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施行六度是培養高尚人格的保證

施行六度是培養高尚人格的保證 (☆☆☆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

  六度是菩薩必修之行,是度過生死苦海,到達快樂的彼岸之六種方法。它能普度眾生、培養高尚人格,也能成就菩提,現分述如下:

  一、布施梵語檀那,漢譯布施,就是「布己所有,施與眾生」。菩薩利益眾生,應以檀那為先,所謂「未成佛道,先結法緣」。布施有三種

  1.財施,即是以飲食、衣服、金錢、財物乃至自己身命一切內外之財,施與所需要的眾生。如釋迦世尊昔日「代鴿喂鷹」、「捨身飼虎」,就是資助眾生身命;

  2.法施,就是將自己從經論中及善知識處所學得的世出世間法,耐心為人解說,從世間學問的教育,到出世佛道的傳布都是法供養。《法華經》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故《金剛經》說:「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所得福德,不如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

  3.無畏施,指對遭受危難的人,解除其恐怖和不安的心理,使得無畏,這就是無畏布施。例如觀世音菩薩的尋聲救苦,故號為「施無畏者」。他人因事苦悶,喪失信心時,我們鼓舞起他繼續上進之心,也是屬於無畏施。

  一切人都可隨分隨力而行布施,有錢者可以出錢,有力者可以出力,無錢又無力氣者如見他人行善,心生歡喜亦是隨喜功德,如此做去,就能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

  二、持戒,梵語屍羅,漢譯為戒。持是持守不犯,對於人天乘的五戒、十善等戒,上文已有述及,這些戒不僅僅是佛教的戒律,同時也是做人的道德根本。實施戒律,除依條文執行外,在內心上的境界,還須逐步提高,此即是凈化人心。

  菩薩持戒有三聚之分,每一條戒,都具三聚,這是思想境界上的差別,即是。

  1.攝律儀戒:這是釋迦世尊為防非而制定的律法和儀則,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其重點在於止惡防非。

  2.攝善法戒:重在修習世間五戒、十善之法和三學、六度等出世間善法。

  8.饒益有情戒:指以利益一切眾生之事為戒,重在利益他人。佛弟子不利己而利人,這不是人心的進一步凈化嗎?菩薩戒就是重在饒益有情的。

  學佛的人對於戒律是十分注重的,因為持戒者三業清凈,能使三業清凈則可去除惡業得到解脫。釋迦世尊曾說過:「佛在世間,以佛為師,佛不在時,以戒為師」可見其重要性了。

  三、忍辱,梵語羼提,漢譯忍辱。就是內心能以安忍外所辱境界,包括受人之嗔罵打害而心不生嗔惱,對人於己種種恭敬慕仰之順境心不驕逸;安受世間寒熱、風雨、饑渴、衰老、病死諸苦而菩提心不退。 佛教中的忍辱是一種內剛外柔的忍,並不是懦弱可欺,也不是膽小屈服。因為在修行的道路上常會碰到各種挫折,如果你沒有忍辱的功夫,則很易中途萌發退心,故佛教的忍辱是為了成全大我,是為成就道業、普渡眾生所修的功夫,是對治嗔恚之毒的有效方法。如能忍辱,對人的辱罵、諷刺,就會練就不生氣、不報復,這樣就可一心修習善行了。

  四、精進是梵語毗離耶的漢譯,精是心無惡雜,進是前進而不懈怠。我們佛教的修行真可謂任重道遠,若是一味忍辱,則可能被人譏為消極,故須抖擻精神,披精進甲,而勇往直前。「佛事門中,不舍一法」,故我們佛子要行一切善,經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行菩薩行就是為利樂有情而精進,精進能去懈怠,得不退轉,早成佛道。

  因精進故,釋迦世尊超越九劫,於彌勒前,先成佛道。歷代祖師亦是如此,迦葉尊者頭陀苦行,至年老仍不捨棄;脅尊者八十齣家而發誓言:「不通三藏,不得三昧,終不以脅著席」。結果三年即成所願,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學佛者做世間事業時,同樣需要精進,絕不會有輕易得來的事業成就,故精進是世出世法的必修之行。

  五、禪定梵語禪那,意譯為靜慮,是「心注一境,正審思慮」的意思。若能心止一境思惟研修,則得三昧,故名「禪定」。佛教的禪定有世間禪、出世間禪和出世間上上禪。就入世事業來說,因入定是開發智慧的前導,如人修習禪定,則有能力持鎮定,遇事能沉著應付,智慧也可隨著開發。在日本有些企業在招收新員工時,把在寺院中修習過禪定作為選才項目之一,是有其深遠含義的。

  六、般若也是梵語,勉強譯成漢語的智慧,它是指「通達諸法之智,及斷惑證理之慧」,是不會發生偏差的智慧,故通常不譯,直稱「般若」。智慧能斷愚痴,因修般若,可以觀照而證實智,則得大覺悟而究竟成佛。而用實智施用權智,則能出善巧方便而廣度眾生。

  上面我們約略說了菩薩必須修習的六度,能修六度的人,我們認為是高尚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布施可以對治慳貪,培養仁愛之心;持戒能使我們遵紀守法,不出規矩;忍辱可以培養我們寬容、謙讓的美德;精進能防懈怠;禪定可以清醒思路,開發智慧;般若則能用理智,明晰事理,正確判斷。因此我們說依六度修習,是培養高尚品格的保證。

  【摘自《一生解脫之路》】 作者:林克智

慈悲帶來豐足自在

鄭石岩

  佛法應緣一切智,以大悲為上首;修行布施,則能攝受一切智慧,疾無上菩提。                    ——摘自《大般若經知津》

  愛是滿足人性需求的方法中最合理、最具創造性的方法。   它帶給我們自在、豐足和神采奕奕的生活體驗。愛的本意是給予而非接受。是一種能力而非教條。愛的要素是關懷、負責、尊重和知識(了解)。                    ——摘自《愛的藝術》

  博愛是布施的一種,它是人類天賦的情感,是自己與別人間情感的關係,其品質端視人格是否健全而定。有些人表現的愛是完美的,有些人表現的愛卻有缺陷,有些人的愛表現了生命的光輝,有些人所表現的愛卻損及生命的成長和人格的完美。一般言之,接受和佔有的愛容易破壞個人心理的統整;擁有和控制性的私愛容易演變成暴力和紛亂。只有根據佛法中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所發的愛才是真愛,它表現出人類的生命力,提升人性尊嚴,成就現實的人生。  佛經中談到愛的地方很多,所指的是「愛著」、「愛染」,或對物慾的貪求。因此十二因緣中,愛是其中的一支,認為它是因果輪迴的原因,例如《楞嚴經》談到因愛害道,《小止觀》亦論及愛是煩惱。佛教經典中所提出的愛、愛見、愛法、愛染等等,似乎都非善德,例如——  《圓覺經》云:  輪迴愛為根本。  《華嚴經》云:  眾生無智智,愛利所毒害。  《楞嚴經》云:  落愛見處,失菩提路。  從表面上看,愛似乎均被認為是無明和煩惱,是一切業力的根源,是般若的障礙。但就另一個角度看,《大智度論·二十七》所論及的四無量心──慈、悲、喜、舍──從心理意義層面上則是現代人所謂的博愛。  《大智度論》上說: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  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  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  簡單地說,慈就是給予別人幸福,悲就是協助別人消除痛苦,喜就是給予別人歡喜,舍就是無所求而行於布施。《大智度論》上說:  慈名愛念眾生,常來安穩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  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喜歡;舍名舍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  從經典中有關愛的論述,我們不難發現「愛」本身可以成為煩惱和苦樂,障礙人類智慧的發展;但亦可成為般若,成為人性提升的動能。六祖慧能說: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一念智的時候,愛成為慈悲,所以常生智慧;一念愚的時候,它化為私愛,因而成為煩惱,私愛即是愛執、愛欲、愛見、愛法。上述屬於有為法的愛,無疑會障礙心靈的成長,破壞心理的平衡,因此它是煩惱,是業力的根源,是大智慧的障礙。博愛即是人性之光,是智慧和實現的動力,是安全感和自在的來源。因此,我們不能懷疑愛的價值,相反地,我們應確認博愛的本質,以「四無量心」去行博愛、去救世、去奉獻、去普度眾生。現在我們要從心理歷程上來檢討愛的性質,將它弄個明白,好使我們在修持上有個遵行的理則。  人的誕生,無論就全人類或就個人而言,都表現了從一個確定穩定的情境中被拋出,這個拋出代表兩個特有的涵義:其一是理性思考的出現,使他意識到自己與別人是分離且對立的;其二是他離開了原有朦朧中的安定情境,面臨著孤立、多變和不安。人一旦意識到自己之孤立和不安,就必須設法和他的同胞建立關聯,或設法在本周景物中找尋安全感,這種尋找安全感的情感,便是愛的原始動力,而最原始的愛執和最完美的博愛都由這個原始情感演化出來。它對人生而言,既是心理生活的需要,又是生命的活力,它可以演變成政治統治、軍事征服、逃避強迫性工作、對神的迷戀、對物的囤積;同時也可以化為慈悲、溫柔和博愛。  人類與生俱來就帶著不安,因此他必須尋找解除不安的途徑。很不幸的是,人類愈想逃避不安,愈是造成更多不安的現象,同時也愈顯得自私和執著。如何解除不安求得解脫,成為人類不斷努力追求的答案。關於人類「不安」的本質,在禪宗公案里有一段寫得非常精彩:  慧可有一次向達摩說:  「我的心不安,請師父替我安。」  達摩說:  「請你把心拿出來,我替你安。」  過了好一會兒,慧可說:  「我找不出來。」  達摩說:  「好!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  據說,這次對話使慧可大悟,後來成為中國禪宗的第二祖。這個公案明白地指出,心的不安是人類精神生活上的大問題,而不安本身即在企圖予以克服的心情下,造成更多的不安。換言之,愈想以「有」來鞏固自己,私心就愈造作、愈嚴重,因此禪師教他的學生放下,而「放下」就能「給予」,就能「布施」,就能博愛。「博愛」是古今中外的至德,是大智慧的表現,是完美人生的途徑。  人類為了克服原始的不安,大抵採取麻醉、擁有和博愛三種方法,但三種方法之中,只有博愛才能真正解脫不安。佛陀為了使人類精神生活能從苦惱中超脫出來,便提出了慈、悲、喜、舍的布施精神,並附帶了五戒,以免墮入惡道而造成精神生活的災害。茲分別說明如下:

麻醉與戒酒、戒淫、戒妄語

  人類為了克服不安,第一種方法就是麻醉。尋求麻醉的手段很多,例如酗酒、集體狂歡、性的狂亂、藥物迷亂等等都是。從原始到文明社會,無論哪一個民族都懂得釀酒,它可能是最早被發明出來的科技。其主要原因是為了解除苦悶的「需要」,因為喝過酒後,可以得到相當程度的麻醉,就可以逃避現實的苦悶,忘掉不安和未可預知的一切。原始民族在打完獵後要大喝一頓,作戰歸來亦要大喝一頓,接著就是集體的狂歡,有時明明知道這種狂歡會給敵人偷襲的機會,但還是堅持狂歡下去。  在文明社會的人們,酗酒和酒精中毒的更多,特別是在緊張的工業社會裡,心理焦慮加上名利薰心,競爭的失敗者往往借酒消愁。據報導,近年來酒精中毒和喝酒鬧事的人數不斷地增加,特別是現代的青少年,他們為了解除焦慮,很多染上了吸食迷幻藥物的惡習,利用藥物來麻醉自己,以尋求暫時的解脫。至於色情的狂歡泛濫,在現代社會裡更是普遍,因為性交時的短暫狂樂,可以使人忘懷一切。這些麻醉自己的方法,在競爭愈劇烈的社會裡愈是嚴重,因為緊張的生活會帶來太大的不安。  由於藉助酒精和藥物只能逃避一時的痛苦,事後總免不了有借酒澆愁愁更愁的惆悵。性交的狂亂,因為缺乏真情,一時的亢奮卻帶來更多的心靈空虛,而且循環下去形成性的饑渴。麻醉的結果引起更多的麻醉需要,於是墮落就從此開始,其終點是無盡的深淵,是生活的潰敗。佛陀有鑒於此,故設教戒酒和戒邪淫(於出家眾則戒淫),希望世人要當一個能面對現實、能勇敢承擔下去的覺者,不要當一個自我麻醉的墮落者。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習慣性飲酒或酗酒以致亂性者,才是違反酒戒。沒有愛情的野合,沉迷於色慾,才違淫戒。但酒若用於正當用途,如在特殊情況下的禦寒,或是健康上的特別需要,自不在禁戒之列。至於夫婦之間的正常性行房乃屬倫常,亦非淫亂。  人們除了用酒精、淫色與狂歡來麻醉自己外,也愛聽好聽的話來自我麻醉,或者批評別人來自我安慰或補償。愛聽甜言蜜語的人永遠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過錯,更不敢面對失敗或缺點,心胸開朗不起來,智慧的發展也就大受限制。愛批評別人的人總是深深地自戀,他無法清楚地了解自己和別人,這種人的人格發展不免有了缺陷,因為負責辨別是非及處世能力的「自我」會漸漸喪失創造力,而無法發展服務、給予和愛人的能力。佛陀有鑒於此,才定下「戒妄語」的戒律,因為只有戒除這種防衛心理機制,才能使自己真正地清醒與活潑。《壇經》上說: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當一個人能從是非妄語中超脫出來時,他才具有健全的人格,能愛人,能助人。   擁有、結社與戒盜、戒殺   人類解除焦慮的第二種方式就是尋求擁有和結社。追求「擁有」,形成財產的觀念;追求「結社」,建立了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及共同的宗教和文化。尋求結社的需要,導致政治和社會制度,這可以說是本於天性的反應。不過人類為了結社,在制度上卻造成兩種不同的形式:其一為民主政治,它建立在自由和人性尊嚴上,在彼此遵守法律的情況下,個個自我實現;這是獨立的結社,而非統治與屈服共存的結社。其二為集權政治,它要求個人拋棄獨立感和自由;這種結社往往被少數人操縱,在群眾尋求結合的需要下,操縱者乘機誘惑,利用人性的弱點,造成集權統治,以逞其一己之私慾──佔有,它成為人類殺與盜的根源。  在人格特質上,有些人傾向於主動地尋求結合,有些人傾向於被動地尋求結合,兩者配合起來,就表現出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關係。前者成為控制者,後者成為屈從者。在病態的層面上,兩者相互需要而成為共生結合。控制者以控制為手段而演變成虐待狂,把別人嚴格地控制,命令他們服從,剝削其情感和財產,傷害他們,凌辱他們。希特勒就用這種態度對待他的同胞,而他的同胞在一開始,卻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盲目服從,直到被誘入彀時,則悔之已晚。很不幸的,這種悲劇一開始是以愛做幌子來完成的。共生結合是一種盲目的結合,它的條件就是放棄自己的獨立人格,把自己和他人當做物來操縱,為了達到共生結合的目的,殺戮與脅迫成為必要的手段,它根本違背了人類追求自我實現與人格統整的天性,因此導致人性的萎縮,社會文化的破產。  佛陀為使弟子免於迷戀控制和佔有的心態,釀成社會的紊亂及自己在人格上的潰敗,因而立下殺戒和盜戒。從心理學的觀點看,開殺戒並非限於殺生,其他諸如殺氣騰騰的咒罵、憤怒時的搗毀,甚至對生命及自然生態的破壞,均屬犯戒。至於盜戒的內涵即是不當取者不取,不當得者不得。它絕非限於貪取財物的偷盜,在現代社會裡能取則取,而不考慮當取或不當取,在財物生產上能生產則生產,不考慮當生產或不當生產,均屬於犯了盜戒。因為這種愚昧的行為必然會自作自受,造成倫常的崩潰、心靈的空虛和落漠。 

博愛與布施

  人類第三種解除不安的方法就是博愛,這是真愛,是人與人之間最良好、最具建設性的關係;成熟的愛是在保存自己的完整之下,與別人建立合理的結合關係。它是從生命中流露出來的完美情感,是溝通彼此的力量,是人類互助、友愛、慈悲的根源。成熟的愛是在彼此關懷中結合成為一體,但每個人仍舊保持了自己的獨立、自由和完整。這種愛的特性是給予,而非佔有;是友愛,而非對立。給予對於人類的心靈具有特殊的意義,它是自己能力的最高表現。因為只有內心真正豐足的人才可能給予;同時也只有在給予中才能體會到自己的富饒和存在,它使人感受到生命力、喜悅和滿足。  和給予相對的是剝削和囤積,它在心理活動上表現出貪婪和貧窮的反應。貪求財貨利益就是「愛欲」;乞求神恩和尋求別人給予愛就是「愛著」;為了別人讚美而行善就是「愛法」。這些都具有剝削和佔有的本質,都不是真愛,因為它破壞了自由和自我統整。當一個人不能力行「無為而有以為」,不明白「無用之用」的道理時,是不會對別人產生真愛和博愛的。  給予原是人類的天性,但是在物質慾望高漲的感性文化下,往往被強烈的私慾壓抑下去,而壓抑「給予」的天性,卻造成心靈的貧乏、空虛和蒼白。給予是人類心靈的一種需要,但是有些人因為貪執,想囤積財貨,傾向於自我防衛以致不能給予;有些人則因真正的貧窮而無力布施,以致不能享受給予的快樂,在生活上顯得黯淡無光。弗洛姆說:「貧窮所以那般貶抑人,並非它直接導致痛苦,而是它剝奪了享受給予的喜悅。」他說明了貧窮的人自覺沒有光彩的原因。不過,給予的未必都是財貨(財施),更重要的則是精神上的給予(法施),包括日常待人的態度和德行。一個人若時時實踐禮讓信守,心懷忠孝美德,必能以其德「給予」他的親長和同胞,而使自己變得豐足快樂。孔子說:「富潤屋,德潤身。」能實踐孝悌忠信之德,就是一種對別人的給予,這種給予同樣使人感受到豐足,有時尤甚於財施的快感。  給予能夠使人感到豐足,剝奪和囤積則使人感到匱乏,因此佛法上把布施列入六波羅蜜(通往醒覺之路)之首,足見它的重要。現在我們從心理學的觀點,對博愛加以分析: 

  (一)關懷與愍念有情   愛不只是關心或關懷,重要的是去實踐,伸出你的援手去幫助對方,如果只有關心而不去實踐,往往使自己的愛流於花言巧語,形成一種「無能的愛」。比如母親應盡照顧子女之責,如果她不能盡責,疏忽撫育,不給予正當的教育,即使用詩篇來形容她的愛,亦是徒然。有一位母親因為丈夫不能給她某些方面的滿足,於是拋下幼子,一走了之,另尋他歡。有時偷偷回家探望子女,她淚流滿面地告訴鄰居說是如何地念子情切,事實上,這種愛只是一種虛妄,不是一種實現;她的語言和眼淚只是一種情緒,而非真正的母愛。又比如說,許多人都很愛花,但是遇見花就伸手採摘,這怎能算是真正的愛花?採摘是摧花而非愛花;另外有些人把心愛的花苗千方百計地弄來種在院子里,但是種了花卻疏於施肥澆水,不久便枯死了。這樣雖說愛花,但卻沒有付諸行動去照顧它,只能稱之為無能的愛。我們對子女、對親長、對同胞乃至對社會國家的愛,都必須付出切實的照顧和關懷。  心理學對愛的內涵非常強調實踐和關懷,但佛法則在這兩個屬性之外,更重視施愛者之無所求心,即不求回報,不求別人的讚譽,甚至也不心存實踐佛法之心。《大般若經》上說:  菩薩欲疾證得一切智慧,  窮未來際,  利樂有情;  應觀法空,  緣一切智具勝功德,  愍念有情受貧匱苦,  應行布施波羅蜜多。  一個人要做到關懷別人,實際伸出援手,並非易事,但要心存「法空」,甚至連「心存法空」都沒有,那就更難了。但無論如何,一個人如果肯存心去愍念有情,能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他的功德已經能與菩薩等同了。   (二)負責與住不退地   愛的第二個因素是負責。責任並非由外界加予的負擔,而是一個人對於施愛的對象所做的回應。負責肯定了一個人的存在,逃避表現了生命之無能。負責使一個人堅強起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它是實現生命的契機。比如有一位老師,終日以教育為職志,觀察學生的需要,隨時做適當的輔導,考核學生的優缺點,時時加以矯正和鼓勵,這就是負責,就是尊貴的教育愛。《中庸》云:「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其所言的載物、覆物與成物就是負責與弘毅。一個人若能夠民胞物與,時時準備回應和奉獻,那就是博愛,就是高明博厚。  負責表示一個人具有回應的能力,回應與反應顯然不同:所謂反應是指一個人對某一外來刺激所做的應對,它不涉及善惡好壞的問題。回應則不同,它涉及價值判斷,涉及施與受雙方面的妥當性。一個能負責的人必然能承擔給予所必須付出的艱辛,並對行為的結果表示關心,因此,具有負責性格的人,他的思想是積極的、熱心的,他時時刻刻都是精神充沛、自強不息的人。  一個具有負責性格的人,不但能對自己負責,同時也能對別人負責,因此他具有健康的心理、穩定的情緒和溫和的談吐。他們在事業上表現出拓荒者的耐勞,在待人方面則表現得踏實敦厚,他們因為可靠、勤勞和關心別人,而獲相當的成功。佛法告訴我們,一個人必須「精進」,必須「住不退地」,一個人若能在修行、事業各方面,本著常道,精進不退,就是負責。《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中說,廣修供養是十大功德之一,所謂供養的本質就是負責和實踐。供養有法供養等,包括勸人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性供養等,其中以法供養為第一,因為法供養包含了其他種種供養,能根據佛法的旨意去實踐,去服務社會,就可以成就大乘法器。  「負責」就是服務社會,佛經上稱之謂「利樂有情」,而利樂有情就是菩薩初心。  《大般若經》云:  發菩薩初心即勝過小乘後心,須知菩薩不退心力,勝過其餘神力,最為無上。但起退心者,非真菩薩而是增上慢。  想證入無上智慧,須將自己的才智相應地正確發揮出來。一個人能把自己的智慧用來利樂有情、服務社會,而又努力不懈,就是行菩薩行。能這樣做,生活就會有朝氣,事業也易於成功,在修行辦道上也必然精進有成。心理學家弗洛姆說:「能愛人者必也能自愛。」能懂得對外負責、利樂有情的人,必然也能利樂自己,這就是博愛的自然回報。 

  (三)尊重與善巧方便   關懷涉及照顧和實踐,負責包融回應和力行,這樣的愛還是不夠完整,因此在施愛時,必須對所愛的對象加以尊重,以免關懷和責任變為控制。尊重意味著根據對方的本質去給予、去幫助,而非合我意、合我用途地加以操縱。不尊重對方的愛,即使發生在親子之間亦同屬不幸。許多父母平時對子女照顧備至,可是在子女的婚姻和事業上卻固執己見,強迫子女聽從,結果造成了許多不幸的事件。例如強迫子女聽從父母指定的行業,以致興趣不合或不能發揮所長,埋沒了天賦,鑄成終身遺憾。又有些父母亂點鴛鴦譜,對子女也會造成許多不幸,這種不尊重子女的愛,便失去了愛的本質。《大般若經》上說:  無數菩薩,行菩薩行種種差別,無數如來,種種方便,饒益有情。  這充分說明了無數菩薩與如來是多麼慈悲!多麼能尊重每一個人的個別差異和需要,而予以關懷與協助!  我們可以說,佛陀從初轉法輪度阿若喬陳如,到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這中間所說的十二部經都是法施,都是為了彼此互不相同的個性而說的不同解脫之道。《壇經》上說:「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每一個人的因緣不同,學習的方法各異,因此要通過尊重,通過對個性的尊重,才能協助一個人自覺、自悟與自度。佛陀所說的「萬法」只是為了適應個人需要所做的權宜過程,最後的目標是獲得開悟,實現正等正覺,因此一切方法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對個性的尊重。大慈大悲的愛也是一種尊重的愛。觀世音菩薩在楞嚴法會上對佛陀說:  世尊!  由我供養觀音如來,  蒙彼如來授我如法聞熏聞修金剛三昧,  與佛如來同慈力故,  令我身成三十二應,  入諸國土。  於是,他逐一列舉出三十二種啟發有情眾生的方法,他的三十二應代表他能扮演三十二種角色,在娑婆世界裡接近有情眾生,幫助他們,協助他們,啟發他們,使他們獲得開悟。此外,他還有十四種無畏功德,救災救難,他說:  世尊!  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  與諸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  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他所舉出的十四種功德,就是針對當時一般人所遭遇的災難和苦悶,而獻身的種種濟危救難的善行。  每一個人的根性、因緣、遭遇都不相同,愛不是一個模子去行善布施,而是因人、事、時、地的差異,給予不同的回應,那才是真愛,才是慈悲。 

  (四)了解與智慧   再次,如果我們不了解別人,就不能尊敬別人,也不能正確地關懷別人,並對他負起責任。了解一件事情或一個人, 必須有足夠的知識。   西哲說:「知識即道德。」父母想愛護子女,必須懂得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子女想孝順親長,也必須了解老人的心理,否則你的愛可能白費力氣,甚或產生誤解,或造成有害的愛。有位年輕的母親,她看到孩子出麻疹,發高燒又冒汗,於是把窗戶打開,讓孩子乘乘涼,結果反而罹患感冒,並發肺炎,險些送掉了小命,這就是缺乏知識的後果。  愛人不但要了解對方,同時要了解自己,也就是說,自己必先了解自己能給予什麼,才能正確地給予。拿愛國做比喻:我們想愛國,必先明白國家需要的是什麼,然後根據自己之所能去給予;愛國並非建立在非難和批評上,而是要盡己所能去奉獻,只顧批評而不奉獻,就是生活上的潰敗。《大般若經》對博愛的布施、給予或奉獻也有精深的解釋,認為布施或給予必須依照最大的知識和智慧,以悲天憫人的襟懷去做奉獻和給予,只有能應用種種知識和創造力,才能實現圓滿的人生,參透生命的最高智慧──菩提。  一個人有了智慧,能深深地了解人心,他才能針對別人的需要,維護別人的自尊,做最適當的布施,使對方獲得饒益;有智慧的人幫助別人是無形的、暗中的、不居功的,而且是針對對方的需要,這種行持在佛法上稱為善巧方便布施。   《大般若經》上說:  有巧方便所行布施及 隨喜迴向所引善根;  如月如日如吠琉璃寶如馬寶。  常於有情,作大饒益;  如真金,如日月……。  應起決定施心,  應學無染布施;  觀諸法,若順若違,  皆能助引一切智智。  幫助別人不但需要知識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心中沒有所求,沒有居功的用心,只有這樣的布施行為,才會為自己帶來豐足感和自在感,而使智慧衍生更豐富的智慧。  倘若一個人的給予是有所求的話,則不論所求為何,均非完美,因為只有無為的愛才是由清凈心所發出的愛,才是自我實現所發出的真愛,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行於布施」的本義。  博愛的本質是給予而不是佔有,給予是自我實現的開始,它的過程是豐足和喜悅,它的終點是人生的圓滿和自在。給予只有在懂得「無用之用」的人手裡,才真正表現了生命的光輝。 

  摘自《清心與自在》

(☆☆☆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與時俱進 弘揚大乘☆☆☆)

本文發布:凈土一蓮

布施感富有報 (☆☆☆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

從前,有一對貧窮的夫婦,靠著做傭工來維持生計。一天,丈夫看見一些長者們前往寺院里參加供僧法會,回到家後,想著、想著,不禁哭了起來,妻子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什麼事讓你這麼傷心呢?」丈夫回答:「唉!看到別人能夠滿心歡喜的供僧修福,而自己卻是貧窮下賤,連修福報的機會都沒有!」妻子便安慰他:「別再傷心了,於事無補,不如把我賣了,賣來的錢就可以布施供養!你看怎麼樣?」丈夫更傷心了:「如果把你賣了,我豈不是更加難過!」於是,妻子想了想,又說:「乾脆我們一起賣身為奴,不僅可以供養,還也可在一起修行。」這下,丈夫也同意了。於是,夫婦倆找到一個富貴人家,向主人借一筆錢,來辦一場供僧法會,這筆錢如果無法在七天內還清,他們就必須永遠在這戶人家當奴僕。得到了錢後,貧窮的夫婦便開始不眠不休地籌備法會,並且互相勉勵:「現在還能夠隨自己的心意來修福,應該好好把握因緣,往後的一切就很難預料了!」到了第六天,眼看所有的事都已就緒,寺里卻收到了一個訊息:國王也要在同一天舉行法會。比丘們都認為,應該先將機會讓給窮夫婦,然而,國王知道後,非常憤怒:「是那一家小民,膽敢跟我搶日子!」立刻命令他們改期。這對窮夫婦雖然無奈,卻是堅持不改。國王不得不召見窮夫婦,要他們說出個理由。窮天婦便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的稟告國王,並懇求國王:「我們今生如此窮苦,就是因為過去沒修福報,這輩子恐怕只剩這一天還能自由作主,以後,就沒有機會了,所以我們極力爭取!請求國王成全。」聽了這對夫婦真誠的發心,國王不禁心生憐憫,不但准許他們如期進行法會,更賞賜財寶,還划了十個村落讓他們居住和管理。改寫自《雜寶藏經》卷四

省思 --------------------------------------------------------------------------------

經云:「貧窮布施難」,今世貧窮乃是過去生未廣修福報,布施供養。但也往往因為貧窮使我們更加慳貪,難以割捨,而不斷在貧窮中輪迴。若能清楚明白個中因果,難捨能舍,才能從貧窮中跳脫而出。否則也只有徒自空嘆,又有何用呢?(☆☆☆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與時俱進 弘揚大乘☆☆☆)

布施

不爭,不貪, 不求, 不自私, 不自利, 不妄語.天天用這六大條件作為尺標, 來衡量自己一天之所行所為.如果

不合標準, 要實時糾正.做到沒有錯過, 只有功德, 才算是佛教徒.---宣化上人

六度與生死輪迴 (☆☆☆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

六度與生死輪迴

寬嚴    戒、定、慧三學是佛門修持者的途徑,而大乘菩薩復於戒、定、慧之外加布施、忍辱、精進,合稱為六度,亦稱六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是梵語(Parmita),義為到彼岸。過渡的人須乘舟筏橫越中流以抵彼岸;學佛的人,在生死輪迴的此岸,渡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盤寂靜的彼岸。六波羅蜜多就是舟筏,行六波羅蜜多,就可渡過生死輪迴的苦海,到達涅盤(Nirvana)——解脫的彼岸。  一、布施度(Dana——Paramita)。就是施捨,施捨是多方面的,並不專指錢鈔財物而言。根據《本生經》(Jataka Story)記載,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時,曾經以頭目腦髓、肢節手足布施,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等,都是高度布施的一種,時稱為內施;而以國城妻子、田園財物作布施的,稱為外施。  布施可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以己資財隨分施與的,叫做財施。以佛法教導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一切世出世間法,如四諦、十二因緣、五戒、十善,人天因果,皆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經中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法施可以長養眾生慧命,令永不再感受三界輪迴的苦果。救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藉,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布施不難,但要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確不容易。三輪體空者,即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也無所施的物,正是《金剛經》上所稱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只求慈悲發揚光大,不特沒有望報之心,也絕無能施之念,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Sila—Paramita)。有止惡修善的意義。修行大乘菩薩道,不但要消極地止惡,更應積極地為善,以凈化身、口、意諸業;因為持戒能使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持戒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出家沙彌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唯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不分在家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的。  三、忍辱度(Ksanti—Paramita)。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也就是內心能忍受外來的侮辱及惱害而不生嗔恨。當知辱字,包括對於身心一切寒熱、饑渴、水火、刀兵、老病、死苦、蛇蠍、蚊虻,以及嗔罵、譏侮、訶毀、打罵等等苦惱。凡情最難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能忍,則其他諸忍亦較易做到。忍辱不但是忍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於窮困病苦的逆境中,忍令頹喪卑鄙之念不生;於富貴順遂的順境中,忍令驕矜沉迷之念不生;於不順不逆、萬法生滅的常境中,忍令遷流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戕害順逆諸境,且要忍生理上的饑渴寒熱創痛諸苦。忍辱是與內心的煩惱賊作戰,煩惱時時在我人心頭伺機蠢動,我人若一念不忍,煩惱即在我人心上佔據一個位置了。  忍辱也有三種:  (1)耐怨害忍。凡無理受人侮辱,也要忍耐不報,凡事不能忍則一無所成,學佛的人應以忍辱為第一行門。  (2)安受苦忍。安心忍受眾苦所迫,決不中途動搖,能安受所有苦楚,則有苦盡甘來的日子,一切皆有成就。  (3)諦察法忍。心生邪念,意欲妄為,當此心身動搖之時,應該諦觀諸法,以及世界萬物一切是空,於此無自性空,能夠有所悟入,深信忍可,是為諦察法忍。  四、精進度(Viraya—Paramita)。純一無雜為精,鼓勇直前為進。精進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修菩薩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以純一直進之心,斷妄念,去執著,顯發真如妙心,自度度人,無有退墮。  精進也有三種:莊嚴精進、攝善精進和利生精進。  (1)莊嚴精進。精即專一,進即進步,凡是創造事業或學佛的人都要勤勉,進行所業,立志堅強,遠離薄弱,則沒有不成功之理。  (2)攝善精進。無論布施、持戒、忍辱等等,都要用心持久修習,不可一曝十寒,不敢放逸,否則前功盡棄。  (3)利生精進。利益眾生,不生疲倦,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五、禪定度(Dhyna-Paramita)。其義為靜慮,在於度散亂。禪定可分為事理兩種:事定者,依境攝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略言之,禪定是在於心力集中,而後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禪定,須自守護六根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之語。老子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亦此之意。  禪定亦有三種: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  (1)世間禪。端坐不思,既無用心,亦未到定,不能為聖,亦不能為賢;但是坐禪既久,自能清凈感覺到四禪天,亦能感覺到偏空、頑空不是真空的境界。  (2)出世間禪。單指向上,不可向下層壞處著想,應專心向善處看齊,凝神玄門,脫盡污漬,內心自然光華。  (3)出世間上上禪。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說法時,門下弟子八萬四千眾盡皆傾聽。當世尊講畢,手拈蓮花,一切歸於沉寂;獨迦葉尊者悟出其中妙理,破顏微笑,所謂正法眼藏,密契妙心,名上上禪。  六、智慧度(Prajna-Paramita)。是由禪定所證得的,即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這種智慧並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有漏智,而是圓融無礙的正智。這種智能照破一切客塵煩惱,顯露真如本性。因此,修六度即在於斷煩惱,得智慧。智慧即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證得智慧,就見到我們的本來面目了。  智慧也有三種:一切智、道種智和一切種智。 (1)一切智。即所謂通達諸法皆空的智慧,能得這個智慧就可斷煩惱而得解脫,但僅自覺,不能覺他,是屬聲聞人所有的智慧。  (2)道種智。是可知萬有諸法的智慧,得此智慧,就可從空出假,運用佛法度化眾生,使諸所有人類一心向善,追求真理。這是菩薩所有的智慧,要為利益眾生的。  (3)一切種智。是最究竟的大智大慧,能圓滿地通達世出世間萬有諸法的事理,為所具有的一切種智,最圓滿、最究竟、最真實的智慧。  修六度,必須相資相行,不可缺一。因為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礙於積習;三學具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攝化眾生;布施而不修三學,只種下人天福報;持戒而不能忍辱,難調嗔恚之氣;有精進而無諸度,則徒勞無功;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渡過生死輪迴的苦海。  吾人學佛,應抱著佛陀慈悲救苦救難的精神,心存利他,不為個人利慾薰心,處處向善看齊,如能照上述六度進行,不但自己一生受用不淺,而且深入人群,普度眾生。

  摘自《學佛與正見》

(☆☆☆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與時俱進 弘揚大乘☆☆☆)

貧女一燈 福報無盡 (☆☆☆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阿闍世王 燃燈供佛  在阿闍世王授決經中,記載一段貧女布施一燈,得佛授記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在羅閱只國耆闍崛山。當時,阿闍世王恭請佛陀吃飯,飯後,佛陀回到祇洹精舍。阿闍世王與只婆商議道:「現在我們已經供養過佛陀吃飯,以後再做些什麼事,表示對佛陀的恭敬呢?」  只婆就建議:「燃燈供佛!」  於是,阿闍世王命大臣具備百斛麻油膏,從宮門點至祇洹精舍,連續不斷,煞是美觀。貧女難陀 乞錢燃燈  當時,有一位貧窮的少女,名叫難陀,生成好像對佛陀有顆恭敬的心,她雖然常想供養佛陀,但卻苦於沒有錢財。這一天,她看到阿闍世王這麼大的布施,點燃了萬燈供佛,心裡非常歡喜。於是,她將乞得來的一個銅錢,到賣麻油的商店,請求店主賣給她油膏,也想燃燈供佛,店主一看,告訴她說:「你這樣貧窮,為什麼不用乞得來的錢去買食物,而買麻油膏做什麼呢?」  難陀說道:「我聽說生值佛世,是百劫一遇的難事,現在,我幸能恭逢佛世,但卻沒錢布施。今天,我看到大王點燃油燈,做大功德,心裡非常歡喜,雖然我很貧窮,也想能點燃一燈供養佛陀,請你賣給我一些油膏吧!」  賣油膏的店主知道了難陀的心意,很受感動。本來一個錢僅能買到兩合油膏,店主卻多給了她三合。難陀女歡喜的拿著油膏到佛前點燃了一盞燈。眾燈皆熄 一燈獨明  難陀女知道這盞燈油膏不多,將點不到半夜就會熄滅了,但是,她虔誠地遙向佛陀合掌頂禮,發願道:我願世世生生能作佛事,請求佛陀加被此燈當通夕光明不滅。」  靜靜的夜晚,大地籠罩著一片黑暗,但佛子的油燈,希望點亮了眾生的心光。  是夜,阿闍世王所點的油燈,有的已經熄滅,有的燈光微弱,只有難陀女所燃之油燈光明不絕,膏亦不盡,通夕不滅,直至天明。  天明時,難陀女又來頂禮佛足。  這時,佛陀告訴目連尊者道:「天已大明,可滅諸燈。」  於是,目連尊者次第熄滅諸燈,惟難陀女所燃一燈,滅之再三,卻仍光明熾盛。目連尊者拿起袈裟揮扇,燈光卻更明朗;又以威神引強風吹之,貧女的燈光不但不滅,反而更加光亮,上照梵天,傍照三千世界,目連尊者感到非常奇異。佛陀授記 貧女成佛  佛陀看到目連的舉止,便說道:「好了!好了!這是當來佛的光明功德,並非你的威神所能毀滅。難陀女的信心,可滅除無量劫的罪業,如果今後再發心以經法教化人民,再過三十劫,此難陀女功德圓滿,當能作佛,號須彌燈光如來,其世界不須要日月光明,人民身中皆有大光,宮室眾寶光明相照,如忉利天。」  難陀女聞佛授記,心生歡喜,即時舉身騰入虛空,離地約百八十丈,後躍下向佛作禮而去。  阿闍世王聽到這件事情後,問只婆道:「我所做的功德這麼大,為什麼佛陀不為我授記?難陀女才點燃一燈,卻能蒙佛授記,這是什麼道理呢?」  只婆答道:「大王所作雖多,因心有分別,故功德即有大小,難陀女因能發願迴向注心於佛,故得蒙佛授記,其心已和法施相應,法施無邊,故功德其大無比。」  貧女難陀以能誠心之故,因燃一燈的功德,蒙佛授記,當來作佛。由此可知,功德不在於大小,只在於吾人之用心是否專誠!

(☆☆☆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與時俱進 弘揚大乘☆☆☆)

佛陀 布施 世王 精舍 故事

不爭,不貪, 不求, 不自私, 不自利, 不妄語.天天用這六大條件作為尺標, 來衡量自己一天之所行所為.如果不合標準, 要實時糾正.做到沒有錯過, 只有功德, 才算是佛教徒.---宣化上人

布施得越多,獲得的也越多   (☆☆☆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

  文: yuhuchengdie   半年前,我在佛教導航的文庫中讀到一篇名為《沒有錢時如何布施》的文章,其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很興奮:布施得越多,獲得的也越多。  當時我就在想,為什麼不試驗一下呢?布施既可以幫助他人、又能治療自己的慳貪、「布施得越多,獲得的也越多」,有那麼多的好處,說做就應當做。  結果如何呢?  給大家講兩件很小很小的小東西:  植物精油  差不多有七瓶送人了,因為自己不用,大多給了鄉下的親戚,很奇怪,去昆明的人,回來總給我帶,其實自己並不喜歡,可就是有人送。好吧,左手進,右手出吧,植物精油可以很快地讓乾燥開裂的皮膚得到滋潤。  洗髮露  我與孩子都是長發,我們一般兩天洗一次,所以每年單位發的洗髮露總是不夠。而沐浴露則不同,我們都不太用。於是,送人時,總是把洗髮露留下,把沐浴露送出去。好了,一段時間後,沐浴露越來越多。做個什麼有獎的問答也會抽上一瓶,而洗髮露還是很緊張,青黃不接的樣子,後來,自己對自己說:既然「布施得越多,獲得的也越多」,怕什麼呢?如果不夠用,買一瓶也只有數十元。拿到洗髮露的人總是很高興:這麼好的產品,還不捨得買呢。千恩萬謝的時候,我很慚愧:是真的全心布施呢還是為了得到更多?又是數月過去了,家裡已經累積了五瓶洗髮露,不包括送人的五、六瓶。無法想像的,以前一年也不會平白無故地得到這麼多的洗髮露。  布施不吃虧,記得以前常常會將不太需要的東西捨出去,於是,很快家裡會來一些自己不太需要的東東。現在會這樣想:或許別人得到這些比我自己享用更讓我快樂,於是,莫名其妙,常常家裡缺什麼來什麼。  借用《沒有錢時如何布施》的作者的一句話吧:「永遠不要停止布施」。(☆☆☆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與時俱進 弘揚大乘☆☆☆)

持地藏名號,念地藏經,心想事成! (☆☆☆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

甘泉

末學從06年末才開始念地藏菩薩名號的,但很慚愧,我並不精進。總是斷斷續續的。中間也斷斷續續拜地藏懺。開始的確是希望使生活得到改觀,但後來生活雖然沒有改觀,但我的心情卻開始越來越好了。隨著知識的豐富,我漸漸知道我過去做了很多的錯事,於是後來,我也不想那麼多了,只是想通過念佛、戒邪淫、布施、改變自己的心性和偶爾讀《地藏經》來盡量來懺悔我的罪業,但慚愧的是並不很精進。 隨著念佛的時間慢慢增長,我心情越來越好,相貌也有了變化,這點我母親都看出來了。忽然,命運好像開始眷顧我,先是搬了新家,而後開始有好一些的工作找我了,開始一家月收入6000,因為太遠,我不願意去。沒過幾天,新的一家又主動找到我,月薪也是6000,上的保險比前一家還要好。我通過占察法佔察新工作,幾次都得到相同的答案,得113輪相--所要去的地方,可以自然獲得利益。通過了三輪考試,我被錄取了。以財務這個專業,以我的水平,找到這樣一個工作自己都覺得有點心虛。要知道我們對面那個中型公司的財務總監才6000一個月。在順利的離職後我很希望能出去玩玩,同事們也說,你要是能多休息幾天出去玩玩就好了,可是約定好過3天就要去報到,正這麼想著,新單位來通知,告訴我10天後再去就可以。當時我都暈了,怎麼這麼巧。更巧的還在後面,因為出去玩沒伴,在網上找了半天也沒合適的,結果偶然一個和離職的同事打電話,她也正好要出去玩,我們一拍即合。單位幾個關係好的同事都很吃驚,說我太旺了,想要什麼有什麼。他們看著我這樣,好幾個也開始念地藏王菩薩名號了。我已經從海南回來了,明天我就要去新單位報到了,薪水有點出乎我的水平了,心裡真有點忐忑。在論壇上,曾經看到很多通過修行改變生活的師兄,他們的文章給我很大鼓勵,今天我也把我的經歷告訴大家。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越挨罵越漂亮的夜叉 (☆☆☆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

夜叉是八部眾的第三類,與羅剎同為毗沙門天王的的眷屬。他們住於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或守護正法,屬於鬼類。

有一天,佛陀講了這樣一件事。說,往昔,有一個夜叉,形狀長得很矮小,身上的顏色特別難看,臉長得又黑又丑。這一天,這個夜叉心血來潮,跑到了帝釋的寶座上。帝釋,原是摩伽陀國的婆羅門,由於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成為三十三天的天主。所以他非常有福德威勢,自然身相美麗端莊,天人尊敬。因此,這個夜叉突然跑到帝釋的寶座上洋洋自得,三十三天的諸多天眾看了,當然便很討厭他。所以大家先是冷言惡語地勸夜叉下來,最後越說嗔恨心越大,用種種方法毀罵這個夜叉。

說來也怪,正在這個時候,大家發現這個夜叉越挨罵,他的惡相越減少,而善相卻越來越增加,個子越來越高,顏色越來越鮮麗。這可真是一件令人費解的事。於是諸天便來到帝釋面前,把這個情況彙報了一下。帝釋聽了,便來到寶座前,很謙虛地對這個夜叉說:「大仙啊,我是帝釋!」於是自稱了三遍,那個夜叉便漸漸變回了原來的樣子。

帝釋對眾人說:「從今以後,不要生嗔恨心。如果遇到惡人面對自己時,也不要生嗔恨心。」

佛陀非常讚歎帝釋,並鼓勵弟子們向帝釋學習,要制服自己的嗔恨心。(轉貼)一起聆聽:有關「音樂供養和音樂布施」的佛言佛語 (☆☆☆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

在討論布施時,一般只提到財施(財供養)、法施(法供養)、無畏施(無畏供養),但很少聽到有音樂供養和音樂布施的事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佛是怎麼說的吧。

一、音樂供養

《分別善惡報應經》說:「若復有人,以妙音樂供養佛塔,獲於十種勝妙功德。何等為十?一、身相端嚴。二、見者歡喜。三、音聲微妙。四、言詞和順。五、肢體適悅。六、遠離嗔恚。七、喜慶多聞。八、崇貴自在。九、命終升天。十、速證圓寂。如是功德,以妙音樂供養佛塔,獲如斯報。」

《百緣經》說:「昔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諸人民,各自莊嚴而作伎樂,出城遊戲,入城門值佛乞食,諸人見佛歡喜,禮拜,即作伎樂供養佛,發願而去。佛微笑,語阿難言,諸人等由伎樂供養佛,未來世一百劫中,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受最快樂。」

《地藏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讚歎,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一人多人。如是等輩,現在世中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百緣經》說:(白話節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迦毗羅衛城中,有一位財富無量的長者,他妻子生了一個男孩,相貌端正美好,真是世所稀有,漸漸長大以後,他所發出來的聲音特別動聽,因此人們都喜歡聽他的聲音。後來,他遇到佛,出了家,證得阿羅漢果。於是眾比丘請求佛說一說這位出家的長者子的得道因緣,以及他所發出的音聲為什麼特別美好。佛告訴大家說:在過去九十一劫,有一位毗婆尸佛出世,佛涅磐後,又一位國王叫磐頭末帝,收取了佛舍利,建造了高一由旬的四座寶塔供養。這時,有一個人見了這塔,心裡非常歡喜,便繞塔禮拜,並用音樂供養,祝願而去,他以此音樂供佛功德因緣,九十一劫不墮惡道,天上人間,常常發出令人歡喜的美好音聲。這人今生遇到了我,跟我出家,證得到了道果。比丘們聽了佛的介紹,都歡喜無量。」

其他如《維摩詰所說經》、《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妙法蓮華經》、《華嚴經》中都有關於音樂供養的記載。由此可見,音樂供養的功德是很大的,或許有人要問:諸佛賢聖已是離欲之人,則不須音樂歌舞,那為什麼還要用音樂供養呢? 《大智度論》為我們作了解答說:「諸佛雖於一切法中,心無所著,於世間法,盡無所須,諸佛憐憫眾生故出世,應隨供養者,令隨願得福故受……」

二、音樂布施 「供養」與「布施」在意義上原無差別,但在「功用」上稍有不同。如「音樂布施」則含有「攝受」的意義,「四攝」中的「布施攝」。

《大方廣佛華嚴經》說:「佛子,此菩薩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文筆贊詠、歌舞伎樂、戲笑談說,悉善其事。……但於眾生不為損惱,咸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道。」

《維摩詰所說經》說:「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

《金光明經玄義》說:「此娑婆國土,音聲為佛事。」

《大寶積經》說:「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檀那波羅蜜多時,修行布施,又復獲得十種稱讚利益上妙功德。何等為十?一者……;二者菩薩摩訶薩施音樂故,獲得如來清靜天耳,無不具足;三者……」

由此可知,佛子以音樂布施為方便,攝受利益無量眾生,安住無上佛道,該是何等重要。 ——摘自聞妙編著的《布施的藝術》一書,本人稍作修改。

(☆☆☆本文搜集自:布施論壇 http://www.bushinet.com/bbs 與時俱進 弘揚大乘☆☆☆)

感謝 [≡凈土一蓮≡] 朋友布施本文,與帖子有關權利事項請參閱布施論壇版規[≡ 查看版規≡];任何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論壇的管理員和版主有權不事先通知發貼者而刪除本文! 做人要厚道,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你布施更多好文!

佛教常說「恆順眾生」是何意?2011年09月09日 09:00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作者:如本法師

恆是以時間而論,長久不變之義,以空間而談,不分國土,遍及無量三千,無有距離;順是隨順度化,悲憫柔和之義。

發起恆順眾生之願,非菩薩人不能克成,最起碼亦得證成無生法忍,方得恆順眾生,不致有退墮之念。眾生是愚痴的,是剛強難調難伏的,是隨順五欲六塵的,是邪見不智的,是好辯的,是逞強的,是保護自己觀念的,是我執與法執的,若非菩薩得證無生法忍,無法做得到,菩薩今生度不了眾生,還有來生,甚至還有盡未來際可得度之,因為菩薩沒有隔陰之迷,內心無惑,了知眾生與他之關係,如是可耗下無盡的未來,以達到恆順眾生,並度化之功。

眾生未開悟,心地煩惱叢生,自利自度尚不能,焉能利他度他!今日不知明日事,尚存三惑之結,盡未來皆是生死業,若要恆順眾生而行化,這是夢人說夢話,水裡月一般的空言,不得實際。眾生僅能依佛菩薩三業而學之,由因至果,由漸而,頓由淺而深,由近而遠,菩薩可恆順眾生,眾生亦可恆順眾生,只是恆順眾生人人皆可行,但境界卻有深淺,因果不同,近遠有別,持續有長短,漸頓有異。

四大皆空的「四大」是什麼意思?

2011年09月05日 08:45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頻道 作者:華人佛教綜合

佛教中的「四大」主要指佛教術語。指地、水、火、風為四種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謂地、水、火、風四種物體均能保持各自的形態,不相紊亂。

(一)地大:本質為堅性,而有保持作用者。

(二)水大:本質為濕性,而有攝集作用者。

(三)火大:本質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

(四)風大:本質為動性,而有生長作用者。

又名四界。界,是種類的意思,亦名四大種。種,有能生的作用,如種子。佛教認為一切物質都是四大所生。

此外,據圓覺經載,四大,乃指由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成之人身。即:

(一)地大,地以堅礙為性,如人身中之發毛、爪齒、皮肉、筋骨等均屬之。

(二)水大,水以潤濕為性,如人身中之唾涕、膿血、津液、痰淚、大小便等均屬之。

(三)火大,火以燥熱為性,如人身中之暖氣屬之。

(四)風大,風以動轉為性,如人身中之出入息及身動轉屬之。

若此四大不調,則易致病。

佛教所說的「三乘」是什麼意思?2011年09月02日 09:18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頻道 作者:華人佛教綜合

佛教所說的「三乘」:即三種交通工具,比喻運載眾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種法門。

(一)就眾生根機之鈍、中、利,佛應之而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種教法。

1、聲聞乘,聞佛聲教而得悟道,故稱聲聞。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以此四諦為乘。

2、緣覺乘,又作辟支佛乘、獨覺乘。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稱緣覺。始觀無明乃至老死,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由此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乃以此十二因緣為乘。

3、菩薩乘,又作大乘、佛乘、如來乘。求無上菩提,願度一切眾生,修六度萬行,以此六度為乘。 

前二乘唯自利,無利他,故總稱小乘,菩薩乘自利利他具足,故為大乘。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究竟一乘寶性論均以小乘所得三乘共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等為由,而稱三乘為小乘、中乘、大乘;寂調音所問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七、大智度論卷十一以於無分別一味法中說上中下而顯三乘差異為由,稱三乘為下乘、中乘、上乘;大乘莊嚴經論卷四、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一則合稱前二乘為下乘,而稱菩薩乘為上乘。華嚴、天台宗以三乘為方便法門,畢竟歸一佛乘,是為一乘教,即三乘之外別立一佛乘;法相宗則以一乘系對一機而施,是權假之教,三乘則屬真實之教。前者稱「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後者則稱「三乘真實一乘方便」。

(二)菩薩隨時修集之天乘、梵乘、聖乘。

1、天乘,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2、梵乘,即慈、悲、喜、舍。

3、聖乘,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什麼是咒?持咒有什麼作用?2011年08月29日 09:15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作者:聖嚴法師

咒的作用應該是被肯定的;它是用特定的音符和特定的語句所組成的符號,代表著特定神明或佛菩薩的尊稱和力量,從原始民族的宗教起即已發生。

咒語的出現,一般是透過所謂通靈者的媒介,由神靈所傳授,而為民間所採用,不論東西方,都有咒語的流傳、使用和信仰。在中國民間,符咒並用。符是用筆繪成的符號,也是代表特定神明的靈力,所以,遇到一些小不如意事,以現代人所稱的民俗治療法,也可以產生療效,由所謂民間信仰的符咒力達到驅邪、避凶、趨吉的目的。

在釋迦世尊時代,也有少數弟子採用類似的咒術,而為佛所不許。佛滅之後,佛教徒的分子漸漸複雜,有些本來就是外道的咒術師,皈依三寶而出家為比丘,故在《四分律》卷二十七、《十誦律》卷四十六等,有用咒治病的記載。然依根本佛法,應該是有病看醫生,有災難要懺悔、存善心、做善事,才是逢凶化吉、解冤釋結,消除業障最好的辦法,所以,原則上並不重視咒語的使用。

可是,以同一種特定的語句反覆地持誦,便會產生咒的力量,其中固然有代表神明的靈力,重要的還是持誦者的心念集中之力。所以,持咒者持誦越久,效驗越強;如果能夠專心一致,反覆持誦同一咒文,也能達成統一身心,從有念而至無念的禪定效果。所以,後期的佛教,也不反對使用持咒的法門,並且由於梵文的咒有總持的意思,就是以一咒的咒法,統攝一切法,任何一咒語,只要修之如法,持之以恆,都有相當大的效驗。主要是因持咒兼帶持戒、修定,產生慈悲心和智慧力,必然能夠去執著而消業障,這樣也必定能感通諸佛菩薩的本誓願力。

因此,什麼叫咒王?以總持的意義說,任何一咒,持之得力,都是咒王;除了邪法、邪咒,用來損人利己,或者是報復、報仇、泄憤等以害人為目的的咒術之外,都可以持誦。

早期的中國佛教,也不重視持咒,如果持咒便被稱為雜修、雜行,故雖早在魏晉時代,就已譯出了「孔雀王經咒」;而「大悲咒」則在唐高宗時代就已翻譯成了中文,這都是密教最初傳入中國的事。但直到宋朝,才被天台宗的四明知禮大師予以提倡而普及。「楞嚴咒」在晚唐時期,即已流傳於中國,卻到了宋以後,隨《楞嚴經》的普遍受到重視,才被各寺院所持誦。到了明末之際,所編成的《禪門日誦》課本裡面,開始收有許多的咒語。

因此,在唐、宋時代傳到日本的佛教,並不流行咒語,除了密宗之外,也並不重視咒語,他們的凈土宗專門念佛,禪宗專門參禪,天台宗專門修止觀,對我們近代的中國佛教,大家都兼修持咒法門的現象,日本佛教界會感到很奇怪。但是,在中國民間因持大悲咒而得感應的例子,相當顯著,所以,我們不可反對持咒法門。

現在佛教所用的咒語之中,多半是神天的名字,和代表神力的尊號,這是因為大乘思想,將一切善法的力量和產生功德的作用,都視為佛菩薩的權現和化現,所以將一切神王、鬼王視為佛菩薩的代表。既然是佛教所用的咒語,一定有佛菩薩的名號在內,也有皈敬三寶的語句在內,不過是用梵音的直譯,而不是用漢語的義譯。比如說:「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便是皈敬三寶的梵語,如果持誦「南無觀世音菩薩」,那就成了語意明了的咒語。

真正持咒的人也講咒音,最好是以梵語的原音發音,而且每一個音節在印度都有它一定的意義和作用,所以,今人有說「阿(ㄛ)彌陀」的ㄛ最好能發音為「阿(ㄚ)彌陀」不無理由。但是一切修持法門,以心為主,音聲是其次的,千百年來中國人念「阿(ㄛ)彌陀佛」,並沒有發生什麼不良的後果或作用,也沒有因此而打了折扣的記錄。大悲咒也是一樣,今天的西藏人、韓國人、日本人、越南人和漢人都持大悲咒,發音彼此各異,可是也能收有相同的效應。

所謂咒語的密付、密傳,是那些被西藏佛教列為高層次的密法,即瑜珈密及無上瑜伽密,有他們一定的儀軌和修法的程式,重於心理的引導,故需要師師相傳。普通運用的咒語則不需要。

今日的附佛法外道及自稱上師的神鬼教,都有密法密傳之說。在印度的各派外道中也有這種現象,比如現在流行的超覺靜坐,就有它的字訣密咒,台灣的一貫道也有五字訣。對正常的社會而言,這種密法的流傳,是不健康的現象。

佛教常說的「五眼」是什麼意思?2011年08月05日 09:22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作者:聖嚴法師

我們從某些佛教圖像中,可以看到臉部有出現三隻眼的情況;也就是在兩眼之間的眉心處,另開一眼。事實上,人類不可能有三隻肉眼,所謂的第三眼,只是象徵;也就是在一對肉眼之外,另有心眼。心眼的意義有深有淺,淺的指普通人的思想活動,深的就要講到五眼了。五眼是除了肉眼之外尚有層次不等的四種心眼。

所謂五眼,是指從凡夫至佛位,對於事物現象終始本末的考察功能。有人稱眼睛為『智慧之門』、『靈魂之窗』,眼睛能夠明辨物象、增長知識。修行的層次越高,心眼作用的範圍越廣。凡夫經由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見的距離、範圍相當有限,太小、太大、太遠、太近,均非肉眼所能見,或太過黑暗或強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適應。如果能得天眼,便能於物質世界中自在地觀察,而不受距離、體積、光度的限制。

不過天也有層次:有地居天、空居天和禪定天。地居天就是一般民間所信的福德鬼神以及四天王和忉利天的天神;空居天是指耶摩天至他化自在的欲界天神;禪定天則指色界和無色界的二十二層次。層次越高,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所謂天眼的功能,是能見肉眼所不能見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離、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隱藏或通透顯露的限制,它不需通過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天眼有修得和報得的不同。一般的鬼神都有深淺程度不等的天眼,稱為報得。因為沒有肉體束縛的鬼神,只有靈力活動,減少了物體障礙。一般的靈媒,也就是鬼神所寄託、依附的人,這就是藉鬼神報得的天眼,而能見人所不能見的事物。對人類而言,修禪定或可得天眼;但禪定的目的卻不在於修得天眼,雖另有專修神通的方法,但若修得了天眼,也未必表示已入禪定。

天眼的功能除了如上所說的以外,尚有能見未來將要發生的事件現象。那是由於任何現象的發生,已經有它一定的因果關係,由於造下一定的業力,便會造成一定的果報,往往現象尚未發生,而發生那種現象的力量早已形成,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將發生的事實。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夠預知未來。天眼的能力越強,能見的未來越久遠,精確度也越高。

所謂精確度,就是說明天眼並不可靠,只要一加入其他的因素,未來的事態未必就會產生他的預期結果。這好比兩位圍棋的棋士對奕,段數越高,所見棋目越多;段數越低,所見越少。但還沒有任何兩位棋力相當的棋士可以一上棋盤就已經知道勝負的結果。因為世事變數太多,定數只是局部和短時間的現象,萬法因緣所生,緣變則變。所以佛法不執著天眼,也不鼓勵人為了使用天眼而修成天眼。

所謂五眼,除了肉眼、天眼外,尚有慧眼、法眼和佛眼。慧眼是羅漢所證,見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的徵象,所以能出生死輪迴,不受身心世界的束縛,離五蘊、出三界。這和世間一般人所說『慧眼識英雄』、『慧眼獨具』的功能,顯然不同,世人所說的慧眼,是世間智慧,尚存有『我』的觀念,不過比較深澈、明銳、敏捷;而羅漢所具的慧眼是無我、無執的。

法眼為初地以上的菩薩所具,能見萬法的本性──法性,親證諸佛法身之一分,乃至多分,絕不是如一般人所說的具有法術之士就是具有法眼;略解佛法者也稱具有法眼。其實法眼和證法身有關,若是僅僅見性,尚不能稱為具足法眼,而只能夠確信法眼的存在和法眼的功能。

法身遍一切處、遍一切時,它非色、非無色,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說是,一切都是,也可說,一切都不是。有執著者,一切都不是;無執著者,一切都是。具足法眼的菩薩,稱為法身大士,非凡夫所能想像。

無我有兩種,分人無我和法無我。證人無我、離人我執,就是羅漢;證法無我,離法我執,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羅漢離人我執,得慧眼,出三界;菩薩更進一步,離法我執,證法身、得法眼、雖住三界,卻不為生死所困,稱為法身大士。有些附佛法的外道,動不動就說已得慧眼或法眼,其實他們連天眼都不是,而僅是氣脈運動的反射作用,或是得自鬼神的靈力而已。

至於佛眼,具足前面四種眼的所有功能,它是智慧的全體,也就是大圓鏡智的本身,又稱為大圓覺,也稱為無上菩提。

佛教中所說 「三藏」的3個含義2011年08月03日 09:18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綜合

佛教中所說的「三藏」又作三法藏。藏,意謂容器、穀倉、籠等。在佛教中它的具體含義如下:

(一)指經藏、律藏、論藏。系印度佛教聖典之三種分類。據大乘莊嚴經論卷四述求品載,藏,「攝」之義,即總攝一切所應知之意。若依覺音之說,則藏為「諳記」之義,即以諳誦之法而師徒口傳。另據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中載,藏為「器」之義,即容受所應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眾部與其他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雜藏(本生因緣等),犢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羅尼)而成立四藏。法藏部另加咒藏與菩薩藏,大眾部之一說部另加雜集藏與禁咒藏,成實論加上雜藏與菩薩藏,六波羅蜜經加上般若波羅蜜多藏與陀羅尼藏,五者合稱五藏。此外,經藏與律藏二者,或聲聞藏與菩薩藏兩者,並稱為二藏。

1、經藏,音譯素怛纜藏、修多羅藏,意譯契經藏。佛所說之經典,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有關佛陀教說之要義,皆屬於經部類。

2、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佛所制定之律儀,能治眾生之惡,調伏眾生之心性;有關佛所制定教團之生活規則,皆屬於律部類。

3、論藏,音譯阿毗達磨藏、阿毗曇藏,意譯作對法藏。對佛典經義加以論議,化精簡為詳明,以決擇諸法性相;為佛陀教說之進一步發展,而後人以殊勝之智慧加以組織化、體系化的論議解釋。論藏又稱論部,與摩呾理迦、優波提舍具有密切之關係。

據大毗婆沙論卷一載,三藏之所顯與等流等各異,經藏乃次第之所顯,律藏為緣起之所顯,論藏為性相之所顯;經藏為力之等流,律藏為大悲之等流,論藏為無畏之等流;經藏系種種雜說,律藏系講說諸學處,論藏則分別諸法之自相與共相。

大乘莊嚴經論卷四亦舉出設立三藏之九種原因,即:

①為對治疑惑,故設立修多羅。

②為對治受用之二邊,即令遠離樂行之邊、苦行之邊,故設立毗尼。

③為對治自心之見取,故設立阿毗曇。

④為說三學,故設立修多羅。

⑤為成就戒學、心學,故設立毗尼。

⑥為成就慧學,故設立阿毗曇。

⑦為講說法及義,故設立修多羅。

⑧為成就法及義,故設立毗尼。

⑨為通達法及義,故設立阿毗曇。

釋氏要覽卷中亦援引阿毗達磨集論之說,謂經藏乃用以對治疑煩惱,律藏對治受用二邊之隨煩惱,論藏對治自見取執之隨煩惱。此外,西藏喇嘛教以三藏配於三毒,而謂律藏可斷除貪慾,經藏可斷除嗔恙,論藏可斷除愚痴。

有關三藏之次第,迄無定論,或謂若就三藏結集之先後而言,則其次第為經、律、論;若就行修之順序而言,則為律、經、論。

若將此三藏配於三學,則經相當於定學、律相當於戒學、論相當于慧學。同時,經亦包含戒、定、慧三學,律包含戒、定二學,論唯包含慧學。其他尚有由各方面立三藏之別者。原來三藏系指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之聖典,亦即小乘之三藏教(藏教),其後此語為大乘所引用,三藏遂有下乘(聲聞乘)與上乘(菩薩乘)之別,合此即成為「六藏」。

凡是以經立宗者,如華嚴宗、凈土宗、密宗、日本日蓮宗等,皆稱為經宗;以律立宗者為律宗,如我國南山律宗;以論立宗者為論宗,如俱舍宗、成實宗、三論宗等。又精通三藏之各藏者,分別稱為經師、律師或論師。造論弘揚佛教者,稱為論主或論師。精通三藏之法師稱為三藏法師、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單稱三藏。在我國,三藏之翻譯家亦稱三藏,例如稱玄奘三藏、真諦三藏等。[增一阿含經卷二、十誦律卷六十、分別功德論卷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一、唐譯攝大乘論釋卷一、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

(二)分別為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人所說之教法,即聲聞藏、緣覺藏、菩薩藏,合三者亦稱三藏。

1、聲聞藏,詮釋聲聞之理行果。

2、緣覺藏,又作辟支佛藏,詮釋緣覺之理行果。

3、菩薩藏,詮釋菩薩之理行果。

(三)日本凈土真宗,對凈土三部經所說之教法(法門),亦稱三藏。據「教行信證」一書之說,此三者即福智藏、福德藏、功德藏。

1、「福智藏」意即圓滿成就智慧與福德二種莊嚴,乃指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從而謂開顯大無量壽經所說弘願真實之第十八願之教。

2、「福德藏」即觀無量壽經所說之定散諸行,從而謂開顯第十九願要門之方便教。

3、「功德藏」即阿彌陀經所說以自力迴向之名號,從而謂開顯第二十願真門之方便教。

什麼是超度2011年07月29日 11:26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綜合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為救度亡靈,使其超脫苦難,請僧尼為亡者誦經拜懺,謂之超度。誦經等使鬼魂脫離苦難。

一般人卻把超度兩字,僅拿來當做超度亡靈之說,這種言說不很正確,超度的實際意義是超越生死,共度涅槃彼岸,是名超度也。超度的對象有三點立場,何等為三?

一、現生中能令迷妄者,邪見者,導歸正見(梵語samyag-drsti),由思想上的矯正,破迷啟悟,是名超度,是思想上的超度。

二、現生中能依正見而起修,因修而證悟,得入涅盤,因而解脫生死,遠離六道輪迴,是名現生超度。

三、死亡後,眷屬以虔誠之心,邀請出家師父為亡者開示、念佛、誦經,做佛事等等,普令亡靈得以往生凈土,是名善後超度。

佛雖有不可思議廣大神通,但眾生造業亦不可思議,所謂:神通不能敵過業力,業力能障聖道,業力如梟雄,具足千奇百態,難調難伏。

自作自受的果報,欲超度上升乃至減輕其業報,確實不易,超度成就必須有超度成就的條件,譬如:超度者必須具足高超圓滿的德性,以虔誠之心而為亡者超度,那麼亡者亦須具足背塵合覺之念,肯懺悔發露罪愆,一心一意稟持著斷惡向善的意志,有浪子回頭之悲切,若能如此相應,才有超度上升與減輕罪業的機緣。

若超度者具足圓滿的德行,同時很悲切的為亡者超度,但是亡者不肯懺悔發露罪業,亦然背覺合塵,毫無浪子回頭的意念,若如此的超度,唯恐甚難,因為超度必須有超度的條件,因緣具足,方能構成超度的事實。相關新聞:·佛教中常說的「菩薩」兩字有何意義?·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義·「跳出三界外」是跳出哪三界·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有哪些好處?·佛教中的「卍」字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常說的「菩薩」兩字有何意義2011年07月27日 09:33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綜合

佛教中的「菩薩」兩字具名菩提薩埵,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嘉祥疏一曰:「菩提雲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凈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雲開士始士。又翻雲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雲大道心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薩-產+夆],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

在佛教中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中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的服飾裝扮,顯得格外華麗而優雅。

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後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迴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我們通常人以為泥塑、木雕等雕塑成菩薩形像,其實這只是將菩薩的精神形像化,供人憶念、膜拜、敬慕崇仰而仿其行踐之道。凡能具足如此悲智精神,不論出家在家的大德皆可稱為菩薩。學佛的人慾想實踐菩薩願心,即需實踐六度波羅蜜(波羅蜜為究竟義)─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的修習。布施,有財施、法施、內施、外施、一切施;如捨身成仁、釋迦捨身肉飼鷹,皆是布施的表現。持戒,大乘的菩薩戒,不只止息惡法,而且積極實行善法。忍辱,菩薩的行忍,是智力的表現。精進,有內外精進二種,勤修戒定慧是內,立誓息滅貪瞋痴的行動是外。禪定是去惡、靜慮。菩薩有禪定功夫,方能引發智慧,繁興大用。最後般若譯為妙智慧,能解惑開慧的根本智,篤行修持應物設施是差別智。凡能積極內外實踐這六度稱為大菩薩。如大智文殊師利、大悲觀世音、大行普賢、大願地藏王、大勢至等代表佛教中菩薩最高典範。

佛教的「三皈依」有哪些含義2011年08月19日 09:10來源:般若文海 作者:佚名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為白,轉染成凈,把心地住於正念清凈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普通皈依二字簡釋為依靠、救度、恭敬等義。如把三皈依淺白地說:皈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皈依法是我依靠教義求得真理,皈依僧是我依靠僧伽引導,正信佛教。換句話說,皈依了三寶可得救度,好像大海中的航船,需要有指南針,迷路的小孩重歸慈母懷抱,便可獲得天倫的溫暖與慰藉。

皈依三寶是進入佛教的初步儀式,表示正式做一個佛弟子。要知道一個忠實的佛弟子,是要實行佛陀的教理。佛陀在世時告訴門下弟子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話是佛教精要的教義,只要依教奉行,惡事不作,善事多做,心地一定會快樂。

大家記著:佛陀是正覺的示範,為我們的大導師;教理是指示人生正道,消滅煩惱與痛苦清涼藥劑;僧伽是紹隆佛法,代表佛陀轉法輪,引導眾生入佛智的比丘。大家要時念三寶的功德,即念念不忘至尊導師(佛陀),生活指南的佛法,代表至尊的僧伽,使自己的思想純正,心地不染,行為善良;同時更要努力利他的工作,表現佛法救世益人的精神,完成美滿快樂的佛化生活。

佛教中「佛、法、僧」為什麼稱為三寶2011年08月17日 09:11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作者:正果法師

佛法僧三種為什麼稱為「寶」呢?因為他是指示眾生斷惡修善,離苦得樂,解脫系縛,得大自在的導首,極為尊貴,如世間的珍奇寶物,所以稱之為寶,《寶性論》中,用世間珍寶的六種譬喻,來說明佛法僧稱為寶的意義:(一)稀有義。如世間寶物,貧窮的人不能得到;三寶也是這樣,沒有善根的眾生,百千萬劫不能值遇。(二)離塵義。如世間的珍寶,體質上沒有瑕穢;三寶也是這樣,絕離一切有漏的塵染,最極明凈,故名為寶。(三)勢力義。如世間珍寶,能除貧困,醫治病毒等,有大勢力;三寶也是這樣,具足不可思議的神通威力,故名為寶。(四)莊嚴義。如世間珍寶,可以莊嚴世間,令世間美妙;三寶也是這樣,具有無量的無漏功德,能莊嚴出世間,故名為寶。(五)最勝義。如世間寶璧,在一切物中最為殊勝;三寶也是這樣,是出世間的無漏法,最極殊勝無上,故名為寶。(六)不改義。如世間的真金,燒打磨等,本質不能改變;三寶也是這樣,是無漏法故,不為世間的稱、譏、苦、樂、利、衰、毀、譽八風所傾動,恆常不變,故名為寶。《心地觀經》報恩品以堅牢、無垢、與樂、難遇、能破、威德、滿願、莊嚴、最妙、不變十義說明佛法僧得名為寶的意義,結語說:「佛法僧寶,具足無量神通變化,利樂有情,暫無休息,以是義故,諸佛法僧,說名為寶。」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義2011年07月25日 09:32來源:華人佛教綜合

我們常說的五行為五元運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數於天地間運行不息,稱為五行;其為萬物化育生成要素與佛教之地、水、火、風四大種,能造說有相通之處。此為佛教東傳以前,我國固有思想,廣行儒、墨、道、法、兵、醫諸家之間。漢代以後此說漸盛,更將之配於人生百般事象。五行有相生、相剋之兩義。

南北朝以來,五行說混入佛教,「提謂經」等以之配五戒,三種悉地破地獄轉業障,出三界秘密陀羅尼法,則以配於五字、五佛、五智、五臟等。「大日經疏」卷四,配於信、進、念、定、慧等五根。又指菩薩自行化他的五種行法:即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出自《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主要為天台家所用,今略述其意於下:

(1)聖行:聖即正,謂菩薩依戒、定、慧三正行而修。戒、定、慧三行乃入聖之要行,故名聖行。

(2)梵行:梵即凈,謂菩薩於空有二邊無愛染,名為凈。以此凈心運慈悲,起利他行,拔眾生苦與眾生樂,故名梵行。

(3)天行:天即第一義天,謂菩薩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名天行。

(4)嬰兒行:嬰兒乃喻人天小乘。謂菩薩以慈悲心,示同人天、聲聞、緣覺小善之行,故名嬰兒行。

(5)病行:病乃喻煩惱業苦。謂菩薩以平等心運無緣大悲,俯同眾生,現煩惱病苦之相,化他利生,故名病行。

別圓二教於此五行之按配則有殊義。就別教言,聖行是地前之自行,梵行是地前之化他,天行是地前之內證,嬰兒行是地上應善之外用,病行是地上應惡之外用。如是五行,前後隔歷,互不融即,故又稱別五行、次第五行。就圓教言,聖行、梵行是住前之行,天行、嬰兒行、病行是往上之行。如是五行,非隔歷之行,互相融攝,一心圓具無缺,修性不二,即一而五,即五如一,不即不離,不思議行,故又稱圓五行、一五行、一心五行、不次第行、如來行。

(二)《大乘起信論》所舉的五種菩薩行門:即施門、戒門、忍門、進門、止觀門,詳稱五門修行。

(1)施門,謂施財、施無畏、施法。

(2)戒門,謂護持三聚凈戒。

(3)忍門,謂安忍違順之境,喜怒不動其心。

(4)進門,謂勇猛精進,自利利他,不受障礙惱亂。

(5)止觀門,謂止一切境界之相,觀因緣生滅之相,隨順奢摩他與毗缽舍那。止與觀漸漸修習,不相舍離,雙現前故,合而為一。

「跳出三界外」是跳出哪三界2011年07月22日 09:23來源:般若文庫 作者:如本法師

佛教中講的三界(trayo dhatavah):欲界、色界、無色界,是名三界。出三界有出三界的條件,那麼如何才能出三界呢?這是佛門弟子日夜以求的根本問題,修學佛法若不出三界,不解脫生死輪迴,學佛就沒有達到學佛的宗旨,既然如此,該如何修?如何行才能出三界呢? 諸位同參們!三界中的欲界(梵語kama-dhatu),共有六天,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此六欲天有飲食之欲、男女之欲、乃至五欲之樂,欲解脫欲界之境,必須從飲食、男女、乃至五欲之樂凈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三界中的色界(梵語rupa-dhatu),共有十八天,亦稱四禪天;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禪有九天。色界天沒有飲食之欲、男女之欲,僅是禪定暫時伏住,沒有女人之相,唯有男身,尚有宮殿,亦有現象界,禪悅為食,欲解脫色界十八天之生死,必須觀色相皆空性,了知諸法本空,幻化而有,不應著迷色相之法,才能出離色界天。

三界中的無色界(梵語arupya-dhatu),是連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這是無色界眾生所住的世界,共有四空天,欲出離空天之生死,必須了知心意識當體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離,見達自性,當下即可出離無色界天。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陀教導弟子要跳出三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佛到底有出三界嗎?這是不容懷疑的,當然佛已出離三界,而且已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依佛法而言,佛所謂出三界,是指三業清凈,煩惱諸垢,皆已凈盡,是名佛已出三界,佛的煩惱出三界,塵垢一概出三界凈化無餘,但佛的法身慧命並無出三界,佛的法身說離即不離,不離即有離,說離與不離,皆為戲論。

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有哪些好處2011年07月19日 09:24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綜合

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法門,利益眾生,於生死苦海,為作船筏,於無明長夜為作明燈。恆觀眾生稱念聖號之音聲,無苦不拔,無樂不與。

九法界眾生,無論是內在身心疾病綿纏,煩惱困擾,外在人事逼害,意外苦厄;或無論是生理上,心理上,事業上,人事上,甚至聰明智能,菩提上進,乃至佛果,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稱念菩薩聖號,菩薩即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令其離苦得樂,稱心如意。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又云:「爭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

《楞嚴經》中,觀音菩薩說:「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法華經》中釋尊亦告無盡意菩薩:「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與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佛說十一面觀音神咒經》中,觀音菩薩言:「世尊,我觀世音菩薩名字,難可得聞,若復有人,稱十萬億諸佛名字,或復有人稱觀世音菩薩名字者,彼二人福,正等無異。」又云:「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及一切眾生,晝夜殷勤,稱我名者,皆得阿毗跋致地,現身得離一切苦惱,一切障難,一切怖畏,及三業罪,悉得除滅。況復有人,依此經教,如法修行,當知是人,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在掌中。」釋尊亦在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中告訴阿難:「但常稱名號,等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數如來功德。何況至誠供養,其福無量。」  

因為觀世音菩薩,無論是因地修行或果上利生事業,皆本乎大慈大悲的精神,平等愛護眾生,作無限度、無止境的救濟工作;何止悲心拔苦,且大慈與樂。所以慈悲,是觀音菩薩的志願,慈悲,是觀音菩薩的德性,慈悲,亦是觀音菩薩的特殊功德。觀音菩薩,由於無限慈悲的驅使,曾經救拔無邊眾生的苦惱,成就無量眾生的道業。凡稱念菩薩聖號之人,其功德不但與稱念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法王子相等,且與稱念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數如來功德相等。

當今之世,人間苦難重重,災禍頻生,正急於需要觀音菩薩的慈悲救濟。如果人皆能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人皆能學習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人皆能發揚光大觀音菩薩尋聲救苦、平等與樂的精神,使自己與他人都變為現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自然可以溶化人心的仇恨,止息人間的鬥爭,以及拯救全世界人類的不幸,給予全世界人類生活上的幸福,與心靈上的快樂!

佛教中的佛陀是萬能的嗎?2011年07月15日 09:27來源:般若文海 作者:聖嚴法師

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明佛的智慧和福德深淺大小,「無知即全知,無能即全能」。無知並不等於愚疑,無能並不等於無力。有和無是一體的兩面,有存於無,無含容有;唯「無」能涵蓋全體,「有」則不論是多麼深廣、遠大,都是有限的,不能涵蓋一切。

佛陀是福智圓滿的人,既是圓滿,便不能以形相來形容,也不能以有無來判斷。從他本身說,他就是全體,以全體的法界為身,故稱為法身。法界遍一切處,一切時,法身藏於法界的任何一個時空,已無自我中心的存在,而是以一切眾生善根福德的感應,隨處、隨時,以各種不同的形象、方式現前,那就成為化身。既然是化身,就是局部的,受時空限制的,不能代表全體;既不是全知,也不是全能,只有具備善根福德因緣的眾生能夠接觸並感受到他的存在。

但這不是佛的本來面目,而是眾生自己感應而得的結果。所以《法華經》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也就是說,以此全娑婆世界的眾生共同所有的善根,而感應到釋迦世尊的降世。

因此,《法華經》說:釋迦是跡佛。所謂跡佛就是化身,本佛就是法身和報身;釋迦世尊既有生老病死和修道、成佛、入滅等等的現象,當然不是真佛。真佛無形、無相,而即一切形相。他跟泛神論的「神」,相近而不相同:泛神論的神是瀰漫於一切時空,能夠被人愛,而不能愛人;法身的佛,瀰漫於一切時空,即一切時空而不屬於任何一時空所限,具足一切智慧和福德的力量,能夠接受一切眾生的需求,做恰如其分的因應,而又如如不動,未有任何造作。所以,從法身及報身來講,他就是全知、全能而即無知、無能,從化身來講則不是。

佛的全知、全能並不是等於神教所說的「萬能上帝」、「萬王之王」,因為對眾生而言,佛不能改變眾生的業力,只能夠教化眾生自己努力來改變他們的命運,但也需要看眾生本身的條件。這在佛經中也有比喻,佛的慈悲如日光普照大地,不論眾生的根機大小,他是普遍地照耀,眾生所得的利益則千差萬別。與生俱來的瞎子雖然得到陽光照射,但未見過陽光是什麼。終生生於地下的昆蟲和陰暗處的微生物,雖然也能直接或間接受到陽光的利益,但它們也不能體會陽光為何物。又如釋迦世尊在世的時候,在其遊行的化區,尚有好多人不知佛為何許人也。三世諸佛在因地行菩薩道之時,都發願度脫一切眾生;但諸佛已經成佛,還有無量的眾生未聞佛法,所以佛不是全能。

當佛住世期間,也說過不能度無緣的人,不能轉眾生的定業。所以,在佛陀的祖國遭到鄰國琉璃王滅族的大屠殺時,也無法用神通加以救濟。但是佛能夠以佛法開導眾生,使眾生自己來修善、積福、消災、免難,因此,佛度眾生,實際上還是眾生自度,否則就違背自然的律則和因果的秩序。

以佛的全知來講,他知道十法界一切眾生的三世因果及因緣的關係,因為佛不像眾生有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狹,他以任何一個時間、空間的點上,都知道全體的一切,因為他的任何一點,對眾生而言,都即是全體的時空和空間;對佛而言,則非任一時間和空間所屬。

眾生通過記憶而知道過去;神通乃憑感應而知道過去和未來;佛以全體的實證而知道一切,但不能在同一時間用語言加以說明。佛所見的空間和時間是全面的、整體的,沒有距離遠近和體積大小的,所以佛說任一眾生的過去和未來,佛都知道;但是雖以無量無數恆河沙劫,也說不能盡,所以,除了少數的例子,在佛經裡頭,並未逐一加以追溯。

佛不多說過去和未來的事,只要掌握著當下的一念,實際上就是涵蓋著從眾生到成佛為止的歷程,以及他活動空間的全部。因此,他以心為理體,掌握理體原則,開發心的智慧,就能達到全知的目的。雖然全知,但不必說是萬能,因為佛的境界叫做不可思、不可議,不可以用心意去思考、不可以用語言去議論。

佛教中的「卍」字是什麼意思?2011年07月18日 09:24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作者:聖嚴法師

卍字是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據《長阿含經》說,它是第十六種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在《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說是釋迦世尊的第八十種好相,位於胸前。在《十地經論》第十二卷說,釋迦菩薩在未成佛時,胸臆間即有功德莊嚴金剛卍字相。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胸臆功德相。但是在《方廣大莊嚴經》卷三,說佛的頭髮也有五個卍字相。在《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九卷,說佛的腰間也有卍字相。「卍」僅是符號,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無比,稱為吉祥海雲,又稱吉祥喜旋。因此,在《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說: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

卍字的符號,有向右旋──卍;有向左旋──卐。根據《慧琳音義》第二十一卷、《慧菀音義》,及《華嚴經》等,總共有十七處說到卍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羅尼集經》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畫的卍字相乃是左旋──卍。還有日本奈良的藥師寺的藥師佛像腳下的卍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數的記載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濕笯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卍字相。在古印度的傳說,凡能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皆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佛是法中之聖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種大人相,此在《金剛般若經》中就有記載。

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時有爭論。而大多數都認為右旋是對的,左旋是錯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歐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卍字相來做為他納粹主義的標幟。此後,即有更多的爭論,有的說希特勒所用的是左旋,佛教所用的是右旋。其實在唐朝的則天武后時代,曾經創造了一個字──卍,念做「日」字,象徵太陽的意思,就是左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卍,佛教則是正方形的卍。至於印度教則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苯教(bon-pa)則用左旋。

根據日本國士館大學光島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紀時始見於婆羅門教的記載,乃是主神毗濕笯的胸毛,是稱為vatsa的記號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紀始被用於佛典。到了西元後一世紀時,又更名為『svastiko,本為牛犢頭部的毛髮螺旋相,演變成主神毗濕笯的胸毛相,後成為十六種大人相之一,又成為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

總之,在佛教不論右旋、左旋,卍字均系用來表徵佛的智慧與慈悲無限。旋迴表示佛力的無限運作,向西方無限地延伸、無盡地展現,無休無止地救濟十方無量的眾生。故亦無須執著、揣摩卍字形相的表現是右旋或左旋了。

大愛:布施是全然之愛2011年08月11日 09:51來源:《如實觀照:開啟向內的旅程》 作者:吳明山 講述

就像院子里那朵芙蓉花,如實如是地展現著。沒有布施者,沒有受者,只是布施。而你本來就是那樣好的,你不需要再通過布施或其他任何的修正,來使自己變得更好。

布施究竟是什麼樣的?你是怎樣布施的?在這一天之中,你布施了些什麼給你自己,給你身邊的人,以及給你生存的這個世界?

你的布施也許很小也許很大,也許你留意到了,也許你根本沒有留意到。

在這一天之中,你是不是允許自己活在一個布施的狀態?這一天之中你和布施建立了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你從外面或者從別人那裡學到的布施,只是一些語言。那些語言,不論有多麼精妙、多麼偉大,有多麼的接近真理或者它就是真理,也只有在跟你完完全全地發生關係的那一刻,它才成為了真理。

你認為你布施一個微笑,比布施100萬少嗎?你認為你布施身邊的人,比布施遠處的人,更不重要嗎?你認為你布施自己,一定不如布施別人功德更大嗎?你認為你布施一個乞丐,一定比供養那個偉大的佛陀功德更小嗎?你認為你需要具備更多的資源和更多的能力,才開始有機會去布施嗎?在這一天之中你有沒有留意自己去做了一些什麼樣的布施?其實,你給予這個世界的時候,你也在創造著你自己的世界。你布施了快樂,你的世界發生了什麼呢?你布施了財富,你的世界發生了什麼呢?你布施了指揮,你的世界又發生了什麼呢?如果你不願意布施的話,看看你有什麼是不足夠的?你有所有的能力去做你所有願意做的事情,只是看你是不是真的發自內心去布施。有時候你是有意識地布施,比如,這一刻有一個人很痛苦,我要去做一些什麼令他不痛苦;而有時你是無意識地布施。你一直是這樣一個狀況,已經非常習慣了,所以你也就無意識了。

其實你是有智慧的,你的內在是充滿快樂的。當然,如果我的內心很不舒服,是不是也可以去布施?是不是我連痛苦也可以拿出去布施?是的。哪怕我現在覺得自己很困惑,也可以去布施。我有一些疑難自己解決不了,我是不是也可以去請求別人的幫助?那就一定不是布施嗎?

《金剛經》上關於布施是這樣講的:「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這句話的意思是,布施的時候沒有布施者,同樣也沒有受者,也沒有所施物。我不執著我是一個布施者,我也不執著有一個我布施的對象。同樣,我都不執著我用什麼去布施。很多人都認為,一定要有一些好的內容來布施,比如說愛、慈悲、智慧、能力等。但是,當你執著這些是布施的時候,那麼一定有另外一些就不是布施,好比說勇猛、嚴厲、憤怒、恐懼、要求等。難道這些不可以被認為是布施嗎?如果執著有我這個布施者,那麼你是真的在布施嗎?

如果執著我被布施,這個時候我就是最重要的,那麼如果沒有人給我布施的話,我就會很痛苦。或者,我一定要布施於你,因為我認為你缺少愛,你需要這些,你就一定要接受我的布施。這些都是執著。如果你一定要用執著去布施,那還是布施嗎?你的布施已經變得不純粹。

帶著執著的布施將會發生種種的障礙,你將會面對這些障礙。當一個人不合乎你的想,不是按照你的想法去接受的時候,你的布施就被破壞了,所以你的布施並不是關於布施本身。如果有一個人接受了你的布施,你的布施也不是關於布施本身,你一定要去影響到他人,你在裡面是有企圖的。你是不是真的在布施,還是,你只是在滿足你布施的慾望和要求?

所以,布施是不是煩惱?做功德、有所求的布施就是煩惱,不覺的布施就是煩惱,而覺悟的、無心的布施卻可以對其他生命產生攝受力。覺悟的布施是什麼呢?每一刻你都在完全地布施你生命里所有的資源,布施就是道場。你的世界的所有資源,包括那個被布施者都是成就你布施的資源;當你善用所有的資源的時候,連你的煩惱也都在成就你布施的內容,那是你的道場,你的清凈心在攝受著生命。

我們該如何做「佛事」2011年08月24日 09:12來源:般若文海 作者:聖嚴法師

所謂佛事是學佛之事,弘揚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課誦、聞法、講經、布施、持戒、修定、八正道和六波羅蜜,都是佛事。

但是在中國一般的民間生活中,並沒有做佛事的觀念。通常只是在親友或眷屬亡故之後,才想要為他們做一點補償、救濟性的佛事,稱為超度、薦亡,而且是邀請專業的僧侶、尼師來為亡者誦經、禮懺。

做佛事的時候,亡者的家屬大都是站在僱主的立場,並不直接參与,共同禮誦;甚至誦經禮懺的壇場在做佛事,他們通常也只在一旁交際應酬、談話,乃至打麻將,而把佛事當成表示哀榮的點綴。這種情況,既對佛法不敬,也對亡者無禮,只可說是一種習俗的活動,不能稱為佛事。

做佛事必須具備虔誠、恭敬、肅穆、莊嚴的條件,最好是亡者的家屬、親友親自持誦、禮拜佛經、懺儀、聖號。必要時,禮請僧眾做為導師,指導、帶領佛事;壇場則不可吵雜、零亂、喧嘩。

佛事不是儀式,不可把佛事做為葬儀的一個節目來看。家屬親友必須儘可能地全體參加,能夠跟隨持誦最好,否則亦當陪伴、聆聽、禮拜。依亡者親友的虔誠、恭敬,感應諸佛菩薩,以佛法的神力及佛法的道理,給予亡者救濟及開導。因為做佛事就是召請亡者臨壇聽法,化解煩惱的業力,而得超生離苦。如果親友、眷屬對於佛事漠不關心,既不參與,也不禮敬,對亡者的功用,縱然是有,也極其輕微。

為亡者做佛事,最好是在過世之後,七七四十九天之內。通常,人在死後,若有重大的惡業,直接下墮三塗;若有眾多的善業,便可立即生天;若修凈業,即可往生凈土。否則的話,就在四十九天之內,等待因緣成熟,隨緣、隨業轉生。

在未轉生之前,為他超度,便能轉惡業的力量為善業的基礎,心開意解、積習漸消,便可超生天界,乃至往生凈土。如果已墮三塗,依親友眷屬做佛事的功德力量,也能減少亡者的痛苦,改善三塗的環境。如果已生天界,也能增進亡者在天上所享的福樂。如果已生凈土,也能使他蓮品高升。即使是在四十九天之後,當然還是可以做佛事,同樣可使亡者得到超度與救濟的力量。所不同的是,如果死者已經轉生或下墮,就沒有辦法挽回他投生的類別。

根據《地藏經》的記載,若要超度先亡眷屬,應該恭敬、供養諸佛菩薩,讀誦、受持諸種佛經。如果依照《盂蘭盆經》的記載,應該布施、供養出家僧眾。綜合而言,以亡者親屬的立場,用亡者遺留的財物,儘力布施,供養三寶,救濟貧窮,利益社會,乃至等施一切眾生,使之離苦得樂,都是促成亡者超生離苦,往生佛國的助緣。

在七七之內,最好從過世的那一刻起,佛號不斷,是為助念。如果他在世時專修西方凈土的彌陀法門,當然為他專念阿彌陀佛,由數人或者一人一人地輪流助念。如果沒有任何法門是亡者的專修,當然也以阿彌陀佛聖號為其助念。假如生前已有專修的法門,例如常誦某一部經或常持某一尊佛菩薩的聖號,最好是以他所修的法門為其持誦迴向。

以我們中國的習慣,能夠在四十九天每天做佛事,當然最好;否則死後的頭七天或三天,乃至僅僅一天,或者每逢七期的那一天做佛事,都是好的。這要看亡者家屬的人力和物力的條件,可有伸縮增減。萬一人力、物力均不許可禮請僧尼做佛事,就算只有家屬一人,也應該為其誦經;若不會誦經,至少也會為亡者念佛才對。至於焚燒竹扎紙糊的房屋、傢具、交通工具等冥器,以及經咒、紙錢、銀箔,乃至生前的衣物,都是民間信仰的習俗,與佛法的佛事無關。唯其有慰靈、祭典的作用,也不能一概否定。

以佛法的觀點,厚葬是沒有必要的,鋪張的葬儀也是多餘。與其以亡者的財物及親人的力量,做虛有其表的所謂哀榮的排場,不如拿錢去供養三寶、弘揚佛法、布施貧窮、利益眾生、功德迴向,更合乎佛法。喪葬宜力求莊嚴、肅穆、簡單、隆重;否則不是佛事,而是藉亡者的喪葬儀式來顯示喪家的虛榮而已。當然也不宜用貴重的衣物及珍寶陪葬,此對亡者沒有實際的利益,同時也浪費了有用的物資。

鳳凰佛教名博魏德東: 911是一面人性的鏡子

2011年09月09日 09:22來源:鳳凰網 作者:魏德東

編者按: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座在恐怖襲擊中轟然坍塌,數千條生命瞬間隕滅。從此,「9?11」成為全世界的「黑色咒語」。十年過去了,在9?11罹難者長眠的地方,美國政府建起了紀念碑和紀念館。逝者已逝,生者對9?11的恐怖記憶卻伴隨著更多的天災人禍而日增。十年來的腥風血雨使人類更加期盼安寧與和平。佛教認為,要讓世界變得清凈、美麗,首先我們的心要清凈,心凈則佛土凈,心安則國土安。鳳凰網華人佛教名博博主、中國人民大學魏德東教授在紀念「9?11」的博文中指出:「就人類精神發展史來說,9?11堪稱一面人性的鏡子。從中我們既可以看出人類依然殘留的以血還血式的叢林法則,也可以照出是非不分式的幸災樂禍。不過,值得欣慰的是,這些觀念都正處於被克服的狀態中,人性的訴求終究是去惡向善,不斷升華。」

猶記得1999年8月與夫人一起在紐約雙子座合影的情景。未想兩年之後,這一美國地標居然煙消雲散,化為塵埃而永不復見。2001年9月11日,當波音飛機撞入世貿中心的那一刻,有多少人意識到,「反恐」,已經躍升為世界歷史的主題;人性,也將在「9·11」這面鏡子前,映照出自身的惡與善。

「9·11」事件4周以後,美國出兵阿富汗,用了整整10年,終將酋腦本·拉登擊斃。2003年3月,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6000多美國青年的性命與4萬億美元的費用,使很多人相信,美國人比10年前安全多了。然而,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拉克,被擊斃者不僅僅是恐怖分子。根據最保守的估計,至少有13.7萬平民死於反恐。這些平民的生命價值如何計算?他們為何要死傷於非命?

對於每一個有良知的美國人來說,這都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在筆者親歷的課堂上,當中國學者將這一問題拋出後,一位年逾七旬的教授忍不住老淚橫流,聲明他對中東穆斯林的愛一點都不少。然而,伊拉克戰爭,戰前沒有得到聯合國的授權,戰後沒有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其合法性何在?其實,每個美國人的心底都明白,這場戰爭的真正理由是對「9·11」的報復。無論證據是否充分,只要薩達姆被描繪成恐怖主義的支持者,就足夠了。「報復」,這一基於生物本能的行為方式,居然成為當代國際政治的熟語,真不知是人類的幼稚還是恥辱。小布希們記住了《聖經》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選擇性迴避了「愛你的仇人」。薩繆爾·亨廷頓所預測的文明的衝突像工作流程一樣得到了驗證。

戰爭式反恐固然能維穩一時,但要消滅恐怖主義的土壤,還是任重道遠。研究顯示,目前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比小布希政府任期結束的時候還要低。或許正是這些原因,具有黑人穆斯林的血脈,在宗教立場上更為開放,主張撤軍,在國際事務中明顯低調的奧巴馬當選為美國總統。這種低調的最新表現是,當利比亞人民起義時,美國罕見地躲到了北約的身後,不願再繼續造業。奧巴馬式的低調反映了美國社會敏銳而有效的自我修復能力。

其實,在美國內外,對「9·11」還有另外一種詮釋,那就是美國的咎由自取。上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後,一強獨霸的美國是何等驕傲!當時中國人的記憶是,忽而大使館在歐洲被誤炸,忽而飛機在南海被撞落。當「9·11」的消息傳來後,有關中國記者情不自禁地歡呼,大學生興高采烈,市民把酒言歡的信息,真真假假,不絕如縷。不過,人們很快意識到,即便中美之間齟齬不斷,即便美國對待中國不是那麼平等,但在數千平民被無辜戕害的時刻,如何能幸災樂禍!

應該說,正是從「9·11」事件開始,當代中國人比較明確地意識到,諸如平民生命這一類的價值,是超越種族、宗教和國家界域的,屬於人類的普世價值,有理由得到絕對的尊重。中國古人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說的就是普天下都行得通的道理。

「9·11」發生的時候,筆者剛剛從美國回來10天,媽媽在電話里劈頭就說:「怎麼死了那麼多人?!以後沒事可別到處亂跑。」10年過去了,媽媽的話還時時在筆者的耳邊迴響,筆者認為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人的心聲:敬重所有人的生命——自己、家人、遙遠國度的陌生人。

就人類精神發展史來說,「9·11」堪稱一面人性的鏡子。從中我們既可以看出人類依然殘留的以血還血式的叢林法則,也可以照出是非不分式的幸災樂禍。不過,值得欣慰的是,這些觀念都正處於被克服的狀態中,人性的訴求終究是去惡向善,不斷升華。

浙江三門多寶講寺、上虞多寶講寺住持http://ziminss.blog.ifeng.com 博客

什麽叫「加持」

(選自敏公上師《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第一講》)2012-03-14 16:40:55 歸檔在 上師講記節選 | 瀏覽 12930 次 | 評論 0 條 什麽叫「加持」?「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佛菩薩的力量,任持,自己拿的力量。佛菩薩要加

持你,你首先要能夠拿到。你沒有去拿,再加被,你也持不了。對於這個,藏地祖師們經常說一個比喻,佛菩

薩的大悲心跟衆生的信心,兩個合攏來,就是加持。我們講四歸依的時候,也經常給人家說這個道理。佛菩薩

的法身遍虛空盡法界,不斷地加與衆生。但是,衆生要有信心,佛菩薩的力量才能夠達到他身上。就是說,佛

好比太陽,太陽的光在天上,只要有水,都能夠照出太陽的影子來。但是,佛的太陽固然在天上永遠存在,就

還要看衆生的信心有沒有了。有信心的人,如同水是清的、不動的,太陽的影子就能很清楚地現出來,加持力

量就來了。而如果水是混的,或者動蕩的,就現不出影子來。或者根本沒有水,太陽的影子怎麽現呢?再怎麽

加,你持不了。所以說,加是佛菩薩的力量,持要自己任持。光有加沒有持的話,感應也不會有的。

有的人信佛之後,幾年也沒有什麽感應,於是就懷疑。若自己三心二意,不誠不專修佛法的話,佛菩薩的加

怎麽到你身上來呢?在教四歸依的時候,經常跟大家說,有一分的信心,就有一分加持,信心有十分,就有十

分的加持。《觀音菩薩普門品》:「若有持名入觀的,設入大火,火不能燒,設入大水,水不能漂。」這是最

大的神通,通過觀音菩薩的加持,都到你身上來了,你還要追求什麽氣功呢?但是,若沒有信心,持不了,那

就沒有辦法了,即使菩薩再慈悲,對沒有信心的衆生是度不了的。

所以,要求加持呢,不要想著佔便宜,認為是佛菩薩一方面的事情,我不要持的,只要佛菩薩加好了。佛菩

薩加了之後,你持不了的話,那就白白地加了。我們佛教修行,不是講迷信,不是單靠人家的,要靠自己的。

你自己能持了,佛的力量就加上來;你持不了的話,即使天天加在你身上,一點也沒用。就如拿個茶杯倒起放

,再大的雨和甘露下來,杯子裏邊半點也接不到。所以,若要得到佛的加持,自己就要努力。只有自己有信心

,專誠,加持力決定會有。如果你不努力,沒有專誠,沒有信心的話,那不要怪佛菩薩,要怪自己。若想單靠

佛菩薩慈悲,自己不努力,睡在床上,最好明天睡一覺醒來,成佛了,哪有那麽便宜的事情呢?懶漢思想,不

但成不了佛,恐怕什麽都成不了。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犧牲頭目腦髓,這樣慢慢地才會成功的。

摘得菩提第一枝

2011-07-22 22:40:15 摘得菩提第一枝

——從我們的思想說起

假如你現在的心情還不錯,很平靜,那麼你可以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後慢慢的深呼吸十次,輕輕閉上

眼睛——此時,你就會察覺到你的思想了。

我們所說的思想,實際上是一種沒有規律、漫無邊際、難以控制、無始無終類似於俏悄話似的「語言」暗流。

我們總認為那是我們的思想,是受我們自己控制的,其實這種認識是有錯誤的,很明顯的是我們不可能控制我

們的思想,儘管我們以為是自己在控制思想,因為你不可以不去想,你甚至不知道你下一步會去想什麼!西方

的科學家做過一個試驗,一般人能夠控制自己不去想的時間極限不會超過兩分鐘!除非你是有修為的人,否則

都差不多,不信你可以試試。如果你是一個有心的人,你就會發現,我們的思想在80%以上的時間都是在胡思亂

想!既沒什麼規律,也沒什麼實際的意義,包括我們睡覺的時候,這個思想依然不會停止。比如一個人丟失了

一件他認為心愛的東西,他會不顧事實的用思想折磨自己很長時間,甚至去報復自己的身體和別人,其實,對

大多數人來講事情發生後很快就能夠明白的事實是:想也白想,沒用,但思想確依然不受控制地去豐富五光十

色的胡思亂想!

其實所謂思想就是「講小話」、就是私下的胡說八道,比語言更加不靠譜,因為語言是經過篩選過的,這點你

比我更清楚!西方科學的研究表明,大多數科學家在創造性的突破時都是在思想山窮水盡之後,思維處於空白

時突然產生的靈光一現!而我們自己也有這種體會,考試之前的一段時間如果能夠放鬆一下,會更好。我們的

思想似乎只有鬆緊的不同,沒有有無的差別,不論你願不願意,它總在想,也不知道是你的思想,還是思想的

你?是你在控制思想,還是思想在控制你?你明白嗎?你想過嗎?人們總是非常自信的認為是我們自己在控制

著思想、情緒和意識,其實不然,我們只是一個參與者,而不是統治者。儘管我們不承認,儘管我們認為人定

勝天,儘管我們已經逐漸失去了做為自然人的謙虛,但有一個事實卻永遠微笑地站在思想的後面看這我們,不

管你信與不信、不管你智慧深淺,這個事實永遠存在。

學佛在某種角度上來說就是通過一些修為,來減少、淡化、「統一」我們紛亂的思想,使我們能夠逐漸有一顆

清靜心,以便智慧的發生和生長。佛說以戒為師,「戒」就是通過我們行為和習慣的改變,逐步減少因慾望帶

來的煩惱,心得清靜了才能定得住,也才能夠生慧啊。這就是佛的「戒、定、慧」三無漏學習次第。假如我們

不去了解思想的實質,沒有認真觀察過自己的思想,不知道為什麼要戒,不知道什麼是定,在現代社會去講佛

學,很多人是不信的。因為,現代的中國人要相信一個真理真的很難,假如一個人從小沒有得到真正科學的教

育,而只是接受那些打著科學的旗號封閉人的思想的教育,在真理面前只會有恐懼和疑惑,而恰好對於那些真

的迷信邪說更容易相信。

學佛,不從自己思想上下手是很難的!《金剛經》上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有多少人真正相信呢?非要弄些華麗的形式,又是金裝又是祈求、又是高香又是長頭,我不敢說都是絕對

沒用,因為還是可以培養一些人的慈悲心、恭敬心的,但對現代大多數人來說確實是弊大於利的!學佛的人應

該知道:學佛不是為求佛,拜佛也不是求佛,讀經也不是求佛。佛,他是最慈悲的老師,我們,都是學習程度

不同的學生!給老師磕個頭,天經地義,但如果天天去磕,為求而磕,心又不靜,一磕就是幾百個,我不知道

佛在世時是否會允許啊?

想想自己,觀察一下你的思想,感覺一下你的思想,你是否已經知道了點佛在《圓覺經》上所說的「居一切時

不起妄念」的意境了呢?試試吧,或許,能改變你的人生!

2011年7月19日,英國醫學權威雜誌《柳葉刀》刊登了一起罕見病例。法國醫生日前為一名44歲男子的腦部做CT

和核磁共振掃描後驚訝地發現,其腦室內充滿了腦脊液,原本正常的腦組織由於受擠壓薄得像一片紙。更令醫

學界吃驚的是,這位「幾乎沒有大腦」的患者智商竟有75,不僅像正常人一樣娶妻生子,甚至還干著政丨府公

務員的差事。

其實,這個所謂的震驚全球醫學界的病例用佛學來解釋很簡單,只是沒有多少人相信罷了。我只想問一問:我

們的思想是什麼?我們的思想到底在哪裡?佛學所說的業力與思想有什麼關係呢?

備註:《摘得菩提第一枝》——從我們的思想說起,是我《摘得菩提》系列文的第一篇,後面是《摘得菩提第

二枝》——從我們的情感說起;《摘得菩提第三枝》——從我們的意識說起;再後面的題暫時還沒有想好,有

興趣的朋友請繼續關注,我還會做一個《摘得菩提》合集,如需要可以將你的郵箱留下,或發郵件至

ynkmxxy@163.com索取。

「寺廟養老 善之大善」 探訪福建顯密吉祥寺養老院

2012年03月16日 09:02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綜合 2012年3月上旬,公益人鄧飛應朋友釋道給之邀,冒雨從福州出發,到達

福州沙縣顯密吉祥寺考察寺廟養老情況。寺廟位於沙縣城關近10公里的琅口鎮鎮頭村,背倚大青山,景色清幽

,山泉清澈,可謂近小城而不喧,居塵寰而不染。

養老院外景(圖片來源:中國廣播網)

寺廟左右兩邊兩棟三層高的小樓房,即是寺廟所辦的養老院。

老人家們正在用餐(圖片來源:中國廣播網)

記者一行到達時正值午餐時間。一個炒包菜、一個清筍炒青菜、一個涼拌芹菜,再加一個豆腐湯和米飯,是老

人們的午飯,大家吃得正香。就餐的地方約有兩百平方。記者發現,廚房同樣寬敞、明亮、整潔、乾淨。

這位近百歲的老人向記者合十致意。(圖片來源:中國廣播網)

記者注意到,幾乎所有老人家都是自己吃飯,兩位老人旁邊有人在略加幫忙。養老院院長釋能清介紹說,這幾

位老人家都快100歲了,所以安排人員在旁邊照料一下。記者不禁驚嘆,這個歲數還能基本自理,福分吶。一位

近百歲的老人見記者拍照,還向記者合十致意。

顯密吉祥寺養老院是由81歲的住持釋照禪、77歲的院長釋能清等僧人於1999年10月共同創辦的,共有30個房間

,2000年正式接收第一批18名孤寡老人,後逐漸增加,現有86名老人入住。其中百歲以上老人2人,90歲到100

歲之間者5人,80歲以上者20餘人。

隨後記者到老人們的房間採訪。大間房間約十三四平方,住有3位老人,小間約十平米,住2人。90歲以上的老

人,一般跟較年輕者一起住,方便照料。有些房間還有輪椅,工作人員說,老人家如行走不便可藉此去散步。

不少老人家拉著記者去她們房間參觀,然後又再三說:「老了,不會收拾了,房間太亂了,不好意思。」記者

走進房間發現,每個房間都有獨立衛生間和洗澡間,床上鋪著棉被、毛毯等兩三床被子,房間比較乾淨,空氣

流動、清新,沒有任何異味。

公益人鄧飛與老人家們相談甚歡(圖片來源:中國廣播網)

寺廟外幾位老人家在聊天,笑聲不斷。當記者問到在這裡養老好不好時,每一位老人家都笑著說:好,好,好

。一位老人家總結說:「在這裡養老,吃得好,睡得好,空氣好,玩得好,環境好,再加上人好,所以身體就

好,心情更好。還不用花錢,就好上加好了,哈哈。」問她們生病了怎麼辦?老人們紛紛搶著說:「這裡有中

醫,有西醫,看病可方便了。」

一位老人對正在旁邊拍攝的記者楊鐧平說:「早幾年我們就叫你媽媽來這裡和我們一起住了,你們死活不願意

。你看看,我們在這裡過得多開心吶。」據楊鐧平介紹,這幾位老人家都70多歲了,平時兒女在外經營「沙縣

小吃」,一般連孫子都帶走了,老人一個人在家確實過得不怎麼好。現在到這裡養老,看見她們這麼開心,相

信她們的子女在外做生意,也更加放心了。

老人們正在經行(圖片來源:中國廣播網)

溫馨一幕:理髮(圖片來源:中國廣播網)

隨後記者一行回到養老院,聽到頌經之聲。數十名老人正在經行,神態詳和,步履輕鬆;不遠處一間房內,數

位老人家正在邊看電視邊聊天;走廊盡處,一位稍為年輕的老人正在幫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理髮,無言中盡

顯溫馨。

釋能清院長介紹說,一開始養老院的服務對象是孤寡老人、貧困老人,後來名聲在外,一些兒女在外經商、自

己獨自在家的老人,和一些被子女拋棄的老人也慕名而來,規模日漸擴大,負擔也日益加重。現在每位老人家

每月各種費用加起來,需要約1500塊錢,一個月需要十多萬元。而十幾年來養老院的建設及日常運作費用,已

達八百多萬元。費用全部是由方丈釋照禪法師和釋能清院長兩位去香港、上海、廣州等地化緣所得。能清師父

在化緣籌款路上還曾遭遇三次重大車禍。

隨著養老院的規模越來越大,年事已高的方丈釋照禪法師和釋能清院長漸有力不從心之感。2011年,釋照禪法

師的關門弟子釋道給從貴州趕來沙縣,輔助兩位老人。釋道給到後不久,即力邀好友鄧飛前來考察,並助養老

院之長遠發展一臂之力。鄧飛對寺廟養老這一模式也深感興趣,遂成此行。

鄧飛表示,此行收穫極大,寺廟養老這一模式值得推廣。他在微博中呼籲更多的網友幫助這一「溫暖的寺廟」

,並呼籲其他寺廟「大規模跟進」。為此,他還帶回了釋道給法師的十幾幅書畫作品,準備在網上公開拍賣,

善款將全部用於寺廟養老院。

方丈釋照禪法師(前排左三),釋能清院長(左二)。第一排左一、右三兩位老人家都已99歲了。(圖片來源

:中國廣播網)

臨走前,記者招呼老人家們一起合影留念,大家都只是笑著,響應者廖廖。釋道給法師見狀,大聲喊道:「大

家都出來跟師父和院長拍照嘍。」眾人相互攙扶,慢慢從各自房間走出來,其中有兩位老人已99歲。方丈與院

長的號召力可見一斑。

這些老人家雖然已到暮年,但他們臉上溢滿著的快樂與滿足,平靜與詳和,在這個春季里,讓記者感受到未來

社會養老的希望。

養老問題是社會一大問題,福州沙縣顯密吉祥廟這種寺廟養老方式,則為破解這一難題做出了有益的嘗試。佛

教向有行善之風,仁慈之心,加上信眾眾多,寺廟確實具備辦養老機構的良好條件。難能可貴的是,人力物力

財力匱乏如顯密吉祥廟者,尚可以辦得如此之好,可見這一模式有複製之可能。我國有眾多寺廟,分布極廣,

且不少位於鄉野之中,非常有利於部分解決農村養老問題。若其他寺廟,乃至其他宗教場所都漸漸跟進,星星

之火,定能燎原。

筆者完稿前看到兩會消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玉佛寺方丈覺醒法師提出了一個鼓勵宗

教界參與社會養老的提案;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法師表示,少林寺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我覺得非常好。我們幾

年前辦孤兒院的同時,也考慮過辦養老院,因為僧人中的老和尚,他們的生活、衣食比較困難。面對全國,我

們也考慮過,只是我們的院子太小,建築太少。如果將來少林寺能恢復一部分建築,我們就會考慮。到時可以

收養一些僧人中的老年人。宗教機構辦養老院有其自身的優勢,比如信眾較多,可以吸引信眾發善心,做慈善

事業。」

背景資料

福建省沙縣顯密吉祥寺寺廟養老的由來:

吉祥寺住持照禪師父曾在1994年患骨癌,各大醫院醫生束手無策。疼痛不堪,大小便都無法下床,在痛苦絕望

之際,照禪向佛許下大願:「我病若好了,我要辦一個佛教養老院,收100個無依無靠的苦難老人居住,修身學

佛,頤養天年。」發此願畢,一個多月重病不醫漸漸自好。照禪與能清師父遂歷盡千辛萬苦,奔走四方,籌辦

養老院。

敬老院目前採取寺廟護法(信眾)捐助供養、護法義工長期護理照料、入住老人互幫互助、按常住僧尼日常管

理的方式,為老人提供安詳的晚年生活環境。吉祥寺現有護法400餘人,護法義工90餘人,並設有醫務室,每星

期膳食菜譜列表上牆公布。水電費、食物及生活用品主要來源於工商企業等熱心人捐助。(中國廣播網,梁衛

浩,楊鐧平)

怎樣去除貪心和嗔心

2012年03月16日 09:12來源:濟群法師網 作者:濟群法師朝聖者(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在佛法中,對於貪心和嗔心都有具體對治方法。其中,關鍵是破除我執。為什麼會起貪心?無非是我執在作怪

:因為我喜歡,所以就想佔有。為什麼會起嗔心?同樣是我執在作用:因為我不喜歡,所以就排斥。但對於一

個"無我"的人來說,貪心和嗔心就失去了生長的土壤。所以,這是根本的對治方法。

但破除我執並非輕而易舉。因此,還需要具體、切實可行的對治方法,如多貪眾生修不凈觀等。也就是說,貪

心熾盛者應以"不凈觀"對治自身煩惱。對於熱戀中的雙方,相互貪戀,這個影像總是揮之不去。怎麼辦?不妨

以對方來修"不凈觀"。觀想這個人死了之後,身體開始腐爛,在腐爛過程中,惡臭撲鼻,九孔長流不凈,又是

怎樣的污穢不堪,哪有什麼可愛之處?哪有什麼值得貪戀?所以,要是愛上誰就對誰修觀。

而嗔心則以慈悲觀來對治。如果我們多一些慈悲心和包容心,嗔心自然無從生起。人為什麼有嗔心?無非是因

為心胸狹隘,事事都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容人的氣度。作為一個學佛者,要在無我的前提下生起慈悲心,觀想

一切眾生無始劫來曾和我互為父母、互為眷屬。如果認識到自他本是一體,嗔心自然逐漸消解。

佛教為何分宗派?

2012年03月09日 09:13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作者:如本法師四川尼眾佛學院的新戒們在如意法師的帶領下拜「慈悲三昧水懺」

(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曹立君)

佛教(梵語buddha—sasana),整體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時代,並無所謂八宗十宗,甚至數宗數派,大聖

佛陀觀機逗教,什麼根機說什麼法,自在為眾生廣說諸法,佛陀住世八十年,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

總共有八千四百十六卷之大藏經,可謂浩瀚如海,無量無邊諸有情,廣受大法的滋潤,證成菩提者,不勝枚舉

佛教之所以會形成八宗十宗,其原因在於眾生根機問題,畢竟發心學佛者,個人的智慧有深淺,性向有差別,

喜好的法門各有立場不同,甚至善根有薄厚,在這種種不同的條件之下,因而引發大藏經的探討與學習,就有

所分別取捨,歷代祖師大德就將法海藏經,分門別類,組織各宗各派,但應無量眾生之機,如此演化延傳下來

,佛法在中國,便形成十個宗派,何等為十?分別敘述如下:

佛教十宗:

一、凈土宗

二、三論宗

三、禪宗

四、華嚴宗

五、天台宗

六、唯識宗

七、律 宗

八、密宗

九、成實宗

十、俱舍宗

為什麼要在佛壇上供水呢?

2012年03月12日 09:15來源:民族宗教網 作者:佚名羊卓雍湖(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我們對諸佛所作的供養,可以有很多種,例如水、花、燃香、塗香、食品、明燈等等,但就重要是供品的來源

之清凈及供養時的心清凈。

「供養之清凈」是說不要在供養時生慳吝心或在供上貴重供品後又後悔。

「供養來源清凈」是指不可以是經由殺生、邪淫、妄語等不善業而換取的供品供養,僧眾又不能以由妄言有大

神通等不正的方法吸引施主而得來之物品作供。

清水是不須辛苦得取的東西,在世俗上而言又沒有甚麼貴重的價值,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供水時供者必定

不會生慳吝後悔的心,也不須以各種不善方法而得取,所以清水就成為了最佳的供品之一種。

水有八種功德,分別有八種表義,所以緣起亦十分吉祥:

(一)清涼——表義戒德清凈;

(二)味甘——表義得享百味食;

(三)性輕——表義身心壯健;

(四)質軟——表義意念柔順;

(五)清澈——表義意念清明;

(六)無臭——表義障礙消除;

(七)益喉——表義成就妙語;

(八)養胃——表義健康無病。

供水之時,供一杯也可以,供七杯也可以。先在杯中放少許水才放壇上排列,然後才倒添至近滿,這樣做是因

為供空杯之緣起不太吉祥,所以宜避免放空杯在供壇上。添水時不要滿溢,亦不要太少,加至距杯緣一顆米之

粗度為宜。

杯與杯之間之距離勿過窄或過闊,亦以一顆米粗度之距為宜。在放下杯時,要恭敬輕輕放下,勿粗魯地擲投。

在添水時,要以雙手持壼,似是對皇帝供茶那般恭敬。

我們一般會在早上供水,傍晚把水倒去,把杯抹乾另放。以上細節是為自己積聚功德而做的,不是為諸佛而做

的。大家不要以為這些小節是多餘的執著,對凡夫來說,小節正是很重要的成就關鍵。

在現實生活中怎樣當好一個居士

2012年03月07日 09:13來源:《洛陽佛教》 作者:戴源慧專經筒(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在現實生活中,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發達,作為一個居士,如何使自己的思

想適應新的形勢?如何把佛法與現實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如何使佛法閃爍出奪目的光輝,啟開人們的智慧,達

到利益眾生的目的?筆者簡談幾點認識,想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學習法律,愛國愛教

建國以來,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樣,一直受國家法律的保護。尤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改革開放,佛

教事業在宗教政策、法律的保護和支持下,得到了健康發展,很多的佛教重要古迹、文化遺產得到了保護或修

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佛教文化研究方面成績顯著,佛教七眾弟子隨著素質的不斷提高,為國家的統一、

民族的團結、人民的利益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繁榮以及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佛教事業的振興和發展,標誌著黨的宗教政策的正確、國家的興旺發達。國家保護佛教,支持研究、挖掘佛教

文化的寶貴遺產,作為一個居士,務必學好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上級關於宗教方面的文件精神,自覺地遵紀

守法,愛國愛教,處處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維護國家的安定團結,運用如來般若智慧,在國家政策許可

下和法律保護下學習佛法,弘揚佛法,增長智慧,自覺覺他,利益眾生,續佛慧命。

二、正確認識佛教

佛教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據1982年牛津出版的《世界基督教百科全書》統計,全世界1998年有佛教七眾2.96

億人,與1972年的2.45億相比,增加了0.51億人。目前推測佛教七眾約有4億人,七眾以外的信眾要超過4億這

個數字。為什麼佛教具有這麼大的凝聚力呢?關鍵所在是佛陀的教育是指導人們解脫煩惱的教育,是啟迪人們

智慧的教育。佛教中說的佛是無上正等正覺之意,菩薩是正等正覺之意,羅漢是正覺之意。佛是真實語者、不

妄語者,釋迦牟尼佛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發現了宇宙的規律,發現了解脫人們生、老、病、死和煩惱的真理,為

眾生開創了覺悟的道路。由於佛陀以大慈大悲的胸懷和般若智慧自覺覺他,普渡眾生,故長期以來贏得了世界

上數以億計信眾的敬仰,創立了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

因此,居士們要以佛陀為榜樣,認真領悟佛、法、僧三寶,學習佛覺而不迷,學習法正而不邪,學習僧凈而不

染,正確地認識佛教,堅持正信,破除迷信,樹立正氣,弘揚正法,堅持不懈地學習佛法,印證佛法,不斷地

覺悟,要像佛那樣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的境地。

三、向高僧大德學習,深入經藏,博採眾長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佛經若浩瀚的大海,博大精深,其中充滿了無量的智慧,這些經典不僅是我國佛教文化的

寶典,也是中華文化的寶庫,是佛教的智慧結晶。老實說,一個人一生要想弄懂弄通所有的佛教經典談何容易

,沒有數十年的功夫去精心研讀領悟,是難以知其大概的。

某些居士僅學一兩句經文,念一兩句真言,就以為懂得了佛法,其結果會做出一些脫離實際、事與願違的事來

。還有一些居士分別心較重,剛涉人佛陀八萬四千法門中的一個法門,甚至對此一個法門也僅僅是斷章取義、

一知半解,就去對其他法門評頭論足,以偏概全,以我之見去曲解佛法,如此是不能學到佛法真義的。

所謂深入經藏,也並非把所有的佛教經典全部看完、精通,而是說無論學哪一部經典,都要認真研讀,反覆琢

磨,深入領悟其中的道理奧妙,待弄懂弄通後,再學其它經典;要儘快悟得佛法,就要向高僧大德學習,向善

知識學習,在高僧大德、善知識的指導下,先選擇一些適宜自己學習的經典,待入門後,再漸次多看、多學一

些其它佛經,博採眾長,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深入經藏,以佛的大智大慧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證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因為那些高僧大德、善知識在長期的修行實踐中已印證了佛法,找到了學習的門徑,

悟出了佛法的真諦,所以必須向他們學習,才有利於順利地步人三寶智慧的殿堂。

四、敬重三寶,慈悲寬容,團結互助

佛、法、僧三寶是居士的老師,作為居士——三寶的學生,既受三寶教育,就要敬重三寶,以報師恩,以三寶

智慧搞好佛教七眾的團結,並團結一切有緣,以佛、菩薩的大慈大悲精神自利利他,顯示大乘佛教的慈悲胸懷

和無量智慧。

如果居士不敬重三寶,不慈悲寬容,不互相團結、互相幫助,在貪、嗔、痴的迷惑下為些許名利而斤斤計較,

因個人的恩怨而毀謗他人,甚至毀謗僧、尼等,如此怎能夠當好一個居士呢?怎能夠學好佛法、自覺覺他、續

佛慧命呢?因此,這是每個居士值得深思的大事,特別是受了菩薩戒的居士,已經是居士菩薩了,也可以說是

菩薩,已具有較高的覺悟程度,千萬不要忘記你肩負的「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大責重任!

五、切合現實,自覺覺他

六祖慧能說得好:「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尤其

現實社會是一個法制化的社會,是一個科學昌明的時代,現實社會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哲學、宗教等

領域中都有包含著佛法,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即使一草一木也都包含著佛法,總之,大千世界無處不有

佛法。為此,居士要在現實社會中學習體驗佛法,首先覺悟自己,然後才能去覺悟他人。如果自己還居愚昧痴

迷之中,自己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他人,不了解社會,不搞好人際關係,不把社會人生看明白,不努力學習知

識、科學、技術、法律等學問或掌握一技之長,不去努力奮發工作,不學佛法,不悟佛法,整天比不歸依者煩

惱多,怎能夠談得上自覺覺他呢?假若好逸惡勞,身無分文,終日為貧困而苦惱;或腰纏萬貫,庫存萬金而分

文不舍;或常為個人名利及恩怨互相抵毀、勾心鬥角,如此則離佛陀教育相違甚遠,是很難獲得菩提智慧的。

祝願每個居士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真心歸依三寶,以佛、菩薩為楷模,深入佛教經典,掌握豐富的佛學知識和

社會知識,以三寶智慧靈活運用佛法,把佛法與現實社會圓融地結合起來,團結一切有緣,為社會和人類服務

,為了眾生的利益去悲智雙修,當好一名合格的居士,及早地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為什麼要度眾生?

2012年02月29日 09:30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作者:聖嚴法師釋迦本生傳:乘象托胎(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金剛經》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又說:「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又說:「實無有眾

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所謂度眾生是佛在發成佛大願的時候,所

立的誓願,也是在沒有成佛之前,尚有自我中心的時候,所抱持的心愿,所以在未成佛前的凡夫或菩薩,是有

眾生可度的。

可是,在成佛之後,既沒有了眾生,也沒有佛,否則便是對立。既然有能度與被度的關係,便不圓滿,並沒有

親證法身的全體;因為一旦親證法身的全體,那就無內、無外、無彼、無此。例如任何一滴水從海而來又回到

海中去,從大海看,所有的水是屬於全體的,只當每一滴水自己看,才看到不同的河流、雨露、霜雪、冰霧。

所以《金剛經》又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

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未成佛時的發心菩薩,都要度眾生,故有眾生可度。因從菩薩的立場來說,一定有眾生可度,到了初地以上的

菩薩,雖已經知道沒有眾生可度,但他還要度眾生;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則是自然運作度眾生,自己卻已經

不再度眾生。成佛之後,便不度眾生,無眾生可度,只是眾生自度,以其善根、福德、因緣的多少,而能感得

佛與菩薩的化現而做救濟;那是眾生心中的佛與菩薩,不是佛與菩薩的本身。

所謂善根是眾生本有的,但是不加以培養,不會增長、顯現,越是努力精進求法,越能感應諸佛菩薩的慈悲攝

化,所謂自助而人助,唯有眾生有求,才能感得諸佛菩薩的應化。佛教常以如人撞鐘為喻,輕輕地撞就小聲地

響,重重地撞就大聲地響;鐘有響的功能,如果無人去撞,它不會自響;所以,眾生如果不自己努力,增長善

根,雖然佛的法身遍在,也不會幫到你的忙。

所謂增長善根,就是要發菩提心,也就是說眾生自求成佛,即得佛的教化、感應;當自己成佛之後,就接受一

切眾生的感應,而非佛去感應眾生。所以,一切諸佛成佛之後,他是全知、遍知的,因此名為正遍知覺,有求

必應──眾生有求,諸佛必應。

佛度眾生不是以知識度眾生,所以佛的全知,並不是說佛需要知道眾生所具備的一切知識,也不需要通過眾生

經驗中的邏輯理念等的思想,因為他是整體的,眾生是局部的、個別的,他能給眾生一切,但是不需要學習眾

生的東西,而是眾生需要的,他就直接給予。因此,種種根器的眾生,就能得到種種佛法的利益。人間所謂的

分析以及歸納,這都是從個體、局部為著眼;佛的心量,既然是全體,所以不能用凡夫的知見去解釋、衡量佛

的正遍知覺。

人間所見的佛,比如說釋迦牟尼,從理論上講是化身佛,在人間像人,在天上像天,至地獄中像地獄,在任一

類的眾生當中,就像那一類的眾生。他是有形象的、局部的,需要經過學習,才具備人類所有知識,用這些做

為度眾生的工具,而使得眾生受益。他同時可以在無量無數的地方,顯現無量無數身,度無量無數眾生,而他

本體法身是不動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說,由於化身的佛有生有滅,就說法身的佛有來有去;也不可以說,化

身的佛需要具備人類的知識,而法身佛就因此而有限;其實化身的佛,也就具備正遍知覺,因為他不離法身,

可是不能夠說,正遍知覺的法身佛,是以凡夫知見,所見化身佛的知能,而稱為正遍知覺。

信佛是為了什麼?

2012年02月27日 09:14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作者:慧律法師信仰的素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信佛為了解脫。佛陀告訴我們「悟」,要趕快覺悟,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我的生命一天一天減少,要趕快覺悟

,要不然到死的時候,意識——佛教不說靈魂,說「意識」——會隨業到六道輪迴繼續輪轉。有人講:輪迴也

不能看到。因為,才三天的時間,不可能每種都解釋得很清楚。信佛不單是為了了生脫死要解脫六道輪迴。信

佛就是要有智慧,要如何去解決我們心中的結。我們如果信佛、拜佛有智慧,此時此刻就能活得很快樂、很自

在,很如意。所以,佛是世、出世間的大聖人,所有一切聖人裡面,佛是大徹大悟最究竟的聖人,意思就是說

,沒有一位聖人有辦法跟佛陀比。有些初學佛的人說這是吹牛,當然這要經過長時間的比較比較。

說信佛是為了什麼,為了要解脫我們心中的煩惱,要讓我們覺悟到生命的無常,世間是苦的,六道輪迴,生生

世世是痛苦的。我們要有心理準備,不幸的事情,隨時都有可能降臨我們的四周。有時父母往生,有時我們的

身體得病,有時車禍,有時生意失敗,有時太太跑了,這隨時會發生。佛陀告訴我們,你不要認為這世間有任

何快樂可追求,所有的快樂都是短暫地剎那間地,沒有一秒不在變化。有的人說,這是不是太消極?錯了,這

樣才叫做積極。你要知苦,才能離苦,才能救度一切眾生的苦。你要知道這世間是苦的,你才會想要脫離這世

間跳出六道輪迴,你才會想發大心救度眾生要離開這痛苦。所以,你一定要知苦才能離苦。換句話講,你如果

能透視人生宇宙的道理,你就不會被這些所迷茫、所束縛,你就是一個解脫的人

佛教的佛像開光儀軌有哪些

2012年02月22日 09:27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作者:佚名字型大小:T|T9人參與2條評論列印轉發

上香禮佛(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佛教的佛像開光儀軌:

一、揚枝凈水贊

二、維那舉贊:

戒定真香——主法法師拈香、禮佛

維那敲大馨三聲:主法向佛合掌云:

萬德莊嚴相 法性清凈身

湛然應一切 普利濟眾生

蓋聞:妙應本虛 唯至虛而能應

真實無相 乃假相而顯真

極大難名 圓光普照

(應時開啟頭上蓋布)

三、維那舉稱聖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四、請聖: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眾等,一心奉請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過去迦葉如來、西方接引阿彌陀佛、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消災延壽藥師如來、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唯願不違本誓,哀憫有情,居慈蓮座,降

臨道場。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眾等,一心奉請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盡虛空,

遍法界一切諸大菩薩,唯願不違本誓,哀憫有請,居慈蓮座,光降道場。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眾等,一心奉請護法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四大天王,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護法藏菩

薩,護持聖教,光降道場。

五、主法法師向佛合掌云:

佛身充滿於法界 普現一切眾生前

隨緣赴感糜不周 而恆處此菩提座

伏以:紺目金容,現四八之妙相,玉毫卍字放百億之光,儀瑞應於斯時,實祥開於季運,伏念眾等,幸蒙世尊

教法,實渴仰於勝凈妙明,仰賴大慈開迷,取圖報於紫金光聚,既以和土範金、圓成寶相,用是諏吉選日,開

點靈光,伏願現實相,放無量光,巍巍蓮座,作群生低頭禮敬之因,昱昱金軀,示弟子瞻仰如來諸佛菩薩,依

相莊嚴,光照十方,何待弟子為之開啟,然而實際理法不存,佛事門中萬法不備,理應如是,事世應為,取足

之教,皈依則三途盡撥,秉教及九品頓超,妙理妙法應為如是,如理也。

六、維那舉唱:

佛面猶如凈滿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圓光普照於十方 喜舍慈悲皆具足

如於此會見佛座 一切塵中應如是

七、主法法師用筆點佛身云:用此筆點開六根,互攝互融當起妙用。

點眼眼通 圓照法界 點耳耳通 妙用十方

點鼻鼻通 遍聞諸香 點舌舌通 善產妙法

點身身通 分身塵剎 點意意通 普恰群機

佛心我心 心心相應 心光佛光 光光互照

眼耳鼻舌 身意諸根 根根妙用 利濟群生

八、維那舉開光咒(七遍)

唵 阿暮伽 缽頭摩遜娜隸 馱羅馱羅秜 漫拏隸吽

接:心經(三遍)

九、維那舉佛寶贊偈:

大眾念佛號(給某某佛像開光念某某佛像佛號)

十、三皈依

十一、迴向:

開光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波若波羅密

何謂出家?出家後還能還俗嗎?

2012年01月02日 08:58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作者:如本法師緬甸僧人(圖片來源:中新網)

出家修行,其本意實乃殊勝莊嚴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諦之輩,往往對出家的動機與意義失去正面的共識,因

而臆測錯誤,或道聽塗說,或受傳統邪說謬論而導歸成邪論,自始至終不得正解出家修行真實義,也因此思想

中毒巨深,障礙自己對如來正法的認知,想要踏入佛門求得正覺,實乃飄渺,甚可憐愍! 

出家(梵語Pravraiyaj)真正的含義是在出離五欲六塵的因縛,不受其所沾染,正解其境本空,幻化不可得,

得亦得不住,如是精進修證,漸破無明煩惱,明心見性,與實相中道法相應,法身彰顯,自度度人,福慧圓滿

,瓜熟蒂落,佛道自成。

簡單而言,出家就是出三界家,出輪迴家,出生死家,出煩惱家,出五欲六塵束縛之家,以達到證成無上菩提

的根本意趣,若稟持這種志向,即與十方諸佛同一鼻孔出氣,何以故?因為十方諸佛與如此出家本意正等無異

故。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凈,為四真道行

,成阿羅漢。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里,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

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出家修行由此可知,是何等的自尊莊嚴,是超凡入聖的大工程,豈非一般無知泛泛之輩所能及!所能熟悉。

出了家忘了家,是忘了五欲六塵之家,忘了三界家,忘了生死家,忘了輪迴家,忘了煩惱家才對,忘了一切束

縛困住自己的塵埃,正解諸境本空,幻化了不可得,與寂滅性為住,若如然,方為出了家忘了家實際之義。

出了家忘了家,是實踐佛道的暫時過程,若不忘了家,因而念念俗家,回憶親朋眷屬,戀戀思親,則道業難成

。若修行有得,禪定堅固,願力勝過業力,其道心雄厚,猶如大樹可蔭護鳥只、猿猴、讓人乘涼,果能如此,

出了家而後回家,即可度化親戚朋友眷屬來學佛,這樣回家有何不可!倘若出家修行有得,禪定、智慧、願力

堅固之後,因而不回家,忘了家,不度家眷親朋好友,反而有無量過失的,有違佛法本意,失去菩薩道度生的

精神。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旋即回皇宮首開法筵,廣宣妙法,度化宮廷文武百官、其父王、諸多王子、與其俗妻耶輸

陀羅、其子羅瞧羅等等,這是鐵證之實例。乃至歷代高僧大德度化家眷親朋公案,其數之多一一不勝枚舉。 

出家後不是意味全然不可回家,而是為了道業之成就,暫時忘了俗家,先將世俗之習氣,煩惱塵埃,無明妄惑

努力精進凈化,所謂大死一番即是,不然法身慧命焉能復甦!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唐朝布袋和尚云:「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信佛」與「學佛」有何不同?

2011年12月28日 09:01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作者:如本法師長青春科爾寺彌勒殿彌勒佛(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丹珍旺姆)

信佛是學佛的開始,學佛是信佛的實踐階段,更進一步而言,成佛是學佛終極圓滿之歸宿。信佛與學佛略有前

後的差別,立場須要稍為解釋一番。

信佛是正信佛陀的真理,因正信佛法而學佛,信佛未必學佛,僅是信心的初步。學佛是因正信佛法之後,所采

取的實踐過程,是故,兩者有別。

信佛要正信,若不能正信佛法,倒不如不信好,何以故?若不能正信佛法,把佛法歪曲真義,易導致迷信,因

而嚴重錯解佛法,自誤誤人,引人入迷,相牽入火坑,其過失非淺矣!

佛教常說佛有「三身」是哪三身?

2011年11月18日 09:33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作者:華人佛教綜合河北趙縣柏林禪寺毗盧遮那佛(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夏魯寺壁畫:毗盧遮那佛(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丹珍旺姆)

佛教常說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稱為法身,

智法之聚集稱為報身,功德法之聚集稱為應身。又作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法佛報佛應佛、法身報身化身、法

身佛報佛化佛、法佛報佛應化佛、真身報身應身、自性身滿資用身化身、自性身應身化身、法身應身化身、法

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自性身食身化身、法身佛受用身佛化身佛、正法佛修成佛應化佛、

佛所見身菩薩所見身二乘凡夫所見身。

第一法身。身是積聚義。凡夫眾生,是積聚業報以為身,隨業受報,感召四大色身。佛是業盡識空,只有一個

清凈之身,妙色之體。法身是理積聚,就是積聚真如妙理為身。真如是圓滿清凈,遍一切處,法身是心包太虛

,量周沙界。印度語毗盧遮那,意譯為遍一切處,清凈法身,猶如虛空一樣的,圓滿周遍,十方世界。法身:

有自性清凈法身,離垢妙極法身二種。自性清凈法身:是眾生本來具足的天真佛性,在有情眾生分上,叫做佛

性,在無情萬物方面,叫做法性。經中有說:「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離垢妙極法身,是佛在

因地之中,修德有功,離了五住煩惱,斷了二種生死。(二種生死是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得證無上菩提道果

,究竟成佛。過去有一位香岩禪師,聽到撲竹聲音,忽然大悟,他說:」撲竹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及大

地,全露法王身。」蘇東坡說:「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清凈身,就是法身佛。

第二是報身佛,報身是智慧積聚,就是積聚一切種智以為身,智慧究竟圓滿,妄惑徹底斷除,叫做圓滿報身。

盧舍那意譯為凈滿,就是惑凈智滿的意思。報身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二種。自受用報身:就是佛的智

德究竟圓滿無上菩提,斷德究竟永離二種生死。得證菩提覺法樂,與涅槃寂滅樂,這是根本智,以真智住真境

,是佛自己受用的報身。(真境:指常寂光凈土),他受用報身,就是《華嚴經》說的:」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可是二乘聖人,是有眼看不見佛的盧舍那身,有耳不能聞佛的圓頓大教。十地菩薩根機大

,智慧大,就能夠看到報身佛的無量無邊相好莊嚴,這是得後得智。正如贊佛偈說的,「阿彌陀佛身金色,相

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這報身佛的莊嚴相好,是為十地菩薩發心大士所得受用

,這是他所受報身。

第三化身佛。化身佛是功德積聚,積聚無量無邊的殊勝功德以為身。佛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能以

妙觀察智,觀機施教,隨類現身,普度眾生。化身佛有示生化身與應生化身二種。示身化身佛就是應眾生之機

,以大慈大悲之心,能夠大權示現。從兜率宮降生人間,到凈飯王皇宮為悉達多太子,示現八相成道。八相成

道就是:離兜率、降皇宮、入母胎、出母胎、出家、降魔、轉法輪、成佛道。這是小乘教的八相。如果說大乘

教的八相成道。就是除了降魔一相,換上住母胎一相。佛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說法四十九年,把所有一

切與佛有緣眾生統統度盡,到了八十歲,就入大涅槃。於無生之中示現受生,於無滅之處而示現滅度。這就是

《釋迦如來成道記》開頭說的二句:」凈法界身,本無出歿。大悲願力,示現受生。」的道理。此即示生化身

佛。應生化身佛就是隨類化身,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的: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比

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乃至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所以說佛在菩提樹下得道

以後,在一段時間裡,能夠雙垂兩種的相好莊嚴。一種是劣應身,一種是勝應身,也就是說:一方面在寂滅場

,示現一千丈高大的盧舍那佛的身,為地上菩薩說圓頓大教的《華嚴經》,這是現勝應身。另一方面,同時又

在鹿野苑現一丈六尺高的老比丘身,為憍陳如等五位比丘,三轉四諦法輪。(四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

諦)這是佛現劣應身。總之釋迦牟尼佛,他能夠分身十方世界,微塵剎土,普度眾生。這即是「一身不分而普

現,萬機咸應以無違。」就像洪鐘掛在架上,扣之則鳴。月亮懸在天空,能於水現影。古人說得好,「千江有

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這真是不可思議的無作妙力的境界。這就是化身佛。

釋迦牟尼佛名號的由來

2011年11月16日 08:51來源:般若文海 作者:明暘法師字型大小:T|T3人參與1條評論列印轉發

釋迦牟尼佛名號的由來(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為我國廣大佛教徒信仰和尊崇。

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教義,對凈化人間,解除人們的煩惱和痛苦,產生了無比威力。正如圓瑛大師

所開示的「欲無煩惱須學佛,知有因緣不羨人。」

我們既是一個佛教信徒,首先對於釋迦牟尼佛一生的簡要歷史和他所說的教法,就應該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從

信仰佛教,進而理解佛教的道理,然後依教奉行。由修得證,最後達到了生脫死得道成佛的目的。這就是以發

菩提心為因,成菩提道為果的一件大事因緣。現將釋迦牟尼佛的歷史介紹如下:

我們首先要知道,釋迦牟尼是一位怎樣的人和如何成佛的。因為十方世界有很多很多的佛,我們這個娑婆世界

的教主,就叫做釋迦牟尼佛。但是有了這個名字,那一定就有他的道理。為什麼這尊佛叫做釋迦牟尼呢?

「釋迦」漢譯能仁,能以仁愛的心來憫念眾生,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大慈大悲心。因為佛能夠給眾生以安樂,能

夠拔眾生的痛苦,以大慈大悲心去救度眾生,這就是佛所具足的悲德。「牟尼」漢譯為寂默,是指佛在因地修

行的時候,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迴光返照,斷除煩惱,智慧圓滿,這就是佛所具足的智德。佛具足能

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與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釋迦牟尼佛。

可是釋迦牟尼佛,他智悲二德,福慧莊嚴的名字,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據說在過去無量劫以前,有一

位古佛,名叫釋迦牟尼佛。他有大神通妙力,能夠觀機施教,化度眾生。有一天這位古釋迦牟尼佛,觀察到有

一位大光明陶師,名叫廣熾。他的善根已經成熟了,應該得度。於是佛就帶了阿難、迦葉二個弟子,到大光明

陶窯里去教化他。這位陶師一見到佛和二位弟子來到他的瓦窯,萬分激動。心想,窯里到處都是爛泥和灰塵,

非常臟,這樣偉大莊嚴的釋迦牟尼佛的到來,怎麼辦呢?當下急中生智,趕快拿了許多稻草,把爛泥蓋了起來

,鋪了三個座位。佛在中間,二個弟子在兩邊坐了下來。大光明陶師就恭恭敬敬地對佛頂禮。在禮拜的時候,

他心裡想,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具足悲智二種功德、福慧莊嚴,實在太好了。就發願說:願我將來成佛時

候,我的名號,也叫做釋迦牟尼佛,同樣也有阿難與迦葉二位弟子。後來經過多生多世,勤修苦練,依願行持

。到了這一生,坐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就叫釋迦牟尼佛。

另一說法,釋迦牟尼佛這個名字,是過去燃燈古佛與他授記的。據《金剛經》說:「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傳說在過去無量

劫中,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走,正巧遇到燃燈古佛也在路上走著。善慧童子發現地面有一灘污水,心想佛

是赤足行走,這污水一定會弄髒了佛的雙腳。就頓發大心,親身撲在地上,把自己的寶貴頭髮,鋪在污水上面

,等著燃燈佛從他頭髮上走過去。當時燃燈佛,看到善慧童子這種布發掩泥的情景,就授記說:「善男子,汝

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上面所講二個故事,深刻說明了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隨心所感,隨願所成,有感必應。所以《法華經》說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只要我們能夠真心實意、懇切志誠。發菩提心,

精進修行,沒有不成功的。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里,首先就講到「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

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

雖有修行,總是徒勞無益」。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釋迦牟尼佛的得名因緣和得道成佛,都是從因地之中發廣

大心,立堅固願而精進修行成功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世界上無論何人,對於萬事萬物,各行各業,能夠取得偉

大成就、立名、立德、立功,立業沒有不由最初一念發廣大心,立堅固願而努力爭取,達到圓滿的目的。佛法

世法,在這個問題上,事雖不同,理無二致。

地藏菩薩本生事迹有哪些

2011年11月11日 09:05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作者:華人佛教綜合字型大小:T|T25人參與8條評論列印轉發

大願地藏菩薩(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關於地藏菩薩本生事迹,大乘佛經里有幾種記載:

(1)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號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地藏菩薩那時為婆羅門女,其母悅帝利不信三寶,修

習邪道,死後墮入地獄受苦。此女賣掉家宅財產,廣求香華,於佛塔寺,大興供養。以至誠恭敬,摒息雜念,

一心稱念佛號。其母承女孝順,為作功德,離獄生天。

(2)地藏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魚子,犯殺生罪極重。光目女知母死後必墮惡

道,請阿羅漢入定觀察,果意其母在地獄中,受大苦難。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養,以誠孝的力量,拔救母

親離地獄苦。

這兩個故事,說明地藏菩薩提倡孝道,重視超度救濟父母。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父母還健在的時候,作子女的

要竭盡孝道。對父母除衣食供養,老病侍奉外,最根本的是勸說父母,尊敬三寶,深信因果,止惡行善,具足

正見。中國人特重孝道,其慎終追遠的精神,與地藏法門有所吻合。所以地藏菩薩在中國,受到人們普遍的尊

敬,不無道理。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法會,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會,在我國各地廣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門

與中國孝道結合得很好,所以明朝的紫柏、蓮池、憨山、蕅益四大師和先師圓瑛大師,都特別推崇地藏菩薩。

其意趣所在,是將佛教的度亡與中國儒家的孝道揉合一起,使佛教進一步與中國社會相適應。

(3)在過去久遠不可說劫前,地藏菩薩曾為大長者子。彼時有佛名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長者子見佛相好庄

嚴。心生敬慕。問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佛答:欲得此相,為當久度一切苦惱眾生。長者子遂發願,我今盡

未來劫,為一切苦惱眾生,悉令解脫,我方成佛。

佛的相好,是功德莊嚴,具足萬行的體現。地藏菩薩於久遠劫前行菩薩道,說明他是果位很高的大菩薩,為度

眾生,故於穢土,現聲聞身。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相貌長得好壞,是其思想與行為如何的集中表現。今

人不察,不在行為美,思想美上狠下功夫,而是採取整容,打扮的辦法,結果是適得其反。師子奮迅具足萬行

如來答覆地藏菩薩的話:『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的話,是發人深省的。

(4)過去無量劫前,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一

王發願: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來。一王發願:若不先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惱,令其實樂,

得至菩提,絕不成佛。此即地藏菩薩是。

這個故事反映了地藏菩薩的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度眾生的特點:那

里最艱苦,就到那裡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最艱苦的地方,當然是地獄。所以地藏菩薩的工作物件,是在地

獄裡度極重罪的眾生,那些惡貫滿盈的眾生,只要改惡從善,至心誦念地藏菩薩聖號,可以解除一切苦厄,使

地獄相,隱而不現。醫生治病,要注意防與治相結合,地藏菩薩度眾生也是如此。對已墮地獄的,令其離獄。

但工作的重點,還是放在末墮地獄的眾生身上,如何令其護持善根,永遠不造墮地獄的惡業。

在《十輪經》卷三,介紹有四類十一種罪,能使人墮入地獄。

(一)五無間罪:(1)殺父,(2)殺母,(3)殺阿羅漢,(4)出佛身血,(5)破和合僧。

(二)造五無間四根本罪:(1)殺、(2)盜、(3)淫、(4)妄語。(3)謗正法。(4)疑三寶。

若人犯上述十一種罪中的任何一種,必墮無間獄中。地藏菩薩向人們廣泛宣傳這十一種罪是墮地獄的種子和因

緣。使人們認清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特別要認清墮地獄的極惡業,才能避惡趨善。不造此類的惡業,就不受

惡報,免墮地獄。


推薦閱讀:

討好型人格兩種解壓方式
到底怎樣才算一個具有獨立、完整人格的人?
總是覺得自己內心不夠強大,容易受到環境,氣氛,他人的影響,長期看該怎麼改善呢?
右撇子學會用左手是怎麼樣的體驗??
有沒有人因為崇拜某個虛擬人物,越來越活得像那個人物?

TAG: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