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改,疑雲重重
在不少人看來,自1997香港回歸以來,中國中央政府給了香港多種形式的大量實惠,但是香港多數民眾並不「買賬」;而且對於北京有些人士來說,好看好玩不好消化的「香港」和「不聽話」的港人,越來越不好「管控」。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對此,方方面面,見仁見智。儘管中央政府的特惠政策、廣東為香港提供城市運行的低廉的基本生活保障、大量紅籌財團入駐香港,維持並支撐了香港的持續繁榮,但是港人似乎並不領情;或許港人不僅需要經濟發展方面分享到大陸改革開發帶來的實惠,更需要的是精神和尊嚴上有所保障。
雖然不少人責備中央政府在1997以後的治港策略和政策有嚴重錯位,出力不討好,但這些已經過去的是是非非,如今已經無暇顧及,當下最緊要的問題是,隨著2017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的臨近,今後該採取怎樣的策略,才能夠把香港管理和治理好,就讓港人心悅誠服,又讓大陸心安理得,同時不讓外人看笑話?這就要看中共新一代領導集團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空間內,有誤翻天妙手的新策略。
前不久,香港啟動了為期五個月的2016立法會選舉辦法、2017行政長官普選辦法首輪公眾意見諮詢。港府關於普選的《諮詢文件》列出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重點議題,包括提名委員會的人數、組成、選民基礎,以至行政長官的政黨背景和投票安排等七個範疇。港府就此呼籲全港社會建言獻策,凝聚共識。很顯然,此舉將意味著圍繞香港特首選舉之爭,將逐漸拉開香港的「政改大幕」。
而針對香港的這次政改,民眾的關注焦點則包括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提名委員會組成、提名辦法和人選標準,以及按時間表實現政改的可能性。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提名委員會「參照」選舉委員會是否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諮詢文件》有關行政長官提名辦法的內文寫道,提名委員會可以參照現行的選舉委員會組成,但是提名辦法與現行的選舉委員會提名辦法不同,提名委員會將以「機構提名」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諮詢文件》又提到,07年的政改諮詢顯示,較多意見認為候選人在2到4名為宜。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指出「參照選舉委員會」組建提名委員會是建基於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關於香港特區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有關普選問題的決定。認為「參照」可以提名委員會「更有可能」滿足「廣泛代表性」的要求,但具備探討空間。
(2)如果大部分香港公民都支持「公民提名」,政府是否會堅持不採納?《諮詢文件》指出,提名委員會的提名權是唯一且實質性的,任何繞過提名委員會的提名程序,或削弱提名委員會的實質提名權的建議,都可能被認為是不符合《基本法》第45條的規定。這是否意味著公民提名已無望?
(3)「特首不得對抗中央」的標準該怎樣明確?「愛國愛港」和「不能對抗中央」被外界視為中央為普選定下的底線。林鄭月娥也強調,「愛國愛港」是對行政長官「不需要定義也可以明白」的要求,行政長官必須是不會與中央對抗的人。但這條標準卻令不少香港人產生憂慮。原因是「對抗中央」的字眼太過模糊,他們根本不清楚究竟什麼樣的行為會被認為是與中央對抗,港人普選在「一國兩制」下的活動空間到底有多大?目前圍繞香港普選的各派爭拗在很大程度上也與此相關。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北京亟需將「對抗中央」的定義清晰化,使港人和政壇各派能夠在一個比較安全的範圍內最大程度地爭取普選,令政改能夠順暢進行。
(4)香港泛民主派會如何應對港府政改諮詢方案?是否會進一步引燃香港部分民眾與中央的衝突?據悉,窺覦大位已久的泛民主派亦密鑼緊鼓為諮詢備戰。民主黨中委會將商討如何回應及動員市民趁諮詢發聲;公民黨於2009年政改諮詢期間,曾發起「一人一信」運動,去信特首辦要求政改方案不設篩選,該黨正研究再次發起「一人一信」,至於內容如倡議公民提名等,則要待執委會商討後決定。(江濡山 何懿文 /文)
推薦閱讀:
※香港警方在旺角清除「佔中」路障 主帳篷被拆(圖)
※香港報刊都是八卦娛樂嗎?有沒有類似大陸《南方周末》這樣的嚴肅報刊?
※香港有哪些正宗的當地美食?
※大陸護照,香港往返阿布扎比,簽證怎麼辦?
TAG: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