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是過敏那麼簡單?
蕁麻疹是指皮膚和黏膜反覆出現大小不等的風團或紅斑, 伴有劇烈瘙癢的一種皮膚病,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病程超過6周則認為是慢性蕁麻疹。西醫認為蕁麻疹一般是一種過敏性的反應,經常用到氯雷他定、撲爾敏等抗過敏的藥物,一般服用後見效很快,但是容易反覆發作,成為慢性蕁麻疹。蕁麻疹中醫病名叫做癮疹或者風疹,是以皮膚異常瘙癢、出現成塊、成片狀風團為主症的疾病,因其時隱時起,遇風易發,故名「癮疹」,又稱為 「風疹塊 」,主要以瘙癢性風團突然發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輸" ……夫風隱軫者, 由邪氣客於皮膚, 復遇風寒相搏,則為隱軫」。"——《黃帝內經》「風邪客於肌中則肌虛,真氣發散,又被寒搏皮膚,外發腠理,開毫毛,淫氣妄行,則為癢也」。中醫認為蕁麻疹主要跟外邪的侵襲與人體正氣的不足有關:風邪入於肌膚之中,然後又受了寒邪,把風邪痹阻在皮膚之中,正氣不足,邪氣不能排泄,正邪交爭,因此出現癢的癥狀。
關於病因一、外邪侵襲人體受到了外感的風寒濕熱等的影響,以至於邪氣鬱積在皮膚之中,不能發泄。常見因為汗出後受了寒,風寒之邪閉阻在肌膚之中,便易誘發蕁麻疹;或者濕熱水飲鬱積在皮膚中不能排泄,加上外邪的誘發而成病。二、正氣不足受了邪氣之後,當機體正氣充足時,就有足夠的力量把風寒之邪排除於體外,則不會發病。如果機體的正氣不足,氣血偏弱的時候就會在皮膚中與發生強烈的正邪鬥爭,而癢、紅的團塊便是體內正邪鬥爭的一種外在反應。因此,很多蕁麻疹的病人,都有一個表虛的原因,氣血是不足的,如此,病邪才易侵襲。當正邪鬥爭一段時間後,正氣不能將邪氣排出於外,邪勝正退,癮疹就會消失,但當下一次氣血強盛時或者受到外環境影響時就會再次誘發蕁麻疹。最近觀察到有幾個發蕁麻疹的女性病人,主要在月經期間或哺乳期間,因為這段時期氣血是比較差的,一個是化為乳汁養娃去了,另一個是化為經血排出體內了。在這種情況下,氣血不足,對邪氣的抵禦能力下降,邪氣鬱積在皮膚中,排泄不出,從而產生蕁麻疹等皮膚病。三、胃腸道不通暢《瘍醫大全·斑疹門》 論述 「胃與大腸之風熱亢盛已極, 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弗郁於皮毛腠理之間, 輕則為疹。」除了以上兩個方面,積食等胃腸道不通暢也會導致蕁麻疹的發生。中醫裡面說「肺與大腸相表裡」,當胃腸道不通暢時,「肺」也會容易出問題。這裡指的 「肺」,不單純指的是器官的肺,還包括皮毛肌膚這些可呼吸組織。當積食等引起胃腸道不通暢時,氣就不能順降,從而影響了整體氣機的運行。如果感受了風寒濕熱等的外邪,人體的正常的氣機不能很好的輸布,氣機不暢,抗邪無力,以至於邪氣不得疏泄, 鬱結肌膚,發而為蕁麻疹等。另外,也有一些看似吃了某種食物而引起的所謂過敏性蕁麻疹,可能跟自身的脾胃功能有關,脾胃不能很好地進行消化吸收,發生蕁麻疹。而且脾胃功能差,相對體內、體表的水飲也重,也是導致蕁麻疹易發的原因。
關於治療急性發作時,除了身癢,如果伴有口唇腫脹、咽峽部腫脹,其可造成喉頭水腫,致使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或者伴有頭暈、胸悶,腹痛、腹瀉等全身嚴重表現,可以使用抗過敏等藥物控制癥狀,而且要立即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如果發生蕁麻疹時,身癢異常難受,也可以使用抗過敏等藥物控制癥狀,待癥狀緩解後,可尋找合適的中醫進行調理治療。如果初發蕁麻疹時,身癢不特別嚴重,可以耐受時,不建議服用撲爾敏等抗過敏類的藥物,雖然一時的癥狀得到了緩解,但是可能只是暫時壓制,以後會更容易複發。這時可以採用適量的生艾葉與紅花椒熬水外洗止癢,然後應立即尋找好的中醫師進行診治,這樣治療的效果會比等蕁麻疹自然消退後治療效果更好。對於慢性蕁麻疹的病人,氣血相對更加不足,病情更複雜,調理的過程可能比較漫長。關於調護蕁麻疹發作期時,也要注意從飲食、情志、起居等方面進行調護。飲食發蕁麻疹時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少吃生冷或不食生冷,不食辛辣與發物,不飲酒等;平時不宜食用誘發蕁麻疹的食物,也宜飲食清淡溫和,少時生冷。情志蕁麻疹的發生與情志也有一定的影響,注意調攝心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不要過分焦躁或者悲傷、憂鬱等。不良的情緒可引起蕁麻疹或者使蕁麻疹纏綿不愈。起居發蕁麻疹時,一定注意休息,避免熬夜,這樣才能生養氣血,不至於病邪更深,病情更重;在洗浴時要盡量用清水清洗,避免過酸、過鹼洗浴品影響皮膚;另外建議呆在環境較好的區域,不建議至封閉、灰塵大等環境質量差的地方。
蕁麻疹可怕卻又不可怕,找准治療的時期以及好的醫生是關鍵,更加註意從飲食起居等方面去調治。
推薦閱讀:
※悟透很簡單,幸福確永遠(經典博文)
※簡單學八字 | 什麼是中國的五術?
※別煎荷包蛋了,雞蛋這樣做才好吃!簡單快捷,一看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