所能推測於萬一的。"
由此可知,凈土眾生有兩類生死現象,一類是已斷煩惱障的二乘聖者及已了生死福慧深厚的大菩薩行者,由無漏的大悲定願力所資助的『變易色身",一類是未斷煩惱,尚在努力進修中仍感受『分段生死"的二乘行者及天人眾生。如釋凈土群疑論卷六說:『在凈土中八地以上的菩薩聖者,一向是感受變易生死,七地以下及聲聞初果以上的修行者,或是招感分段生死,或是感受變易生死,這要看他大悲定願力資助的情形而定。而在初地以下的菩薩行者即是十行、十迴向、十住、十信位的地前菩薩,皆是屬於「分段生死」所攝,但是無論感招「變易生死」或「分段生死」的菩薩聖者及二乘行者,在凈土中的壽命,皆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卷二又分別六道中天界眾生受分段生死的中陰身及凈土眾生受分段生死的中陰身差別說:『經論中沒有經文說凈土內有中陰身,但從法義中可判說有無。如凈土眾生有分段生死,有分段生死的現象,必有中陰傳識受生。依俱舍論說:「欲界中陰身除鮮白比丘尼,其餘一切中陰身皆無著衣,因欲界中陰身無有慚愧故。一切色界眾生所有中陰身皆有著衣,具有慚愧心故。無色界因無色相,故無中陰身傳識受生。凈土超勝色界,故凈土中陰身皆有著衣。」
又說:『穢土投生天上的中陰身,乃是足下頭上而生(又有說,生天中陰,足下頭上,立趣受生);地獄中陰身頭下足上而身,人鬼畜生中陰身,猶如鳥飛,平身而行投生。往生凈土的中陰身,即經文所說,坐蓮華中,如彈指頃,坐趣受生,即其中陰往生之相。"
雖然凈土中有一類眾生,仍然在分段生死內,遭受凈土天界受生的果報,但是在凈士里『無有惡緣,唯遇勝緣,念念順於出世無漏之心,念念進修大乘無量願行",只要其大悲定願力,到達改轉分段生死的程度,就能運用其悲心愿力,像大菩薩一樣的成就另一種妙用難測的變異色身,從此身命隨意化現,壽命隨念長短自在,無有掛礙。
( 3)達到大悲願力自在的修行要素是什麼?
而一個修行者大悲願力自在成就的修持要素是什麼呢?成唯識論說:『凡夫眾生若是我執(第七識)未轉,對所緣境,厭惡欣喜,便會障礙大悲心生起。倘若已能親證「無我」真理,我執已斷轉,就能生出怨親平等的大慈悲心,普度怨親一切眾生。所以我執(第七識)轉和未轉,所緣境界及所具心量大不相同。"
由此可知,一個具有大悲心的修行者若能從禪思的領域中,親見諸行無常,諸受是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無我"真理,必能在未來學習大乘菩薩道的歷程中,堅固的生出平等的大慈悲心,普度有緣眾生。因此有漏善業及出世無漏定願之力,念念增上,念念成就,不斷改轉粗重業習的情況下,原本的色身壽命,必然隨著業習的轉變,而形成另一種與大悲定願力道相應的微妙光明的變化色身,壽命隨意長短自在。
極樂世界的眾生,就是在前述觀照五蘊皆空色空不一不要的修行下,斷除狹劣的我執觀念,而從空明的心境中,湧現利濟眾生的平等大悲心。在禪定、悲願、福慧相資遞進下,原本擁有的正報化身,勢必隨著悲願力道不斷的增長下,轉換、延續在凈土中的果報色身。當修持到大悲願力能夠自在、變化時,凈土眾生的化身壽命,當然隨著定願力量自在變化的因緣下,隨意控制,長短自在。若是凈土眾生一念悲心生起,想要到與其有緣的世界廣度眾生,便能乘其定願的迴向力,一剎那頃,投生到十方世界,普渡眾生,而與阿彌陀佛這個接引眾生到極樂世界壽命自在的大悲誓願相應。
由此可知,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若欲往生極樂世界,當須有大福德大善根才能與凈土眾生殊勝的福慧業行相應。阿彌陀佛經上警惕我們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當知道『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一則是前世已經累積過深厚的福德因緣,今世福德資糧已經成熟,只要稍經指點,即能念佛往生。一則是宿世稍積福德因緣,今世必須不斷的培植善根、福德因緣,亦能仗著現世及宿世累積深厚的福德資糧,念佛往生。我們不能奢望自己前世已經修集了無數的善根福德資糧,今生不需用功念佛,就可輕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唯有從現在開始,依凈土諸經所說,力行十善,認真念佛,積集深厚的福德資糧,才能掌握自己臨命終時的去向,掌握自己未來壽命的長短因果,而印證阿彌陀佛這個接引眾生到極樂世界的修行自在、壽命自在的大悲誓願果報,真實不虛。
十六、修行根本願
修行的根本是什麼?
1、凈土世界所聽聞的都是善法善行
法藏比丘說:『當我成佛的時候,如果凈土中的天人,在凈土中能夠聽到惡事惡名的話,我便不能圓滿成就佛道。"
在凈土中,不聞惡事惡名,反過來說,凈土天人所聽聞的皆是善法善行。就如阿彌陀經所說:『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觀無量壽佛經也說:『初觀成日,次作水想……,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是名水想……。次觀寶樹……,樹想成已,次當想水……,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次觀大勢至菩薩……,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
無量壽經卷上也說:『八功德水……,波揚無量自然妙聲,隨其所應,莫不聞者,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或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波羅蜜聲,或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聲、無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乃至甘露灌頂眾妙法聲,如是等聲,稱其所聞,歡喜無量,隨順清凈離欲寂滅真實之義,隨順三寶力無所畏不共之法,隨順通慧菩薩聲聞所行之道,無有三塗苦難惡事惡行之名,但有自然快樂善法善行之音,是故其國名曰極樂。"
2、大小乘佛法都是以三十七種助道品為修行的根本
由以上經文得知,極樂世界裡充滿了聲聞解脫法、大乘菩薩法,以及佛果位上不共妙法,而將凈土中的天人、聲聞、菩薩三種求道者,帶入一乘佛地的究竟成佛境域。再則從經文解釋凈土眾生聽聞種種佛法的廣泛內容來看,我們可將本願看成四十八願中的『修行根本願",為什麼呢?因為任何欲往成佛之路走的佛弟子,均必須從聽聞基層的佛法開始入門紮根,極樂世界的天人眾生,就是從聽聞善法善行開始,進而深入佛法的根本,發覺佛道的源頭,從修行的根部開始灌溉、施肥,從根部延伸、成長,終至根深樹大,果實累累,利益眾生。而佛法的根本是什麼呢?就是阿彌陀經上所說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亦即是阿含經中所說的解脫生死最重要最根本入手修行的佛法(下文自明)。不僅聲聞行者以此『五根、五力、七菩提、八聖道等三十七助道品"為修行解脫的根本,大乘菩薩行者,同樣也是以此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等三十七道品,為學佛修行自利、利他的入門基礎。
如大智度論卷十九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述說菩薩修學三十七道品的論文說:『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謂干慧地乃至佛地,是九地應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複次,何處說三十七品,但是聲聞、辟支佛法,非菩薩法?是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中,佛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詞衍三藏中,佛亦不說三十七品獨是小乘法。佛以大慈故,說三十七品涅槃道,隨眾生願,隨眾生因緣,各得其道;欲求聲聞人,得聲聞道;種辟支佛善根,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均隨其修行之初,有發大悲心而修三十七道品,或無發大悲心而修三十七道品,因此有大悲心或無大悲心修學因緣,由此本願修行因緣諸根利鈍差別,故得果有大小深淺之別。"
又說:『菩薩雖學雖知是三十七道品法,但未具足六波羅蜜,故不取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百二也說:『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支,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
由此可知,無論大小乘佛法,都是以此三十七種助道修行的方法為入門學佛的基礎。
3、唯有知而能行才能超凡入聖
一般閱經者都見聞過三十七助道品,但大部分的佛教徒,均只將其當做理論上浮面的閱讀,沒有深入其義,靜靜的去思惟、力行它。聖人與凡夫的差別,也正是出在這個『知與行"的上面。
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意思便是告訴我們:有了佛法聞慧的認識,要進而能運用所知法義先度化自己的貪慾、惡念寺內眾生,才能生出『如實智"來引渡眾生到彼岸,這才叫做唯『智"能『度"。若是空有佛法智識,而不能以『智"度脫自己的身心煩惱,所擁有的這個『智",只能說是世間的智識,起不了『以智能度"的作用。學佛而不能『行",不能『度",不能以三十七道品往下紮根,空談果實累累的將來,這種佛法知見,就是虛有其表,華而不實,形成沒有根的浮萍。欲掌握臨命終時,往西方或修道前進的佛教徒,就取決於我們自己今生是否能運用所知『佛法",所修法門,來『度"脫現在正在現前的種種煩惱貪念了。
4、凡是佛弟子都應重視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不僅是帶領凈土眾生走向成佛之路的根本佛法,也是帶領現世的佛弟子,走向凈土,走向自我解脫的根本不二法門。如果一個大乘學佛者,在修行之初,沒有將『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解脫知見的基礎融會貫通,是不能鞏固所髮長遠菩提心的。一個禪修者,由於修行之初,沒有般若的『中觀"正見——三十七道品做為修禪入門的基礎,無論在任何身心轉換的過程中,是很容易走向任何外道的禪定修持中,而仍自以為豪的。現在就將本願所說的修行根本——三十七道品,以『五根"為主幹,簡單的向讀者介紹:
5、什麼是五根?
( 1)五根包涵了三十七道品
五根就是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根是生長的意思;就是說學佛的人,入門之初,一定先從這五種由淺入深的根本層次下手紮根,進而踏上正信學佛的修行道路。
三十七道品,由此五根內容而開衍;了脫生死,也以此五根內容為根本;成佛之路,亦是以此五根內涵為階梯。怎麼說呢?如五根中的信根,就是指四不壞信;五根中的精進根,則是指四正斷(四正勤);五根中的念根,乃是指四念處,四念處中的法念處即涵攝了七覺支、八正道及十二因緣法等;五根中的定根,便說明了四如意足(四神足)或四禪;五根中的慧根,則說明了四聖諦。因此說五根包括了大小乘的基本要法。
( 2)什麼是信根?
甲、對佛法僧戒堅固信心的源動力來自何處?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說:『五根中的信根,就是信佛、信法、信僧、信戒——四不壞信(凈)。"身為佛弟子,那一個不是由此而進入學佛的道路?
四不壞信的『不壞"是什麼意思呢?依雜阿含卷三十及大乘章義第十一及大智度論卷十九說:『即是指對佛、法、僧、戒的信心,已經到達生生世世不會疑惑、動搖、毀壞的程度。"而要到達對三寶信心永不動搖、毀壞的程度,必須從皈依開始,就踏上對佛、法、僧、戒法義的深思力行上,才能在聞法、持戒、修定戒、定、慧三學齊頭並進的基礎下,依修行的次第,逐漸達到對佛所覺悟的真理『凈信堅,不可傾動"的信心。
就如雜阿含卷三十說:『要達到四不壞信的程度,必須有四個條件:一、親近對解脫佛法有深度認識的善知識,二、聽聞有助於了脫生死的正法,三、對解脫佛法內正思惟,四、對修行的方法及次第,要有明確、詳細的認知。"佛弟子若能從皈依開始,就從這四個根本修行的條件下手學習,久而久之,便能達到四不壞信,凈信堅固的理想。
乙、學佛者要達到什麼程度,才能堅定對三寶的信心?
而一個佛弟子,要修持、學習到什麼程度,才能對『佛法僧戒"的領悟與學習,達到永不疑惑、永不動搖的心態呢?雜阿含經卷三十說:『唯有證得聲聞初果——一個悟道的聖者,才能對佛、法、僧、戒的體悟與修學,生出如實正意知見,生生世世,達到「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從他聞,不取他意,不因他思」不受任何外道、邪法蠱惑、毀壞、動搖的信心。"(而依大乘菩薩法修行階位,至少要進入初地,才能如智論卷十九所說達到『對佛法僧戒通達無礙,不動、不壞,得力自在,信根成就的境界")
丙、為什麼末法眾生對三寶的信心不能堅固?
成就『四不壞信",這也只是初入出世聖者之位,踏上了脫生死之路的第一步。因此我們凡夫眾生,對佛法僧戒的領悟力與修習力,可說是非常微薄的。尤其末法時代的今天,一般的佛教徒,對三寶的信心,大都停留在感情、偶像的權威信仰上,不能進步,不能認識真正皈依、學佛的方向?將學佛的信仰,建立在對『個人的佛法知見認識上",這是非常危險的,更遑論對三寶建立堅固不壞的信仰了。
悟道的聖者在成佛路上永不退轉
五根中的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正是教導佛弟子,應當如何由淺入深的達到對佛法僧成不壞信心——悟道的境界。而當一個成就四不壞信的聖弟子,進一步踏上大乘菩薩廣度眾生的成佛之道時,必然在廣遠的菩薩道上,對佛法僧戒的信心,永不退轉,直至成佛。
丁、往生凈土必定成就對三寶的堅固信心永不退墮
極樂世界的天人眾生,由於在彌陀及諸大菩薩的教導、說法下,隨時隨地,都能夠對阿彌陀佛的慈悲與智慧,生起理解、修學的信心。從阿彌陀佛所證悟的究竟佛法,阿彌陀佛的圓滿成佛行願,以及阿彌陀佛的究竟戒德中,學習,體會彌陀無上智慧及圓滿慈悲的形成與結果。從進入修證佛法的第一步——悟道、證果中,堅定對『佛法僧戒"的不壞信心,自然比在娑婆世界中的眾生修行、悟道要容易得多。並且當其在凈土中成就『佛法僧戒"四不壞凈的聖行後,無論到任何世界度化眾生,都不會對『佛法僧戒"的信念產生絲毫的疑問與動搖。(有關菩薩行者如何聞法、修行及諸佛行願等問題,二十願後,會有詳述)。
( 3)什麼是精進根?
甲、認識四種根本進修行的方法
五根中的精進根,就是幫助我們早日悟道的四種根本精進修行的方法。也就是智論卷十九及雜阿含卷二十六所說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斷"——四種正確斷除修行障礙的精進方法。唯有根本精進的修學方法認識、鞏固後,才能正確的朝向悟道的腳步前進。
如論中說:『三十七種助道修行的方法,乃是以十法為根本,何等為十?一、信,二、戒,三、思惟,四、精進,五、念,六、定,七、慧,八、除、九、喜,十、舍。"
其中精進者,就是指此處說的四正勤(四正斷)及五根中的精進根、五力中的精進力、七覺支中的精進覺支以及八正道中的正精進。
修行者正精進的目的,就是運用的這裡所說的四種根本精進修行的方法,不惜身命,一心求道。
如雜阿含卷三十說:『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正斷。何等為四:一者斷斷,二者律儀斷,三者隨護斷,四者修斷。"
(甲)向道、學法的初步用心力法
什麼叫做斷斷?就是斬斷障礙悟道的惡行、惡事的方法,必須不斷地用佛法薰陶身心。
要知道我們皈依佛,乃是皈依一個身心寂靜,覺悟宇宙真理,成就圓滿悲智的覺者。乃是皈依佛的智慧與慈悲,學習佛的智慧與慈悲。整體的佛法,講的就是圓滿的智慧與圓滿的慈悲。而佛究竟的智慧與平等的慈悲心是從何處產生呢?是從內心寂靜的無我禪思中而產生。而內心寂靜的無我禪思,必須透過四正斷、四念處、四聖諦及十二因緣法……等三十七道品長期由淺入深的修學與體悟才能獲得。
而『緣起性空",正是佛陀從內心無我禪思中印證的『成果"。我們不可倒『因"為『果",空談『緣起性空"的理論,而輕忽了緣起性空的根本修因——三十七道品。沒有一尊佛菩薩,從踏入佛門起,不經過四正斷、四念處……等解脫法門的修因,而證悟『性空"真理的。
不論阿含經乃至大乘經典,都清楚的說明:我們如果想在今生修證佛一分的解脫智慧與慈悲,必須一點一滴從佛所證覺的解脫佛法——三十七道品,下手思惟、修習。
站在早日悟道、即身證果的立場上,因此佛訓誡比丘們說:『如果你們想要今生修行有所成就,對於已經有過的惡念、行為,要時時加以反省、改過、檢討。要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小心謹慎的心情來防止一切有害眾生慧命及阻礙自己修行的噁心、惡行再度生起。為了減少及遏止惡念行為最好的方法,就是督促自己學戒、持戒、修定。唯有用戒、定來約束、端正自己平常散亂的行為,才能促使自己「身口意」三業日趨向善,惡念減少,乃是初機者學佛、向法初步用心的不二指南。而對於已經生起的向道心,更要不斷地專註在「戒定慧」三學「法義」的薰陶、學習上,將之保存、增長,經年累月,必能逐漸清凈身口意三業,達到悟道的理想。"
極樂世界的天人眾生,在諸上善人的共同勉勵、進修下,不斷的懺悔業障,增長善念,不好的念頭在善念不斷的開啟下,根本就生不起來,時時在戒、定、慧三學的體悟學習中,朝向悟道的目標前進。
(乙)律儀戒的重要性
什麼叫做律儀斷?就是修行者要斷除有失利生威儀、律法上不好的態度與行為。
現了出家相,或者已經具備弘法度生的能力,便說明了其在涵養、發心、品德上,堪作人、天修行的表率。因此應當行住坐卧間,善於守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勿令眾生因見出家眾行為不端,威儀不整,而有任何毀謗三寶,喪失眾生學佛、向法的機會。
凈土眾生,個個身真金色相,莊嚴清凈,威儀具足,沒有人間禪行者律儀上的缺失,堪作人天的師範。
(丙)修行者要隨時將死字放在心上
什麼叫做隨護斷?就是修行者要隨時用修觀的方法,斷除修定的障礙,以守護日益增長的向道心。
貪食美食及對姿色的留戀難捨,是修定的一大障礙。為了減少對飲食、色身的貪執,儘速超出欲界,所以佛指示弟子說,當修不凈觀。修行者要隨時靜下心來,觀想自己現在正在面對死亡的來臨,觀想隨時面對意外發生,身患重病,乃至死亡後,屍身腐朽、青瘀、腫脹、出膿、爛壞的情形,以期隨時看破、放下這個短暫不實的色身,一心專註在出離生死的精進上。
凈土眾生,沒有對飲食貪著及對姿色留戀不舍的慳執心,所以修觀的角度與人間禪修者有明顯的深淺度的不同。
(丁)四念處觀是修禪的前方便
什麼叫做修斷?進入修禪的前方便,依眾生根器的不同,而有種種斬斷、對治修定障礙的方法,其中之一,即是修學四念處。四念處中第一的身念處,即是前述隨護斷中所說的不凈觀。其次是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念處乃是幫助修行者早日悟道,進入修定之門必經的四種循次漸進證人般若,趨向空性的不二慧觀法門。而五根中的念根,正是講的四念處。如雜阿含卷二十六說:『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現在就以此點『修斷"所說的四念處,與五根中的念根融通凈土眾生對四念的修法來做扼要說明:
( 4)什麼是念根?
甲、修行者以不凈觀凈化對色身的貪執心
身念處——身不凈。即不凈觀。修行者一面用戒來約束、端正自己的行為,勿令造作惡業;一面用觀身法門來對治、除去貪念的生起。如增一阿含卷五及禪法要解、禪秘要法、正法念處經、智論卷十九、四十八以及四念處論等經論對四念處均有詳解。今僅取其扼要,來做說明。
觀身法門,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佛弟子時時藉著不凈觀,來對治自己對色身的貪戀心與執著心。而且一定要配合修定來做觀想,才能在靜心中達到以不凈觀凈化對色身的貪執心。
諸如從身外的毛髮、皮肉、目淚、唾涕、五官、四肢……變化、衰老、臟穢、不凈的情形,及身內的血脈、筋骨、髓腦、脂膏、腸胃、心肝、脾腎、臟肺、大小便溺……等污濁、變化的情形,配合體內、體外生、老、病、死中的種種臟污、不凈、變爛、生蟲、白骨、骷髏、恐怖、變化之相,來體會肉身的無常不凈,有何可貪?而且以禪秘要法中說,不凈觀有其一定循序漸進的觀想方法。
當佛弟子進一步在禪思中看到自己內身的臟臭不凈,才能觀破色身的不凈虛妄,才能不染著於色身,放下色身,超脫欲界色身束縛。藉此觀身法門,而念念身觀分明,照見五蘊皆空,念念趣向無生。
乙、修行者要對每一種苦樂感受清楚覺知
受念處——歡愛是苦。每個人從出生到老死的一切感受,都不出七情六慾,榮華富貴,天災人禍、悲歡離合……等善惡的覺受。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一切的美好與幸福,悲傷與厭惡,都將隨著死亡的降臨,而一起埋葬,化為烏有,成為南柯一夢。
修觀者若不能即時醒悟此生身心的一切善惡感受,都是短暫幻有,無常苦空的,便不能進一步生起厭離生死之心,更遑論了脫生死了。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觀受法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學人隨時保持對每一個念頭生起時清楚的觀照覺知,不要被雜思妄想之念拖著走而不自覺。當身識生起某種快樂的感覺時,要知道內身為什麼正在生起某種樂受的感覺,當身識生起某種痛苦的感受時,要知道內身為什麼正在生起某種苦受的感覺,當身識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的感覺時,要清清楚楚的知道為什麼現在身識既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的感受……。苦、樂正在現前時,不要被苦、樂的感受牽著走,要一心觀照、清楚苦、樂、悲、歡等感受的起、伏、生、滅、來、去、變、異、消失……。我們就一直停留在人間的七情六慾循環反覆的身心變化中無有止息,又不自覺,所以跳不出苦樂的輪迴。修行者,就是藉著長期在修觀中觀破苦樂感受的虛妄不實,空無自性,才能藉此觀受法門,而念念受觀分明,思惟受蘊原本自性空寂,無所依倚,不驚、不怖,不起世間想,念念照見五蘊皆空,念念趣向無生。
丙、修行者要隨時覺知自己心念無常、轉變的情形
心念處——觀心無常。凡夫的心,沒有一刻寧靜過。舉凡為家庭、為事業、為朋友、為親戚……,因此家庭事業種種的忙碌,而造成許多身心上不能解決的因惱。若沒有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機會經常來反觀、發覺自己時刻受到外境、情緒的影響而造成無量形成來世的善惡業行,以認識自己目前的心態,掌握自己目前的心念,停止造作惡行的話,那麼便只有生生世世『心"受境轉,為物所誘,輪轉無期了。
觀心法門,就是要學佛者經常靜下心來,觀照、認識自己的無常心性。唯有當心寧靜下來時,才能察覺出自己的心緒,原來一直被名利、財勢、愛欲、食慾、睡欲等五欲習性所交織、纏繞著,無法平復。
一般人由於思緒太過雜亂,不能認識、分辨自己的心態混濁到什麼程度。而一個經常習靜、習定的人,就能清清楚楚的隨時觀察出自己的心態是昏沉?或者散亂?或者清晰分明?或者雜亂無章?或者黑暗現前?或者智慧湧現?對於自己的內心,起了愛欲的念頭?起了嗔恚的念頭?起了愚痢的念頭?起了害人的念頭……,無不覺察分明。而且當修定者對禪定的次第及內容有了充足的理解,當自己保持光明心念到什麼程度時,則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入定,並且自知入的是什麼定。如果一個修禪的人,自己有沒有入定,是昏沉?或者只是沒有智慧的無想?或者已經入了第幾禪天?進入了四空定天?而不能以智慧覺知,則證明是外道修法,這種定境,易得易失。
而一個佛弟子,自己心念解脫時,即能自以解脫知見自證自知心念已經超脫生滅思緒的範圍,已經進入涅槃解脫的領域……。這是具有堅固的佛法無我知見為前導的佛弟子,才能長期在禪思中,觀破心識剎那生滅、起伏、變易、無常的現象,念念掌握心識的動向,不令散亂,藉此觀心法門,念念心觀分明,不起世間想,照見五蘊皆空,念念趣向無生。
丁、唯有以凈定心思惟因緣法才能認識因緣法
法念處——觀法無我。宇宙萬法,由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所形成。十八界由心識而顯現。唯識所現之宇宙萬法,依具有甚深禪定的修行者來說,就有如鏡中相、夢中事一般的影現在其心眼中如許的不實、虛幻。而要親證萬法唯識所現、空、無生的真理,必須從出世間法——四聖諦、七覺支下手體悟(後文慧根中及七覺支中自明)。而要認識四聖諦的道理,便必須從十二因緣法下手思惟、了解(十二因緣法已於十一願中略作解釋)。
十二因緣法與四聖諦是互為表裡的。十二因緣法就是依苦集滅道的真理來做思惟,依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因緣生滅法則而建立。四聖諦的內容,同時即是從十二因緣法而開衍。無論大小乘修行者,欲走向成佛之道的路上,都必須依大慈悲心自悟十二因緣法,才能正見成佛的修因(見大智度論)。佛弟子皈依法、學法的目的,就是要從此四聖諦、十二因緣、七覺支、八正道等解脫生死的根本佛法,開始了解與學習,才能奠定成佛道上良好的修因基礎,不致誤入歧途,遠離佛道。但是沒有『戒、定"做基礎的聞慧,是與解脫佛道不相應的,其對『法"的了解,永遠停留在名相上、理論上、學識上浮面的鑽研,與自己生死無干,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成為末法時代的原因之一。
在家居士雖然不能出家依法修行,但是若能在居家中成就『正信、凈戒、聞法、思法、修法、悟法、自度、度他"的德行,依雜阿含經說,最多能證聲聞三果。但是現在的居士學佛,如果要專心修法,就不能兼顧家庭、事業,要家庭與修法並進,獲證聲聞果位,以現在的居家根器而言,並不容易。故仿似念佛法門為最適宜,先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於凈土中穩當修行,更比娑婆世界的修行者容易悟道、證果。
觀法無我的『法",其中之一法,便是指十二因緣法。觀法無我的『觀"字,即是指當學佛者將前述觀身體、觀感受、觀心誠的觀照基礎建立後,才能以一顆堅固的『凈定之心",進入對甚深因緣法的醒悟、思惟、觀法之中而無疑惑。
如雜阿含經敘述釋迦牟尼佛就是在長劫修行中,證覺輪迴生死因緣的源頭,而將其所覺所悟因緣法次第生起的原因及次第滅除的因由,告訴我們後學弟子,目的就是要我們也踏著佛陀證覺『內容"的腳步,在入靜時,保持觀法覺照,了了覺知:『是什麼原因生起,而使我至今仍停留在生死輪迴中?什麼原因沒有?就能使我超出輪迴,不受生死?……。哦!因為有生,所以有老死,如果沒有生的緣,當然不會有老死,而生的「緣」就是……。"唯有我們在入靜時,清清楚楚知道:要超脫身心輪迴生死的關鍵,不是專註在色身呼吸、氣脈、心臟……停止跳動的成就,不是生理上唯物升華的結晶。而是心力在擺脫色身的禁錮後,對生死束縛的源頭——十二因緣法還滅過程徹徹底底的超脫與證悟。
學佛者唯有經常保持一顆凈定之心,才能真正在日常生活中,依十二因緣法入觀、思惟,踏著佛陀證覺的腳步,確實從斬斷生死源頭的『生緣"做去,為自己製造來世出苦的機會。當我們確實依十二因緣還滅的過程去做,此時才能真正得到『因緣法"的受用。
『諸法無我"的內容,便是建立在一個修行者,於動靜一如的修持中而證覺的,是建立在修定中禪思的基礎上,不是停留在聽聞佛法理論上思考、理解的見地上。體證萬法無我的根本法觀入手處,即是以此『禪思"為基礎。如果不在修定中奠定『觀慧"的基礎,要想直接從聞法、論法的辯理上,頓見因緣法的真諦,或者直接從沒有智證的空觀中頓悟空性,頓悟『無生"之理,那麼佛就不需要在無量劫中勤苦修行,才能將其在定慧中證覺的甚深因緣法的內容告訴我們了。
當一個悟道者,能夠在禪思中以甚深因緣法觀破生死輪迴的根源,觀破了無明的根本,照見五蘊無我、無我所擁有的一切,識不緣行、行不緣識,便能親證法界唯識所現空、無我的真理,親見十二因緣法的本源處。
戊、凈土眾生如何依四念處修觀?
極樂世界的修道者,對於『身、受、心、法"此四種慧觀法門,更能比娑婆世界的禪修者觀想得力:
一、凈土眾生在色身觀照方面:可從『帶有身光的清凈化身相"中直接依般若性空真諦,觀照五蘊皆空,不會貪著色身的光明、清凈。從體證性空真理中,如實知見眼耳鼻舌身意而如實知見空中無眼耳鼻舌身意,念念融入空性,趣向無生法門。
二、凈土眾生在覺受觀照方面:當其進入修定時,必能從身識的感覺中,如實知見內外的喜樂覺受,生無來處,去無去處,了了分明,心不散亂。就在念念分明的精神統一狀態中,進入無漏思惟中,真實知見色聲香味觸法的根源處,又真實知見空中無色聲香味觸法,念念融入空性,趣向無生法門。
三、凈土眾生在心識觀照方面:當其以明利的心眼,在清凈的禪思中,念念觀破心識剎那無常、空無自體的生滅現象時,便能念念掌握其心識,不令散亂。就在其了了分明心識活動空無自性的情況下,如實知見眼識界、耳識界……,乃至意識界,又真實知見空中無眼識界、耳識界……,乃至無意識界。而藉此心觀念處,照見十八界皆空,念念融入空性,趣向無生法門。
四、凈土眾生在萬法觀照方面:當天人眾生依『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法修行,從精進禪修中,了悟甚深因緣法的性空法義時,便能做十二因緣法觀破生死輪迴的根本,照見宇宙萬法,唯識所現,宇宙萬法,唯一法界的真諦。凈土眾生的智慧觀照力之所以會如此的明利,除了在凈土中受到佛菩薩的教化外,皆因往生前,曾經種下聽聞、思惟解脫佛法的深厚善根,才能在凈土修行時,迅速悟道、證果。故凡欲往生凈土的蓮友,均因隨緣聞法,廣播解脫知見資糧。
( 5)什麼是定根?
甲、四禪與四果不同
從學習觀照甚深因緣法的生起與滅除,到進入深入的禪觀之中,這個中間必須經過四禪定的修學階位。五根中的定根,便是指色界的四種禪定,或稱為四神足。如雜阿含經卷二十六說:『定根者,當知即是四禪。"
一個修行者,當信根、精進根、念根等的解脫知見準備齊全,具備了脫生死的利根器,便能安穩的進入悟道、修定的階段。四禪定的扼要內容,曾在第十一願中有過說明。色界天的四禪定,本是通於外道所修;但佛弟子與外道修禪的方法與基礎觀念,有看根本的不同,雖然同入色界四禪定,但所入的禪定境界,亦因個人的根器、思想、生理、心理、智慧、福德……等多種因緣不同,而證人的禪定現量,各有深、淺、粗、細的明顯差別。佛為了要區分佛弟子的根本修因與外道所入四禪定證境不同,而用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來做區分。佛弟子因個人多劫以來修禪根器不同,獲證初果後不一定要經過四禪,四空定的順序過程,才能證果解脫。這在阿含經及俱舍論等經論中,有詳細說明。天台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對於禪定發相的次第與邪正有明確詳細的辨正,今以其所示配合阿含經,做為定根的略解。
乙、初禪粗解
(甲)跳出五欲六塵是出家修行的目的
雜阿含卷三十一說:『若比丘苦行、若形、苦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欲界大天雖然尚有淫慾行為,但是比較微薄,與人間的行淫方式不同。如正脈以一偈說明:『四王仞利慾交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熟視他暫視,此是人天淫慾行。"
人間的眾生,因為一直以貪淫等為重,所以形成濁氣業網,共同居住在五欲境界里,跳不出去。出家修行的目的,就是希望藉由種種禪修的磨鍊方法,跳出這個五欲六塵所形成的濁氣業網境界,進入另一層次的精神升華的修養領域。唯有當內在精神生命經過洗鍊、提升,才能在明亮的心鏡中看到真實的自我,恍然大悟世間的五欲境界,如夢中里,鏡中像,正是自己五欲行為所勾劃、禁錮的範疇。
(乙)唯有淡薄五欲才能進入對內在生命的覺照中
出家修行者,覺悟了五欲境界的短暫不實,轉眼成空,而首先在『財、色、名、食、睡"五種貪慾中下手遠離。離欲的飲,正是指的『五欲"的飲。唯有淡薄了五欲,才能在禪修中有根本的成就。而當一個修行者,在行、住、坐、卧間,逐漸遠離了五欲外塵濁惡之法,少動多靜,便能漸漸由散動之心轉為定靜之心,進入內在精神生命的覺照中。『有覺有觀",正是說的內在精神生命的覺照觀察。
通常人的感覺與觀察,都是向外塵境界馳流。唯有當內心經過禪定的鍛煉後,才能背塵合覺,由外轉內,首先於欲界的定境中看到自己身內的五臟六腑,體內諸蟲,臟穢不凈。至此程度,四念處中的身念處,觀身不凈,才能徹底『覺"、『觀"成就。
(丙)依個人根器不同修禪方式及所現禪境也不同
佛弟子因個人入禪的基礎不同,因此在初步的定境中所顯發的境界也不相同。如有人從觀息法門入門修禪,有人從不凈觀入門修禪,有人以慈心觀入門修禪,有人以因緣觀入門修禪,有人以念佛觀入門修禪……。凡此種種,皆因下手入門處不同,再加上個人宿世及今生所修智慧、福德、善根、習氣、觀念、見解、生理、心理……種種狀況不同,而產生千差萬別的禪定發相。
經中說:『覺觀多者(雜思亂想多者),教修數習觀。貪慾多者,教修不凈觀。嗔恚多者,教修慈心觀,以治嗔病。愚痴多者(世智辯聰,分別籌量世出世法,不得正慧,邪心取理之人),教觀因緣。障道多者,教令念佛……。"此乃依個人根器、心病不同,而所教對治調心、入禪的方式,也不相同。今僅以四禪證境的表相次第,來做四禪的說明。
(丁)初禪發相
論上說,『離生喜樂"的『喜樂",乃是從制伏了『五欲"的貪執後,經過『欲界定",在色界初禪的定境中所產生的法喜禪樂之心。『有覺有觀",即是指禪行者在欲界定未到初禪定的中間,會在身心上顯發動、癢、涼、暖、輕、重、澀、滑、掉、猗、冷、熱、浮、沈、堅、軟十六觸,對此十六種觸動等善法而轉現的定、空、明凈、喜樂、善心、知見明了、無異解脫、境界現前、心調柔軟等覺觀而言。(此十六觸通外道,又因個人的知見、習氣、善根、生理、心理、潛意識狀態……及所修法門種種不同,顯發的情況也不相同。此處只是依論上所述,照本宣說而已。)
如論中說:『第一、初禪發相者:行者從未到初禪地中間,證十六觸成就,即是初禪發相。云何是證?若行者於未到初禪地中,入定漸深,身心虛寂,不見內外。或經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壞,守護增長,於此定中,忽覺身心凝然,運運而動。當動之時,還覺漸漸有身如雲如影動發。或從上發,或從下發;或從腰發,漸漸遍身。上發多退,下發多進。動觸發時,功德無量。略說十種,善法眷屬與動俱起。其十者何?一、定,二、空,二一、明凈,四、喜樂,五、樂,六、善心生,七、知見明了,八、無累解脫,九、境界現前,十、心調柔軟。如是十法,與動俱生,名動眷屬勝妙功德莊嚴動法……。"
『此事既過,復有餘觸,次第而發,故名初禪。余觸發者,即前所謂十六觸。……,此十六種觸顯發時,悉有善法功德眷屬,如前動觸中說。行者因未到初禪地,發如是等種種諸觸功德善法,故名初禪觸發。也就是說,色界清凈四大,依欲界身中而發……。"
(戊)釋初禪『有覺"、『有觀"、『喜"、『樂"、『一心"之意
『因此十六觸法於身根而產生,由心識而察覺,所以稱為「有覺」。行者得初禪,未曾所得善法諸功德故,心大驚悟(覺名驚悟)……:但此覺生時,與欲界身根所產生的知覺有異,何以故?因與定等善法一時俱發……。後細心分別十六觸等所轉現的善法功德,如粗則離,如善則修,所以名為「有觀」。……因細心分別思量,覺知十六觸等微妙珍寶,昔所未逢,所以心喜慶悅……,由於深心慶悅,踴躍無量,故名為「喜」。行者於歡喜已後,其心恬然,受於觸中之樂,樂法娛心,安穩恬愉,故名為「樂」。(此即經上所說離生「喜樂」二字的解釋)……。經久,受樂心息,雖有覺觸等事,而心不緣,既無分散,定住寂靜故,故名為「一心」"。
(己)利根器的佛弟子不著初禪證境頓了生死
這即是初禪發相的略解。雜阿含卷三十一又說:『若比丘得初禪時,彼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無常、苦、空、非我思惟……,如是寂靜,如是勝妙,所謂舍離余愛,愛盡、無欲,便能滅盡煩惱,直證涅槃解脫。"
也就是論上所說的『有人得初禪時,即於此定中所呈現的空、明凈、喜悅、樂、善心、知見明了、無累解脫、心調柔軟的境界現前中,頓斷見、思二惑,顯發見、思無漏法,達到涅槃境界。達亦有二種:一者任運自達,二者修觀乃達。"
由此可知,利根器的佛弟子(如凈土天人),在悟道、證初禪時,(悟道者不一定證初禪,證初禪者也不一定是悟道者),可因其慧根的覺照功深,不著初禪證境,直觀色界的色受想行識五蘊之法皆空,頓斷無始煩惱,證得涅槃解脫,不一定要經過二禪、三禪……的過程,方可證果(此乃前生已修,乃能頓超)。
(庚)利根佛弟子證初禪後或以五種方式進修證入涅槃
雜阿含又說:『有的佛弟子,在證初禪發相時,因智慧觀照力不夠,不得頓超解脫。可繼續以欲法、念法、樂法智慧觀照性空之力,取中般涅槃(在今生禪修生命終了的中陰身中,慧根觀照得力,頓超生死)。若不如是,或生般涅槃(在上升色界天上現生中,用功不久,即證涅槃。)若不如是,或有行般涅槃(在色界天上,經久用功,才證涅槃。)若不如是,或無行般涅樂(在上升色界天上的當下,即因宿根顯發,頓證涅槃。)若不如是,或上流般涅樂(生到色界天上後,再轉生其他天界進修,獲證涅槃。)
(辛)鈍根佛弟子證初禪後繼續上升其他天上進修
經上又說:『佛弟子證入初禪後,若不能以前述五種方式輾轉修行,證入涅槃。只能以此欲法、念法、樂法的功德力量,上升色界初禪大梵天中,或上升初禪梵輔天中,或上升初禪其他梵身天中……。"
由此可知,若是佛弟子在悟道、獲證初禪時,不能以慧根觀照力,直取涅槃;又不能繼續以念法、觀法定慧觀照之力,用其他五種方式輾轉證入涅槃,那便會依其定慧功夫深淺,依次上升初禪天的三層天,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三天,受其禪樂果報,繼續循次漸進的長期進修……。
丙、二禪略解
(甲)二禪發相
因初禪覺觀二法,障礙二禪內凈之心生起,所以修道者欲入二禪,必須加功用行,深心厭離初禪覺觀動心(息有覺有觀)。在修行者超離初禪,二禪末生之時,於其中間,也有定法生起,倘若行者心不憂悔、退縮,一心加功用行,使定法經久不失不退,專心不止。於後,其心便豁然明凈,皎潔定心,與喜俱發……。於二禪中,也有內凈十種功德眷屬俱發之義,即:一、定,二、空,三、明凈,四、喜悅,五、樂、六、善心生,七、知見開了,八、無累解脫,九、境界現前,十、心調柔軟,具如初禪發相。但因初禪從覺觀生喜樂,與身識相應:二禪所生喜樂,乃是滅初禪有覺有觀,從內心寂凈定中而生。故雜阿含經上說:『二禪證境,息有覺有觀,內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
(乙)利根器的佛弟子不著二禪證境頓了生死
雜阿含卷三十一又說:『若比丘得二禪時,彼不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憶念,而於色受想行識法思惟,如痞、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於此等法,必生厭離,怖畏防護……,舍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便能滅盡煩惱,直證涅槃解脫。"
一類佛弟子雖然在初禪證境,未能頓證涅槃,但是在進入二禪修持中,仍可運用其慧根的覺照功力,不著二禪:定、空、明凈、喜樂……等十種功德發相,直觀二禪的色受想行識之法空無自性,頓斷煩惱,得證阿羅漢果位。
(丙)鈍根佛弟子證二禪後繼續生到其他天上進修
卷三十一又說:『若證二禪發相,又因智慧觀照力不足,不得了脫生死,可繼續以欲法、念法、樂法智慧覺照性空之力,取中般涅樂(如前說)。若不爾者,取生般涅槃。若不爾者,取有行般涅樂。若不爾者,取無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取上流般涅槃。若不爾者,彼以欲法、念法、樂法之力,生自性光音天。若不爾者,生無量光天。若不爾者,生少光天。"
也就是說,如果佛弟子在證入二禪時,不能即時以慧根觀照力,直證涅槃,又不能繼續以念法、觀法定慧等持之力,用其他五種方式輾轉修行,證人涅槃。那便會依其定慧功力深淺,依次上升二禪三層天,即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受其禪定果報,繼續進修。
丁、三禪略解
(甲)三禪發相
卷三十一又說:『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貪喜舍住,正念正智,覺身樂,聖人能說能舍、念、樂住,第三禪具足住。"
二禪定境,雖從內心寂凈而顯發,但是大喜之心勇猛啟動,定不牢固,只會誑誘行者的心念,貪看其勇動之喜,誤認為二禪即是安穩涅槃之處。行者若是以智慧觀心,便知有喜動之心,則尚在生死動轉之中,故應不受二禪勇動之喜,繼續加功用行(離貪喜、舍住)。如能一心修習,用功不止,則其心湛然安靜。當舍離二禪定境,三禪樂定末發的中間,雖不加功用行,其心自然澄靜,此即獲得三禪未到地的定法。而後,其心泯然寂靜,不依內外,證入三禪定境。當契入三禪時,無二禪動勇之喜心,但有綿綿之禪樂,從內心而發。於樂發時,亦有功德眷屬:勝定、空寂、明凈、喜樂、善心、知見明了、無累解脫、境界現前,心調柔軟等十法,具如初禪、二禪發相。
在三禪樂定初生時,尚未周遍全身,於此中間,如果貪看剛剛生起的禪樂,樂定便不會增長起來,通至全身。佛弟子因為有性空智慧做基礎,所以不會貪染此綿綿美妙的樂定。如果外道行者證入三禪,則大多以身見為重,貪著三禪綿綿之樂,其心迷醉於此,不能進步,誤以為得道。所以阿含經上說,佛弟子至此三禪樂定初生之時,應當川三種法,促使正念、正智生起來,以此念、慧因緣覺照、調適樂定,如此樂法必定增長遍身。(即經上所說正念、正智,覺身樂,聖人能舍、念、樂住。)
當樂定遍滿全身時,身上的所有毛孔,都感到欣悅快樂……。在這個時候,心識不對外塵五境,唯有樂法從意識而生,內外充滿,恬愉快樂。
(乙)利根器的佛弟子證三禪後了脫生死的情形
卷三十一又說:『如果是利根比丘,得證三禪時,便能以念慧觀照力,思惟三禪樂法,無常、苦、空、無我,則可當下滅盡煩惱,頓證阿羅漢果。如果智慧觀照力不足,也可以如前述初禪、二禪修行者一樣的以念法、樂法的因緣輾轉進修,或者在這期生命終了進入中陰身期間,即運用慧根觀照力,頓斷三界煩惱,直取涅槃。或者在這期生命終了,上升色界三禪天上的當生中,用功不久,頓證涅槃。或者在死後上升色界三禪天上,經久用功後,才證涅槃。或者在上升色界天上的當下,即因宿根顯發,頓證涅槃。或者在上升色界天上後,再輾轉生到其他天界進修,證入涅槃……。"
(丙)鈍根佛弟子證三禪後繼續上升其他天上進修
倘若佛弟子在證三禪時,貪看三禪樂定,又不能以智慧觀照力用前述五種方式證得涅槃,就只有依其所修定慧功力的深淺,依次上升三禪天的少凈天、無量凈天、偏凈天等三天,受其禪樂果報,繼續進修。
戊、四禪略解
(甲)四禪發相及生理反應現象
卷三十一又說:『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苦息樂,前憂喜已滅,不苦不樂舍,凈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
行者若對三禪樂境,用心守護、愛著,不容易進步。一旦失壞,仍會令人產生煩惱。所以經上說,三禪樂境,猶是無常樂法,有愛樂之心,便會令心不得清凈。所以佛教聖弟子既然深見三禪樂法的後面,仍有大苦變異之患,應當運用智慧觀照力,一心舍離此遍身築法,求入四禪不動定。當舍離三禪定,未到四禪定的中間,必有定法像初禪、二禪、三禪定法一樣的顯發。佛弟子在中間定法之中,修行不止,則心逐漸遠離樂動之念,心無散動。於後,其心豁然開發,定心安穩,出入息斷(體內呼吸風相、氣相到四禪時才徹底斷舍),苦樂之心俱舍,證入四禪定中。(有說:初禪定中,外呼吸停止,內部呼吸活動起來,二禪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脈博也停止。三禪定中,除了呼吸、脈博停止:心念也停止,沒有一切妄想。四禪定中,不但呼吸、脈博、心念停止,氣也停止。有說:初禪『念住",心念專一;二禪『氣住",心念專一,但呼吸停止,鼻孔與肺部呼吸停止,皮膚呼吸沒有完全停止;三禮『脈住",脈博(心臟)跳動非常緩慢,隔一兩個鐘頭,偶而跳動一下;四禪舍念清凈,念頭空卻。有說……。)對於生理過程在禪定中的轉換情形,各家說法不一。此牽涉到個人的佛法知見、精神狀態、智力觀點、生理現象……及個人觀照力的細微度各各不同,而產生種種不同的異解,不能一概而論。這也是佛經中為何不談在禪定中研呈現的生理反應現象原因之一……。今以佛論為主,當行者證入四禪時,體內風相、氣相完全停止(出入息斷),此時與舍受相應,舍念清凈,無苦、無樂、空明、寂靜、善法功德與前三禮俱同。
四禪定心,如明鏡不動,亦如凈水無波,遠離喜樂動轉之念,沒有絲毫亂想雜念,正念堅固,猶如虛空。行者住是定中,心不依善,亦不附惡,無所依倚,無形無質,亦無若干種種色相,成就內心凈色之法,一切色法自在得現。雖對眾緣,而心無動念。因此稱四禪為不動定,亦名真色定,亦名不動智慧。
(乙)佛弟子四禪定與外道四禪定證量的不同點
利根器的佛弟子,當證入四禪後,若欲轉緣,學一切事,隨意成就,一切神通變化,霪雨說法,莫不從此定而出。若是外道證人四禪定,因定前沒有佛法福慧因緣做基礎,則沒有正念、正智從此定而發。故佛弟子與外道雖同入四禪定,但證量有著明顯的粗、細、深、淺、廣、狹……的差異。故佛用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證果現量來做區分。
因為此四禪寂靜不動因緣,故阿含經上說,佛弟子修定以四禪為根本。在佛弟子的禪定功力不及四禪定時,都是不穩當的定法,有隨時因貪著禪樂而喪失禪定,墮落惡道的危險。
(丙)利根器的佛弟子證四禪後了脫生死的情形
卷三十一又說:『若比丘證入四禪時,不看四禪定法,則可當下運用念、慧觀照力,照見五蘊皆空,滅盡煩惱,頓證阿羅漢果。如果智慧觀照力不足,亦可和前述初禪、二禪、三禪修行者一樣,以念法、樂法因緣,輾轉進修。或者在今生修禪生命終了進入中陰身期間,便運用慧根觀照力,頓滅煩惱,直取涅槃。或者在這期生命終了,上升色界四禪天上的當生中,用功不久,頓證阿羅漢果。或者在死後上升色界四禪天上,經久用功後,才證涅槃。或者在上升色界天上的當下,即因宿根顯發,頓證涅槃。或者在上升色界天上後,再輾轉生到其他天界進修(如五不還天),才證入涅槃……。"
(丁)鈍根佛弟子誼四禪後上升其他天上進修
倘若佛弟子在證入四禪後,不肯舍離四禪定法,又不能以智慧觀照力,用前述五種方法證入涅槃。就只有依其定慧力的深淺,依次上升色界四禪天的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乃至無色界四空定天,受其禪樂果報,繼續長期進修……。
己、凈土眾生修禪的情形
西方凈土的天人眾生,在彌陀與諸大菩薩教導下,有深厚的解脫知見基礎。以此堅固的正見資糧,修持禪定,必然能隨其根器,安穩的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禪定證境。如無量壽經卷下說:『彼國眾生,其心柔軟調伏……,獲得深心、定心……,深入禪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觀,諸道明力……。"皆隨個人定慧深淺,而契入與其根器相應的定境。
有的天人眾生,在證入初禪時,即觀照初禪約五蘊色法,性空如幻,斷盡煩惱,頓證阿羅漢果。有的天人眾生,在證入二禪時,乃運用其禪觀的智慧力,覺悟二禪五蘊色法,無常苦空,斷盡妄惑,得證聲聞四果。有的天人眾生,在證入三禪或四禪時,又輾轉進修,才覺悟三禪、四禪色法空無自性,證入涅槃果位。有的……。
因為天人眾生的深入禪定,獲證解脫,而圓滿了阿彌陀佛第十一個接引十方眾生到『凈土中修持正定,最後必然證入涅槃"的修行解脫大願。而『正定解脫"大願的因行,則是由這第十六個『修行根本願——聽聞解脫正法——三十七助道品"而開衍。聽聞三十七助道品法的目的,就是要修行者依聞法、思法的正規修學途徑而從悟道步入四禪定的根本修行理想。因此欲往生凈土的蓮友,如果能隨緣聽聞善知識講解具有解脫正見的四禪定修證次第,用來做為往生西方步入涅槃解脫的基礎正見資糧,必能幫助我們在凈土中,早日悟道、修定、證果,達到往生西方凈土了脫生死的根本目的。
( 6)什麼是慧根?
甲、佛弟子與外道禪修者最重要的分界點在那裡?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說:『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外道修行者雖與佛弟子同修禪定,但因有無佛法的解脫知見做基礎,大體上,在進入色界四禪天的修行路上,呈現兩條叉路:外道禪者進入無想定的空寂境界,再依次經過無色界四空定的禪修境界。利根器的佛弟子,在進入四禪定後,便能直接運用性空觀慧,照見四禪五蘊之法空無自性,此時平常薰習的解脫知見,在無漏智慧的觀照中,頁實現前。
此即說明了,世間禪者與佛弟子禪修成果不同之處,在於修定前,乃至修定中『慧根的薰習"上。
如佛剛出家時,處處尋訪外教梵志求道,在精進修行下,護證四禪、四空定而不得生死解脫。究其原因,因沒有種下解脫的『慧根",無論其禪定境界有多高深,也與解脫無關(中阿含卷五十六)。
如佛解釋佛受人供養與外道受人供養不同的地方說:『外道言:佛有五事令弟子恭敬供養:一、粗衣知足,二、粗食知足,三、少食,四、粗住止床座知足,五、禪坐。佛辨正說:佛不以此五事受人供養。佛另有五事受弟子恭敬、尊重、供養:一、無上戒,二、無上智慧,三、無上知見,四、若有弟子來問法義,令其悅意、歡喜而去,五、佛與弟子於正法律中,得受、得度,待至彼岸,無疑、無惑,於善法中,無有猶豫。"(中阿含卷五十七)
佛又解釋比丘因為十法受到眾比丘及梵行者的恭敬、尊重:『一、修習禁戒;二、廣學多聞;三、為眾生做善知識;四、成就遠離身及心之染著;五、樂於禪坐,內行正止(定),亦不離伺(覺),成就於觀(慧),增長空行;六、不貪知足;七、常行於念,成就正念;八、常行精進,斷惡修善;九、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慧滅盡苦諦;十、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不受後有……。"(中阿含卷三十六)
這裡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問題:佛及佛弟子修行解脫最主要的關鍵,不是在少食、禪坐、苦行上而獲得成就,而是在『無上戒、無上智慧、無上知見、無上法義,法法融通「慧根」的開啟上"。少食、禪坐、苦行,乃是修道上必備的助道法。
如佛開導弟子不可因苦行而得道說:『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天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趨於涅槃。"(中阿含卷四十三)
又說:『佛弟子不因佛苦行、禪定、得神通而隨佛出家修行,佛弟子依佛所證無上解脫智慧而出家、修梵行。"(中阿含卷二十六)
雖說不可因苦行而得道,但修行必要以少食、苦修、禪定為不可缺少的助道法,才能專修成就。如佛說:『我不說修一切身樂,亦不說莫修一切身樂;我不說修一切身苦,亦不說莫修一切身苦;我不說修一切心樂,亦不說莫修一切心樂;我不說修一切心苦,亦不說莫修一切心苦。"(中阿含卷五十一)
乙、佛弟子無論持戒、修定都不離智慧覺照
佛清楚的告誡弟子說,『慧根"是修行解脫的根本。無論佛弟子持戒、修定,都不離慧觀的覺照。如佛指導弟子『以慧觀戒"的道理說:『身業口業者,我施設是戒……,若心有欲、有恚、有痴,當知不善戒從是心生;若心無欲、無恚、無痴,當知善戒從是心生。聖弟子以慧觀「心」生善戒或不善戒,善念或不善念;當聖弟子行戒、不著戒,泯著善戒意,滅者不善戒心,付持八正道,以慧導定,深入正定之中,便能解脫一切淫怒痴。"(中阿含卷四十七)
佛又說明了佛弟子與外道雖然同入禪定之中,但佛弟子不論在何種定中,都不離正念正智正思惟的慧觀覺照,與外道專註『空定"境界不同。如佛說:『若比丘在禪修中,不染苦覺、樂覺、憂覺此三覺,必得契入解脫之路,超四禪,唯存於舍,極清凈,若著,便移入四空處定中。放在舍心四禪時,於四空處定,以慧觀知,是有為、無常法,不入四空處定中。彼於爾時,不復有為,亦無所思,謂有及無,彼受身最後覺……。"(中阿含卷四十二)
又說:『佛弟子從四禪至四空定,均依智慧一一觀察:若生此法,令我住,令我升進,則依此法前進;若生此法,令我退失禪定,則不依此法,令定退失;又復觀察,我生此法,不退不住,亦不升進;我生此法,能令我厭……,如是無論在何「相應」定境,皆不離智慧覺照,乃至漏盡。"(中阿含卷四十六)
丙、通達七法必證解脫道
佛又深入說明了『解脫道"由『慧根"而得證的重點,如佛說:『有漏煩惱,從七法斷:一、有漏從聖法知見斷,二、有漏從守護六根斷,三、有漏從遠離惡知識斷,四、有漏從用幫助修道時所需的四事供養助道緣斷,五、有漏從遇諸饑渴病苦忍之,精進修行斷,六、有漏從除三毒慾念斷,七、有漏從思惟七覺支、四聖諦等法,離欲、不生煩惱憂凄斷。"(中阿含卷二)
又說:『道從七法得:一、道從無欲,非有欲得;二、道從知足、非無厭得;三、道從遠離、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得;四、道從精勤、非懈怠得;五、道從正念、非邪念得;六、道從定意、非亂意得;七、道從智慧、非無智愚痴得。"(中阿含卷十八)
丁、慧根的基礎建立在『苦聖諦"的覺醒上
在阿含經上十分詳細的開示了『解脫道"是奠定在『慧根"的築基上,而慧根的堅固基礎是建立在『苦聖諦"的覺醒上。如雜阿含卷十六說:『此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無間等。修行者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若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此段經文說明了:一個不能知苦、悟苦、厭苦、離苦的求道者,是絕不會對苦痛的世間產生極大的厭離心,是絕對不能進入深刻的慧觀禪修中。相對的,一個不悟世間『苦"的念佛者,絕對不會堅定的發出想要出離世間生死的決心,將心念時時刻刻朝向極樂世界前進。而『知苦、悟苦、厭苦、離苦"的目的,就是為了滅苦、悟道、解脫做準備,而如何滅苦?是解脫生死者最需要理解的問題:如中阿含卷七說:『云何愛習苦習聖諦?(苦集滅道的「集」義(謂眾生實有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為所作業,有愛、有膩、有染、有著者,是名為習。若眾生實有愛六界:地界水火風空識界,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於中有愛、有膩、有染、有著者,是名為習。彼知是愛習苦習聖諦。云何愛滅、苦滅聖諦?謂眾生若不染不著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一切作業,不染不著六界、內六處,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
如果平常只善於修定,而不在四聖諦、十二因緣……等佛法知見上,多加思惟、體悟,那必然有定無慧,在三禪後,勢必進入四禪無想的狀態,慧觀不現前。如果平素禪修中,對無常的身心有深刻慧觀的領悟,定慧等修,則可在進入層層禪觀中,當下運用平素累積深厚的慧修之力,照見層層禪定界內皆具有『苦、集、滅、道",因緣生滅道理的顯相,不看禪相,返本還源,頓了生死。
戊、以慧為導才能完成五根的修證意義
苦集滅道的『滅"諦,同為禪修者及念佛者根本追求的目標。只是禪修者將『寂滅解脫"的目標放在今生,而念佛者將『了脫生死"的理想,放在極樂世界。苦集滅道的道諦,即是指的八正道——八種由淺入深的修行方法(十一願中已有說明)。修行解脫的基本資糧,便是建立在八正道的出世解脫正見上;而出世解脫的正見,則是建立在一個對『佛法僧戒"擁有堅固信心的悟道者身上。而一個悟道者對『佛法僧戒"擁有堅固信心力量的來源,是源自於以智導定,由定得慧而使戒體鞏固的戒定慧三學根本修行的力量上(阿含經中有詳細說明)。如雜阿含卷二十六說:『欲成就信根者,應作如是學:有因故有生死,因永盡者,則無生死;唯苦滅、苦息,乃能盡生死因,得涅槃樂……,作是學者,必以慧為導,是慧所持,故五根,以慧為首,不同外道所行。"
又說:『於此五根,如實善觀察,如實善觀察者,於三結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於正覺……。"
由此可知,五根的修證過程,是由最初對『佛、法、僧、戒"意義的慢慢學習、領會,而逐漸在用功、精進中,薰習、思惟四念處等解脫正見法義,由凈念的增長,而悟苦、離苦、斷苦、厭欲、離欲,在進入由慧勸戒,以慧導定的修學中,斷除身見,戒取、疑三結,先證聲聞初果,鞏固『信根",再視了脫生死為唯一追求的理想,勇猛精進,加強修定(精進根),正念正智攝持身心(念根鞏固),依次得證二果、三果,證入甚深禪定(定根鞏固),最後定慧等持,得證阿羅漢果,解脫智慧現前(慧根穩固)。
己、往生凈土者宿世皆對慧根有深厚的薰習
極樂世界的天人眾生,由於在往生前,對於慧學——四聖諦的學習,宿有深厚的薰習基礎,因此在凈土中,能夠時時刻刻皆在體悟『有身即苦"的自我身心解放中,領悟生死因緣的來源處,而進入徹底的厭欲、離欲、知苦、悟苦、離苦、持戒、修定的證道啟悟中,徹底斬斷了潛伏在八識田中『心苦的種子"。因此凈土的修道眾生,乃是學佛者最佳的修行伴侶。故凡是能夠往生凈土的蓮友、勢必宿世已經聽聞、並依大悲心修習過『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趨向解脫之道的法義(苦集滅道的『道"義),才能在凈土中,繼續依三十七道品,修學解脫之法,與宿緣法侶、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不僅找到了最理想的修行伴侶,也為自己未來的成佛道上選擇了一條最安穩的修行道路。
6、什麼是五力?
當任何一個佛弟子對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種根本朝向了脫生死的佛法知見修學、穩固了,便能在修行的過程,生出五種不退轉的堅固道力。
一、信力——當我們對『佛法僧戒"的根本信念,日日培植、增長,久而久之,必會產生堅固、不動、不疑的悟道力量。
二、精進力——當我們不斷勤勉地止惡行善,聞法、修行,時日一久,必能令身心產生驚人的精進力,破除身心一切懈怠。
三、念力——當我們對『觀身不凈、觀愛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四種慧觀法門一一努力反省、觀察,日積月累,必能產生凈念相繼的道力,破除一切邪念,永不現前。
四、定力——當我們的禪修程度,達到四禪的功力,必能產生堅定、甚深的禪定力量。
五、意力——當我們對四聖諦的領悟與薰習,到達無疑、無動的程度,必能產生清凈、堅固的法眼慧力,從此對解脫佛法,不動、不搖,一心修證,必了生死。
極樂世界的天人眾生,無論下、中、上根器,均依菩薩法,在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法義的體會、啟悟下,而生出五種堅固不退的道力:一、對『佛法僧戒"產生四不壞信的堅定不退信念:二、對止惡行善、聽聞善法產生精進不退的修學力量;三、對『身、受、心、法"四念處產生慧觀堅固的正念力量;四、對修習禪定產生禪修不退的堅固道力;五、對四聖諦產生堅固智慧的悟道、解脫力量。
反觀末法時代的佛弟子,大多爭名逐利,崇尚玄談,而不顧實修實證。身為一個佛教徒,如果稍微能回顧自己在皈依、學法的歷程中,有沒有藉看聞法、修行的力量,消化現在正在現前的些許身心煩惱,便能知道自始至終自己有沒有在『五根"、『五力"等三十七道品的築基修行道路上,下周點滴的反省、學習功夫了。
7、七菩提的意義
( 1)什麼是七菩提?
七菩提,就是七覺支。七覺支即是擇法覺支、念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倚息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等七種循次漸進學佛覺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修行方法。
如雜阿含卷二十七說:『擇法覺支即是指對善法及不善法的分辨、抉擇,念覺支即是指四念處,精進覺支即是指四正斷,喜覺支即是指在精進修行中,因為遠離愛欲,而在禪修中所產生的法喜、覺照之心。倚息覺支即是指對身倚息、心倚息(出入息相)的反觀、覺照,意指觀息法門。或將倚息覺支翻譯成輕安覺支,意指在禪修中因獲得法喜禪樂,而使身心遠離粗重煩惱,產生輕安之樂。定覺支即是指四禪定,舍覺支即是指舍離三界一切苦樂之心,而與斷界、無欲界、滅界相應。"
卷二十六又說:『七覺支以念覺支為首。"一個佛弟子,要使抉擇真偽佛法的真正分辨智慧——擇法覺支,能夠堅固起來,則必須透過身心凈化的實際內煉功夫,從對身體、對感受、對心識、對真理,經過長期細膩的觀察、思惟、分辨、正念覺照,才能產生對佛法堅定、不動的抉擇能力。而四念處——對佛法正思惟能力的產生,乃是根源於擇法覺支——五力中的信力,對解脫佛法——正見信解力的堅固智慧。因此念覺支與擇法覺支是相輔相成的。當一個佛弟子擇法覺文及念覺支修學穩固了,精進向法、學法的堅定心念也比較能夠生起來(精進覺支)。當一個佛弟子向法、學法的堅定心念生了起來,便能夠進一步在觀法、修定中得到法喜的利益(喜覺支),身心依息而修,遠離粗重煩惱之境,輕利安適之感,油然而生(倚息覺支『輕安覺支"),而令心安住寂境之中,明明朗朗,智慧覺照,經過初禪、二禪、三禪的修持,進一步放舍了禪定中喜樂之心,成就不憂不喜的平等舍定心態(定覺支),堅固出世智慧的覺悟之路;最後就在棄捨、斷除三界中一切貪念、嗔念、無明之念的當下,現身體證解脫境界。(舍覺支——五力中的慧力)
( 2)凈土眾生如何修七菩提?
從七覺支的修證次第,可知要成就出世真實的智慧,一定要在修行之初有鞏固的佛法正見資糧做基礎。極樂世界的天人眾生,在彌陀及諸大菩薩教導下,便具備了明利的佛法智慧,去蕪存菁,斬除在未來的修行道路上所有可能發生的一切煩惱障礙(擇法覺支);再以四念處凈煉身心:堅固了對身、受:全、法的覺照力後(念覺支),便令一切意念中的邪法種子,不再生起;進而以堅毅不撓的精進力(精進覺支),在向法、修行的過程中,得到法喜的『相應"之樂(喜覺支);使身心遠離粗重煩惱,進入輕利安適的修定中(輕安覺支);當其八識田中的妄念種子在修定中逐漸斷除,凈念堅固時,便契證甚深禪觀的修持中(定覺支)。因凈土眾生宿慧深厚,不必一個個經過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漸次修證順序,根器高者,在聞法中,便能頓了生死,或在禪覺中,頓了生死,頓舍一切障道因緣,體證寂滅解脫之境,繼續走向佛道的深廣修證之路……。
由此可知,極樂世界的天人眾生,是最精進的求道者,他們踏看佛陀修行的道路,走向最堅定最直接的真理覺悟之路。凈土中有那麼好的修行環境、修行伴侶,我們為什麼不去呢!?
8、八正道
八正道的意義,已在十一『正定解脫"願中,依念佛者的八正道及禪行者的八正道分為兩個層次加以說明,不再贅述。如:
一、正見——即五根中的信根,七覺支中的擇法覺支。
二、正思惟——即五根中的念根——四念處、十二因緣、四聖諦等及七覺支中的念覺支。
三、正精進——即五根中的精進根——四正斷,七覺支中的精進覺支。
四、正語、正業、正命——包涵在五根中的信根、精進根中及七覺支的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內。
五、正念——亦涵蓋在五根中的念根內及七覺支的念覺支中。
六、正定——即五根中的定根及七覺支中的定覺支。
由上所述,可知阿彌陀經中所說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法義,實涵蓋了三十七道品,涵攝了根本修行的佛法。大乘菩薩修行的法門,亦包涵此三十七道品,只是悲智願行有深淺不同而已。而其中的五根,更融通了四不壞凈、四念處、四正斷、四禪(四如意足)、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等重要根本的佛法。聲聞佛法以此三十七道品做為修行解脫的根本,大乘佛法亦是以三十七道品為自凈化他的必備骨架。重視根本、往下紮根,才能預見果實累累的將來。無論在人間、在天上、在凈土乃至在十方諸佛世界,都是以此三十七道品做為教導眾生往上攀登、穩定根基的學法基礎,因此說本願是阿彌陀佛教導凈土眾生正視善法善行的『修行根本願",欲往生凈土,早日聽聞解脫正法,修行、證果的蓮友,切不可忽視本願三十七助道品思惟、薰習的重要性。
9、由十六願略結前面諸願
從前面諸願所述可知,極樂世界的天人眾生,在佛力的加被、引導下,由聽聞修行的基本佛法(十六願),而踏上禪修的根本修持道路(十一願),經過聲聞四果的歷程(十四願),而在念力自在、悲願成就的力量推動下,促使壽命隨意長短自在(十五願)。當其定慧、悲願功力加深,便能和大菩薩一樣的在甚深的定慧中,依次開發了宿命通(第五願)、天眼通(第六願)、天耳通(第七願)、他心通(第八願)、神足通(第九願)等五種神境智證通。而在修定過程中,以慧觀之力斬斷『身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等五見的執看,不會貪看自己清凈瑩潔的化身相(第十願)。就在凈土修福、修慧,深入正定的歷程中,而從寂靜無欲的心光中,散發出純真黃金色般地禪定光芒(第三願);因每一個凈土眾生都具備福德心、寂定心、平等心,不會因個個相貌莊嚴程度的不同,而生出爭勝、比較的分別心(第四願);就因凈土眾生由佛法意見,引入禪修之中,徹底斷除了十惡業的造作行為,故而當每一個凈土眾生髮願往生他方世界弘法利生時,絕對不會墮落到十方世界的三惡道去(第二願);因凈土眾生不作惡行,不造惡因,凈業所感,極樂世界當然沒有三惡道(第一願)。關於第一、二、三、四、十等願在第十一願『總結前十願與佛法止定"之間的關係段落中有詳細說明,不再贅述。
由上可知,從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四、十五、十六等十四願,可看成彌陀啟開凈土眾生修證佛法根本形成身心正報、依報因果的接引大願。誠如前面諸願所述,凈土眾生身心的形成與結果,自有其甚深的佛法修證因緣,若不深入佛法正理去探討,難免不對摸不看、看不到的凈土世界內生存的眾生,產生神話想像的心理,進而排斥凈土思想,與大乘凈土成佛之道絕緣。筆者不嫌詞費,抽絲剝繭的以各各角度詳述四十八願,目的就是希望凈土法門久住間,廣度眾生。而能對讀者們有所啟示與助益,凈土種子不斷,彌陀度生悲願永住人心。
推薦閱讀:
※曇鸞大師與阿彌陀凈土(禪慧)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九五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五九集)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八三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三八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