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無意識與壓抑理論 -

無意識與壓抑理論精神分析又稱心理動力學。是奧地利精神科醫生弗洛伊德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創立。精神分析理論是現代心理學的奠基石,它的影響不局限於臨床心理學領域,對於整個心理科學乃至西方人文科學的各個領域均有深遠的影響,它的影響可與達爾文的進化論相提並論。它有以下幾種基本理論: 一、無意識和壓抑理論 精神分析學說的一個基本概念是:作為一切意識行為基礎的是一種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弗洛伊德認為,人的精神生活主要由三個不同水平的部分組成,即意識和無意識,中間夾著的很小的一部分為前意識。   無意識,在我國亦譯作潛意識。無意識這個詞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指人們對自己的一些行為的真正原因和動機不能意識到,另一個是指人們在清醒的意識下面還有潛在的心理活動在進行著。作為後一種含義的無意識之中,包含了各種為人類社會倫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許的原始的、動物性的本能衝動以及與各種本能有關的慾望,它也是過去經驗的大貯藏庫。這些無法得到滿足的情感經驗、本能慾望與衝動是被壓抑到無意識之中的,但它們並不肯安分守己地呆在那裡,而是在無意識中積極地活動著,不斷地尋找出路,追求滿足。   前意識,介於意識與無意識之間,其中所包含的內容是可召回到意識部分中去的,即其中的經驗經過回憶是可以記起來的。其中的觀念可以說暫不屬於意識,但隨時能夠變成意識。 意識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關的心理部分。這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不很重要,只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有限的外顯部分。弗洛伊德曾作過這樣的比喻,認為心理活動的意識部分好比冰山露在海洋面上的小小山尖,而無意識則是海洋面下邊那看不見的巨大的部分。 人的心理活動中的意識、無意識和前意識之間所保持的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前意識與意識之間雖有界限卻無不可逾越的鴻溝,前意識之中的內容與意識之中的內容的相互轉換非常容易,是轉瞬即成的事情。而無意識部分的東西要進到意識中來則非常困難。在意識之中似乎有一種抵抗力,起著"檢查官"或"看守人"的作用--嚴防無意識中那些使人產生創傷性經驗、不良情感以及為社會道德所不容的內容進入意識部分,從而使意識和無意識完全隔離。 但,無意識之中的各種本能衝動或動機、慾望一直都在積極活動之中,有時還很急迫,力求在意識的行為中得到表現。但因其是為社會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許的衝動,所以當其出現時,就會在意識中喚起焦慮、羞恥感和罪惡感,因之加以抵抗,進行壓抑。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的動機都是向上運動的,向外推的,而意識卻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內緊壓。這就是所謂壓抑。 壓抑的功能是把主體的經歷和回憶各種慾望和衝動保存和隱藏起來,不讓它們在意識中出現。但這些東西並未消失,而是一直潛伏著、活動著,在壓抑的作用下存在於無意識之中。 阿根廷一位心理分析專家奧達拉教授曾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以解釋壓抑的作用,她說:"如果自己的眼睛出了點毛病,帶一副墨鏡來,免得他人看見,此時壓抑就在這裡發揮作用了。捂著、蓋著,不想讓別人看見,但卻引起了他人的猜想--這人大概有懼光症,害怕陽光;也可能猜想是個斜眼或是她剛剛哭過,不願讓別人看見哭腫了的眼睛。墨鏡在這裡是要掩蓋某些東西,即在其背後隱藏著某些東西。這就是壓抑。它一方面在掩飾,另一方面又在暴露;一方面在隱瞞,另一方面又在揭露。壓抑從來不會使被壓抑的東西消失"。這些東西會以夢、口誤、筆誤、記憶錯誤等方式出現,病態的壓抑則可能導致心理疾病--即以神經症的形式表現出來。 弗洛伊德自己曾對其關於意識、無意識和壓抑的關係作過如下形象的說明;"我們把無意識的系統比作一個大的前庭,在這個前庭內,各種精神的衝動,作為個別的存在物,彼此摩肩擦肘,擁擠在一起。從這個前庭通向另一個較小的房間,類似一個會客室,意識就居住於此。但在這兩個房間之間的門檻上,卻站著一個看守人:他傳遞個別的精神衝動,檢查他們,如果他們沒有得到他的許可,他就不讓他們進入會客室……在無意識的前庭內的各種衝動不可能被住在另一個房間的意識看得到,因此,他們當時必然繼續是無意識的。當他們已經成功地向前擠到門檻,但卻又被看守人遣送回去時,那他們就是不適於意識,於是我們就把他們稱之為被壓抑的。然而那些已被看守人准許跨過門檻的衝動,也並非必然會變為有意識的;因為這隻有當他們已經成功地吸引意識顧盼他們一眼時,才會發生。因此,我們就正當地把這第二個房間稱之為前意識系統。……對任何個別的衝動來說,壓抑就在於未能通過看守人從無意識的系統進入前意識的系統。 弗洛伊德在晚期於1923年發表了《自我與本我》一書,進一步用自我和超我代替了"看守人"一說,從而確立了其有關人格構成的學說 性心理發展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精神活動的能量來源於本能,本能是推動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人類最基本的本能有兩類:一類是生的本能,另一類是死亡本能或攻擊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慾本能與個體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種族的繁衍與個體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論者,在他的眼裡,性慾有著廣義的含意,是指人們一切追求快樂的慾望,廣泛的身體快感。性本能衝動是人一切心理活動的內在動力,當這種能量(力比多)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機體的緊張,機體就要尋求途徑釋放能量。弗洛伊德按身體快感區的特點將人的性心理發展劃分為5個階段 : 1、口欲期(0—1歲) 這時期的活動主要是口腔的活動。兒童從吸吮、吞咽、咀嚼等口腔活動獲得對基本需要的滿足,因而口腔一帶成為快感的中心。弗洛伊德認為,口欲期的重要性不僅在於飢餓需求的滿足,更重要的是口腔粘膜的刺激。如果這個時期口欲的滿足不當,如滿足太多,使人失去向前發展的動機;如果在這時期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滿足,以後就會樂觀、信任、有信心。如果這時期口腔活動受到過分限制,就會發生「滯留現象」,長大後將會保留「口腔性格」,包括自戀,主要對自己感興趣,總是要求別人給予或是向別人索求,依賴別人滿足他的需求。有時他也給予別人,但卻是為了回報和得到讚賞。口唇性格的人在工作中追求安全,扮演被動、依賴的角色。他害怕失去,怕別人欺騙他,遇到挫折時易怒或想不開,努力尋求口腔的滿足,養成咬手指、吃手指、吸煙、酗酒、濫吃東西等不良行為習慣。 Coldman-Eisler的研究為口唇期的滿足與否對人格發展的影響提供了依據。在這個研究中,根據斷奶遲早不同將受試者分成二組:一組是早期斷奶者(5個月內),稱為不滿足組;另一組較晚才斷奶(5個月以上),稱為滿足組。比較二組受試者在人格測驗的結果發現差異顯著:不滿足組在悲觀、被動、退縮因素方面的評分較高;滿足組則在樂觀、外向、社會性因素方面的評分較高。 2、 肛欲期(1—3歲) 此期兒童慾望的滿足主要來自於肛門或排便過程。從排泄獲得快感。肛門一帶成為快感的中心。父母正是在這時期訓練兒童養成便溺的衛生習慣。他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排便行為以適應社會的要求。此期兒童經歷排除與保留等方面的衝突,一方面他想根據自己意願排便,追求滿足;另一方面他受到父母的控制,必須忍耐和等待。兒童在肛門期慾望的滿足和他在大小便訓練過程所學到的人際關係方式,對他未來的人格形成產生較大影響,滿足太少或過分滿足均可導致發展的滯留,形成所謂肛門性格。肛門性格的特徵:有較多的"應該",希望將自己的方式加在別的人和事上;內心衝突較多,主要在於抓住或放棄,反抗或順從,誰控制誰的問題。或是過分尖刻和倔強,過度愛整潔,過分注意小節,或是不整潔、浪費、無條理、放肆等。 3、性器欲期(3—7歲) 此期的孩子行為上開始出現性別之分。在最初階段(3-5歲),他們的性能量(力比多)都是指向自身,他的快樂是自樂。出於無意識的好奇心產生了對自己性器官的興趣,性器官成了獲得滿足快樂的主要來源。他們很好奇,為什麼男孩有陰莖而女孩沒有,他們不僅通過玩弄生殖器獲得滿足,而且通過想像獲得滿足。 在後期則發生了重大變化。開始將性能量指向外界對象,開始對異性父母眷戀,對同性父母嫉恨,這種感情更具性的意義,不過還只是心理上的性愛而非生理上的性愛。期間充滿複雜的矛盾和衝突:男孩的性能量(快樂的慾望)指向母親,叫做俄狄浦斯情結即戀母情結,女孩的性能量(快樂的慾望)指向父親叫做厄勒克特拉情結即戀父情節,男孩的慾望指向母親時,總要無意識地與父親爭奪愛,敵視父親。這種衝突導致小男孩害怕父親懲罰自己的戀母感情,擔心父親閹割自己的生殖器——閹割焦慮。為了尋求解脫焦慮,男孩試圖認同父親,即仿效父親的行為,學習父親的言談舉止,使之內化成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想像自己與父親分享了母親的愛。通過認同,解決了戀母情緒,順利進入下一發展階段。女孩因自己沒有陰莖而對母親不滿,將愛轉向父親,性心理發展也大致經過了一個從戀父到放棄戀父,與母親同化的過程。在這一階段,人格、性別同一性、道德良心都開始形成了,這是人生髮展的最重要階段。 這一階段的矛盾和衝突的解決,對其將來性別特徵的形成和對異性的態度及性生活是很重要的。如果這一階段發展滯留或失敗,可以導致將來的許多行為問題,如所謂的"性器官人格":對於男性,經常表現為粗魯、自誇、競爭、追求成功以吸引女性;女性則表現為天真,表現自己的魅力、調情以吸引男性。也會形成攻擊性或各種「性偏離」的人格 在口腔期、肛門期和性器期的發展過程中,大部分人格特徵便已形成。 4.潛伏期(6~12歲) 此期小兒早期的性慾衝動被壓抑到潛意識領域,把精力投放到智力及身體的活動上,小兒的快感不再限於自己的身體,轉而注意自己周圍環境中的事物,愉快感來自於對外界環境的體驗,喜歡與同性別的夥伴遊戲或一起活動。發展同性的友誼,由此,社會行為進一步發展並學習人際交往經驗以及現實生活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如果發展好,能促進自我發展。此期發展不順利,則會造成強迫性人格。 5、生殖期 幼年時被壓抑的性衝動復活。青春期性腺的成熟增多了里比多衝動,並將里比多能量轉向家庭之外的某異性身上。對異性的交往和想像成為其快樂慾望的主要部分。其特徵是異性愛的傾向佔優勢。逐漸從自私的、追求快樂的孩子,發展出利他的精神,從對父母依賴中解脫出來,成為較現實的和社會化的成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有了成年的性慾,成年人成熟的性慾以生殖器性交為最高快樂形式,以生育繁衍後代為目的。 弗洛伊德在後期對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納托斯,它是促使人類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狀態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終結,是生命的最後穩定狀態,生命只有在這時才不再需要為滿足生理慾望而鬥爭。只有在此時,生命不再有焦慮和抑鬱,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終目標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擊、破壞、戰爭等一切毀滅行為。當它轉向機體內部時,導致個體的自責,甚至自傷自殺,當它轉向外部世界時,導致對他人的攻擊、仇恨、謀殺等。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認為成人人格的基本組成部分在前三個發展階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兒童的早年環境、早期經歷對其成年後的人格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許多成人的變態心理、心理衝突都可追溯到早期創傷性經歷和壓抑的情結。強調童年經歷對人格形成的影響,重視父母對兒童的態度,這對於認識人格發展是很有意義的。事實上後來許多研究也證實早期經驗對日後行為的影響至關重要。 但是弗洛伊德的理論也有明顯的不足,如過分強調生物本能的作用,強調性的作用,對成年以後的人格發展沒有足夠的重視。 人格結構理論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屬於生物性要素,自我屬於心理性要素,超我屬於社會性要素。 1、本我。 本我是人格的基本體系,它代表著人最原始的一面,是由一切與生俱來的本能衝動所組成。它潛伏了人的各種慾望,如性慾望、覓食慾望、求安全慾望和攻擊慾望等。弗洛伊德把本我種具有的精神能量稱為「力比多」。他還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生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心理能量在本我內不斷地積蓄著、增長著,這會致使內部緊張度太高而不能忍受,而尋找釋放能量的方式以求得能量的均衡。因此,本我只受「歡樂原則」的支配,其目的為減輕緊張,避免痛苦,獲得快樂。本我是非理性、非道德的,它一味尋求無條件的、即刻的滿足,永遠不會成熟,也不會思考,僅有欲求行動。本我屬於潛意識層面,但也可浮現在前意識或意識中。 2、自我。 自我是與真實的外界相接觸的部分,它是管理、控制和調整人格的執行者,它的職責在於協調本我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自我受「現實原則」支配,能做現實性和邏輯性的思考,並根據顯示情況作出計劃以滿足本我的欲求,即是說自我不僅顧及主觀的現實層面,也能區別外在世界的心理印象與外在事物之間的關係。 3、超我。 超我是人格中道德或正義的部分。它是一個人的道德信條,主要判斷行為的好與壞、對與錯。它代表理想而非現實,努力追求完美而非快樂。它也是傳統價值和社會理想的代表,這些傳統價值與社會理想是由父母傳遞給兒女的。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這三者構成,本我、自我、超我之間不是靜止的而是存在不斷的交互作用。自我在超我的監督下,按現時可能的情況,只允許來自本能的衝動做有限的表現。在一個健康的人格中,這三種人格結構的作用必然是均衡的。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原動力。超我的職責是監督控制主體按社會道德的標準行事。而自我則對上按超我的要求去做,對下吸收本我的原動力,調整其衝動的慾望,對外適應現實環境,對內調整心理平衡。如果這三種力量不能保持這種動態平衡,則會導致心理失常的產生。 客體關係理論

客體關係理論和自體心理學是現代精神分析的兩個重要理論分支。客體關係理論創始人是梅蘭妮。克萊茵

客體關係理論是心理動力取向的人格發展理論,主張人類行為的動力源自尋求客體。客體關係理論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論框架中探討人際關係,更強調環境的影響。認為真正影響一個人精神發展過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嬰兒與父母的關係。此理論探討的是嬰兒與母親的關係如何影響個體的精神結構以及個體如何成長起來,將人格發展的重心從俄底普斯情結轉移到從出生到3歲的俄底普斯前期的衝突之上。

客體關係是指存在一個人內在精神中的人際關係形態的模式。客體是一個與自體相對應的概念,客體指的是一個被愛著或恨著的人物,地方,東西,或者幻想,包括內在客體和外在客體。外在客體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東西,內在客體指的是心理表象,即與客體有關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覺或記憶。自體也是一種心理表象,指的總是一個內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屬於自己的想法,感覺或幻想。

梅蘭妮。克萊茵是兒童精神分析的先驅。認為兒童天生就具有死亡本能,即攻擊性,破壞性本能。他們的心理世界充滿了原始的衝動,謀殺和自殺的傾向。任何內驅力和本能都是與客體相聯繫的。初生嬰兒只能根據他所體驗到的客體的好或壞來代表這個客體。此時,他所體驗到的只是客體的部分特徵,所以稱為部分客體。本能和內驅力支配著嬰兒的內部世界。客體關係以內驅力或本能形式呈現出來。兒童的焦慮與恐懼都源於死亡本能。當客體引起嬰兒的恐懼和焦慮時,為了防止報復或被毀滅,而想控制客體甚至毀滅客體。他會採取例如投射,內射,分裂,理想化與貶抑,投射認同的心理機制。嬰兒不斷地運用心理機制來控制他們的欲求和需要,逐漸能把同一客體的各種不同特徵整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完整的客體表象,並建立客體關係。

梅蘭妮。克萊茵認為,死亡本能是引起兒童內在焦慮和被迫害感的原因,由不同客體引發的被迫害感激發了他對被報復的恐懼,而這種早期的的焦慮和恐懼又會影響以後的客體關係。在治療中,個體與客體的關係以移情的方式轉移到治療師身上,治療師要對這些移情進行解釋與分析,讓早期被內化到病人生活中的客體和內在衝突再外化,通過修正內化的客體減輕病人的內在焦慮。

馬勒把客體關係概念集中在一個人的心理誕生方面,她認為心理誕生是一個分離與個體化的過程,由此嬰兒才能與母親分離並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嬰兒心理誕生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自閉,共生,分離-個體化,建立客體恆久性。馬認為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務,挑戰和危機。如果兒童特定發展階段不能如期完成或突遇創傷性事件,便會導致眼前的心理障礙。尤其在封閉階段和共生階段親子關係中斷或者遇到嚴重的創傷性事件,就會導致各種嚴重的心理障礙。尤其在封閉階段和共生階段親子關係的中斷或者遇到嚴重的創傷性事件,就會導致各種嚴重的心理障礙。當分離與個體化過程均停頓或者失敗時,常導致精神病或邊緣型人格違常;當分離過程停頓或失敗,但個體化過程正常,常導致自戀型人格違常。馬認為,治療就是讓病人重新經歷早期的發展歷程,達到較高水平的客體關係。

客體關係理論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解釋與治療

邊緣型人格的特徵為平時情緒焦慮,易怒,易衝動,長期空虛孤獨,憂鬱不安,如遇壓力事件則易導致短暫性精神病,表現出短暫的激動,幻聽及妄想等癥狀。用客體關係理論解釋邊緣型人格,即是以人格發展和親子互動的觀點解釋此類人格精神病理的心理成因。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自體與客體表象雖已分離,但仍將事物看作分裂的兩極,不能統合好壞,黑白,愛恨,是非等概念,對事物有理想化和貶抑兩種全然的看法,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對同一個人有完全相反的評價。

客體關係論認為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心理機制主要包括分裂,理想化與貶抑以及人際間的投射認同。分裂即患者將事物分裂為全好或全壞,這是此類人格最基本的心理機制。理想化即患者認為客體事物是完美的,而自體則毫無價值,相反,貶抑即患者認為自體是完美的,而客體是毫無價值的。這種心理機制導致患者不能在內心統合包含好與壞兩方面的客體,而使其很快的對客體產生崇拜,而後又發現其缺點而完全否定。人際間的投射認同是指患者將其自體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客體身上,然後再企圖控制或廢除客體上被投射的自體部分,從而導致兩人間關係的緊張狀態,患者的投射經客體反應後加以修飾,又再度內射到患者心中。

客體關係理論學者認為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成因有兩種,衝突論和缺陷論。衝突論認為邊緣型人格障礙可能天生具有較多的攻擊性和死亡本能,或是由於幼時母子關係的挫折而產生對客體的嫉妒和恨。即兒童為了維持和母親的關係,將不好的客體部分內化到自體中,同時將好的客體保存下來,從而將情緒分裂為愛恨兩極。缺陷論認為邊緣型人格患者在幼時缺乏夠好的母親的照顧,形成內心的空虛感或孤獨感。

心理治療師對此類障礙患者會談中應注意使用澄清,詮釋等治療技巧。澄清即詢問進一步信息以暴露患者內心的矛盾。詮釋是對患者病症的形成過程加以解釋。邊緣型人格者可能在不同時間出現攻擊性或內心敏感不安兩種情況:在患者衝突不安時,治療師表現出包容性和共情的態度可緩解患者的不安,同時可通過人際間的投射認同修正患者投射出來的自體部分,經內射使其自體得到重建。當患者出現攻擊性時,治療師應給予適當的限制,當設立限制時,對治療者相當重要的就是承認自己的局限。如此一來,患者就不會把治療者理想化,也不會認為治療無效完全是自己的錯。對於邊緣型患者而言,限制的設立應該維持在最小程度。

心理自我防禦 自我防禦機制是自我用來應付本我和超我壓力的手段。當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脅而引起強烈的焦慮和罪惡感時,焦慮將無意識地激活一系列的防禦機制,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

關於自我防禦機制,首先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後由他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對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在她的著作《自我和防禦機制》中強調「每一個人,無論是正常人還是神經症患者的某種行為或言語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防禦機制中的一個或幾個特徵性的組成成份。」 -

只要能夠運用這些防禦機制來維持平衡,而沒有表現出適應不良的行為,那就不能看作是病態。只有在不適當的時機,不適當地應用防禦機制以致不論在自己內心安寧方面還是與他人的交往方面都和他的生活不相稱、不相和諧時才可以稱之為病態。如果一個人對任何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不愉快情感都做出刻板的、不加選擇的、公式化的防禦反應,便可以認為他是患了神經症。 -

自我防禦機制有很多,可給予不同的分類。如成熟性防禦和不成熟性防禦、積極防禦和消極防禦等等。現將幾種常見的防禦機制介紹如下: -

(1)否認,是指對某種痛苦的現實無意識地加以否定。由於不承認似乎就不會痛苦。鴕鳥把它的頭埋在沙子里就意味著不可接受的東西不存在,否認正是如此。一個心愛的人已死亡,可仍相信或認定他還活著或即將回來,甚至還為他做些什麼;一個癌症病人可否認自己患了嚴重的迫近死亡的疾病,儘管他也可能就是一位通曉該疾病的知名度很高的醫生。這一過程可使一個人逐漸地接受現實而不致一下子承受不了壞消息或痛苦。的確是一種保護性質的、正常的防禦。只有在干擾了正常行為時才能算是病態的。 -

(2)壓抑,是指把意識所不能接受的觀念、情感或衝動抑制到無意識中去。它雖不能隨意回憶,但可通過其他心理機制的作用以偽裝的形式出現。對痛苦體驗的選擇性遺忘就是壓抑的表現,說漏嘴就是被壓抑的東西突然突破自我防線而產生的現象。 -

(3)合理化,又稱文飾作用,指無意識地用一種通過似乎有理的解釋或實際上站不住腳的理由來為其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為或動機辯護以使其可以接受。如對兒童的軀體虐待可說成是「玉不琢不成器,樹不伐不成材」、「打是疼罵是愛」。合理化有兩種表現: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檸檬心理,即當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檸檬時,就說檸檬是甜的。兩者均是掩蓋其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的安寧。 -

(4)移置,是無意識地將指向某一對象的情緒、意圖或幻想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替代的象徵物上,以減輕精神負擔取得心理安寧。如一個孩子被媽媽打後,滿腔憤怒,難以回敬,轉而踢倒身邊板凳,把對媽媽的怒氣轉移到身邊的物體上(如「替罪羊」)。這時雖然客體變了,但其衝動的性質及其目的仍然未改變。在心理治療中,情感的無意識移置既是移情的基礎,也是反移情的基礎。 (遷怒屬於移置) -

(5)投射,分為內投和外投。

內投是嬰兒早期的心理特徵之一,(即使還未學會說話走路)指個體把外界的東西吸收到自己內心裡,變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從而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乃至最終定型。

外投是指自我將不能接受的衝動、慾望或觀念歸因(投射)於客觀或別人。這在嬰兒可認為是相對正常的,在成年人則可由於極度地歪曲現實而成為偏執妄想。 (別人也是這樣的,這樣的事多的是;都是他們的錯) -

(6)反向形成,是指對內心的一種難以接受的觀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態度與行為表現出來。如一個有強烈的性衝動壓抑的人可積极參与檢查淫穢讀物或影片的活動。(衝動無法達到滿足時,通過憎恨消解衝動,以達到心理平衡) -

(7)過度代償,又稱過度補償,是指一個真正的或幻想的軀體或心理缺陷可通過代償而得到超乎尋常的糾正。這是一個意識的或無意識的過程。如有些殘廢人可導致驚人的努力而變成世界著名的運動員。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變成一位說話流利的演說家。 -

(8)抵消,是指一個不能接受的行為通過象徵性地而且反覆地用相反的行為加以顯示,以圖解除焦慮。如說了不吉利的話就「呸、呸」朝地上吐口水,或說句吉利話來抵消晦氣或不吉祥的感覺。除夕打碎了碗,說上一句「歲歲(碎)平安!」。 -

(9)升華,是指一種最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防禦機制。因為它可以把社會所不能接受的性慾或攻擊性衝動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轉向更高級的、社會所能接受的目標或渠道,進行各種創造性的活動。文藝家的一些著名創作如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等,均可見到升華機制的作用。這是把本能主要是性能量轉移到一個有社會價值的對象或目標上去。 -

(10)幽默,是指對於困境以幽默的方式處理。它沒有個人的不適及沒有不快地影響別人情感的公開顯露。它與詼諧、說笑話還不完全一樣。幽默仍然允許一個人承擔及集中注意於困窘的境遇上,而詼諧、打趣的話卻引起分心或使從情感的問題上移開。 -

(11)認同,是指無意識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愛和尊崇的人)之長歸為已有,作為自己行為的一部分去表達,藉以排解焦慮與適應的一種防禦手段。如高官顯貴的子女常以父輩之尊為己尊,遇到挫折則自抬身價,作出坦然自若的神態,以免除在人們面前的尷尬局面。兒童在作業時遇到困難時,常說:「我要學習解放軍叔叔」,從而有力量和信心把作業堅持下去,直到成功。 -

(12)退行,是指個體在遇到挫折和應激時,心理活動退回到較早年齡階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應付當前情景,是一種反成熟的倒退現象。如一個男人感受到了「中年危機」,害怕變老而死去,為了避免與無意識恐懼相連的焦慮,他可能退行到青年時期,變得不負責任、開賽車兜風、試著與女性約會,甚至吃兒童食品。另一個退行的例子是,已婚的成人搬回家跟媽媽住,無論如何這是婚姻中的一個問題。

(13)轉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慮轉化為軀體癥狀表現出來,從而避開了心理焦慮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內心焦慮或心理衝突往往以軀體化的癥狀表現出來,如癱瘓、失音、抽搐,暈厥、痙攣性斜頸等等,病者自己對此完全不知覺,轉化的動機完全是潛意識的,是病者意識不能承認的。

僅以上述就可以看出,自我防禦機制有以下幾個特徵: -

(1)防禦機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們是無意識的或至少是部分無意識的。固然,我們時常會做一些意識的努力,但真正的防禦機制是無意識進行的。 -

(2)防禦機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過自我美化(價值提高)而保護自己及防護自己免於受傷害。從它的作用和性質來看,可分為積極的防禦機制和消極的防禦機制兩種。 -

(3)防禦機制似有自我欺騙的性質,即以掩飾或偽裝我們真正的動機,或否認對我們可能引起焦慮的衝動、動作或記憶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禦機制是藉歪曲知覺、記憶、動作、動機及思維,或完全阻斷某一心理過程而防禦自我免於焦慮。實際上,它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法。 -

(4)防禦機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們在維持正常心理健康狀態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禦功能作用改變的結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狀態。 -

(5)防禦機制可以單一地表達,也可以重迭地表達。例如,某工人在車間受到組長批評,於是說:「我才不在乎呢!」隨後在工作中有意無意地摔摔打打,製造廢品以消心中之憤,就是合理化與遷怒的雙重作用。


推薦閱讀:

守候-光陰無價
[父母規]你注意了嗎?孩子情緒壓抑的5個表現
不同人格水平下的防禦機制27—反向形成(下)
長期住在壓抑的環境里,人會變得怎樣?這樣裝修的話什麼壓力都沒了。
哪些病是「郁女病」? 與壓抑的心緒有關

TAG:意識 | 精神分析 | 精神 | 理論 | 壓抑 | 無意識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