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爆款綜藝的「編劇面紗」:靠冠名掙8個億,吸金全靠編劇(17.6.9)
摘要一檔成功的節目,編劇的工作基本包括了對決主題的設定、整體規則設計、藝人選擇、遊戲方向,所有小品、情景劇等語言類節目的台本撰寫,錄製期間配合總導演把控節目內容,到最後給出剪輯意見,貫穿節目的始終。
一檔綜藝冠名吸金7、8億元?放在兩年前,一定有人笑這是「痴人說夢」,現在卻已經成了頂級綜藝的常態。
眼下的綜藝節目熱就像當今股市,每個人都知道有泡沫,但都在非理性地擁抱泡沫。一年中上百檔新老節目同台競爭,原創的寥寥無幾,能掙錢的同樣只有金字塔的頂部的少數幸運兒。這些幸運兒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因素——綜藝編劇團隊。
好綜藝都是「編」出來的
半數綜藝版權依賴韓國的中國綜藝界最近攤上「大事」了,日前韓媒《亞洲經濟》就報道稱,海外電視台抄襲韓國綜藝節目成風,各種山寨節目泛濫,韓國放送通信委員會表示將開始尋找對策,積極維權。未來如果再發生抄襲等侵權問題,韓國將從政府層面採取措施應對。一旦韓國版權方收緊口子,面臨「斷奶」的中國綜藝界只有原創這條路得以自救。
一檔成功的綜藝,必須具備豐富的人物個性、流線的敘事結構、有趣的競爭模式是最重要的元素,韓版綜藝成功的關鍵在於節目借鑒了美劇的「編劇中心制」,負責設計整個真人秀節目的台本。
希望以原創擺脫版權引進,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的中國綜藝界,也正在著力培養自己的編劇,從盲目跟風隨意組建編劇團隊到冷靜規整期,從角色邊緣化到定位清晰化,如今的中國電視綜藝市場正在通過各種方式,試圖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綜藝編劇體系,並在逐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隨著《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一系列「真人秀」節目的出,「綜藝編劇」這個詞開始慢慢浮出水面,而之前多數觀眾還認為一檔綜藝節目好不好看的決定因素取決於導演和明星。
不過一檔綜藝節目竟然還有編劇還是讓很多人有點吃驚,難道綜藝節目都是有劇本的?綜藝節目也規定了情節、提供了台詞,那些感人的橋段難道都是設計好用來欺騙觀眾感情的?
觀眾的疑惑和對這一新生群體的陌生,讓「綜藝編劇」行業顯得更加神秘,而之前依賴於版權引進的綜藝節目只需要照本宣科的模仿,並不需要自己去創造什麼,所以對這一工種的需求也少的可憐。
事實上,韓國綜藝的強大正是得益於這一群體,韓國綜藝節目借鑒了美劇的「編劇中心制」,由數人、乃至十數人組成的編劇團隊,負責設計整個真人秀節目的台本,大到節目流程、框架設計,小到遊戲規則,台詞噱頭都經過反覆的推演和計算,精細程度絲毫不亞於拍電視劇乃至電影。
「一檔成功的綜藝節目會呈現出精彩的故事性和內容性,編劇的作用不容忽視。」
《奔跑吧兄弟》總編劇王璐是國內目前少有的知名「綜藝編劇」,「跑男」的好看和成功和她的工作密不可分,但「綜藝編劇」並不是觀眾想像的那種完全去編造節目內容和效果,去「欺騙」觀眾感情。
在王璐看來,「綜藝編劇」的主要職責是確立節目主題,根據藝人性格和錄製環境,設計相對來說最為合理的節目框架和遊戲環節。但編劇只負責「挖坑」,藝人跳不跳、跳多深、用什麼姿勢跳,取決於自己。
在加強原創的綜藝大片時代,編劇對一檔節目越來越重要,《嚮往的生活》製片人王征宇說,編劇的工作滲透在節目每個環節,藝人有什麼興趣愛好,有哪些亮點可以在節目中被放大這些前期調研工作都是編劇在做。
選擇哪位藝人能打破節目中人物之間的平衡關係,到拍攝期間的臨時調整和適時干預,再到提供剪輯大綱、故事大綱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編劇完成。
目前,國內幾檔成熟的頂級綜藝都設置了編劇一職,王璐和王征宇都表示,一檔成功的節目,編劇的工作基本包括了對決主題的設定、整體規則設計、藝人選擇、遊戲方向,所有小品、情景劇等語言類節目的台本撰寫,錄製期間配合總導演把控節目內容,到最後給出剪輯意見,編劇甚至比導演還重要,貫穿節目的始終。
國產「綜編」新人扛鼎粗放發展
韓國綜藝競爭比國內激烈很多,這個「戰場」上的核心人員「綜藝編劇」基本都是有10年到15年從業經驗的職業編劇。但在國內,綜藝編劇還剛剛起步,雖然一些綜藝已經開始重視編劇,但都是85後甚至90後擔任扛鼎角色。
在王征宇看來,「綜藝編劇」對國內來說仍是個新生事物,成熟的編劇都集中在影視行業,綜藝編劇只能從頭開始培養,有一定經驗的圈內人都努力躋身導演和製片人,綜藝編劇只有剛入圈的新人願意做。像「跑男」總編劇、《極限挑戰》的編劇基本都是85後甚至90後。
雖然這些年輕團隊思維很活躍,也確實能掌握「網感」,善於使用時下的語言和潮流段子,能夠給節目帶來亮點和噱頭,但畢竟新人經驗不足,很多橋段缺乏原創,仍舊在有意或無意的抄襲和模仿韓版節目。
例如:《極限挑戰》第二季節目中最後的六人舞台表演,就被觀眾吐槽與韓國《無限挑戰》中自主研發的「歌謠祭」撞梗。
王征宇向品途記者強調:「在韓國,成熟的綜藝編劇最少需要10年歷練,新人入行從最開始的打雜入手,為一檔節目買東西、作調查,打磨三四年,這個過程非常枯燥,也很考驗新人的耐性,很多人都熬不過這個階段就轉行了。」
有了一定經驗的新人有能力掌舵一個小的遊戲環節,然後過度到實踐中去參與一些「非黃金檔」節目的創作,最後進階到周末大熱綜藝,獨當一面。而這,才是一個綜藝編劇「穩紮穩打」的職業生涯和良性循環。
目前,國產本土綜藝編劇基本沒有一個經歷過這樣的鍛煉,入行的新人經歷最豐富的也不超過四年,還處於最原始的積累階段,同時分工也不明確,基本上兩三個人包辦全部環節。但在韓國,一檔綜藝的編劇數量大概有6至12人,其中有主力編劇、輔助編劇及小編劇,有負責全劇本的,有負責細化節目、設計遊戲環節,也有查找資料和踩點的,各司其職,配合得非常嚴密。
本土「綜編」體系加緊建構
目前,中國綜藝本土化加速發展的現狀,對編劇的渴求越來越強烈,新人扛鼎粗放發展的現狀也難以滿足需求。在韓國,綜藝編劇的培訓體制非常完善,有很多社會培訓機構,也有兩、三年大學制編劇專業和完整的體系。
作為綜藝製作的主力軍,韓國三大電視台每年都會通過專業測試和面試招募專業編劇,自己培訓專業編劇,一位韓國《兩天一夜》的工作人員就曾透露,當年他入社淘汰率是130:1,競爭非常激烈。
目前中國本土的綜藝編劇培養體系也在加緊構建中,「跑男」總導演岑俊義離職後創立的樂禧文化算是國內第一批「吃螃蟹」的公司,岑俊義向記者證實,目前樂禧文化的培訓流程主要是與各大院校合作開設綜藝編劇培訓課程,為編劇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在培訓課程結束之後,推介到不同的節目組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踐。
在這三個月的培訓實踐中,編劇每個月需提供一個創意,以三個月作為周期,最終提交一個完整的節目方案,基本上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隨著綜藝編劇需求越來越大,作用越來越重要,可以預見有更多公司將提供編劇培訓和服務產品,雖然樂禧目前的培訓體制相對韓國較為簡單,時間也相對更短,但隨著體系的逐漸完善,更多公司的加入以及競爭機制確立後對整個行業的倒逼。
岑俊義相信,國內的培訓機制會很快向韓國看齊,確立適合自己的培訓系統和整套流程。
「比如規定編劇的培訓時限最少為4個學期,每個學期時長6個月;確定行業通用的基礎課程以及全行業都認可的考試評估和階段性淘汰機制,這些都需要一點點摸索,要有個建立和發展的過程。」這個曾經陪伴中國最火綜藝節目的導演,對綜藝編劇行業充滿期待和信心。
近幾年,爆款綜藝《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極限挑戰》已經開始建立編劇團隊,而這些節目的成功,也證明了綜藝必須要有過硬的編劇團隊,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業內人不僅相信這一行當將成為未來綜藝的主導方向,甚至共同呼喚更多資本、管理部分增加對綜藝編劇的重視和培養。隨著本土綜藝編劇培訓體系的加緊構建,未來中國綜藝原創力將逐步追趕韓國市場。而市場化和規範化的強,則會助中國綜藝徹底擺脫「山寨」的帽子。
毋庸置疑,只有依靠原創內容,中國綜藝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本文由新芽NewSeed合作夥伴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原出處。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新芽NewSeed處理。推薦閱讀:
※來,拿出你們的洪荒之力,我們寫個故事
※才知道這些神劇是他寫的!
※編劇,請死皮賴臉地保住你的筆杆子
※《故事》-羅伯特·麥基 語錄摘抄
※【課堂】編劇到底能掙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