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緬甸發現中國︱朝貢體系下的中華與緬甸之爭

自大航海時代開啟以來,緬甸與外界的交流就逐漸變為以沿海地區為主。無論是先來的葡萄牙人和荷蘭人,還是後到的法國人和英國人,都在為緬甸進入現代社會注入了新的DNA。但這並不意味著緬甸與陸上鄰國之間的衝突就此停止,相反,進入16世紀後,東南亞各國的衝突愈演愈烈,尤其是緬甸與暹羅(泰國)之間的戰爭,斷斷續續打了300多年。緬甸取得了多數戰役的勝利。其中,1564年的那一次,東吁王朝的莽應龍率兵打進暹羅的首都大城,掠奪財寶人畜無數,甚至將暹羅國王和幾個王子也一併俘虜回緬甸,使暹羅短暫成為緬甸的藩國。兩百年後,1767年,貢榜王朝的大軍殺死了暹羅國王,焚毀了大城,徹底終結了這個存在了400多年的王朝。

緬甸東吁王朝最鼎盛時期的版圖,暹羅(今泰國)、寮國都已被其吞併。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戰爭沒有像它與暹羅之間那樣頻繁,但兩國的關係也遠非「胞波」(由緬語音譯而來,原義為兄弟、同胞、親戚,是緬甸人描述中緬兩國「親如兄弟」的用詞)般親密。實際上,兩國史學界對這一時期兩國關係的描述有著完全不同的語境。明朝與緬甸之戰:朝貢體系vs曼陀羅體系以「中華朝貢圈」為形式的國際關係體制在明朝達到鼎盛,在明太祖朱元璋明文規定的「不征之國」中,基本上囊括了東亞、東南亞及中亞的大部分國家。按照中國史學界的看法,緬甸也是中原政權的納貢國之一;但緬甸人認為,16世紀以後,緬甸的主體政權基本上沒有向中國納貢,雙方即使有使節性往來,也是平等獨立國家之間的「友好訪問」。明朝徹底將雲南納入版圖後,曾在「雲南之外」設立了六個宣慰司,這些行政機構實際上是相當自主的土司政權,他們覆蓋的區域包括現在雲南南部的部分地區、寮國、泰國北部和緬甸北部。六個宣慰司中,有三個半都與緬甸有關(其中的「八百宣慰司」因管轄緬甸撣邦的一部分和泰國清邁地區,是為「半個」)。當時的緬甸正處於蒲甘王朝覆滅後的「四國演義」時期,伊洛瓦底河谷地區缺乏一個強大的中央政權,北方的土司部落便紛紛投靠了明朝。近年來,一些西方學者提出了一個關於中世紀東南亞政治體系的新概念——「曼陀羅體系」(曼陀羅Mandala,源自梵文,其梵語原意為「圓形」,意譯為壇、壇場、壇城、輪圓具足、聚集等)。這個概念的核心內容是,在東南亞存在的諸多王朝時代,國家的範圍不以準確的邊境來界定,而是以中心城市來定義。比如,大城王朝、吳哥王朝、蒲甘王朝,對邊界地區的管理都是鬆散型的,王朝與王朝之間的城邦部落或土司政權向強勢政權納貢,但他們的從屬關係並不專一,一些小國可以同時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大國納貢。而一旦大國之間的關係發生變化,小國會隨之改變與大國的納貢關係。這種曼陀羅體系對於中國中原政權管理邊陲地區的方式也適用,雲南與緬甸之間的土司們正是這個體系中最底層的一環。他們距離中原政權甚遠,得不到強有力的保護,而距離緬甸中心更近,一旦伊洛瓦底江流域出現強大的王朝,他們便不得不同時向兩邊納貢,甚至掉頭依附而去。明朝萬曆年間,緬甸的東吁王朝處於鼎盛時期,為了爭奪邊境地區的土司們,在20多年時間裡,明緬雙方發生了多次戰爭。起初,明朝軍隊戰鬥力強大,一路擊敗緬軍,收復宣慰司的控制範圍,使各地土司重新歸附。但是,到了萬曆後期,明神宗疏於上朝(史稱「萬曆怠政」),加上「國本之爭」和東林黨與閹黨之間的爭鬥等,明朝由盛轉衰,朝政腐敗,國力漸弱。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的明緬戰爭中,緬軍大勝,明初設立的六個宣慰司所轄領地大部分被緬甸攻佔,大明王朝再也沒能收復失地。咒水之難:南明永曆帝命喪黃泉55年後,萬曆皇帝的孫子朱由榔帶著一眾人馬,從瑞麗進入緬甸。這一次,他可不是來搶地盤的,而是來逃難的。1644年,清兵攻入北京,結束了大明王朝的統治。清朝很快就佔領了大半個中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登基,改元順治。但是,在中國南方,各種打著「反清復明」旗號的遺臣先後擁立了幾位朱家宗室,史稱「南明」。朱由榔就是其中的一位,也是最後一位。他於1647年在廣東肇慶稱帝,年號永曆。永曆帝偏居一隅,兵少將寡,空有「復明」之心,實無重振之力,不出幾年,就被清軍趕出了廣東。不得已,他只好四處聯合其他勢力,可謂「病急亂投醫」。永曆帝首先想到的是洋人。在肇慶的時候,由太監牽線,皇后、皇太后和太子先後受洗改宗,信了天主教,這在中國可是破天荒的事情。皇太后的教名為海倫娜,取自古羅馬君士坦丁大帝母親的名字,天主教的傳教士本來希望永曆帝一同改宗,並為他準備好了「君士坦丁」的教名,希望他像古羅馬大帝一樣,奪取江山之後,即詔令天下,給予天主教自由傳教的待遇。但是,朱由榔貪戀後宮佳麗,自覺不能遵守「十誡」中的一夫一妻制而不願加入。不過,他並不反對家人入教,還曾因為傳教士治癒了太子的疾病而對天主教心懷感激。逃難之中,他派人到澳門,請求葡萄牙人給予援助。葡萄牙人只派出300名士兵和數門大炮,根本無力逆轉戰局。天主教人士倒是真心幫忙,一位名叫卜彌格(Michael Boym)的波蘭傳教士竟然帶著皇太后的求救信跑去羅馬,面見教皇,請求聖戰支援。可惜路途迢迢,等卜彌格帶著教皇的手諭回到中國時,已經是10年之後了,南明政權早已壽終正寢。依靠洋人無望,永曆帝又聯合起當年「造大明反」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和張獻忠的余部先後前來投靠,團結在「反清復明」的大旗下,也足夠滑稽。聯軍起初節節勝利,一度收復了兩廣、雲貴、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可惜,好景不長,永曆朝廷出現內鬥,受到排擠的部隊投降清軍,很快,剛剛收復的失地又相繼丟掉了。1661年,走投無路的永曆帝放棄了最後一座城池——騰衝,南下緬甸避難。上國的皇帝逃難來投,這在緬甸是絕無僅有的事情。東吁的國王莽達小心翼翼地收留了他,一邊派人打探中國的動靜,一邊為永曆帝安頓住處,以禮相待。朱由榔本來就胸無大志,被一眾遺老遺少推舉到皇帝的位置上,沒想到卻要如此顛沛流離,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避難所,雖然算不上養尊處優,卻也足以樂不思蜀了。

南明永曆皇帝畫像。永曆帝於1661年逃難至緬甸,後被緬王莽白獻給了吳三桂。跟隨永曆帝來到緬甸的不僅有700多內宮嬪妃、皇親、侍從、文職官員,還有幾千名追隨他的將士。這些胡亂拼湊的軍人來源複雜,軍紀不整,在緬甸境內靠搶掠糧草來補充軍需。當地百姓怨聲載道,阿瓦朝廷上下多有不滿。緬王莽達不明永曆究竟還有多少人馬,遂不敢輕舉妄動。但是,不久後,降將吳三桂率領著清軍大兵壓境,莽達的弟弟莽白趁機發動兵變,殺了兄長,自立為王。莽白對永曆帝就沒那麼客氣了。首先,他以初登王位為由,希望朱由榔送禮祝賀,誰知竟遭到迂腐而不識時務的永曆帝以「以其事不正,遂不遣賀」為由拒絕了,這自然引起了莽白的不滿。其次,跟隨永曆帝進入緬甸的那幾千軍馬始終讓緬王心有不安,尤其是看到朱由榔毫無殺回中原的意思,莽白生怕南明君臣就此留下來,像自己的南詔祖先一樣,日後勢大,成為緬甸的新主人。於是,莽白暗自聯絡吳三桂,希望以交出永曆帝來換取清軍幫忙,清剿駐紮在緬甸的明朝軍隊。隨後,他以「吃咒水盟誓」為借口,將永曆手下的幾十名官員騙到一處寺廟中,悉數殺掉。繼而又追殺了永曆帝的幾百名隨從,其餘的皇親和妃子多有自縊而死的,只留下朱由榔和皇后、太子等二十幾人。這就是史上著名的「咒水之難」。

昆明的「明永曆帝殉國處」,吳三桂的清兵在這裡將朱由榔用弓弦勒死。(朱諾攝)不久,吳三桂的清兵逼進阿瓦,莽白急忙將永曆帝獻出。可憐南明的流亡皇帝就這樣被吳三桂押回了昆明。因擔心押送永曆帝回京城有可能路遇不測,1662年4月,清軍在昆明篦子坡將永曆帝用弓弦勒死。清緬戰爭:乾隆的十全武功並不「全」整整100年後,中國處於「康乾盛世」的乾隆年代。乾隆在位60年,在大清的邊境進行了十次重要戰事。他晚年親筆撰寫了《十全武功記》,以記錄這十次戰事。其中的平準格爾、掃大小金川、靖台灣、降安南等九次戰爭,都應算作他的成就,唯獨「平緬甸」一事,跟真實的情形相差甚遠。從1765年到1769年,清緬邊境再燃戰火,戰爭的起因還是邊境土司們的納貢及歸屬。清軍與緬軍進行了四次戰役,前三次都是清軍大敗而歸。第一次,清軍盲目冒進,中了埋伏,雲貴總督劉藻被乾隆革職,鬱悶自殺而死。第二次,清軍不明緬甸內陸地理,在窮山惡水間屢戰屢敗,總督楊應琚還編造虛假的「勝利」戰報,其實緬甸貢榜王朝的主力部隊都在暹羅,正攻打大城,留守雲南邊境的也非正規部隊,但清兵還是不能取勝。乾隆震怒,將楊應琚逮捕進京賜死。第三次戰役,乾隆派出皇親明瑞率滿洲王牌騎兵入緬,但緬軍堅持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戰術,再次打敗清軍。清朝將士死傷慘重,明瑞身負重傷,上吊自殺。清緬戰爭中,乾隆根本沒能做到知己知彼,自以為「南荒小夷」不是天朝上國的對手。乾隆不知道緬甸的貢榜王朝是新興的強大帝國,已經橫掃了東南亞,消滅了暹羅,吞併了寮國,兵強馬壯,士氣正旺。朝廷中竟然還有人建議派使者到暹羅,請藩屬出兵幫忙夾攻。另外,清軍將領也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不了解化外之地山高路險,輜重難行,軍隊的後勤補給跟不上。還有一項最重要的,緬甸乃瘴癘之地,北方士兵多有水土不服,疾病奪走的生命比戰鬥中犧牲的人數還要多。第四次戰役時,清軍又是雨季進軍,列陣數月,雙方各無進取。清軍方面,士兵精疲力盡,將領厭戰情緒嚴重,統帥傅恆卧病不起。雙方均無心戀戰,在沒有奏明各自主上的情況下,兩邊的前敵將領私自決定議和停戰。1769年12月22日,雙方各派了十幾名代表,在陣前簽字畫押,互贈禮物,正式停戰。次日,清兵熔掉了大炮,燒毀了所有舟船,以示再無戰事。然後,大軍撤退,一場花費了大清近千萬兩白銀、歷時五年的戰爭終於結束了。更有意思的是戰後雙方簽署的合約內容,由於是兩邊將領擅自議和,他們各自向國君稟報的內容就有很大出入。實際上,中緬兩國對這段歷史的記錄也因此而各執一詞。其中最主要的分歧是:在中方的記載里,有「緬甸遵照古禮奉表進貢,永不犯天朝邊境」的字句,而在緬方的記載中,寫下的則是「每隔十年兩國君主交換使節,互通友善書信,並致送禮物;清朝交還給緬甸所有逃亡雲南的緬屬土司,並承認緬甸對所屬土司的主權」等條款。議和的結果令雙方國君都不滿意,大清遲遲沒有看到緬甸的貢品,緬甸也沒有收到清朝放回的土司。兩國停止了雙邊貿易很多年,打起了漫長的外交戰,但雙方卻存在一個共識,那就是誰也不願再耗資興兵,大動干戈了。清緬戰爭使雙方損失慘重,唯一獲益的國家是暹羅。華裔「吞武里大帝」鄭信趁清緬交戰之際,得以重整軍隊,驅除緬軍並消滅國內其他割據勢力,進而統一暹羅,建立了吞武里王朝,使泰國從亡國的邊緣獲得復興。
推薦閱讀:

中華姓氏起源概覽
中華吉祥畫譜??鳥獸蟲魚篇(二)
中華道藏 06_1---2
《中華道教大辭典·第九類·內丹學》辭條(三)_裴氏松果體智慧明珠裴氏智慧神丹與智慧屏幕 裴...
中華相術--相色秘訣

TAG:中國 | 緬甸 | 中華 | 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