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圖點穴在兒科的應用
1.1腹部及任脈穴位
闌門(臍上1.5寸),建里,氣海,帶脈,章門,左梁門(臍上4寸,向左旁開3寸),右石關(臍上3寸,向右旁開1.5寸),巨闕,華蓋,璇璣,天突,上脘,中脘,或中
1.2背部及督脈穴位
啞門,風府,百勞(即大椎穴),肩井,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5寸):
2操作步驟及方法
患者仰卧位,兩臂平放於身體兩側,醫者坐在患兒右側,順時針旋轉推按為補法,逆時針旋轉推按為瀉法,往返旋送為調法:氣通即指下柔和通順的感覺:第一式:醫者左手中指按住巨闕不動,右手中指按住闌門,旋轉推按,氣通為度:第二式:醫者左手不變,右手中指按住建里穴,旋轉推按,氣通為度:第三式:醫者左手拇指、中指分別按住右石關和左梁門不動,右手中指按住氣海穴,旋轉推按,氣通為度:第四式:醫者左手拇指,右手中指同時按住闌門、水分之間,右手拇指,左手中指扣住腹部兩側帶脈,往裡攏撥,以指下感覺跳動為止,再慢慢放開:第五式:醫者左手中指按住巨闕不動,右手拇指、中指分別按住闌門
和左章門,旋轉推按至氣通為度。第六式:醫者左手不變,右手拇指、中指分別按住右石關和左梁門,旋轉推按,氣通為度:第七式:醫者左手無名、中、食指分別按住天突,璇璣和華蓋不動,右手中指按住巨闕,旋轉推按,氣通為度:第八式:醫者左手中指按住巨闕不動,右手食、中、無名指分別按住上脘,中脘和建里穴,同時旋轉推按,氣通為度。第九式:同第一式:第十式:同第三式。第十一式:右手中指仍按氣海,無名指、小指捲起,靠住病人少腹,自右少腹右側緩緩壓推至少腹正面,手背緩緩向下壓推至關元。第十二式:左手拇、食指捏住建里部位,右手捏住氣海部位,同時提起,再輕輕放開:第十三式:醫者左手拇、中指扣住兩或中穴,先用右手掌面自巨闕向下直推至闌門,連續3次;再用右手拇指分別彈撥左右側血海部位:第十四式:患兒坐起,醫者用兩手扣住患兒兩肩井穴,右手拇指緩推風府、啞門十餘次:第十五式:扣住肩井的手指不動,左右手拇指重疊按住大椎穴,兩手食、中指往裡扣,拇指往下按,至患兒感覺酸痛為止:第十六式:兩手拇指按住膏肓穴,中指平行扣在肋間,往裡合按:第十七式:右手食、中、無名指並排自大椎始,沿督脈及兩側夾脊
穴按揉至尾間部位,連續3次,繼而兩拇指分推脊柱兩側大筋:
手法結束:
3典型病例
3.1發熱
李X X,男,4歲,發熱2 d,伴嘔吐,二便正常,診其舌苔薄黃,脈浮數:證屬發熱(外感風熱):按臟腑圖點穴常規施術,以瀉法為主,加拿風池穴,提捏大椎穴:治療1次,熱退嘔止,又治療2次,病癒=
3.2腹痛
李X,女,6歲,腹痛3 d,伴噁心嘔吐,無大便,飲食差,診其舌紅,苔厚膩,脈滑:證屬腹痛(飲食積滯):給予臟腑圖常規點穴,以瀉為主,加肝俞、胃俞:治療1次,腹痛減,嘔吐止,大便1次,黃色軟便,治療2次後腹痛止,食慾大增,病癒:
3.3咳嗽
王X,男,5歲,咳嗽l周,白痰,胸悶,納呆,診其舌淡,苔白膩,脈滑:證屬小兒咳嗽(痰濕阻肺):給予臟腑圖點穴常規治療,瀉法為主,加肺俞、肝俞、脾俞:治療3次後,咳嗽減輕,食慾好轉,又治療3次,患兒痊癒:
4討論
臟腑圖點穴原書之意是按臟腑部位辨證推按,採用針灸穴位是為了便於標誌,所以部分穴位的部位和主治與標準腧穴的記載略有出入,這是臟腑圖點穴推拿的特殊之處,臟腑圖點穴主要推按任、督二脈及腹部臟腑部位,背部與臟腑緊密關聯的部位:督脈為陽脈之海,統率督領全身陽氣,主要用於急救、熱病及神志病;任脈為陰脈之海,主治肝、腎、脾、胃、心、肺、咽喉及有關臟腑疾患=推按腹部臟腑部位及背部諸穴,可調節相關臟腑功能活動=所以本療法治療範圍廣,可廣泛用於治療兒科疾病:本手法是兒童和成人通用的一種推拿方法,王雅儒老先生以治療成人疾病為主,通常的小兒推拿治療界限為6歲以下,但臨床發現3歲以上患兒採用通常小兒推拿手法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採用臟腑圖點穴法效果卓著.大大提高了3歲以上小兒推拿的療效,打破了小兒推拿的年齡限制.值得推廣,使臟腑圖點穴這一綠色療法更好的造福廣大兒童。
推薦閱讀:
※香港兒科醫學會:小兒發燒,七個不處理原則
※喝錯奶會導致孩子長個慢!美國兒科協會最新研究給您科學建議
※對付哭鬧、打人的熊孩子,這7件事爸媽千萬不要做!
※兒科版周杰倫新歌,如何評價醫學和流行歌曲的結合?
※兒科醫生到底有多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