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上里程碑式的科幻電影

影史上里程碑式的科幻電影

隨著《阿凡達》的熱映,已經開始走下坡落的科幻電影重新變為影迷津津樂道的話題了。不用說,《阿凡達》絕對又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科幻電影。我們不妨來看一下電影史上另一些稱得上里程碑的科幻電影。


要說起科幻電影,首先得說的就是1902年法國人梅里埃推出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這部影片是公認的第一部科幻電影。影片劇情取材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威爾斯的小說《第一個到達月球上的人》。這部影片的誕生標誌著今後統領票房榜的片種誕生了。

《月球旅行記》


其實19世紀末,帶有科幻色彩的影片和娛樂電影就在法國誕生,比如1895年的《機器屠夫》,1897年的《一位20世紀的外科醫生》等。但這些影片也許更像是在使用電影技術變魔術。 自從《月球旅行記》上映之後,許多科幻電影在歐洲拍攝完成並上映。著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德國電影大師弗里茨·朗的電影《大都會》。這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是至今仍被效法的無聲片時代傑作;它更是科幻電影史種的第一座里程碑。

現在《大都會》的原版已經永遠喪失,流傳於世的版本不計其數,各自聲稱「最新」「最完整」,西方重構《大都會》原作的努力和對它的研究,已有了中國「紅學」的味道,光書目已達八十多頁。

導演模型特效發揮到了極致! 到了20世紀20年代,美國科幻片開始和歐洲分道揚鑣。和歐洲科幻片相比,好萊塢科幻片更注重傳奇的情節、快捷的,節奏、驚險的動作和高超的特技。

1933的《金剛》更是空前火爆。

當金剛爬上帝國大廈時,著實嚇壞了不少人。


金剛是一隻巨大的非洲猿猴,被拍電影的卡爾逮住並帶到紐約。在那裡,它成了供人觀賞的怪物,但它卻愛上了一個美女。為了追她,它逃脫主人的牢籠,橫穿紐約街道,最終爬上當時剛建成的帝國大廈之尖頂,葬身於飛機的槍林彈雨。人們不禁問道:究竟是飛機殺了野獸,還是美女殺了野獸?這也的本片最大的噱頭。


本片融動畫、真人和模型為一體,開了特技片的先河。 20世紀50年代,也許是冷戰籠罩在人們心理上的恐懼陰影加強了人們的想像力,好萊塢在此期間產生了大量科幻片佳作,它們常以外星人、怪獸或核戰爭為主題,也更加依賴特技的運用。冷戰對好萊塢科幻片的影響持續到了60年代,就在本世紀,產生了科幻片歷史上最經典的科幻電影之一《2001太空漫遊》。

這張海報是人們浮想聯翩


我們都知道斯坦利·庫布里克對電影的態度從來都是一絲不苟的,在此期間,奈傑爾·達文波特和馬丁·鮑爾薩姆都曾為片中電腦哈爾配音。當時達文波特已經趕到片場,在鏡頭外念出哈爾的台詞,但導演庫布里克認為達文波特的英語口音不佳,幾周後便解僱了他。一位助理導演曾想兼任此職,但倫敦口音過重。後來,鮑爾薩姆在紐約錄製了哈爾的對白,但庫布里克仍不滿意,最終,道格拉斯·雷恩在影片後期製作期間重新錄製了哈爾的所有台詞。據說在拍攝《發條橙》的時候,導演為尋找一個適合主角的帽子,而走遍了整個倫敦。


本片講述了一個充滿自我意識的、混雜了歷史、宗教、寓言等意識形態的神話。這的確是一部非常自我的片子。著也使得本片烙下了深深的庫布里克的印子。

請記住,這是1968年拍的片子。1969年人類才首次登月。僅僅是這一點,足以讓我們,即使是在21世紀,也得向庫布里克致敬。 恢弘大氣的畫面、精緻絢麗的細節,這樣在今天得到驚人的實現的技術前瞻性,這屬於1968年的非凡的想像力,足以讓21世紀的高科技支撐下想像力反而萎縮到只能在故紙堆里翻找靈感的好萊塢汗顏。很多人都把庫布里克看成是20世紀最偉大的預言家,在這部電影電影中有包括空間站、卡式電話、超級電腦……,而如今,這些無一部成為了現實。


黑色的方碑,安靜佇立在那裡,像極了宇宙的墓碑,然而它的寓意遠遠超越了死亡。貫穿全片的黑石,充滿了神秘的宗教意義。 時間推進到20世紀70年代,特技的使用對好萊塢科幻片而言,無疑是如虎添翼。

70年代是好萊塢刻畫電影的黃金時代,誕生了許多的經典電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屬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系列影片了。


《星球大戰》在1977年的問世,創造 了一個現代神話。因其前所未有的太空場面,紛繁複雜的星系鬥爭,它被稱為「繼摩西開闢紅海之後最為壯麗的120分鐘」。

《星球大戰》三部曲不僅是科幻電影史上的里程碑、更是20世紀最為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其影響波及整個世界。

片中使用的激光劍是影迷說津津樂道的話題


電影集中使用了最先進的高科技及數字製作手段,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太空世界。導演創立的工業光魔電影特效工作室先在依然是好萊塢最著名的工作室之一了。

《星球大戰》 標誌著電影從默片時代進入有聲片時代,又從黑白片時代進入彩色片時代後,正以驚人的速度,進入數字化時代。

可以說,現在的好萊塢的一半成績的喬治·盧卡斯所創造的。

它的出現標誌著好萊塢改變了七十年代以來拍攝表現複雜的精神狀態和政治上憤世嫉俗的影片為主的傾向,轉而拍攝更脫離現實、更講究特技效果的影片,而且這已成為支配八十年代以來世界主流商業電影的一種趨勢。 當時間進入80年代,影迷們驚奇的發現,隨著視覺效果技術的發展,特技和故事之間的張力逐漸開始加大。要怎樣將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很多導演做出了他們的嘗試。

當影迷逐漸對炫目的特效感到審美疲勞的時候,急需想找到一種既有科幻片離奇的故事,又有文藝片的情節的影片。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在80年代成功的將兩者結合,他拍攝的《外星人ET》是其中的典型。

誰都無法否認,當小男孩騎著自行車飛躍月亮的著個鏡頭是影史最為經典的,甚至都無需加之一。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震撼影壇不朽鉅作,描述一位十歲男孩與一個外星造訪者,劃破時空隔閡,建立了純真的友誼。深刻的劇情,感動天下億萬觀眾心靈。透過導演魔法般的技巧,觀眾會隨著兩位主角間的歡樂與悲傷、或哭或笑,而在情節的轉瞬間,體會到一種至善至美的情誼,和一次永遠無法忘懷的美妙接觸。


儘管導演有相繼派出了眾多的經典科幻影片,但都不及這部影片來的感人。 90年代的電影可以說就是CGI所引導的一個時代。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好萊塢科幻片開始大量CGI技術,並將其發揮至極,但在同時卻忽視了故事本身的重要性。90年代以後的好萊塢科幻片在故事上乏善可陳,在視覺效果則上富有極大的衝擊力,畫面也更加精美逼真。

這一時代的經典科幻影片有。《獨立日》,《侏羅紀公園》等,特別是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侏羅紀公園》,影片一上映就成為當時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

將恐龍復活在熒幕上,吸引著無數觀眾走向影院。

如今特效應經泛濫,我們不會對走動的恐龍感到驚奇,但在當時,這無疑是最大的噱頭。至此,影片也成為科幻影史最為經典的電影之一。 新千年開始,熒幕被以《魔戒》以及《哈利波特》等魔幻影片攪得天翻地覆,科幻影片開始沒落了。

而如今,科幻電影在《阿凡達》的引領下,正以勢不可擋的趨勢席捲熒幕,這部影片必將帶給已經疲軟的科幻電影以新活力。

《阿凡達》的影響必將像《星球大戰》當初帶給電影的影響一樣,也必然會引領電影走向下一個以3DIMAX影像為標誌的頂點。



當然優秀的科幻影片還有很多很多,如《黑客帝國》《終結者》《異性》等系列的影片。此等片子雖然優秀,但沒有想以上片子引領一個時代,或促進電影的技術進步等,在此不再一一介紹。
推薦閱讀:

2017雨果獎提名出爐,你們最關心的其實還是電影改編
微科幻幾則
每日電訊【2217-09-08】終審判決
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到底有多少本?
科幻組第二輪第三組a5《海市迷蹤》

TAG:電影 | 科幻 | 科幻電影 | 影史 | 里程 | 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