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調伏人生二十難 [第三頁]

調伏人生二十難

(第三頁)

證嚴法師講述 王端正詞

第四難:得睹佛經

佛說人有二十難,得睹佛經第四難;    昔時文字誠難覓,讀經無心如不見;    修行處世如調弦,自古佛道重實踐;    體解佛心正精進,得睹佛經有何難。

   時日一天天地消逝,我們學佛向前精進的腳步,能否跟得上消逝的速度?「佛說人有二十難,得睹佛經第四難,昔時文字誠難覓,讀經無心如不見」,這段文字是說想要看到佛經,實在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佛經是佛陀說的法,而佛世時尚未有經書出版。但是,佛陀說「得睹佛經難」,可見佛陀的智慧,此句是為未來的弟子所說的法。 觀機逗教傅佛法    佛陀在世時的教法是隨機逗教,人生有何苦難、有何境界,弟子、人群心中有什麼煩惱,佛陀就隨時觀機逗教。佛陀也知道,當這些言論由弟子們口口相傳之後,必定經由文字記載而傳承,當時句句言語都將是未來的經典。這也是佛陀對未來弟子們的叮嚀,提高大家對佛經的尊重。    後來口口相傳的佛法,被化為短句記載在貝葉中,而後片斷結集。此時文字雖已普遍,但尚未出現印刷術,都是靠手工抄寫流傳。接著石版、木版、銅版印刷逐漸興起,才慢慢走入印刷傳布,演變的時間距離很長。    何況原始的佛經是以梵文記載,現今懂得梵文的人很少,想要聽懂梵文的音聲,那就更加困難。為了讓後人方便學佛,古代的高僧大德千里迢迢由東向西取經,或由西向東傳布佛法。比如古代的玄奘大師以及其它法師們,都曾前往印度投入學習,學成之後,再將藏經帶回中國。經過了中國人的智識聚集、法師講解,而後集眾人的文思譯為中文。    也有從印度將佛經送至中國的現象,譬如「佛說人有二十難」,屬於《四十二章經》里的一章,而《四十二章經》就是從龜茲國傳來。由攝摩騰與竺法蘭兩位高僧將梵文送至中國,再由他們對中國的出家人和當時的社會賢達講解,最後才一段段、一章章結集成漢文經典。    其實,譯經要能完全依照原文,一字不漏地將佛陀的原意翻譯出來,這實在是很困難。因為以佛陀的智慧,弟子們對佛的談話能否真正心領神會而流傳?再者,這些言語都是口口相傳,傳話也可能產生誤差。    例如我常說的一句話「甘願做,觀喜受」,有的人無法體會其中的含意,往往說成「歡喜做,甘願受」。「甘願做,歡喜受」和「歡喜做,甘願受」雖是同樣的六個字,但是排列調換之後,意義就完全不同。    甘願做,是從內心甘而甜地投入,以最至誠、懇切的心發願去付出,不論怎樣辛苦,內心仍是無限歡喜。譬如前面所說的「棄命必死難」,為了救人、對人群有利益,即使非常辛苦,哪怕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這種對生命價值的調適就會與眾不同。所以甘願就是從內心深處發起奉獻的精神與動作,從而得到那分感受,這在佛法而言就是法喜充滿。    但是「歡喜做,甘願受」的意義就大不相同了。「我歡喜就好,錯了也沒關係!你管得著我什麼?」這種歡喜,是隨心所欲去做之後所得到的結果,不得不自己承受;既然是自作孽,怎能不甘願地接受後果!    譬如說,偷盜搶劫或是殺人等等,終究要受法律制裁。當他在犯罪時是隨心所欲,而受制裁時則是不得不接受,所以叫做「歡喜做,甘願受」。短短的六個字,文字一模一樣,只是排列方法不同,意義就不一樣,何況是從外來的文字翻成中文,這又有另一層困難,所以說「得睹佛經難」。    我們既然無法與佛同世,直接聽聞佛陀說法,也無法看到片斷留下來的原文,譯成的中國古文又很艱澀,一句文言文就包含很廣的道理,稍有一點偏差,意義可能完全不同。再者,艱澀的文字大眾不易接受、體會,所以閱讀佛經就會有重重疊疊的困難。    其實,如果我們不去研究或身體力行,則看經和不看經的結果都差不多。「讀經無心如不見」,我們讀經如果無心,和沒看是一樣的;沒有運用,和沒讀也是一樣的。道理不是用念的,光是念也念不出一條路,必定要身體力行,好好去開闢這條道路。 修行處世如調弦    再者「修行處世如調弦,自古佛道重實踐,體解佛心正精進,得睹佛經有何難」。這句話已經很顯明了,修行要從經入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們要開闢一條道路,不斷地向前走,愈開愈長,隨著境界向前精進,這叫做修行。    處世修行要先將人格修好,修心養性,端正行為。修心養性,就好比彈琴、彈吉他,這些樂器都有琴弦,弦音要調得恰到好處,調得太緊容易斷裂;調得太松就彈不出聲音或聲音散亂。因此要彈出一手好琴,必定要用心將琴弦調得剛剛好。    修行也一樣不能偏激,要行於中道。身心的調適要平行,但是絕對不能懈怠,所以下一句說「自古佛道重實踐」,從古至今,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踏踏實實地身體力行。佛道就是覺悟的道路,這條心路不走,絕對無法體會心地的風光,所以我們必定要親自力行。    我們常常提到慈悲喜舍;慈,就是與樂。看到眾生顛倒,我們卻獨善其身,這就不是無緣大慈;看到眾嘣擲Э嘍荒鼙蹙勸危庖膊皇峭宕蟊2豢戲釹咨硇模嶸⌒問儻諫瘢餼屯牙肓舜笊岬木瘢晃薹ǚ⒐憒笮牧⒑朧腦福臀薹ㄕ嬲寤岱鶩擁慕逃⑵腥牡纜罰睦鍩鼓艿玫交斷?所以要真正體會佛道,必定要親自深入,投入群眾。    佛門的三皈依,「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也就是深入經藏,體會佛心。如果無法體會佛心,怎能了解佛陀的智慧如大海般遼闊,而佛心就是大慈悲心。「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領大眾,一切無礙」,這句話就是向佛陀發願絕對不舍眾生,並且要引領眾生。    三皈依每天在念,我們應該有所體會。「自古佛道重實踐」,只要我們能在實踐中體會佛心,就能「體解佛心正精進,得睹佛經人何難」,時時日日都可沐浴在佛陀的智慧法海中。所以學佛要時時用心,不可懈怠,也不要偏激。

第五難:生值佛世

佛說人有二十難,生值佛世第五難:    殊勝因緣值佛世,聞法不行亦枉然;    難得人身今已得,勤養慧命聚資糧;    佛心己心行正道,生值佛世有何難。

   佛陀時常告訴我們:人生無常,生命苦短,諸事苦多樂少。在「分段生死」的短暫生命中,若不趕緊啟發慧命,突破內心的種種困難,那麼不只是今生此世,還有來生來世,生生世世都難以斷除這分痛苦艱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二十難中的第五項就是「生值佛世難」。要出生在佛身住世的時代,真的很困難。因為從人類進入歷史記載至今幾千年的時間裡,唯有釋迦牟尼佛曾在印度降生,距今已是兩千五百多年。在這之前或之後,人類的記載之中都沒有任何一尊佛出世。    今生此世我們好不容易能聽聞佛法,但佛陀卻已入涅盤兩千多年,只留慧命在人間。「殊勝因緣值佛世,聞法不行亦枉然」,我們要與佛陀同世而生實在很困難,就算與佛同世,如果無緣接觸佛法,或是聞法而不知實行,就算與佛同世也沒有用。 流離失所尋庇護    佛在世時,當時的民生大都很困難,貧窮苦難、流離失所的人很多。其中,有一群流浪在外又找不到工作的人,他們的生活總是三餐不繼。    有一天,這六、七個流浪漢看到佛陀僧團的隊伍很莊嚴,又看到佛陀帶著比丘們到家家戶戶去托缽時,每個家庭都十分恭敬地接過比丘手中的缽,盛滿整缽的飯菜,來供養佛與僧。    那種獻供、禮拜供養的景象,令流浪漢們覺得很震撼。想想自己為了生活而流離失所,如果去乞食,不僅得不到施主的供應,還得受人冷眼批評。然而,比丘們同樣是托缽乞食,卻得到人民深深地敬重。於是這六、七個人不斷地議論著——如果我們加入僧團,生活就不用擔心了,也不用找工作做,多輕鬆!    於是,他們相約來到佛陀的精舍,恭敬禮佛,懇切地要求佛陀收留,讓他們出家加入僧團。佛陀看到他們態度虔誠,就慈悲地允其所請,為他們剃度。    他們再也不用為了生活而煩惱,所有的信徒對僧伽比丘都非常尊重。他們很歡喜,甚至得意忘形,每天托缽回來,吃飽飯無所事事,六、七人便結為一黨,天南地北,談天說地。這種戲言嬉笑、放縱無度的形態,僧團中其他的比丘看在眼裡,心裡很不以為然。    有一天,一位年輕比丘實在看不過去,就向佛陀訴說他們懈怠、放逸、不顧僧伽形象的狀況,根本就是僧團中的敗類。佛陀聽了之後也很無奈,就對年輕比丘說:「這是一群在生死中流浪的可憐人,他們為求活命而進入僧團,所以迷失了慧命。「你去叫他們來,我想對他們說話。    年輕的比丘遵照佛的指示,呼喚他們前來,佛陀憐憫懇切地輔導、鞭策他們。這幾位放逸的比丘終於如夢初醒,了解到生命無常,雖然與佛同世,自己卻不知覺醒,仍流浪在六道苦惱的漩渦里。最後他們厭棄了過去放蕩的生活,開始尋求慧命的解脫,不再為生活苦惱奔波。    這段故事可以用來自我警惕——雖然是與佛同世,也在佛前剃度進入僧團,然而如果不懂得及時把握,好好實踐佛陀的教法,哪怕是在佛的面前、佛的座下,也是一樣浪費生命。    「殊勝因緣值佛世」,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若能了解佛陀的數理,就算離佛很遠,也像與佛同住在一幢房子里。其實,佛陀雖然離開人間,如果我們能將佛陀的法身慧命沿留下來,並且好好地依教奉行,其實與佛同世無異。    所以我們要將「佛心當成己心」,真正的學佛,就是要學得佛心,若學不到佛心,怎樣也無法成佛。此外,見佛聞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這一念心,如果不好好把握,再好的法,用在我們身上都可能變成相反的結果。 聞法誤解心狂亂    譬如佛世時,當時在舍衛國的只樹給孤獨園,有一天來了一位失去兒子的父親。雖然他是一位婆羅門,對宗教也稍有了解,然而面臨與最親的家人死別的時刻,同樣也是無法接受。最後他發狂了,到處亂跑,看到人就問:「你有沒有看到我兒子?」好幾天的時間都不曾進食、睡眠,心念完全狂亂了。    他一直來到佛陀的精舍,也同樣詢問佛陀:「瞿曇沙門,你知道我的兒子在哪裡嗎?」佛陀告訴他:「人生恩愛別離,怨憎會苦!」這位父親心已狂亂,聽不進任何言語,轉身又跑了。但是腦海中依稀記得佛陀說的「恩愛別離,怨憎會……樂」,就四處告訴他人:「瞿曇沙門這樣告訴我——恩愛別離,怨憎會,快樂」。    有些人聽他這樣說都覺得很奇怪:佛陀是位有智慧的大覺者,怎麼會說「恩愛別離,怨憎會,快樂」?後來這句話就流傳開來。有一天,波斯匿王與末利夫人在城樓上觀看人民聚集,看到不同以往的景況,原本大家都是安分守己地買賣東西,怎麼這一天卻三三兩兩地交頭接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於是就問身邊的隨從。隨從回答:「大家在議論——有一個人向佛陀請法,佛陀告訴他『恩愛別離,怨憎會樂』。」國王就說:「豈有此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末利夫人是很虔誠的佛教徒,她告訴國王:「佛陀應該不會說這樣的話,如果佛陀真的說了,應該也有他的用意。」    末利夫人趕緊派遣一位大臣,前往佛的精捨去詢問究竟。後來佛陀又詳細地解釋:「人生的恩愛別離,是痛苦的;怨憎會時也很痛苦,這都不會快樂。「佛陀重說一次,讓大臣再回報給末利夫人。真正恩愛的人要別離,當然會很痛苦,沒有快樂;而互相怨憎的人相處在一起,當然也很痛苦,哪有快樂?    從這個事件看來,雖然與佛同世,面對面說的話都會產生偏差,何況在後代?所以說「殊勝因緣值佛世,聞法不行亦枉然。」再來,「難得人身今已得,勤養慧命聚資糧」,難提得的人身今既得,接著就要殷勤地培養慧命。生命原本就有分段生死,然而慧命卻是永續的,我們要趕快在人生道上積存慧命的資糧。    「佛心己心行正道,生值佛世有何難」,明了生值佛世實在不簡單之後,只要我們有心,能體會佛心,自然與佛的境界就會愈來愈接近。

第六難:忍色忍欲

佛說人有二十難,忍色忍欲第六難;    慾海無邊千尺浪,貪婪色慾心煎熬;    財色名利慾難忍,不念無常毀前程;    知足常樂不貪戀,忍色忍欲有何難。

   學佛就是要讓心能日日平靜,時時不動念,所以我們必須好好地控制心欲。佛陀說修行的心態,有二十種困難——「佛說人有二十難,忍色忍欲第六難,慾海無邊千尺浪,貪婪色慾心煎熬」,心的慾念一起就無法平靜,時時起心動念,難以控制。所以修學佛法,無非是要克服這分心欲。    然而,有了外面的境界,難免就會產生貪慾。看看孩子剛出生,洗好身體,就開始有食慾,這是與生俱來的現象。    長大了他就會要求穿好的、住好的,一切行動都要方便,這是現代人生活中最起碼的追求。但是,好往往還要再好,於是層層追求,慾望無窮。此外,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見了投緣的,就生起愛欲貪求,求不得,就起煩惱;求得了,又難分難捨,一旦分離就會苦不堪言。這都是對外在的追求,所造成的困難。    心中對境若有了貪念,這念心要靜下來實在不容易,所以佛陀說「忍色忍欲難」。我們要知道,一旦慾念太大時,就會像千尺的浪潮一般,吞噬我們的身心,所以佛陀不斷警惕我們,這種如海的波浪實在很危險。    又有另一種擘喻,慾念不只如海,也如火;就像一個人背著一捆乾的柴草,明知前面有一堆火焰,不但不閃避,還跑向大火,這是多麼危險!乾柴草一碰到火,不就會惹火上身嗎?所以色的貪慾,不只是慾海無邊,惹起千尺浪使自身滅頂外,也像背著乾柴草沖向火堆,不免惹火上身。    佛世時,有一戶人家的女兒長大了,父母想為女兒選擇好的對象,偏偏女大不中留,女兒有了自己喜愛的人,對方的家境很貧寒,但是他們努力爭取,最後終於結婚了。這對年輕夫妻雖然很恩愛,家庭卻很貧困,為人父母的愛女心切,一直想盡辦法,要將女兒從貧困的家庭中帶回。    然而這對恩愛夫妻難分難捨,縱使父母千般阻攔,也強力爭取,但他們仍堅持彼此廝守。最後父母只好趁女婿不在家時,將女兒強行帶回娘家。女婿回到家裡,發現太太不見了,也心急如狂地四處詢問,村裡的人就告訴他,太太被父母強制帶回去了。    他急忙趕往丈人家,並且帶了一把刀在身上。到了丈人家,他一付來勢洶洶的模樣,讓大家看了很驚嚇,也就老實告訴他太太在後面牆外織布。年輕人直衝到太太面前,急急地問:「妳要跟我回去,還是要留在這裡?」太太一時情急,答道:「我想回去,但是由不得自己。」    這位年輕人一聽:心想:兩個人想要好好地生活,過著平順沒有困擾的日子,卻無法完成心愿!所以,他就拿出刀子剌死太太,而自己也同歸於盡。這就是因為恩愛難割捨的結果。    消息傳到佛陀耳中,佛陀非常慨嘆地說:「凡夫就是顛倒!為了愛欲而毀滅自己;為人父母者也是為了愛,反而毀滅了自己的女兒。這都是心的一念無明所造成,彼此受情愛牽制,真是可憐!」 貪迷財色毀前程    不只佛世時如此,現今每天的社會新聞,哪一天沒有情殺、兇殺等等的事件發生,這都是因為一念貪心色慾。情慾難收,就會因愛生恨,因恨成仇而互相傷害。為了情慾毀滅前程,造成很多人生的苦難。    此外,在民國八十九年七月中旬,有兩位姊妹到加拿大遊學,卻發生一死一傷的慘案,這也是出於兇手無法忍得一時的貪婪心所致。後來這個事件破案了,兇手是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平日靠打工為生,看起來也很老實。但是案發當時他心中生起貪念,原本是要劫財,看到這對姊妹忽然生起了色慾心。    後來,因為這對姊妹反抗,所以變成一死一傷的慘劇;她們的父母很心痛。而犯罪的人,其實每天的生活都很驚惶,日子也很難過,最後破案了、被抓了,未來的日子又要怎麼過?實在是身心兩茫茫。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就是一時沒有將心欲關好,墜入茫茫的慾海中,被千尺的浪潮所淹沒。    下面一段是「財色名利慾難忍,不念無常毀前程」,貪戀世間種種慾念而無法控制,往往會自毀前程。    我們若知道財色、名利本來就是一場空,貪又能真正得到什麼?用盡心機,貪財貪色、貪名貪利,最終的人生,不也是「無常來時一場空」。如果我們懂得這些道理,自然就會知足常樂,對境不起貪戀,那麼忍色忍欲又有何困難。色與欲,根本不會在內心產生作用,沒有貪戀的心,又何須要「忍」。心,如果能時時念無常,自然就會知足常樂,如此,世間就沒有任何事情能動搖我們的心志。    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照顧好這念心,時時將理念看得開、想得透,那麼世間就沒有什麼困難的事情。所以要將心念調適好,不要被外面的境界影響,這樣就會天天平安,時時快樂!

推薦閱讀:

如何解讀西西弗斯神話的隱喻?
人生即將步入坦途的人
《人生格言》(下集)
書香人生zbs的情感天地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5_取法乎下,了無所得;中西方不同的人生規劃

TAG:人生 |