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略講觀修三寶功德及其意義 第一、觀三寶出現世間甚為稀有難值難遇

略講觀修三寶功德及其意義

任傑居士著

目 錄

略講觀修三寶功德及其意義科判

序言

第一,觀三寶出現世間甚為稀有,難值難遇

第二,別觀佛法僧三寶分三:

  一、佛寶分二:

(一)略述身相

(二)別述四身

1、自性法身

2、智法身二十一聚

3、圓滿報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好

4、勝應化身

  二、法寶分三:

(一)教法寶

(二)道法寶分三:

1、四聖諦

2、十二緣起支

3、六度

(三)果法寶

  三、僧寶分三:

(一)凡夫僧寶

(二)有學僧寶

(三)無學僧寶

第三,皈依三寶的建立分四:

  一、抄《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 皈依三寶品第一

  二、抄《增壹阿含經》(卷十二) 三寶品

  三、譯論/依論釋經皈依三寶的建立

  四、結語

第四,住持三寶的重大責任

一、住持佛寶

二、住持法寶

(一)序分

(二)佛教《大藏經》的組成

(三)《大藏經》的結集分二:

1、小乘結集

2、大乘菩薩藏的結集

(四)漢譯《大藏經》可分為:

1、傳譯制目大藏經

2、刻本大藏經

(五)藏譯《大藏經》的分類與比較

三、住持僧寶

第五,愛國愛教與人間佛教問題

一、愛國愛教

二、人間佛教

略講觀修佛法僧三寶功德及其意義

序言

  這裡提出「略講」,是就初入聖教之門的四眾弟子,首先應當學習三寶,略知三寶的功德意義,以觀修三寶為正因。初以信解智力隨時深入思維,觀察和憶念三寶的功德利益,以培養自己的清凈正信,令信根增長,引發自己對佛法的樂欲希求,成熟自己的善根。若以究竟智力觀察三寶,唯第十地菩薩乃具此功德。

若要廣講三寶,那就是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佛教的大小乘三藏,無不是說三寶的功德利益,若離開三寶而談修習,既非佛教,更談不上是佛教徒。

  作為佛教徒,為利益一切眾生,住持如來聖教,令正法久住,成就聖果,都必須以觀修三寶為修行的所依境,直至成佛的中間,都必須貫以三寶而修觀行,所以佛弟子觀修三寶是不可缺少的根本法門。由此原因,本文僅依經論略談三寶的功德行相,及修學三寶的重要意義,僅供三寶弟子以觀修三寶功德為修行的所依境而作參考。

本文分為以下幾科:一、觀三寶出現世間甚為稀有,難值難遇;二、別觀佛法僧三寶;三、皈依三寶的建立;四、住持三寶的重大責任;五、愛國愛教與人間佛教問題。

第一、觀三寶出現世間甚為稀有難值難遇

  佛經中說,十方世界有無量諸佛。《三劫三千佛名經》說此世界,過去莊嚴劫有千佛出世,現在賢劫有千佛出世,未來星宿劫有千佛出世。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即是現在賢劫中的第四尊佛。在人壽二萬歲時,有迦葉佛出世,減至人壽百歲五濁逼惱時,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在釋迦牟尼佛出世以前,有很長很長的時間沒有佛法,眾生不聞三寶之名,自釋迦牟尼出世、出家、成佛、轉*輪,現在在此南贍部洲才有三寶出現於世。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出世是具有大事因緣的,無因無緣佛決不出現世間。如《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非以一緣,非以一事,如來出現而得成就,以十無量百千阿僧祗事而得成就。」是由「無量功德乃能成。」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最初在古釋迦牟尼佛前發無上菩提心,中間經過三阿僧祗劫親近、承事和供養諸佛,積集福慧二種資糧,修習菩薩萬行,嚴凈佛土,成熟眾生,位證十地,最後受一切智智勝職位,得一生補處,升住睹史多天(即兜率天,Tusita Heaven)內院。菩薩觀諸眾生根性業已成熟,成佛時機已到,為度一切眾生故而降生人間,如《菩薩處胎經·游步品》云:菩薩「即自思惟,多諸眾生,皆是初發心已來所成熟者,堪能受於清凈妙法。」菩薩為度一切眾生趣入涅槃城故而應化人間。

釋迦牟尼佛出世以前,在印度的上古時期,人們不了解宇宙現象,畏敬和崇拜日、月、雲、風、水、火、雷、電、山川等自然現象,信奉有神靈主宰一切。而對這些神靈進行祈禱,認為神靈能賞善罰惡,祈禱賜予現世幸福及家庭繁榮等。於是就出現了祭祀,崇拜神靈的贊詠,而集為四種《吠陀》(吠陀譯為《明論》。意為知識、智慧之義。)《梨俱吠陀》意為贊誦明論,贊誦多神或一神。次後,為諷詠之便,又集成《娑摩吠陀》,記祭祠的為《夜柔吠陀》,咒術,禳災之類的為《阿闥婆吠陀》。如《大唐西域記》卷二云:「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技能伎數,禁咒醫方。」因此即由吠陀論師們創造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種不平等的種姓階級制度,如《譬喻經》云:「諸外道人計,梵王生四姓,王口生婆羅門,臂生剎利,脅生吠舍,足生首陀。四姓之別,自韋陀論師而起,因韋陀論為最古盛行也。」

  又如提婆論:「外道韋陀說,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花,從蓮花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無命物,從梵天口中生婆羅門,兩臂中生剎利,兩脅中生毗舍,從兩腳跟生首陀。」

  又如《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餘三姓同行。」當時的婆羅門(意為凈行,有在家、出家兩種),掌握宗教、哲學、文學、歷學、數學、醫學以及祭祀祈禱和一切精神的統治大權,壓制餘三種姓,利用神權,違害社會,極不平等,人們希望有聖人來救濟這個不平等的社會現象,宣揚平等聖教。

  剎帝利雖為王種,奕世君臨,統轄國政,但也受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毗舍種姓,為商賈貿易的庶民中層階級。首陀羅種姓,為農民及奴婢,是身勤勞作的下層賤民階級。

  另一種情況是各種外道的勃興,各自對宇宙人生的理解不同,由於社會的不平等而厭惡人生,他們入山修行,希求通過修各種苦行的方法而得解脫(山林派)。但他們不知道解脫的次第、方法和目的,認為解脫即是生天,以求安樂而為究竟。在這種情況下,菩薩(釋迦菩薩)在兜率天內院依五方面的觀察選擇而降生人間:

  一、觀察國土,為迦毗羅婆窣堵或雲劫比羅伐堵,即迦毗羅衛,尼婆羅城,即今之尼泊爾,國王凈飯王為生父。

  二、觀察種姓,為剎帝利王種。

  三、觀察血統、氐族,為甘庶釋迦。

  四、觀察母親,為摩訶摩耶夫人。

  五、觀察時會,為五濁惡世人壽百歲時。

  菩薩經過五種觀察之後,看到諸眾生根性成熟,成佛時機已到,為度一切眾生入涅槃城,於是降生人間。如《菩薩處胎經》卷五云:「導師出現世,非緣不降神,要度為度者,示現無為城。」

  釋迦牟尼,釋迦為種姓之名,義為能,牟尼為仁,寂默或賢人之義。合譯釋迦能仁或能寂,即釋迦族的能仁或聖人。釋尊的實名為悉達多,譯為一切義成,姓喬達摩(舊譯瞿曇)義為最勝,及瞿答摩之裔。

  摩耶夫人即將分娩時,從其土俗應歸娘家分娩(亦說出城外游),遂於沙羅樹(或娑羅樹,即畢缽羅樹,無憂樹之類)下產生悉達多,時在公元前六百餘年的四月八日降生。菩薩即降生人間,無扶侍者即自行七步,舉其右手,作獅子吼:「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無量生死,於今盡已。」

  摩耶夫人產後七日病逝,由其妹缽羅闍底代育王子。菩薩生下不久,即有阿私陀仙人入宮占相說:「王子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若在家者年一十九為轉輪聖王,若出家者成一切種智,廣濟天人,轉清凈*輪。」

  菩薩七八歲時,從婆羅門學者受學諸文事教育,從武士習諸武藝。十六歲納拘利城主善覺之女耶輸陀羅為妃,後生一子名羅睺羅或稱羅怙羅。

  菩薩雖在王宮,但不為五欲所染,常觀感老、病、死、苦,經常思惟世間苦痛如何避免之法。一日出遊,見農夫種田,鳥食蟲類,於是即在樹下禪思眾生之苦。後游四門見老、病、死者及沙門,深思解脫之法,於是即決心捨棄王位及眷屬而出家。一日,夜半逾城在一樹下自剃鬚發,脫下王服寶冠,著上沙門衣服而去尋求解脫之道。

  其父見菩薩既已出家,即遣宗親五人為侍,此五人即憍陳如、跋提、跋波、摩訶羅、阿說示。菩薩偕侍者五人東南行至毗舍離城附近的仙人阿羅邏迦蘭所,就學解脫之道。但此仙人以無所有處定為最上涅槃,即以超越一切有之思想。菩薩知此定不是解脫究竟之道,於是即舍此仙而去王舍城外森林中,訪郁陀羅摩子仙人。彼仙執非想非非想處定為真涅槃,雖較「無所有」更進一步,但泯想非想之差別住於平等寂靜之知見,菩薩知此亦非真正解脫之法,不能究竟解脫。於是即舍此仙人乃去優樓鞞羅聚落尼連禪河畔苦行林中,獨自思考,靜坐禪思六年。

  六年之間,與諸魔軍鬥爭,如《方廣大莊嚴經》第七云:「第一貪慾軍;第二憂愁軍;第三饑渴軍;第四愛染軍;第五昏睡軍;第六恐怖軍;第七疑悔軍;第八忿覆軍;第九悲惱軍及自贊毀他稱供養等諸魔軍。」雖然精進不懈修習苦行,然亦徒勞無獲,即悟專修苦行無益,因此而舍極端苦行之法。先趨尼連禪河浴去六年之積垢,得牧女善生乳糜之供,氣力漸復,顏色漸潤。此時五侍者見其狀,以為釋迦菩薩信行退轉,即舍菩薩而去至婆羅捺斯(波羅奈斯)。菩薩乃獨自趨畢羅樹(菩提樹)下,敷吉祥草東向而跏趺坐,端身正念,發大誓願曰:「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坐。」(《方廣大莊嚴經》第八)於是即入金剛喻定,降伏煩惱魔、蘊魔、死魔、天子魔四種魔軍。魔王雖遣眷屬,百方嬈亂,終不可動,只得憂愁而去。菩薩即入獅子奮迅三摩地,順觀和逆觀十二緣起,觀眾生生死根本,在於無明,故無明滅即生死之苦盡;觀四諦之真理,集乃為因,由集而生苦果;解脫苦根當滅集因而得解脫者,當修道諦為因。菩薩因起勇猛心,定力之深使身升高七多羅樹,由是旭日東升,長夜奄滅,智明忽起,生死永寂,豁然大悟,終成無上正等正覺。成就法報化三身,歡喜無喻。

  菩薩於成道後,觀緣起甚深無我之義,眾生難於悟解,故四七日間默然而不說法。如《方廣大莊嚴經》卷十,勸請品云:「我得甘露無為法,甚深寂靜離塵垢,一切眾生無能了,是故靜處默然住。」又如聖龍樹《中觀寶鬘論》第二品云:「此法甚深故,眾生難悟解,故佛成道時,默然不說法。」是故遂於附近樹下自受解脫之法樂。第一七日在菩提樹下;第二七日在阿輸波羅樹下,此時魔來勸佛入滅;第三七日在目真鄰陀樹下,遇暴風雨,目真鄰陀龍王以身護佛;第四七日在羅闍耶恆那樹下,時有二商主道過,一名提謂,一名婆利迦,獻佛麥蜜,皈依佛與皈依法,聞佛說法而去。

佛陀確信獨悟所得究竟解脫的真理,欲弘佈於眾生,以是令其他有情出離生死。於是,佛陀慈悲之念難禁,即從事宣布自證之妙法。先欲向曾事師之阿羅邏迦蘭與郁陀迦羅摩子說法,觀察彼等適已死去。由是佛陀向婆羅捺斯城外的婆羅泥斯(即鹿野苑)走去。時先舍佛而去的五侍者住在此處,五人相約見佛不起問訊,以為佛是凈行退轉之沙門,然而佛到來的時候五人不知不覺都起來敬禮,或為敷坐,或執衣缽而稱長者瞿曇。佛告之曰:「汝等不應稱如來為長者,令汝長夜無所利益。」又語五人曰:「我已證得甘露之法,我今能知何甘露道,我即是佛,具一切智智,寂靜無漏,心得自在。汝須來,當於此法,教授於汝,汝應聽受如說修行,即於現身得盡諸漏,智慧明了,解脫而住,禁行成就,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見《方廣大莊嚴經》第十一)時五人皆皈依佛,為佛弟子,請佛說法,於是佛應五人之勸請而為五人三轉四諦*輪。佛告五人: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此為第一示轉,指出四諦之體;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此為第二勸轉,指出應了知苦諦之果,斷除集諦為苦之因,欣慕滅諦之解脫果,修習道諦而得滅諦涅槃之次第;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斷,滅者我已證,道者我已修,此為第三證轉,指出佛陀自己已親證四諦。於此三轉即名三轉十二行*輪。初示轉上根悟道;二勸轉中根悟道;三證轉下根悟道。轉謂佛所親自證得之法轉入於聽者五人的身心;*輪謂此四諦法能摧伏一切邪說生死苦海,猶如轉輪王之輪寶。如《法華經方便品》云:「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於是,佛成無上正等正覺為佛寶成就;佛說四諦*輪為法寶成就;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僧,為僧寶成就。從此,在此世間始有三寶成就。


推薦閱讀:

觀修三寶的功德及其意義(94)
每顆星體在感情方面的意義
揭秘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象徵意義是什麼

TAG: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