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五:鍊氣功和武功及周天運行是怎麼一回事?
五:鍊氣功和武功及周天運行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叫氣功:上面已經講到氣功是中國傳統內養功法。內功以吸納,導引,打坐,稱靜功。還有各式各樣的功法......
鍊氣功關鍵是在於身體的放鬆,而且是體內體外要做到真正的放鬆。要做到放鬆也很簡單,就只記住十六個字,叫:眉心舒展,面帶微笑;引頸拔背,收顎內視。實際真正的放鬆簡略只需八個字:
眉心舒展,面帶微笑。只要這八個字做到做好就行了,也可以說就是已做到內外放鬆了,即五內臟腑也都真正的放鬆了!而引頸拔背、收顎內視是讓你幹什麼呢?是讓你在放鬆以後便於真氣的採集和內氣的聚集、溫養和熔煉,通過真氣運行五步功法的修鍊:
第一步、呼氣時注意心窩部。
第二步、氣沉丹田。
第三步、意守丹田。
第四步、通督勿忘勿助。
第五部、煉到氣從下丹田經由一一會陰——尾閭——命門一一大椎一一玉枕——百會——上丹田——中丹田--再循環至下丹田即叫小周天成,就是使內氣可以在督脈中上行和在任脈中下行的貫通。
鍊氣功,氣是動力,功是動作。【但有靜動之分】,還有【內外雙修】之別:(內——指精、氣、神。外——指身體,筋骨皮,內外的鍛煉同時進行)。
思想意念好比是先行指揮官。意念帶氣走,而氣再推動血液運行這麼一個過程。平時由嘴(鼻)吸氣進入肺部轉入各個器官,流注周身皮層與肌肉層之中。而人的周身範圍,平時氣行也有不能盡然運行到的每(某)個地方,而鍊氣功和煉武的人可以通過氣功運行的催逼,強制氣行前進,就能按照人的思想意圖將氣運送到所要用力施勁的各個部位,這亦即叫意到氣到,氣到血到,血到力到的真正含意。
沒有靜修鍊過氣功或武功的人當您勃力特發、力量也是有限的,而常期內外兼修功底深厚者可以達到意念所指功力無堅不摧的地步(當然這也是帶形容的)。如沒有煉過內修氣功的人會武術也是俗稱的叫作花拳繡腿。
實際鍊氣功形式大則包括有兩式(種),可以叫作靜動結合二法,也可叫做內外兼修法。"為療防病、強身健體的是叫氣功靜修法,(也叫內修)和煉武術拳腳功夫的叫作活動修鍊法也叫武功這兩種"。
靜功修心法:氣功靜修不論年齡,只要掌握要領修鍊得當人人能夠打通任督貫通小周天。煉功者採取一般的坐姿,放鬆入靜,排除雜念,呼吸自然。口眼輕閉,頭身中正,含胸沉腹,默運腦中先天性光,凝注丹田虛空境地,也就是把丹田看成一個空間,意念雙目神光朗照這個空間,達到「萬念俱寂,一靈獨覺」。先天真一之氣自虛無中來,丹田真陽自然萌生。
如你想煉就金鐘罩鐵布衫等硬功或多種武術博技功夫的就叫作外家功夫稱武功,這就必需要內外兼修,做到內煉一口氣外煉筋骨皮的硬功,如您想學,一:必需要拜師,二:也可以買些"氣功與武術"或"尋經點穴"等類的書籍、因為上面就有叫您如何煉法的一招一式詳情圖解,但你若想煉出名堂來,就要弄懂什麼叫"煉武不煉功,到老一場空"的真含意,那就必需首先要煉就紮實的基本功就是氣通"任督小周天"。如果是為強身鍵體的也就不必去理會什麼叫"煉功不煉武到老無法補"的這麼一句是什麼意思了。
關於人體中的穴位可以講多如牛毛,全身應該有720多個(也有資料超過1000之多)。有52個單穴,309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其中有108個要穴和36個死穴。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種穴,各種皆有九個。人體中的穴位分布於人體中的各個部位猶如天上的日月星辰在太空中運行一樣,一直在周而復始、生生不息循環的運行著,起著對人體生命活力運動的作用......
六:小周天運行路線和經過的主要穴位:
小周天運行的路線和經過的主要穴位:下有附圖:講到這裡要請大家注意,我們鍊氣功不是中醫搞針灸和為按摸的,對人體穴位沒有必要記得那麼多和它們的準確位置 ,我們的目的是為強身健體而鍊氣功,所以只要記住幾個主要關鍵穴位的大概位置也就行了。先介紹第一種,煉功者取站、坐姿勢,全身放鬆,自然呼吸。入靜後,以意引氣從下丹田沿督脈上行,經由會陰、尾閭、命門、大椎、玉枕、百會、上丹田、中丹田、復降下丹田。第二種的方法。煉功者先要熟悉任督脈上的九個穴位:會陰、尾閭、命門、大椎、玉枕、百會、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見圖)。然後,從下丹田一一會陰——尾閭——命門一一大椎一一玉枕——百會——上丹田——中丹田--再至下丹田。學功者全身放鬆,呼吸自然,兩腳踏地,站、坐、卧均可順沿著任督脈九個穴位運行。順便說下,道法自然,通與不通,氣行深淺,全在其理法認知層次的深淺,此圖僅為簡便通俗好理解而已。不過~還是要提醒剛開始修鍊的朋友~不要強領意念~運氣沖三關~按此穴位運行~!打好根基待煉到氣積充盈時,周天遲早自可運通~還望諸君不可強意引氣沖關急於求成,以免適得其反。
舌頂上齶位置與作用
天池, 針灸, 道家, 穴位, 位置
舌頂上齶,是煉炁的起碼常識,但其原理,無人深究。人之上齶部位,有兩個小窩,伸進手指可以摸到,道家稱為「天池」,此非針灸之穴位,乃屬修鍊之關竅。其竅上通泥丸,泥丸即是大腦,為神炁會聚之所,其竅不閉,則漏神漏炁,修鍊家言「口開神炁散」,即是此義。故須舌尖反卷,上封此竅,抿口合齒,保養神炁。神炁相抱,則津液易滋,隨口咽下,灌溉五臟,如同嬰兒哺乳之狀。另外,舌頂上齶,還有接通任督二脈的作用,丹道術語稱為「上鵲橋」。倘不接通,則易外漏於鼻竅而走失。
一)氣功呼吸的影響:
1、呼吸方法: 呼吸有自然呼吸法和刻意呼吸法之區別,還有順式和逆式呼吸法兩種。
中醫認為稱「吸入之氣為陰,呼出之氣為陽」。由於人們的習慣不同及男女生理上的差異,自然呼吸又可分為胸式、腹式及胸腹混合式三種形式。
(1)自然呼吸:又稱胸腹式呼吸,與人們平時的自然呼吸法相同。(2)順腹式呼吸法:與自然呼吸法略異,即吸氣時略鼓腹,呼氣時略收腹,(適應於練硬氣功功能的內功)。(3)逆腹式呼吸法:又稱胸式呼吸法,即吸氣時收腹擴胸。呼氣時松腹,若修鍊靜功則加意念運送氣下沉。(適應於靜氣功修鍊)。
成年男子以腹式呼吸多見;女子以胸式呼吸較多;運動員、演員、歌唱家則多是腹式呼吸。初鍊氣功者,一般採用自然鼻呼鼻吸,(鼻吸鼻呼法多用於靜功修鍊)。即在平時習慣自然呼吸的基礎上,身體放鬆入靜,然後將呼吸調整得柔細、勻暢、自然。太極氣功、行步功等多採用鼻吸口呼法。腹式呼吸一般分為自然腹式呼吸和深長腹式呼吸,後者由前者過渡而來。深長腹式呼吸又可分順式和逆式兩種。不管氣功武功呼吸種類有多少,應以自然呼吸為好。人當呼氣時,兩肋向內向下合,橫膈膜上升,胸腔縮小,腹腔相對擴大,因而胸腔真氣受到壓力,即沿任脈下行入小腹(丹田),形成「心腎相交」之狀態。這是真氣運行非常重要的環節,為真氣在體內循經科學有序的運行指明了方向。人體呼氣是心火下降,吸氣則是腎水上潮,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實現任督環流,陰陽交媾,腎氣灌溉腦海,元神本能力量旺盛,則表現為無物無我,唯元神獨存,與大自然同體,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其二,呼吸運動是真氣運行的動力,在煉習真氣運行時就必須從調整呼吸入手,有機的進行氣體交換,達到吐故納新。初煉者通過一段時間調息,首先是呼吸頻率逐漸減少。由常人的每分鐘16至18次可以慢慢逐漸減少至6次、5次、4次,個別人可以減少至1至2次呼吸。
長期注意呼氣,則可順承自然規律而巧奪天工,奪天地之正氣。注意呼氣問題,加強呼氣的生理活動,從根本上揭示了「全真導氣」的真諦,得此一竅妙,便可以一步步達到心火下降,振奮脾陽(五行脾胃屬土,即火生土養脾胃之意),吸收能源,化生能量,培養真氣,積氣沖關,還精補腦,返樸歸真,恢復先天生理機製作用。其三,各家書中提出了很多的呼吸方法,如深呼吸,腹式呼吸,潛呼吸,逆呼吸,喉頭呼吸,還有什麼停頓呼吸(叫人蹩氣)等。由於這些複雜的呼吸形式,給煉習的人增加了很多困難,有些呼吸而且是違背了生理上的自然規律,因而有人在煉功中出了毛病,而毛病的產生卻又不知從何處下手解決。所以我們在煉功吸呼時一般都要符合自然規律法。概要以煉通任督貫周天為第一基礎,然後方能側重某種功法和針對想治療何種疾病而進行。
關於真氣運行法:鍊氣功真氣運行法中的呼吸,導氣是天下最正宗的,俗稱道家煉功正宗心法,因為它符合人體自然生命活動的科學規律,是打通人體任督二脈的最佳方法,大道至簡,它解決了歷代各家各派在呼與吸之調息問題上爭論不休的局面,這是其最偉大和最了不起的貢獻。煉功的又一關健應該說是入靜。鍊氣功上面已講到有最基本的三大要素:調身,調息,調心。其中最重要的是調心,調身與調息是目的也是手段,它們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調心服務的。初鍊氣功如果把目的搞錯了,那是一件很遺憾的事。用生理學的觀點,人在放鬆入靜的時候,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大腦的調節機能。人體的一切生理機能都是在大腦的調節下進行的。用中醫的話講,「心者,君子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矣」。心靜則神明,心亂則神昏。
附"心者君子之官之由來"(黃帝問曰:願聞十二藏之相使,貴賤何如?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所以民間有:「三分靠治,七分靠養」之說。養什麼,養神也。
七:任督兩脈原屬於奇經八脈:
任督二脈是醫家、道家認定在身體奇經八脈中的兩個。奇經八脈是指十二經脈之外的八條經脈,它包括1任脈、2督脈、3沖脈、4帶脈、5陰蹺脈、6陽蹺脈、7陰維脈、8陽維脈。奇者,異也。因其異於十二正經,故稱「奇經」。它們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對十二經脈的氣血運行起著溢蓄、調節作用。
任督二脈因具有明確穴位,醫家將其與十二正經脈合稱十四正經脈。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也就是說,任督兩脈分別對十二正經脈中的手足六陰經與六陽經脈起著主導作用。一般資料都講當十二正經脈氣血充盈,就會流溢於任督兩脈;相反的,若任督兩脈氣機旺盛,同樣也會循環作用於十二正經脈。
至於古曰:「任督通則百脈皆通」的道理這要從「打通任督二脈」說起,可從中醫與道家導引養生的角度分別探討。中醫的觀點可從《靈樞.營氣篇》的敘述,了解十二經脈與任督兩脈的循環次第。經脈的流注從肺經開始,依次循環到肝經;再由肝經入胸,上行經前額到頭頂,再沿督脈下行至尾閭,經陰器而通任脈上行,然後再迴流注入肺經。《營氣篇》說:「此營氣之所行,逆順之常也。」這是醫經所述,任督之氣在人體運行的自然規律。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兩脈本來就是通的,又何須打通任督二脈呢?
以道家導引養生的觀點,所謂「通任督」也就是通三關(尾閭、夾脊、玉枕)、行「周天」運轉之意。道書《太平經》認為,人的壽命極限為上壽一百二十歲,只要以導引內丹的訓煉,從「逆」的方向上奪天地之造化,凝鍊精、氣、神,提高生命品質,就可挑戰年壽極限。所謂「逆」,是指督脈由會陰起經背脊三關而達頭頂百會,再由身前任脈而下丹田,此稱為周天,正好與上述醫家所提的經脈循行途徑相反。道家藉由小周天的行氣鍛贊,將先天之精與後天之氣(水榖精微)結合凝鍊成,而稱為「葯」,此即煉精化氣,又為「初關」;爾後再進入大周天鍊氣化神階段,謂之「沖關成功」;最後再進入大定階段,達「上關」之煉神還虛,而入道體。其中周天的運行以任督兩脈為主,這種後升前降的機制,稱為昇陽火而降陰符,即為打通任督二脈。
初關為九月關、中關為十月關、上關為九年關,可見修鍊之不易。不過,這個修鍊脈絡,卻清楚標示從身體到心靈、從有形到無形、從物質到靈性的質變過程,是具體可循的。
至於藉外力「打通任督二脈」之說,經典中雖確實可見有內功深厚的道士「布氣」打通別之說,即是發放自己的真氣為替人治病,但是除了武俠小說有此講,正典中從未曾見到有以外氣可為他人打通任督二脈之說。至於布氣治病之說,是在當時的醫學環境條件下,面對疾病的無奈對策。對於當今的醫療科技已強百倍於布氣之功效。若說藉由外力打通任督二脈,應屬不實誇張之詞。
醫家與道家對任督兩脈行徑的說法,其差異可從順腹式呼吸與逆腹式呼吸的鍛贊區隔。經書說「順成人,逆成仙」,即督脈上行而任脈下行是也。
氣功只要煉法得要,行功者斡旋人體原氣,女子以煉任脈為主,盈其血,男子以煉督脈為主,盈其氣;並從「調心」、「入靜」著手,河車倒轉,而使身形固養,任督兩脈氣機通暢,因為人體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穴位是氣血運行的出入口。氣功健身祛病的道理在於穴位受到氣行的良性刺激,氣血能在經絡中運行通暢。故可起到所謂性命雙修之效果。【性命雙修】:即煉功者獨自先後或同時修鍊本身的「性」(神),與「命」(精)是也。
請看下面任督二脈經絡循行圖,
任督二脈它與叫的穴位是有區別的,穴位是經絡神經的交叉點,而這個被稱謂的任督二脈它是胸前背後牽連其它經脈的兩條大經絡神經線。任脈經走胸前稱陰神經,督脈走背後稱陽神經。上面講到什麼:當十二正經脈氣血充盈,就會流溢於任督兩脈;相反的,若任督兩脈氣機旺盛,同樣也會循環作用於十二正經脈,其實這種說法講的是不夠完整也不符合實際的,因為任督二脈它不是等同於睥臟和膽囊有儲存和急輸發送補它器管之功能的,應該說它們始終是保持連通平衡的,或者說只有任督二脈氣血暢通充盈時十二正經脈運行才會正常。而且是人在成形時氣血就是順任脈上行和沿督脈下走這麼一個周天運行過程,而不是通過煉了氣功是人為的才能使氣血這樣運走的。
任督二脈好比是長江,而十二經脈只是內河流,長江無汛潮,內河怎水滿?也就是說人體的任督二脈與其它經絡神經就好比是沒有閘門的長江與內河,它們都同時受月球引力引起的潮起潮落共同進退而生生不息的循環著。(氣血的源頭是心肺)。
任督二脈它是主桿線,與全身經絡永遠是相通相連的。(任脈經由24經穴,督脈28穴)經過咽喉,到達下唇內,環繞口唇上至齦交穴,連接末稍邊緣神經再二脈相會,但根據圖案脈絡神經走向也又好說任督二脈它好象是永遠也無法碰頭接通的,因為二脈始起都在於胞中經由"會陰穴",任脈走前胸到達終點只在下頜的承漿穴,而督脈走後背到達最終點只是上鄂的齦交穴,從夫淺的表面認為任督二脈應該沒法接通,所以在靜鍊氣功時要把舌尖舔頂上顎的齦交穴把二脈接通這一說法;認為搭了鵲橋才能使血脈氣流更通暢。(實際人體中任何一根經絡哪怕是間接的微循環也都是相連相通的)。
其實任督二脈在頭面的循環是各走各的道,在體內照樣有一定的循環路線,這一前一後一循環(新陳代謝大循環)將體內所有的毒素全部排出體外。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也就是說,任督兩脈分別對十二正經脈中的手足六陰經與六陽經脈起著主導作用。鍊氣功的初級功法是達到打通任督「小周天」。
對打通任督二脈的字眼按本人的研究分析和實踐體驗來說,修鍊內氣運行它能更好的"清通任督二脈",使二脈氣血與其它經脈能更好的暢通運行。
在此我再打個比方:大家知道種水稻和三麥的南方農民兄弟嗎?他們在秋季收割完稻子後還要再種一茬三麥,但三麥又稱旱麥,它宜旱不宜水,所以對種三麥就有這樣一句顏語,叫:"三麥靠條溝,從種挖到收"的說法。故有待麥種完後需要在每塊田裡橫豎深挖腰溝和每籠地的橫溝以便引領冬春季節的雨水使三麥不受災澇。大家可以想像在剛種好麥,挖好溝的田裡應該說條條溝渠相連又暢通,可待時間一久和過冬天的雨雪風化大田的溝里必有淤坭和小土塊的阻塞,這時就需要清通阻塞在溝里的泥塊以便利引領積在田裡的雨水外流,使麥子不受影響而茁壯成長。這就跟鍊氣功打通任督通小周天完全是同一個道理。
再講我們剛降生的嬰兒若無先天缺陷所有經絡應該暢通無阻,但隨著年齡長大和各方面的因素而每個人血管內積澱的垃圾毒素多少就會不一樣,這時如煉真氣運行氣功的人他就能把經絡血管中的阻塞清通,使垃圾毒素污垢等都排出體外,使身體活力更健康。但如果正常人的某個穴位受阻那麼病因就此發生,這就是中醫講通則不痛,和痛則不通的原因所在。煉真氣運行打通任督通周天就能使人體健康不生病。因為是任督二脈清後無阻塞,它能使陰陽二氣升降往返更加暢通無阻,所以就更能使生命保持動態的平衡。
具體作法是:將心火置於腎水之中,意守臍下三寸,如月映水,使陽氣在腎水中凝聚之後,循督脈自然升發,上至頭頂泥丸,化陰精而沿任脈下行,降歸腎元,周而復始。周天經絡常通的人,一般是不會犯什麼病的。所以打通任督二字只有這樣解釋才較為更加適當貼切。
在中醫里,所謂陰氣指的是在人體陰經上循環運行的氣;同理,在陽經上循環運行的氣叫陽氣。而督脈是陽氣之海,陽氣全集中於此;任脈是陰氣之海,陰氣全集中於此。前三三,後三三,收拾起,一擔擔!前從丹田,膻中,承漿,後從玉枕,大錐,命門.還有前從慧中,膻中,丹田,後從玉枕,神台,命門的說法.總體路線是會陰,命門,大錐,玉枕,百會,慧中,結喉,膻中,關元,氣海,會陰.還有個說法:前三三,後三三,打通他,是神仙!古詩云:誰識栽花劉道子?騎龍跨虎打金球!被吾搬到天宮裡,贏得三千八百籌.其實說的就是這個.小周天線路.
人身後有三關:尾閭.夾脊,玉枕。尾閭在夾脊盡頭,其關通內腎之竅。上行乃是一條髓路。名口漕溪,又曰黃河,此陽氣上升之路。直上至第七節.與內腎兩相對處,曰夾脊關。又上至腦後,曰玉枕關。此身後三關也。人身前有三田,泥丸、土釜,華池是也。
泥丸為上丹田,方圓一寸二分。虛間一穴,乃藏神之所,其穴在眉心。入內一寸為明堂宮,再入內一寸為洞房宮,再入內一寸為泥九宮,即為上丹田。
八:道家的基本功法,周天功是道家內丹術的功法。
從唐代鍾離權、呂洞賓創立內丹派以來,道家各宗各派都對周天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以宋末北派王重陽和南派張紫陽的成就最大。從唐宋一直到近代,內丹術成為道家養生法中的主流,同時也是最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養生瑰寶,為學習道家功夫的必修法門。周天功分為大、小周天功。簡單地說,內氣沿任脈督脈運行,稱之為小周天功;內氣沿十二正經、奇經八脈運行,稱之為大周天功。如僅僅是感覺到氣在身體內運行,稱之為經絡周天。
周天功基本上包括了道家內丹術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的各個階段。所以它既是道家內丹術的入門功夫,同時又是一種高層次的法門。如果修鍊此功能夠達到產小葯,即打通任督脈,運行小周天,這就到了煉精化氣的初級階段。這一過程大約需要一百天左右,也就是古代丹書常提到的「百日築基」。再經過一年修鍊產大葯,三年溫養,胎息還丹,就到了鍊氣化神階段。鍊氣化神是高層次的功夫,這一階段許多功能都會開發出來。再經過幾年修鍊,也就到了煉神還虛的階段,按照古人的說法,這一階段能夠達到超脫分形,羽化登仙的境界。(這一說法我認為最多也是傳說而已)。 「周天」是借用古代天文學的一個名詞。《禮記·月令》孔穎達疏:「凡二十八宿及諸星,皆循天右行,一日一夜為一周天。古人把天體的運行類比成人體內氣的運行,因此稱之為周天功。《大丹問答》:「運火一晝夜,像一周天。四時生成,陰陽合度,自然之道。
現在有些人提倡小周天速成法,也就是意念通周天法,但這並不是真氣的積累已經達到積氣可沖關的地步。此法對疏通經絡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想煉成通任督周天丹田就必須積聚一定的內氣,如果內氣不足,通周天不僅不可能,而且是有害的。揠苗助長,適得其反。現在有許多氣功師不主張這種方法,認為有揠苗助長的弊病,弄不好容易出偏。讀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去選擇學習,當然還是扎紮實實築基,積聚真氣到產小葯的程度,自然沖開三關,沿任督二脈運行周天為最好。這種周天沒有流弊,一旦貫通就說明功夫達到了較高的層次。
大周天是在小周天的基礎上形成的,其目的是鍊氣化神。大周天形成後十二經脈俱通,五臟六腑之經氣旺盛了,原有的體虛之疾患隨之而愈。一般來說人體也就不易生病。五臟六腑之精氣旺盛了,則腦的精氣增加了,腦細胞的營養豐富了,腦細胞的代謝旺盛了,則大腦的記憶力增強了,甚至出現特異功能。 大周天是真氣循頭身手足轉一周,叫大周天,由於各種功法有差別,真氣具體運轉路線略有差異,但循頭足一周是無疑的。大約有幾種運轉路線: 第一種是真氣循十二正經一周。即由下丹田以意領至膻中,沿手三陰由胸走手,接著沿手三陽從手背到頭,再沿足三陽從頭、背而下經足三里至足,然後,從足心沿至三陰太溪、三陰交至腹,再從腹到胸,如此循行。
第二種是真氣沿著奇經八脈一周,即真氣從足跟沿陰蹺脈、陰維脈上行至腰部,再經陽蹺脈、陽維脈下至足跟。 第三種是真氣從湧泉穴開始,沿著沖脈下肢端上行至會陰,再經中脈上達頭頂,真氣衝出頭頂,循三陰三陽經、奇經八脈,徐徐下降至足跟。
上述所講是大周天真氣運行沿走的三條線路說法,實際是煉功者用意念導領引氣走的線路,(也叫各種功法側重哪一路的意思)。關於鍊氣功歷代各家追求的也都只是通任督小周天通,因為任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關健,實際小周天一通,大周天自通矣。
九:大周天八脈八穴論
氣功大周天八穴位置及八脈線路如下:一、任脈任穴:任者,任務、責任也;心為人身之主宰,所以任穴在於心。心主意念,一切由意念作起。任脈:起於漕溪(口腔),經咽喉、膻中、肚臍、氣海,至會陰與督脈相接。二、督脈督穴:督者,督導、總督也;腦為元神之府,督穴在於腦。督脈:起於會陰,經尾閭、夾脊、玉枕、百會、印堂,至漕溪,經舌搭橋,與任脈相接。[原注]漕溪,素稱鵲橋,位於口腔,因下頜、牙床如同漕渭之漕;上齶唾液自然下降謂之溪,上下合稱謂之漕溪。修鍊道功,此處至關重要,任督二脈至此以舌搭橋而銜接。古人對唾液尤為重視,喻為甘露,古人作字,"以水以舌為活",舌枯為亡。世人對唾液萬不可輕易啐棄,應收斂吞咽,以潤臟腑,而利聚津生精。
三、沖脈衝穴:沖者,衝要也;沖穴位於會陰穴。此穴乃人身各氣脈上下前後貫通之要隘。又是兩個便門之鎖鑰。煉精化氣之要道,降龍伏虎之訣竅。修道者應重視此處。沖脈:分為主脈、支幹脈。主幹脈上起於百會穴,下達於會陰穴。支幹脈分上支幹脈和下支幹脈。上支幹脈起於膻中穴,分向兩臂達於雙手勞宮穴,止於五手指端。下支幹脈起於會陰穴,分向兩腿達於兩足湧泉穴,止於五足趾端。四、帶脈帶穴:帶者,臍帶也;此處為先後天之兩界山,所以帶穴在於肚臍。帶脈:分為頭部、軀部、上肢部、下肢部各有三條帶脈,另有全身總帶脈。頭部三帶脈:位於天庭、鼻端(準頭)、承漿各前後環繞一周。軀體三帶脈:位於膻中、肚臍、靈元各前後環繞一周。上肢部三帶脈:位於肩、肘、腕各環繞一周。下肢部三帶脈:位於胯、膝、踝各環繞一周。全身總帶脈:由百會兩邊分下,經兩耳、兩肩,沿雙臂外側到手背五指端,反向勞宮穴,上行沿雙臂內側至腋下,經兩肋到來侉,順兩腿外側下行,至腳面至五趾端,反向湧泉穴,沿兩腿內側上行,至會陰為終點。帶脈多行於腠理和各關節處。
五、網脈網穴:網者,情網也。世人無不墜入情網之中,生殖器乃人之生機之把柄,操造化權衡,又為網之綱,綱舉目張,所以網穴在於此處。網脈:任督二脈打通,前後上下環行謂之人身小周天,沖脈達於四肢,帶脈環繞於全身,各脈縱橫銜接,全身已形成一立方體。應繼續運行內部元氣,內至臟腑,外至腠理,俱皆打通,全身脈路上下縱橫,宛如織成魚網一般,至此謂之網脈成。[注]演煉網脈,如用自動功法,可能有些大動,全身左右旋轉,運用內部元氣打通緯線,沖刷臟腑,可能感到頭部暈、目眩、噁心欲吐,如同中了煤氣一樣,如不能忍受,可暫停一會,好些再煉(煉功者至此難關萬不可中斷煉功),一直煉到無頭暈目眩嘔吐感覺時,內部臟腑基本打通,那時身輕如燕,左右旋轉如飛,猛停站立毫無眩暈之感。六、丹脈丹穴:人之二目,如天之日月,丹穴在於目,男左女右。丹脈:分內丹脈、外丹脈。內丹脈:網脈完成後,雖然全身線路上下縱橫交織如網,但是中間仍有阻塞不通之處,應繼續運行內部元氣,將阻塞之處全面打通,全身氣脈無所不通,完成渾一體,縮之可藏於密,放之可達於全身,至此人身之精氣神凝為一體,形神合一,可謂之人體內大周天完成矣。外丹脈:內丹脈完成,由動功轉為靜功,氣息變為昭息(可能是胎息),瞑目靜守,全神貫注,自放毫光,由丹穴出於體外,環繞周身,如沐浴溫泉,至此祛病健身,益壽延年。另外可利用外出之丹氣,與外人醫療疾病,但不要損傷自己元氣。總結以上六部功法,由點、線、片、面、體漸漸而成。功法到此階段,煉功者應注意幾點:
1、人之修道,首重品德,俗云:道不離德,德不離道,離道必魔;無德無道,結果胡鬧。(萬物行走不離道,萬物得道不離德,萬物離道不能走,萬物失德不得道),人應多行善事,廣積陰騭。
2、懂得什麼叫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勸君習時應持之以恆,不得間斷,否則將會造成前功盡棄。
3、切忌自滿,需知丹脈完成,僅是道功的真正開始,然離古話說的"得道成仙"尚且遙遠,通周第一步猶如九層高樓,才進一層,亦可說前途雖則遙遠且而又很光明,但需持恆,奮力攀登。
十:鍊氣功,入門之武當百日築基法行 ,「氣玉銘」
在出土的戰國初期(約在公元前四百年)文物中,有一件《行氣玉銘》。銘文為: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樁在上,地幾樁在下;順則生,逆則死。這一段短短的銘文雖然只有四十五個字,卻包括了人體生命活動的全過程,和真氣運行五步實踐互相印證,每個階段的生理變化和進展情況,完全是一致的。可見真氣運行在當時已成為健身養生的普遍知識。"真法"與"行氣"的意義是一致的。法是使真氣運行的手段,行氣的行字,也就是真氣運行的方法。真氣運行五步實踐第一步,是呼氣注意心窩部(中丹田),使真氣在心窩部集中便是"行氣--深則蓄"。第二步將集中的真氣向下延伸,呼氣注意下丹田,丹田發熱則是"蓄則伸,伸則下"。第三步意守下丹田,真氣在丹田內形成氣丘,恆定存在,隨著時間延長逐漸充實飽滿,下丹田內呈現很大的萌動力量,正是"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第四步通督勿忘勿助,丹田真氣充實到一定的程度,經會陰、尾閭、命門向後竄動,並沿脊柱向上過夾脊、透玉枕、直達腦海,又如"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機,由於貫通督脈,腎氣不斷地灌溉腦髓,大腦調控力量不斷增強,生機旺盛,周天運轉,在頭頂表現出一種光色體,有力量,有形狀;下丹田也有一種力量,功夫深了,感到上丹田與下丹田像有一種磁力吸引。上丹田叫"性",下丹田曰"命",上下吸引就成性命雙修。順著這個規律,持之以恆,可以生生不息。違反這個生理機制,逆而行之,則是趨向早衰早死的道路,就是"天幾樁在上,地幾樁在下;順則生,逆則死"的至深含意。
十一:築基與攻病灶,俗稱百日築基和氣沖病灶。在道家氣功的修鍊中,入門後的第一個階段便是築基階段。亦稱:「百日築基」。但築基法中最難過的一關不是慾望,而是堅持。所謂築基,顧名思義就是打地基的意思。大家都知道,高樓大廈平地起,關鍵在於打好地基,地基打好了才能蓋起大樓來,倘若地基不固,即便蓋好大樓也會傾於一旦。道家氣功的修鍊,猶如蓋大樓一樣,也需要築基,這裡指的築基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要以所選功法的要求,在明師的指點下,煉精化氣(男)、煉血化氣(女),以堵漏失;二是用精、血化氣後形成的體內真氣(生命能量),去疏通、修補身體的病變,使體格強健而不會生病。
築基完成就是通任督小周天,算是初步的精化氣。任督的通只是初步,如同小學生大學生都會數學一樣,但層次上卻大有區別,等於一條排水管,每分鐘流量5噸水是通,而每分鐘流500噸水也是通。(這就是功夫深淺的區別)。任督循環就是「小周天」,是最初的也是最關鍵的,一直到後面都要用到這個,切勿輕視。
一、堵漏與修補1、堵漏:男、女性進入青春發育期後,都會出現正常的生理現象,男會遺精,女有月經。這在道家養生學中稱之為「身漏」,即稱「漏身之體」。精與血為人體生命的「至寶」,也是人類繁衍生息的根本。但繁衍生息男無須天天走、女不該月月失。然人類生性貪圖享樂,更戀床地之歡,固造成生命能量的浪費,使元氣走失、疾病叢生而不能怡享天年。故歷來修道仙術的第一步便是「百日築基」即「煉精化氣和煉血化氣」。在氣功隱語中稱:「擒白虎(煉精化氣)斬赤龍(煉血化氣)」,即「堵漏」。道家先師呂洞賓所講的「順則凡、逆則仙,只在中間顛倒顛」便是此意。(也有資料說這句話是太極拳祖師張三丰講的)。意思是看你怎麼顛,如顛錯了,順也凡,逆也凡。顛對了,順也仙,逆也仙。初習者往往咬文嚼字地去理解氣功術語,以為百日築基,就是一百天完成,其實這裡所指的「百日」並非百天的意思,而是以百日來形容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完成的意思。至於到底需要多少天來築基堵漏,這與所選的功法、有無明師指點、煉功時的入境程度、每天所化的煉功時間、及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等諸多因素有密切的關聯,無統一標準可循,更不是修鍊者的主觀願望所能決定的。
順便附上《顛倒顛》由來,一般人還真弄太不明白:
關於 「順成人,逆成仙,全在陰陽顛倒顛」之說是道教修鍊長生不老的方法。這句話源自中國的陰陽五行理論,而陰陽五行理論則又是中醫的基礎理論。
然道教對《陰陽五行》配臟腑的看法則和人的壽命就聯繫到了一起,道教的基本觀點就有了:"順成人逆成仙,全在陰陽顛倒顛"的說法,也就是按照陰陽五行理論認為,人五臟之中的心臟屬火且屬陽,而人的腎臟屬水且屬陰,並且心臟屬火在上而腎臟屬水在下.由此理由道教就斷定認為人之所以壽命不長,原因就是因為在水面上的火會燃燒不久,而這個火隨時就有熄滅的危險,也就是心臟隨時有停止跳動的可能。那麼道教給出的辦法結論就是通過氣功修鍊來個顛倒陰陽,關鍵就是通過內外丹的修鍊改變心的屬性,使心屬水而腎屬火,這樣人就可以長壽不死而成仙了。這種形象比如看上去是有些道理、但實際是對?還是五行配臟腑已經是錯?是對?我看還真是很難辨個究竟呢。
還有《行氣玉佩銘》中的天幾樁在上,地幾樁在下;順則生,逆則死,的說法咋一看好象與「《順成人,逆成仙》又有著天大矛盾,其實看懂弄明白並不矛盾而是一會事。
實際人在成形時氣血就是順任脈上行和沿督脈下走這麼一個周天運行過程。上第七章講到,中醫的觀點可從《靈樞.營氣篇》的敘述中了解十二經脈與任督兩脈的循環次第。經脈的流注從肺經開始,依次循環到肝經;再由肝經入胸,上行經前額到頭頂,再沿督脈下行至尾閭,經由陰器而通任脈上行,然後再迴流注入肺經。《營氣篇》說:「此乃營氣之所行,逆順之常也。」這是醫經所述,任督之氣在人體中自然運行的規律。
由此可見,而且我們也只能這樣認為,氣功修鍊起到了讓自然運行氣血之循經反成為了逆向運行而走這麼一個過程,這樣反而達到了能有強身健體治病這樣的效果。
2、修補所謂修補,指的是修補已漏之身。這裡所指的已漏之身,並不是單純指走精與漏血,主要是指由於體內元氣的走失,造成真氣(生命能量)不足所引起的各種病變。因此,一般人認為未婚男女是童子身、煉功無須百日築基的看法無疑是偏面不符的。二、關於氣機運行在醫療氣功(大部分是道家築基功演化而來)靜功的修習中,大部分學員在築基階段,都要經歷得氣、行氣、疏通和衝擊四個過程。1、得氣道家氣功的修習,一般通常從「命功」入手,」所謂命功,即築基功。而築基功的下手功夫一般都在下丹田開始,修鍊者首先會感受到煉功時腹內腸子蠕動增強,頻放矢氣(屁)繼出現丹田發熱、小腹發熱等得氣現象。如果呼氣時再加上提肛縮腎,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2、行氣隨著修鍊者自身「堵漏」化氣和煉功中外氣內收的能量積聚,小腹發熱伴有充實感,這是體內的真氣逐漸累積的表現,隨之真氣就會按照自身的規律在體內運行,身體會出現一些反應。3、疏通由於人體正常的組織和經絡都是通暢的,因此氣機運行時通過正常的組織和經絡時一般是沒有感覺的。但人體經絡中通常會有很多小的氣滯點,這些小氣滯點尚未形成病變,所以平時沒有什麼感覺,但由於煉功後能量的增加,運行力度也隨之加大、加上煉功時意識內守,對身體的感受遠比平時敏感,氣機運行在疏通這些小氣滯點時便會產生熱、漲、麻、疼、癢、冷、重壓、蟻行感等八觸現象,俗稱「氣感」。4、衝擊當氣機運行到有明顯病變或不正常的經絡時,氣行受到強大的阻力,這是因為所有氣質性病變的部位,經絡都處於淤滯或堵塞狀態(氣滯、血淤、痰凝、濕聚等),氣要通過受到病變的阻礙,就形成了兩個相反的力,衝擊力和阻滯力,病變部位受到外力的衝擊就會出現明顯的反映,如:疼痛、發熱、出血、及其他類似於病情加重的反映。這便是氣功界通常講的「氣沖病灶」。道家氣功把這一階段稱之為「脫胎換骨」前的「大死大活」過程。氣沖病灶的過程,少則幾小時、幾天,多則幾個月,有的病情較重或年老又身患多種疾病的學員,甚至經歷幾年的氣沖病灶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長短,(撇開精神因素和念力調控的因素)是以修鍊者自身所積聚的能量的量級和體內需要修補的疾病的性質、嚴重程度及病變部位的多少來決定的。三、關於氣沖病灶(一)、氣沖病灶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即找病、翻病和退病的過程。1、找病當氣機運行受到較強的阻力而體內能量尚不足以沖開病灶時,氣機的運行便會自動改變運行路線,當另一運行路線再次受到強烈的阻滯時,便會再次改變路線,如此不斷循環,一方面將體內足以沖開的小病灶(氣滯點)全部疏通了,另一方面也把由於能量不足而暫時沖不開的病灶一個個地暴露出來了,這個過程就是找病的過程。2、翻病第一階段的找病過程使絕大部分經絡會變的更為暢通,修鍊者的能量在不斷的煉功中得到加強,便會直接沖向已經找到的病灶,並以更大的力度加以衝擊,使各種病灶的癥狀更加突出,各種疾病都被翻了出來,這就是翻病的過程。翻病過程是修鍊者修復體內疾病的相持階段,也是經歷痛苦磨難的階段,這個時期,不但修鍊者自身會感到身體的明顯不適,病情「明顯加重」。如果此時到醫院檢查,各項指標往往也處於暫時的失衡狀態而變的不正常。因此,道家氣功將這一階段稱為「大死大活」階段。不少患者由於對氣功治病的機理不了解,往往在這個階段敗下陣來,放棄繼續修鍊而導致半途而廢,實在可惜。要知道沒有「大死」的過程是不可能有「大活」的結果的,更談不上「脫胎換骨」和「返老還童」的效果了。3、退病病灶和真氣經過一段時間的相持後,隨著修鍊者不斷煉功,體內的能量不斷得到補充,病灶(大的氣滯血淤區)在真氣的不斷衝擊下,逐漸化解、縮小乃至完全消失,患者自身感覺的各種疾病的癥狀也會逐漸減輕、消失。這就是退病的過程。(二)、找病翻病的三個層次,找病和翻病的過程是不以修鍊者主觀願望為轉移的,氣機運行有它自身的規律,它不但要把你了解的病翻出來,還要把許多你並不知曉的疾病也翻出來。因此往往會給一些不了解氣功治病規律的修鍊者帶來困惑,有的甚至誤認為自己煉功出了「舊病未去、反而病越煉越多」偏差。其實這是道家氣功修鍊中極為正常的好現象,因為築基補漏,不能光去修補你知道的病,必須對身體進行全面徹底的修復,才能真正算得上「脫胎換骨」。而「全面」、「徹底」,必然包含了三個層次的疾病。1、過去的病,一些多年前所患過的傷病,有些雖然早已康復,但因傷病在癒合時組織結構發生某些變化(組織粘連、手術刀口的疤痕等),經絡組織並不通暢,氣在衝擊這些組織時,便會出現疼痛,酸漲等舊傷舊病「複發」的癥狀。2、現在的病,你所了解的現時正患的疾病,氣沖時便會出現癥狀加重、疼痛加劇的現象。3、未來的病,所謂未來的病本身就有三種情況,一種是自己並不了解、尚無癥狀的「已病」(已有的病);一種是沒有癥狀的早期病變,如:中醫認為的腎虛、肝瘀、心火等;另一種則是真正的「未病」(處於潛伏期的將來的病)。這三種自己並不知道,甚至連醫院也無法診斷出來的「病」,在氣沖病灶時,也會被翻出來。綜上所述,對於修鍊者或希望通過醫療氣功的修鍊、達到康復疾病目的的人來說,「百日築基」,無論從修鍊入門到康復疾病都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在這一階段的修鍊中,氣沖病灶是修復「已漏之身」的必經之途、是築基階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通過了這一步,疾病才能康復,繼續修鍊才有了根基。
十二:真氣運行法快速得氣的實踐(附載)
李少波教授提供的「真氣運行法」是所有氣功方法中屬於較最佳的方法,是祖國醫學經典理論與傳統內煉養生實踐相結合的正統功法.在實踐過程中能把該功的氣貫周天五步法更加具體化.而且能使煉功者在短期內通小周天.務請煉功愛好者參考並加以實踐體驗。第一步:要領是呼氣時注意心窩,也即《老子》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道理」.在實踐中的具體做法為:兩腳分開,自然站立,或雙腿膝蓋微曲,兩手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全身放鬆,舌頂上顎.吸氣時平抬右手,掌心向上,意念捧氣至頭頂百會穴.呼氣時手掌翻轉勞宮穴對準百會穴送氣,當這口氣呼出結速,再吸氣時換左手,這樣兩手交換做心數98次,(次數多少不重要關鍵在於做時意念跟住這隻手)。然而起先的右手慢慢下經印堂前至心窩時停住,手勞官穴對準心窩,離體30一50厘米(或自感距適),順時針轉動49次(一息為一轉次),此時左手勞宮穴按對百會穴或命門穴均可,左手轉時右手如此放。接著換左手如前法進行49次,循環鍛煉半小時至1小時.第一步功可在2~5天內達到理想的效果.第二步:強調「趨」,意圖是將心窩(中丹田)至肚臍(下丹田)的這條氣功路線打通.方法是意息相隨,使中丹田的真氣向肚臍(至下丹田)移動。具體做法是,當吸氣時右手掌心勞宮穴對口嘴,心中意念右掌把外氣霧團趕入口中由中丹田慢慢入下丹田凝蓄,這樣兩手交替做600一800次息即可(時間半小時至1小時)。此步功法可在3~6天內達到預期效果,包您雙手象有捧著霧球氣團在上下翻滾熱辣的感覺。第三步:突出「凝「字,把真氣凝聚在下丹田,使丹田充滿真氣,具體方法是,右手勞宮穴對準下丹田順時針旋數轉49次,吸氣時手由下向上往左轉,呼氣時手再慢慢轉落到底,此時意念小肚內(丹田)有一氣團氣才跟著手心的勞宮穴在肚裡打轉轉。一息轉一圈。接著換左手逆時針如法進行49次.鍛煉時間1小時至1個半小時.應該第二天就會感覺,往後煉應該手起第一圈就有熱.脹.重.且強有力的感覺。第四步:點火升天通督.具體做法是,右手勞宮穴對準下丹田,意念把氣向下會陰穴移動,兩手交替互做,鍛煉時間1小時時至1個半小時.(此節據我實踐體驗來講還是和第二步一樣,不過這次不是意念將氣存蓄下丹田,而是意念將氣導引至會陰穴或尾閭,這樣有如打隧道一樣一節一節通過去才符合客觀,請煉者朋友細細體悟)。第五步:「蓄氣」,使下丹田真氣更充滿,以便真氣沖小周天各關點.方法是意想下丹田中有一紅色火球,右手對準火球搓(推)動向會陰處移動,然後再左手如此,鍛煉時間1小時至1個半小時。以上功法會使意念更具體得氣也較快.每日鍛煉不少於3次,可在短短15~20天內通小周天.
請注意:如果第一步功要真氣在心窩部集中,而您的思想卻去往到別的地方想了,怎麼集中?二步功要在中丹田至下丹田之間的任脈上集中和運行,而您又想到別的地方去了,氣怎麼集中和運行?還有「不管你身有什麼感覺」;是「你的身體大了,小了,熱了,涼了」,這無非是「八觸」現象之一。不必理會。此時您可以開始二步功的煉習了!就這樣一步一步慢慢來自然定會煉成功。
上述快速得氣的說法.據我實踐體驗有效是有效,但沒有這麼快,各位不方照此煉煉拭拭看。
我對二步功「意息相隨丹田趨」7個字要領的基本理解!1、每次呼氣時意識都從心窩(中丹田)部開始,即意隨氣行(或「以意領氣」),此是意息相隨也;
2、呼氣結束時意識也到了下丹田。起點是心窩部,止點是下丹田,方向是從心窩部到下丹田肚臍,呼氣的時長是從呼氣開始到呼氣結束;
3、向下「趨」的意識輕重、急緩要適當,不可過重或過急,以免小腹或身體其他方面產生不適。
4、吸氣任其自然吸法,不必去管到其它;不過下面我會講到吸呼同時注意的重要性。
5、儘可能地不要關注心窩部至下丹田範圍之外其它地方的任何反應!
6、二步功(包括一步功),不要追求什麼混沌狀態的入靜。應該儘可能的祛除雜念、按自己理解的要領操作;若要追求混沌狀態的入靜,就不可能符合「意息相隨」(一步功的「注意心窩部」)的要領了。
1、三、四步功里就應該講「調息凝神守丹田」、「通督勿忘復勿助」的事情了!
2、「注意呼氣」是真氣運行方法之精髓,還有一個是「怎麼用」的事情。
一步功里是強化、形成、適用「注意呼氣」——呼氣注意心窩部;
二步功里是熟煉、規範、實用「注意呼氣」——意息相隨丹田趨;
三步功里是自覺、精細、運用「注意呼氣」——調息凝神守丹田。
3、什麼是「注意呼氣」方法的精髓?其實就是真氣運行學術里的所謂「調息」原則。他的完整表述是:自然吸氣,特別要注意呼氣隨意入丹田,吸氣任其自然不作任何特別的意念安排。
十三:打通小周天比較簡單又實在的煉法 :鍊氣功打通任督二脈達到通小周天可以說是煉功人夢寐以求的。但要打通小周天的關鍵應該要在意守丹田上下功夫,通過腹式呼吸,培植丹田內之氣到水到渠成時一定能通。不過在這裡我要強調講到"吸與呼"同時都要注意思想意念的重要性:
具體煉法是,在自然吸氣時意念想像將肚皮內的氣(像霧)慢慢彙集越來越小收縮到只有一個乒乓球大小的氣團止,緊接著呼氣時意念將丹田內的小氣球慢慢彭脹變大。這樣每次呼與吸時意念都如此,但盡量要要緩、勻、慢,意念要輕淡。一般大約1一一2個月左右即可感到丹田脹熱, 且還影約有一氣團的存在, 這說明了初步已有打通小周天的能量物質。此後仍是這樣煉大約 再1個月左右即可感到有氣沖開經絡通道而到達會陰, 此時會陰有熱脹、跳動感,但此時的能量可能還遠遠不足以貫通督脈。那麼此時我們的煉法,吸氣意念仍然想像肚皮內氣(像霧)慢慢彙集收縮越來越小到只有一個乒乓球大小的氣團止,呼氣時意念將氣團慢慢往會陰,尾閭穴處送存,使丹田氣球變小變癟變沒有。
尾閭是經絡拐彎之處, 氣一下很難以通過, 此時千萬不可以意領氣強行通過, 應繼續意守丹田,仍運用自然呼吸增強丹田內氣,當氣足可以沖開尾閭時,有一股熱流就會上升,自然沖開尾閭關。待氣到了夾脊關,又無法順利通過, 這是因為氣體的循經的路線走長了, 壓強就會減少了, 所以只有再繼續往丹田裡「壓氣」,待氣足夠之時, 即壓強增大到一定程度時, 「噌」的一下 氣就又通過去了。但到了玉枕關又不一定過去得了,甚至有脖子酸疼,頭腦里轟轟作響的感覺,此時 還是要老老實實地意守丹田,增強能量,待能量充足,猶如水到渠成,「呼」的一下子又過去了。這樣氣沿任脈而下督脈而上, 熱流感充滿二脈形成循環,往複而不止。此時,你如果吸氣,不呼氣,怎麼吸都行,好像你需要的氣永遠吸不滿;如果有意識地呼氣, 也好像怎麼也呼不完, 呼完了再吸,吸足了再呼, 隨 心所欲, 舒暢極了。最後, 呼吸變得細微欲止, 若有若無, 等於進入了胎息狀 態。
小周天一通, 必然進入胎息, 這是通周天后很關鍵的過程及現象,假若沒有這個胎息過程,就是沒有真正通小周天。有些人把時間與精力錯誤地施於空洞的意通周天,這是沒有用的,因為這不是真正的煉到內氣充足已可打通任督,而光意念通是與氣功本意背道而馳,勢必造成空運周天的虛效果。希煉功者當記住 !
推薦閱讀:
※2008.11.12 適應真氣運行法
※巴比倫人根據星象運行製成
※真氣運行五步法
※奇門九星運行模式新探
※讓你的電腦運行速度提升5倍以上的八個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