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常思妙道不放逸,永不退失菩提心——如瑞法師專訪

常思妙道不放逸,永不退失菩提心

——如瑞法師專訪

整理/張傑

如瑞法師,1957年生於太原市,大學畢業後任中學老師,又於北師大中文院進修研究生。八十年代初依止通願老法師出家修學,願老法師的剃度師是慈舟老法師,慈老法師畢生專研華嚴堂奧,堅持毗尼凈行,終以凈土為歸宿。願老法師傳承慈老法師的教法:「為重振僧綱而專弘律法,深感末法時代,僧團渙散,非戒律不能治之,即潛心習律,立志弘傳」。因此,法師亦繼承二老的遺志,「專弘戒律攝諸方」。

2009年12月25日,禪學會成員江群、劉永利、葯健民和本刊記者劉紅青、張傑一行,在會長王雷泉教授帶領下,專程至上海青浦拜訪夢參老法師和如瑞法師。賓主相談甚歡,我們見縫插針,分別採訪兩位法師。初次見面,難免有些拘謹。如瑞法師說:「我一看到大家,就覺得似曾相識!」此話一出,室內頓時溫暖起來。

1991年法師秉承通願老法師的遺命,拿著僅有的105元來重建普壽寺,一磚一瓦,皆親力親為,其中的艱辛,外人實難揣測。有會員感嘆:「普壽寺從原來的廢墟到現在建成,從中我們能夠看到您的發心,也能夠感受到佛法的力量。」法師卻謙遜地表示:「佛教講因緣,從表面上看,是我們做成的,實際上,師父那時候已經開始做了,只是緣不具足罷了。」整個訪談過程中,我們能強烈感受到恩師對如瑞法師的影響。師願未竟,弟子續之,這樣佛法才得以代代傳承,相續不絕。

世出世間 教育為本

在弘法過程中,法師始終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從未間斷上課,經過十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根據當今教內外形勢,適時提出了「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的理念。

問:法師從小的願望是當老師,如今從世間老師到弘范三界的人天之師弘化一方的法師,對世出世間的種種教育狀況肯定有獨特的觀察和體會。能否談談這二種教育的共同點和區別所在?

法師:世出世間都要以教育為本,教育都要以人為本。我們常常說百年樹人,在人類的諸工程里,樹人工程是最艱辛的!真正想做好一個老師,一定要好好去讀、慢慢去品味學生這本書。

如果從佛法和世間法來講,出世間教育指的是佛法這一部分,是讓我們擴大心量,要能夠慈悲、包容,把一切眾生都當成父母想。如果一個人不僅愛自己的父母,也愛天下一切眾生,那該是何等的胸懷和心量!但是,如果要出家,開始出世間的教育,肯定要滿十八歲。而且,出世間的教育一定要以世間教育為基礎。當他連一個像樣的人都沒做好的時候,又如何能培養他做一個像樣的出家人呢?

出世間的教育從沒有離開世間的教育,而世間的教育也應該吸取出世間教育的精神,把兩種教育結合起來,才能以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

問:學佛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正直、對社會有用的人,但現在學校和社會的大環境,以自我為中心的風氣特別嚴重。我們該怎麼樣去對治這種現狀?

法師:方法肯定有,只要我們願意去找。我之所以能夠走上出家的道路,從小是受家庭熏陶,父母、姑姑都是佛教徒。在很小的時候,我有次撿到了五元錢,很高興地拿回家。姑姑說:「不可以要這個錢!你有沒有考慮到丟錢的人該多麼著急?」於是姑姑讓我站在馬路邊等,最終把錢還給了失主。可見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常常是在孩子懂事以後才開始教育,實際上,一生下來就應該注意給與好的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很可能會被他的心念錄下來。有些父母說:「我們也不壞,但是,為什麼我的孩子有那麼多不好的動作?」那就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沒有注意到言傳身教。

我一直有個願望,就是辦一所師範學院,目的是培養未來想做爸爸媽媽的人,在有孩子之前,先學會如何培養小孩。國外教育已經有很多研究,比如要注重胎教,在嬰兒剛生下來不懂事的時候,就在他旁邊讀一些優美的詩等等。依佛法講,除了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還有第七、第八識。在很小的時候給他種一個種子,當時未必能像我們一樣去分別,但是無形中會留下印象。他的眼睛就像錄像機,耳朵就像錄音機一樣,記下來以後,慢慢地在成長過程中翻出來。這是有證明的,曾有本書講述了一個孩子為什麼成為天才,原因是其父在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給他教育,結果他九歲讀大學,十五歲當大學教授。

我們在晉中市設有兒童圖書館,也提供小孩子玩的遊戲,就想通過這種方式教給他們一些很簡單的東西。比如說背誦:「畏難二字佛經無,無畏方為佛教徒,無盡眾生無盡願,一肩挑起莫躊躇。」從小就培養他大無畏的氣概;另外,我還編了兒歌:「學一點,用一點。每天進步一點點,十天進步十點點,百天進步百點點。百點點,千點點,一切成就不會遠。」從佛教來講,如果能給他的八識田裡種一些好的種子,雖然當初可能不懂,但是以後慢慢會受用。

現在大家提倡儒學教育,有人說:「《弟子規》說得那麼詳細,學佛不如學《弟子規》。」其實不一樣,儒家教你做好人,但是佛教告訴你為什麼要做一個好人,因為佛教揭示了因果。其次,現在小孩子的負擔已經夠重了,我們要撿一些最重要的東西給他。佛教的《吉祥經》翻譯成中文還不到二百字,且語言易懂、朗朗上口;相反,背誦一千多字的《弟子規》是很吃力的。《吉祥經》相當於是《弟子規》的總結:「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乃至下面的孝養父母親,知足並感恩等。它是本小乘經典,東南亞的寺廟經常會念誦《吉祥經》給客人一個祝願,但提到了八正道、涅槃寂靜、布施好品德等等,所以此經不僅包括人天法,還揭示了解脫法,旁兼了大乘法。我認為這是一部非常適於讀誦性的經。近幾年,當遇到教小孩子的因緣時,就從《吉祥經》所教做人的道理開始,解釋的時候,隨機多講些內容。其實很簡單,你想得到幸福吉祥嗎?佛告訴你如此來做,依之而行就好了。

很多人認為打坐、誦經就是修行,但是當你起坐、不誦經的時候,在生活中又是怎樣表現修行的呢?如果一個學佛的人,家庭還不和睦,也沒有一點點心量去包容人,那我說這是沒有學好佛,所以就要依《吉祥經》學習如何恭敬、知足與感恩。

《心經》很好,「心」是指大般若經的精髓,整個佛法所闡述的道理都在裡面了。最後:「揭諦揭諦、般羅揭諦,般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就是讓我們用智慧,從不覺悟的此岸到達覺悟的彼岸,從不快樂的此岸達到究竟快樂的彼岸。但是想成佛,要得到無上智慧和究竟安樂,必須從最基本的做人開始。

所以我們就一面印《心經》,一面印《吉祥經》,前者告訴你理,後者講事。如果我們能把這兩部經結合起來,從基礎做起,又能結合高深的佛理,這樣理事圓融,把佛法真正落實在生活當中,那麼,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彼此關愛,和諧世界的實現就會容易一些。

修學宗旨:三門齊入

問:普壽寺尼眾佛學院的修學宗旨是:「以華嚴為宗,戒律為行,凈土為歸。」請問法師,這種修學宗旨與單純提倡某一宗一派的修學理路相比,有哪些特別的考慮和期待?

法師:各宗各派只是一種人為的劃分,我們每個人的能力有欠缺,不可能全部都學,應該集中精力學和自己相應的法門,所以我們常說:「為法護法,住持正法。」所有的佛法,一法都不捨棄。不管禪教律密凈,我們都要學,去盡心地維護、弘揚。反之,如果天下人都弘揚某一宗,也不見得是佛法的幸事。如果只有某一本經大家可以去讀,那其他的經怎麼辦呢?沒人讀了,是不是這部經就不在了?

所以要對不同的人進行引導,適合學哪一部經,適合修哪一宗、哪一派,我們都會支持他。佛教里的宗派沒有矛盾,只是引導眾生修行的方法不同而已,殊途同歸。因此,對學佛人基礎的教育,應該把各個宗派的特點講清楚,讓他一開始先總地來了解佛法,以後修學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

慈舟老法師和通願老法師都認為,雖然法門很多,如果在教理上依華嚴學習,行持上依戒律,最後導歸極樂,這樣比較容易進入。我們常說《華嚴經》是佛家的富貴,裡面佛菩薩的境界都講得很清楚,可以說這是一部具圓滿教法的經典。其次,出家人必須要有出家人的生活規範,這就離不開戒律。但真正要學好戒,也不是那麼簡單,所以人們老把研習戒律稱為一宗。願老法師認為:戒是萬宗之基,不管哪一個宗派,都應該以戒為根本,所以她常常說:我們不是律宗。只是我們對來的新出家尼眾,有一個特別的教育,即受十戒沙彌尼經兩年的學法教育,兩年考核期滿,沒有問題,才允許受比丘尼戒。受了比丘尼戒以後,還要研習戒律六年。我們是嚴格按照這個程序而行的,所以人們從表面上看,可能會認為我們是律院。其實並非如此,六年畢業以後,可以再報考,比如華嚴部,專門研究華嚴;或者凈土部,學習凈土法門。大乘寺就是個百花齊放的地方,各宗各派都不排斥,就像大學裡各個科系一樣。所以老法師說,如果能以華嚴為宗、戒律為行、凈土為歸,這樣三門齊入,整個學修一定是有保障的。但是我們也不否定別人一宗一派的修法,。不要說哪一宗,甚至一本經,只要依著去做,都可以解脫成佛。

今天,可能有人認為普壽寺很不錯,但是我倒不覺得普壽寺有什麼特別的,因為我們既然出家,首先要老老實實、板板正正做一個像樣的出家人。種種經論,在家人都可以讀;唯有戒律,只有出家人才可學習,所以出家人的殊勝處是戒律。我們回顧佛陀的教誨,從佛在菩提樹下禪定中講的《華嚴經》和《梵網經》中說的菩薩戒和三聚凈戒,到他臨終涅槃,在《涅槃經》里扶律談常,歸納起來,就如《遺教經》里告訴我們的,要以戒為師。出家人的本分就要知道自己該如何生活,有了戒律就有了標準,這也界定了在家人和出家人不同,不單單是形象,還有生活方式。

大家都吃飯穿衣,但是出家人吃飯穿衣有一套法,端起缽來先念:「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視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行住坐卧,念念都要在道上,所謂「吃飯穿衣從頭學,軌度格物與俗別」。

這樣我們慢慢地體會到戒、定、慧三學中,佛說戒是根本的原因。從理性上講,三個可以是一個;但實際在做的時候,事就是事,理就是理。當你沒有圓融的時候,一定要一步一步地來。飯怎麼樣吃,衣怎麼樣穿?一定要學規矩。佛制戒律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止持,一部分是作持。止持是佛不讓你做的,你不作就成持。作持,佛制必須讓你去做的,你一定要去作,因作而成持。止持、作持,反過來就是止犯、作犯。

我常給學生說,我們沒有做什麼特殊的,我們每天都喊:「毗尼者,佛法壽命。毗尼住世,佛法亦住;毗尼若滅,佛法亦滅。」當我們在喊住持正法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到:什麼是住持佛法的根本?這是出家人和在家人特別不同的一點。在家,禪、凈、密都可以修,那我為什麼還要出家呢?在家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出家人更應該去做人類心靈的導師。當初我發願出家,就是希望能夠給佛教正本清源,讓中國的尼眾走向世界,在這種願望的促使下,面對各方的反對和壓力,我就說:「寧可為出家前進一步死,絕不為不出家後退半步生。」我將近三十年一路走過來,也因為這種信念在。既然當初放棄世間的種種而出家,那就要真正符合出家人的稱號,所以我常常說:「一日摸頭須三省,莫負出家美名稱,常思妙道不放逸,永不退失菩提心。」

有些人說:「普壽寺發展得太慢了。」我說:菩提路上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不怕慢,只要信念在,生生世世,不斷增上,一定能夠達到成佛度眾生的目的。」回過頭來看一下,有時候我也想,雖然自己可能智慧不夠,可能能力欠缺,但是我畢竟是聽佛的話,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走了將近三十年。在佛前跪的時候,我總覺得:「弟子很差,但弟子是真心實意、一步一步跟著您老人家,做一個老老實實、板板正正、像樣的出家人。」

慈善為方便

問:很多的宗教組織,不管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都有開展慈善公益的事業。目前普壽寺推行的「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其中「一」是指愛心協會承辦的一個慈善事業——清泰老人贍養園。請問法師,您認為慈善公益在整體的佛教事業中應該處於怎樣的一個位置?

法師:普壽寺形成了這樣一個理念:以修道為根本、教育為手段、慈善為方便,引導眾生解脫、成佛。這些工程從理念上說是一體的,但為了叫起來順口,又稱作「三加一」。實際上,「一」也不能離開「三」,普壽寺以修道為根本,同時也兼顧到公益慈善等,只是有個主次之分。普壽寺適當地也讓學生參加一些慈善活動。但是,如果要做慈善家的話,我們可能就不出家了,在社會上好好的當企業家。等有了錢,很容易做慈善家。我們出家人最要緊的是把佛陀的智慧告訴眾生,所以我覺得出家人的定位要定好。

當然,我們很隨喜做慈善的法師們,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隨力隨份、引導居士們去做的事情;出家人要做的,是給世人提出一個理念,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要注意去引導大家,怎麼樣看待一切眾生如父母想,也就是引導大家發起菩提心。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問:法師曾提到,近年來旭日集團等各方檀信在寺院建設所起到的作用。現代社會一個重要特點是商業力量的崛起,台灣人間佛教運動的蓬勃展開也離不開發達的商業社會基礎,您怎樣看待佛教和商業的關係?

法師:佛教就是佛教,和商業沒有必然聯繫,佛教如果沾上商業的話,就成問題了。但是企業的參與,可以推動佛教,比如說企業出資幫助建寺、建教學樓,藉助現代高科技手段等,這些都能促進僧伽教育的發展。像普壽寺這幾年得到旭日集團的支持,推動了建設進程。但是前提一定要清楚,就是任何企業不要指望從佛教里得到什麼,得到的只是佛法,指導你解脫,指導你成佛。

我們國家一開始是引導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協調,後來又引導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現在可以說中華民族在復興,宗教也是不可缺少的力量。我個人認為:要引導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就要讓出家人做得像個出家人,真的能夠突顯出家人「高潔尊嚴人天師」的形象。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這個世間才有希望。如果說在家人做的,我出家人也去做,在家人做買賣,出家人也去做買賣,還怎麼來成就高潔尊嚴人天導師呢?佛法要求出家人把自己培養成眾生的導師,一個老師的所言所行,應該是什麼?從世間來說,要傳授知識、授業、解惑等等。法師則要教給大家解決煩惱,也就是教給大家佛法的智慧,有了智慧,我們就能解決生活當中遇到的煩惱問題,所謂有佛法,就會有去除心病的辦法。只要有佛法,我們就能夠對人生充滿信心。

善用其心

問:太虛大師曾指出: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最近曾有人說,開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唯有念佛才是正路。請問法師,在這樣一個時代,追求禪宗的開悟和念佛矛盾嗎?

法師:任何時候都不能把話說得太絕對。佛在世的時候對大家說:「善護於口言,自凈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凈,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然後比丘們個個都能護自己的三業,都可以離惡,這就是略教誡,佛在成道以後的十二年當中,說的就是略教誡。後來為什麼又說廣教誡呢?只告訴他「善護於口言,」哪些是不善的呢?他不懂,佛就這句「善護於口言」開出來不許妄語、罵人之類的戒條。所以略教誡開成廣教誡。我們對這兩種誡同時要誦,因為有些利根人在聽略教誡的當下,就能會到佛意,知道如何做。但是對於另外大部分鈍根人來說,必須說得清清楚楚才行,這是根性的不同。

同樣,在末法時代也有利根器的人,照樣可以開悟,但是開悟只是一種境界而已,並非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也不能去執著它,況且還需要證悟,所以不能把話說絕了。當初佛轉四諦法輪時,說的是小乘法,結果有八萬眾天聽了以後發起度眾生的菩提心,而到佛說法華、涅槃的時候,明明講的大乘法,很多小乘人卻都退席了。這是根器的不同。

因此,這個時代有利根的,也有鈍根的,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為了對治不同的根性。從相上來說,佛滅度以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然後就是末法了,但是就在我們談佛法的當下,是不是正法?我們在學在修,所以,學可以讓正法久住,行可以讓正法久住,證可以讓正法久住,你能說這是末法嗎?所以在末法當中,只要我們聽佛的話,我們來主持正法,正法就還在。因此,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發起護持正法的心,正法就和我們同在。

問:法師經常引用文殊菩薩那句:「善用其心,則獲一切聖妙功德」開示大家。這句話看似易懂,但是,真正在生活中做到,似乎又沒那麼簡單,可否請法師詳細談談這句話的深刻內涵?

法師:心能大能小,能好能壞,大的話能容無量無邊眾生,小的話連自己也容不下。我們成佛要用這顆心,墮落至地獄、餓鬼、畜生也不離這顆心,就看我們會不會善用它。正因為有種種的心,所以佛說種種的法來對治。

善用其心很重要,做同一件事情,發心不同,所得的結果也不同。我常常教人早晨起來就祈願:「願三寶慈光加被於我,攝照弟子,賜給弟子智慧和力量,讓弟子所發的一切善願成就,所做的一切事業,順緣增長,違緣消滅。」我們都希望善緣成就,眾生能夠離開苦難,跟我一道成佛。善用其心,則行住坐卧都會增長福德。我個人體會,當我們真正能夠為眾生著想,你能夠想多少眾生,最後我們會隨之得到多少。

人身難得今已得,為什麼不利用它積聚很多的福德資糧呢?佛法難聞今已聞,我們知道宇宙是怎麼回事,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知道人的來龍去脈,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此生結束,還有下一世,要為自己負責。所以要看自己想走哪條路,想當人,就做人的事;想解脫,就做解脫的事;想成佛,就做成佛的事。願意學佛,就利益一切眾生吧。佛告訴我們,如果令一切眾生歡喜,佛就歡喜。

關於具體的落實,《華嚴經》凈行品中有詳細的解說,告訴我們在相上怎麼用這顆心,比如說,修行人在上樓以後,心裡就默念:「上升樓閣,當願眾生,升正法樓,徹見一切。」如此作念,上樓梯就有了福德,也能開智慧。洗手時默念:「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凈手,受持佛法」,等等,就是願所有眾生只做好事,不做侵損眾生的事。這很簡單,看用心的不同,所以善用其心是一個密法,會用的話,處處都可以修行。

刊於《佛教觀察》第九期,2010年4月

佛教觀察網站:http://www.buddha-eye.com/

佛教觀察博客:http://blog.sina.com.cn/buddhaeye09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轉載時請註明本刊出處。


推薦閱讀:

月溪法師語錄(二)
慈法法師:依《十住毗婆沙論》——談念佛與般舟三昧修持(1)
明安法師-《寶篋印陀羅尼經》講記 之二
證嚴法師《佛門大孝地藏經》序言

TAG:法師 | 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