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臟腑之間的關係 臟與臟之間的關係 心與肺 "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心主血,肺主氣,心與肺的關係,是氣和血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血的運行有賴於氣的推動,而氣的輸散分布也需要血的運載。如果肺氣虛或肺失宣降,會影響心的行血功能,從而導致血瘀,出現胸悶、心率改變、口唇青紫等癥狀體征。若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血液運行不暢,也將影響肺的宣發肅降,出現咳嗽、氣促等臨床表現。 心與脾 心主血,脾統血,二者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血的生成和運行兩個方面。脾氣旺盛,生血功能正常,則心有所主;而心血充足,則可營養脾氣。血液在體內的循行,一方面要靠心氣的推動,另一方面還要靠脾氣的統攝才不致溢出脈外。如果思慮過度,耗傷心血,脾的運化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出現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癥狀;反之要是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不利,或脾不統血,血液外溢,則可致心血虛,心無所主,臨床表現為心悸、失眠、多夢等。 心與肝 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則血液供應充分,肝有所藏;如果肝藏血功能失常,心無所主,血液運行也會受影響。臨床上常見心血虛與肝血虛同時出現的病例。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識和情志與這兩臟均有密切關係。心、肝病變也都可表現為精神、心理活動的異常。比如,肝陽上亢患者既可有頭暈、目眩、煩燥易怒等肝病癥狀,又可兼有心悸、失眠等心病表現。 心與腎 心位居於上屬陽,五行屬火;腎位居於下屬陰,五行屬水。在正常情況下心火應當降於腎,以助腎陽溫腎水,使腎水不寒;而腎水則須上濟於心,以資心陰,從而防止心陽過亢。心腎之間的這種正常的相互幫助、相互制約的關係,被稱為"心腎相交"。如果腎水不足,不能滋潤心陰以制約心陽,就會出現心陽過亢,臨床可見心煩、失眠、多夢、遺精等症。若心陽不振,心火不能下溫腎水,使腎水不能化氣,反而上凌於心,則可出現心悸、水腫等症。 肺與脾 肺與脾的關係主要涉及氣的生成和津液的輸布代謝兩方面。 人體之氣的主要是由肺吸入的清氣和脾胃所運化的水谷之氣所組成。故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運化功能的健強,是人體氣盛的保證。另一方面,津液在體內的輸布代謝主要是由肺的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及脾的運化水液、輸布津液的功能來完成的。肺以脾所運化輸布的水谷精微為營養,才能使其功能活動得到保障;而脾運化水谷和水濕的功能,也需要肺的宣降、通調水道功能來實現。如果脾氣虛損,會導致肺氣不足,出現疲乏倦怠,少氣懶言等症。若脾虛運化失調,水濕內停,生成痰飲,也會影響肺的宣降功能,出現咳嗽、喘息等症。而肺氣虛衰,無法通調水道,水濕內停,則會使脾陽受阻,出現腹脹、便溏、水腫等症。 肺與肝 肺與肝的關係主要涉及氣機的調節。肺氣肅降,肝氣升發,升降協調,則氣機通暢。如果肝升太過,或肺降不及,則會出現肝氣上逆,表現為脅痛、易怒、咳逆、咯血等症,即所謂"肝火犯肺"。反之,如果肺失清肅,燥熱內停,亦會導致肝失疏泄,氣機鬱結,出現咳嗽、胸脅脹滿、頭暈頭痛等症。 肺與腎 肺與腎的關係主要涉及津液代謝和呼吸運動兩方面。 腎主水,能升清降濁,負責水液的蒸騰氣化;肺為水之上源,可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肺腎兩臟相互配合,共同維持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如果在病理狀態下,肺失宣降,或腎的氣化失調,均可影響水液代謝,出現尿少、水腫、喘促、喘逆等症。 肺主呼吸,腎主納氣,人體的呼吸運動由肺腎二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果腎氣虛損,不能攝納肺吸入之清氣,氣浮於上,則會出現呼多吸少,活動後癥狀加劇的情況。 此外,肺腎二臟之陰液相互資生。若其中之一受損,必會影響另一方面,出現潮熱、盜汗、乾咳、音啞、腰膝酸軟等症。 肝與脾 肝與脾的關係主要涉及飲食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貯藏及運行。脾運化水谷的功能及脾胃升降功能有賴於肝的疏泄功能,而肝又需要依靠脾胃運化水谷精微,提供營養,才能保持疏泄功能的正常。若肝失疏泄,影響脾胃功能,則可見抑鬱、胸悶、腹脹、腹瀉、便溏等肝脾不和之證。而脾失健運,水濕內停,則可使肝膽疏泄不利,出現黃疸。此外,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且脾主統血,而肝主藏血,兩臟均與血液的生理、病理情況相關。 肝與腎 肝與腎的關係主要是精和血之間相互滋生相互轉化的關係。肝藏血,腎藏精。肝血需要腎精的滋養,腎精又依賴於肝血的化生。中醫稱之為精血同源,或肝腎同源。如果腎精虧損,則會導致肝血不足,而肝血不足,也會影響致腎精虧損。此外,肝主疏泄功能與腎主封藏功能之間也是相互制約、相反相成的。如果肝之疏泄與腎之封藏功能失調,則會影響女子的月經來潮和男子的泄精生理功能。 脾與腎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脾腎二者的關係是先後天相互滋養的關係。脾氣的健運,要依靠腎陽的溫煦,而腎精也需要脾所運化的水谷精微的補充。脾腎兩臟生理上相互滋助促進,病理上互相影響,互為因果。此外,脾可以運化水濕,腎負責氣化水液,脾腎兩臟在津液代謝方面也是共同起作用的。 臟與腑之間的關係 臟與腑的關係是陰陽表裡的關係。臟屬陰,為里;腑屬陽,為表。臟腑之間通過經脈形成相互絡屬的關係。 心與小腸 心與小腸通過手少陰心經及手太陽小腸經互相絡屬,形成表裡關係。臨床上可見心經實火移熱於小腸的病例,出現尿少、尿熱、尿赤、尿痛等癥狀;也可見小腸熱盛,循經上炎於心,出現心煩、口舌生瘡等症。 肺與大腸 肺與大腸通過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相絡屬成為表裡關係。肺氣肅降可以幫助大腸的傳導功能,而大腸傳導正常,又有助於肺氣的肅降。如果肺失肅降,津液無法下行,大腸的傳導功能受其影響,則會出現排便困難,便秘等症;而大腸傳導不利,腑氣不通,又會影響肺氣的肅降,出現咳嗽、氣喘、胸悶等症。 脾與胃 脾與胃通過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相絡屬而構成表裡關係。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氣主升,胃氣主降;脾屬陰喜燥惡濕,胃屬陽喜潤惡燥。兩臟一運一納,一升一降,一燥一潤,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傳輸。臨床上如果脾虛運化功能不良,胃的受納和降功能也會同時受影響,出現食少、噁心、嘔吐等症。同樣,如果飲食不節,胃失和降,也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出現腹脹、腹瀉等症。 肝與膽 膽附於肝,肝膽通過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互為絡屬而形成表裡關係。膽汁的排泄依賴於肝的疏泄功能,而膽汁排泄的通暢與否,也會影響肝的疏泄。臨床上,肝病常影響到膽,膽病也常波及至肝,出現肝膽同病的現象。 腎與膀胱 腎與膀胱通過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互為絡屬而成表裡關係。膀胱貯尿排尿功能有賴於腎臟的氣化。腎氣充足,固攝正常,則膀胱開合有度,水液代謝正常。如果腎氣虛,氣化失常,膀胱固攝不利,開合失職,則會出現小便不利或小便失禁、遺尿、尿頻等症。 腑與腑之間的關係 六腑的共同特點是傳化水谷,它們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在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過程中的相互聯繫和相互配合。飲食攝入人體之後,經胃的腐熟而下傳至小腸進行進一步的消化,以分清濁。其中清者為水谷精微,通過脾的轉輸以營養全身;剩餘的水液經腎入膀胱,成為尿液排出體外;濁者為糟粕,進入大腸傳導為糞便,從肛門排出體外。在消化、吸收及排泄的過程中,膽汁排泄入胃以助消化,而三焦的氣化作用,則促進飲食水谷傳化功能的正常進行。 六腑之間在病理上常相互影響,如胃有實熱,傷及津液,可致大腸傳導不利,出現便秘;大腸燥結,便秘不通,也會使得胃失和降,出現噁心、嘔吐。此外,脾胃濕熱,常熏蒸肝膽,使得膽汁外溢,而出現黃疸。膽火過盛,則會影響至胃,出現嘔吐苦水等癥狀。第四章 氣、血、津液學說 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津液,是人體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產物,也是這些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氣,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從氣、血、津液的相對屬性來分陰陽,則氣具有推動、溫煦等作用,屬於陽;血和津液,都有是液態物質,具有濡養、滋潤等作用,屬於陰。 氣、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機體內進行新陳代謝,都依賴於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而這些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又必須依靠氣的推動、溫煦,以及血和津液的滋潤濡養。因此,無論在生理還是病理的狀況下,氣血津液與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之間,始終存在著互相依存的密切關係。 構成人體並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中還有"精"。"精"在中醫學理論上的基本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質,包括氣、血、津液和從飲食中來的營養物質;狹義之"精",即通常所說的腎中所藏之精,這種精與人的生長、發育和生殖,都有直接關係。 氣、血、津液均為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都離不開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因而氣和血,氣和津液,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氣 中醫認為,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體的各種生命活動均可以用氣的運動變化來解釋。 氣的生成來自於三個方面: 1.先天之精氣:即受之於父母的先天稟賦之氣。其生理功能的發揮有賴於腎藏精氣; 2.水谷之精氣:即飲食水谷經脾胃運化後所得的營養物質; 3.吸入之清氣: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 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推動作用:氣可以促進人體生長發育,激發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推動經氣的運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 2.溫煦作用:氣的運動是人體熱量的來源。氣維持並調節著人體的正常體溫,氣的溫煦作用保證著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及經絡的生理活動,並使血液和津液能夠始終正常運行而不致凝滯、停聚。 3.防禦作用:氣具有抵禦邪氣的作用。一方面,氣可以護衛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氣可以與入侵的邪氣作鬥爭,以驅邪外出。 4.固攝作用:氣可以保持臟腑器官位置的相對穩定;並可統攝血液防止其溢於脈外;控制和調節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體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遺精滑泄。 5.氣化作用:氣化作用即在通過氣的運動可使人體產生各種正常的變化,包括精、氣、血、津液等物質的新陳代謝及相互轉化。實際上,氣化過程就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的過程。 氣的各種功能相互配合,相互為用,共同維持著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比如,氣的推動作用和氣的固攝作用就是相反相成的,一方面,氣推動血液的運行和津液的輸布、排泄;另一方面,氣又控制和調節著血液和津液的分泌、運行和排泄。推動和固攝的相互協調,使正常的功能活動得以維持。 氣的運動被稱為氣機,氣的功能是通過氣機來實現的。氣的運動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個方面,並體現在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之中。例如,肺呼氣為出,吸氣為入,宣發為升,肅降為降。又如,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氣機的升降出入應當保持協調、平衡,這樣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 根據所在的部位、功能及來源的不同,氣分可為以下各類: 1.元氣:元氣又稱原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元氣由先天之精所化生,並受後天水谷精氣不斷補充和培養。元氣根源於腎,通過三焦循行於全身,內至臟腑,外達肌膚腠理。元氣的功能是推動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溫煦和激發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因此,可以說元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 2.宗氣:宗氣即胸中之氣,由肺吸入之清氣和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結合而生成。宗氣的功能一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貫注心脈以行氣血。肢體的溫度和活動能力、視聽功能、心搏的強弱及節律均與宗氣的盛衰有關。由於宗氣積於胸中,臨床上常以心尖搏動部位的(虛里)的搏動情況和脈象來了解宗氣的盛衰。 3.營氣:營氣即運行於脈中、具有營養作用的氣,主要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所化生。營氣的功能表現為注入血脈、化生血液及循脈上下、營養全身兩個方面。 4.衛氣:衛氣即行於脈外、具有保衛作用的氣,與營氣一樣,也主要是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所化生。衛氣的功能包括: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溫養臟腑、肌肉、皮毛;調節控制汗孔的開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維持體溫的恆定。 血 血是流行於脈管之中的紅色液體,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脈作為血液的循行通道,被稱為血之府。 血主要是由營氣和津液所組成,其主要來源是攝入的飲食物。飲食的優劣和脾胃功能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血的化生。此外,精血之間相互資生、相互轉化,因此,精氣是血化生的另一個來源。 血的主要功能是營養和滋潤全身。血循行於脈中,內達臟腑,外至肌肉、皮膚、筋骨,不斷地為全身各臟腑器官提供營養,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正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所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血又是精神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人的精神、神志、感覺、活動均有賴於血液的營養和滋潤。 血液循行於脈管中,周而復始,如環無端。氣的推動作用和固攝作用是血液得以正常運行的保證。心主血脈,心氣的推動,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動力;肺朝百脈,運行於全身的血液都要匯聚於肺,合成為宗氣後貫注於心脈以推動血液運行;脾氣的統攝作用使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而不致溢出脈外;肝的疏泄功能使氣血運行通暢,肝的藏血功能則調節著血液的流量。 津液 津液是體內各種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內在體液及正常的分泌物。與氣、血一樣,津液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津液的生成是通過胃對飲食的初步消化和小腸的分清別濁、上輸於脾而完成的。脾一方面將津液輸布到全身以滋潤和灌溉各組織器官,另一方面將津液上輸入肺,再由肺進一步宣發,將津液經過氣化形成汗液排出體外。或經肺的肅降作用,將津液輸送到腎和膀胱,經腎的氣化作用變為尿液排出體外。 津液有滋潤、濡養的作用,可以滋潤皮毛、肌膚、眼、鼻、口腔,濡養內臟、骨髓及腦髓;另一方面津液可以化生血液,並有滋養、滑利血脈的作用,是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此外津液的代謝還有助於體溫的恆定及體內廢物的排出。 氣和血的關係 氣屬陽,血屬陰,氣的功能以推動、溫煦為主,血的功能以營養、滋潤為主。氣血之間存在著氣為血帥、血為氣母的關係。 氣為血帥指的是氣能生血、氣能行血及氣能統血三個方面。 氣能生血:血的化生過程離不開氣化。無論是飲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轉化成營氣和津液、營氣和津液轉化成血液的過程,還是精轉化成血的過程,均需要依靠氣的作用。氣盛,則生血充足;氣虛,則影響血的化生,甚而出現血虛。 氣能行血:血液在脈中的循行有賴於氣的推動,即所謂"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心氣的推動、肺氣的宣發布散、肝氣的疏泄條達均與血液的運行密切相關,無論哪個環節功能失調,均可導致血行不暢。 氣能統血:氣對血液具有統攝作用,使之循行於脈中,而不致外溢。氣的統攝作用主要是由脾氣來實現的。如脾氣虛,不能統血,臨床上就會出現各種出血病證,被稱為"氣不攝血"。 血為氣母:血是氣的載體,同時也是氣的營養來源。因此,氣不可能在沒有血的情況下獨自存在。臨床上血虛會使氣的營養無源,導致氣亦虛;血脫則使氣無所依附,從而氣也隨之而脫。 氣和津液的關係 氣與津液的關係同氣與血的關係很相似,主要表現在氣能生津、氣能行津、氣能攝津和津能載氣四個方面。 氣能生津:津液來自於攝入的飲食物,而飲食物化生津液則依賴於脾胃之氣。因此可以說,氣是津液化生的動力。如果氣虛,脾胃功能減弱,則可見津液不足之證。 氣能行津:津液在體內的輸布和排泄依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通過肺、脾、腎、三焦、膀胱等臟腑共同的氣化作用,可以實現氣對津液的行津、化水功能。任何原因造成氣虛、氣滯或相關臟腑功能失調都會導致津液輸布、排泄障礙。 氣能攝津:氣對津液具有固攝作用,可以有節律地調節和控制津液的排泄,維持體內津液代謝的平衡。如果氣虛固攝作用減弱,則會發生體內津液無故流失,如衛氣不固而自汗,腎氣不固而尿頻、遺尿等。 津能載氣:如同血一樣,津液也是氣的載體,氣同樣依附津液存在。因此津液的流失也會使氣受損傷。如出汗過多,或大量嘔吐、腹瀉,會使津液喪失,同時也會導致氣隨津脫。 血和津液的關係 中醫認為,津血同源,因為血和津液都是由水谷精氣所化生而來的,全身組織中的津液滲於脈中即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血液如滲出脈外,則成為津液。血和津液同為液體,均以營養、滋潤為主要功能,故二者同屬於陰。病理上,血液和津液相互影響。例如失血過多,津液便滲入脈中補充血液之不足,由此也會造成津液的不足,出現口渴、尿少、皮膚乾燥等癥狀。而津液大量損耗時,也會導致血脈空虛,或血液枯稠。在臨床治療時,對失血者不宜用汗法,對大汗傷津者則不宜用破血、逐血葯,就是考慮到津血同源的關係。第五章 經絡學說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有路徑之意。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的主幹。絡,有網路之意。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經絡內屬於臟腑,入絡於肢節,溝通於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藉此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平衡。 研究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之間的關係的理論,稱為經絡學說。是中醫學分析人體生理、病理和對疾病進行診療的主要依據之一。"經絡"一詞首先見《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又如《靈樞·脈經》中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經絡學說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經絡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表現,經絡中血氣的運行與自然界的關係,經脈循行路線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經絡與臟腑的關係等等。 經絡學說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針灸、推拿、氣功等醫療實踐為基礎,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結合當時的解剖知識和藏象學說,逐步上升為理論的,其間受到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黃帝內經》的問世,標誌著經絡學說的形成。《內經》中系統地論述了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屬絡臟腑,以及十二經脈發生病變時的證候;記載了十二經別、別絡、經筋、皮部等的內容;對奇經八脈也有分散的論述;並且記載了約160個穴位的名稱。 經絡系統,由經脈、絡脈、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所組成。經絡在內能連屬於臟腑,在外則連屬於筋肉、皮膚。 中醫把經絡的生理功能稱為"經氣"。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表理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調節臟腑器官的機能活動四個方面。 經絡學說在臨床上可以應用於解釋病理變化、協助疾病診斷,以及指導臨床治療三個方面。 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系統,由經脈、絡脈、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所組成。經絡在內能連屬於臟腑,在外則連屬於筋肉、皮膚。(詳見下表) 經絡系統 —經脈 —正經十二 (十二經脈) —手三陰經 —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手三陽經 —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足三陰經 —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足三陽經 —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奇經八脈—十二經別 —絡脈 —十五絡脈—孫絡—浮絡 —十二經筋 —十二皮部 經 脈 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即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經脈,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之間的聯繫,還由於它通達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因而能補正經之不足。 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又名十二正經,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其命名是根據其陰陽屬性,所屬臟腑、循行部位綜合而定的。它們分別隸屬於十二臟腑,各經用其所屬臟腑的名稱,結合循行於手足、內外、前中後的不同部位,並依據陰陽學說,給予不同的名稱。十二經脈的名稱為: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十二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裡經的聯接而逐經相傳,構成了一個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傳注系統。氣血通過經脈即可內至臟腑,外達肌表,營運全身。其流注次序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傳至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再回到手太陰肺經(表1)。其走向和交接規律是:手之三陰經從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陽經;手之三陽經從手走頭,在頭面部交足三陽經;足之三陽經從頭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陰經;足之三陰經從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陰經。 表1: 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 ↑↓ 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 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分布規律是:凡屬六臟(心、肝、脾、肺、腎和心包)的陰經分布於四肢的內側和胸腹部,其中分布於上肢內側的為手三陰經,分布於下肢內側的為足三陰經。凡屬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的陽經,多循行於四肢外側、頭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於上肢外側的為手三陽經,分布於下肢外側的為足三陽經。手足三陽經的排列順序是:"陽明"在前,"少陽"居中,"太陽"在後;手足三陰經的排列順序是:"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內踝上八寸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 十二經脈的表裡關係是:手足三陰、三陽,通過經別和別絡互相溝通,組成六對"表裡相合"的關係。其中,足太陽與足少陰為表裡,足少陽與足厥陰為表裡,足陽明與足太陰為表裡。手太陽與手少陰為表裡,手少陽與手厥陰為表裡,手陽明與手太陰為表裡。 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其循行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其功能有:1、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2、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滲灌等調節作用。 任脈,行於腹面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任脈起於胞中,與女子妊娠有關,故有"任主胞胎"之說。 督脈,行於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行於脊里,上行入腦,並從脊里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腎又有密切聯繫。 沖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穿全身;成為氣血的要衝,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十二經脈之海",又稱"血海"。同婦女的月經有關。 帶脈,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周,如腰帶,能約束縱行的諸脈。 陰蹺脈、陽蹺脈:蹺,有輕健蹺捷之意。有濡養眼目、司眼瞼開合和下肢運動的功能。 陰維脈、陽維脈:維,有維繫之意。陰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陰";陽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陽"。 十二經別 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十二經別都是從十二經脈的四肢部位別出,陽經經別合於本經,陰經經別合於相表裡的陽經。它有三個方面的生理功能:1、加強了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條經脈在體內的聯繫;2、別絡對其它絡脈有統率作用,加強了人體的內部聯繫;3、灌注氣血濡養全身。 絡 脈 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和孫絡之分。別絡是較大的和主要的絡脈。十二經與督脈、任脈各有一支別絡,再加上脾之大絡,合為"十五別絡"。別絡具有加強相為表裡兩經脈之間在體表的聯繫。浮絡是循於人體淺表部位而常浮現的絡脈。孫絡是細小的絡脈。連屬部,包括經筋和皮部,是十二經脈與筋肉和體表的連屬部分。 十五絡脈 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共計十五條,稱為十五絡,分別以十五絡所發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強陰陽、表裡經之間在體表的聯繫。 孫絡 從別絡分出最細小的分支稱為"孫絡",它的作用同浮絡一樣輸布氣血,濡養全身。 浮絡 在全身絡脈中,浮行於淺表部位的稱為"浮絡",它分布在皮膚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輸布氣血以濡養全身。 十二經筋 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於筋肉、關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外周連屬部分。其功能活動有賴於經絡氣血的濡養,並受十二經脈的調節,故將其劃分十二個系統,稱為"十二經筋"。經筋的作用主要是約束骨骼,利於關節屈伸活動,以保持人體正常的運動功能。 十二皮部 十二經脈及其所屬絡脈,在體表有一定的分布範圍,與之相應,全身的皮膚也就劃分為十二個部分,稱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經脈之氣散布之所在,由於它居於人體最外層,所以是機體的衛外屏障。 經絡的生理功能 中醫把經絡的生理功能稱為"經氣"。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表理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調節臟腑器官的機能活動四個方面。 1、溝通表理上下,聯繫臟腑器官:人體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成,它們各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過經絡的聯繫作用,這些功能才能達到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從而使人體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2、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必須通過經絡才能輸布周身,以溫養濡潤各臟腑、組織和器官,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3、感應傳導:經絡有感應刺激、傳導信息的作用。當人體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時,這個刺激就可沿著經脈傳入人體內有關臟腑,使其發生相應的生理或病理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可通過經絡反應於體表。針刺中的"得氣"就是經絡感應、傳導功能的具體體現。 4、調節臟腑器官的機能活動:經絡能調節人體的機能活動,使之保持協調、平衡。當人體的某一臟器功能異常時,可運用針刺等治療方法來進一步激發經絡的調節功能,從而使功能異常的臟器恢復正常。 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 經絡學說在臨床上可以應用於解釋病理變化、協助疾病診斷,以及指導臨床治療三個方面。 1、解釋病理變化 經絡與疾病的發生、傳變有密切的關係。某一經絡功能異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襲,既病之後,外邪又可沿著經絡進一步內傳臟腑。經絡不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傳變途徑,而且也是內臟之間、內臟與體表組織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 2、協助疾病診斷 由於經絡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臟腑絡屬,可以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證。因而在臨床上,就可以根據疾病所出現的癥狀,結合經絡循行的部位及所聯繫的臟腑,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如脅痛,多病在肝膽,脅部是肝經和膽經的循行之處。近年來,人們根據經絡循行通路,或經氣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現的疼痛、結節、條索狀等反應物,以及皮膚的形態、溫度、電阻改變等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如肺臟有病,中府穴可有壓痛。 3、指導臨床治療 經絡學說早已被廣泛用於指導臨床各科的治療,特別是針灸、按摩和中藥處方。如針灸中的"循經取穴法",就是經絡學說的具體應用。如胃病,常循經遠取足三里穴;脅痛則取太沖等穴。中藥治療亦是通過經絡這一渠道,使葯達病所,以發揮其治療作用。如麻黃入肺、膀胱經,故能發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張潔古、李杲還根據經絡學說,創立了"引經報使葯"理論。如治頭痛,屬太陽經的用羌活;屬少陽經的用柴胡。 |
|
|
推薦閱讀:
※共產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二)
※理論學說
※階級鬥爭理論和階級分析方法
※禪宗無相懺悔的理論與實踐
※(14)風水理論及其運用
TAG:中醫 | 理論 | 中醫基礎理論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