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後重排之連台本戲淺談(附珍貴視頻)
筆者認為連台本戲作為在京劇舞台歷史上有兩個最為鼎盛的時期。
一為同宣之年,時皮黃初盛,原本所屬昆弋本戲的大量本戲相繼翻改為皮黃;其中多以連台為主;譬如《昭代簫韶》、《昇平寶鑒》、《鼎峙春秋》等,或整本翻演如《昭代簫韶》,或將其中的數折單獨摘出翻為皮黃如《勸善金科》《鼎峙春秋》(由《勸善金科》所出之皮黃十本《目連記》;《鼎峙春秋》則為一本28冊240出,其因襲前代就文雜湊成篇,後世所演之三國戲者,大抵皆源此本)。
二為民國之時(主要為20年代,民國六年至二十六年之間),期間如夏章奎、夏月潤、趙如泉、周信芳、白玉昆、杜文林等名角相繼排演《狸貓換太子》、《飛龍傳》、《濟公傳》、《怪俠歐陽德》、《七劍十三俠》等戲;連台本戲的演出一直持續到建國之後的50年代(50主要有1954年天蟾京劇團特邀李如春之八本包公、新華京劇團王少樓之七本封神榜,1958年上海京劇院李仲林之七俠五義、北京京劇團李慶春之頭本濟公傳、紅星京劇團白玉艷之荒江女俠等)60年代雖偶有演出,已不常見。
之後的二十年間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連台本戲與傳統戲則陷入全面沒落的境況下,直至76年恢復傳統戲之後,連本戲才又整體重現與舞台(此前雖有75年上海京劇院之二本封神榜,但是並沒有形成規模)。自70年代末至80年代,南方各大院團相繼整理復排連台本戲,其中以上海為最。
1979年12月由上海京劇院一團齊淑芳、鄧立國主演的上部《宏碧緣》在勞動劇場復演,此時距離上次上海京劇院演出此戲已過了17年。
民國後上海京劇院首次復排此劇為1962年,時由張美娟飾花碧蓮,王寶山、沈金波、童祥苓飾駱宏勛,趙文奎、王正屏飾花振芳,並與6月18日在中國大戲院演出上集,戲從花碧蓮捉猴始,後續揚州打擂,至四傑村盜葯止;下集由於未能通過審查,未能上演;直至1980年9月23日才由齊淑芳、鄧立國重新與勞動劇院重新復排演出下部《宏碧緣》。此外1979年-1980年尚有煙台京劇團排演四本《狸貓換太子》,青海京劇團亦排演四本《狸貓換太子》。
《宏碧緣》與《狸貓換太子》的復演為80年代連台本戲重現與京劇舞台之肇端,此後1980年上海京劇院三團復排頭二本《七俠五義》,由李林仲、李桐森、孫正陽、黃正勤、孫鵬志等主演。(頭本與1980年3月演出與勞動劇場,由封御貓始、中帶花園鋤奸、兄弟反目,至獨龍橋止;二本與1981年6月上演,由水擒白玉堂始至銅網陣止)。後1982年二團排演三本封神榜,由李瑞來改編整理,王嘯麟、張信忠、馬博敏等主演(頭本封神榜由紂王提詩始、中帶進妲己、姜皇后、賈氏墜樓、梅伯炮烙、商容撞柱)。
【上海京劇院二團二本封神榜之反五關】
除上海京劇院之外,尚有1980年九江京劇團(原廬山京劇團,時李如春為團長、洪雲艷、鄭立恆副團長;1969年遷九江,自是為九江京劇團)排演之三本《包公》。時由丁志鵬飾包公、鄭鳴春(鄭立恆子)飾展昭、閻曉鳴(父為有『小紅生泰斗』之稱之閻正明,外祖父為林樹森)飾八賢王。時頭本包公自造御鍘始,後接打鑾駕、鍘國舅、遇太后;二本包公為查御街、審國槐、打龍袍、拿龐吉;三本包公為三搜府、審龐吉、查鳳陽、鍘包勉。據筆者從鄭鳴春處求證到,此三本包公大路全遵李如春之演法、將李如春之八本《包公》保留其中最主要的三本排演而成。
丁志鵬之三本《包公》
此外尚有1980年福建京劇團之《七俠五義》,1982年黑龍江京劇團之二本《呼家將》,景德鎮京劇團之《封神榜》、《狸貓換太子》王全熹主演,1985年南昌京劇團王超群之《活佛濟公》等。
以上就80年代所演出的連台本戲一點淺談,因篇幅限制不予展開論述;不周之處悉請諸君指正。
推薦閱讀:
※《wwe夏日狂潮2017》完整視頻中,你最看好誰?
※假臉姐妹團成員大換血!甘薇出局李小璐稱王,撞臉似複製粘貼好尷尬?
※一個視頻帶你了解 Python3
※【視頻】西裝領的立體裁剪教程
※視頻:香港禮賓府開放日 吸引大批民眾參觀
TAG: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