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第二十七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第二十七集)  2012/11/2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02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一百九十頁第四行,第二句看起:

  「經中《往生正因品》云: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接著往下看。「極樂勝於十方者,首在帶業凡夫,一生彼國,便得阿惟越致」。這樁事情我們一定要知道。為什麼要修彌陀凈土?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十方諸佛也是勸導我們,這樁事情一切經裡頭沒有見到的。我們知道,諸佛修行證果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度眾生。所以,經上告訴我們發菩提心,發菩提心這個心就是為度眾生。度眾生一定要做到究竟圓滿,幫助眾生成佛,愈快愈好,愈早愈好。如來有無量法門,每個法門都能達到這個目標,可是必須要具備與法門相應的條件,所謂是上上根人。如果不是上上根人,遇到了,修一輩子,不能說沒有好處,能幫助你提升少分,不能一生圓滿成就,阿惟越致做不到。

  這些事我們在自己這一生當中體會到就很深,如果沒有退轉,我們的學業、道業必然是突飛猛進,向上提升。可是事實不然,會退轉,有的時候會大幅度的退轉,這種人太多了,自古至今。為什麼會退轉?無量劫來在生死輪迴裡頭流轉,染上不善的習氣很重很重。於是我們確實就是禁不起考驗,遇到名利、遇到美色,人就迷惑了,能把你阿賴耶識裡面過去那些不善的種子,就惡業種子,統統勾引起來,就起現行,你就造業了。愈墮愈深,自己權勢在手,不聽人勸。勸你的人,一不高興把他殺了。所以一生當中造無量的罪業,這種人太多太多了,比比皆是。幾個人真能回頭?我很坦白跟諸位說,我自己也保不住,也會退轉。能夠勉強維持到今天憑什麼?就是天天讀經、天天講經,天天勸人,勸人如果自己做不到,說出來自己慚愧。所以中國古人講,「三天不讀聖賢書,面目可憎」,這真話不是假話,自己不知道,三天不讀就明顯的退轉了。特別是現前這個社會,內裡面的煩惱嚴重,比過去人重得太多;外面的誘惑,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的誘惑,力量非常強大,什麼人能夠敵得住?這講真話。所以社會亂了,災難起來,不是沒有原因。佛陀、聖賢的經教一天都不能離開,離開,准出毛病。

  極樂勝於十方,實在說,極樂世界教學非常密切,因為它果報殊勝。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的恩德庇佑他,就能夠轉八識成四智,轉我們阿賴耶相分的身土為法性身土,這個不得了!靠我們自己修到這個程度,要多少劫?這無量劫,難!遇到這個法門,在往生剎那之間,彌陀以本願威神功德就替我們轉過來了。這個身的好處就是無量光壽,這裡頭最重要的是無量光,光是智慧,自性智慧透出來了;無量壽命,有的是時間,所以一生決定成就。

  生到極樂世界就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此翻不退」,就是三不退。「又不退有三義:(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剛剛入聖流,小乘初果、大乘初信,剛剛入聖流。雖然是小小聖,他真的是聖,他不是凡夫。為什麼?雖然在六道,沒出輪迴,決定不墮三惡道。而且在六道有時間性,不是無期的,我們是無期的,他們在六道只有七次天上人間的往返。人間壽命到了生天,天上壽命到了又到人間來,七次往返,他就證阿羅漢果,超越輪迴。所以他真的是聖人,他不是凡夫,不再搞六道了。第二「行不退」,行不退的地位高了,「除見思惑」,除就是斷了,完全斷了這阿羅漢。「伏斷塵沙」,比阿羅漢高了,阿羅漢有塵沙惑,他塵沙惑也把它控制了,雖沒有斷盡,不起現行。所以,「恆度眾生,不墮小乘地」,他不會退轉在小乘,他是菩薩。第三「念不退」,這最高的了,「破無明,顯佛性,念念流入如來果海」,這個梵文稱為薩婆若海。薩婆若海是什麼?就是常寂光,就是真如自性,自性廣大沒有邊際,用海來做比喻。這是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妙覺如來。

  我們再看下面註解,「以上三種不退,若在此土修持,須斷見惑」,要把見煩惱斷了。你看「如藏教初果」,藏教是小乘,小乘的經律論三藏,在我們《大藏經》裡面就是「四阿含」,這部分是小乘藏,證初果。「通教見地,別教初住,圓教初信,名位不退」。這是天台的四教,藏、通、別、圓,初果、見地、初住、初信斷證功夫是相同的。「通教菩薩,別教十向」,十迴向,「圓教十信,名行不退」。換句話說,在圓教,九信位的菩薩還有退轉的情形,十信不退了。十信心滿,往上提升他就是初住,那就入實報莊嚴土。「別教初地,圓教初住,方名念不退」。

  「但此凈土法門,橫生圓超,不可思議」,他不是豎出,他是橫出,不經歷色界、無色界,他不經歷,不經歷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他不經歷這個,直捷超越了。「凡往生者,不再墮凡地,是證位不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換句話說,保證你不會再墮到六道輪迴,這叫位不退。極樂世界唯有一乘法,一佛乘,真的是無二亦無三,所以你決定不會退轉到小乘。「既生同居,即同生上三土」,這句話重要,一生一切生,這是凈土無比殊勝,「圓修圓證,於此土中,必破無明,顯佛性,而證念不退。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一生成佛」。這一句說盡了,往生的利益說圓滿了,你在一生當中成佛,成究竟圓滿的佛果,《華嚴經》妙覺如來。我們真的把這個經文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懂了,能不發心嗎?還有哪個法門比這個更殊勝?自己要認真想想。真正認識清楚了,一門深入,再不更改了,這一句佛號念到底,保證你一生圓滿成就。

  後面這一段,我們看註解。「《要解》雲」,蕅益大師說的話,「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這個話不是假的。蕅益大師的《要解》,印光大師讚歎,說即使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讚歎到極處。大家知道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那就是大勢至菩薩對這個註解的讚歎。蕅益大師的身分沒有暴露,我們從印光法師的讚歎去推想,蕅益大師是什麼樣的果位?如果不是阿彌陀佛再來,決定是觀世音菩薩,這要相信。念老在宗趣的末後舉出蕅益大師的《要解》,用意是什麼?是怕我們念佛的人覺得自己造的罪太重了,恐怕不能往生,懷疑了,這一懷疑就真不能往生。這個疑慮一定要化解,蕅益大師來幫助我們。

  五逆,叫大逆不道,五逆第一個是殺父親,殺母親這第二,第三殺阿羅漢,第四個出佛身血。佛的福報大,沒有人能把佛殺掉,但是害佛,讓他流一點血,這個有。這有個典故,提婆達多想害佛,知道佛每天托缽走的這段路當中,有個地方是峭壁,佛每天從下面經過。他在那個上面放了一塊大石頭,看到佛從下面經過,石頭推下去,想把佛壓死。佛有護法神,韋馱護法,從當中用金剛杵把這塊大石頭截住,攔住了,石頭碎了。碎了,碎片把佛的腳砸破一點,流血。出佛身血是這個典故。這是噁心害佛,這墮地獄。最後一個破和合僧,破壞僧團,障礙出家人修行證果,破和合僧。這五種無間地獄罪業,在過去很不容易犯,現在真有,殺父、殺母的真有。殺阿羅漢的,阿羅漢沒有,好老師,真正有德行、有學問的老師。現在學生殺老師,兒女殺父母,真有這個事情,而且很多。所以今天人造的罪業,比過去人不知道要重多少倍。過去人雖然干這些壞事,心裡頭還有害怕、畏懼,為什麼?聽說因果報應。現在人根本就不相信,你要說這個,這個是釋迦牟尼佛嚇人的話,勸你不要幹壞事,不是真的,現在人都這個想法。

  戒律裡頭,不學戒律不知道,學了戒律你就曉得,每一條戒律非常微細。我們只知道粗淺的,微細不知道,微細在起心動念。所以大乘戒比小乘戒難。小乘論事不論心,好持,想殺人,沒殺,這個不犯戒。大乘菩薩難,大乘是論心不論事,你動個念頭殺,這就是殺業,你就破戒了,不管有沒有殺,動念就算數。所以在起心動念處結罪,菩薩戒難守。小乘比丘戒、比丘尼戒,雖然二百五十條、三百五十條,好持。大乘難!大乘,起心動念處結罪。

  五逆罪裡面,過去有些老居士,我遇到過,趙默林老居士,我初學佛的時候他帶領我,我跟他很熟。他是印光大師的弟子,跟李老師他們是同學,長我們一輩。曾經有一次,他請我吃飯,就是兩個人,在台北功德林餐廳,約我到功德林。我們到餐廳見面了,坐下來,他問我,凈空法師,今天我為什麼請你吃飯,你知不知道?我說我不知道,我還沒神通,我說我還是個凡夫,為什麼?他說他有一樁事情一直放在心上,不能解決。我說什麼事?他說五逆罪裡頭,其他的四條容易持,現在看到人犯的叫破和合僧。犯的人太多,道場裡頭張家長李家短,他看得太多了,老居士常常跑寺廟。他說這個罪怎麼得了,看到都墮地獄。他把這個告訴我,我跟他講,沒事,咱們好好的吃飯。他說怎麼沒事?我反過頭問他一句,你在什麼地方看到有和合僧團?我這一問把他問住了,半天不說話。到最後仔細想想,真的沒有和合僧,你怎麼破和合僧?兩個出家人住在一塊都吵架,都打架,哪來的和合僧?和合僧要四個人在一起,真的守六和敬,找不到!他很開心,這個結解開了。這老居士,早年的,他有這個心,現在人沒有了,這是個好心,看到寺廟裡這種現況。但是現在寺廟裡頭這種情形比過去不一樣了,過去只有口說說,現在打架。做上這個,造這個罪業怎麼辦?

  五逆十惡,十惡,身,殺、盜、淫;口,妄語、兩舌、綺語、惡口;念頭貪、瞋、痴。造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皆得三不退,這還了得!真正造作五逆十惡,只要你肯回頭,你能懺悔,你真信,真正願生極樂世界,十念必生,這是真的,第十八願是這麼說的。雖然是居同居土的下下品,皆得三不退。得三不退,作阿惟越致菩薩,是第二十願。這一願裡面沒有說下下品例外,沒有講;那沒有講,連下下品也是得三不退,也是作阿惟越致菩薩,這還得了!

  「了此」,你明了這樁事情,你明了這個道理,「方能深信彌陀願力」,對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絲毫懷疑都沒有。為什麼?他願願兌現了,有一願不兌現他就不成佛,他在極樂世界成佛已經十劫,願願都兌現。造極重的罪業,只要一口氣在,你還沒斷氣,這個時候你要回頭,懺悔回頭,都來得及,你決定不墮三惡道。不肯回頭,地獄道就去了。地獄去不得,去了之後什麼時候能出來?進去時候很容易,出來時候太難了,何年何月你才能出來?地獄眾生大概能出來的,還憑過去世的善根福德因緣。受盡了痛苦,後悔了,真正懺悔,這個時候才能出來。出來得遇佛法,那就能往生。所以「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對名號要相信,決定不能懷疑。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這個是絕對的理論,凈宗建立在這個理論基礎上,沒有離開心性。生生世世所造一切業,都是自己心性迷悟所成就的,善業是覺悟了,惡業是迷了。可是一定要知道,沒有開悟的人,迷的時候多,覺的時候少。善根福德不夠深厚的人,縱然在覺悟,有時候也會迷惑。那是什麼?禁不起誘惑,外面誘惑的力量太強大了。所以小乘八相成道裡頭有降魔,降魔就是考驗,這誘惑來考驗,你動不動心。世尊為我們做了表演,種種誘惑他如如不動,用定功、用智慧來降服魔王的誘惑。

  所以,我們今天難在哪裡?難在喪失自信,不相信自己心性本不可思議,不相信。於是對持名、對佛力、對經教就不能不懷疑了。這怎麼辦?唯一的方法,深入經藏。這個經藏,我說的深入,一門深入,就在這一部經上下功夫。標準,一千遍,一千遍還不能完全相信,再一千遍。真的,這是我親自見到的,有人念到六千遍,這一部經從頭到尾他完全能背誦下來,不錯一個字。相不相信?還是不相信。這是什麼原因?煩惱習氣太重,雖然是誦經六千遍,真誠心沒出現,恭敬心沒有出現,貪瞋痴慢沒放下,尤其是傲慢。我們經歷過這些事了解,什麼人學經教得利益?真誠心、清凈心、恭敬心,才得利益。中國古時候用心好,從小培養你孝心、敬心,孝養父母,把老師看成父母一樣,他有孝敬的心,所以容易契入,千遍行了。一千遍下去,根深蒂固,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我見到的時候,用功夫用得很深,沒有得到效果,最明顯的就是他傲慢。尤其是讀了那麼多,覺得自己比別人高,別人都不如我。這個有,這也很普遍。

  李老師早年也常常跟我們談到這些事情,勸我們修恭敬心,要向古人學,不能向現在人學。現在人學習,自己書念得不錯,拿到博士學位,甚至於拿到幾個博士學位,瞧不起父母,父母甚至於大學都沒有畢業;瞧不起過去教過他的老師,啟蒙的老師,小學老師,沒有學位的,中學老師,過去教給他的,都瞧不起。為什麼?現在超過他們了,很多!特別是鄉下人,到什麼程度?朋友到他家裡來,父母不給朋友介紹。人家問他什麼人?家裡傭人。為什麼?覺得沒有面子。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事實。父母辛辛苦苦把你供養大,讓你學業成就,最後你成就了,連父母瞧不起。這都是從小把做人的教育疏忽了,會念書,不會做人,倫常、禮義一無所知。這父母多傷心!長輩看這個樣子搖頭。他怎麼?他自己得意洋洋。這不如不讀書,這種心行都是三途,造的三途業。

  我們再看下面念老給我們舉的,「極樂不退之因緣有五」,在一百九十二頁第一行。第一個,「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你天天有進步,天天有法喜,有進步、有收穫,快樂,不退轉。第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增進,故不退」。佛光能長養你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這個心天天增長。第三,「水鳥樹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極樂世界物質環境太好了,無論你走到什麼地方,你學習沒中斷,這個利益真不可思議!我們這個地方,無論你怎麼用功,中斷的時間長。你每天三餐飯,中斷了,睡眠的時候中斷了,你算算看這個時間,總是抵不過。真正能做到念佛功夫不間斷的人不多,功夫真正要做到不間斷,大概二、三年他就往生了,他成就了。所以這個事情不難。

  第四,「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所以他不退轉。這是極樂世界真的第一殊勝,極樂世界沒有人擾亂你,沒有人障礙你。為什麼?往生到那裡,皆作阿惟越致菩薩,他怎麼會擾亂別人?所以他不退轉。我們這個世間不行,外面儘是魔邪,妖魔鬼怪,邪知邪見,裡面有煩惱,有自私自利,有貪瞋痴慢,所以會退轉。極樂世界沒有,沒有退轉的緣。第五,「壽命永劫與佛齊等」。佛無量壽,每個往生的人也是無量壽,所以他不會退轉。總而言之,全得彌陀佛力加持,到那裡得到阿彌陀佛的照顧,阿彌陀佛關懷你,阿彌陀佛時時刻刻提醒你。

  再看下面這一段,「慨夫」,這是感慨,「聖德難思,佛恩難報」,這話是真的。佛做到了,我們這個世間沒人知道,還要謗佛,還要障礙佛。謗佛、障礙佛的罪業太重太重了!「彌陀悲心至極,聖智無倫」,阿彌陀佛的慈悲到極處,達到究竟圓滿,對有緣的眾生照顧無微不至。什麼叫有緣?信、願、持名,這三個條件就是跟佛有緣。你只要具足這四個字,你就得到阿彌陀佛的關懷照顧,他在現前加持你,讓你求往生不起障礙。你自己要有決心,我真相信,有佛加持。內心清凈了,外面魔邪就不能干擾。為什麼魔邪會干擾你?你自己信心不堅固,才會有這些事情。信心真正堅固,外面環境你如如不動,你不受干擾,佛力加得上;你內心有懷疑,佛加不上。

  等於是人生病一樣,懷疑,我們說得很多,對我們的身體免疫系統全部壞了,一切病菌你都很容易感染,你沒有免疫的能力。信心堅固,你免疫系統能量很強,縱然有魔邪干擾,他也沒辦法傷害你,就是你有抵抗的能力。用在念佛求生凈土,那就格外重要,不能有一絲毫懷疑。天台《止觀》裡面說,我們業障引起的七種病,最後一種說這個。你修得很好,最後還有病痛,那是什麼?重罪輕報。本來應該墮地獄的,現在有個什麼傷風感冒就好了,受個幾天病的折磨,把重罪就消掉了,有這種情形。我們真搞清楚、搞明白,疑慮就化解了,真信、真願決定往生,千萬不要懷疑,這一生決定成就。一定對佛菩薩要感恩。

  「聖智無倫」,阿彌陀佛的智慧,倫是同等、同類,就是說沒有能夠跟他相比的,無與倫比。「從而流現此凡夫易生之同居凈土」。同居土從哪來的?不是我們眾生業力變現的。我們這個世界是自己業力變現的,極樂世界不是的,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是我們自己的信心跟念力所成就的。「行人不須斷惑消業」,你看看,煩惱習氣不需要斷,過去現前所造的罪業不需要消,你統統不要去理會它,你就一句佛號念到底,「只要信願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說得很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有信,真信真願,一天念十聲佛號都行。

  所以我教人,最簡單的方法,一天九次,念十聲佛號,就念阿彌陀佛四個字。早晨起來,面向佛像念十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頭計數。這個計數是印光大師教的,每一聲佛號知道是第幾聲,清清楚楚,這個攝心。這個十念時間雖短,只有二、三分鐘,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這用真誠心念佛。早晨起來,洗臉漱了口,十念;晚上睡覺之前,十念,這兩次。每一餐吃飯,吃飯的時候不念供養咒,我念十聲佛號,就三次,就五次。上下午工作,上午工作的時候念十句,工作完畢之後念十句。一天九次。一次都不缺,天天如是,符合一向專念。方法真的是簡單,沒有一個不能學,工作再忙也不礙事,方法妙極了。我們一定要把它抓住,決定不能夠放鬆,這是真精進。

  「皆得往生,橫出三界,永離諸苦,位登不退,一生補佛」,這幾句說我們修這個法門真實的利益。同學們真正乾的,可以把我這九次十念做為正修,定成功課,必修的,天天一定要做到的。其他時間念佛叫助修,我沒有事情,念得愈多愈好。這個時間這是我的正課,正助雙修。所以有工作照干,沒有工作就念佛,沒有一個不成就。「超情離見,不可思議」,情見是凡夫的,凡夫見不到,凡夫也想不出來。「是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故為千經萬論所同贊者也」,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阿彌陀佛,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太殊勝了。一天九次,真正到時間就做,讓什麼?讓你心裡頭真的有佛,你真相信佛,到時候你就想起來,這時正念就提起來了。這個法門沒有一個人不能學,沒有一個人不應該學,利益殊勝,無與倫比,不可思議。十方諸佛讚歎是有道理的,不是隨便讚歎的。

  最後這一段,「往生同居,便是橫生上三土」,這勸勉我們也勸到了極處。我們的心高,總想往上爬,這裡告訴我們,下下品往生跟上上品往生划上了等號。讓我們這個念頭斷掉,別去想,原來下下品就是上上品。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是不二法門,到極樂世界都變成不二。「證位不退,亦即圓證三不退」。本來我們往生凈土,照我們自己功夫也只是得個位不退,小乘須陀洹果。哪裡知道到極樂世界是圓證三不退,不是分證,是圓證,圓滿的證得,不是證得一部分,是圓滿的。我們學到這個地方,要自己勸勉自己,真的,百千萬劫難遭遇,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一天,我們今天遇到了,不能不幹,不幹對不起自己。無量劫來流浪在輪迴,找不到出路,今天難得有這個機會,讓我們遇到了,從這個路就能走出去,這個路就不能舍掉。這個路簡單容易,只要信,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有信了,我願生凈土,親近彌陀,你就決定得生。

  品位高下,念佛功夫的淺深,你不要小看我講的這個一天九次,這個十聲佛號。真正有功夫,他講功夫淺深,不是說念佛號多少,真有功夫的話,這個十念高!這個道理你要懂。這個十念,念念跟阿彌陀佛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叫功夫。好比兒子跟父母,這現在人不孝,沒法子了,比喻都講不出來了。我們這個年齡,經過八年抗戰,跟家裡頭離散了,聯絡上也沒有辦法回家去看。我們是流亡學生,住在學校,隔幾個省,寒假的時間很短,你沒有辦法回去看。交通不方便,要走路,不要多遠,就一千里路吧,你都要走十幾天,來回就要走一個多月。寒假時間就這麼長,一個來回就完了,所以寒假不回去。暑假長一點,有兩個月,回去能住一個月。給父母親寫信,那個感情是真的。我們一天九次,每次這十句佛號,就像兒女對父母一樣那種真心真情。這是什麼?這功夫深了,不是有口無心。每一念都想見到阿彌陀佛,每一念都想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功夫叫深!一天有九次,就產生很大的力量。

  今天在全世界宗教裡頭來說,大家都知道最團結的是回教。全世界信仰宗教的這些人數字都在下降,一年比一年少,只有伊斯蘭教一年比一年多。什麼原因?《古蘭經》上規定的,每天五次祈禱,祈禱時間只要五分鐘。可是一到時間,不管什麼事情,立刻放下,面朝麥加這個方向做祈禱,祈禱用真心,跟真主溝通。不能小看這一點,這一點產生巨大的力量。伊斯蘭教是家庭宗教,父母是回教徒,小孩出生自然是回教徒,從小就跟著禮拜,他就養成習慣,這個習慣一生不能改變。我這個每天九次念佛是從伊斯蘭那裡學來的,他一天五次,我們一天九次,比他多四次;他一次時間是五分鐘,我們一次時間兩分鐘。只有一個目標、一個目的,就是讓你念念不忘。他們每天五次祈禱,念念不忘真主;我們這個地方九次,也算是祈禱,九次,念念不忘阿彌陀佛。真的,到時候一定要溝通。

  「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覺海」。我們把這個榜樣做好了,就會影響別人。吃飯的時候念十聲佛號,把這個意思講解給大家聽,勸每個人都做,這就是普利群生。說明念佛不難,念佛不妨礙你的工作,無論幹什麼,沒妨礙。心心流入覺海,這叫深心,念念心心都跟阿彌陀佛融成一體,你能不生嗎?你能不成就嗎?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功課不要定得太多,定太多怎麼?你趕,趕的時候心是亂的,心不清凈。不如定得很簡單,很踏實,有誠意在裡頭,有真心在裡頭。真心念一句佛號,抵得那個散心、雜亂的心念一萬聲都不能比,都比不上。宗趣我們就學到此地,這是本經的歸趣,歸趣就是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

  下面,概要第四段,「方便力用」。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如《大毗盧遮那經》云: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什麼叫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換句話說,是最巧妙的方法。這個方法沒有一定,在日用平常當中,這個完全顯示了你的智慧。智慧表現在哪裡?表現在善巧方便。每一個字意思都很深,善,說明這裡頭沒有惡,純凈純善,這是講用心,純凈純善;巧是巧妙,是高等智慧,才巧妙;方是方法,便就是恰當,在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具體的表現呢?我們凈宗講的五科,用在凈業三福上,凈業三福要落實。凈業三福是我們日常生活,是我們每天從早到晚的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句句都要用上。第一福,你看,落實在《弟子規》,落實在《感應篇》,落實在《十善業道》,用真實心去做。大乘教上佛常講,一切皆從真實心中出,流出的。真實心,第一個不欺騙自己,自然就不欺騙別人。人要騙人,頭一個騙自己,他不欺騙自己,他就不會欺騙別人。真實心沒有欺騙,自自然然合乎巧方便,自然合乎,待人接物。落實在因果教育,真正相信因果報應,人不敢起心動念。

  蘇居士傳給我的信息,我概略的看了一下,瀏覽一下,不管它是真是假,我們把它看作因果教育,就得受用,假的我們也得受用。那真的就更不用說了,讓我們起心動念不敢作惡。為什麼?地獄在前面,不遠,就在你面前,火坑。我看到慈禧太后這一章,幾乎慈禧太后每一種地獄她都經歷過。她自己說了,她最怕的是鐵蛇地獄,她最怕這個。在這個地獄裡頭,看到她的相縮成一團,非常可憐,真的苦不堪言。說出自己生前在世所造的罪業,她承認,差一點她把正法滅掉了,毀滅中國傳統文化她是始作俑者。在她過去這些帝王,對三寶都尊重,宮廷裡面經常邀請儒釋道三家的學者,在宮廷里講經教學。這個制度好,是她廢棄的。她廢棄之後,她喜歡駕乩扶鸞,跟鬼神打交道。鸞壇裡面多半都是靈鬼,有一點小神通,小事他說得很準確,你覺得很靈;大事他就胡說八道,反正你找不到他。清朝亡國,亡國在迷信,亡國在扶鸞,這個一定要知道。

  這個迷信跟宗教沒有關係,宗教不迷信,儒釋道都不迷信。但是這個裡頭也有少數迷信的人,我們要有智慧去辨別。是正法,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是迷信,我們知道就行了,不能受它的影響。知道宇宙之間還有這些事情存在,那也是唯心所現,什麼心?邪心,偏心、邪心才會有這些事情發生。總不離心性,心正,一切法都正;心邪,一切法都邪;心善,一切法皆善;心惡,一切法皆惡。所以佛說一切唯心造,這真的不是假的。佛沒有教人邪曲,佛教人真誠,教人清凈平等覺。人不能不學聖賢教育,為什麼?聖賢教育才真正把宇宙人生的正道教給你,你得要行正道,不能走邪道。儒家做學問的綱領是從格物、致知入門,格物是什麼意思?遠離物慾,是這個意思,不能講錯,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放下,致知就是看破,從這兒入門。要放下一切慾望,為什麼?慾望增長貪瞋痴,不能有這個東西。

  現在的教育恰相反,唯恐你沒有慾望,鼓勵你慾望,慾望愈多愈好,愈高愈好,他認為這是社會進步的一個動力。殊不知,這是毀滅世界的一種邪惡的思想,人心壞了,科學家講的世界末日,這是導致世界末日的錯誤觀念。聖賢沒有一個人教你做壞事,每個宗教都教你剋制慾望,沒有哪個宗教是教貪瞋痴的。所以,宗教都是正法,正法不要,邪的都出來了。今天我們已經嘗到邪知邪見的果報,已經吃到這個苦頭了,得趕快要回頭。再不回頭,再要這樣延續下去,十年不回頭,想回頭你也回不了頭。那是什麼結果?那就是滅亡,真正的世界末日,幾乎在我們眼前我們都能看見了,這很可怕。我們真的為自己慶幸,我們這一生遇到凈土,不要說還有十年,我們還有三年就行了,我們決定往生了。世界毀滅是你們的事情,你們自作自受。所以這個是一定要抓緊,我們不願意看到世界毀滅,我們也救不了這個世界,只有自己求生凈土,可以自救,救不了別人。

  我們再看底下這個文,這是《大日經》的原文,這個《大毗盧遮那經》就是《大日經》,密宗主要的一部經典。菩提是因,大悲是根,方便是究竟,只有這麼幾個字,說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我們要發菩提心,要有大慈悲心,要有善巧方便,幫助自己、幫助眾生。善巧到極處,無過於信願持名,你看多善巧,有信、有願決定得生。用真心、誠敬的心、恭敬的心念這句佛號。念佛號的時候,心地清凈,沒有雜念、沒有妄想,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叫深心,這叫深念。「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諸佛大願之結歸」。諸佛的大願,說到最後結歸在什麼地方?結歸在念佛往生,佛的願是真的不是假的,兌現了。「大智之顯現,萬德之所莊嚴,果覺之究竟處也」,這還得了嗎?這一段講的度生方便,指大力大用,它起的作用。所以我們要曉得,這一天九次十念法,就是諸佛大願的歸結,大智的顯現,萬德的莊嚴,果德的究竟處,真能成就。「是故繼體性宗趣後,而論本經方便勝妙之大力大用」,把這一樁事情為我們說出來。

  下面這一段介紹「諸佛出世有三種利益」,這事不迷信。第一種利益是講經,講經是「法施利益」。什麼利益?「令眾生破迷開悟,早證無上菩提」,第一種利益。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如《觀佛三昧經》雲」,黃念祖老居士註解這個經,真實智慧,他不用他自己的話,用經來注經。《觀佛三昧經》上說的,「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一者,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障,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實際上就是指的這部經。所以,善導大師有一句名言,「諸佛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部經就是說彌陀本願的。一切佛出現在世間,說什麼經?就說這部經,以這部經為主。這部經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再給他說別的,別的是附帶的。要知道,這部經是他主說的,真正是無上的妙法。

  在此地有個佛學名詞,叫「十二部經」,我們有一個參考資料。「十二部經」,這是佛學常識,「一切經教的內容分為十二類,叫做十二部經,也叫做十二分教」。諸位看到這個名詞就曉得。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典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十二種,十二種方法、說法,他怎麼說的。第一個是「長行」,我們今天讀的這些經文叫長行,是散文的體裁,「直說法相」,一切諸法的相狀。古大德又把這些相狀歸納為六大類,性、相、理、事、因、果。歸納得好,這六大類包括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一個不漏。長行,長行是散文,直說,「不限定字句」,完全讓你自由發揮,「因行類長,故稱長行」,說得多,完全從文字上說的。這是最方便的一種方法,它沒有任何拘束。

  第二種叫「重頌」。重頌是什麼?長行說完了,後面再以偈頌,偈頌是詩歌的體裁,有押韻,有限制句子。四句是一首偈,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它有限制。裡面說的什麼?長行裡面說的再用偈頌說一遍,重複。用意在哪裡?加深印象,怕你在長行聽了你忘掉了,再重複一次。第二個意思,佛講經不是像學校上課,到時候大家就來了,佛講經有先來後到的。有經講一半的時候他來的,有經快講完的時候他來的,前面講的很重要的他沒有聽到。佛慈悲,用偈頌的體裁,偈頌也能夠唱,把它再說一遍,讓這些後到的人也能夠聽到完整的意思。有這兩種作用。所以它「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頌」。

  第三種「孤起頌」。孤起頌是獨立的,是偈頌,但是不是重複前面意思,前面沒講過的,完全用偈頌來講,這一類叫孤起頌,長行沒說的。

  第四類叫「因緣,述說見佛聞法,或佛說法教化的因緣」。我們一般人說講故事,述說見佛,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修菩薩行,見到哪些佛,佛給他說些什麼,這說自己的。或者佛說法教化眾生,佛能觀機,知道這個眾生過去生中跟自己是什麼緣分,過去生中他喜歡修哪些法門,凡人不知道,佛知道。所以佛教學,他契機,就是說佛能看到他過去世,這個帶來了很多的方便。我們這個世間,老師教學,學生第一次見面,要跟學生談話。談話當中一定要問這個學生他的過去,特別是過去學的是些什麼。學佛,有沒有聽過經,聽哪些人講經,聽的是些什麼經,聽了之後你感覺怎樣。你才真正了解這個學生,你掌握這些資料,你才知道用什麼方法教他,這契機;對他不了解,不行。我們今天利用遠程教學,不是對一個人的,是對大眾的,大眾裡頭什麼樣的根機都有。這就需要相當高度的善巧方便,讓各種不同根性的人聽了都能得受用,這大家才歡喜。所以,淺、深、廣、略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讓在電視機前、在電腦前面他也能生歡喜心,這講經你才契機。不違背佛經所講的原理,原理是諸法實相、真相,決定不違背。介紹給聽眾有善巧方便,讓他喜歡聽,讓他能聽得懂,這才能真正收到效果。

  第五種「本事」,本事是說「佛說各弟子過去世因緣」,這叫本事。過去生中,佛這些弟子很多都是生生世世跟佛有緣的,我們也不例外,我們如果跟佛沒有緣,這一生遇到也不相信。社會大眾很多,我們的講堂就在他隔壁,從來不來一次,沒有緣。有緣的,在外國也跑來聽。

  「本生」,本生是佛說自己過去世的因緣,這一類叫本生。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推薦閱讀:

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七集)
一滴大悲水無數未來佛 中國佛教凈土網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六三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八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四一七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