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風俗是什麼
- 一、清明節的風俗是什麼
- 1. 清明節的風俗是什麼
- 2. 清明節要忌諱什麼
- 3. 清明節的由來
- 二、清明節的農事諺語
- 三、清明節掃墓禁忌
清明節的風俗是什麼1、清明節的風俗是什麼
1.1、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1.2、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1.3、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2、清明節要忌諱什麼2.1、不能黃昏掃墓,最好是清晨和上午。
2.2、不能給墳墓照相。不利家運,也容易做鬼夢。
2.3、不能在墳墓周圍的大樹下照相。民間有這樣容易帶鬼回家的說法。
2.4、不能在墳墓上大小便,不管該墳墓是否破敗。這種行為往往會引來疾病,甚至更不好的事。
2.5、不能將墳頭的花花草草樹枝樹苗帶回家。
2.6、祭祀剩下的香燭不能帶回家。
2.7、祭祀食品除了肉類,一般到了最後要麼就放墳墓前,要麼就給孩子吃了,總之不帶回家。
2.8、掃墓的時候當肅穆嚴肅,不打鬧嬉戲,更不可有侮辱的言辭行為。
2.9、不對他人的墳墓進行不友善的點評。
3、清明節的由來
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 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清明節的農事諺語
1、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2、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
3、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魯)
4、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黑)
5、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黑)
6、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7、清明宜晴,穀雨宜雨(贛)
8、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雲貴高原)
清明節掃墓禁忌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2、 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不過提醒朋友們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3、 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提醒朋友們這就是風水。
推薦閱讀:
※為啥總有人自稱皇室後人?清明之時說說古時亂認祖宗的那些趣事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這個清明節,為了忘卻的紀念!
※與其魂斷哀愁,不如一醉方休|【明】唐伯虎《飲中八仙圖》
※為什麼清明節是按公曆過呢?不是應該按照農曆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