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揚四海的潮汕功夫茶
名揚四海的潮汕功夫茶
在潮汕地區家家有工夫茶具,人人會泡工夫茶。中國茶的泡法,以潮汕工夫茶泡法最具有代表性,他是研究中國茶文化的「活化石」。它流傳於潮汕地區、以及其它海外潮人圈中。潮汕功夫茶已形成一種地方文化。筆者有幸搜集到有關潮汕功夫茶的「功夫」內涵資料。今奉獻讀者共品。
一杯工夫茶,泡出了多少海外潮汕遊子的故鄉夢,泡出了潮汕子民的多少家鄉情。一杯濃濃的工夫茶,泡出了多少優美動人的故事。雖然不是酒,卻勝似酒,多少人由此而陶醉。詩人李曙光曾高聲詠唱:「淳樸的鄉親捧起你/捧起對生活的誠摯和熱愛/海外的赤子捧起你/捧起對故鄉纏綿的眷戀/一杯功夫茶,是一闕古老的歌謠。」一杯功夫茶,體現出潮汕人謙遜禮讓的美德。一杯功夫茶,還能體現潮汕人的愛心。客無親疏,每當你進了門,主人便會立刻沖泡起功夫茶,一杯香濃的功夫茶,一番熱情的話語,為你驅走疲倦,為你帶來溫馨。宋人杜小山說:「寒夜客來茶當酒。」鄭板橋也說:「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可謂茶香飄飄,香飄四海,人情冷暖,情暖人心。喝一杯潮汕功夫茶,享受許多溫暖的人情味,令人回味無窮。一杯功夫茶,引出多少茶文茶趣,就讓我們都來品那茶香飄飄的功夫茶吧……。
潮韻工夫茶道
潮汕功夫茶的「功夫」內涵,要數潮州的「功夫」最深。早在幾年前,潮州功夫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遺產名錄。潮州功夫茶道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茶文化,先說潮州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歷史悠久,中國茶文化盛行於唐朝,而潮汕功夫茶則盛行於宋朝,貴族茶就是源於潮汕功夫茶,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品茶早已成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潮人愛飲工夫茶,可以說是達到「嗜茶成性」的程度古人說的天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潮汕某些「老茶客」,卻把古人列為末位的茶,破格地晉陞為第一位,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泡飲工夫茶。他們不怕俗話說的「早晨空腹茶,劫賊入人家」,而持之以恆,處之泰然。潮人把茶葉叫」茶米」, 可見"嗜茶若命"者的形象。由此可見潮人對茶可謂情有獨鍾。
潮州茶文化是嶺南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功夫茶」為著稱。潮州功夫茶,起於明代,盛於清代,成為潮州地區飲茶習俗的文化現象,是潮州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經·六之飲》曰:「天育萬物,皆有至妙。」「所庇者屋,屋精極。」接著,他列舉了茶的「九難」,意即從采造、鑒別、用具、用火、擇水、烤炙、碾末、烹煮、飲用等九個方面,都應力求其精。精,正是工夫茶最突出的特點,它體現在烹制、品飲過程中的每個環節,而不僅僅是「器具更為精緻」而已。
1、在「熱」字上做足文章
潮州民間流傳一則「笑話」:茶座中來了一位新客,主人請他品茶。飲罷,主人問:「如何?」客答:「好」。主人又問:「好在哪裡?」客答:「噲燒。(夠熱)」一座皆竊笑。
其實,被笑的應該是茶座中人或「笑話」的編造者。因為,來客的回答儘管只有兩個字,卻道出了品茶的真諦:熱。李時珍《本草綱目·茶》引陳藏器曰:「飲之宜熱,冷則聚痰。」又引李廷飛曰:「大抵飲茶宜熱宜少。」用工夫茶法,「乘熱連飲」便有了切實保存證:一系列的燙罐淋杯,罐外追熱、高沖低斟的程式,能有效地減少泡、斟過程中熱量的散失;杯小如核桃,幾可一口啜盡,可避免先一口、後一口冷熱不均的弊病;壺小如雞子,故沖工夫茶要分多輪(潮人稱「巡」)進行。這樣能不斷續入沸水,使壺中持續保持高溫。
2、完美地體現了「茶性儉」的特點。
「茶性儉」的「儉」,含有貧乏、不豐足的意思。也即是說,茶湯的水浸出物中,人效成分的含量不多,因此,泡茶的水宜多,多了滋味就淡泊。小壺小杯的功夫茶。最能體現「茶性儉」的特點。而多輪沖泡法對於準確把握泡茶時間、恰到好處地體現茶的香味亦極其有利。
3、一杯澄徹韻更幽。
工夫茶藝中的刮沫(或用蓋甌操作進的棄去頭沖水),就是去除泡沫的妙法。納茶時之「分層結構法」,又可使經過粗茶葉層過濾的茶湯澄徹無渣。此外,工夫茶因杯小,香濃、湯熱,故啜後杯中仍有餘香,這是一股比從茶湯上溢出的香氣更深沉、更濃烈的「山韻氣」,「嗅杯」因此亦楊為其凶瀹飲法所無而為工夫茶所獨有的雅趣。剛接觸工夫茶的人,往往因濃而生畏,其實大可不必。陳椽先生在《論茶與文化》一書中指出,濃茶有不同的概念:葉量很多,開水很少,香味很濃,如閩南、粵東飲武夷山岩茶,隨泡隨飲,飲量很少,有害物質沒有泡出來,則無害。相反地,沖泡很久,茶湯不倒出來,旨起色香味很大變化。茶湯品質劣變,有害物質一部或全部浸出,這種濃茶則危害很大。可見,工夫茶確實是既考究又科學的瀹飲法中的極致,是對《茶經》「精極」精神的繼承與弘揚。
廣東吃茶文化以潮州茶功夫最有代表性
(一)「功夫茶」及其盛行
潮州茶文化是嶺南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功夫茶」為著稱。「功夫」,本為茶名(一種中等茶),後演化為烹茶方法。《清朝野史大觀。清代述異》稱:「中國講求烹茶,以閩之汀、漳、泉三府,粵之潮州府功夫茶為最。」
潮州功夫茶,起於明代,盛於清代,成為潮州地區飲茶習俗的文化現象,是潮州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州功夫茶,在當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會友。不論是公眾場合還是居民家中,不論是路邊村頭還是工廠商店,無處不見人們長斟短酌。品茶並不僅為了達到解渴的目的,而且還在品茶中或聯絡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閑聊消遣,或洽談貿易,潮州功夫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儒雅人家的功夫茶特講究,有茶童(戲稱「風爐縣長」)專侍,挑擔、入山、浮水,臨清溪而烹茶,觀山水而論道,賦詩辭而抒情,別有一番情趣。功夫茶乃文人騷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許多詩文中均言及功夫茶,如近代詩人丘逢甲從日本回國後,在潮州生活時作《潮州春思》詩六首,其中一首記述春日烹品功夫茶的情景,曰:「麴院春風啜茗天,竹爐欖炭手親煎。小砂壺瀹新鷦觜,來試潮山處女泉。」
(二)功夫茶的特點
潮州功夫茶,以茶具精緻小巧、烹制考究與以茶寄情為特點。據翁輝東《潮州茶經》稱:「功夫茶之特別處,不在茶之本質,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備精良,以及閑情逸志之烹製法。」功夫茶一般不用紅茶和綠茶,而用半發酵的烏龍、奇種與鐵觀音,不必要上等茶,茶葉遠沒有茶具講究。功夫茶的茶具,往往是「一式多件」,一套茶具有茶壺。茶盤、茶杯、茶墊、茶罐、水瓶、龍缸、水缽、紅泥火爐、砂姚、茶擔、羽扇等,一般以12件為常見,如12件皆為精品,則稱「十二寶」,如其中有8件為精品,或4件為精品,則稱「八寶」或「四寶」。茶具講究名產地、名廠家出品,精細、小巧,質量上乘,儼然一套工藝品,體現潮州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價值取向。功夫茶的茶壺,多用江蘇宜興所產的硃砂壺,要求「小淺齊老」,茶壺「宜小」,「小則香氣氤氳,大則易於散燙」,「獨自斟酌,愈小愈佳」;茶杯也宜小宜淺,猶如半隻乒乓球,色白如玉,杯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
功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雖有好的茶葉、茶具,而不善沖,也全功盡廢。潮州功夫茶的烹法,有所謂「十法」,即活火、蝦須水、揀茶、裝茶、燙盅、熱罐、高沖、蓋沫、淋頂與低篩。也有人把烹制功夫茶的具體程序概括為:「高沖低灑,蓋沫重眉,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或稱「八步法」
治器——沖茶前的準備工作,從起火到燒開水,沖燙茶具;
納茶——將茶葉分粗細後,分別把茶葉裝入茶壺,粗者置於底、中者置於中、細者置於上,茶葉不可裝得太滿,僅七八成即可;
候茶——講究煮水,以「蟹眼水」為度,如蘇東坡所說,「蟹眼已過魚眼生」,初沸的水沖茶最好;
沖點——講究「高沖」、開水從茶壺邊沖入,切忌直衝壺心,以防「衝破茶膽」,茶葉衝散,茶沫溢出,可能把茶沖壞;
刮沫——沖茶時溢出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壺蓋颳去,然後把茶壺蓋好;
淋罐——茶壺蓋好後,即用開水沖淋壺蓋,既可衝去溢出的茶沫,又可在壺外加熱;
燙杯——在篩茶前,先燙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溫,茶不易涼,也能使茶生香;
篩茶——講究「低篩」,這是潮州功夫茶的特有篩茶方法,把茶壺嘴貼近已整齊擺放好的茶杯,然後如「關公巡城」般地連續不斷地把茶均勻地篩灑在各個杯中,不能一次注滿一杯,以示「一視同仁」,但一壺茶卻必須循環篩酒以至於盡,即所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潮州功夫茶,不同於一般的喝茶,二者之異首先在於非同一般喝茶那樣,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與其說為解渴,不如說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敘情;其次,潮州功夫茶特別地講究食茶的禮節,待茶沖完,主客總是謙讓一番,然後請長者、貴賓先嘗,杯沿接唇,茶麵迎鼻,聞茶之香,一啜而盡。功夫茶這一套禮儀正是中國傳統的「茶道」。
潮汕大眾化功夫茶
其實,要泡出一壺好茶,首先必需先準備好上等的烏龍茶,一般我們用的是鐵觀音,其它的如黃枝香、大紅袍、水仙茶也可以。茶具最好用中國的宜興紫砂茶壺。水以山泉水為上,礦泉水次之,用過濾後的自來水也可。火最好用炭火,不過現在一般用酒精或煤氣來煮就行了。之後就是沖泡茶葉的工夫了,如果泡茶沒有工夫、技巧,那絕對泡不出一壺好茶來,也不能叫做工夫茶了。所以工夫茶特別重視烹茶、泡茶之法,潮韻工夫茶藝館門口的金漆對聯「大工夫小工夫一樣功夫,人有道茶有道同求有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小工夫是指茶用具,大工夫就是泡茶的技巧了。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溫杯燙罐,溫杯燙罐也叫「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壺)等六個動作。先起火大約十幾分鐘後,當水聲颼颼作響時,那就是「魚眼水」(95℃-98℃的水)將成了,應立即將水壺提起,淋罐淋杯,起到高溫消毒的作用。
第二步:引龍入宮,引龍入宮也叫「納茶」,就是將茶葉倒在一張白色的紙上,粗細分開,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壺嘴處,再將細未放在中層,最後才將粗葉放在上面。這樣,納茶的工夫就完成了。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是因為茶未(碎茶)是最濃的,茶末多了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堵塞壺嘴,如果粗細均勻,就可以使茶味逐漸發揮了。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茶葉的品種為標準;如:鐵觀音大概以茶壺的五份之二、黃枝香、大紅袍、水仙茶則要以八分滿、而一葉茶則放一片就夠了;如果沒有按茶壺、茶葉的品種來分配,茶葉放多的話,不但泡出的茶太濃,而且味帶苦澀,茶水混濁,甚至有時連水也沖不進去了;如放得太少就沒有味道。所以「納茶」是沖工夫茶的第一步功夫。
第三步:聞聲起羹,聞聲起羹也叫候湯,曾有蘇東坡的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也就是說用這時候的水來泡茶是最好的。也有《茶說》云:「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一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
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為度。」科學的說法,泡工夫茶的水溫最好是95℃-98℃。
第四步:高山流水,當水二沸時,就可以提水壺沖茶。揭開茶壺蓋,將沸水環壺口,沿壺邊沖入,切忌直衝壺心(如用蓋甌,沖一角,然後再沖各角,同樣忌直衝壺心)。提水壺宜高,正所謂「高沖低斟」。高沖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揮發,讓茶香精迅速揮發,茶葉中單磷酸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所以沖水這個程序是工夫茶之中最重要的。
第五步:淋蓋刮沫,也叫「春風拂面」。沖水一定要衝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就可以看到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出,左手提壺蓋,右手提水壺,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定。
第六步:裡應外合,裡應外合也叫「淋罐」,即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乾,即是茶熟;三是衝去壺外茶沫。潮汕人有個風俗,第一遍茶水是不喝的,用來清洗茶葉,同時清洗茶杯。
第七步:貨如輪轉,潮汕有句俗話說「燒盅熱罐」也即洗杯。乃是沖功夫茶中最有意思最富有藝術性的動作,即用一個茶杯豎放於另一個茶杯中,用三隻手指轉動清洗,表示財源滾滾的意思。熟練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
第八步: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這一道是工夫茶中另一道重要程序,也即是灑茶。第一遍茶水洗過茶杯之後,再從第三步做起,候湯、沖水、淋罐。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低」就是前面所說的「高沖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勻」就是勻均,使每一杯茶同色同香同量,也是對每一位客人的同等尊敬,也就是工夫茶講究的「關公巡城」;「盡」就是不要讓余水留在壺中;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磷酸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潮汕人還有個說法是把茶的精華(茶香精)都滴出來,稱為「韓信點兵」,取「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意思。
第九步:敬茶品茗,最後是敬請貴客品茶了,敬茶也有個講究,就是先從左邊的第一個客人開始敬起,從左到右。因為中國的傳統是以左為先、以左為大的。品茗(喝茶)也有講究: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端著茶杯的邊沿,中指護著杯底,叫「三龍護寶」,無名指和尾指收緊,不能指向別人,以示對別人的尊重。
茶葉的泡法
烏龍茶,以潮汕工夫茶泡法最具有代表性,是研究中國茶文化的「活化石」。它流傳於潮汕地區、福建省、東南亞(特別是港、澳、台)、以及其它海外潮人圈中,在潮汕地區更是家家有工夫茶具,人人會泡工夫茶。潮韻工夫茶的沖泡法,將半發酵的烏龍茶的色、香、味發揮得淋漓盡致,讓人回味無窮。烏龍茶的泡法在請「潮韻工夫茶」欄目中已經有詳細的介紹。
綠茶的沖泡方法跟烏龍茶有所區別。品嘗高級綠茶如龍井茶、碧螺春、雨花茶等,也頗有情趣。品飲時,採用潔凈透明的玻璃杯,先沖開水後放茶。或用80°C 左右的開水沖泡。將適量綠茶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時間「白雲翻滾,雪花飛舞」,清香襲人。茶在杯中,觀其形,可欣賞到或如芽葉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宛如青蘭初綻,翠竹爭艷。或如雪浪噴珠,春染杯底,綠滿晶宮的三種奇觀。飲其味,頭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貴如珍,宛如高級工藝品,不可多得。
紅茶的泡法比較多樣,可用紫砂、陶瓷茶壺,用開水沖泡。紅茶性溫味純,既能純飲,也可以根據各人的愛好,加糖、牛奶、蜂蜜、檸檬、菊花等,做成各種調味茶,如奶茶、蜂蜜紅茶、檸檬紅茶、菊花茶等。紅茶泡後湯包紅濃,香氣高長,滋味醇厚,加入牛奶等調味,茶香味不減。很受外國人,特別是歐洲人的喜愛。
茶道、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修鍊身心,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國歷代社會名流、文人騷客、商賈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為榮,特別喜好在品茗中,吟詩議事、調琴歌唱、弈棋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益的一種和美儀式。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在唐朝寺院僧眾念經坐禪,皆以茶為飲,清心養神。當時社會上茶宴已很流行,賓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動中,品茗賞景,各抒胸襟。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經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檯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遺憾的是中國雖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以至於使不少人誤以為茶道來源於他邦。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為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說是較為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說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只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又過於複雜或是過於講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複雜。
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
茶道是好東西,按照茶道的要求來飲茶,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絕對是好處多多的。但是我們老百姓平時並沒有多少可能按照茶道在規則來飲茶。我們平時飲茶時可以注意以下這幾個方面,列舉如下,試做為我們的「簡單茶道」:
水與茶的比例,直接的反應就是茶的濃淡。濃淡要合適才好,使我們能夠品賞到茶的色和香,同時,適當的濃淡對於茶葉中的物質的浸出是有影響的,這不但影響到茶水的色、香,也影響到茶水對人體的影響作用。濃淡可以科學計測,但是平時沒人去理會這一指標的,還是要靠自己把握,一般是宜淡不宜濃。大致上說,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重量比為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葉3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投兩克。
泡茶的水溫,對不同的茶要求用不同的水溫,應視不同類茶的級別而定。但是我們經常不注意這一點,總喜歡用很燙的水來沖泡。一般說來,紅茶、綠茶、烏龍茶用沸水沖泡還是較好的,可以使茶葉中的有效成分迅速地浸出。某些嫩度很高的綠茶,如龍井茶,應用80℃~85℃的開水沖泡,使茶水綠翠明亮,香氣純正、滋味甘醇。
浸泡的時間長短,一般也就是3到10分鐘左右。泡久了不但茶的口味不好了,據說還容易就茶中對人體不利的物質泡出來。水溫高、茶葉嫩、茶量多,則沖泡時間可短些;反之,時間應長些。一般沖泡後加蓋3分鐘,茶中內含物浸出率可達80%,香氣發揮正常,此時飲茶最好。
沖泡次數 一般3到4次就好了。有一句不太雅的俗話說:「頭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趕快爬。」意思是說頭道沖泡出來的茶水不好,第二道正好,喝到三道、四道水就可以了,該走了。有人笑曰:中國人講中庸,連喝茶亦然,所以喜歡中間的第二道。飲茶時,一般杯中茶水剩1/3時,就應該沖入開水,這樣能維持茶水的適當濃度。
注意飲茶的適時、適量及一些「小道道」。諸如隔夜茶不要飲、不要用茶服藥、不要空腹飲茶、睡前不宜飲茶、新茶不宜飲得太新太急等等。
外國人的茶道
日本人飲茶以「茶道」出名,講究一點的人家都設有茶室。主人迎客入茶室,要跪坐在茶室門口,讓客人一個個進去,客人經過門口時,要在門旁洗手,然後脫鞋入茶,主人則最後才進入茶室,和客人鞠躬行禮。主人開始煮茶時客人要退出茶室,到後面花園或石子路走走,讓主人自由、從容地準備茶具、煮茶、泡茶。主人泡好茶以後,再讓客人再回茶室,然後開始一起飲茶,飲完茶以後,主人還要跪坐在門外,向客人祝福道別。
印度人好喝奶茶,也愛喝一種加入姜或小豆蔻的「薩馬拉茶」。印度人傳統飲茶方式較特別,把茶倒在盤子里用舌頭舔飲,另外,絕不用左手遞送茶具,因為,左手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
俄羅斯人喜歡喝紅茶。他們先在茶壺裡泡上濃濃的一壺,要喝時倒少許在茶杯里,然後衝上開水,隨各人習慣,調上濃淡不一的味道。有客人來時,茶壺裡的濃茶一倒,開水一衝,再在茶中加入果醬或蜂蜜,沖成果醬茶,即可盡情而飲。
蒙古人以肉食為主的,幾乎餐餐都喝茶,喝磚茶。這種磚茶是一種製成塊狀的茶,沏時敲一小塊放入鍋內加水煮開,不能簡單地用開水沏泡,這種茶加一些鹽和牛奶、羊奶、奶油,就成了奶茶。
泰國人喜歡冰茶。即在熱茶中放入一些冰塊。在氣候炎熱的泰國,飲用這種冰茶使人倍感清涼舒適。
英國人喝茶,已成癖好,也十分隆重。早上一醒來,空腹就要喝「床茶」,上午11點再喝一次「晨茶」,午飯後又喝一次「午茶」,晚飯後還要喝一次「晚茶」。就是說,正規的,一天起碼4頓。英國人泡茶是泡茶葉末,連袋一起放在熱水杯里,不是以水沖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熱水裡,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丟棄。家庭飲用時,由於茶葉很碎,通常茶壺裡還有個過濾杯,用開水衝下去,過濾而出。英國茶里還可以加一片檸檬、方糖或新鮮牛奶,這樣泡出來的茶和中國茶的味道就完全南轅北轍了。據說茶水中加了味,就會使易於傷胃的茶鹼減少。
美國人飲茶,講求效率、方便,不願為沖泡茶葉、傾倒茶渣而浪費時間和動作。他們似乎也不願在茶杯里出現任何茶葉的痕迹,因此,喜歡喝速溶茶,這與喝咖啡的原理幾乎一樣。所以,美國至今竟仍有不少的人對茶葉只知其味,不知其物。在美國,茶消耗量占第二位,僅次於咖啡,不過不是中國式的,而是歐洲風味的。歐洲飲茶也有很長的歷史,一些人移民到美國後,習慣也帶了過來。美國市場上的中國烏龍茶、綠茶等有上百種,但多是罐裝的冷飲茶。美國人與中國人飲茶不同,大多數人喜歡飲冰茶,而不是熱茶。飲用時,先在冷飲茶中放冰塊,或事先將冷飲茶放入冰箱冰好,聞之冷香沁鼻,啜飲涼齒爽口,頓覺胸中清涼,如沐春風。遺憾的是,由於這茶以飲、以涼為主,便沒有中國茶沏出的那種品種,那種溫馨,那種悠閑,喝茶的情調也大打折扣。
德國人也喜歡飲茶。德國人飲茶有些既可笑又可愛的地方。比如,德國也產花茶,但不是我國用茉莉花,玉蘭花或米蘭花等窨制過的茶葉,他們所謂的「花茶」,是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山楂等果乾製成的,裡面一片茶葉也沒有,真正是「有花無茶」。中國花茶講究花味之香遠;德國花茶,追求花瓣之真實。德國花茶飲時需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股澀酸味。德國人也買中國茶葉,但居家飲茶是用沸水將放在細密的金屬篩子上的茶葉不斷地沖、衝下的茶水通過安裝於篩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壺內,之後再將茶葉倒掉。有中國人到德國人家做客,發覺其茶味淡顏色也淺,一問,才知德國人獨具特色的「沖茶」習慣。
到土耳其沒喝過蘋果茶,就如同沒到過土耳其一樣。土耳其人的好客熱情,請喝茶更是他們的一種傳統的習俗。主人往往熱情的提供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是蘋果茶。土耳其茶起來較苦,雖然茶味濃濃,卻不是那麽討喜;土耳其咖啡香郁撲鼻,然而濃的化不開的感覺並不是每個初者都可以接受的。只有土耳其盛產的蘋果茶,可以說是老少咸宜,男女皆愛。酸酸甜甜的蘋果茶,濃濃的蘋果味加上茶香,尤其是在透著清寒的秋日,喝來格外的舒爽。
北非的摩洛哥、突尼西亞、茅利塔尼亞等都喜歡綠茶。但飲用時總要在茶葉里加入少量的紅糖或冰塊,有的則喜歡加入薄荷葉或薄荷汁,稱為「薄荷茶」。原因是北非氣候乾熱,人們多吃肉食,而喝薄荷茶有利於解暑和幫助消化。這種茶清香甜涼,喝起來有涼心潤肺之感。由於北非人多信奉伊斯蘭教,不許飲酒,卻可飲茶。因此,飲茶成了待客佳品,客人來訪時,見面「三杯茶」,按禮節,客人應當看主人的面,一飲而盡,否則,視為失禮。
埃及人喜歡甜茶。他們招待客人,常在茶里放許多白糖,同時送來一杯供稀釋茶水用的生冷水。這種濃甜茶只要喝上二、三杯,嘴裡就會感到黏黏糊糊的。
馬來西亞人的肉骨茶。它的口碑的確不俗,肉骨茶吃法獨特,其湯配豬腰,再蘸豆卜或者油條來吃,大塊肉則可吃可不吃。而另外替客人準備的豬腰、肉骨等更令人食慾大增、欲罷不能。
推薦閱讀:
※為什麼郭靖學了那麼多神功最後成為天下第一但還是覺得比起五絕他不是很厲害?
※練樁功的調息和收功有什麼要注意的?
※如何看待梅威瑟與 UFC 選手康納-麥格雷戈的跨界大戰?
※少林石鎖功 與 少林72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