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遠遠不是「自由引導人民」那麼簡單|一張法革迷的必讀書單
攻佔巴士底監獄(Prise de la Bastille) Jean-Pierre Hou?l 繪 |
||||
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獄被巴黎市民攻下並佔領。巴士底獄是巴黎的一座中世紀城堡和監獄,被認為是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攻佔巴士底獄被認為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標誌性事件,因此7月14日也被定為法國的國慶日。 法國大革命(法語:Révolution fran?aise,1789年-1799年)時期是法國社會激進與政治動蕩的年代,對本國歷史甚至全歐洲的歷史進程都造成了深刻廣泛的影響。 著名歷史學家、《舊制度與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維爾認為,1789年法國革命是迄今為止最偉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國的「青春、熱情、自豪、慷慨、真誠的年代」。它是一場社會政治革命,符合當時歐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廢除若干世紀以來統治歐洲和法國的封建制度。它不僅要改變舊政權,更要廢除舊的社會形式,因此需要同時改變所有既存的權力機構,毀滅所有公認的影響,祛除種種傳統,更新風尚與習慣(《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文版序言,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1日)。 但簡單的「革命」二字,遠遠不能概括這場牽動當時整個法國社會各個階層的運動,封建君主制度的覆滅、貴族和宗教特權的被剝奪、共和國的成長、自由民主思想的傳播、現代思想的發展,以及當時歐洲各國之間大規模戰爭,都被後世認為是法國大革命的標誌。 |
||||
《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 歐仁·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繪 |
||||
今天恰逢7月14日法國國慶日,我們準備了一張關於法國大革命的主題書單,雖然無法作到最全面地表現法國大革命的各個方面,但希望能幫助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們,更多了解這一推動歷史變革的偉大事件。 |
舉賢不避親,首先再推薦一下最近出版的這本
《一個更安全的地方》
[英] 希拉里·曼特爾 著
徐海銘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小說《一個更安全的地方》是兩屆布克獎得主、《狼廳》《提堂》作者希拉里·曼特爾以法國大革命為歷史背景創作而成,結合精確的史實與豐富的想像,通過法國大革命三巨頭——丹東、羅伯斯庇爾和卡米爾·德穆蘭——不為世人所熟悉的生活側面,重現了大革命前社會及政治制度的崩塌以及恐怖統治巔峰時期的種種歷史事件。
小說的時間跨度從1763年延伸到1794年,上百個歷史人物粉墨登場,栩栩如生地再現了人類歷史上這一場波瀾壯闊的革命全景。
學術類
 ̄ ̄ ̄ ̄ ̄
《舊制度與大革命》 作者:[法] 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 譯者:馮棠 商務印書館出版 |
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法國政治家、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代表作有《論美國的民主》《舊制度與大革命》等。 《舊制度與大革命》是了解法國大革命必讀書。托克維爾之問:何以法國人先要改革後要自由?何以繁榮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來? 若要充分理解大革命及其功績,必須去考察那逝去的、墳墓中的法國。托克維爾指出,他從事的是「關於法國革命的研究」,而不是寫另一部大革命史。其中最經典的一句話是:對於一個壞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刻通常就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刻。 |
《論革命》 作者:[美] 漢娜·阿倫特 譯者:陳周旺 譯林出版社出版 |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美籍德國猶太哲學家。著有《極權主義的起源》《在過去和未來之間》《論革命》等,及其天才的洞見和雋永的智慧,為當代政治哲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上令人矚目的人物。 《論革命》圍繞法國大革命和美國革命,從政治生活的現象學方法和指導兩場革命的不同理論入手,深度剖析了兩場革命的差異,表達了作者「以自由立國」的共和主義思想。 |
《法國大革命前的暢銷禁書》 作者:[美] 羅伯特·達恩頓 譯者:鄭國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
羅伯特·達恩頓(Robert Darnton),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圖書館館長,圖書史專家,歐洲文化史專家。在中國因經典著作《屠貓記》《啟蒙運動的生意》《拉莫萊特之吻:有關文化史的思考》為讀者熟知。 《法國大革命前的暢銷禁書》研究了法國舊制度對文化、寫作、圖書出版的控制以及禁書如何在控制下的出售。作者探索了這些所謂不好的書文化與政治意義,並把目光轉向了出版和閱讀的歷史,通過對審查體制的考察來研究舊制度,並表明18世紀後半葉法國的色情、哲學和政治之間的關聯。 |
《屠貓記》 作者:[美] 羅伯特·達恩頓 譯者:呂健忠 新星出版社出版 |
羅伯特·達恩頓(Robert Darnton)簡介見上一本相關信息。 1730年代的巴黎,一群印刷業學徒發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屠貓儀式,他們折磨然後殺死所有他們能夠找到的貓,包括他們師母的寵物貓。這種殘酷的儀式何以在他們眼中如此「好笑」? 作者藉此向讀者提出了問題:為什麼巴黎的一群工匠覺得貓大屠殺那麼有趣?玩笑如何在舊制度的工人間發酵?《貓大屠殺》揭露一個文化的萬花筒視野,提供了治療文化震蕩所不可或缺而且入口難忘的一帖藥劑。 (多說幾句:達恩頓的研究使我們看到,與傳統認識不同的是,法國大革命不一定是由深刻思想家的著作引起的,因為下層人民看到的更多是暢銷的小冊子,政治諷刺的、色情的、顛覆教會權威形象的。比如,我們甚至可以將視野拓寬到薩德的一些作品:《貞潔的厄運》(又名《淑女的眼淚》或《鞠斯汀娜》)《孽之緣》《閨房哲學》等。包括三島由紀夫的劇本《薩德侯爵夫人》、波伏瓦的《要焚毀薩德嗎》、克洛索夫斯基有《薩德我的鄰居》,以及薩德的傳記等。) |
《法國大革命講稿》 作者:[英] 阿克頓 譯者:姚中秋 商務印書館出版 |
阿克頓勛爵(Lord Acton)歷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19世紀英國知識界和政治生活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權力生產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會生產腐敗」的著名論斷即出自他之口。 《法國大革命講稿》為阿克頓擔任劍橋大學欽定近代史講座教授時的講稿彙編。講稿中關於大革命文獻之討論,通常是在談話式課堂上所講,或單作講座講授。風格淵博而無滯澀,機智而不賣弄,敘述流暢而邏輯清晰,具有強大的思想穿透力,讀者從中會獲得很多啟示。 |
《法國革命論》 作者:[英] 埃德蒙·柏克 譯者:何兆武 / 彭剛 商務印書館出版 |
埃德蒙·柏克(Edmund Burke)愛爾蘭政治家、作家、演說家、政治理論家和哲學家。最為後人所知的事迹包括反對英王喬治三世和英國政府、支持美國殖民地以及後來的美國革命的立場,以及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批判。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使他成為輝格黨里的保守主義主要人物,被視為是英美保守主義的奠基者。代表作有《與美國和解》《反思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衝擊和動搖了社會秩序和自由的基礎,以及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和人類文明的瑰寶。柏克預言這種毀滅性的破壞終將導致一種新的專制主義強權的出現,唯有它才能維持社會免於全面的混亂和崩潰。而且這種專制主義還必然會蔓延到法國境外的整個歐洲……不久以後,拿破崙的登台及其所建立的歐洲政治霸權,似乎完全證實了他的預言。 |
《反思法國大革命》 作者:[英] 埃德蒙·柏克 譯者:張雅楠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 |
埃德蒙·柏克(Edmund Burke)簡介見上一本相關信息。 奠定柏克保守主義代表地位的正是《反思法國大革命》,該書也是保守主義經典著作之一。一方面,他道出了暴力革命與專制統治的歷史定律,另一方面,他又以保守主義的立場揭示了「柏克定律」的歷史警示——通過暴力革命建立的現代政權,唯有接續上本國本民族之政治文化傳統,回到秩序和傳統的軌道上來,方能繁殖養育,長久發展。 |
《法國革命史》 作者:[法] 米涅 譯者:北京編譯社 商務印書館出版 |
米涅(Mignet)法國歷史學家。1824年以發表《法國革命史》而成名,還著有《安東尼奧·佩雷斯與腓力二世》《瑪麗女王史》等。 米涅在《法國革命史》提出了新穎看法,震動輿論界。他明確指出:法國「革命不可避免」。米涅在此書中以階級鬥爭觀點敘述了法國歷史的巨變,他認為法國革命所經歷的時期「就是構成法蘭西民族的幾個階級爭奪政權」的年代。「兩個敵對階級在準備國內戰爭和國外戰爭。」 米涅尖銳批判封建制度,認為「不可能迴避革命」,第三等級與封建貴族之間必然展開生死搏鬥。法國大革命就是一場階級鬥爭。作者看到了這場鬥爭的歷史意義,他指出:「鬥爭既已開始,必定是某種制度的勝利。」「在革命時期,舊社會被摧毀了,而在帝國時期,則建立了新社會。」。 另有多部關於法國大革命的著作,中文譯本書名同為《法國革命史》,比如勒費弗爾(Georges Lefebvre)、馬迪厄(Mathiez)的著作,同為商務印書館出版。 |
《法國大革命史》 作者:[俄] 克魯泡特金 譯者:楊人楩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
克魯泡特金(Kropotkin)俄國民粹主義革命家,地理學家,無政府主義運動理論家、活動家。著有《一個反抗者的話》《法國大革命》《倫理學的起源和發展》等。 法國大革命在整個歷史上的地位,是和它以前的文藝復興,以後的產業革命一樣的重要;所以,倘然沒有法國革命,我們的世界也要不同。本書旨在讓我們不要忘卻法國革命的兩大個特點:一、法國革命是由真正的純粹的民眾熱狂而生,他們有他們的要求,有他們的靈魂;他們不要領袖來宰制,不要憑著政客的陰謀來進行。他們是赤裸的,純潔的革命份子。二、法國革命時的人物,固然各有弱點;但他們都是赤心以全生命來從事革命。 |
《法國大革命史》 作者:[法] 阿爾貝·索布爾 譯者:馬勝利 / 高毅 / 王庭榮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
索布爾(Albert Soboul)法國著名史學家。著有《法國大革命簡史》《革命前夕的法國》《理解法國大革命》《文化與法國大革命》等。 法國大革命如何能夠發生?革命者怎樣、在何種程度上改變了世界?他們在改造世界的同時如何進行了自身的改造?作者對此進行了詳實的解答。作為法國大革命史研究的經典,本書內容嚴謹,結構均衡,使大革命的發展線索更加清晰。史實敘述環環相扣,史料可靠,文筆流暢,語言簡潔,無疑會引領讀者對法國大革命的起因與過程進行深入思考。 |
《法國大革命與革命心理學》 作者:[法] 古斯塔夫·勒龐 譯者:倪復生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
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法國社會心理學大師,群體心理學創始人,被譽為「群體社會學界的馬基雅維利」。著有《烏合之眾》《各民族進化的心理學規律》《法國大革命與革命心理學》《戰爭心理學》等。 本書根據法文版譯出。 英國《泰晤士報》:所有當權者都應該學習古斯塔夫·勒龐的這本書。作者對大革命的經典理論不屑一顧,他用心理學解釋得出了全新的結論。他用極為生動的文筆,闡述了人民群眾在革命運動中的弱勢角色,以及公會成員的個人意志和集體意志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引領大革命黨人的是神秘主義因素,能讓大革命人士免受理性的影響。沒有大革命,便極難證實理性難以改變人,因此,一個社會並非是按照立法者的意願來構建的,不管他們考慮的有多麼周全。 |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 作者:[美] 林·亨特 譯者:鄭明萱 / 陳瑛 商務印書館出版 |
林·亨特(Lynn Hunt)美國史丹佛大學博士。著有《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政治、文化與階級》《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新文化史》等。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以「家庭羅曼史」指稱集體無意識的家庭秩序圖像,這種家庭秩序的圖像構成了法國大革命政治理念的基調。作者借著討論家庭成員間的關係,闡述這種政治理念;並以家國互喻的方式,陳述18世紀的法國人視其統治者為父、視其國為家的想法。本書的論述並非沿著時間的脈絡直線前進,而是在革命十年間顛來倒去地反覆敘說,徹底顛覆單一觀點的直線史觀,呈現給讀者另一種解讀歷史的典範之作。 |
《法國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階級》 作者:[美] 林·亨特 譯者:汪珍珠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
林·亨特(Lynn Hunt)簡介見上一本相關信息。 《法國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階級》是作者對過去簡單的政治史研究,轉而探討法國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通過研究革命中的象徵實踐即特定的象徵和儀式,亨特認為,革命者的政治實踐並不是簡單地表達著他們基本的經濟和社會利益,事實上,通過他們的語言、象徵、儀式和每天的政治行為,革命者重構了與過去完全不同的社會和社會關係。 |
《革命節日》 作者:[法] 莫娜·奧祖夫 譯者:劉北成 商務印書館出版 |
莫娜·奧祖夫(Mona Ozouf)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歷史學家。曾出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革命節日》是奧祖夫的代表作。與傳統史學研究不同,奧祖夫從文化史和人類學的角度研究法國大革命期間的節日,把文化因素納入了大革命集體行動的分析。該書透視了大革命時期的政治文化,既剖析了革命節日與傳統的聯繫與不同,又揭示了革命節日對於法國革命時期集體行動和集體心態的意義。 |
《法國大革命的起源》 作者:[英] 威廉·多伊爾 譯者:張弛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威廉·多伊爾(William Doyle)英國布里斯託大學歷史學教授,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關於法國大革命起源的經典著作。多伊爾首先總結了1939年以來歷史學家們對法國大革命起源的看法,然後提供了他自己的解讀。 他分析了舊帝國是如何分崩離析的:法國政府遭遇到的財政危機、政府治理系統的失靈、反對派力量的壯大以及政府最後的改革努力的失敗,這一切都使得法國不可避免地迎接一個新時代的來臨。然後分析了大革命初期的權力之爭,貴族、新興資產階級、農民、巴黎市民紛紛登上歷史舞台。由此討論了選舉制度、經濟危機、土地革命對大革命發生的催化作用。 |
《法國大革命的文化起源》 作者:[法] 羅傑·夏蒂埃 譯者:洪慶明 譯林出版社出版 |
羅傑·夏蒂埃(Roger Chartier)法國年鑒學派第四代的重要人物。著有《書籍的秩序:14至18世紀的書寫文化與社會》《通信:19世紀信件之用》《法國舊制度下的閱讀與閱讀者》等。 總結了自1939年以來歷史學家對法國大革命起源的看法,重點從啟蒙思想與革命的關係、公眾輿論的影響、革命書冊的出版與傳播、宗教變革、王權衰落等方面探討了法國大革命的文化起源,並對既有的結論一一進行質疑與分析,提出了究竟是文化引發了大革命,還是大革命催生了與之有關的文化這一命題,為革命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 |
《拷問法國大革命》 作者:[法] 雅克·索雷 譯者:王晨 商務印書館出版 |
商務印書館(Jacques Solé)巴黎皮埃爾·芒戴斯·弗朗士大學近代史榮休教授。著有《十八世紀美洲和歐洲的革命》《筆戰者貝勒》《西方近代史上的愛情》《基督教神話:從文藝復興到啟蒙時期》等。 長久以來,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一直被禁錮在意識形態的堅冰中:完全的讚美或徹底的憎惡成了看待它的兩種思維定勢,而關於它的神話則世代流傳。半個多世紀之後,法國政治生活的變化以及大量學者的工作為這段歷史帶來了新的視角,它不再被過度地神聖化或妖魔化。 著名近代史專家雅克·索雷展現了這些新穎的觀點及其引發的爭議,他洗清了覆蓋於大革命之上的意識形態塵垢,讓那些激動人心的事件以本來面目呈現在我們面前,為法國大革命的起源、發展、影響,以及人們於此所做的激烈爭論,提供了一個概覽。 |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作者:[法] 讓-雅克·盧梭 譯者:鄧冰艷 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民主主義者,思想精華和基本原則是「人民主權」。堅持自然神論,唯心主義是他的哲學思想的主要傾向,被稱為「自由的奠基人」。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被稱為法國大革命的靈魂,是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盧梭整個政治學說的導言。奠定了西方社會形態的著作《社會契約論》正是在本書的基礎上深論而寫成。 在書中,盧梭一方面藉助當時有關野蠻人的人類學資料,一方面展開辯證的想像,回顧了人類從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過渡的歷史進程,為社會學研究、法學發展研究、倫理學研究提供了基礎。 |
傳記類
 ̄ ̄ ̄ ̄ ̄
《托克維爾回憶錄》 作者:[法] 托克維爾 譯者:董果良 商務印書館出版 |
托克維爾(Tocqueville)法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代表作有《論美國的民主》《舊制度與大革命》。 《回憶錄》是托克維爾在法國議會中的政從政經歷,能夠看出他對於二月革命以及波拿巴的看法。作為二月革命和六月革命親歷者的紀錄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他在書中對當時政治人物的深刻描繪以及對歷史事件的分析,仍然有助於我們理解當時發生的人和事,而要想更好地理解托克維爾的思想,這本書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角度——作為政治家的托克維爾。 |
《羅伯斯庇爾傳》 作者:[法] 若埃爾·斯密特 譯者:由權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若埃爾·斯密特(Tocqueville)歷史學家、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出版專著五十多部。 《羅伯斯庇爾傳》以全新的視覺和詳實的資料再現了法國革命家羅伯斯庇爾的傳奇人生。作者用了整整一章節選了羅伯斯庇爾最後一次在國民公會上慷慨激昂的講話,讓讀者更加深入理解了羅伯斯庇爾對革命的熱忱投入和廉潔正直的品格。 |
《革命法制和審判》 作者:[法] 羅伯斯庇爾 譯者:趙涵輿 商務印書館出版 |
羅伯斯庇爾(Robespierre)法國大革命時期重要的領袖人物,是雅各賓派政府的實際首腦之一。 《革命法制和審判》是羅伯斯庇爾從1783年至1794年7月所發表的一部分重要論文和演說的集子。全書共有二十三篇,按發表的時間先後排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羅伯斯比爾的革命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
《托克維爾傳》 作者:[美] 約瑟夫·艾普斯坦 譯者:王雪明 譯林出版社出版 |
約瑟夫·艾普斯坦(Joseph Epstein)美國作家、文化批評家。著有散文集《熟悉的領域——美國生活觀察》《似是而非的偏見——美國文學隨筆》,短篇小說集《高爾丁的男孩們》《驚人的小猶太佬》,以及2002《紐約時報書評》年度暢銷圖書《勢利:當代美國上流社會解讀》等。 托克維爾的預言性論斷屢屢一語中的,無數學者政客對他頂禮膜拜,被譽為民主論的先驅。然而,人們甚至說不清他的身份。托克維爾是政治學家、社會學家還是哲學歷史學家,是自由黨還是保守黨,是貴族還是民主人士?出身貴族的他為何熱衷於研究民主和革命?曾積極投身政壇的他為何鬱郁不得志?他如何與個性迥異的博蒙成為志同道合的終身好友? |
文學類
 ̄ ̄ ̄ ̄ ̄
《九三年》 作者:[法] 維克多·雨果 譯者:葉尊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九三年》《悲慘世界》等。 雨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 九三年指的是法國大革命時期一七九三年這個充滿急風暴雨的年代,也是革命力量與反革命力量展開生死搏鬥的年代。新生的共和國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同時,在國外,反法同盟從東、南、北三面進攻法國。國內,保王勢力在旺代發動叛亂,威脅巴黎,企圖裡應外合,把共和國扼殺在搖籃之中。革命政權採取果斷措施,大力平定旺代叛亂,嚴厲鎮壓反革命,造成了法國歷史上著名的「恐怖時代」,使共和國轉危為安,為法國革命的徹底勝利奠定了基礎。 |
《丹東之死》 作者:[德] 喬治·畢希納 譯者:傅惟慈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喬治·畢希納(Georg Büchner)德國劇作家,稱為德國現代戲劇的創始人、現實主義戲劇的先驅。主要劇作有描寫法國大革命的《丹東之死》、諷刺喜劇《萊翁采和萊娜》、悲劇《沃伊采克》和中篇小說《棱茨》,另有革命傳單《黑森快報》。 《丹東之死》表達了他對革命的見解。劇本以法國大革命期間雅各賓黨人和吉倫特黨人之間的爭鬥為背景,寫丹東反對雅各賓黨人用激進的專政方法進行資產階級革命,最終被革命法庭判處死刑;而羅伯斯庇爾雖在道德上是正直的,但執行恐怖政策也不能解決社會問題,最後只能陷於孤立。說明丹東的失敗,在於他反對暴力革命;羅伯斯庇爾的滅亡則因為未能解決「麵包問題」。 |
《雙城記》 |
作者:[英] 狄更斯
推薦閱讀:
※反貪反瀆轉隸了,人民監督員怎麼辦?
※「私域」不是遮羞布(人民論壇)
※梧州市長洲區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釋義
※人民調解員培訓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