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白|「望廬山瀑布」背後的故事
7廬山瀑布:一生樂名山,尋仙不辭遠
廬山上面有神仙。
在綿州家鄉的時候,李白就知道;在江夏的酒肆里,李白總聽人說起。廬山之所以被稱為廬山,就是因為神仙得道成仙之後遺留下了草廬,那草廬是凡人登臨仙境的必由之路,是苦心修鍊的絕妙勝景。也許,在那草廬里會有神仙遺留下來的真言,尋得就能飛升。
李白終於拔起世俗的腳步,從江夏歌舞昇平的滾滾紅塵里抽身出來,大江東去,浪里行船。這時候已經是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的春天。
長江兩岸景色綺麗,然而李白卻有意按捺著自己的詩性。鼓動著的風帆和滔滔的江水一點點拉近他和仙人的距離,他有點控制不住自己的心跳了。
攀登廬山的過程很辛苦。1200多年後,一個叫毛澤東的浪漫主義詩人多次登臨廬山,寫下了如此的詩句: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盤山公路就有將近四百個迴環,當年李白登山之路的艱辛可想而知。然而,對於他來說,一切艱難險阻都算不了什麼,與他作伴的除了有仙人還有詩人。
李白所心儀的東晉詩人謝靈運曾經遊歷過廬山,並且留下了這樣的詩句: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東晉·謝靈運
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
但欲掩昏旦,遂復經圓缺。
捫壁窺龍池,攀枝瞰乳穴。
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絕。
巒壠有合沓,往來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謝靈運登上了廬山的最高峰,極目四望,群峰疊嶂,滿目蔥蘢。或許他也是來尋仙的,只是不知道他是否見過仙人留下的草廬。李白一路探訪,希望能夠追隨謝公的腳步,訪得仙人的蹤跡。自然,他也只能失望了。
李白八成是借宿在簡寂觀中。這個道觀因南朝時候的陸修靜而聲名大噪,一時成為廬山道教的中心。李白每日外出遊賞,閑來向道人請教修道的法門,日子一天天過去,不亦快哉。李白也一定參拜過東林寺,聽僧人講說往生西天極樂凈土的教義。凈土宗的出世思想肯定偶爾能觸動一下他的心房,但是對於年少氣盛的李白來說,也僅僅是那麼倏忽的一瞬而已。
東林寺里有一眼「聰明泉」,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手書似乎還泛著墨香。當年慧遠大師稱許東晉名將殷仲堪「將軍之辯,如此泉涌,君侯聰明,若斯泉矣!」泉在人非,不知李白會做何想。
這一天李白按照僧人的指點去尋找瀑布的影蹤,山有水才靈秀。
遠遠地望見香爐峰了,一鼓作氣登上山去,赫然一道瀑布垂掛下來。一聲長嘯感天動地:啊!瀑布!多麼長的瀑布啊!
當然,這不是李白喊的,李白沒這麼沒文化。這麼喊的是我。那一年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一路下到三疊泉邊,脫口而出的不是讚歎,而是疑惑。三疊泉定不是李白眼裡的瀑布,它沒那麼壯觀;觀賞三疊泉的方式也完全不符合李白設定的情境,跑到泉水跟前怎麼會是「遙看」?
其實,《望廬山瀑布》是有兩首的,我們所熟悉的是「日照香爐」,而另一首卻是實實在在的寫景狀物,用現在語文老師的視角來看,是一篇可以拿滿分的抒情詩。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里。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潀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
這首五言古詩一定是李白此次登臨留下的作品,詩中滿是謝靈運的影子。有李白嗎?也有,但一定是文質彬彬沒有喝醉的青年李白。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用韻換了四次,前八句一韻,中間八句每四句一韻,最後六句一韻。對廬山瀑布的描寫也是由遠及近,由宏闊到精細,最後自然而然地抒發了情感。細細讀來前面八句中隱約就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的影子。「三百丈」自然就是「三千尺」,「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里 」也即是「銀河落九天」。然而,為什麼這首五古遠不如七絕膾炙人口流傳久遠呢?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答案顯而易見。膾炙人口的長詩也不是沒有,但一般能脫口而出的往往只是其中幾句。更重要的也許是「誇張」手法的運用,七絕《望廬山瀑布》顯然更得心應手。「三千尺」顯然比「三百丈」更有衝擊力,「疑是銀河落九天」顯然比「河漢落」更恢弘壯闊。
我寧願相信這首七絕是李白60歲第三次登臨廬山時的作品。這時候的他歷經了人生的滄桑,看透了浮華塵世,從被貶到遇赦,人生的跌宕起伏又重新激起了他永遠無法熄滅的浪漫情懷,那時候的李白已經褪去了稚嫩,更多了豁達、洒脫。
欣賞一下公元760年(肅宗上元元年)李白三上廬山時留下的作品,我們能有更深切的體味。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樑。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游太清。
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一定是喝醉了,否則,他怎麼可能將那麼多人生的坎坷拋得乾乾淨淨無影無蹤呢?或者,那時候他真的已經得道成仙了。
成仙的是他的靈魂,只是被肉身牽累在凡間。
推薦閱讀:
※每一個訴苦的女人背後,都有一個委屈的男人
※恨的背後便是愛
※超短學徒: 水池原理:淺論二線藍籌爆發背後的原因 最近的炒作,有點無厘頭,比如釩電池,幾個大金屬罐,被媒體吹得。還有今天無厘頭的LED照明,午盤毫無徵兆的集體拉板,遍尋消...
※印度舞蛇人人前風光,背後的故事令人毛骨悚然
※壓歲錢怎麼管?背後是教育孩子怎樣和慾望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