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康泰時鏡頭

康泰時最早作為久負盛名的德國相機品牌,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其由蔡司設計的鏡頭是膠捲時代的王者。CY口全名叫Cantax/Yoshica介面(康泰時/亞西卡介面),是康泰時和日本相機廠商亞西卡共同制定的介面標準,適用於康泰時早期的CY口膠捲相機,比如167MT。

CY口的康泰時鏡頭群規模龐大,每一顆鏡頭背後都有一個傳奇的故事,Tessar、Distagon、Plannar、Sonnar這些由100年前的天才數學家們徒手計算出來的的光學結構,更是成為後來者的楷模。尼康佳能無不從抄襲這些近乎完美的結構開始一點一點發展壯大(當然,還有一位不能不提的「萊卡」)。正因為如此,每一顆鏡頭都被賦予了迥異的個性,在不同的焦段上各霸一方。傳說中蔡司最早所在的東德附近,盛產號稱世界上最純凈的玻璃,最好的玻璃配最好的結構,讓每一束光線盡情地在其中折射變向,毫無保留地貫通前後。

近乎完美的光學設計,輔以德國精良的機械技術,使每顆康泰時CY口蔡司頭成為收藏級工業品。康泰時CY口蔡司鏡頭全金屬結構,無論扁到餅乾頭Tessar 45/2.8、胖到人像皇Planar 85/1.4、長到小鋼炮Vario-Sonnar 80-200/2.8,無不給人厚實穩重的感覺。通身烏黑的烤漆與鮮紅、純白、翠綠和金黃的印字相映襯,穩重之下又不失活潑。內外兩層銅製高精度的羅口金屬套桶,甚至在不使用黃油潤滑的情況下就可以保證內外的緊密相貼和柔暢轉動,使得對焦的手感溫柔又不失硬朗、輕巧又不失粘度。銅製結構的硬度還保證了鏡頭的壽命,使其經久耐用,哪怕歷經數代仍不失當年風采。光圈環方面,其特有的彈珠結構避免了一般的彈簧片結構老化後所帶來的「沙啞」聲,讓其永葆清脆。

故事到這裡還沒完,讓無數色友們為之傾倒的除了上面的兩項以外,其印在鏡頭正面的紅色的T*標誌可謂是鍍膜領域裡的標杆。蔡司專利的T*多層反射鍍膜,對射入鏡頭的光線進行最優化的篩選,去除對成像有影響的雜色。且不說鍍膜到底對成像有何印象,光看一眼鏡片在照明下的絢麗反光就會讓人幻覺眼前的不是玻璃,而是水晶。

由於機身技術的進步,也分為AE和MM兩種,後者相比前者加入了自動測光功能,具體表現在介面部分的形狀有些細微不同,並且光圈撥桿的構造也有些區別。不過最容易辨識的一點,大部分的全黑介面的CY口是AE;銀色介面是MM。這兩個區別,再加上前面所說到的產地的變換,使得同一各型號的鏡頭,有了AEG、MMG、AEJ和MMJ四種。

從品質的角度來說,四者的順序為MMG、MMJ、AEJ、AEG。而具體考慮到實際情況,無論是AEJ還是AEG,普遍年代久遠,成色較差。而且介面是黑漆,劃痕非常明顯;MMG雖好但是稀少並且價格極其昂貴;所以剩下MMJ才是合理的選購對象。可惜京瓷也跟不上數碼化的腳步,終於在2005年宣布放棄康泰時品牌,停止生產旗下所有康泰時的產品。消息一出,讓無數蔡司迷唏噓不已。

可是康泰時CY口蔡司鏡頭卻並沒有因為京瓷的停產而銷聲匿跡,反而隨著數碼單反的普及而頑強地生存下來。現在只要使用一個CY-EOS轉接環,康泰時CY的蔡司鏡頭可以輕鬆地用在佳能的各款單反上。尤其是隨著全副單反平民化的呼聲越來越高的今天,為全幅而生的康泰時CY口蔡司鏡頭相比眾多數碼鏡頭來說又橫生出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優勢。這裡要提一下的是,喜歡蔡司的佳能用戶應該是最幸運的,囿於介面口徑大小以及法蘭深度的限制,康泰時CY口蔡司鏡頭只能轉接到佳能的機器上,而其他品牌均不可以。其他品牌的用戶如要嘗「蔡司味」,那隻能購買昂貴的由蔡司和亞西卡共同生產的各自介面鏡頭,尼康的用戶可以選購蔡司ZF口鏡頭;賓得是ZK口;索尼是阿爾法口。所以,同樣是蔡司的光學結構、蔡司的鍍膜,雖然停產,但仍然活躍在二手市場的CY口蔡司鏡頭,無非是最實惠的選擇。

雖然京瓷已經在2005年結束了單反照相機事業,但是其遺有數量龐大的YC口手動鏡頭,這些鏡頭素質非凡,無論是在膠片單反相機上,還是轉接到數碼機上,都具有相當的魅力。

康泰時 YC口的鏡頭水極深,以功能分類,有MM型和AE型兩種,以產地分類,又分為德產和日產,還有以鍍膜顏色分類,前後期號碼的差別,紀念版和普通版的差別,往往使得初涉康泰時的色友們眼花繚亂,而不同種類鏡頭價格的巨大差異,更令人無從下手。如果對YC口鏡頭歷史不夠了解,這裡推薦幾篇文章,相信諸位閱讀後就會有入康泰時門的想法甚至衝動了。

言歸正傳,當各位對康泰時的YC口鏡頭有所了解後,我們來討論鏡頭的選擇和搭配。

第一章

全變焦配置

相比日本廠家,康泰時 YC口的變焦鏡頭並不算多,這並不是說Zeiss公司不擅於設計變焦鏡頭,恰恰相反,由於蔡司對於變焦鏡頭的設計是非常嚴謹的,因而使得其變焦鏡頭幾乎支支是可以獨霸一方的角色,而且,他們都有一個非常統一的名字——Vario-Sonnar。這其中的Vario,就是變化的意思,意味著這支鏡頭是變焦鏡頭,這種人性化的命名方式,更是為蔡司使用者津津樂道。

首先來說說標準變焦,康泰時前後一共生產過5支標準變焦鏡頭,他們分別是:

Vario-Sonnar T* 28-85/3.3-4

Vario-Sonnar T* 28-70/3.5-4.5

Vario-Sonnar T* 35-70/3.4

Vario-Sonnar T* 35-135/3.3-4.5

Vario-Sonnar T* 40-80/3.5

這其中VS40-80是比較老的鏡頭,在90年代初期就已經停產,市場上存量很小,雖然有人說這支鏡頭有濃厚的德味,但是考慮到成色,價格和焦段均不是很合適,這裡就不做推薦。

其餘4支,都延續到最後期的生產,這其中最值得推薦是VS28-85,這支鏡頭市場上存量大,焦段覆蓋廣角到中焦,價格適中,而且全是後期的MM鏡頭,在功能上沒有任何損失,充分具備一鏡走天涯的基本條件。最重要的是,這支鏡頭的成像質量在世界上所有的135標準變焦鏡頭中獨佔鰲頭,在哈蘇實驗室的測試中,其得到了4.0的高分,位列標準變焦鏡頭首位。雖然這支鏡頭的濾鏡口徑達到了變態的82,雖然有些蔡司使用者宣稱此鏡色彩稍淡,蔡司味不濃,但作為便捷性位先的標準變焦鏡頭,還有比VS28-85更出色的嗎?順便提一下,康泰時當年給VS28-85的定價是154000日元,按照日元/20=人民幣零售價的規律,這支鏡頭市值7700元RMB,而現在可以以其一半的價格將其請回家,實在是超值。

對某些荷包不鼓的人來說,VS28-85二手近4K的價格似乎還稍貴,沒關係,蔡司早已為你準備好了廉價的選擇,這就是VS28-70,VS28-70是康泰時最後期的鏡頭,1997年才開始生產,這支鏡頭價格不貴,體積小巧,濾鏡口徑只有很普通的67,而且是康泰時

YC唯一一支使用旋轉變焦環變焦的鏡頭,在使用上非常方便。配合下文介紹的VS80-200,足以構成Zeiss變焦的小資搭配,走南闖北都遊刃有餘。

康泰時的長焦變焦種類不多,一共只有三款,但是每一款都很有來頭,他們分別是:

Vario-Sonnar T* 80-200/4

Vario-Sonnar T* 100-300/4.5-5.6

Vario-Sonnar T* 70-210/3.5

首先推出的是小巧的80-200/4,這款鏡頭由於指標接近Canon著名的EF70-200/

4L而被親切的稱為Zeiss小小白,但實際上,VS80-200在1996年就已經被推向市場,整整比Canon的XXB早三年。VS80-200雖然鏡筒是全金屬,但是重量只有區區680克,這對於輕便為上的驢友們而言是非常可貴的,更令人興奮的是,其濾鏡口徑只有55,和許多蔡司的輕量級定焦一致,充分體貼用戶們的荷包。儘管蔡司沒有在這支鏡頭上下猛料用上超低色散鏡片(主要是考慮到成本問題),但其在200段全開光圈的解析力表現依然可圈可點,通常的說法僅僅是色彩略有不足,一旦收縮光圈後,飽和度就能大大提升。除了價格,重量上的優勢,VS80-200的最近對焦距離全程均為1米,可以充當小微距使用(適馬近兩年主推的XHM最近對焦距離也只有0.95米,考慮到10年前蔡司就能做到如此近的對焦距離,實屬不易)。

小資搭配推薦:

*

Vario-Sonnar T* 28-70/3.5-4.5 + Vario-Sonnar T* 80-200/4

(價格大致在5.5K)

標準段加強:

*

Vario-Sonnar 28-85/3.3-4 + Vario-Sonnar T* 80-200/4

(價格大致在6.5K)

如果覺得VS80-200過於小巧,則可以考慮Vario-Sonnar T* 100-300/4.5-5.6,這支鏡頭價格和體積都較VS80-200提高了一個檔次(價格6.5K,重量925克),最長焦段也提升至誘人的300。千萬不要把這支鏡頭和日系那些規格接近的70-300狗頭長焦作對比,因為在它平靜的外表下面,蔡司破天荒地使用了3片異常色散鏡片;由於蔡司有超強的設計功力,使用異常色散鏡片是極為吝嗇的,而VS100-300一下子擁有3片,其實力當然在這個規格的鏡頭中鶴立雞群。此鏡的唯一不足在於鏡身太長而沒有配備腳架環,導致使用時有些頭重腳輕。

長焦加強搭配:

*

Vario-Sonnar 28-85/3.3-4 + Vario-Sonnar T* 100-300/4.5-5.6

(價格大致在10K)

如果覺得VS100-300光圈大小不過癮,那蔡司依然為你準備了骨灰級的兵器。那就是傳說中的VS70-210,此鏡僅僅在80年代在德國生產,是蔡司大躍進時期的產物,其龐大的身軀,重量高達1145G,價格在當時更是天價。由於銷路不佳,康泰時在1989年就將其停產。然此鏡因光圈大,成像極具立體感,且具有1:2微距的獨門絕技,加上傳奇的身世,在蔡司燒友中擁有絕佳的口碑。配合VS28-85、

即使在數碼橫流的今天,亦可天下無敵。

高像質高價格配置

*

Vario-Sonnar 28-85/3.3-4 + Vario-Sonnar T* 70-200/3.5

(價格大致在13K)

YC口的變焦鏡頭,不可不談VS35-135,這支鏡頭是蔡司唯一的一支大變焦比鏡頭,集大,重,貴,猛於一身。我雖然沒用過這枚鏡頭,但是蔡友們對此鏡頭往往用到了最高級別的褒揚,比如超乎想像的微細節,蔡司味很重,全焦段達到或超過定焦水準等等,甚至有傳言說:蔡司工程師們都認為這是他們製造的最好的變焦鏡頭。此鏡雖然最近對焦距離頗遠,但是其在35段可以進入微距模式,增強了功能上的靈活性。

一鏡走天涯配置:

*

Vario-Sonnar T* 35-135/3.3-4.5

(價格大致在6K)

VS30-70由於其焦段範圍小,不適合作為變焦鏡頭搭配中的一員,不過我會在下文的定變結合篇推薦它。

談完了變焦,我們進入本文的重點——定焦。通常攝影界的說法是,康泰時系統的變焦雖然牛,但是其精華卻在定焦。如果玩康泰時

MF系統而不入一兩隻定焦的話,實在是一件頗為遺憾的事情。

從價格上來分類,蔡司的價格分為低價,中價,高價三類。

第二章

全定焦配置低價類

共8支:

Distagon 28/2.8

Distagon 35/2.8

Tessar 45/2.8

Planar 50/1.4

Planar 50/1.7

Sonnar 85/2.8

Sonnar 100/3.5

Sonnar 135/2.8

作為對自己產品極為負責的廠商,蔡司的低價頭絕對是低價不低質,D28/2.8、P50/1.4和S135/2.8的搭配被稱為窮人的勞斯萊斯。在這些低價鏡頭中,D28/2.8,T45/2.8,P50/1.4尤其值得推薦。

D28/2.8是蔡司第一批推出的YC口鏡頭,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不過在這二十多年的歷史中,超過D28/2.8成像水平的單反廣角鏡頭卻鳳毛麟角,在哈蘇試驗室做的MTF測試中,D28/2.8以4.3的超高分位列135單反廣角鏡頭之首,如此的低價高質,只有蔡司才能提供。要說D28/2.8有什麼缺點的話,就是它有個更有蔡司味的哥哥D28/2,導致其被發燒友們所冷落。

作為一支標準鏡頭,P50/1.4從出世之初到停產後,一直好評不斷,其標頭中的標頭地位無可動搖。即使是Canon那支EF50/1.4,因其色彩和標準ISO還原完全一致而被Canon認為是標頭中的標準,但和蔡司相比,總缺乏些寫意的味道。P50/1.4實力平均,大光圈時在保持相當解析度的前提下焦外柔和,反差適中,小光圈時銳度極高,解析力驚人,是一支典型的蔡司風格鏡頭。

P50/1.7是P50/1.4的小弟弟,價格約便宜了800人民幣,但是P50/1.7絕對不是蔡司的「小痰盂」,在做工上,P50/1.7依然保持了蔡司的高水準;在光學結構上,P50/1.7堅持了7片6組的改進型Planar結構,而非日系50/1.8的6片4組結構;在成像上,P50/1.7解析度甚至超過了1.4的大哥。不足之處僅僅是色彩偏淡,最近對焦距離稍大。

窮人的勞斯萊斯搭配中的最後一支鏡頭是S135/2.8,平心而論,此鏡除了價格便宜,最近對焦距離稍遠外,幾乎沒有缺點。作為Sonnar鏡頭,S135焦外柔和,而焦內也足夠銳利(大部分人覺得Sonnar不銳是因為受了關於S180流言的影響,其實Sonnar可以做到很銳,S135是一例,G系列的S90又是一例)。

定焦鏡頭低價配置:

*

Distagon28/2.8 + Planar50/1.7 + Sonnar135/2.8

(價格大致在5K)

*

Distagon28/2.8 + Planar50/1.4 + Sonnar135/2.8

(價格大致在6K)

進入21世紀以後,「小即為美」的鏡頭設計風格開始重新流行,包括Pentax、Nikon、Cosina都推出了又薄又輕的餅乾頭。然而這些餅乾頭在壓縮體積,重量的同時,卻沒有壓縮價格,令人頗為遺憾。事實上,這些餅乾頭80%都沿用了蔡司於上世紀初採用的Tessar設計思路。作為蔡司百年天塞的嫡系繼承者,T45在各方面的表現並不比後誕生幾十年的晚輩遜色,精心的光學設計和T*鍍膜進一步加強了天塞結構通透的優勢,90克的重量和不到2000元的價格使得T45如此的平易近人,把玩性遠遠超過比它貴幾倍的牛鏡。T45還有一支百年紀念版,光學結構和標準版完全一致,只是被賦予了華麗的金色外觀,把玩性上更上一層樓。只是如此精緻的器材,拿到野外拍片卻總有些捨不得。

如此小巧的T45,不配一款秀氣的中長焦鏡頭實在是一大遺憾。幸運的是,蔡司生產了S85,S85體積小巧,完全不同於那些威猛的85毫米大眼睛;且價格合理,成像優異(有流言傳G90就是脫胎於這款S85)。尤其需要指出的是,S85是最容易買到MMG規格的一款鏡頭,而且由於S85受重視程度不高,MMG鏡頭的價格相對平易,對於想一親MMG頭芳澤的燒友來說不啻是一種福音。

定焦鏡頭小巧配置:

*

Distagon28/2.8 + Tessar45/2.8 + Sonnar85/2.8

(價格大致在5.5K)

第三章

全定焦配置中價類

中價類定焦鏡頭是康泰時 MF系統精華中的精華,大家所津津樂道的幾隻鏡頭均來源於此,常見的共11支。

Distagon18/4

Distagon25/2.8

Distagon28/2

Distagon35/1.4

Makro-Plannar60/2.8

Planar85/1.4

Planar100/2

Makro-Planar100/2.8

Sonnar180/2.8

Tele-Tessar300/4

Mirotar500/8

這11支鏡頭中,最著名的是D25、D35、P85和S180,恰好這4支鏡頭在焦段上也極為互補,這裡就作為一套配置逐一推薦。

D25的光學設計最早可追溯到30年以前,也正因為如此,其常常被詬病為大光圈邊緣解析度不夠高,無浮動設計導致近攝成像劣化明顯等等,這些缺點擺在其他廠商身上肯定就是狗頭的代名詞。但是蔡司就是蔡司,D25的中心解析度還是保持了相當的水準,加上D25無可比擬的色彩優勢,一旦使用得當,可以拍出非常具有韻味的片子,而縮小光圈後邊緣解析度的提升又使其成為風光利器(D25的色彩在拍攝風光時具有絕對優勢)。日本資深器材評論家將它評論為「老手的最愛」,在蔡友圈子中,D25更是被褒揚為最具蔡司味道的4支鏡頭之一。

論綜合實力,D35也許是最平均的蔡司鏡頭。大口徑非球面鏡片不但代表了高貴的身價,而且保證了光圈全開時的邊角解析力。浮動鏡組結構則成就了近攝成像的出色。出眾的暗部細節和柔和的焦外使得其成為沙龍攝影的常客。類似「只為此鏡入蔡家」,

「D35將成為我最後一支YC口鏡頭」的評論,是對D35最好的註解。

P85雖然不一定是這個規格中最優秀的鏡頭,但一定是這個規格中最著名的鏡頭。便宜的價格,出色的MTF,優秀的做工手感導致幾乎所有蔡友人手一支,配上RX以上級別的機器在外觀上可謂完美。AEG、MMG、MMJ,藍膜,紫紅膜等等差異又使其被傳奇的光環所籠罩。大光圈反差較低,小光圈時解析度驚人,P85是蔡司製造的一支典型的一鏡多用的鏡頭,無論是拍攝人像,還是風光小品,都不會讓人遺憾。

S180的身世也許是最傳奇的,這支源自奧林匹亞索那的後裔,身上流淌著貴族的血液。然而反差偏低的問題多年來卻使其遭受著「狗頭」的惡名。平心而論,S180雖然反差一般(無論怎麼收光圈,反差都沒有明顯的提高),但是解析度並不遜色(筆者和Canon的EF200/2.8L II對比過,最大光圈解析度不相上下,用好S180,上三腳架是關鍵),經得起放大。S180色彩出眾,焦外柔和,亦是四支最具蔡味的鏡頭之一。

定焦鏡頭標準配置:

*

Distagon25/2.8 + Distagon35/1.4 + Planar85/1.4 +

Sonnar180/2.8

(價格大致在18K)

四支鏡頭的定焦配置略顯繁雜,對大多數人來說,兩支定焦鏡頭的組合足以保打天下。蔡司F2組合中的D28/2和P100/2則為這樣的色友提供了這樣的便捷,而且,這兩支鏡頭素質極高,均為其所在焦段中的姣姣者。

前文提到的D35在弱光下具有異常出色的表現,可是其依然拿不到蔡司弱光之王的名號。D28/2.8雖然MTF極佳,但依然被人忽視。這其中的最大緣由,就是蔡司生產了這支神奇的D28/2。無論何時何地,D28/2都能在解析度,細節上有著一流的表現,特別在弱光的條件下,D28/2所提供的韻味讓人回味無窮,難以抗拒。

P100/2是蔡司較後期開發的鏡頭,其最大的特點是全開光圈成像優異,無論在什麼光圈下都能提供令人極為放心的成像質量,P100明銳度好,紫邊控制出色,適合在數碼單反上使用,除了色彩略素以外,幾乎就沒啥大缺點。(G2在其兵書十二卷中將P100/2列為頂級135鏡頭之一)

D28/2和P100/2組合需要注意的是,這兩支鏡頭都比較吃光,逆光使用時需要更高的技巧,最好都加上遮光罩。

定焦鏡頭精簡精品配置:

*

Distagon28/2 + Planar100/2

(價格大致在14K)

最後的一個組合是個人拍腦瓜想出來的,畢竟這個組合的焦段間隔極大,也許只有美國的先鋒派攝影師會採用,這個組合的成員分別是D18、

MP100(MP60)和TT300(M500)。

D18是蔡司中最讓人矛盾的鏡頭,位列4支最有蔡司味的鏡頭之一,喜歡它的人則將其列為蔡司的上上之選,但討厭它的人直接將其罵為大狗頭,讓人摸不著頭腦。不過就16-9網站所作的測試開看,D18的解析力並不差。另有小道消息稱,由於此頭有浮動機制,而二手有些鏡頭在修理時沒有調整過浮動,導致成像劣化。

做為公認的牛鏡,MP100的實力不容置疑,無論是遠攝,還是微距模式,MP100都能呈現豐富的細節和出眾的層次,此外,它還擁有極為出色的手感,讓人在操作時信心十足。在強手如林的百微家族中,MP100和萊卡的R100並稱為兩個不可取代的傑作。MP100用途廣泛,亦可以客串人像鏡和風光鏡,在前兩個配置中分別取代P85和P100的位置。

如果說MP100還有一個與之比肩的R100,MP60以及其前身S-Planar60則將R60拋在身後,這不單是因為MP60可以達到1:1的微距,更因為MP60可以精確記錄最細微的細節和最微妙的光線。在標準微距這個規格上,二十多年前設計的MP60仍然是不可戰勝的王者。

TT300和M500都位於不常用的超長焦段,一般人很少會購買,但是它們亦分別擁有獨特的魅力。TT300的魅力在於僅僅用5枚鏡片就完成了超長焦的構架,使得成像通透。而M500,也許是這個價位上最優秀的反射鏡頭。

定焦鏡頭極端焦段配置:

*

Distagon18/4 + Makro-Planar100/2.8 (或者Makro-Planar60/2.8) + Tele-Tessar300/4

(或者Mirotar500/8)

[附圖:賭王兄的中高端MMG鏡頭配置]

第四章

全定焦配置高價類

蔡司善於用普通材質製作出效果超凡的鏡頭,但是當蔡司使用了高級材質高級工藝之時,不可一世的鏡皇們就此誕生。以下鏡頭均為蔡司喪心病狂之作,只要手頭有閑錢,拿下後絕對不會讓最苛刻的眼球失望。

Distagon15/3.5

F-Distagon16/2.8

Distagon21/2.8

PC-Distagon35/2.8

Planar55/1.2

Planar85/1.2

Planar135/2

APO-Sonnar200/2

APO-Tele-Tessar300/2.8

這九支鏡頭中F-D16,PC-D35,P135/2三支相對便宜,平均成交價均低於15K人民幣,屬於普通發燒友們尚能一親芳澤的鏡頭。

F-D16是蔡司YC系統中唯一的一支魚眼鏡頭,相比其他日系的魚眼來說,這支全德制的鏡頭絕對屬於高質高價的範疇,F-D16全開光圈即有突出的表現,抗眩光非常出色,影調濃郁(賭王評)。適合有閑錢的燒友把玩。

PC-D35則是蔡司YC系統中唯一的移軸鏡頭,和所有的移軸鏡頭相似,PC-D35像場極大,使得其邊緣成像極其出色。相對於其他廠商的移軸頭,全德制的PC-D35價格並不顯得很貴,喜歡移軸的朋友千萬不要忘了將其拿下。

P135/2是這些高價鏡頭中規格最普通的,價格也是最便宜的,95新以上AEG只要1萬人民幣出頭。P135沒有最頂尖的解析度,但是擁有最通透的成像和最柔和的焦外,層次亦德味十足,可惜網上褒評不多,知者寥寥。

定焦鏡頭高價配置(多功能型):

*

F-Distagon16/2.8 + PC-Distagon35/3.5 + Planar135/2

(價格大致在38K)

若要最優異的像質,蔡司並不缺乏,只是對荷包的要求實在太高。

D21的大名相信路人皆知,這支以邊緣成像超群的廣角鏡頭在數碼時代價格被一再炒高(相對於其最平易時的價格幾乎翻了三番),從一支中價類鏡頭變成了高價類鏡頭。憑心而論,D21有著吃光較嚴重,色彩較淡的缺點。但是作為135單反的廣角邊緣成像王,D21足以憑一招打遍天下無敵手。

P55/1.2是蔡司製造的最昂貴的標頭之一,這支僅以紀念版發售的鏡頭更多時候出現在收藏家的乾燥箱中而鬱郁不得志(號稱全球僅200支),造成其成像風格變得難以考證。蔡司在這款鏡頭中採用了APO的設計,足以說明其實力。

P85/1.2有著和P55/1.2類似的身世,不過由於市面上二手貨多,價格比P55/1.2平易了很多(依然非常貴),採用7群8枚的複雜高斯結構、

其中有4枚高折射率玻璃、

並擁有浮動式鏡片矯正近攝時的像差與變形。1.2的成像就幾乎超過了同門P85/1.4光圈全開的表現。

APO-Sonnar200/2體積龐大,價格昂貴,作為長焦手動鏡頭使用不便。但是單就成像來說,AS200非常完美。按照"鏡頭性價比

=

鏡頭價格 /

鏡頭重量"的公式計算,AS200比P55/1.2、

P85/1.2合算的多。

定焦鏡頭高價配置(高價高燒型):

*

Distagon21/2.8 + Planar55/1.2 + Planar85/1.2 +

APO-Sonnar200/2

(價格超過100K)

第五章

混搭

混搭是現今時尚界最流行的辭彙之一,不同風格的裝飾混合搭配,使得帥哥美女們更為青春靚麗;蔡司的MF鏡頭作為攝影器材中的藝術品,在引入混搭概念後,同樣魅力十足。

*

不同價位鏡頭的混搭:

這是最常用的混搭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常用焦段上投入更多資金購買更優質的鏡頭。

輕便之選

(推薦人:Luft)

成員:D25/2.8、P50/1.4、S100/3.5、T200/4

特點:都很小巧,都是55的濾鏡,而且四種結構一樣一支。

超輕便之選

(推薦人:cycle999)

成員:D28/2+S85/2.8

特點:兩鏡走天涯,都是55的濾鏡,適合掃街

蔡司一鏡到四鏡的理想進階之路:

(推薦人:

cycle999)

一鏡:D35/1.4;

兩鏡:D28/2(D35/1.4),P100/2(P85/1.4,MP100/2.8);

三鏡:D28/2(D25/2.8,D35/1.4),SP60/2.8,P100/2(P135/2);

四鏡:D28/2(D25/2.8,D35/1.4),SP60/2.8,P100/2,S180/2.8(VS100-300)

特點:涵蓋絕大部分蔡司名鏡,且素質均佳,不會使人後悔。

焦段涵蓋最合理的配置(推薦人:Luft)

成員:D21/2.8,D35/1.4,SP(MP)60/2.8、

P100/2、

S180/2.8

特點:焦段間隙小,其焦段比均為1.7左右,且均為實打實的牛鏡。

*

定變混搭:

這是最有用的混搭,集變焦的便捷性,定焦的素質和可玩性於一身。

帶標準變焦的搭配1

(推薦人,上帝武裝)

成員:D21/2.8 +

VS28-85 + MP100 + S180/2.8

特點:帶有標準變焦,適合旅遊,且支支是響噹噹的牛頭。

帶標準變焦的搭配2

(推薦人,上帝武裝)

成員:D25/2.8 +

VS35-70 + s135/2.8

特點:小巧精緻,方便快捷,焦段覆蓋合理。

帶長焦變焦的搭配1

(推薦人,上帝武裝)

成員:D35/1.4 +

SP60(mp60) + VS100-300

特點:長焦火力強大,廣角和中焦亦名副其實,濾鏡皆為67。

帶長焦變焦的搭配2

(推薦人,上帝武裝)

成員:D25/2.8 +

P50/1.4 + VS80-200

特點:中規中矩,實力平均,殺人於無形,濾鏡皆為55。

*

與康泰時 G系統混搭:

G系統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自動對焦旁軸系統,雖然在使用便捷上引起攝影界較大的爭論,但是其鏡頭的素質卻無人敢於詬病,這裡蔡司資深bigric給出了兩套G系統和YC系統混搭的組合。(推薦人bigric)

三鏡:sp60/2.8、

vs100-300、

g35

四鏡:sp60/2.8、

vs100-300、

g35、

g21

特點:引入了G系統優秀的旁軸廣角,結合YC系統出色的微距和長焦,構成了一組素質出眾,可玩性極強的蔡司中隊。

*

數碼相機轉接的混搭:

進入數碼時代,由於康泰時這批停產的YC口鏡頭可以通過轉接環轉接到Canon的數碼單反上,引起了眾人的興趣,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YC口的鏡頭素質高,有些甚至超前設計。轉接數碼時,個人推薦後期的MMJ鏡頭,相對而言這批鏡頭鍍膜改進最大,最適合數碼單反發揮。以下推薦的4支鏡頭特別適合數碼單反的轉接(尤其是全副數碼)。

*

D21/2.8:

大名鼎鼎,超牛的邊角成像使得全副廣角不再是噩夢。

*

D35/1.4:其綜合素質保證了一貫的優異表現。

*

P100/2:

中後期設計的鏡頭,幾無紫邊,非常通透,任何光圈都有出色的解析度。

*

MP100/2.8:

中後期設計的鏡頭,在數碼,膠片上都沒有明顯弱點。


推薦閱讀:

實拍:用鏡頭記錄母愛
定焦鏡頭中1.4d與1.8d有什麼不同?
只有一個鏡頭的《繩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腳步
俄羅斯冷戰後最大閱兵式精彩鏡頭(圖)
【攝影】用鏡頭講述金融故事——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主席徐波訪談

TAG: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