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數典問祖丨當隱士隨便藏起來就沒事兒啦?

道學苑 騰訊道學種方2015-12-21 15:15騰訊微博QQ空間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好友0[導讀]壑舟,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三上〈內篇·大宗師〉。「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後以「壑舟」比喻在不知不覺中事物不停地變化。轉播到騰訊微博

文/種方隱逸到底安不安全?有的時候,一般程度的隱逸,似乎也並不能保證安全,比如介子推。劉向《新序》記載:介子推幫助晉文公重耳取得晉國之後,不想參與官場的爾虞我詐,於是隱居到山裡。晉文公親自帶人去山裡尋找介子推,要給他封侯拜相,介子推卻堅決不出山。晉文公一怒之下放火燒山,要讓介子推不得不出來,結果介子推太有骨氣,直到被燒死,也沒出山一步。然而《左傳》的記載卻有所不同,據說介子推堅決不出,晉文公沒有辦法,乾脆就地把這座山當做介子推的封地,名義上賜給他了。轉播到騰訊微博

介子推與晉文公(資料圖 圖源網路)晉文公究竟燒沒燒山,牽扯到一系列複雜問題,這裡就不仔細討論了,下面繼續來說隱逸是不是安全的問題。如果讓莊子來說,那確實是不夠安全的。《莊子·大宗師》中有這樣一段話:「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猶有所循。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恆物之大情也。……故聖人將游於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終,人猶效之,而況萬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把船藏在山溝里,把高山藏在深水裡,以為這樣就萬無一失了,但半夜裡仍然來了個大力士,悄悄把船和山都背走了,原主人還毫不知情地睡著覺呢。我們藏東西,肯定會把它藏在一個更大的東西里,然而就如上面所舉的例子那樣,仍然有被搶走的危險。所以不管藏什麼東西,藏到別人能到的地方都是不行的,所以說「聖人將游於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道理是不錯,可惜莊子在這裡並沒有詳細說明怎麼能「游於物之所不得循」。陶淵明詩句里的「壑舟」雖然大道難尋,好在「藏舟於壑」不靠譜這一點,我們還是可以先學習學習的。可惜的是,後人將這個典故簡化為「藏舟」或者「壑舟」,在詩詞中一般用來表達世事變化多端,忽略了追尋「游於物之所不得循」的部分。如陶淵明的這一首詩: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前途當幾許,未知止泊處。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主旨在於感嘆光陰易逝,而自己為了生存又疲於奔命,一刻不停歇。陶淵明僅僅用一首詩的篇幅,就成功回憶了從少年到晚年的生活和生命觀。少年時,即使並沒有發生令人快樂的事情,也每天開開心心的,並且對未來充滿信心,正是所謂的「少年壯志不言愁」。年歲漸長,心態就會發生變化,特別是到了華年不在的晚年,越發感到生存的時間如「壑舟」一樣,時時刻刻都處在被偷去的威脅中。轉播到騰訊微博

陶淵明(資料圖 圖源網路)下一句的「未知止泊處」,巧妙地再次呼應了前一句的「壑舟」典故。而且不僅是華年不在值得憂慮,更重要的是,功業未成,這一生就要碌碌無為地過完了,怎能不加倍憂慮?全詩雖然平鋪直敘,但是全由真摯的人生經驗而發,蒼涼之情極易產生共鳴。孟浩然詩句中的「藏舟」再如孟浩然的詩歌《尋陳逸人故居》:人事一朝盡,荒蕪三徑休。始聞漳浦卧,奄作岱宗游。池水猶含墨,風雲已落秋。今宵泉壑里,何處覓藏舟。既然稱作「陳逸人」,可見孟浩然所尋訪到對象,應該是一位隱士。然而這位陳逸人已經不在了,只有舊時荒宅隱藏在深山密林中。「荒蕪三徑休」來自於陶淵明的「三徑就荒」,其中第二句的「岱宗游」,古代認為人死後魂魄會飛到泰山接受審判,因此在這裡就指去世。洗硯池中的水還沒有散盡墨色,秋天卻悄悄地來了。這首詩中使用藏舟的典故,是想要表現世事多變,故人不在的意思。仔細想來用法也和上首詩接近,形容就像力士負舟一樣,生命也輕易地被偷去了。轉播到騰訊微博

世事多變(資料圖 圖源網路)佛教詩詞中的「壑舟」這兩首詩都是意境深遠的好詩,使用「壑舟」的典故,也都抓住了須臾變化的特點,但畢竟丟掉了游於物外的深層含義,顯得不夠深刻。值得一提的是,壑舟這個典故在佛教詩詞中也常常出現,而且在這類詩詞中,反而更容易帶出超脫的意思來,如宋代釋正覺有一首《頌古》:夜壑藏舟,澄源著棹。龍魚未知水為命,折箸不妨聊一攪。玄沙師,小塘老,函蓋箭鋒,探竿影草。潛縮也老龜巢蓮,遊戲也華鱗弄藻。詩中有一系列複雜的佛教典故,篇幅所限,就不像上文那樣仔細分析了。全詩本身就是在表達追求超脫、陶冶精神的意思,「壑舟」放在這裡,顯然更符合《莊子》的本義。(編輯:懷霜)專欄簡介:《左傳》有「數典忘祖」之責,後人以史為鑒,可無慎乎?小典故中藏著大天地,「數典問祖」,讓祖先開口說話。作者簡介:轉播到騰訊微博

種方,北京大學哲學系《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專業方向為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以經學研究為主。主要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現存元人著作(漢文部分)總目提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儒藏》工程;國學網、首師大電子文獻研究所聯合北京師範大學易學文化研究院共同開發的《中華易學全書》。
推薦閱讀:

無名隱士
隱士真諦 聽雨軒sjh
雜說隱士文化
中國古代隱士之十種

TAG:隱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