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帝出乎震——神秘的龍山文化玉器和五帝時代的「帝」和「神」(十三)

[轉載]帝出乎震——神秘的龍山文化玉器和五帝時代的「帝」和「神」(十三)

(2014-11-20 05:49:48)

轉載

標籤: 轉載 分類: 圖文資料

原文地址:帝出乎震——神秘的龍山文化玉器和五帝時代的「帝」和「神」(十三)作者:

帝出乎震——神秘的龍山文化玉器和五帝時代的「帝」和「神」(十三)

其在有虞:西部龍山與中原帝國的崛起

405、神面紋虎食人首紋玉刀。龍山文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406、上圖玉刀的線描圖和局部放大圖。 這隻玉刀的形狀非常奇特,本博曾將它歸入夏代玉器,但玉刀亦體現出龍山文化以及齊家文化時期的特徵。齊家文化早期與陝西龍山文化是重疊與變異的關係,但齊家文化中晚期一直連續到了夏代和商代早期。夏代玉兵器的特點是在它的兩側而常出現一系列的的齒和牙,這些齒和牙有時是神人或神獸的輪廓線,有時是龍和虎之類神獸的背部一連串突出的脊線。當然,這些特徵有可能在虞代就出現了,並且一直延續到夏代和商代。夏代的璇璣、玉刀、牙璋以及商代的玉刀、玉戈和玉戚,都繼承了這些特點。玉刀的左側端部是一個典型的龍山式神面,神的腦後長發上面,附著有神鳥藝術化的翅膀。夏代和商代,人們將祖神和上帝的界線分得很清楚。在殷墟甲骨文卜辭中,商民族的先王和先公均有各自的廟號,如「上甲」和「祖乙」等。此外還有祭祀「帝」和「上帝」的記述。傳說當年西方的傳教士來到中國,聽說中國人本來也信奉上帝,大為驚喜。卻不知中國人的上帝並不是西方的上帝,耶穌基督以及西方如來佛之教均興起於距今兩千多年以前,與中國的孔子大約在同一個年代。而中國人的上帝,則產生於距今六千多年以前。在殷墟卜辭中,雖然有祭祀「帝」和「上帝」的記述,但是卻並沒有出現「黃帝」、「帝嚳」之類的字樣。這可能說明「帝」在夏商時期已經是唯一的,人們頭頂上只有一個天,也只有一個帝,那就是上帝,也就是天帝。這證明了中央王朝體制在夏商時期的成熟,而「五方五帝」之說只是各大原始部落在分裂割據時代的體現。因此,儘管這隻玉刀上所雕刻之神像就是前面所說的太昊,但是他此時的身份可能已不再是單純的「東方天帝」,而是普天之下萬民之上所尊崇的唯一的上帝了。《易傳》云:「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可見其所言之帝,就是上帝。而「帝出乎震」,亦指出天帝和上帝,就是太昊。 「虎食人首」的構圖,出現於左上角以及玉刀的右側,從而使這隻玉刀充滿了殺氣。這類玉刀起源於中國東部,其後又盛行於中國西北部的齊家文化地區,及至於神木石峁和夏代。本博曾指出,齊家文化玉器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其中一類極為樸拙,它們是三苗——西北諸羌所使用的玉器,製作簡陋,不準其使用統治者即中原有虞氏的圖騰;另一類則非常精美,多見於商、周時代的墓葬。而其中的玉刀,為諸羌的統治者所持有,這些統治者是諸羌部落的頭人或者奴隸主,大多出身於少昊氏、有虞氏或者夏後氏貴族,而並非羌族。西方天帝是少昊,儘管少昊亦出身東方。西方之神是蓐收,它是傳說中的秋神和刑罰之神。傳說誰要是在夢中見到蓐收,這個人就離死不遠了。蓐收的本相是什麼呢?據《國語·晉語二》記載:「虢公夢在廟,有神人面、白毛、虎爪,執鉞,立於西阿,公懼而走。神曰:『無走。帝命曰:使晉襲於爾門。』公拜稽首,覺,召史囂占之,對曰:『如君之言,則蓐收也,天之刑神也,天事官成。』公使囚之,且使國人賀夢。……六年,虢乃亡。」石家河人以虎為圖騰,他們是少昊族的塗山氏,後來據說被夏後啟封之於巴國,在鄂西和川東,當地的土家族人直到現在仍在崇拜白虎神。我們還可以看到,在此之前的很多實例以及在本例之中,帝的髮型與普通人的髮型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只不過帝的頭上多有神鳥標誌,耳垂上有穿孔。而普通人或者一般的小神是沒有的。這隻玉刀體現了諸羌部落奴隸主的威權,玉刀是由收割莊稼的無齒鐮刀演變而來,它應是秋收之神蓐收的法器之一,既代表著對勞動果實的佔有,亦可用於秋後殺人。與此相對應,春耕之神的法器就是玉圭,玉圭由石鋤演變而來,象徵著春耕和芒種。帝的形象在玉刀上出現,無非要強調一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為什麼你來種我來收,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可不死,這就是堯天舜日,孔子所極力推崇和讚美的禮制。傳說孔子老年讀《易》,葦篇三絕,是老而不知其解也。天道乾乾,陰陽互易,此一時而彼一時也,君子以自強不息,又豈在天命乎?

407、神面紋玉鉞,龍山文化。美國哈佛大學溫索普藏玉。可能由於年代久遠,刻紋有些模糊了,但上面的「介字冠」,說明它屬於龍山神系。鉞也是刑神蓐收所執之物,但不是用來收割莊稼,而是用來殺人的。所謂「秋後問斬」,大概是蓐收發明的規定,秋收之前,還要留著犯人幹活。《國語·晉語二》說蓐收是「白面虎爪」,興許就是這個樣子。

408、虎噬人首玉鉞。龍山文化?台灣養德堂藏玉。大約也是奴隸主所執之物,虎即蓐收也。

409、刻紋玉刀,龍山文化。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帶凸楞的半個神面,另一半在反面。

410、神面紋殘玉刀。龍山文化或夏代。美國華盛頓賽德勒博物館藏。

411、上圖玉刀右側的正、反兩面局部放大,可以看到神像的中脊線部位是帶有凸楞的,這有助於對神面輪廓的表達。

412、玉刀的線描圖。左側可見殘剩的神面紋,故可推測玉刀左右兩側均刻著相似的神像。中間的刻紋較模糊,可能同圖407一樣,是蓐收的神像。

413、中原及西部龍山文化神系圖。 現在我們可以對中國中、西部龍山文化神系來做一次總結。有虞氏在進入黃河中西部之初,尚保留著良渚文化一些神像的痕迹,但後來就逐漸消失了。這可能因為虞舜集團的社會地位發生了變化。虞舜初投帝堯時,帶著黎氏(后土、句龍)的圖騰,陶於河濱、耕於厲山,治洪水,服勞役。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特別是通過參與對三苗的戰爭,掌握了兵權,俘獲了大批可以免費使用的勞動力——奴隸,從而變得強大起來。此時的有虞氏從一個求生存、服務役的二等部落,一躍而成為雄踞中原的龐大的奴隸主貴族集團。他們是否還甘心於繼續擔任賓士水土的句龍,可想而知。傳說虞舜在進入堯集團的權力中心之後,向帝堯推薦大禹治水,這個意思也是很明白的:虞部落自從投奔帝堯以來,落治水多年,征戰四方,現在又要鎮守邊疆,所以公務繁忙,該換別人治水了。有虞氏在中國中西部擁兵自重,帝堯也只好同意了。

414、神面紋玉戚,龍山或夏代,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415、上圖線描圖及神人放大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前面提到過的塗山氏、虎方,有虞氏後期也有可能使用過虎圖騰。傳說有虞氏除了「陶於河濱」、「耕於厲山」之外,後來還擔任過管理山澤、鳥獸的「虞官」,而「有虞氏」的族名,亦因此而得。虞即「騶虞」,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說文》 。今青藏高原常有雪豹出沒,保不定古時真的有白虎。如此說來,騶虞與蓐收俱為白虎也,或者同神而異名。騶虞之所以稱之為「仁獸」,大概因為它一年有三季不吃人,僅秋後食之,不亦「仁」乎?虞字虎頭,虎屬也,故有虞氏後來可能改為虎圖騰。舜以其「仁」而名聞古今,徙三苗之眾於三危而不殺之,存其性命,養為奴隸,教其稼穡,秋後奪之。今秦、晉之地多出虎紋之玉,其非有虞氏之遺留乎?帝自東土,虎踞西阿,煌煌中國,虞舜始作。及至夏後崛起,商周為繼,秦漢縱橫,隋唐富麗。宋之衰也,元明各異,紅山故國,滿清略地。辛亥鼎革,孫文主義,日寇來侵,長城決壁。朱毛協力,人民十億,習總肅貪,且不客氣。(待續) 分享:

0

喜歡

0

贈金筆 閱讀(3) 評論 (0) 收藏(0) 轉載原文 喜歡 列印舉報

前一篇:[轉載]「全國收藏家及收藏愛好者現在可以向中紀委舉報了」——關鍵是讓他們公布國家下
推薦閱讀:

玉鐲保養要怎麼做?
徐州漢墓鳳鳥紋玉器賞
玉見中國(一)丨和田玉里的中國文化之「玉」與文字的創製
實戰告訴大家青海料、俄料、韓料、籽料的大區別

TAG:文化 | 神秘 | 轉載 | 時代 | 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