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思想對中國的深遠影響
西漢時期,河北地區誕生了一批傑出的思想家,尤其是董仲舒,在《春秋》學說基礎上成就的「天人合一、獨尊儒術」的思想,不僅對西漢政治、文化產生了空前的影響,而且對後世封建社會影響深遠。
3-3-1董仲舒畫象
董仲舒的思想體系
董仲舒(約前198-前108),西漢廣川(今河北省景縣西南)人。早年與公孫弘一同拜胡母生門下,攻讀《公羊春秋》之學。漢景帝時為博士,他深入研究西漢前期政治局勢和社會,以儒學為基礎,吸收陰陽、法家、道家、墨家等學派的思想,形成以「天人感應」為特徵的哲學體系,集中國儒學之大成。他利用與漢武帝對策,闡述大一統的思想,說服漢武帝採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方針,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基礎。
董仲舒一生著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等著作。《漢書·董仲舒傳》說他的著作,「皆明經術之意,及上疏條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說《春秋》事得失,《聞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屬,複數十篇,十餘萬言,皆傳於後世。」他的思想是西漢時期河北人文思想的集中代表,也是中國封建儒學思想的集大成者。
董仲舒發展了《呂氏春秋·十二紀》 的理論,把《公羊春秋》以及《尚書》、《洪範》之類學問,組合到他的思想體系中,成為促進儒學轉折的新思想。
3-3-2位於河北棗強縣的董仲舒石像
大一統思想與天人合一理論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就是說,「大一統」是天地間普遍的法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董仲舒利用天人感應的理論,詮釋「大一統」。就是「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一國則受命於君。君命順,則民有順命;君命逆,則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此之謂也。」[1]
「君王」介於天地間,民要統一於天,必先統一於君。他說:「《春秋》之法,以人隨君,以君隨天。」[2]天子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尊嚴,這就是「君權天授」的政治哲學思想。
董仲舒把一切統一於天的思想進行衍化,提出了「王道三綱」:即「天子受命於天,諸侯受命於天子,子受命於父,臣妾受命於君,妻受命於夫,諸所受命者,其尊皆於天,雖謂受命於天亦可。」[3]也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董仲舒這種建立在天人合一思想基礎上的大一統原則,深入到封建社會的綱常、家庭、婚姻倫理之中,落實到每一個社會成員的日常生活之中,將封建社會組織在一個嚴密的系統之內,皇帝就是這個系統的主宰者。
董仲舒主張在思想領域實現「大一統」。他認為:「行天德者,謂之聖人。為人主者,居至德之位,操殺生之勢,以變化民,民之從主也。」[4]「聖人副天之所以為政。」[5]聖人就是替天行道,聖人的思想就是天意。按照聖人思想行事,就是順應天意。讓民眾都順應這個天意,就可以達到思想的大一統。孔子就是最大聖人,儒家經典就是聖人思想,必須天下獨尊。所以在與漢武帝的對策中,他尖銳批評百家爭鳴的局面,認為:「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 董仲舒的這一思想體系,適應了大一統專制政治需要。在思想、觀念、理論上,肯定大一統專制體制的合理性―――即所謂天意、大道。同時,又借鑒了河北地區根深蒂固的陰陽五行思想[6],賦予大一統專制體制新的思想內涵,構成他 「天人合一」哲學系統。
「君權神授」和「天德仁政」的思想 董仲舒的坎坷經歷和河北人文思想的基底,決定了他始終反對家天下。他肯定大一統專制體制,並不推崇封建家天下。他的《天人三策》、《春秋繁露》,都列舉古代賢良之君禪讓和歷代暴君被誅的典故,用陰陽五行的哲學詮釋朝代更替的 「天意」,堅持「天下為公」的政治思想。
他維護大一統的思想,適應了專制政治的需要,適應了封建國家追求大一統的要求,必然取得很大的效果,而且被歷代封建統治者奉為《春秋》宗師。
他在經歷了諸侯國相的生涯後,晚年居家顧問朝廷政事,著書立說,在不斷完善天人思想體系的同時,逐步意識到專制大一統政治,有兩個問題,需要用「天道」給予解決。
一是君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專制皇帝的喜怒哀樂,成為影響整個社會的權利之源。他試圖用儒道兩家的思想,通過皇帝的人格修養來端正或化解這種極欲的權利之源,但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只好把它納入「天」的哲學之中,利用「天意」威嚴,對皇權進行約束。
他強調「君權神授」,「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宜視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7]這是「人主法天」的總綱領。董仲舒還提出一系列順天意、知天意的方法。如「為人主也,道莫明省身之天,如天出之也,使其出也,答天之出四時,而必忠其受也,則堯舜之治無以加,是可生可殺而不可使為亂,故曰:非道不行,非法不言。此之謂也。」[8]
二是作為大一統專制統治的工具,秦代刑法的殘酷,令人痛心疾首,董仲舒力主推行仁德,扭轉魚肉百姓的局面。他希望通過倡導「天德」給與解決。這是他 「天人哲學」的時代局限性和科學的局限性。其結果,專制統治只能為專制而利用「天意」,不可能將「天意」與民意統一起來,以至於董仲舒的思想,成為封建統治者進一步奴役民眾的工具。
董仲舒的思想,既有「本天」為主旨的哲學思想,也有為人修身的思想取向,治國治獄的語錄反應的政治思想和治國方略,更多的是利用《春秋》之學,闡述天人感應為理論基礎的歷史哲學與政治哲學。
董仲舒的思想,是漢代河北人文精神的集中代表,也是河北人文思想的理性總結。
3-3-3董仲舒代表性著作《春秋繁露》刻本
《漢書》載,董仲舒的著作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明經術之意,及上疏條教,凡百二十三篇。」第二部分是「說《春秋》事得失,《聞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屬,複數十篇,十餘萬言」。
這些文獻,反映董仲舒憂民、愛民的人格和希望仁治的思想。
元狩三年(前120),關中水災,董仲舒結合自己耕作的經驗,建議在被災地區「順應天意」,多種宿麥,緩解饑荒。漢武帝採納,派使者勸導農民種植宿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土地兼并越演越烈、桑弘羊積極主張鹽鐵官營的的情況下,董仲舒憂民之生計,上書要求限制貴族田地,抑制兼并,請求鹽鐵皆歸於民。呼籲解放奴婢,除亂殺之威。這些思想,反映了他憫農、憂民的仁德本性和「本民」思想。
《春秋繁露》十七卷八十二篇,是董仲舒歷史哲學、政治哲學和宇宙觀哲學的集中體現。這部著作,在繼承先秦燕、趙、齊陰陽五行、讖緯方術基礎上,對儒學思想進行整合,形成了天人感應的思想體系,並利用這種思想揭示治國、理政、君臣道理,為封建大一統政治提供了一套哲學思想和治國理論。
董仲舒的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的深遠影響
董仲舒的思想體系得到西漢王朝的確認,對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學在中華民族精神領域的主流地位。
漢代統治者的思想,是董仲舒塑造的。《漢書·五行志敘》說:「漢興,承秦滅學之後,經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陰陽為儒者宗。」正因為如此,董仲舒的思想使儒學出現一個轉折。董仲舒通過與漢武帝的對策,強調將思想統一於儒學,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成為漢代及其以後封建社會的統治之學,同時,也為後來儒學思想逐步成為封建社會主流思想奠定了基礎。自此之後兩千多年「天人合一」之說,深入於社會,成為統治者推崇、民眾接受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9]。
「大一統」思想的確立,為維護國家統一奠定了思想基礎。
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經過歷代傳承,逐漸成為得到廣泛共識的民族主導思想,對維護統一具有重要作用。後世學者都盛讚司馬遷在《史記》中體現的大一統的思想,高度評價「司馬遷無歧視邊疆少數民族之心,卻有同為一家之情」[10]。而司馬遷作為董仲舒的學生,其大一統思想,受董仲舒的深刻影響。從董仲舒開始,使後人認識到:「國家最要緊的便是統一,即天下為一,視統一為安,分裂為危。有了國家統一,才有天下太平;沒有國家統一,天下就會大亂。」由此,「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詞典里,維護或者恢復國家統一,反對分裂,一直被視為民族大義和最高表現。」[11]在中華民族的精神理念中,維護統一,一直被視為是順應天意的美德。當國家面臨分裂危險的時候,「大一統」精神發揮維護統一、阻止分裂的積極作用。當國家受到外來侵略的時候,民族大一統精神,能鼓舞人民反對侵略,保衛國家。正是這種大一統思想的確立,使中華民族在以後的2000多年歷史上,雖遭千災萬劫,卻依然成為統一的大國,所有中華民族的成員,都以維護統一為榮,將分裂國家視為大逆不道。正如著名歷史學家任繼愈所指出:「秦漢開創了支配中國二千年大一統的政治局面,此後,統一成為主流,被認為是正常的,分裂被認為是不正常的」。[12]
思想統一於儒學,抑制了百家爭鳴和科學精神的探索,加劇了專制制度。
儘管董仲舒試圖利用「天威」對皇權進行遏制,但 「君權天授」思想,卻被統治者扭曲為愚民的工具。客觀上,董仲舒開創的思想統一的局面,並沒有解救他著意憐憫的民眾,反而助長了封建專制的強化,將專制制度從政治領域延伸到精神領域、道德範疇、思想領域,抑制了各種思想、學派的發展。因此,在此後的2000多年封建社會中,除宗教思想外,中國思想領域沒有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甚至在清代還出現了「文字獄」。思想和精神的一元化,抑制了科學精神的弘揚,抑制了科學理論的探索。因此,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博士曾提出「李約瑟難題」,探討中國古代為什麼擁有大量實用技術,而沒有發展起現代科學?董仲舒天人感應的大一統思想的統治地位,不能不對中國科學探索進程產生巨大的阻力。
思想統於儒學,限制了思想自由,導致封建社會的思想禁錮。
思想統一於儒學,三綱五常逐步成為精神領域無形的禁錮。所謂「克己復禮」。限制個性,壓抑人性。中國古代許多婦女為了所謂「守節」犧牲青春,付出生命代價。許多仁人志士被禮教埋沒畢生才華。
德國思想家歌德認為:「正由於這種在一切事情中嚴肅的節制,中國維持了好幾千年。」[13]。費爾巴哈在《黑格爾哲學批判》中評論:「東方人因了統一而忘掉差別,西方人又以差別之故,忘記統一;東方人對永恆不變之淡漠,甚至於遲鈍到無感覺狀態……」[14]中國封建社會之所以歷經幾十個朝代更替,但專制體制不變,就是思想統一於儒學的「嚴肅的節制」,統治者在以此愚弄民眾的同時,他們也成為篤信這種思想的實踐者。至少在建立政權的過程中,所有統治者都依從天人感應思想,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導致中國封建社會2000多年專制體制不變。
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既保留了大量唯心主義虛妄的迷信內涵,又充滿治國富民的哲學睿智,是百家爭鳴基礎上發展進步的結晶。也正是其思想的歷史局限性和科學精神的不足,為後世封建統治者將其神聖化提供了基礎。正是由於封建社會對董仲舒思想的不斷神話、不斷政治化、經典化,導致了對後世中國社會發展的巨大危害,這是董仲舒沒有想到的。董仲舒之後的農民起義,都利用董仲舒天人感應思想,為改朝換代創造理論根據,或者遵照另一種思想理論對抗董仲舒的儒學思想,實現與封建專制統治的思想較量。東漢末年鉅鹿人張角領導黃巾起義,就首先創立太平道,傳播以道家學說為基礎的《太平經》,從思想上對抗董仲舒的儒學思想,實現對農民起義軍的感召。東漢以後歷代農民起義相對重視思想和綱領建設,也是從董仲舒思想滲透於政治的經驗中得到的歷史借鑒,並反其道而用之。
[1] 《春秋繁露》卷十一《為人者天》第四十一。
[2] 《春秋繁露》卷第一《玉杯》第二。
[3] 《春秋繁露》卷第十五《順命》第七十。
[4] 《春秋繁露》卷第十七《威德所生》第七十九。
[5] 《春秋繁露》卷第十三《四時之副》第五十五。
[6] 參見本書《秦漢時期河北的宗教與方士》
[7] 《春秋繁露》卷第十《深察名號》第三十五。
[8] 《春秋繁露》卷第十一《為人者天》第四十一。
[9] 參見徐復觀《兩漢思想史》第二卷《先秦儒家思想的轉折及天的哲學的完成》
[10] 蕭君和《中華統一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4-25頁。
[11] 封祖盛、林英男《開發與封閉》,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8頁。
[12] 傳引自林卓才、臣偉群《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105頁。
[13] 《歌德和埃克曼的談話》轉引自朱謙之《中國哲學對歐洲的影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7頁。
[14] 轉引自朱謙之《中國哲學對歐洲的影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53頁。
推薦閱讀:
※天罡地煞理論是梁山集團的指導思想
※朱學勤:魯迅的思想短板
※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狀態」 人際溝通分析理論認為人格由三種自我狀態組成: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和兒童自我狀態。其中每一種自我狀態都包括完整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方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人們各自的「
※資本主義思想體系之形成
※八宅風水的演算體系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