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棟醫學論文集·內經篇》:56、中醫的藏(臟)象為什麼是五臟六腑?
56、中醫的藏(臟)象為什麼是五臟六腑?
金棟河北省河間市人民醫院
1、藏(臟)象的概念
藏(zang)者,藏也,隱匿、隱藏也,指藏於體內的臟腑。象,徵象、形象之義。王冰次注云:「象,謂所見於外,可閱者也。」張介賓《類經三卷·藏象類二》註:「象,形象也。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根據取象比類的思維方法推之,臟腑居於體內,而形象表現於外,從外而知內,故稱為「藏象」。
臟腑為什麼要藏於體內呢?是因為貴重之緣故。《靈樞·脹論》:「藏府之在胸脅腹里之內也,若匣匱之藏禁器也。」
藏象二字,首見於《素問·六節藏象論》。藏,指藏於體內的內臟,包括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由於五臟是所有內髒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實際上是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五個功能單位。
又,臟指藏神氣的地方。如《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靈樞·九針論》:「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也。」《難經·三十四難》載:「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難經本義》注云:「臟者,藏也。人之神氣藏於內焉。」
由於漢字的演變,藏(讀為zang音),演變為「臓」,是為古今字。古字在先(前),今字在後;古字簡,今字繁。臓後演變為「臟」,是為繁簡字。藏象演變為臟象,此乃臟象之來源。
2、藏象學說「皆自謂是」的多種說法
在藏象學說的形成過程中,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的最後定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最早有多種說法,這在中醫經典《內經》和《難經》中可以見到。
《素問·五臟別論》載:「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藏,或以腸胃為藏,或以為府,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的「皆自謂是」之說。這在當時,對於何者為藏或府的制定,尚未成熟和統一,故而說法不一,莫衷一是。
2.1最早的九臟說
《六節藏象論》:「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九野,九野為九臟,故形臟四,神臟五,合為九臟以應之也。」此句當出自《三部九候論》,云:「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九野,九野為九臟,故形臟四,神臟五,合為九臟。」的九臟說。
「形臟四」,指藏有形之物者為形臟,有四即胃、大腸、小腸和膀胱,因「皆受不凈」(《難經·三十五難》);「神藏五」,指藏無形之氣者為神臟,有五即肝、心、脾、肺、腎。高士宗《素問直解》:「形臟四,謂膀胱、小腸、胃、大腸,所以藏有形之物,故曰形。神臟五,謂肝心脾肺腎,所以藏無形之氣,故曰神。」五臟所藏之神的具體名稱,如《宣明五氣篇》所云:「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
關於九臟之說,又有「五正藏、四正府」之稱。
如《周禮·天官冢宰·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鄭玄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賈公彥疏:「雲『正藏五』者,謂五臟,肺、心、肝、脾、腎。並氣之所藏,故得正藏之稱。……雲『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者,此乃六腑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臟為九臟也。六腑,胃、小腸、大腸、膀胱、膽、三焦,以其受盛,故謂之府。亦有臟稱,故入九臟之數。然六腑取此四者,按《黃帝八十一難經》說:胃為水谷之腑,小腸為受盛之腑,大腸為行道之腑,膀胱為津滴(液)之腑……此則正府也,故入九臟。其餘,膽者清凈之府,三焦為孤府,故不入九臟也。」
腑有六者,為何只有四腑入圍正府?
因胃、大腸、小腸、膀胱,此四腑「皆受不凈」而入正腑,與正臟五合為九臟。其餘,膽者清凈之府,三焦為孤府,故不入九臟也。
形臟四、神臟五,其數有九,以應天之制數,即「天人相應」的整體觀。黃鐘制數,以九為數之極。此蓋系九臟之來源耳。
《六節藏象論》:「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三部九候論》:「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經文中之數字,如「三三、六六、九九」,雖美其名曰「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實乃牽強附會、勉強湊數之義,不可深究,亦不必深究。胡天雄《素問補識》:「九九,各家皆無明確解說,或以黃鐘之數,起於秬黍,以九重之;或以為九州九野(九天之野);或以為神農大九州(出《淮南》)。原文本為勉強湊數……不可深究,亦不必深究……實在牽強之至。」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天人相應」的整體觀,這在中醫經典《內經》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如果無「天人相應」學說,中醫學則不好講理。在《素問》有不少篇單看題目就是講「天人相應」的,如《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陰陽應象大論》、《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等。但是多數「天人相應」的說法只是出於理論需要,故牽強附會的傾向很明顯(語出趙洪鈞《中西醫結合二十講》)。
2.2「膽」腑屬奇恆不屬六腑之說
《五臟別論》「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的「膽」腑屬奇恆不屬六腑之說。將膽雖定為一腑,「清凈之腑」(《難經·三十五難》),卻屬奇恆之腑,而「藏而不瀉」,但卻不能進入六腑,去「瀉而不藏」。膽腑不能與其他臟腑並列,在《靈蘭秘典論》則云:「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未算做一腑。
2.3《難經》的五臟五腑與五腑六臟說
《難經·三十八難》:「臟唯有五,腑獨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經屬手少陽。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簡言之,三焦之腑只不過是個空名,等於說只有五臟五腑。
更為奇怪的尚有五腑六臟說,如《難經·三十九難》載:「經言腑有五,臟有六者,何也?然:六腑者、止有五腑也。然五臟亦有六臟者,謂腎有兩臟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故言臟有六也。腑有五者,何也?然:五臟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屬於五臟,故言腑有五焉。」
三焦不屬於五臟,等於說,當時尚未有相匹配的臟,故《靈樞·本輸》篇載:「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將三焦主水的功能隸屬於膀胱,屬「孤之腑」。或認為膀胱、三焦是一腑,後世醫家如日本人·丹波元簡《素問識》和明·張介賓《質疑錄·論三焦有幾》中有詳述。
3、藏象學說中為什麼是五臟六腑
在臟象學說中為什麼最後定的是五臟六腑呢?為什麼五、六湊十一呢?這主要受「天人相應」學說的影響。
《漢書·律曆志》說:「天六地五,數之常也。天有六氣,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洪鈞按:此句之意為『人之所以有生命』)。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畢,言終而復始也。」於是要說五臟六腑。否則,不夠十一,有違天意。
天六地五是什麼意思呢?
這是從天干地支來的。干支二者,干為陽,支為陰。天干本來有十,地支本來有十二。可是,在一甲子(即六十花甲,古人先是用它記日)中,甲出現六次,子出現五次。其中的數學道理本來很簡單,因為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數是六十。在這一循環中,天干只能循環六次,地支只能循環五次。古人則認為這是妙不可言的天意。關乎人的生命。所以陽經有六,陰經有五。腑有六,臟有五。不如此就違背天數。《難經》的作者,未能站到這一高度說清問題。(趙洪鈞《中西醫結合二十講》)
這就是五臟六腑的最後定型。
中醫理論學術體系的形成,是古代聖賢以「取象比類」的方法,在古代哲學思想陰陽、五行學說及天人相應觀的統帥下,結合古代解剖知識並經臨床驗證共同完成的。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時代就已形成,而歷代醫家又有所發展和創新。其結果,「並非使理論更圓滿細密,相反,它們引起混亂或模糊。」(趙洪鈞《中西醫結合二十講》語)牽強附會之處非常多,不能自圓其說者亦不少。至今很多理論問題仍未能解決,仍是未知。
推薦閱讀:
※光明現源--------劉立千居士文集
※李少波教授與真法先修文集A
※中觀與生活文集
※黃元吉文集透視 天元丹法
※《妙法寶庫》——索達吉堪布之著作文集(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