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富養的真正含義
06-03
核心提示: 很多人老強調女兒要富養。以為給足夠的錢,讓她不為金錢迷惑就夠了。那這個結果是,只要人家出的錢夠高,照樣可以忽悠你女兒。其實富養的實質是豐富其思想精神,使其氣質高貴,見多識廣,優雅聰慧,並且獨立自主。 女兒富養的真正含義 富養的目的是要讓女孩成長為知性高貴獨立的優秀女性。這樣無論她最終嫁給誰,幸福的幾率都會比較高。 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這話說的就是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的意思,雖然這條古訓未必是金科玉律,也未必通行天下,但近幾年來卻越來越為新時代年輕夫婦所推崇。那麼,女孩為什麼要富養,究竟怎樣才算富養,富養的結果又會怎樣呢? 誤區:「富養女兒」讓我後悔當初 「富」並不完全指金錢。 網上經常有網友在BBS上討論窮養富養的問題,一般世俗一點的說法是,富養就是要讓女兒吃好用好,開眼界,以後不會貪圖小利,被小金錢所矇騙,面對誘惑能堅持自我。 其實,熱衷討論這些話題的父母,一般還是有些家底的,多為如今社會的中產,他們重視子女教育,也有能力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資源。但是,他們中的不少人對富養存在誤區,或是以為捨得花錢、要什麼給什麼就是富養,或是熱衷於各種興趣班,鋼琴、舞蹈一窩蜂,以為這樣就能培養出貴族淑女。 富養的「富」,指的不止是金錢,除了物質財富,還有精神財富。宋默在《男孩窮養,女孩富養》一書中說:「富養女孩,並非慣養女孩,而是要在物質上開闊其視野,精神上豐富其思想,」她認為富養的真正內涵是「氣質高貴」。富養的女孩見多識廣,優雅聰慧,並且獨立自主。 兒童教育類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她自己就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她的經驗是:「把富養理解成捨得花錢就行,這太簡單了。而是要用心呵護,對女兒的理解,給予她足夠的關愛。富養就是盡量不給她製造障礙,讓她在生活上無憂,幸福感強,精神富足才是真正的富養。」 富養為了嫁得好? 「女孩要富養」的前提是默認了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弱勢地位,如上網友在論壇的說法,年輕父母的潛意識,其實是想把女兒嫁得好。讓女兒開眼界,長見識,是防止她因為虛榮而被花言巧語的小人所騙;培養各種興趣愛好,氣質修養,是為了進入上層社會做預備。但是,富養的結果就一定嫁得好嗎?這些白領中產父母的小算盤可能會落空。 裘麗琳,上世紀20年代十里洋場公認的名門淑媛,出身富貴,上教會學校,通英、法雙語,容貌秀麗,氣質優雅,最符合富養標準的混血女孩。但是她的婚姻,至少一開始,幾乎是一場醜聞。她愛上了京劇名角周信芳,並且與他私奔,直到生了三個小孩之後,周信芳與前妻正式離婚,裘麗琳才與周信芳舉行了婚禮。這樣的「嫁」,至少在大多數家長眼裡都算不得好。 名媛裘麗琳的價值和光彩,並不在於她當初對婚姻的選擇,而是她面對逆境的勇氣、經營家庭事業的能力和她對待生活的智慧,其實這些才是富養帶給她的財富。與其說她嫁給了周信芳才最終獲得了幸福,不如說是她成就了周信芳,所以她才能幸福。裘麗琳剛與周信芳在一起的時候,他的包銀讓賭鬼母親花光,幾乎一文不名。裘麗琳婚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周家的財政權從婆婆手裡奪了過來,並且開始充當周信芳的經紀人,她將「七三拆賬」方式引入了京劇演出體制,為了保護丈夫的利益,裘麗琳從來不懼怕出面與各階層的人打交道。 再比如金庸筆下的黃蓉,也是富養的女孩,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可是她對另一半的選擇也很另類的,獃頭獃腦的郭靖怎麼看也算不上佳婿,難怪其父黃藥師屢屢刁難。與裘麗琳一樣,是黃蓉讓普普通通的愣小子郭靖成為大俠郭靖,她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幸福。 列舉這樣的故事,只是想說明富養的目的絕不是嫁得好,而是要讓女孩成長為知性高貴獨立的優秀女性。這樣無論她最終嫁給誰,幸福的幾率都會比較高。 尹建莉接受採訪時說:「相對於男性直面激烈的社會競爭,從小要培養勇敢、吃苦、奮鬥這些品質;女性則更偏重家庭建設、協調,所以要從小培養好的氣質修養,高貴的品質。但培養一個出色的女孩,並不是為了嫁入豪門,而是優秀的女孩才能匹配優秀的男人。」 富養窮養的羅生門 我們都知道富家子驕奢淫逸容易出紈絝子弟,窮養可磨其心志,養成刻苦奮發的性格,所以老上海的實業家也會培養小開們在家洗衣掃地,甚至讓他們離家經歷挫折,以期將來可以繼承家業並發揚光大。 但是事情往往不是絕對的。你看剛剛仙逝的收藏家徐邦達,生於上海資本家家庭,由於是家中獨子(上面有七個姐姐),所以被寵愛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七八歲了還要保姆抱著上下樓梯,但這並不影響他父親帶著他廣拜名師,最終成為一代書畫鑒賞大家。 是的,窮養富養都可以有好結果,窮養可以培養「鬥士」——革命家、創業家都是這麼來的;富養則出「名士」——視財富功名為糞土,自有一身修養才情而獨善其身。但窮養富養也都會出敗類,前者會出蠅營狗苟的小人,後者則是標準紈絝富二代了。 至於女孩,盧梭曾經說過:「一個女人可以用化妝品使她出一出風頭,但是獲得別人的喜愛,還要依賴她的人品和處世手段。」也就是說不好好培養、只靠一張好皮囊是成不了大器的。有時候,富養也未必能培養出完美的品質和處世手段。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走上斷頭台的時候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她禮貌地說了一聲「對不起」。這個小細節真把貴族女性的修養體現到了極致。但是關於瑪麗王后還有另一個小故事——她的生活極其奢靡,面對因飢餓而暴動的百姓,她居然對大臣說:「他們為什麼不吃蛋糕呢?」只能用無知和愚蠢來形容她了。所謂貴族氣質也無法讓她受人尊重。 所以說,窮養富養的結果未必就是我們所能預料的。尹建莉也認為,以前女子無法在經濟上獨立,依附於男子,所以特彆強調琴棋書畫以怡情,刺繡烹飪以持家。現在女性也成為了社會人,同樣面對社會競爭和家庭和諧,培養男孩與女孩時的差異性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富養窮養不用作為教育孩子的坐標,不管女孩男孩,只要尊重他們,給予健康的愛,正常的生長條件,都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這樣的個人才能家庭幸福,事業成功。反之,花再多錢,也只是金玉其外的表面文章,區別只是窮得無知還是富得愚蠢而已。 家長必知女孩富養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很多家長堅信,只有從小就讓女孩子過奢華的生活,彈鋼琴、看畫展、吃山珍海味、穿高檔衣服,讓她像小公主一樣長大,見過更多世面的女孩子才會高貴典雅。但是金錢充裕的「富」,很有可能會培養出一個驕縱、挑剔、禁不起任何打擊、不能自立的柔弱女兒;而概念更為博大的「富」——精神上的「富」,才真的會帶給女孩子一生的富足、一生的幸福。 對於女孩子,既然提倡要富養,是不是一定要有「萬金」之富,一定要有「公主」之貴作為基礎呢?窮人的女兒是否與「公主」、「天使」無緣呢?換句話說,沒錢就不能培養好女兒嗎? 答案是否定的,「富養」的「富」,雖是「富足」,但此「富足」非錢財地位的富足,它更是一種精神的富足。沒有錢並不可怕,怕的是對自己的貧窮感到恐懼、感到恥辱,於是自卑感出來了,仇恨社會的情緒出來了,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心境,如何能培養出優秀的女兒呢? 他們有車有房,可是與周圍的人相比,他們的生活依然很拮据,因為,他們的車是計程車,他們房子的面積小得可憐,一家三口在裡面總顯得很擁擠。他們有一個上初中的女兒,他們相信富養女孩,於是省吃儉用,將女兒送入郊區的一所寄宿制貴族中學讀書。 對女兒,他們經常耳提面命:一定要努力學習,才能過上富貴的生活,否則就只能像他們夫妻這樣過寒酸的生活。女兒深深地受父母的感染,認為自己的貧窮非常可恥。 女兒只有周末才回家,每至周末,全家便如過節一般。男人周五下午便不再出車拉活,而是專門到學校接女兒,女人在家準備各種好吃的東西,在家靜等女兒回家。這本來是一個溫馨的家庭,然而,當周末他們該享受天倫之樂時,似乎總有一個陰影籠罩在家庭上空,那就是他們的貧窮。 特別是女兒在這所貴族學校待了一個學期之後,這種陰影就更濃了。因為她切實感受到了貧富的差距,她的同學,多出生於富豪之家,他們的父母要麼是董事長、總經理,要麼是處長、局長,而她自己的父親是個計程車司機,母親則是下崗工人。雖然父母給她每月的零用錢已經不少,但在出手大方的同學那裡,還不夠買他們過生日互相贈送的一件小禮物。 女兒的自卑心理越來越嚴重,她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大,每次回家,總是悶悶不樂,父母一旦問起,她總是要一大堆的埋怨,不是嫌自己的衣服太寒酸,就是嫌給自己的零用錢太少。她的眼裡全是這個家庭給自己的困擾,對父母,她已經失去了往昔的尊敬和體貼。 那個周末,父親照例開著自己的夏利計程車到郊區的學校接寶貝女兒。他害怕自己的寒酸帶給女兒不快,就將車停得離那些各式各樣的進口或者國產高級轎車遠一點兒。 遠遠的,父親看見女兒與幾個同學彼此說笑著走出來了,女兒越來越漂亮了,在一群學生中間,她顯得非常出色,父親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到校門口,其他同學分別鑽進了接自己的高級轎車,只有女兒獨自一人繼續向前走。父親高興地迎上去。然而,他發現,女兒那張剛才還與同學說笑的臉,被一團陰影罩住了。父親的心抽搐了一下。 女兒看到父親,只說了一句話:「下次別用這破夏利來接我了,我自己打車回家。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呢!」這句話如同一顆炸彈,在父親的心中炸開,他心中既酸楚又惱怒,他掄圓了長年握方向盤的手照女兒的臉上就是一個大耳光。 女兒哪料到一向對她疼愛有加的父親會打她,她沒有來得及躲閃,臉上便出現了一個手指印,女兒「哇」的一聲尖叫著哭起來。她用手捂著臉悲憤地看著父親,狠狠地說了句:「我今後再也不回你的家了。」便頭也不回地走了。這位父親一下子懵了,好長時間,他才反應過來,可是,女兒早已經不知去向了。 這樣的情節似乎並不少見,有人甚至把這當做是「富養女孩」的教育理念的過錯,可是恰恰相反,這種培養方法只能算做「窮養」。為什麼? 首先,他們給孩子的人格教育太過貧乏,正處在成長期的女孩子,難免有這樣那樣的困惑,如果沒有了精神上的培育,那麼,她很容易對人生產生誤解,這就是這對父母的第一宗罪。 其次,富養的意義絕不簡單地等同於貴族學校,這對父母的第二宗罪就是把孩子完全交給了學校,認為自己只要交錢就可以了。這樣的方法,又怎能算做「富養」? 再次,把窮看做是一種恥辱,在「錢」面前,他們有著深深的自卑,他們的精神已經很貧窮,可他們又把這種意識灌輸給了自己的女兒。 很多家長都對「富養女孩」有這樣的誤解,認為只要給她錢就可以了,這大錯特錯,這樣的做法只能使女兒的虛榮心逐漸膨脹,她即使擁有高貴的氣質,也是徒有其表而已,一旦涉及實質性的問題,這樣的孩子最終還是會敗下陣來。因此,「錢」絕不是「富養」的唯一內涵。對於父母的教育來說,「富養」富在家庭環境上。 家庭環境主要是指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無論是物質環境,還是精神環境,對孩子行為習慣都有很大影響。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良好的物質環境可以約束孩子的行為,良好的精神環境可以熏陶孩子的性格。 當然,我們這裡說的物質環境並不是要求家裡的陳設多麼豪華,而是說在現有條件下要使居室整潔、衛生,井井有條,這對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是有好處的。 但你的長夏將永遠不會凋落, 也不會損失你這皎潔的紅芳; 或死神誇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當你在不朽的詩里與時同長。 只要一天有人類,或人有眼睛, 這詩將長在,並且賜給你生命。 ——莎士比亞《你的長夏永遠不會凋謝》 精神環境、心理環境也叫氛圍,它對形成孩子良好的習慣作用就更大了。眾所周知,一個後進生進入一個優秀班集體,受到良好班風的熏陶,有可能很快地改掉身上的毛病。同樣,一個優良的家庭氛圍,使孩子能夠形成優良的品格。 洋娃娃和漂亮的衣服,並不能讓女孩子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公主,是天使,真正使她們認識到這一點的,是她童年初期和父親母親之間的有益關係,以及整個家庭的溫馨和諧氛圍。正是這些,使她渴望長大後成為一個高貴的平和的公主級的女孩。 總而言之,「富養女孩」關鍵不在「錢」上,也就是說,「富」並不單單代表金錢的充裕、物質生活的絕對滿足,它還意味著父母要賦予女孩子自信、自強等強大的意志力量;父母要不斷開闊女孩子的眼界,豐富她的知識內涵;父母要賦予女孩子理性思考的能力、判斷的能力,讓她的眼光更高遠……而這些,任何父母都可以做得到,只要能夠想到。 女孩應該這樣富著養 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所以現如今,「富養女,窮養男」的觀念在中國家庭中早已深入人心。 但做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作?一位母親,我卻不得不告訴您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大多數家長都在犯著這樣的錯誤: 觀念是正確的,方法卻是錯誤的; 想法是正確的,行為卻是錯誤的。 在進入本書前,先讓我們來看這樣兩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 故事一: 女兒8歲了,一直以來,我都信奉富養女孩的真經,在生活上對女兒照顧的無微不至,女兒要什麼我都盡量滿足,從來不會讓她受到半點委屈。可是,隨著女兒慢慢長大,我卻發現,女兒越來越驕橫霸道,蠻不講理了,動不動就對我發火:「媽媽,我說了不想做作業!」「我不要你管!」 不是大家都說,富養女孩嘛!我一直是這樣做的,怎麼倒養出這樣一個嬌蠻霸道的公主呢? 故事二: 在兒子非常小的時候,我就對他進行「窮養」的教育:每周我只會給他極少的零花錢,我很少給他買零食,也很少帶他去吃那些肯德基、麥當勞等。我以為這樣兒子就能懂得生活的不易,進而快些自立起來,但令我沒想到的是,兒子自立的意識不但沒有培養起來,他反而變得非常小氣、自私,一點都沒有男子漢的那種大度氣概。例如,如果有什麼好吃的或喜歡吃的東西,他從來捨不得把它們分給我們或別的小夥伴吃。 我真不明白,為什麼這種「窮養」的教育方式會使兒子變成了一個「自私鬼」和「小氣鬼」呢? 窮養男孩錯了嗎?富養女孩錯了嗎? 其實,富養女孩、窮養男孩的觀念並沒有錯,你錯就錯在,方法錯了、方式錯了。 儘可能地滿足女孩的物質需求,為她創造優越的條件,讓她懂藝術、上好學校、穿漂亮的衣服,就是正確的「富養」嗎?讓男孩從小學會吃苦,受點挫折,少接受點金錢的誘惑,就是正確的「窮養」嗎? 很顯然,用物質需求的多與少來定義「富養」「窮養」,是遠遠不夠的。 「男孩窮養,女孩富養」含義豐富。 「窮養兒子,是對男孩一生的投資;富養女兒,是一種文化修養的投資。」這裡所說的「窮」和「富」,包涵了不同於金錢的意義,更多的是一種品質、個性、習慣上的培養——自信、自立、智慧…… 什麼是「富養」? 「富養」不僅僅指生活的富足,更是教育的富足。富養女孩不是嬌生慣養,而是給予她更為精細的教育,讓她自信自立,眼界開闊,成長為一個有優雅動人、智慧美麗的女孩。 什麼是「窮養」? 窮養男孩不是要把孩子養得小家子氣,沒了自信和智慧,而是讓他養成堅強勇敢、獨立自主、剋制物慾、勤儉持家、奮發圖強的優良品質。 女孩富養關鍵詞:品位、自信、智慧、愛心、多才多藝、理性、勇氣、習慣、學習、交際、理想…… 貫穿全書的,是這樣的三種「富養?涵」: 富養內涵一:鼓勵——鼓勵著養,而不是謙虛著養 曾有一位女孩的媽媽來信問我:教育女孩的方法太多了、太繁雜了,有沒有什麼「最完美」「最簡單」「最容易掌握」的方法,可以讓我這個「懶媽媽」也能順利引導女兒成長為一名優秀女性? 我的答覆是這樣的:非「鼓勵」莫屬。 我的一位學生,一位13歲的女孩,就曾在日記里這樣寫道: 每當我碰到困難,猶豫不決的時候,爸爸總是會堅定地站在我的身邊告訴我:「孩子,在爸爸心目中你是最棒的,爸爸相信你能做到!」多虧我的爸爸,我才能養成獨立、堅強的?格…… 與男孩相比,女孩生活在一個關係的世界裡,她們需要別人的肯定和認可,需要別人在後面推她一把。對她們來說,別人的肯定和認可、別人的助力,就是自己自信、獨立、堅強、追求卓越的動力之源。 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多說一句鼓勵的話、多做出一個鼓勵的行為,往往就會創造出教育的奇蹟。當 然,「鼓勵著養」,而非「謙虛著養」也就要求我們—— 常說常做: 「女兒,爸爸媽媽很愛你。」 「爸爸媽媽相信你。」 「在爸爸媽媽心目中,你是最棒的。」 女兒傷心的時候,把她擁在懷裡;女兒?怯的時候,拍拍她的肩膀;女兒憂鬱的時候,時常給她一個明媚的微笑;沒事的時候,常和女兒靜靜地說點悄悄話…… 不說不做: 「你怎麼總是做錯事。」 「和××比,你真是差遠了。」 「這樣的表現,真不指望你有什麼出息了。」 ……富養內涵二:疼愛——疼愛著養,而不是溺愛著養 女孩健康成長的第二個「富養內涵」,就是愛,就是源自父母的疼愛。但是,家長朋友?,我想問問你們:疼愛的方式,你選對了嗎? 讓我們先用這樣一個小故事來測試自己的「愛之度」。 溺愛的故事: 女兒和鄰居家的小朋友鬧矛盾,一位媽媽這樣對女兒說:「可恨的××,都怪他,惹得我寶貝受傷,再也不和他玩了。」 疼愛的故事: 女兒和鄰居家的小朋友鬧矛盾,一位媽媽則這樣對女兒說:「我們原諒××吧,前幾天他還同你分享他的玩具了呢!」 什麼才是真正的「疼愛」?什麼又是過了頭的「疼愛」——溺愛?同樣的一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又是如何處理的?我想此時每位家長心中,都?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如果不想培養出嬌氣、蠻橫無理,甚至頤指氣使的「小公主」,就應杜絕「溺愛」。 那麼,「疼愛」究竟是怎樣一種愛呢? 在我看來,疼愛就是用光明、溫暖、堅信、樂觀……這些幸福的字眼,去佔據女孩最初、最柔弱而單純的心靈,把它們變成女孩一生的信念,讓她的世界充滿愛與幸福。 富養內涵三:負責——負責任地養,而不是順其自然地養 我的一位相交10幾年的女性朋友,每每和我談起自己的母親,總是一肚子的委屈: 從小到大,我媽什麼都不管。我姐姐嫁人,她就一句話:「這婚事我不同意,以後後悔了別來找我,也別怨我。」我考大學那年,她也是一句話:「你喜歡什麼就報考什麼,不用問我。」結果現在,姐姐婚姻生活很不幸福,她最恨的就是媽媽;我一想到她說的那些話,也是想愛愛不起來。 每次想起我這位朋友的話,我就會深深思索這樣一個問題:本應是與媽媽更為貼心、更為親密的女兒,何以對母親毫無感情?想來想去,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真的是父母做錯了。 父母錯就錯在,對女孩的養育太過「順其自然」,而缺少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這種負責任的態度是什麼?就是——你要為女兒的成長「幫點忙」。—— 女孩性格內向,甚至有些自卑。(父母「幫點忙」:帶你的女兒多多去交際,鼓勵她,讚美她,賦予她自信。) 女孩愛好很少,沒什麼特長。(父母「幫點忙」:帶你的女兒去逛逛樂器行以及舞蹈學校,引導並培養她的愛好。) 女孩遇到重大的抉擇,左右為難。(父母「幫點忙」:把利與弊分析給女兒聽,旁敲側擊、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她。) …… 消極的父母,順其自然;積極的父母,創造「自然」。 生活中,這種為女孩「創造自然」的幫忙機會,實在是太多了。 總而言之,負責不是說你對孩子的飲?起居照顧得多麼好,就叫負責了。負責,是你對孩子能力的培養負責;對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負責;對孩子的人生藍圖負責;對孩子的未來負責…… 負責與否,決定了女孩會成長為一個一無是處、事事依賴別人的人,還是堅強獨立、獨當一面的人。 我以為,這才是富養女孩的真諦! 富養真經:女孩的10種常見心理,及父母的10大養育要點 心理一:敏感——多一點細心,多一點愛心 在與一些家長聊天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共識:一件在男孩看來很「無所謂」的事情,在女孩看來,可能就是一件很「有所謂」的事了,她們甚至經常為了那些在「有所謂」的事情哭鼻涕抹眼淚。 很多家有女孩的家長對此悶悶不解,在他們看來,男孩女孩同樣是孩子,事情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為什麼女孩總是那麼小心眼,動不動的就哭、耍小脾氣,愛鑽牛角尖呢? 其實,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在於你還不了解女孩。 一位媽媽曾經跟我這樣談起自己的女兒: 有些時候,我真覺得孩子有些莫名其妙,經常會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哭得昏天暗地,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舉個例子來講:有一次,我做晚飯,做得是南瓜餡餅,誰知道女兒一上餐桌看到南瓜餡餅,就悶悶不樂的說:「媽媽,你怎麼又做南瓜餡餅?」 當時我只想著早點吃完飯,好給她輔導功課,就沒有搭理她。誰知道,女兒怏怏不樂的咬了兩口南瓜餡餅,竟然流起了金豆子。一看這架勢,我慌了——女兒這是怎麼了? 女兒抽抽搭搭的看著我,眼淚汪汪的說:「媽媽,不愛我了……」 一聽這話,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做南瓜餡餅和我愛不愛她有直接關係嗎? 這位媽媽的情況,想必很多家有女孩的家長都曾碰到過,很多人會把這種情況簡單的歸結為孩子挑事、挑食,其實問題遠不是這麼簡單。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講,媽媽做了南瓜餡餅,可是女兒不喜歡吃,在女兒表達自己不滿的時候,媽媽又沒有採取正確的方式安撫教育孩子,這在敏感的女孩看來,就是媽媽不關心自己、不愛自己的表現,從而使多愁善感的女孩認為自己在媽媽的心目中不重要,也就「理所當然」的傷心了。 實際上,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並不少見,比如,家長帶女兒一起到朋友家做客,如果家長只顧著自己談話,而忽略了女兒,女兒就會想,爸爸(媽媽)是不是把我忘了,是不是不喜歡我了?比如,女兒要求爸爸(媽媽)跟自己一起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爸爸(媽媽),若是不能去,女兒就會想,爸爸(媽媽)是不是嫌棄我,不願意來參加呢? 歸根結底,女孩這一系列行為的背後,就是因為女孩獨特的心理特質——敏感,造成的。 明白了這一點,在我們培養教育女孩的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女孩的培養不同於男孩,需要我們拿出更多的愛心與細心,去了解女孩的內心世界,為完美女孩的成長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工作。 心理二:依賴——獨立性的培養是關鍵 一位媽媽在自己的親子日記里,曾經寫下過這樣一段話: 我的女兒今年5歲,是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姑娘,又乖?懂禮貌,可就是對我太過依賴。一會兒見不到我,就會哭鬧。有一次,我帶她到朋友家做客,朋友熱情的要留我們吃晚飯,我推脫不掉,就去了廚房幫廚。誰知道,我前腳才離客廳,女兒後腳就開始哭,任我後來怎麼哄,都不管用。為此,我沒少發過愁,女兒總是這個樣子,可怎麼辦呢? 很多家長看到這篇日記,或許會附和幾聲:「是啊,我家那個小公主,可不是一般的依賴我啊!簡直是一步都不能離開我……」 但是,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女孩為什麼會對家長如此的依賴呢? 事實上,這個和女孩的天性是分不開的,女孩?生喜歡文靜、喜歡安全,所以,在女孩的身邊,我們看到的是漂亮的洋娃娃、柔軟的玩具熊,這些毛茸茸的東西,能夠使她感覺到舒適和溫馨,感受到安全和依戀。也正是女孩內心裡對這種安全的渴望,造成了女孩對家長或長輩的過分依賴。 在與一些致力於家庭教育的專家聊天過程中,我們也得到了這樣一個共識:女孩的依賴,源於她對安全感的渴望。 有的人或許會問,如果是這樣,我們一直給女兒提供庇護,那麼我們的女兒豈不是要長成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浪? 是的,如果你的方法不對頭,你的小公主就很可能會成長為一個事事依?別人,沒有自己主見的庸庸無能之輩——生活上依賴父母,學習上依賴老師,成家之後依賴丈夫……就會最終把自己定位為「弱者」,失去了獨立的自我。 試想,一個女人,失去了獨立的自我,凡事沒有自己的主見,又如何贏得別人的信任,還如何在社會上立足? 所以,做為女孩的父母,在女孩小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注意培養她們獨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心理三:容易自卑——多一點鼓勵,女孩才能更自信 前段時間,我到一所幼兒園考察,看到了這樣一幅景象: 當所有的孩子都在操場上,跳皮筋、踢毽子、盪鞦韆的時候?一個小女孩靜靜的站在操場一角,羨慕的看著別的孩子玩得熱火朝天,卻沒有參加任何活動的意向。我好奇的走過去,問她:「為什麼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呢?」 這個小女孩悶悶不樂的低下頭,囁嚅道:「我跳繩跳不好、毽子也踢不好……」 看到這裡,你是否發現了問題?不錯,這個小女孩有很強的自卑心理,她怕自己跳不好、踢不好惹來同伴的嘲笑。 在我們日常與女孩的接觸過程中,我們也很容易發現這樣一些現象:女孩會不住的問自己的爸爸(媽媽),我漂亮嗎?我能行嗎? 而男孩卻不會這樣問,其中的差異在哪裡?就在於?孩很容易滋生的自卑心理。這種情況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非常常見,比如,女孩稍微胖一點、功課不好一點、眼睛小一點,都可能成為她自卑的借口。 做為女孩的家長,想要養出一個健康、活潑、快樂的小公主,在養育女孩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幫助女孩克服這些自卑心理,多一些鼓勵,讓她們自信健康地融入生活當中去,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成長 心理四:對家庭幸福感要求高——家庭和睦最重要 一些教育界的專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對30個家庭的孩子進行為期10年的跟蹤觀察,其中15個男孩、15個女孩。10年後,這些教育專家發現,因為一些家庭發生父母離異、變故等,這些孩子的人生軌跡開始出現不同,有的孩子因為家庭環境不幸福而逐漸墮落,有的孩子則因為家庭不幸福,而努力使自己堅強,尋找幸福。 令人感到震驚的是,那些逐漸墮落的孩子,大多數是女孩。 其實,如果你能明白女孩的一些心理特質,對這個結果,就不會感到奇怪。女孩不同於男孩,對家庭的幸福感要求較高,一旦她感覺不到家庭的溫馨,就可能會向外界、向別人去尋求這種幸福,結果,也就很容易走入一種極端,乖張、暴戾、孤僻…… 我的一位醫生朋友曾跟我講過這樣一件事: 前不久,一位心力交瘁的父親帶著女兒來就診。女兒17歲,長得眉清目秀,父親告訴我,「這孩子不知為什麼,經常拿刀片割自己。」說著父親撩起女兒的衣袖,我看到女孩的手臂上滿布傷痕,手腕處還有紗布纏繞著,父親說那是女兒剛用刀片劃的。 「為什麼要傷自己呢,你不覺得疼嗎?」我問女孩。 「看到血流出來,我就感到滿足,感到輕鬆……」 答覆雖在我預料之中,但還是讓我不無震撼。 和大多數自殘的孩子一樣,這個女孩也有一個不太正常的家庭,父母在她3歲時離異,她從小性格內向,?愛與人交流,在既缺少父母關愛的同時,也很難得到朋友的友愛…… 家有女孩的家長朋友們,你們是否注意到,很多女孩學壞、打架、自殘、孤僻,與她的家庭幸福不幸福有著密切的關係呢? 研究發現,這樣的孩子大多出自父母離異的家庭,因為本身家庭的不幸福,造成了女孩在尋求幸福的過程中誤入歧途——早戀、學壞等,都是最直接的表現。 正因為,女孩對家庭的幸福感要求較高,我們在養育女孩的過程中,就要拿出更多的耐心與愛心,為我們的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讓我們的女孩在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為幸福的公主。 心理五:感性——感性之中加入一點點理性 一位媽媽曾經焦慮地找到我: 我的女兒今年16歲了,人長得清秀,舞跳得好,在學校的一次聯歡會上,女兒優美的舞姿,深深吸引了一位男生。這位男生開始追求女兒,高大帥氣的男孩子同樣引發女兒的好感。但是,女兒還只有16歲,並不是談戀愛的年紀。為此,我私下裡找過男孩的家長。過了一段時間,可能是男孩聽了家長的勸,開始慢慢疏遠女兒,而女兒自那以後,卻總是鬱鬱寡歡,動不動就悄悄流淚。女兒這個樣子,可叫我怎麼辦呢? 早戀問題,在現在看來並不少見。但在多年的教學過?中,我卻發現:男孩在家長勸說之下,往往能夠中止自己不理智的行為,重現審視自己的行為,而女孩則不同,她們往往沉溺於過去不能自拔。就像現在有些人說的那樣,戀愛分手,受傷最深的大多是女孩。 原因何在?就在於在女孩的思維中,感性總是佔上風,理性總是處於下風。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女孩的感性超乎我們的想像。比如:和我們的女孩一起上街,看到街頭的乞丐,我們單純的小公主總是會眼巴巴的望著那些可憐的人,甚至有時候會兩眼掛淚,彷彿別人的不幸就是她的不幸似的。這個現象,即使是在已經長大的成人的女孩也很常見:有的?孩,在看韓劇的時候,經常會被一些故事情節感動的稀里嘩啦,為了那些不可能發生的什麼哥哥愛上妹妹、妹妹愛上哥哥之類的東西感動的要死要活的。 究其根本,就在於女孩感性。因為感性,女孩看問題的時候,總是更容易浮於表面,很難理性地思考問題。 也正因為女孩的感性,女孩看問題往往耽於美好,沉溺於童話世界,白馬王子的故事,不願意去正視現實世界中,那些醜惡的、有缺憾的事情,這也就造成了女孩在對待問題時可能會產生一種消極、逃避心理,陷自己於被動。 所以,做為女孩的家長,在養育女孩的時候,面對女孩的感?特質,我們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平衡女孩的「感性與理想」思維,讓我們的小寶貝兒們明白,什麼事情需要感性,什麼事情需要理性,從容的走上人生路。 心理六:柔弱——不呵斥,賦予她勇氣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 當女孩和媽媽一起散步的時候,看到又高又大的寵物狗,總是會躲在媽媽的身後,小心翼翼的望著寵物狗走遠了,然後放聲大哭; 打碎了花瓶,一臉擔憂的躲在牆角,深恐受到媽媽的懲罰; …… 看到這裡,家有女孩的家長,你在想些什麼?是不是覺得這樣的女孩特別沒出息?是不是覺得這樣的女孩很沒用? 如果你真得這麼想,那我告訴你,你誤解我們的女孩了! 女孩之所以會出現上述表現,是由女孩的本性決定的,女孩天性柔弱,像花兒一樣,需要我們的呵護與疼愛的。所以,當你的女孩出現上述情況的時候,你要學會用正確的態度引導女孩的行為,而不是去呵斥她、指責她,因為,這樣你的小公主將越來越膽小,更加沒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將要遇到的困難。 女孩成長過程中,往往需要一種叫做「勇氣」的養料,父母一定要及時給予。 心理七:屈從——不讓她委曲求全,賦予其個性 在很多親子教育類叢書中,都提到了這樣一種觀點:女孩生長在一個關係的世界裡,同男孩相比,她們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關係和利益面前,她們很容易向關係妥協。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一位媽媽曾經向我講起過這樣一件,發生在她女兒身上的事: 女兒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可是這次考試居然掛起了好幾門「紅燈」,這讓我很是不解。於是晚上吃完飯,我找來女兒:「你的成績不是一直不錯嘛,這次是怎麼回事呢?」 聽我這樣問,女兒委屈的癟癟嘴:「這個學期我們調了座位,我個子高被調到了後面,我看不清楚老師寫得什麼……」 「那你為什麼不跟老師說呢?」 「如果我跟老師說了,同學們會說我自私……」 看!為了同學們的看法,這位女孩甚至不顧自己的學習成績了。這種心理,我們稱為「屈從」,意為,屈意順從,違心地順從,就像例子中的小女孩一樣,難道她不想要學習好、成績好嗎?肯定是想的,但是為了同學們的看法,她選擇了犧牲自己的利益。這種情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為了和同學們一起玩,放棄自己想要做的事;為了得到爸爸媽媽的歡心,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 「她們這樣做,不累嗎?」有的家長這樣問。怎麼可能不累?做為成人的我們,都知道曲意逢迎是多麼辛苦、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我們的女孩如果長期屈從下去,會長成什麼樣的人呢?可想而知。 做為女孩的家長,明白了這一點,在我們養育女孩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培養女孩的維護自我利益的意識、鼓勵她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盲目得為了取悅他人,去委屈自己,喪失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塑造女孩健全的人格,使她成長為一個完美的女孩。 心理八:任性——不驕縱,不給予「為所欲為」的愛 心理九:追求美——防範著點「攀比」和「虛榮」 女孩不同於男孩,對美好的事物有著天生的好感和追求,這也就造成了女孩間一種常見的心理:攀比。 生活中我們不難聽到這樣的聲音: 「媽媽,小薇的蝴蝶結真漂亮,你給我也買一個好嗎?」 「媽媽,同學的鉛筆盒可好用了,明天也給我買一個吧?」 …… 不少家長朋友們看到這裡,可能會搖頭苦笑:「就是這樣,我家那個寶貝兒,經常是看見別人有什麼,回頭兒就跟我要什麼……」 攀比,在孩子中間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女孩之間尤為明顯。 一位媽媽就曾為此懊惱不已: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學四年級,學習不錯,人也乖巧。很多朋友都誇這孩子懂事,可惜美中不足,這個孩子小小年紀竟然學會了攀比,別人有個什麼,就吵著讓我給她買什麼。比方說吧,鄰居家的小英這兩天背了個新書包,我女兒看見了,回家就吵著讓我給她買,不給買吧,她還振振有詞:「我成績比小英好,小英都有新書包,為什麼我不能要一個呢?」 開始我不給她買,可是這孩子居然「威脅」我說:「不給我買就不去上課了!」 真是讓我啼笑皆非,無奈之下,只好滿足了她,一次兩次,我還能接受,但是,女兒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可怎麼得了呢? 是啊,一次兩次,我們可以滿足她們,但是,如果這些「小祖宗們」無休止的攀比下去,誰能受得了呢?小的時候,她們要求的或許並不是十分貴重的東西,我們能滿足她們,但是大了呢?吃要好的、穿要好的、住要好的、行要好的……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 攀比若是長期在心裡存在,慢慢就會發展為虛榮,虛榮更是惹禍的苗子,家裡經濟條件好的,還好說,至多父母跟著受累,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的女孩,很可能因為虛榮做出一些讓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墮落、放縱…… 所以,做為女孩的家長,在你的女孩開始出現攀比苗頭的時候,你就要注意了。趕緊找方法來化解這場攀比危機吧! 心理十:青春冷漠期——細心觀察,給予她快樂 一位朋友曾向我抱怨道: 「別人家的女孩都漂漂亮亮、乾乾淨淨,像個小公主,可是我的女兒雖然也漂漂亮亮,卻是邋裡邋遢,像個泥娃娃,別人家的女孩說話斯?文文、我的孩子卻是粗聲粗氣,別人家的女孩做事有條有理,我的孩子卻是冒冒失失……一點兒也沒個女孩樣兒……」 的確,一提起女孩,大多數人頭腦中浮現的都是「乾淨」「可愛」「美麗」「大方」等溫和的字眼,我們很難想像,女孩會和「邋遢」「不修邊幅」「冒失」等詞語搭上邊兒。 做為女孩家長,誰都希望自己的女孩從小就乾乾淨淨、斯斯文文成長為一個氣質不凡、談吐優雅的女性。然而,家長應該明白這樣一點:女孩是「乾淨」的還是「邋遢」的,並不取決於女孩。在女孩小的時候,她並不知道什麼是「優雅」,什麼是「氣質」,更?知道什麼叫做「品味」,做為家長是否能夠正確的引導女孩,決定著女孩長大後是品味不凡,還是低級趣味。 所以,做為女孩家長,當你的孩子邋裡邋遢、不修邊幅,甚至對一些粗俗的東西發生興趣的時候,你要做的,不是唉聲嘆氣埋怨女孩,也不是恨鐵不成鋼的批評女孩,我們要做的是言傳身教,用你的言行舉止來引導孩子,告訴她什麼是被大家歡迎的、高雅的,什麼是被大家厭惡的、低俗的。用實際行動,引導自己的女孩成長為一位氣質不凡的公主,教會她該如何品味人生、品味藝術、品味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 總而言之一句話,品味,影?著女孩的一生。 那麼,什麼是品味?品味,其實包含著氣質和審美兩個方面。 氣質,對於女孩來說,就是女孩的靈性,決定了女孩是靈氣逼人的,還是了無生氣的,是一種富有豐富內涵的內在之美,很多時候從女孩的行事作風、言談舉止表現出來。 審美,對於女孩來說,就是看待事物的一種獨特視角,具有審美眼光的女孩子不僅能夠將自己打扮的超凡脫俗、氣質逼人,更是能夠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一種端莊大氣。 明白了這些,家長在培養女孩氣質的時候,也就容易多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簡 .愛》 讀 後 感(女兒的作文)
※給女兒的十四條人生忠告
※富太張庭曬老公女兒銷魂睡照 豪華大床搶鏡
※這3大生肖,生兒子能招財,生女兒能招福,富貴滿盈
※貝克漢姆到底有多疼愛自己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